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育种学课件第十一章_第1页
家畜育种学课件第十一章_第2页
家畜育种学课件第十一章_第3页
家畜育种学课件第十一章_第4页
家畜育种学课件第十一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畜育种学课件第十一章第一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

第一节遗传资源保护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一、当代世界家畜遗传资源形势在食品和农业生产中,家畜以肉、蛋、奶、毛、畜力和有机肥等形式提供了人类30%-40%的需求,这些都来源于40多个畜禽种类的大约7600个品种。

家畜遗传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生物资源,是满足人类食物与健康需求的直接来源,是国家重大战略性基础资源。第二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世界畜禽品种资源状况根据200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公布的最新数据,目前全球共有7616个已知的畜禽品种。但不论是哺乳类还是禽类,遗传资源的状况都不容乐观,目前状态是:哺乳类濒临灭绝品种占5%,濒临灭绝-维持品种占1%,危险品种占7%,危险-维持品种占3%,灭绝品种占11%,无危险品种占38%,不详品种占35%;禽类品种有12%濒临灭绝,有2%濒临灭绝-维持,有13%危险,有3%危险-维持,有2%灭绝,有26%无危险,有42%不详。

第三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我国畜禽品种资源状况经过全国性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同种异名”归并后,确认全国拥有畜禽品种和类群596个。数十年来很大一部分品种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马驴黄牛水牛骆驼绵羊山羊猪鸡鸭鹅火鸡66个20个73个20个4个79个48个113个109个35个21个3个第四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我国的地方猪种主要可以分为6个类型:华北、华中、华南、西南、江海和高原型猪每一类型中又有许多具有独特性能的品种:高繁殖性能的太湖猪耐寒体大的东北民猪瘦肉率高的荣昌猪适于腌制优质火腿的金华猪体型特小的香猪我国猪品种资源第五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我国饲养的一亿多头牛中,可以分为6个类型:乳用牛、肉用牛、乳肉兼用牛、黄牛、水牛和牦牛拥有许多著名的地方品种或类型:例如乳肉兼用品种三河牛体高力大、步伐轻快、性情温顺的南阳牛行动迅速、水旱两用的延边牛以及产于湖南、江苏、四川等地的大型役用水牛我国牛品种资源第六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一般根据用途将绵羊分为细毛羊、半细毛羊、粗毛羊、裘皮羊和羔皮羊;将山羊分为乳用山羊、毛用山羊、绒用山羊和皮用山羊生态适应性特别良好的蒙古羊、哈萨克羊和藏羊以独特二毛裘皮闻名的滩羊繁殖力高、适于舍饲、羔皮品质优良的湖羊皮优良的中卫沙毛山羊著名的辽宁绒山羊和内蒙古绒山羊我国羊品种资源第七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我国家禽品种资源家禽主要有蛋用型、肉用型、兼用型、观赏型、药用型等具有世界闻名的品种:其中骨细、肉嫩、味鲜的北京油鸡体小、省料、年产蛋量200枚左右的浙江仙居鸡丝毛、乌骨、名贵药用的泰和鸡体小、胸肌发达、能够飞翔的藏鸡生长快、产蛋多的北京鸭体型特大的狮头鹅第八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我国畜禽品种资源保护面临的形势畜种基本灭绝稀少较少较多0~数十头0.05~4.5万头5.0~10.0万头11.0万头以上马1259驴828牛421830骆驼111绵羊112319山羊30230猪4391617鸡419938鸭3220鹅13513第九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粮农组织指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家畜家禽市场的全球化正导致对产量的过分追求,饲养者只挑选高产品种,而忽视了品种的多样性。生产力较高的10多个欧美近代育成品种在世界相当大的地域范围内取代了当地固有的品种或类型,在畜牧业生产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其推广速度日益加速。畜禽品种资源减少的原因第十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高产品种的特点:从畜牧业生产发展来看,具有积极因素:当代就特定的畜产品消费方式而言,提高了家畜个体的生产水平。在特定的市场背景下,提高了畜牧业的经济效益。第十一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作为未来全球仅有的育种素材具有以下局限性:第一,起源资源狭窄,特异性免疫性的基因种类贫乏;第二,高产品种在选育过程中因片面追求产量而存在一些相同缺陷,如抗病力弱、繁殖力低、肉质差等;第三,进一步改进生产水平的潜力有限,因为这些品种都经历长期闭锁繁育和近交育种,群体纯合化水平较高,它们并未包含种内各地方品种所具有的全部有利基因;第四,都是经历过生产力专门化的高强度选择,损失了一部分涉及其它性状的有利基因,其产品类型难以满足社会对畜产品多样化的要求和社会需求的变化;高产品种的特点:第十二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家畜遗传资源:是家畜中存在的,被视为创造社会财富的原材料的遗传性变异。①耗竭性是指家畜遗传资源中某些品种的有利基因、基因型及基因配套体系被泯灭,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来自于盲目地追求市场效益,使少数优良品种完全或不完全的取代了原有种群中固有的某些优良遗传变异,或者作为杂交改良的对象泯灭于一次性的利用之中。②再生性就是保护家畜遗传资源,特别是要保持遗传性变异的数量。而一般生物资源的再生性是保持群体规模,个体数量的增加和群体的扩大与家畜遗传资源的再生并没有直接关系。

