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_第1页
四川省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_第2页
四川省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_第3页
四川省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_第4页
四川省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

环境评价水电站环评内容一、工程概况二、工程分析三、环境现状四、环境影响预测评价五、环境保护措施六、结论及建议一、工程概况分析:工程开发背景中需简要说明流域自然概况、流域水电开发规划和开发现状(说明梯级已建、在建工程)、规划环评的开展情况、工程开发在流域中的作用及流域开发存在的环境问题。工程概况介绍中需阐明工程开发任务、开发形式、项目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等,工程项目组成要完整,包括主体工程、施工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储运工程、办公及生活设施、水库淹没及移民安置等部分。要给出工程平面布置图、枢纽施工总布置图等图件:给出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工程特性指标(包括坝型、坝高,各种水位、库客、调节性能,电站装机容量、多年平均发电量、工程占地、占用基本农田、工程土石方量等)。简述水库淹没与移民安置规划方案(包括淹没面积、人口,搬迁、生产安置人口,迁建、新建城镇及工矿企业情况,复建专项设施等)。给出工程工期组成(准备期、筹建期、主体工程建设期、完建期)、施工组织、施工期高峰人数、总投资、环保投资。如项目属于复核项目,要阐明复核的原因、复核的主要内容以及设计变更情况。如项目已进入施工准备期,要阐明“三通一平’’施工前期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展。(一)工程开发背景1.流域概况及其水资源利用状况大渡河是岷江的最大支流,干流河道全长1062km,天然落差4175m,全河流域面积为77400km2(不含青衣江),年径流量470亿m’。大岗山水电站坝址位于大渡河中游上段的石棉县挖角乡境内,坝址控制流域面积62727km2,占大渡河流域面积的81%。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1010m3/s,年径流量315亿m3。(自然概况)根据《四川省大渡河干流水电规划调整报告》,大渡河干流推荐22级开发方案,大岗山水电站为第14个梯级,上游衔接硬梁包水电站,下游衔接龙头石水电站。目前,大渡河干流按照水电开发规划已经建成了龚嘴和铜街子两个梯级电站;瀑布沟、深溪沟和龙头石3座水电站正在建设中。(流域水电开发规划和开发现状)2.流域规划环评情况根据环评法的规定,流域规划开展了环评工作。2005年9月,《四川省大渡河干流水电规划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了由四川省环境保护局会同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持召开的审查会。规划环评要求大岗山水电站项目环评时应重视对施工期“三废”的污染防治;应分析、评价电站建设对风景区外围保护地带生态环境及景观的影响,尤其是工程取料和弃渣的影响,以及工程完建后的植被恢复措施的设计,应与风景区景观相协调,起到美化景观的作用,避免电站建设对风景区实验区等其他区域的影响;进一步落实珍稀保护鱼类和特有鱼类的保护性和补救性措施。(规划环评的开展情况、工程开发在流域中的作用及流域开发存在的环境问题)3.项目前期工作开展情况2005年3月编制完成《四川省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并进行了技术咨询;2005年8月编制完成《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施工前期准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已经四川省环保局批复,目前工程已开展施工前期准备项目的工程建设。鉴于大岗山水电站涉及风景名胜区的外围保护地带,2006年1月编制完成了《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对贡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影响专题评价报告》,已通过四川省建设厅评审,同意项目实施。(二)工程概况1.地理位置

本工程位于大渡河中游上段雅安市石棉县和甘孜州泸定县境内,坝址距下游石棉县城约40km,距上游泸定县城约72km。2.工程开发任务及建设规模

本工程的开发任务为发电,电站装机容量260万kW,多年平均发电量114.50亿kW.h。电站采取堤坝式开发,水库正常蓄水位1130m,死水位1120m,正常蓄水位时库容为7.42亿m3,调节库容1.17m3,具有日调节性能。3.工程项目组成和施工规划(节选)

本工程的枢纽建筑物由混凝土双曲拱坝、泄洪消能建筑物和引水发电建筑物三部分组成。坝顶长度622.42m,最大坝高210.00m。工程土石方开挖总量为2025万m’(自然方),最终弃渣总量为1968万m’(松方)。工程拟设石料场2个、弃渣场3个。施工期建设征地面积共计690.48hm2,工程永久占地和水库淹没及影响面积共1444.15hm2,不涉及基本农田。

