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美国自由放任_第1页
的美国自由放任_第2页
的美国自由放任_第3页
的美国自由放任_第4页
的美国自由放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自由放任”的美国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1918年,历时四年的一战结束。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先后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医治战争创伤,致力于国内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恢复,出现了20年代经济发展的繁荣景象.背景材料

1924年,第一千万辆T型汽车正式下线,售价从最初的800美元降到了290美元。汽车开始进入美国的千家万户。这就是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一切似乎都有可能,天空一片蔚蓝。人们觉得好日子才刚刚开始。在此之前的1929年夏天,美国还是一片歌舞升平,夏季的三个月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股票由268上升到391,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上升到258,人们见面时不谈别的,只谈股票,直至9月份,美国财政部长还信誓旦旦地向公众保证:“这一繁荣的景象还将继续下去”。概念: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发生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初,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的场景:

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身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

“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小女孩在瑟瑟发抖。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

“因为煤太多了。”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根本原因:理解:资本主义社会在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之后,生产力迅速发展。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从事生产任务的是广大劳动者,生产资料却归资本家私人所有。劳动者从事生产却不能解决生活问题,生产出来的商品普通民众无购买能力,必然引起生产的“过剩”。这是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一对必然的矛盾,资本主义制度从根本上无法克服这一矛盾,并每隔十年左右会爆发一次。具体原因: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材料一: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系统阐述了自由经济理论,主张限制政府在经济事务中的操控,让市场机制即“看不见的手”发挥调节资源的作用。英国政府颁布法令维护资本主义自由贸易、自由竞争和自由生产的原则。

结论: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政策导致生产盲目扩大

材料二:

经济自由放任政策刺激了资本家进行盲目的和无限制的生产。1920年到1929年,工厂中生产率增长55%,但是美国工人的工资仅增长为2%,而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到1929年,美国国家财富的三分之一由只占人口总数的1%的人拥有。

结论:过渡的贫富悬殊,导致广大人民购买力下降,广大劳动人民的收入增长水平远远赶不上经济发展水平,这就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造成市场的相对狭小,生产相对过剩。

材料三:20年代后半期,美国市场上盛行分期付款的购货方式,以此来刺激消费,但也造成了市场的虚假繁荣局面。这种繁荣并没有反映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而是一种鼓励消费、提前消费的形式。

1925年,有约49亿美元的零售商品是靠分期付款的方式售出的。1926年,赊购票据达60亿美元。有的农场主赊购的拖拉机已经用坏,还没付清赊购的钱。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消费的疲软。但资本家为了追逐眼前的利润,仍盲目扩大生产,致使生产和销售的矛盾日益尖锐。

20年代的美国盛行分期付款,用这种方法来刺激消费市场。汽车、收音机、电冰箱、洗衣机、钢琴、电唱机以至结婚戒指都可以按月分期付款。有的农场主赊购的拖拉机已经用坏,还没付清赊购的钱。有的家具店对年青的新婚夫妇说:“分期付款,你负责打扮姑娘,我们来布置新房。”后来殡仪馆也登起广告:“分期付款,人死了,我们来负责料理后事。”结论:分期付款及其带来的银行信贷的膨胀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材料四:美国的股票投机活动异常狂热,人们不但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甚至向银行贷款购买股票,结果造成这一时期股票价格被大幅度哄抬,这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为货币和信贷系统的崩溃准备了条件。

股票市场的这种投机活动使得作为企业“晴雨表”的股票无法反映经济运行的真实状况,造成了经济繁荣的假象,掩盖了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当矛盾最后激化,就直接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

结论: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加剧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具体原因生产和销售矛盾(2)劳动者贫困,购买力低。(3)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4)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加剧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导火线:————纽约华尔街股市崩溃1、原因(1)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导致生产盲目扩大。

20年代初,股票投机成风。人们不但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甚至向银行贷款购买股票,造成这一时期股票价格被大幅度哄抬,发展到令人难以相信的极端,股票以其账面价值的3倍到20倍的价格卖出。每天,大批市民挤在交易所内,观看着行情显示屏。人们问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今天又涨了多少?”

1929年10月24日,有人忽然卖掉手中被高估的股票,惊惶和疯狂的抛售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一发而不可收。一天之内,股市崩盘,超过300亿的市值蒸发殆尽。美国经济陷入了经济危机的泥淖,以往蒸蒸日上的美国社会逐步被存货山积、工人失业、商店关门的凄凉景象所代替。86000家企业破产,5500家银行倒闭,全国金融界陷入窒息状态,千百万美国人多年的辛苦积蓄付诸东流。

当时的美国幽默小品说:“在旅馆你必须排队才能挤到窗口跳出去。”“旅店的招待员总要先问旅客:‘您是要一个房间睡觉,还是跳楼?’”(1)工业生产水平大幅度下降(2)各国对外贸易额下降(3)各国失业人数增多(4)大量产品被销毁,许多人死于饥饿(5)农业破坏严重,农民大量破产大危机的表现:当时,商品大量积压,人民却无力购买。很多商品,特别是农产品,价格猛跌。这就出现了看来令人不可思议的理解:一方面,成千上万的人衣食无着;另一方面,农业资本家为了自己的利益,故意毁坏产品。图为农场主正在把牛奶倒入大海。

农场主销毁“过剩”的牛奶

1929年至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人民的生活状况十分悲惨,而垄断资本主义家为了保持商品价格,维持他们的利润,不惜大量销毁商品。

材料1:从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到了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并影响到所有的经济部门。

材料3: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减少了36%,失业工人3000多万,几百万农民破产,上万家银行倒闭。

材料2:一般的经济危机持续一年最多不过两年,而30年代初的危机持续了长达4年之久,有的国家甚至更长一点。范围特别广、影响深远破坏特别大时间特别长阅读材料,总结1929年经济危机的特点。

对美国的影响:①金融货币和信用危机;②工农业生产的巨大损失和倒退;③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急剧下降;④贫富悬殊加剧,阶级矛盾尖锐;⑤美国社会出现全面危机。经济危机的影响(1)破坏社会生产力(工业、农业、世界贸易)加深了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社会危机(矛盾)加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激化了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加深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3)激化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2)浪费社会资源(二)、杯水车薪----胡佛措施美国总统胡佛

“如果我当选总统,保证让每家锅里有只鸡,每家车库里有辆汽车。”

——胡佛胡佛竞选总统时许下的承诺注:1929年初胡佛当总统时,美国经济发展处于顶峰。

胡佛采取的措施:

1929年就任美国第31届总统不久,经济危机就爆发。然而,由于胡佛在经济领域顽固奉行自由资本主义经典理论,在经济危机中应对无力,从而使他的诺言成为一张永远无法兑付的空头支票。纽约大街上流行这样一首儿歌:“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注:安德鲁·梅隆是美国20年代三任总统的财政部长1、政策和措施:(1)继续奉行自由放任主义,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不能克服生产无政府状态和产销矛盾)(2)大幅度提高关税;

(导致各国关税战,加剧世界性危机)(3)1932年采取两大救济措施;

(对缓解危机只是杯水车薪)2、结果:①经济危机进一步深化,失业人数日益增加;②人民群众生活急剧恶化,胡佛总统名声扫地。(“饥饿总统”、“胡佛村”、“胡佛毯”、“胡佛袋”、“胡佛车”)2、胡佛措施的效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