二、遗传资源保护的内容和目的(一)家畜遗传资源的概念第十三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

家畜遗传资源主要由传统的家畜家禽、驯化程度较高的哺乳类和鸟类动物及主要家畜家禽的近缘野生动物三部分构成,所以保护家畜遗传资源就是保护上述这些物种、品种或类群及其近缘祖先的遗传多样性。(二)家畜遗传资源保护的总体目标第十四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

家畜遗传资源保护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保护孟德尔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即对各位点的基因种类进行保护,以保证群体对自然或社会需求发生变化的适应力,同时作为未来应付变化进行畜禽育种的基因贮备。2.保持品种的特性:即保持特定遗传位点基因型的稳定性,以保护不同的基因型特征来满足自然条件的变化和社会的不同需求。3.保持孟德尔群体多样化的基因组合体系的稳定性。(三)家畜遗传资源保护的内容第十五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1.家畜遗传资源是与人类社会活动密切相关的生物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过去还是未来,家畜遗传资源的保护是保证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措施,家畜中不少品种的泯灭或者畜种的消失都将直接危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切身利益。就这一点而言,家畜遗传资源和人类的关系比野生动物的遗传资源更密切、更重要。三、家畜遗传资源保护的意义第十六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2.家畜遗传资源是世界各民族历史文化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开始驯养野生动物至今的大约一万年间,从野生动物到家畜的演变,群体在家养条件下的进化以及物种中分离出的若干品种,都是以人工选择为中心的育种活动,也是许多世代、许多民族在不同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及技术背景下,培育出了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和历史痕迹的地方品种或类群,反映了不同时代民族文化的印记。三、家畜遗传资源保护的意义第十七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3.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分布较广的少数畜禽品种,虽然其生产力较高,但其遗传内容相对贫乏,尤其缺乏适应生态环境变迁和社会需求发生改变的遗传潜力。地方品种目前虽然生产力相对较低,但却蕴藏着进一步改进现代流行品种所需要的基因资源,用其作为培育新品种或杂交生产的亲本,具有重要的价值。三、家畜遗传资源保护的意义第十八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4.人类社会对畜产品的消费方式以及对不同经济类型畜产品的社会经济价值不是一成不变的。如80年代以前,在我国有许多绒用山羊品种,由于绒的收购价仅为每公斤10元左右,所以饲养量下降,同时也受到“奶山羊热”的冲击,被杂交改良。但8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绒的价格一升再升,最高达300元每公斤左右,使得绒山羊的饲养量迅速增加。由以上可见,家畜遗传资源的价值不能以消费方式改变或社会经济价值变化来衡量。同时这也说明保护那些在眼前生产力较低,经济价值较低,但却有一定潜在价值的地方品种是非常有必要的。三、家畜遗传资源保护的意义第十九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5.固有地方群体中蕴藏有许多非特异性免疫性的基因资源。品种起源的单一化,导致许多抗性基因的丧失,加之现代良种一般纯合化的水平较高,更加缩减了免疫的范围,增加了流行病发生的机会,流行病一旦发生,造成的损失往往不可估量,甚至使整个畜牧业生产处于瘫痪状态,所以对地方品种加以保护,不仅保存了非特异性免疫性的基因资源,而且也给未来新品种培育贮备了育种素材。三、家畜遗传资源保护的意义第二十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保种与选育的关系保种:保持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避免选择、突变、近交等因素的影响。选育:针对具有经济价值的生产性能进行选择,目的是打破群体遗传结构的平衡,选择有利的基因,通过近交等手段,不断提高有利基因在群体中的频率。四、家畜遗传资源保存的主要问题第二十一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矛盾短期利益:保种是一项缺乏经济效益的工作。长期利益:保种的经济效益是模糊的,未来的应用价值在目前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保护的品种多为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一些地方品种,当将来人们的消费方式及产品类型需求发生变化的时候,那么这些被保护的品种就有可能作为育种的材料。四、家畜遗传资源保存的主要问题第二十二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保种任务的区域性不平衡对于经济发达国家,由于长期的市场竞争激烈,主要以追求高经济利益为目的,对于生产性能较低的地方品种相继淘汰或灭绝,用少数生产性能优秀的培育品种代替。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商品化进程相对落后,因此对遗传资源的占有情况较发达国家来说要好的多。四、家畜遗传资源保存的主要问题第二十三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保种方式的多样化原位保种——活体保种建立保种群,在保种群中避免近交,适当延长世代间隔,降低遗传进展。配子或胚胎的超低温保存特点:简单,费用较低,便于长途运输,在引种时,比引进活体容易,检疫过程相对简单。DNA基因组文库的保存特点:最安全、可靠,维持费用最低的方法,在构建时费用高。体细胞的冷冻保存利用体细胞长期保存现有的染色体。四、家畜遗传资源保存的主要问题第二十四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保种资金的投入政府财政投入——是进行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基础。国际社会的支持