工程总工期为97个月,施工高峰人数为9108人。工程总投资1744784.50万元,其中环境保护投资28413.6万元,约占1.6%。4.移民安置

工程占地和水库淹没涉及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的田湾乡、挖角乡、新民乡和甘孜州泸定县的得妥乡、得威乡,共需生产安置4366人、搬迁安置5214人。5.工程运行

电站汛期(6—9月)按汛期排沙运用水位1123m运行;其余时间(10月一翌年5月)水位在正常蓄水位1130m和死水位1120m之间变化,进行日调节。二、工程分析分析

规划协调性主要分析工程建设与最新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城市总规》《土地利用总规》《水资源规划》等综合性规划、专项规划以及敏感区域规划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综合比选各工程设计及施工工艺方案,并对工程推荐的生产、施工组织和电站运行方式进行环境合理性分析。明确水库、电站的运行方式,给出典型断面工程典型日、年流量水位过程线。不同类型、不同运行方式的电站,环境影响差别很大。对于引水式和部分混合式电站,闸、厂址间河段将出现不同程度的减脱水现象,对该河段生态、用水单位、景观等影响较大。对于日调节电站,下泄流量、流速日内变幅较大,下游河道水位日内涨落明显,对下游用水设施(尤其生活用水)、航运影响较大。对于调节性能好的年调节、不完全年调节电站,水库水温稳定分层,下泄低温水对水生生物、农灌作物影响较大。对于抽水蓄能电站(主要为上库),可能会对区域景观、旅游资源产生影响。此外,与流域梯级内其他电站联合调度运行的电站,其运行方式应综合考虑。采用统计类比分析法和物料平衡法对主体枢纽工程部分(分施工期和运行期)和移民安置部分(包括迁建、复建、专项工程)进行影响源分析。施工期主要在掌握主体工程施工内容、工程量、施工时序及施工方法的基础上识别丁能引发环境影响的环节。运行期影响源包括水库淹没及影响实物指标及其损坏的植被类型、面积,工程发电运行方式和枢纽建筑物布置和运用特点,流域梯级开发联合调度运行等方面。(一)与产业政策及相关规划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分析

通过分析《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石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总体规划纲要草案》《甘孜州泸定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四川省水资源开发总体规划报告》《四川省大渡河干流水电规划调整报告》《四川省石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泸定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年)》《石棉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0—2015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0—2015年)》《贡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认为大岗山水电站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与以上相关规划保持一致性和协调性(二)工程方案环境合理性分析

大岗山水电站在设计各阶段,对坝址、坝型、正常蓄水位、施工布置和移民安置等方面做了多方案优化和比选,在充分考虑了环境影响和效益最大化的同时,把工程对贡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影响降至最低。虽受场地制约,施工企业(挖角村砂石加工厂)布置不满足环保要求,但可通过措施予以弥补。因此,工程方案在环境保护方面是基本合理可行的。(三)影响源分析(1)施工期。工程开挖、弃渣、占地以及“三废”及噪声排放等施工活动,将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新增水土流失,并降低工程周围环境质量,对施工区内居民生产、学习和生活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同时对交通、旅游、土地资源利用、社会经济、人群健康等产生一定的影响。(2)运行期。工程运行期间,大坝阻隔、水库淹没及影响使工程河段的水文泥沙情势发生显著改变,河谷区域陆生生境发生改变,大渡河干流水生生境发生明显变化,对工程河段原有鱼类的生存和繁殖将产生一定影响。(3)移民安置。大岗山水电站需生产安置2959人,搬迁安置3850人。主要采用县内与外迁相结合,集中改土改田与分散调整土地相结合的方式安置移民,对当地的土地资源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社会环境均有一定影响。

影响源分析见表,分别对施工期、运行期、移民安置期的水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做了具体分析。三、环境现状分析:

在介绍区域环境背景的基础上,主要介绍评价范围内(包括工程区域及移民安置区)的环境现状,其中生态现状评价分陆生生态现状评价和水生生态现状评价,陆生生态要阐明植被类型、组成、结构、特点,生物多样性等:水生生态要阐明是否有鱼类“三场”(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分布。特别要明确区内是否有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珍稀动植物和珍稀濒危特有鱼类的分布,其生态习性、繁殖特性等。项目建设涉及自然保扩区、风景名胜区等敏感区域,要阐明其与工程的区位关系。

简要介绍区内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一)地表水环境质量库区及上游地区工业极不发达,工业污染源少,库区及库周两岸人口稀少,耕地分散,农药、化肥施用水平也低;水质污染源以生活污染源为主,主要来自距库尾上游40km的泸定县县城生活污水排放,但其废水总量不大,且距离较远。根据监测结果,大岗山水电站库尾一龙头石库尾河段水质各项监测指标均满足Ⅲ类水域要求,表明工程河段水体未受污染。(二)大气环境质量工程周围河谷地区工业不发达,无大气污染型工矿企业;根据监测结果,工程区的TSP日均值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三)声环境根据监测结果,虽工程涉及河段区域无固定工矿噪声源分布,但受大渡河水流声、省道211公路交通噪声的影响,位于省道211公路旁和大渡河干流附近的居民点、小学昼间和夜间噪声监测值超过《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1类标准的情况时有发生。(四)生态环境

大岗山水电站位于大渡河中游偏上河段,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随高程的变化明显,河谷地区四季分明;泸定一石棉干流沿岸因受焚风影响为一少雨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在700mm左右。为掌握评价范围内陆生生物多样性现状,专业单位对该区域陆生生态及生物多样性和水生生态及生物多样性进行了专题调查与评价。工程河段河谷低海拔地带受人为活动影响,土壤主要有水稻土、冲积土等,有机质含量丰富,多呈微碱性至中性,土壤侵蚀较为严重;植被以灌丛和栽培植物为主;受人类活动频繁影响,水库淹没影响区和施工区野生动物以常见小型兽类为主,无大型野生动物及珍稀保护动物出没;生境在森林地区但常到河谷区域觅食的有7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鸢、普通焉、雀鹰、松雀鹰、红隼、楔尾绿鸠、灰头鹦鹉和两种四川省重点保护的鸟类鹰鹃、棕腹杜鹃。大岗山水域及相邻河段鱼类组成相对简单,发现鱼类14种,包括省级保护鱼类重口裂腹鱼、青石爬鮡,以及长薄鳅、齐口裂腹鱼等8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由于生存环境的恶化,该河段已无国家Ⅱ级保护鱼类虎嘉鱼分布;其他鱼类资源也呈资源量下降趋势。鱼类产卵场主要分布在本工程坝下和坝址上游30km桥以上河段,彩虹桥一磨西沟沟口段(支流)是较大的幼鱼索饵场和鱼类越冬场。(五)社会环境(略)(六)贡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将以贡嘎山为中心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内的部分区域划定为贡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风景名胜区)。规划面积11055km2,其中风景区面积6724km2,外围保护地带面积4331km2。风景区由贡嘎山主景片和塔公、伍须海、瓦灰山三个外围景片构成(景片内又分为11个景区)。在这四个景片之间设置有外围保护地带。大岗山水电站位于风景名胜区的风景区以外,处于外围保护地带的外边缘位置。工程建设征(用)地面积仅占外围保护地带面积比例约0.15%,占风景名胜区面积比例约0.06%,距风景区最近水平距离约0.8km,不涉及任何重点保护对象,其建设符合《贡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功能划分和保护培育规划要求。(七)移民安置区环境现状

大岗山水电站移民安置分两县县内安置和雅安市内外迁安置两大部分。县内安置区:县内安置主要采用就地后靠建房安置、调整耕地分插建房安置、开发改造土地集中建房安置和进挖角乡集镇集中复合安置四种。安置点均位于大渡河河谷区域,海拔1600m以下的地区,因此环境现状同枢纽工程部分。7个集中安置点土地利用主要为园地、荒山荒坡、旱地、未利用地等,均需进行改土改田和基础设施建设。外迁安置区:雅安市内外迁安置点为天全县,位于雅安市西北部,东接雅安市,西至二郎山顶接泸定县,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外迁移民涉及天全县仁义乡和老场乡共7个移民分插安置点,均具有以下特点: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水田和早地,周围地貌为缓坡或缓丘带坝,土壤为水稻土,耕作历史悠夕,区域内渠道设施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完备,居民点配套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移民就医和子弟上学能得到保障。(八)敏感保护对象

