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2015.01_第1页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2015.01_第2页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2015.01_第3页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2015.01_第4页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2015.0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集团介绍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3、电气火灾监控系统4、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5、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系统内容安排2023/2/3

集团介绍LeaderGroup2023/2/32023/2/3集团简介北京利达集团成立于1990年,是一家致力于人类安全与环境保护的多元化经营企业。目前,拥有多家专业公司,业务涵盖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和消防工程设计、施工。利达集团拥有强大的销售网络,遍及全国三十多个省市及东南亚、中东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技术先进和雄厚的实力是利达集团为社会持续提供人类生命安全的保障!利达集团北京利达华信电子有限公司*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城市联网系统北京安富业消防工程有限公司

*专业的双壹级消防工程公司北京利达友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消防产品的专业销售公司及城市联网服务北京利达恒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北京利达科信环境安全电子有限公司

*环保监测系统

北京利达海鑫灭火系统设备有限公司

*气体灭火系统北京利达光先科技有限公司*光电子消防报警产品系统利达集团架构2023/2/3先进解决方案和专业设备的供应商北京利达集团是国内较早提供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先进解决方案和专业设备的供应商。我们在众多的项目中与各大设计院、工程商、业主积极配合完成项目解决方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提供系统的网络构架、产品选型、整体设计方案、产品、技术配合等工作。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涉及到报警设备、警报设备、联动设备、气体灭火设备、消防网络专用设备、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这些系统设备均为我公司自主产品。我们根据用户需要提供具有防尘、防水、防腐、耐酸碱、耐高低温、防爆等特性的产品。北京利达集团正在积极的为国内外的相关项目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为成为该领域内的优秀供应商、集成商感到自豪!2023/2/3国际品质中国制造我们成功的推行了以ERP为核心管理思想的现代化流水生产线,在推进业务流程再造中将多种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和方法融入企业日常运作中;我们严格按照ISO标准实现生产管理、资源共享的集成化、信息化;我们在产品的研发生产制造过程中采用严格测试手段;我们采用专业的货源组织、生产控制、出品检验流程管理;我们实现了产品的定制跟踪服务,任何产品可实现材料、生产、测试、发货、使用、维护的全程监控和追述体系;2023/2/3利达品牌驰名品牌:中国排名前3企业良好实力: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软件百强企业完善制造:世界最大规模的智能建筑电子产品之一,提供性价比最优的产品;权威认证:获得中国CCC、英国LPCB、欧盟CE等认证广泛信赖:超过几十万个工程用户使用利达产品优质服务:超百个五星级售后服务网点,遍布全国社会认同:中国大陆地区领先的市场占有率全球市场:产品销往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整方案:提供公共建筑、工业场所、大空间等多种消防系统解决方案系统集成:一级施工及甲级设计消防专项资质,一级施工及甲级设计智能化专项资质,可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2023/2/3荣誉与认可质量无投诉企业中国消防报警设备最具影响力第一品牌中国质量万里行颁发证书欧盟推荐cfpa消防产业30强论坛成员单位证书十大知名企业高新技术认定证书国际贸促会会员……2023/2/3部分业绩2023/2/32023/2/3部分业绩……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AutomaticFireAlarmSystem2023/2/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介绍结合: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定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探测火灾早期特征、发出火灾报警信号,为人员疏散、防止火灾蔓延和启动自动灭火设备提供控制与指示的消防系统。2023/2/3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方针目的遵照国家对火灾“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目的是尽早发现火灾、实行消防救灾。2023/2/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执行规范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GB4715-2005)《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GB4716-2005)《手动火灾报警按钮》(GB19880-2005)《火灾报警控制器》(GB4717-2005)《消防联动控制系统》(GB16806-2006)《火灾显示盘通用技术条件》(GB17429-20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0,92及GB50258-9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200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2005)年版2023/2/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使用规范》(中国工程标准化委员会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GB16280-2005《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爆炸性气体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GB3836.1-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隔爆型电气设备“d”》GB3836.2-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增安型电气设备“e”》GB3836.3-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电路和电气设备“i”》GB3836.4-2000《化工企业腐蚀环境电力设计规程》HGT20666-1999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执行规范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框图2023/2/3系统形式2023/2/3区域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区域报警系统2023/2/3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显示盘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探测器火灾声光警报器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集中报警系统2023/2/3火灾报警控制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探测器火灾声光警报器消防广播、电话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消防联动控制器控制中心报警系统2023/2/3分消防控制室1分消防控制室2分消防控制室3分消防控制室4主消防控制室火灾报警控制器

