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磷肥供需发展趋势_第1页
中国磷肥供需发展趋势_第2页
中国磷肥供需发展趋势_第3页
中国磷肥供需发展趋势_第4页
中国磷肥供需发展趋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磷肥供需发展趋势

磷肥、氮肥和钾肥合称为我国三大基础肥料,按照肥料溶解性难易程度,可以将磷肥分为水溶性磷肥,枸溶性磷肥和难溶性磷肥。水溶性磷肥是使用最广泛的磷肥,易被土壤吸收,适用范围广,主要品种为过磷酸钙、磷酸一铵和二铵等。枸溶性肥料物理性质好,肥料呈碱性,代表品种有钙镁磷肥、钢渣磷肥和沉淀磷肥。难溶性磷肥是一种高效磷肥,具有不溶于水但溶于强酸,肥效慢作用时间长的特点,代表品种有磷矿粉和骨粉。

国外磷肥自20世纪50年代初起步,70年代迎来了快速发展,80和90年代磷肥市场由于环保监管和资源等一系列问题进入了衰退期,该时期磷肥行业市场竞争加剧,行业利润率下降,磷肥企业开始兼并和收购狂潮,行业集中度空前提高,欧洲目前仅有1-2家大型磷肥生产企业,日本也仅剩2家磷肥生产商。同时由于发达国家提高肥效,改良品种,做到精准施肥和提高肥料效率,从粗放型施用肥料到精细化用肥的转变使得这些发达国家磷肥用量大幅下降。

中东的沙特也是磷矿资源大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磷肥消费一直保持平稳,2010年以来由于国内磷矿石、硫磺等廉价开采导致沙特国内磷肥行业高速发展。前苏联地区也是磷矿资源丰富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政治动荡导致前苏联地区磷肥生产和消费显著下降,近些年随着俄罗斯国内经济发展,该地区磷肥消费量逐渐回升。

中国国内磷肥行业80年代起步,2000年之后经过了10年的高速发展,行业整体进入了成熟期。每年平均市场满足率都超过了100%,每年需要出口20%左右的磷肥来平衡国内市场,2012年国内磷肥市场开始去产能,产量增速放缓,近两年环保政策和供给侧改革取得成效,国内产量有所下降。

2018年,我国磷酸一铵出口量达到249万吨,同比降低8.2%,2019年仍保持小幅下滑。2019年磷酸二铵出口量为648万吨,出口比例占到46%,较2017年明显上升。

2019年实行零关税出口政策,但国际竞争激烈,近期磷铵出口走弱。2014年以来,为了改善国内磷肥供大于求的局面,尽快消化高库存,国务院不断出台关税优惠政策,2017年国务院颁发《2017年关税调整方案》,规定自2017年开始取消对磷肥的出口关税,2019年对所有化肥均取消关税。今年国际磷铵价格竞争激烈,国内出口仍显得疲软。2019年10月份的印度21万吨磷酸二铵招标未能达成任何交易,最低价430美元/吨的到岸报价对印度过高,国内生产商在国内没有销售压力,对低于420美元/吨的离岸价没有兴趣,总体看来2019年DAP和MAP出口都相疲软。

随着农业增产的目标,世界范围内磷肥也是向着高浓度和高肥效方面发展。高浓度肥一般指的是P2O5含量超过20%的磷肥,我国主要的高浓度肥主要是磷酸一铵(MAP)和磷酸二铵(DAP),占比超过80%,除此之外还有重过磷酸钙。肥料高浓度化也成为了趋势,2010年我国高浓度肥占比为80%,到2018年占比已经增长至94.9%。

一、需求端

《2020-2026年中国磷肥行业产业运营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0-2018年世界磷肥需求量从6150万吨增长至6980万吨,年均增速达到1.7%,2019年世界磷肥需求将达到7220万吨,同比增速将达到3.29%。2002年世界每亩化肥用量仅为107.6千克,到2016年每亩用量上升至141千克,年均增速达到2.4%,并呈现不断增长趋势。与此同时,世界人口密度稳步增长,从1961年的24人/平方公里上升至2018年的60人/平方公里,粮食需求伴随着人口增长液稳步提升,但是近10年农业用地面积并未出现明显增长,再一次验证了单位面积土地用肥量的增加,肥料作为农作物增产的主要手段,必将随着人口的增长而稳步提升。

施肥不仅能提高土壤肥力,而且也是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化肥也是农业生产最基础而且是最重要的物资投入。化肥在对农作物增产的总份额中约占40%~60%。从农产品价格,特别是粮食价格的变化情况来看,国内每亩化肥用量的变化与粮食价格是同向的,也就是说明在农产品价格更好的时候,农民意愿用更多的肥,即复合肥的需求量与粮价正相关。