通过对工程区域环境敏感对象的资料分析、现场调查和专项测量,确定工程主要环境敏感对象分布见表。分别根据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列出各自的敏感对象,并写出它们的分布情况。四、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分析:根据评价因子识别及筛选结果,结合环境敏感对象及环境保护目标,确定重点评价内容,并在时间上按施工期、运行期分别进行评价。(1)水环境影响评价重点。对水文情势的影响:主要考虑电站运营后,因水库、电站运行使库区和大坝下游河道流量、流速、水温等发生变化产生的影响。因不同类型、不同运行方式的电站,环境影响差别很大,根据工程分析结果相应预测水文情势变化及其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具体:引水式和部分混合式电站,明确减脱水河段长度,评价对该河段生态、用水单位、景观的影响;日调节电站,分析对下游河道流量、水位日内变化情况,评价对下游用水设施(尤其生活用水)、航运等敏感保护目标的不利影响;调节性能好的年调节、不完全年调节电站,明确下泄低温水的沿程变化情况,评价低温水对水生生物、用水单位(如农灌作物)的不利影响。根据专题设置,该章节有些预测内容也可放在生态、社会等其他要素中阐述。对水质的影响:重点预测评价工程施工期生产废水对河流中SS浓度的影响,运营期(包括移民安置)生产废水、生活污水排放等对库区、坝下游(特别是减脱水河段)及河口的水体水质影响,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对水温的影响:主要针对调节性能好的年调节、不完全年调节电站,明确下泄低温水的沿程变化情况,评价低温水对水生生物、用水单位(如农灌作物)的不利影响。此外,还应关注工程截流、水库初期蓄水期间的水环境问题。(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重点一般包括工程施工对地形地貌的影响,工程施工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大坝阻隔和水环境改变对水生生态及鱼类的影响。

水生生态影响要分析水文情势变化造成的生境变化,对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高等水生植物的影响,对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的水生生物和珍稀濒危特有鱼类的种群、数量、繁殖特性、“三场”(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分布、洄游通道以及重要经济鱼类和渔业资源等的影响;

陆生生态影响要分析水库淹没、工程占地、施工期及移民安置过程中对植被类型、分布及演替趋势的影响,对陆生动物分布与栖息地的影响,对生态完整性、稳定性、景观的影响。(3)声环境和大气影响评价重点一般包括工程施工或交通噪声对周围居民(学校)及局部声环境质量的影响。(4)社会环境影响评价重点一般包括工程施工对当地交通的影响,工程施工、电站运行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电站运行对当地经济状况、就业机会的影响。(5)移民安置环境影响评价重点一般包括对移民生活、就业和经济状况的影响,移民安置区土地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具体:从安置区土地承载力、环境容量等生态保护角度进行农村生产移民安置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新建、迁建城镇对环境的影响(污水处理厂、垃圾场选址等);迁建工矿企业对环境的影响(结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复建专项设施对环境的影响。(6)环境地质影响评价重点一般包括水库形成及电站运行对库岸稳定及诱发地震的可能性分析。(7)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敏感区域影响评价重点一般包括与敏感区的区位关系、对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对保护对象的影响。1.对局地气候的影响

由于大岗山水库水体增加和水面扩大对河谷区域降雨、气温、湿度等干热气候条件有所改善,将有利于工程区植被的修护和改善,但因为水库为河道型水库,其影响范围较小,预计在库周高差100-300m,对局地气候的影响不大。2.对陆生生态的影响分析

大岗山水电站开发扰动地表面积不大,涉及陆生生态系统面积较小,占大渡河中游河流生态系统总面积的比例更小。大岗山水电站影响区所辖大渡河中游河段生态系统属较大尺度空间的生态系统,体量较大,生态系统越大,内部结构层次网络越复杂,系统的稳定性越高,抵御外界干扰和冲击的能力就越强,因此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完整性角度来讲,大岗山水电站对工程涉及河段陆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造成的影响很小。3.对景观生态体系的影响分析