消防联动控制器3.1.5任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所连接的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和模块等设备总数和地址总数均不应超过3200点,其中每一总线回路连接设备的总数不宜超过200点,且应留有不少于额定容量10%的余量;任一台消防联动控制器地址总数或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所控制的各类模块总数和不应超过1600点,每一联动总线回路连结设备的总数不宜超过100点,且应留有不少于额定容量10%的余量。2023/2/3火灾报警控制器

消防联动控制器2023/2/3火灾报警控制器

消防联动控制器2023/2/3火灾报警控制器

消防联动控制器2023/2/3火灾报警控制器

消防联动控制器2023/2/3总线短路隔离器3.1.6系统总线上应设置总线短路隔离器,每只总线短路隔离器保护的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和模块等消防设备的总数不应超过32点;总线穿越防火分区时,应在穿越处设置总线短路隔离器。2023/2/3总线短路隔离器2023/2/3总线短路隔离器2023/2/3系统跨越避难层时的设计3.1.7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中,除消防控制室内设置的控制器外,每台控制器直接控制的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和模块等设备不应跨越避难层。2023/2/3系统跨越避难层时的设计2023/2/3消防电气控制装置要求3.1.8水泵控制柜、风机控制柜等消防电气控制装置不应采用变频启动方式。2023/2/3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的划分3.3.1报警区域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2电缆隧道的一个报警区域宜由一个封闭长度区间组成,一个报警区域不应超过相连的3个封闭长度区间;道路隧道的报警区域应根据排烟系统或灭火系统的联动需要确定,且不宜超过150m;3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的报警区域应由一个储罐区组成,每个50000m^3及以上的外浮顶储罐应单独划分为一个报警区域;4列车的报警区域应按车厢划分,每节车厢应划分为一个报警区域。2023/2/3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的划分3.3.2探测区域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2红外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和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区域的长度,不宜超过100m;空气管差温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区域长度宜在20m~100m之间;2023/2/3消防控制室3.4.1具有消防联动功能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中应设置消防控制室。3.4.2消防控制室内设置的消防设备应包括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消防专用电话总机、消防应急广播控制装置、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控制装置、消防电源监控器等设备或具有相应功能的组合设备。消防控制室内设置的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应能显示本规范附录A规定的建筑物内设置的全部消防系统及相关设备的动态信息和本规范附录B规定的消防安全管理信息,并应为远程监控系统预留接口,同时应具有向远程监控系统传输本规范附录A和本规范附录B规定的有关信息的功能。2023/2/3消防控制室3.4.3消防控制室应设有用于火灾报警的外线电话。3.4.4消防控制室应有相应的竣工图纸、各分系统控制逻辑关系说明、设备使用说明书、系统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值班制度、维护保养制度及值班记录等文件资料。3.4.5消防控制室送、回风管的穿墙处应设防火阀。3.4.6消防控制室内严禁穿过与消防设施无关的电气线路及管路。3.4.7消防控制室不应设置在电磁场干扰较强及其他影响消防控制室设备工作的设备用房附近。2023/2/3消防控制室3.4.8消防控制室内设备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备面盘前的操作距离,单列布置时不应小于1.5m;双列布置时不应小于2m;

2在值班人员经常工作的一面,设备面盘至墙的距离不应小于3m;

3设备面盘后的维修距离不宜小于1m;