FAO——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社会团体或个人的资助。遗传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四、家畜遗传资源保存的主要问题第二十五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五、保护好遗传资源的对策活体保种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都是主要的保种方法。开发古老的地方品种的价值。将现代先进的生物技术应用到保种工作中。政府应当尽可能的加大投资力度。第二十六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生物多样性涵义:包括所有的微生物、植物、动物等物种及其所有的生态系统和它们形成的生态过程,是生命有机体的种类和变异性及其赖以存在的生态复合体。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第二节群体多样性的保持机制

一、基本概念第二十七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家畜遗传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亦称基因多样度。对家畜而言,主要指品种间及品种内个体在遗传方面的千差万变。一个品种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特殊基因库,汇集了各种各样的基因,是培育优良品种和利用杂种优势的良好原材料。一、基本概念第二十八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研究现状国际

FAO启动全球家畜多样性行动计划,并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网站(iDAD-is),在全球范围内致力于区域性和国家级保护这些不可替换资源免受破坏的行动,推动对这些资源持续、有效、合理的利用。

1992年6月,包括中国在内的167个国家共同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其目的是维持各种类型的生物多样性,寻求达到缓和环境退化、增强长期生存能力的可能性。第二十九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国内1992年成立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1996年农业部成立“国家家畜禽遗传资源管理委员会”出版:《中国动物志》《中国畜禽品种志》等网站:中国物种信息系统等数据库:中国畜禽品种数据库等项目:中国地方猪品种遗传距离测定等确立地方畜禽品种品种保护名录第三十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

2000年8月23日,农业部公告了的78个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品种,它们分别是:

⑴猪(19个):八眉猪、大花白猪(广东大花白猪)、黄淮海黑猪(马身猪、淮猪)、内江猪、乌金猪(大河猪)、五指山猪、太湖猪(二花脸猪、梅山猪)、民猪、两广小花猪(陆川猪)、里岔黑猪、金华猪、荣昌猪、香猪(含白香猪)、华中两头乌猪(通城猪)、清平猪、滇南小耳猪、槐猪、蓝塘猪、藏猪;地方畜禽品种保护名录第三十一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⑵鸡(11个):九斤黄鸡、大骨鸡、中国斗鸡、白耳黄鸡、仙居鸡、北京油鸡、丝羽乌骨鸡、茶花鸡、狼山鸡、清远麻鸡、藏鸡;⑶鸭(8个):北京鸭、攸县麻鸭、连城白鸭、建昌鸭、金定鸭、绍兴鸭、莆田黑鸭、高邮鸭;⑷鹅(6个):四川白鹅、伊犁鹅、狮头鹅、皖西白鹅、雁鹅、豁眼鹅;地方畜禽品种保护名录第三十二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⑸羊(14个):辽宁绒山羊、内蒙古绒山羊(阿尔巴斯型、阿拉善型)、小尾寒羊、中卫山羊、长江三角洲白山羊(笔料毛型)、乌珠穆沁羊、同羊、西藏羊(草地型)、西藏山羊、济宁青山羊、贵德黑裘皮羊、湖羊、滩羊、雷州山羊;⑹牛(15个):九龙牦牛、天祝白牦牛、青海高原牦牛、独龙牛(大额牛)、中国水牛(山区水牛、富钟水牛、西林水牛)、延边牛、复州牛、南阳牛、秦川牛、晋南牛、渤海黑牛、鲁西牛、温岭高峰牛、蒙古牛、雷琼牛;⑺其他品种(5个):中蜂、阿拉善双峰驼、关中驴、百色马、蒙古马。地方畜禽品种保护名录第三十三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二、群体遗传多样性保护的方法保种:指全面而稳妥的保存现有家畜品种,使之不遭混杂和灭绝。保护:指人类利用家畜资源以使其对当代产生最大的效益,并且又能保护生物资源的潜力来满足后代的需要和愿望。保存:采用隔离方法来维持家畜资源的存在,而不包括对其遗传变异或进化潜力的保留。保护是积极的,包含对家畜遗传资源的保存、持续利用、恢复和改善。第三十四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保护方法:原位保存就地保护,即在家畜原适应环境或尽可能一致的环境中,进行品种的保护和维持。如国家地方品种资源场和自然保护区。易位保存迁地保护,意味着贮存,将欲保存家畜品种的个体或部分群体在脱离其正常的生产栖息环境状态下进行维持。如冻精、冻胚、DNA文库。第三十五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原位保存(一)传统保种原理:尽量保存一个群体基因库(genepool或genebank)的平衡,力争使其中的每一个基因都不丢失。困难:保种群内随机遗传漂变,近交系数增加。我国拥有许多地方品种,若将所有品种均以活体保种群形式进行保存,经济负担很重。第三十六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系统保种理论:同一种家畜的许多品种视为同一繁殖系统或基因系统成员;家畜的保种重在保存基因或基因组合种类,不是品种数目;保存特异性的性状,而不是重叠有共性的性状。原位保存(二)第三十七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系统保种方法:每种畜禽为一系统,打开品种界限而统一规划保护目标,再将这些保护目标经系统规划后而分配到各品种,每个品种分担保护2~3个保种性状。这些性状应纳入该品种的选育计划,或保持原状,或继续改进,务求能保持原有特色;以选为保,边保边选,在品种改进中保留其特色,在保留品种特色的前提下改良品种,从而达到一种动态保种的效果。原位保存(三)第三十八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系统保种的实质:改变各品种的独特保种为整个畜种系统的保种,化无目标保种为有目的保护。系统保种是动态变化的,当不同基因或性状出现明显变化时或当人们对不同基因或性状保存价值发生变化时,保护方案可适时作出相应变化。原位保存(四)第三十九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原位保存基本方法:划定良种基地建立保种群实行各家系等量留种制定合理的交配制度适当延长世代间隔,也可以降低群体近交系数增量外界环境条件相对稳定,控制污染源,防止基因突变在保种群中一般不进行选择,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实行保种与选育相结合的“动态保种”。原位保存(四)第四十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易位保存精液、胚胎冷冻建立DNA文库克隆技术胚胎细胞工程(干细胞克隆等)体细胞克隆第四十一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第四十二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2003年5月29日,世界首头克隆骡在美国公开亮相爱达荷宝石第四十三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三、群体遗传多样性的保持机制