从自然规律的角度来讲,大岗山水电站的开发建设使该段位大渡河河流生态系统从一条自然河流演变为人工控制河流,失去了河流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如河流水资源自然流动的河川水文学特征、流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原始特征、水域陆岸水分和物质元素循环交流等。从景观生态的角度来讲,大坝、施工道路等的建设不仅把河流切断,还把坡面切割成块,在这些段和块中可能还有许多人工建筑物,加大原来景观生态体系的人工痕迹(现已有省道211公路、输电线路和跨河桥等),成为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的混合体。4.对植被的影响

大岗山水电站建设影响的自然植被类型主要有河谷灌丛,尤其是是雅致雾水葛一清香木灌丛和少量的黄精及金合欢灌丛,其次为云南松林:栽培植被则主要是淹没线以下的河谷阶地和坡耕地。大岗山水电站建成以后,可能会由于水分状况布局的改变而引起周围植被发生一定的变化,尤其可能会使局部小环境变得湿润,使旱生河谷灌丛或草丛植被类型向半湿润的植被类型演化,但这种过程是很长的,影响也只是局部的;而对于大渡河中下游整个旱生河谷景观不会造成根本性的改变。5.对陆生植物的影响分析

根据对重点区域的实地调查,在坝址附近海拔900~1200m约有维管束植物300种,均为河谷灌丛植被中常见的种类,不存在地方特有种,因此大岗山水电站建设不会对当地及邻近地区棺物种类的生存和繁衍造成严重影响。

大岗山水库形成后,将淹没人渡河干流及支流海拔1130m以下的所有陆生植物种类,估计有300余种,几乎都为河谷灌丛中常见种类和农耕地上栽培植物及杂草,因而水库淹没对当地植物种类造成的影响也甚小。

大岗山水电站评价范围内的国家级保护植物有3种,扇蕨、岷江柏和毛红椿,但工程建设和水库淹没对它们没有直接影响。6.对陆生动物的影响

大岗山水库的形成将淹没河谷地带灌丛地、部分农耕区,使原有的河流生态系统演变为水库生态系统;同时由于农地、村落的迁移,灌丛地面积的缩小,人为活动影响的增加等,必将引起适应原有生存环境条件的陆生脊椎动物种群结构、生态分布、数量等诸多方面的变化。在建设过程中及坝库建成蓄水后,一些河谷灌丛林地、部分支沟灌丛及林地和农田区域陆生脊椎动物的栖息地将会损失,使这些环境中的陆生脊椎动物上移或迁徙它地。由于本区内环境特殊,低海拔区植被较为单一,而且多为农垦区,河谷中的陆生脊椎动物种类相对贫乏,所以对陆生脊椎动物总体影响程度相对较弱,各类相关因子不会有重大的改变。同时,水坝蓄水后,水域扩大,水流减缓,为水禽和涉禽、水生兽类(如水獭)、部分两栖动物(包括蟾蜍)以及部分爬行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将会引起种类和数量上的增加。此外,水库生态系统的形成,河谷的湿润度增加,灌丛林密度也将会增加,水域鸟类与灌丛鸟类将得以发展;兽类中的小型种类,尤其是啮齿类会有所增加。7.水生生物影响预测评价

建库后,鱼类上下游的通道被完全隔断,水文情势发生变化,不同程度地改变鱼类的栖息环境,使鱼类资源受到显著的影响。大岗山水库形成后,蓝藻门和绿藻门、浮游动物、摇蚊幼虫和寡毛类的生物量得到显著增加;水生维管束植物仍将维持现在的贫乏状况。原适应河道急流中生活的种类如齐口裂腹鱼、重口裂腹鱼、青石爬跳、黄石爬姚、壮体跳等很难在库区生存下来,它们将向库尾以上河段转移;对鱼类繁殖影响比较显著,对鱼类越冬有利;省级保护鱼类重口裂腹鱼和青石爬跳资源量将明显下降,甚至不会出现。8.水土流失预测评价