4设备面盘的排列长度大于4m时,其两端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通道。

5与建筑其他弱电系统合用的消防控制室内,消防设备应集中设置,并应与其他设备之间有明显间隔。2023/2/3消防控制室2023/2/3消防控制室2023/2/3消防控制室2023/2/3消防联动控制设计4.1.4消防水泵、防烟和排烟风机的控制设备,除应采用自动控制方式外,还应在消防控制室设置手动直接控制装置。4.1.6需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控制的消防设备,其联动触发信号应采用两个单独的报警触发装置报警信号的“与”逻辑组合。2023/2/32023/2/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4.2.1湿式系统和干式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联动控制方式,应由湿式报警阀压力开关的动作信号作为触发信号,直接控制启动喷淋消防泵,联动设备不受消防联动控制器处于自动或手动状态影响;2023/2/3消火栓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4.3.1联动控制方式,应由消火栓系统出水干管上设置的低压压力开关、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上设置的流量开关或报警阀压力开关等信号作为触发信号,直接控制启动消火栓泵,联动控制不应受消防联动控制器处于自动或手动状态影响。当设置消火栓按钮时,消火栓按钮的动作信号应作为报警信号及启动消火栓泵的联动触发信号,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消火栓泵的启动。4.3.2手动控制方式,应将消火栓泵控制箱(柜)的启动、停止按钮用专用线路直接连接至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联动控制器的手动控制盘,并应直接手动控制消火栓泵的启动、停止。4.3.3消火栓泵的动作信号应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2023/2/3消火栓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2023/2/3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4.4.2气体灭火控制器、泡沫灭火控制器直接连接火灾探测器时,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的自动控制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2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控制器在接收到满足联动逻辑关系的首个联动触发信号后,应启动设置在该防护区内的火灾声光警报器,且联动触发信号应为任一防护区域内设置的感烟火灾探测器、其它类型火灾探测器或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首次报警信号;在接收到第二个联动触发信号后,应发出联动控制信号,且联动触发信号应为同一防护区域内与首次报警的火灾探测器或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相邻的感温火灾探测器、火焰探测器或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5气体灭火防护区出口外上方应设置表示气体喷洒的火灾声光警报器,指示气体释放的声信号应与该保护对象中设置的火灾声警报器的声信号有明显区别。2023/2/3防烟排烟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4.5.5排烟风机入口处的总管上设置的280℃排烟防火阀在关闭后直接联动控制风机停止,排烟防火阀及风机的动作信号应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2023/2/3防烟排烟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2023/2/3火灾警报和消防应急广播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4.8.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置火灾声光警报器,并在确认火灾后启动建筑内的所有火灾声光警报器。4.8.6火灾声警报器单次发出火灾警报时间宜在8s~20s,同时设有消防应急广播时,火灾声警报应与消防应急广播交替循环播放。4.8.7集中报警系统和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应设置消防应急广播。4.8.8消防应急广播系统的联动控制信号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发出。当确认火灾后,应同时向全楼进行广播。2023/2/3火灾探测器的选择5.1.1火灾探测器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4对火灾初期有阴燃阶段,且需要早期探测的场所,宜增设一氧化碳火灾探测器;5.2.2下列场所宜选择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3楼梯、走道、电梯机房、车库等;2023/2/3线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5.3.3下列场所或部位,宜选择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1电缆隧道、电缆竖井、电缆夹层、电缆桥架;

2不易安装点型探测器的夹层、闷顶;

3各种皮带输送装置;

4其他环境恶劣不适合点型探测器安装的场所。5.3.4下列场所或部位,宜选择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

1除液化石油气外的石油储罐;

2需要设置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易燃易爆场所;

3需要监测环境温度的地下空间等场所宜设置具有实时温度监测功能的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

4公路隧道、敷设动力电缆的铁路隧道和城市地铁隧道等。2023/2/3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的选择5.4.1下列场所宜选择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1具有高速气流的场所;2点型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器不适宜的大空间、舞台上方、建筑高度超过12m或有特殊要求的场所;3低温场所;4需要进行隐蔽探测的场所;5需要进行火灾早期探测的重要场所;6人员不宜进入的场所。2023/2/3火灾探测器的设置6.2.18感烟火灾探测器在格栅吊顶场所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镂空面积与总面积的比例不大于15%时,探测器应设置在吊顶下方;

2镂空面积与总面积的比例大于30%时,探测器应设置在吊顶上方;

3镂空面积与总面积的比例在15%~30%时,探测器的设置部位应根据实际试验结果确定;2023/2/3区域显示器的设置6.4.1每个报警区域宜设置一台区域显示器(火灾显示盘);宾馆、饭店等场所应在每个报警区域设置一台区域显示器。当一个报警区域包括多个楼层时,宜在每个楼层设置一台仅显示本楼层的区域显示器。2023/2/3消防专用电话的设置6.7.4电话分机或电话插孔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消防水泵房、发电机房、配变电室、计算机网络机房(新增加)、主要通风和空调机房、防排烟机房、灭火控制系统操作装置处或控制室、企业消防站、消防值班室、总调度室、消防电梯机房及其他与消防联动控制有关的且经常有人值班的机房应设置消防专用电话分机。消防专用电话分机,应固定安装在明显且便于使用的部位,并应有区别于普通电话的标识;