对于群体内遗传多样性的度量常用有多态性、杂合性、基因多样度及平均密码子差数等指标。这些指标在世代传递过程中下降的幅度(即遗传多样性减少的概率),通常以一代间群体平均近交系数增量(又叫近交率)来表示。第四十四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1.多态性:即群体中多型基因位点的比例。所谓多型基因位点是指该位点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2.杂合性:即群体中多个基因位点杂合子频率的平均值。3.基因一致度:是指从各个位点随机抽出两个相同等位基因的概率之均值,亦叫平均纯合度。三、群体多样性的保持机制

第四十五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4.近交增量(又叫近交率)群体遗传多样性消失的概率,可以用一代间群体平均近交系数的增量来表示:—一代间群体平均近交系数增量Ft—t世代群体近交系数Ft-1—t-1世代群体近交系数F—群体近交系数t—世代数群体平均近交系数(F)的余值即P=1-F,称为随机交配指数,是指由双亲不同等位基因复制组成个体一对等位基因的概率,因此,群体一代间平均近交系数增量也就是群体平均随机交配指数在同一时期减少的量.即: =Pt-1-Pt

近交增量是目前衡量群体遗传多样性下降速率的一个最适宜指标。三、群体多样性的保持机制

第四十六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

5.群体有效规模:又叫群体有效繁殖个数、群体有效含量。是指就决定近交率上升速度而言,群体实际规模所相当于“理想规模”的头数,而“理想规模”乃是规模恒定,公母各半,没有选择、迁移、突变以及世代交替的随机交配群体。为了统计上的方便,群体有效规模常用Ne来表示。三、群体多样性的保持机制

第四十七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在生产实践中,避免近交率上升是保持遗传多样性的关键。导致近交率上升的主要因素有:群体规模、性别比例、留种方式、亲本的贡献、交配系统、世代间群体规模的波动及世代间隔等。三、群体多样性的保持机制第四十八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一)群体规模群体规模乃指群体实际头数。它对群体近交率的影响主要有两个途径:1.直接影响Crow曾经证明:在(雌雄同体)理想群体中,群体规模N与近交率F在t代后的近交系数Ft有如下关系:第四十九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上式由于是理想群体中的关系,所以但又由于家畜不存在雌雄同体,所以N≠Ne,S.Wright进一步证明了在其它前提不变的条件下,Ne=N+,因而在家畜群体中有:第五十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例:要使畜禽自繁6代以后的近交系数不高于10%,所必需的畜禽最小规模为多少?解:答:所必需的畜禽最小规模为29头。第五十一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2.决定遗传漂变的速率遗传漂变的速率可以用一个世代中基因频率的方差(即抽样方差)来表示,其值则与群体原来的基因频率p、q即各小群体的规模N的关系如下:式中:—遗传漂变的速率。 由此式可知,群体越小,漂变速率越快,基因达到固定和消失所需世代越少。

第五十二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由于遗传漂变与近交的作用都是导致纯合子频率增加,减少基因的多样度,所以,两者的计算关系是完全相同的。2.决定遗传漂变的速率第五十三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二)性别比例

当群体中两性个体数不等时,群体间基因频率的方差就应分别计算。在母畜群:在公畜群:

式中:Nf—用于繁殖的母畜头数; Nm—用于繁殖的公畜头数。对于下一代而言,由于公母双方提供的基因是相等的,故下一代群体基因频率的方差就是双方基因频率方差之均值。第五十四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二)性别比例

