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高分子材料在光电中的应用_第1页
有机高分子材料在光电中的应用_第2页
有机高分子材料在光电中的应用_第3页
有机高分子材料在光电中的应用_第4页
有机高分子材料在光电中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功能高分子材料在光电领域的应用概论随着新一代显示技术的普及,LCD、PDP、OLED等这些新兴的名词逐渐被人们所熟悉。这也标志有机高分子功能材料在光电领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当然,以激光器的诞生、光纤的普及,使得通信进入了光的时代。在这场革命中有机高分子材料同样不甘寂寞,塑料光纤、非线性光学有机材料说明这些。

光电功能有机高分子材料

主要应用领域

光电显示领域的应用液晶材料:电致发光材料:闪烁体材料:光通信领域的应用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有机光导纤维材料信息存储领域的应用光致变色材料微电子领域的应用光刻胶

其它领域的应用

光电子显示技术

光显示技术集电子、通信和信息处理技术于一身,是电子信息工业继微电子、计算机之后的又一重大发展机会。而这个领域也是光电功能有机高分子材料应用最为成熟的领域。以液晶材料和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为基础的LCD和OLED将成为这个领域的主导者。液晶材料什么叫液晶?

液晶(liquidcrystal)是一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呈现不同于固态、液态的特殊物质形态,是一种介于固体与液体之间,具有规则性分子排列的有机化合物。液晶的历史。1888奥地利植物学家莱尼兹尔发现。1889德国物理学家Lehmann观察到了液晶现象,并正式命名。1922法国人菲利德尔将液晶分为三种基本类型也就是现在人们所熟知的,向列型,近晶型及胆笫村1963威廉姆斯发现向列液晶中的畴结构1968美国的RCA公司发现了向列型液晶通电后动态散射模式,并正式提出液晶的电子显示的概念。1985出现了STN液晶目前:广泛采用的TFT驱动的STN液晶。液晶的分类:

向列型液晶

棒状分子都以相同的方向排列,每个分子在长轴方向比较自由的移动,不存在层状结构近晶型液晶

棒状分子排列成层状,分子相互平行排列与层大致垂直胆甾相液晶分子在层面内与向列型液晶一样呈平行排列但是长轴取向由少有些差异,整个液晶形成螺旋状。常见的液晶分子早期的液晶大多是刚性棒状的分子中心桥键的结构与液晶性能密切相关无中心桥键,对光、电具有很高的稳定性,粘度特别低

液晶材料的基本特性

液晶具有和光学单轴晶体同样的各向异性的折射率,具有两个不相同的主折射率。施加电场后,液晶的排列方向随之改变,并改变了液晶光学性质。

液晶的扭曲效应常见的液晶显示器件液晶显示器的原理图垂直线性偏光器玻璃薄片透明X电极校准层液态晶体流校准层透明Y电极玻璃薄片水平线性偏光器DSTN(dual-scantwistednematic,双扫描交错液晶显示),被动矩阵(无源矩阵)TFT(thinfilm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显示),积极矩阵(有源矩阵)液晶着色原理图液晶工作原理图液晶材料在其它光电领域应用

高速光功能器件光快门

非线性光功能器件特殊的液晶材料DOMAMBC也存在倍频效应,与YAG激光产生了2阶非线性效应。

分立元器件

部分液晶材料具有较大的介电常数,可以被用来制作大容量小型的电容。

电致发光材料及OLEDOLED的市场前景电致发光效应

电致发光效应是指在功能材料(主要是荧光体)在外加电场作用下的自发光现象。电致发光就方式而言可以分为两种:注入型和本征型。就材料而言可以分为:有机性和无机性两大类。

OLED的结构原理图OLED的原理示意图陰極陽極电子传输层保护层玻璃基板紅光緑光藍光白色光白色光白光发光层空穴传输层蓝滤色层绿滤色层红滤色层OLED的特点OLED从理论的角度来说可以提供真正像纸一样薄的显示器。而且是柔性的,可以嵌在衣服首饰等等。低功耗、光视角、响应速度(亚微秒级),以实现大面积全彩显示。结构相当简单。

日本2002年政府启动政府基金支持开始60英寸OLED研发OLED的产品常用的OLED材料柯达公司采用的有机小分子结构材料。采用的工艺流程是蒸镀的方式。

剑桥所采用的有机大分子结构。采用的工艺流程是甩胶的方式。除了光致发光层外,电流注入层和空穴注入层都广泛采用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有机高分子闪烁体材料闪烁体材料

在辐射的作用下能够发出短暂荧光或者磷光的物质荧光和磷光材料主要区别在于跃迁辐射的机理不同。

有机闪烁体

有机的闪烁体主要有蒽、联苯等有机体。目前发展的塑料荧光材料采用高聚物和荧光物质组成,其中高聚物在塑料闪烁体中起着溶解荧光物质、吸收射线能量、传递能量和基质作用。有机荧光材料的特点