3各避难层应每隔20m设置一个消防专用电话分机或电话插孔;2023/2/3模块的设置6.8.1每个报警区域内的模块宜相对集中设置在本报警区域内的金属模块箱中。6.8.2模块严禁将模块设置在配电(控制)柜(箱)内。6.8.3本报警区域内的模块不应控制其他报警区域的设备。2023/2/3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8.1.1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应由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可燃气体探测器和火灾声光警报器等组成。8.1.6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保护区域内有联动和警报要求时,应由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或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实现。8.3.1当有消防控制室时,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可以设置在保护区域附近;当无消防控制室时,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应设置在有人值班的场所。2023/2/3电气火灾监控系统9.1.2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应由下列部分或全部设备组成:

1电气火灾监控器;

2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

3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9.1.3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及电气火灾危险性设置,并应根据电气线路敷设和用电设备的具体情况,确定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的形式与安装位置。在无消防控制室且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设置数量不超过8只时,可采用独立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9.5.1设有消防控制室时,电气火灾监控器应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或保护区域附近;设置在保护区域附近时,应将报警信息和故障信息传入消防控制室。9.5.2未设消防控制室时,电气火灾监控器应设置在有人值班的场所。2023/2/3系统布线11.2.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供电线路、消防联动控制线路应采用耐火铜芯电线电缆,报警总线、消防应急广播和消防专用电话等传输线路应采用阻燃或阻燃耐火电线电缆。2023/2/3典型场所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油罐区12.2.1外浮顶油罐宜采用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且每只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只能保护一个油罐;并应设置在浮盘的堰板上。12.2.2除浮顶和卧式油罐外的其它油罐宜采用火焰探测器。12.2.3采用光栅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保护外浮顶油罐时,两个相邻光栅间距离不应大于3m。12.2.4油罐区可在高架杆等高位处设置点型红外火焰探测器或图像型火灾探测器做辅助探测。12.2.5火灾报警信号宜联动报警区域内的工业视频装置确认火灾。2023/2/3典型场所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电缆隧道12.3.1隧道外的电缆接头、端子等发热部位应设置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探测器的设置应符合本规范第9章的有关规定;除隧道内所有电缆的燃烧性能均为A级外,隧道内应沿电缆设置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且在电缆接头、端子等发热部位应保证有效探测长度;隧道内设置的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可接入电气火灾监控器。12.3.2无外部火源进入的电缆隧道应在电缆层上表面设置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有外部火源进入可能的电缆隧道在电缆层上表面和隧道顶部均应设置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12.3.3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采用“S”形布置或有外部火源进入可能的电缆隧道内,应采用能响应火焰规模不大于100mm的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2023/2/3典型场所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电缆隧道12.3.4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应采用接触式的敷设方式对隧道内的所有的动力电缆进行探测;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应采用“S”形布置在每层电缆的上表面,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应采用一根感温光缆保护一根动力电缆的方式,并应沿动力电缆敷设。12.3.5分布式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在电缆接头、端子等发热部位敷设时,其感温光缆的延展长度不应少于探测单元长度的1.5倍;线型光栅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在电缆接头、端子等发热部位应设置感温光栅。12.3.6其他隧道内设置动力电缆时,除隧道顶部可不设置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外,探测器设置均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2023/2/3典型场所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高度大于12米的空间场所12.4.1高度大于12m的空间场所宜同时选择两种以上火灾参数的火灾探测器。12.4.2火灾初期产生大量烟的场所,应选择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管路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或图像型感烟火灾探测器。12.4.3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探测器应设置在建筑顶部;

2探测器宜采用分层组网的探测方式;

3建筑高度不超过16m时,宜在6m~7m增设一层探测器;

4建筑高度超过16m但不超过26m时,宜在6m~7m和11m~12m处各增设一层探测器;

5由开窗或通风空调形成的对流层在7m~13m间时,可将增设的一层探测器设置在对流层下面1m处;