国内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玉米、小麦、稻谷。其中玉米的种植面积约3500万公顷,位居三大作物之首,对应的复合肥施用量也更大,同时也是远大于稻谷、小麦等复合肥的需求,因此相较于其他作物,在其他品种没有发生大的波动时,玉米和蔬菜的需肥情况将对复合肥的整体需求造成较大影响。

复合肥养分全面、含量高。每粒复合肥中养分分布均匀,不仅为作物提供必须的养分,还充分发挥营养元素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而养分释放均衡,肥效平稳,因此通常具有良好的肥效。单质肥料一般都含大量副成分,如硫酸铵只含20%的氮素,而大量的硫酸根除土壤中缺硫外,施入土壤中是浪费。推广复合肥也能较好的解决国内施肥不均衡的问题,也是提升施肥效率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化肥的复合化率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以传统的单质肥为主,复合化率提升的空间还较大。1980年我国化肥复合化率仅为2.1%,2000年提高至22.1%,2017年进一步提高到38%,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世界平均复合化率50%、发达国家复合化率70~80%相比,我国的复合化率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复合化率的进一步提升,有望带动我国复合肥需求的以超出化肥行业整体需求的速度发展。

当前我国果树、花卉、蔬菜等经济作物比重不断提升,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工成本上升,耕地集中化和种植面积规模化都对肥料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国新型肥料也刚刚起步,比如当前硝基肥在氮肥中使用比例只有10%左右,而欧美发达国家已经达到了20%。未来以缓控释肥、硝基复合肥、水溶性肥料、微生物肥料以及套餐肥等为代表的高效、环保新型肥料产品将获得迅速发展,是复合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方向。

二、供给端

世界范围内磷肥生产资源依赖性逐渐凸显,产能集中趋势明显。世界范围内,磷肥的生产相对较为集中,主要集中与磷矿资源较为丰富或者需求较为旺盛的国家或地区,中国是国际磷肥市场的最大供应者,国内主要企业有云天化、开磷、瓮福和宜化。

世界上主要的磷肥生产商主要有Mosaic(美国)、Nutrien(加拿大)、OCP(摩洛哥)、Maaden(沙特)、PhosAgro(俄罗斯)、GCT(突尼斯)。磷肥生产使用的主要为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磷酸一铵生产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和俄罗斯三个国家,综合占比达到83%,磷酸二铵的产能66%集中在中国、印度和美国这样的需求大国,另一部分集中在摩洛哥这样的资源大国。

2010年开始,全球磷肥产能从3470万吨提升到2017年的4405万吨,主要扩产期为2010-2013年,产能年均增长达到250万吨以上,2015年后产能增长明显放缓,需求增长逐渐消化产能扩展。其中磷酸一铵世界新增产能从2010年约200万吨逐年递减至约35万吨的水平,2017年和2018年新增产能都有所回升,达到约50万吨的水平。因此,全球磷肥产能已经开启新一轮的扩产周期。

2018年以来受到海外磷肥巨头美盛部分产能关闭的影响,新增磷肥产能较少。我国磷肥产能过剩明显,推动供给侧改革。过去我国磷肥处于粗犷式开采,大量磷矿开采造成了磷矿产能严重过剩,磷肥供给消费差额保持稳定,2014-2018年,磷酸一铵产量消费差保持在250万吨左右,加上库存的影响,平均年过剩产能达到400万吨左右。

供给侧改革效果凸显,磷肥产量明显下降。2015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磷酸一铵产量同比变化率分别为10.0%、4.8%、-0.8%、-26.3%,2018年产量降低明显,2019年截至8月份,产量降幅更是达到44%。磷酸一铵基本无新增产能。

2010年以来,我国关闭整合年产不足15万吨的小规模磷肥企业,加强企业的统一布局,出台磷矿行业的“三率”指标规定,淘汰行业落后产能,实现行业高品质集中发展,对行业进行整改。我国年产超过50万吨的大中型磷矿数量由2009年的18%上升到2015年的43%,磷肥产能也集中到“云贵川鄂”四省。截止2019年6月磷酸一铵前十企业的产业集中度达到了37.5%,随着落后产能企业的清出,磷肥行业格局区域集中,具有矿产资源的龙头企业也会趋于集中。

磷肥生产多采用湿法磷酸生产,每生产1吨湿法磷酸将产生4.5吨磷石膏渣,磷石膏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钙,并含有磷、氟化物和部分重金属。这些污染物难以直接处理,并且处理成本都较高,在企业生产中多以直接堆积为主,堆积的磷石膏会飘落到空气中或进入河流中,对环境造成了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