主体工程施工期间潜在最大水土流失场所为弃渣场,其次为施工围堰。预测时段内防治责任范围内水土流失量将达到673.67万t,其中新增水土流失量671.14万t。工程枢纽占地区、交通道路开挖扰动区、料场开采区及施工生产生活区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主要发生在地表覆盖层的开挖剥离期间,水土流失亦属强度以上侵蚀。

移民安置过程中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在开挖建设过程中也将在局部范围造成较严重的水土流失,对这部分用地在移民安置实施过程中必须及时、有效地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避免水土流失破坏当地生态环境。9.社会环境影响预测评价(1)社会经济影响

建设期大量施工人员的生活需求将主要由当地农产品及服务满足。以施工人员每人每月平均消费200元计,施工期间,平均每年使当地消费额增加1320万元以上。消费需求的猛增,将促进当地(特别是挖角乡集镇)农业、餐饮业和其他服务业的发展,利于地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2)水库淹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大岗山水电站库区两县淹没影响的人口、耕地占两县总人口、耕地面积的比例较小,但是就对库区各乡淹没影响而言,影响则相对较大,因为淹没影响的河谷地带是库区各乡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较好、经济发展相对成熟的地方。

大岗山水电站水库淹没影响虽然给当地造成一定损失和不便,但随着电站开工、移民及工程建设资金的投入,将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两县的部分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3)生态环境用水

由于龙头石水电站先于大岗山水电站建成发电,因此大岗山水电站坝下即为龙头石库区,由于大岗山水库为日调节运行,不会改变龙头石水库入库径流的年际,年内和月内水量分配,大岗山电站与龙头石水电站联合运行对系统进行日调节,龙头石水库及坝下河段水文情势受龙头石水电站日调节运行控制。根据《四川省大渡河龙头石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龙头石水电站在非汛期日调节期间采取单台机组带基荷运行的方式下泄生态流量。在此期间,单台机组基荷(保证率为45%)为78MW,发电引用流量(即下泄流量)为165.4m3/s。可完全保证下游生态用水要求。”(4)对人群安全与健康影响

工程建设期间外来施工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较多,高峰期施工人数达到9108人,因工区人员集中,人口密度增大,肝炎、痢疾等当地常发病的发生和相互感染的可能性也将增大,对施工人员和当地居民的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同时可能带来其他疫源性疾病。

由于大岗山水库为日调节水库,水库水位频繁消落,水库日常消落10m,因此消落带落出水面以后不能生长杂草;即使部分库湾水流平缓有利于蚊幼虫的滋生,但是水库鱼类增多,蚊幼虫被鱼苗吞食:另外,根据《大渡河龚嘴电站水库环境影响考察报告》,类比龚嘴电站建成前后库区人群健康影响,预测大岗山库区疟疾发病不但不会上升,反而会下降,当然这种下降不能完全归于电站兴建,而主要是将依靠积极防治的结果。

此外,由于鼠类具有随人群迁移而迁移、集聚的特性,也易诱发鼠传疾病,对移民和周围居民身体健康威胁较大,需在移民搬迁期间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予以防治。(5)对基础设施的影响

大岗山水电站水库淹没和占地涉及的专项设施均在工程完建前进行一次性赔偿或改复建,因此对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影响较小。

但因大岗山水电站施工期物质运输量大,对外交通主要依靠省道211公路,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容易在施工期造成旅游交通堵塞。(六)移民安置部分环境影响预测评价1.移民安置区

由于大岗山水电站移民安置点较分散,规模较小,因此经预测移民安置点生活污水对地表水水质影响很小;移民安置区生活垃圾中有机物质多回田或饲畜,仅余少量无机垃圾,但由于安置点较为分散,若不做好垃圾收集与处理的工作,任其散乱堆置,将影响村容及环境卫生;移民安置区将改土改田,产量将大幅增高,但不可避免会新增水土流失;受移民安置影响的植被以荒草地为主,因原荒草地植被稀疏、组成简单,原有植被类型在附近区域广有分布,移民安置对陆生植被资源及种群不会造成显著影响;县内移民安置区气候、土壤、水域及传染病流行情况环境与原居住地相似,传染病种类不会有明显变化,而集中安置区更合理的区域规划、更完善的配套设施、更好的水源及卫生条件将有利于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外迁移民生产、生活环境发生明显变化,在安置初期,因缺乏足够的预防、防疫经验,容易受到当地传染病的感染,需加强疫情监控、防疫与治疗工作。2.专项设施复建环境影响