6分层设置的探测器保护面积可按常规计算,并宜与下层探测器交错布置。2023/2/3典型场所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高度大于12米的空间场所12.4.4管路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探测器的采样管宜采用水平和垂直结合的布管方式,并应保证至少有两个采样孔在16m以下,并宜有2个采样孔设置在开窗或通风空调对流层下面1m处;2

可在回风口处设置起辅助报警作用的采样孔。12.4.5火灾初期产生少量烟并产生明显火焰的场所,应选择1级灵敏度的点型红外火焰探测器或图像型火焰探测器,并应降低探测器设置高度。12.4.6电气线路应设置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照明线路上应设置具有探测故障电弧功能的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2023/2/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产品应用系统产品组成火灾报警控制器(含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火灾报警探测器(含可燃气体探测器)手动报警装置声光警报装置消防电话系统消防广播系统消防联动系统消防电源系统其它辅助装置2023/2/3火灾报警控制器

(琴台柜式、立柜式)2023/2/3型号LD128EⅡLD188EL图片容量64~16384点64-5120点回路4~644-20语言中、英文中、西文(标配中文、西文可选)屏幕12.1”24位真彩320*240安装方式入柜9U入柜9U工作环境温度-10℃~50℃-10℃~50℃联网方式CANbus总线光纤(均可总线形、环形)CANbus总线RS485光纤(均可总线形、环形)火灾报警控制器\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壁挂式)型号LD128E(M)LD128EN(M)LD128E(Q))LD198EL-EES128(F)图片容量64点32~512点32~1024点32~51264点回路单回路2回路4回路2回路单回路语言中文中、英文中、英文中、西文(标配中文、西文可选)中文屏幕16*2128*64240*64320*240240*64安装方式壁挂壁挂壁挂壁挂壁挂工作环境温度-10℃~50℃-10℃~50℃-10℃~50℃-10℃~50℃-10℃~50℃联网方式CANbusCANbusCANbusCANbus总线RS485环形可选光纤环形可选CANbus2023/2/3火灾报警控制器/气体灭火控制器(壁挂式)2023/2/3型号LD5507ENLD128EN(M)-AI/LD5502ENI图片容量60点64点回路单回路单回路语言中文中英文屏幕128*64128*64安装方式壁挂壁挂工作环境温度-10℃~50℃-10℃~50℃气体灭火分区1个1个联网方式CANbusCANbus联动控制盘LD9202EN联动控制盘LD9204EN联动控制盘2023/2/32023/2/3多线联动控制盘接线图2023/2/3点型感烟探测器LD3000EN/A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LD3000EN(B)(带蜂鸣器)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LD3900EN/B独立式光电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LD3000EN/AExibIICT6Gb防爆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2023/2/3防爆型光电感烟探测器接线方法注:防爆型感温火灾探测器、防爆型复合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器、防爆型手动报警按钮、防爆型消火栓报警按钮接线方法同上,且可混接。2023/2/3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JTY-HF-YJLH103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的光束轴线距顶棚的垂直距离宜为0.3~1.0m,距地高度不宜超过20m。相邻两组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4m。探测器距侧墙水平距离不应大于7m,且不应小于0.5m。探测器的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不宜超过100m。高灵敏度感烟探测器高灵敏度感烟探测器高灵敏度0.001%至0.01%m(0.0003%至0.03%/ft)减光系数,是普通点型感烟探测器的1000倍最大面积2000平方米基于激光的颗粒计数技术现场灵敏度选择,可满足特殊的应用要求可组成网络,1至127个探测器/系统,使用RS485通信。四种单独的报警等级(预警等级1和2/报警等级1和2)

烟气历史、事件记录保存天/晚上不同灵敏度可设定报警信号及故障信号延迟可设定采样气流流量及强度可设定2023/2/3最多127台探测器组网远程显示模块LaserNetNetworkRS485地址模块本地PC电话线远程PCRelaysRelays1000m地址模块火灾报警控制器联网接口模块火灾探测系统信号总线高灵敏度感烟探测器系统连接图2023/2/32023/2/3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LD3300EN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A2S)LD3300EC点型差定温感温火灾探测器(A2R)LD3300E(F)非编码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A2S)LD3300EN

ExibIICT6Gb防爆型感温火灾探测器(A2S)2023/2/3非编码型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接线方法2023/2/3开关量感温电缆(不可回复式)开关量式感温电缆注:1、应用于发电站、变电站、电缆隧道、夹层、传送带等场所;