目前塑料荧光体主要有聚苯乙烯、聚甲苯乙烯、聚二甲基苯乙烯、聚甲基丙酸甲脂、环氧树脂等。这些高分子有机荧光材料特点:发光衰减时间短、光自吸收小、容易加工成型。闪烁体材料的基本原理。是个比较复杂的基础理论问题。不经与闪烁体本身有关还和激发物质(各种辐射,电子射线)。目前还没有统一完善的理论。通常的解释,按照分子轨道理论,原子间形成的分子时可以组成若干个分子轨道,其中有成健轨道和反健轨道。基态分子的成健电子运动在成健轨道中。当受到激发的时候,成健轨道中的一个电子就可能跃迁到反健轨道上,这样的分子称为激发态分子。量子力学中指出,激发态分子中,跃迁到反健轨道上的电子,其自旋可以有两种状态。自旋方向相同的称为单线态,自旋方向相同成为三态线,两种态都是激发态但是能级不同。通常认为单线态跃迁到基态发出荧光,三线态跃迁到基态发出磷光,其发光是在一段的时间内衰减的。荧光体主要应用闪烁探测器

利用闪烁体发出的荧光,经过光电倍增管在阳极等到了电压脉冲,测定其脉冲变化,就可以设计出闪烁计数器,闪烁能谱仪等多种闪烁探测器。闪烁探测中的荧光材料卢瑟福第一次用肉眼x粒子撞击荧光屏产生了闪烁光,但是那是有机闪烁体;震惊世界的弱相互作用宇称不守恒定律的实验证明,就是由华裔吴健雄女士利用闪烁实验而完成的。光导塑料纤维

普通光纤的简介

芯包层树脂被覆层传统光纤是一种高度透明的玻璃丝,由纯石英经复杂的工艺拉制而成。光纤中心部分(芯Core)+同心圆状包裹层(包层Clad)+涂覆层特点:ncore>nclad

光在芯和包层之间的界面上反复进行全反射,并在光纤中传递下去。1970年激光器和低损耗光纤这两项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使光纤通信开始从理想变成可能。1974年美国贝尔研究所发明了低损耗光纤制作法―CVD法(气相沉积法),使光纤损耗降低到1分贝/公里。1977年,贝尔研究所和日本电报电话公司几乎同时研制成功寿命达100万小时(实用中10年左右)的半导体激光器,从而有了真正实用的激光器。1977年,世界上第一条光纤通信系统在美国芝加哥市投入商用,速率为45Mb/s。

--低损耗光纤的问世导致了光波技术领域的革命,开创了光纤通信的时代。光纤之路

光通信

有机光纤的历史有机光纤的研究和生产几乎与石英光纤同时进行1964美国杜邦公司首先开发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为纤芯的有机光导纤维目前有机光纤(塑料光纤)在光纤产品中占有一席之地。随着,FTTH的普及,有机光纤的需求会越来越大,甚至可能超过玻璃光纤。塑料光纤的特点有机光纤一般传送蓝光较优,石英光纤传送红外光较优能够制成较粗纤经的纤芯,数值孔径大幅度提高信息传输容量,耦合损耗低,机械性能良好,能够承受反复的弯曲和震动,加工方便,只要普通的剃须刀片就能提供近乎精细研磨和抛光的端面,适合现场安装,系比重比较小(与水相当,石英比重2。4左右),减少系统的重量价格低廉仅为石英的1/10耐辐照性能FTTH展望1。降低光损耗和增加传送波长宽度杜邦公司开发的氘代甲基丙烯酸酯的光纤研究,已经将20db/km降到比较完美的境界。并使有机光导纤维最佳工作波长延伸到了870nm,使用目前常规使用的镓铝砷激光器和发光二极管的820nm波长,接近石英光纤通讯水平。2。提高有机光导纤维热性能有机光纤热性能往往影响它们的性能,这个方面是有机光导纤维将来能否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关键3。有机光导纤维的开发利用随着有机光纤的性能的改善,其应用的领域也在不断的开拓,有室内装饰向通讯领域发展。目前宇宙,军事,空间等高科技领域都找到了潜在的发展。(保密性能好、不受干扰、无法窃听)4。总之,有机纤维是渗透多学科的研究结晶,他不仅带动化学科学的发展,还在光电领域开拓新的领域,在整个光电科学领域中将产生革命性变化。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非线性光学机理

非线性光学效应是指强相干光(如激光)在非线性介质中传播时,光波与物质分子相互作用,其电场引起介质产生的非线性极化效应。非线性光学的重要价值

1960年激光器诞生以来,非线性光学得到了飞跃发展。以非线性光学为背景的光信息技术有许多优点:并行性,高频率,高带宽,高密度,及耐电磁波杂音等。21世纪高速度传输,处理及运算大容量信息,有赖于非线性光学在光技术领域的应用。非线性光学效应对于发展全面固体光技术及其他光技术有着许多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非线性光学材料

