高一历史单元知识点总结_第1页
高一历史单元知识点总结_第2页
高一历史单元知识点总结_第3页
高一历史单元知识点总结_第4页
高一历史单元知识点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历史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单元学问点1

第七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阅历)与教训

1、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

2、了解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与作用:

3、熟悉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1921年俄共第十次全国人大《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标志苏俄开头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

新经济政策(1921--1928)

背景十月革命后进入国内战斗、外国武装干涉、物质匮乏国内战斗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弊端日益显现,领导人却盼望借此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引起人民不满。国内隐蔽严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喀琅施塔得兵变)

农业实施余粮收集制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核心内容)

工业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允许部分企业由私人或外国资本家经营;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

贸易取消自由贸易转变国家垄断,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安排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国家配给制,实物安排制废除实物安排制,实行按劳安排

结果使苏维埃取得了国内战斗(1918--1920)的成功,巩固了苏维埃;但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促进经济快速恢复,起到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形势的作用,使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它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但因后来的领导人对其熟悉不足而被过早的终止。

新政策的特点:(1)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很多种经济成分并存(2)允许商品经济的进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4、“斯大林模式”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

政治方面:(1)高度集权,破坏民主集中制;(2)干部职务终身制,对干部没有形成必要的监督;(3)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经济方面:(1)国民经济比例严峻失调,影响国民经济平衡和持续进展;(2)实施方案经济体制排斥价值规律作用(3)阻碍劳动者乐观性和制造性的发挥;(4)牺牲广阔农夫利益,挫伤他们生产乐观性,造成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停滞不前。

5、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120页,):

农业: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夫收入;撤消全国的机器(拖拉机)站,把全部的农业机械卖给集体农庄;大规模开垦荒地,提出(种植)玉米,提高粮食产量。

工业: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将中央一部分权利下放到地方,扩大地方和企业的权限;精简机构;大量压缩国民经济方案指标。

政治: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

6、了解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主要内容与后果

戈尔巴乔夫改革经济改革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整作用;调整全部制结构,允很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没有快速取得预期成果

政治改革(1)转变指导思想:“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2)转变共产党领导地位:1990年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从宪法删去关于共产党领导地位的条文;苏共“二十八大”宣布苏联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多党制,并放弃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的“垄断”,实行政治和意识形态多元化。

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脱离了苏联国情。最终导致改革失败,苏联解体。

(1).苏联解体的标志:1991年阿拉木图协议

(2).苏联(1922—1991)解体的缘由:

根本缘由:“斯大林模式”体制上的弊端和错误政策长期得不到订正,没有从实际动身,建设符合苏联国情的社会主义;

直接缘由: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错误方针

外部缘由:西方敌对势力长期的“和平演化”战略

(3).苏联解体给我们的启示:

A.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进行社会主义改革,过程不行能一帆风顺。社会主义制度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步自我完善。社会主义改革和进展具有简单性、艰难性和曲折性的特点;

B.社会主义建设要遵循客观进展规律,坚持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高一历史单元学问点2

第五单元新航路开拓、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进展

(第1课)开拓新航路

1、新航路的开拓意义:(1)新航路的开拓,渐渐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发生接触与碰撞,开头了汇合交融,世界日益连成了一片整体。(2)贸易范围空前扩大,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头消失。(3)、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4)、葡萄牙、西班牙首先开头了殖民扩张。

(5)、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进展。

2、新航路的开拓

时间航海家支持的王室开拓的航路意义

1487年迪亚士葡萄牙王室

欧洲到非洲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开拓了沿非洲海岸由大西洋进入印度洋的航路。

1492年哥伦布西班牙王室欧洲到美洲发觉美洲新大陆

(第2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1、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掠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熟悉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1)上马车夫——荷兰:

背景:优越的地理环境和经商传统、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最早的地区之一、政治上摆脱了西班牙的统治获得独立。

地区基本状况

亚洲在印度建立殖民据点、夺得马六甲和锡兰,侵入印尼一带,一度占据中国台湾

非洲从葡萄牙手中夺得好望角殖民地

北美建立新尼德兰殖民地

(2)“日不落帝国”——英国

战斗结果备注

1588年.英国战胜西班牙“无敌舰队”西班牙失败,西丢失海上实力的丢失和英国开头确立海上霸权

三次英荷战斗英国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新尼德兰殖民地,荷兰失去了海上殖民霸权由英国颁布的《航海条例》引起

英法七年战斗英国夺取了大片法国的殖民地,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2、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建立的主要途径:殖民扩张与掠夺

欧洲殖民者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是世界市场建立的主要途径,殖民掠夺为资本主义的进展供应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进展,同时也给亚、非、拉美等殖民地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打断了它们正常的历史进程,使它们进展缓慢、贫困落后,造成这些地区的长期落后。

(第3课)工业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1)、工业革命的开头——珍妮机的问世(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棉纺织业)

(2)、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动力问题,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欧美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2)、工业革命在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促使世界面貌发生了变化

(3)、工业革命还引起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结构的变革,产生了两个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4)、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时间:19世纪中后期)

3、其次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电力的广泛应用: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胜利;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汽车和飞机;

化工技术的进展;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4、其次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垄断组织的消失(是资本主义进展到肯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根本缘由是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建立。(19世纪末20世纪初)

5、第一次工业革命和其次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在交通领域:第一次工业革命消失火车、轮船,其次次工业革命消失了汽车和飞机

在社会结构: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了两个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其次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垄断组织。

在世界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其次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6、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新航路开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头消失;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其次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高一历史单元学问点3

第六单元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

(第一课)空前严峻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3)

1、发生经济危机的缘由:(1)贫富差距扩大(2)股票投机活动(3)分期付款方式的隐患(4)根本缘由: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冲突,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冲突

2、特点:(1)范围广(2)时间长(3)破坏性大

3、影响:(1)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美国、法国社会动乱;德国法西斯上台(2)世界局势动荡担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冲突加深;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抵抗

4、胡佛政府的(措施):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结果:危机反而恶化

(其次课)罗斯福新政

1、背景:1929-1933经济危机爆发后,总统胡佛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结果经济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更加恶化。1932年罗斯福在大选中获胜,1933年上任后实行新政。

2、罗斯福新政的起止时间:1933——1939

3、新政的内容:(1)整顿银行与金融业(2)调整农业政策(3)复兴工业:蓝鹰行动(4)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

4、罗斯福新政的意义:(1)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2)缓和了美国的社会冲突: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避开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3)转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政府的权力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4)※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的进展产生深远影响

5、政的实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新政的前提: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

6、特点:指导思想方面:放弃自由放任思想,转向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内容方面:国家加强对金融、工业、农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全面干预;影响方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进展的新模式,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诞生。

(第三课)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了解二战后美国、联邦德国经济进展的新变化

1、二战后美国经济进展表现:

战后二十年是美国经济进展的黄金时期。政策有:大力拓展世界市场;应用先进的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进展新兴工业;连续并进展社会福利政策。

20世纪70年月,美国经济消失“滞涨”。

80年月,里根上台后,削减政府开支,紧缩通货,削减税收,建设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使美国经济复苏。

90年月克林顿提倡介于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对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