2、接口模块为LD4900E组联中继器或LD4400E-1编码型信号单输入接口;

3、最多100米配置一个接口模块;4、报警温度可分为70、85、105、138度;可恢复式缆式线型火灾探测器可恢复式缆式线型差定温火灾探测器是由微机调制器、感温电缆、终端处理器三部分组成。探测特别适用于电缆隧道内的动力电缆及控制电缆的火警早期预报,可在电厂、钢厂、化工厂等场合使用。感温电缆结构稳定,抗干扰性及抗拉性能强。探测器可选定温、差定温类型。在安全温度范围内探测器报警后不损坏感温电缆,感温电缆可重复使用。微机调制器和终端处理器采用金属外壳,搞腐蚀、抗老化。微机调制器带汉字液晶显示屏,各种报警信息均可以用汉字的方式显示在液晶上,便于用户操作。探测器抗干扰能力强,采用良好的接地措施、隔离检测以及软件抗干扰技术,可应用于强电磁场干扰的场所。产品可分为70、85、105、138度定温报警型,差定温报警型以及可调报警温度等类型;2023/2/32023/2/3可恢复式缆式线型火灾探测器接线方法LD-DTS分布式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2023/2/3消防控制器工控机-服务器光纤探测器网络交换机感温光缆2023/2/3点型复合感烟感温火灾型探测器LD3200E点型复合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器(A2S)LD3200E防爆型复合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器(A2S)2023/2/3天燃气探测器

ES3101/B天燃气探测器二总线,无极性。电源线,无极性。采用电子编址方式,占用一个节点地址。采用专用嵌入式MCU技术的第二代分布智能型产品。控制器可对该产品的各种属性进行读取和设置。2023/2/3LW5603I防爆型点型可燃气体探测器适用气体:可燃气体报警浓度:(25%~50%)±3%LEL(可调整)工作电压:DC24±15%V有极性功率:监视≤50mA报警≤100mA环境温度:-40℃~+70℃;湿度≤94%防爆等级:ExdIICT6防护等级:IP65自带浓度显示,可实时显示现场浓度值防爆型红外火焰探测器

防爆型紫外火焰探测器

防爆型红紫外复合火焰探测器防爆型三波段红外火焰探测器

防爆型火焰探测器防爆标志:ExdⅡCT6防护等级:IP65环境温度:-40℃~85℃相对湿度:≤95﹪RH(40+2℃)工作电压:15~32VDC静态电流:≤25mA(24VDC)报警电流:≤35mA(24VDC)报警指示:报警时红色LED点亮探视角:大于90°执行标准:GB15631-2008,GB3836.1-2000GB3836.2-2000GB12476.1-20002023/2/3探测器类型使用优点缺点单红外火焰探测器(IR)*碳氢化合物火警*室内*中等反应速度*中等灵敏度*不受太阳光影响*造价低*易受或隐或现的IR源影响单紫外火焰探测器(UV)*碳氢化合物火警*氢气、羟基燃料和无机物火警*金属火警*室内*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不受太阳光影响*不受热辐射体影响*造价低*浓烟和蒸气对光路的遮挡可使其失效*易受电弧焊接、电火花、卤素灯的影响而误报火警红紫外复合火焰探测器(UV/IR)*碳氢化合物火警*氢气、羟基燃料和无机物火警*金属火警*室内和户外*中等反应速度*中等灵敏度*不受太阳光影响*不受热辐射体影响*造价适中*浓烟和蒸气对光路的遮挡可使其失效三波段红外火焰探测器(IR3)*碳氢化合物火警*室内和户外*中等反应速度*高灵敏度*不受太阳光影响*不受热辐射体影响*对误警免疫力高*探测范围大*造价适中*在极少数的情况下,只在近距离内受IR源影响图像型红外火焰探测器(CCTV+IR3)*碳氢化合物火警*室内和户外*彩色电视录像*火焰探测时自动打开视频*对火警发生之前、之中、之后提供详细记录*中等反应速度*高灵敏度*不受太阳光影响*不受热辐射体影响*对误警免疫力高*探测范围大*造价适中*在极少数的情况下,只在近距离内受IR源影响各类火焰探测器的性能能对比2023/2/3手动报警装置2023/2/3