.磷酸二氢钾(KDP)钒酸钇(YVO4)钽酸钾(KTaO3)磷酸二氘钾(KD*P)白宝石(α-Al2O3)

LiNbO3

近来出现新的转换效率高的优质的非线性光学材料

钛酸钡系列晶体KTP(KTiOPO4)BBO(BaB2O4)LBO(LiB3O4)

到目前为止,实用的非线性光学材料产品都是无机材料,主要是铁电体及半导体。

高分子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历史有机非线性材料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1964年Rentzepis等人用红宝石激光器观察到苯并吡的二阶高谐波;同年Heilmeir等人观察到乌洛托品晶体的二阶高谐波1968年Kurtz等人提出了粉末法半定量估计二阶非线性谐波法。1976年Sauteret等人预言三次谐波非线性光学材料实用化的几个基本条件:

非线性极化率较大,转换率高光损伤阀值高光学透明而且均一的大尺寸晶体在激光波段吸收比较小;易产生相位匹配化学及热稳定性较好,不易吸潮制备工艺简单,价格便宜

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有机非线性光学晶体全部满足要求高分子体系的特点响应速度快,低于10皮秒非常大的共振光学效应低的直流介电常数,使器件要求小的驱动电压;吸收系数低,仅为有机晶体及化合物半导体的万分之一;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及结构稳定性;系统不需要环境保护及低温设施;激光损伤阀值可高达GW/cm2;机械性能好且易于加工的等等。使有机高分子可加工为各种不同的形式,例如均一的柔软的膜,液晶聚合物,聚合物共混物及合金,分子复合物,纤维,块状物,LB膜。以上形式有利于控制尺寸及控制上折射系数。目前高分子非线性材料发展的水平目前的非线性光电市场中,无机占77%,其余都是半导体材料,这些材料与si一样都是对于红外区域是透明的。但是有机高分子材料发展迅速,无论是在基础研究还是在商品化水平。目前:发展的聚合物的光电效应性能及SHG已与LiNbO3相同,而主要有待解决的就是发展高度透明膜及保持取向电场极化的稳定性。对全光过程及其他的应用方面,如非共振型x3至少改善了3个数量级之后才能使用。

不管如何,目标明确后,必然加速了发展新概念及探求具有更高非线性而且低吸收系数材料的努力。未来的展望NLO聚合物适合干什么?二次谐波调节器多路驱动器中继器神经网络空间光调制器件光信号处理通讯未来的展望NLO聚合物适合干什么?三次谐波光双稳态光开关全光过程数字式(光计算)信号处理并行串行非线性光学在光通信中应用光信头处理光脉冲串输入光脉冲输入A非线性光纤环镜(NOLM)构成异或门光脉冲输入B100111000101A产生的相位B产生的相位相位差光XOR光阈值监测本地标记发生器帧头识别\地址匹配等。。。。。。。。。输入光纤1输入光纤M12...

N12...

N1NN11NMM光开关矩阵输出光纤1输出光纤M12...

N12...

N未来的展望光信头处理全光信号处理:光信号处理即“光控制光”,通过光学非线性由一束光控制另一束光的振幅,相位,频率,强度;初级阶段的高速光信号处理:利用光纤交叉相位调制:同向相位变化相向相位变化控制光脉冲信号光脉冲输入控制光脉冲输入非线性光纤环镜(NOLM)光脉冲串输入光脉冲输入A非线性光纤环镜(NOLM)构成异或门光脉冲输入B100111000101A产生的相位B产生的相位相位差光XOR光阈值监测本地标记发生器非线性光学器件构成逻辑门光致色变与信息存储技术什么是光致色变现象?

某些有机和无机化合物,在特定波长的光作用下,其颜色可发生可逆的变化,这就是光致色变现象。主要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有色和无色的亚稳态的可控可逆变化

2)分子规模的变化过程

3)亚稳态间的变化程度与作用光强度呈线性关系。键的断裂引起的光致变色互变异构引起的光致变色激光光盘技术三种常见的光盘激光光盘母盘的制作光致变色用于信息存储的优点储存密度高光响应速度快抗磁防污性能好加工容易,成本低缺点:稳定性差、光谱吸收范围窄等未来的应用

光致色变现象最早在生物体内发现的,距今已经有近百年历史,而随后本世纪发现了无机和有机化合物的光致色变现象。并在涂料和光致色变眼睛和玻璃得到广泛的应用。外加电场下一个方便而又切实可行的控制信息存储的方法,在未来的高信息容量,高对比度和可控信息存储时间的光纪录介质方面会得到进一步的应用。光刻胶与微电子技术微电子的发展1943年,英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巨人”1946年,美国,“恩尼亚克”,每秒千次计算1948年,发明了半导体晶体管1958年,半导体表面技术出现了突破,在半导体表面可形成晶体管。硅即可是电子元件,又可成为电流的通路1971年,Intel公司制成CPU芯片集成电路的集成度每18个月翻一番的速度前进(摩尔定律)光刻与光刻胶-集成电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