本工程需复建省道211(挖角一得妥段)长度22.776km(其中位于枢纽工程建设征地区内2.38km),复建田湾河对外公路长度4.80km,复建新华村连接公路长度5.99km;需复建沙嘴电站和雨洒河电站,以及其他输电线及通信光缆等。在专项设施改复建过程中,占压和开挖将扰动地表,产生新的弃渣和开挖面,若不采取有效的工程防护措施和施工迹地恢复措施,会加剧当地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七)对贡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影响预测

大岗山项目的建设和运行符合《贡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功能划分和保护培育规划,对贡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影响在采取相应措施后均可得到有效减免,不涉及任何重点保护对象,不会改变风景名胜区的结构和功能,不会影响景区的景观视线完整性和畅通性,对外围保护地带的影响在可承受程度之内;同时电站开发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外围保护区的开发建设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只要注重大岗山水电站建设对风景名胜区的影响控制和保护措施,通过电站建设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利用和保护库区水域,电站建设同贡嘎山风景名胜区的开发与保护是可以互为促进,协调双赢的。

(八)环境风险评价通过对水库富营养化风险、森林火灾风险和坝下地表水污染风险评价分析可知,在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情况下,大岗山水电站发生环境风险的几率较小。五、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根据影响分析预测结果,结合环境敏感对象及环境保护目标,按施工期、运行期分枢纽部分、移民安置区提出各项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由于水电工程的可行性研究要求达到了初步设计的深度,因此,要求该阶段的环评报告书中的各项措施也应与工程主体设计深度相协调,包括:保护的对象和目标、措施的内容、设施的规模及工艺、实施部位和时间、实施的保证措施、预期效果的分析等,在此基础上概算环境保护投资,并编制环境保护措施布置图及有关措施设计图纸。电站的影响方式不同,对应的环保措施也不同。总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对策措施:水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生产废水(尤其量大的砂石骨料加工系统废水)、生活营地生活污水处理措施,处理能力要考虑施工期高峰期。库底清理应提出水质保护要求。运营期,有下泄低温水影响下游农业生产和鱼类繁殖、生长的,要提出分层取水和水温恢复措施,并从工程设计和管理上给以保证;造成减脱水河段,要根据当地生产、生活、生态以及景观需水的要求,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确定生态流量,并有泄水建筑物以确保生态流量下泄。陆生生态保护措施:对珍稀濒危、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物种、名木古树提出工程防护、移栽、引种繁殖栽培、种质库保存及挂牌保护等措施。工程施工和移;底安置损坏植被,应提出植被恢复与绿化措施;珍稀、濒危陆生动物和有保护价值的陆生动物的栖息地受到破坏或生境条件改变,应提出预留迁徙通道或建立新栖息地等保护及管理措施。对水土保持方案提出的生态保护措施方案分析并进行优化。水生生态保护措施:根据保护对象生态习性、分布状况,结合工程建设特点和所在流域特征,对受影响的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珍稀濒危特有或土著鱼类、经济鱼类等水生生物提出增殖放流、过鱼设施、栖息地保护、设立保护区、跟踪监测、加强鱼政管理等措施。对所提的措施分析实施效果,并对其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推荐最优方案。气环境和声环境保护措施主要针对敏感保扩目标提出相应对策措施,施工期侧重于管理方面。监测和监控管理计划:要提出工程施工期和运营期的监测、监控计划,环境保护管哩制度,工程施工期环境监理内容。移民安置区措施:重点考虑安置区特别是集中安置点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措施,生产及生活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如水源)、迁建企业、复建工程(如公路、水利复建等)等过程中需采取“三废”治理、生态保扩(包括水土保持)等措施,迁建企业时需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如属“十五小”等企业应关停并转。(一)环境保护措施项目