LD2000EN手动报警按钮(带电话插孔)LD2002EN消火栓报警按钮LD2000E(Ex)ExibⅡCT6Gb防爆型手动火灾报警按钮2023/2/3模块LD4400E-1编码型信号单输入接口LD4400EN-2编码型信号双输入接口LD4401EN编码型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接口LD6800EC-1单输入单输出控制模块LD6800EC-2双输入双输出控制模块LD4800E-A防爆驱动接口2023/2/3模块LD3600EN总线短路保护器LD6806E总线中继器LD6808交流隔离器2023/2/3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多线消防电话系统多线消防电话主机多线消防电话分机多线消防电话手柄多线消防电话插孔2023/2/3产品图片2023/2/3多线电话主机YJG3040多线电话分机YJGF3040A多线电话手柄YJGF3040B多线电话插孔YJGF3040C系统功能系统容量:总机有8门、16门、24门、32门、40门等不同容量,盘面为3U。主机可同时呼叫或接通≤4部分机,分机同时呼叫主机个数不限。二总线连接方式,每个分机有独立的两根通话线。一部消防电话分机占用消防电话总机的一路。消防电话插孔可并联使用且并联数量不限,并联的电话插孔仅占用消防电话总机的一路,也采用二总线与电话总机相连。电话分机和电话插孔都有发光管作位置指示。具有专用的市话用户线,经接线端子连至市话通讯网络中,主要用于火灾时自动呼叫火警电话“119”。2023/2/3手动报警按钮多线电话插孔LD2000E-AYJG3040C多线消防电话分机YJG3040AYJG3040多线消防电话主机YJG3040B多线消防电话手柄系统示意图2023/2/32023/2/3总线消防电话系统HY5711B消防电话主机HY5716B(编码型)消防电话分机HY5714B(编码型)消防电话插孔HY2713D(非编码)消防电话手柄HY2714D(非编码)消防电话插孔产品外形2023/2/3HY5711B总线电话主机HY5716B(编码型)总线电话分机HY5714B(编码型)总线电话插孔HY2713D(非编码)消防电话手柄系统功能可容纳99个地址编码,即可容纳编码型总线电话分机和编码型电话插孔最多99个。采用两总线控制。最大传输距离可达1500米。可实时自动巡检。满载时巡检周期只需1秒。可与分机进行全双工通话。同时通话/呼叫的分机数可达5部。可在5秒内进行短路、断路的故障报警。2023/2/3系统功能采用液晶汉字图形显示,可以直观地了解各种功能操作及工作状态。具有自动录音功能。可以存储9小时以上通话录音及500条记录。每个总线电话插孔还可扩展20只非总线消防电话插孔,整个系统通过扩展连接的非总线消防电话插孔的数量最多可达200个。2023/2/3系统连接图2023/2/3HY5711B消防电话总机DC24V电源HY5716B总线电话分机HY5714B总线电话插孔HY2714D非编码电话插孔总线通话H+H-2……99……2002消防广播系统系统组成:多线消防广播分配盘YJG4590广播功率放大器YJG4610/YJG4630/YJG4650消防广播功放盘YJG4351消防广播模块LD6804EN消防广播音箱2023/2/3产品外形2023/2/3多线消防广播分配盘YJG4590消防广播功放盘YJG4351

广播功率放大器YJG4610/YJG4630/YJG4650消防广播模块LD6804EN系统功能一与E/EN系列控制器、消防广播音箱配套使用,实现正常广播与应急广播的自动切换。根据输出控制路数可分为多线8路、16路、24路,总线90路等型号。多线时每个分配盘最大可控24路广播区域,可配接1-3台功放和一路正常广播音源。总线时每个分配盘最大可控90路广播区域,可配接4台功放和一路正常广播音源具有检查登记并在开机后实时检测各区域线路及负载状态,对线路短路、开路故障有声光告警和告警输出功能。设有监听喇叭。0.25W的监听喇叭,可监听播音。与E/EN系列控制器通过CAN总线连接。2023/2/3系统功能二具有四种播音方式:外线播音,话筒播音,MP3放音播音,电子语音播音。电子录音机:≤2分钟固体录音,30分钟动态录音。自动/紧急手动控制功能。能实现正常广播与事故广播的切换功能。2023/2/3多线消防广播系统接线图2023/2/3总线消防广播系统接线图2023/2/32023/2/3壁挂式气体灭火控制系统LW560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