第五十五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二)性别比例

因而此时的有效规模则是:∵以上说明,群体中两性比例不等有提高近交率、降低群体有效规模的作用,两者比例差异越大作用越明显。所以在两性别个体数不等时,较少的一方对群体有效规模有更大的影响。第五十六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例:在一个除性别存在差异外,其它条件都符合理想群体条件,各自规模为200头的三个群体中,其近交率和有效规模计算结果如下:群别公畜数母畜数近交率有效规模甲1001000.0025200乙401600.0039128丙201800.006972由此可见,只有当性别比例相等时,才是最有利于保持遗传多样性的性别比例。第五十七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三)留种方式在理想群体中,群体总个数为N,假设每个个体在群体中留有K个配子,这时:于是第五十八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三)留种方式这时,可能的配子对数目为:相同亲本的配子对总数为:则相同亲本配子对的比例为:又由于理想群体Ne是相同亲本配子对比例的倒数,所以:第五十九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三)留种方式因为群体规模恒定,=2,因此若N很大时,所以由上可见,在N一定的条件下,每个个体在群体中留下配子数的方差(亦即从每个交配组合得到的留种子女数之方差)越大,群体有效规模则越小。第六十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三)留种方式就理想群体而言,通常有三种可能的留种方式,但在不同的留种方式下,和Ne亦不相同。1.随机留种每个交配组合所留下的子女数完全由机遇决定时,其分布属泊松分布,由于在泊松分布中方差等于均数,即于是,即:Ne=N,实际规模等于有效规模。第六十一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三)留种方式3.各家系等数留种该留种方式是每个家系的留种子女数相等,此时:由此公式可见,群体中有效规模是实际规模的2倍。这是目前最有利于保持群体遗传多样性的留种方式。 2.有选择的合并留种当选择一部分有利的交配组合留种时,每个交配组合留种子女方差则大于2,群体有效规模小于群体实际规模。用公式表示则为:>2;Ne<N第六十二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三)留种方式在畜禽生产实践中,就大多数畜禽保种而言,都存在着公少母多这样一种情况,此时群体的有效规模和近交率亦发生变化。当公母数量不等,采用随机交配时,其群体有效规模(Ne)和近交率(△F)正如前所证明的,即:但如果采用各家系等数留种时,只要两个性别的留种个数在各家系是等量分布的,其=0。实践上,只需做到每头公畜留下等数的儿子和等数的女儿参加繁殖,每头母畜留下等数女儿繁殖。此时群体有效规模和近交率正如R.S.Gowe论证的:第六十三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四)交配制度在理想群体中,由于个体间的配子结合是随机的,群体中可能的配子对数是由群体的配子总数Nk中取2之组合数,即:如果交配不是随机的,每个配子可以组合的对象就要减少,群体可能的配子对总数也将随之下降,结果有效规模亦变为:∴以上说明,非随机交配情况下群体有效规模小于理想群体。所以,一般而言,每头公畜随机等量的交配母畜,是保持群体遗传多样性的最有利交配制度。又∵第六十四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五)连续世代间群体有效规模的波动如果有t个相邻世代的群体有效规模分别为Ne1,Ne2,Ne3……,Net。这时,由于世代基因频率的抽样方差由来度量,所以:1.t世代的平均抽样方差为:2.t世代的平均近交率为:

3.t世代的平均有效规模为:

第六十五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在连续t个世代中,每个世代的近交系数都是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以前各代积累起来的近交系数,另一是当代近交系数的增量。用公式表示为:

当代的群体有效规模只决定增量,而不影响既有的近交系数水平。因此,每个世代的近交系数与群体有效规模一样,都受以前各世代有效规模的影响,有效规模最小的世代,其效应最明显。(五)连续世代间群体有效规模的波动第六十六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例:连续五个世代的群体有效规模(Ne)分别为:20,60,90,140,180,求其五个世代的平均有效规模。解:(五)连续世代间群体有效规模的波动第六十七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世代间隔与近交率无关,它是群体遗传多样性消失速度的另一个指标,即一定时间(年、月、日)近交系数的上升幅度。世代间隔的长短与群体多样性消失呈高度相关。世代间隔越长,遗传多样性消失越慢,反之世代间隔越短,群体近交系数上升幅度越大,即遗传多样性消失速度越快。(六)世代间隔第六十八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例:假设整个保种群在保种过程中的生存环境没有大的变化,饲养管理水平良好,每个个体自身的遗传特性都能充分表现。影响原位保种效果的主要因素考虑群体规模、公母比例、留种方式和世代间群体规模的波动4个因素,其中群体规模设定50,100,200,500,1000头5个水平,公母比例设定1∶1,1∶4,

1∶9,1∶24,1∶495个水平。当比较某一因素的不同水平对群体有效含量和群体平均近交系数增量的影响时,群体规模固定为100头,公母比例固定为1∶4,并且采用随机留种的方式留种。第六十九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第七十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第七十一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第七十二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第七十三页,共八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四、保持群体遗传多样性的措施

1.组建原种群,建立健全管理体制

虽然全球已对许多品种建立了保种场,甚至划分了保种区域,但在许多国家普遍存在的一个共同问题是:保种规模越来越小,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保种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