施工期产生的生产废(污)水和生活垃圾,通过对砂石骨料生产废水采取“絮凝+浓缩+脱水+回用”,混凝土拌和楼洗涤废水采取沉淀处理,修理系统含油污水采用“絮凝沉淀+成套油水分离设备”,生活污水采用二级生物处理“SBR”工艺,生活垃圾处理采用运往石棉县垃圾填埋场的方式。施工期粉尘对挖角乡集镇有一定影响,在优化施工工艺、尽量采用除尘设备的同时,采取洒水降尘、湿法破碎等措施后,挖角乡集镇受到的影响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施工交通噪声、厂房砂石加工系统噪声、挖角渣场堆渣及回采噪声以及其他施工机械噪声对附近的挖角乡小学和居民影响明显,除将小学和幼儿园搬迁到噪声干扰范围外,还需采用公路隔声墙、设备隔声罩、限制施工作业时间和范围等方法保障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对于施工期人群健康,采用卫生防疫、加强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管理等措施进行保护。对于挖角乡集镇居民安全,采用预警系统、警示牌、安全教育等保护措施。对于基础设施影响减免措施,采用提前改建和交通管制等措施。对可能新增的水土流失,制定出了以工程措施为主、生物措施为辅,永久措施与临时措施相结合的防治体系,主要包括渣场挡渣、防洪、防淘、排水等工程措施,种草绿化等植物措施,从而使工程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对生态环境拟通过设立生态警示牌,加强宣传教育和施工管理,施工迹地恢复植被,进行鱼类增殖放流等预防、恢复与减免保护措施,加强渔政管理。对贡嘎山风景名胜区的保护措施除各环境要素保护措施外,要求开关站等地面建筑物的造型设计尽量与周围自然背景相和谐。(二)移民安置部分

结合安置区实际情况,选用修建户用沼气池处理安置区生活污水,各安置点生盾垃圾运往各县垃圾场处理。对于移民人群健康,通过采取新址卫生清理、饮用水源选择及保护、疫情预防和完善卫生机构等措施进行保护。

移民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库区专项设施复建工程分别采取“三废”治理、水土保持、施工期环保宣传教育和管理等措施减免其不利环境影响。六、结论及建议分析:

结论应对整个报告明确工程建设是否存在重大环境制约因素,其建设的环境可行性。

建议主要针对后续工作,如枢纽工程部分环保水保技施设计、环保监理及水保监测,移民安置区及专项设施复建的环评及环保措施设计等提出相关建议。1.结论

本工程的兴建对环境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在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后可使不利影响得到较大程度的减缓,使环境影响降低到自然与社会环境可承受的限度内。从环境保护角度认为,只要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注重对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保护,大岗山水电站没有重大环境制约因素,其建设是可行的。2.建议(1)建议结合工程实际进度及时开展环保措施设计工作,严格遵循环保措施“三同时”制度,并落实相应费用。(2)本工程专项设施复建工程量大,为切实做好库周省道211公路等专项设施复建的环境影响防治措施,建议下阶段在单项设计过程中,开展相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3)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落实环境监理和水土保持监测。(4)鉴于现阶段移民安置仅达到方案规划阶段,下阶段随着移民安置工作的深入,需进一步调整、优化或补充移民安置区环境保护措施。(5)与贡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相协调,共同监督工程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对开发活动进行监督管理,保护好工程周围的旅游资源和设施,实现保护和开发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我国2015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环境保护法》第41条规定:“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1.水电工程的工期组成分几个阶段?答:准备期、筹建期、主体工程建设期、完建期。2.某环评单位在进行某水电站的环评现场调查时,发现该电站在做“三通一平”的施工前期工作,环评单位应如何反应此事?(BDE)A.认为该项目已经违法开工,停止环评工作。B.了解该项目是否已经编制了施工准备期的环评报告书(表)及环保主管部门审批情况。C.“视而不见”,环评报告书编制时忽略或隐瞒该事实D.通过了解发现该项目已开展施工前期的环评工作并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批,报告书编制中对此有所反映,并阐述、分析已开展工程措施的落实情况。E.通过了解发现该项目施工前期未进行任何环评工作,向有关部门上报反应此事。3.简述开展引水式电站工程的环评工作应重点关注的问题。答:对于引水式等水电开发方式,重点应明确减脱水河段的长度,评价对该河段生态、用水单位、景观的影响,落实泄水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