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_第1页
第二十九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_第2页
第二十九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_第3页
第二十九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_第4页
第二十九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九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943年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美国夏季西海岸的洛杉矶市。该市250万辆汽车每天燃烧掉1100吨汽油。汽油燃烧后产生的碳氢化合物等在太阳紫外光线照射下引起化学反应,形成浅蓝色烟雾,使该市大多市民患了眼红、头疼病。后来人们称这种污染为光化学烟雾。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前者有4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后者使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病。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是1952年12月5日-9日发生在伦敦的一次严重大气污染事件。这次事件造成多达12000人因为空气污染而丧生4

1984年印度博帕尔事件

12月3日,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在印度博帕尔市的农药厂因管理混乱,操作不当,致使地下储罐内剧毒的甲基异氰酸脂因压力升高而爆炸外泄。45吨毒气形成一股浓密的烟雾,以每小时5000米的速度袭击了博帕尔市区。死亡近两万人,受害20多万人,5万人失明,孕妇流产或产下死婴,受害面积40平方公里,数千头牲畜被毒死。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

当时造成31人死亡,237人受到严重放射性伤害。而且在20年内,还将有3万人可能因此患上癌症。核电站周围的庄稼全被掩埋,少收2000万吨粮食,距电站7公里内的树木全部死亡,此后半个世纪内,10公里内不能耕作放牧,100公里内不能生产牛奶……这次核污染飘尘给邻国也带来严重灾难。这是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核污染。毛蚶

1988年,上海市暴发甲肝。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有30多万人感染,其中11人死亡。2001年9·11事件2974人死亡SARS事件我国一对新人预防SARS2003年SARS共造成我国8000多人感染,800多人死亡。2003年重庆开县井喷事件:243人因硫化氢中毒死亡、2142人住院治疗、65000人被紧急疏散安置、直接经济损失达6432.31万元。2003年禽流感2003年至今,亚洲已累计造成80多人死亡,超过240人感染,超过1.4亿只鸡被杀。据民政部报告,截至2008年7月24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确认69197人遇难,374176人受伤,失踪18209人。据卫生部通报,截至2008年11月27日8时,全国累计报告因食用三鹿牌奶粉和其他个别问题奶粉导致泌尿系统出现异常的患儿29.4万人甲型H1N1流感据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12月30日公布的最新疫情通报,截至2009年12月27日,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已造成至少12220人死亡,一周内新增死亡人数704人。其中美洲地区死亡人数最多。据中国卫生部通报,截至2010年1月10日,中国内地已有124764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不包括临床诊断病例),其中744例死亡。除海南外,所有省区都报告了死亡病例。显微镜下的超级病菌MRSA传染正在美国蔓延,它每年造成9万人严重感染,因此致死的人数甚至超过艾滋病。第一节概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重大传染病疫情(一)甲类传染病(2种)包括:鼠疫、霍乱。(二)乙类传染病(26种)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三)丙类传染病(11种)包括: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以及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等。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2009年4月30日,卫生部将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纳入法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重大传染病疫情是指出现传染病的暴发(局部地区短期内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病人)或流行(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发病率水平)。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散发暴发流行大流行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重大食物中毒重大职业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类:根据引起紧急状态的原因:由自然灾害引起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由人为因素或社会动乱引起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从发生原因上,可分为:生物病原体所致疾病全球发现的32种新传染病中,有一半左右已在我国出现。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占世界总数的1/3,结核患者占全球总数的1/4,性病发病人数也正在大幅增长。食物中毒事件食物中毒是指人摄入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后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做食物摄人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或亚急性疾病。有毒有害因素污染造成的群体中毒松花江污染白洋淀死鱼太湖蓝藻爆发同沙水库有机污染死鱼2009年8月陕西凤翔县儿童血铅超标东岭集团铅锌冶炼公司至少已发现615名儿童血铅超标,其中166名儿童属中、重度铅中毒截至2010年3月16日,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250名儿童血铅超标。炼铅企业腾达公司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引起的死亡不明原因引起的群体发病或死亡按损害程度来分:一般较重重大特大第二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特征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特征:突发性和意外性群体性危害的严重性处理的综合性和系统性决策的时效性量变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分期:间期打击期处理期恢复期前期第四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原则和对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基本原则:预防为主效率性原则协同性原则分级管理原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对策: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和卫生政策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依法行政,明确职责,密切部门配合加强宣传,提高全民防病意识和卫生防病能力科学管理,加强网络建设,提高队伍应急能力,多学科协同,切实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水平。第五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与举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通报报告的范围报告的主要项目报告的类型报告的单位、报告人报告的时限和程序报告的范围重大传染病疫情:鼠疫、霍乱、肺炭疽、乙类、丙类传染病爆发或多例死亡,或在以往非流行地区发生法定传染病疫情。罕见传染病、新出现的传染病、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重大疫情。报告的范围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范围:食源性、水源性疾病爆发;职业中毒和农药、鼠药或其他有毒化学品引起危害严重的急性中毒事件;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的医院内感染;群体性的或出现死亡病例免疫接种事故;造成危害健康的水污染、放射性物质泄漏等事件;自然灾害引发的疫情和中毒事件;各种类型的影响人群健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主要项目事件发生地点、时间、主要病症、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年龄、性别、职业、可能原因、采取措施、现状、趋势等。报告的类型初步报告进程报告:现场调查结果、采取措施情况。结案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完毕后,作出结案报告。报告的单位、报告人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监测机构;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单位。报告的时限和程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县级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省级人民政府卫生部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通报卫生部卫生部各部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军队有关部门毗邻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区域内卫生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卫生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社会发布内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原因,发生地及范围,发病人数、伤亡人数,处理和控制情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接触等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置医疗救护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2003年,国务院批准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在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地级市建立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直辖市省会城市地级市建设传染病专科医院设置传染病科/病区其他市县医疗机构中医疗救护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内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三间分布”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社会调查:环境(空气、水、生活习惯、食物等)时间空间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的“三间分布”易感人群调查内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三间分布”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社会调查:环境(空气、水、生活习惯、食物等)病因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队伍CDC专家环境毒理学专家流行病学专家病原生物学专家媒介昆虫学专家医院领导现场流行病学控制对爆发或事发原因较为明确者,立即采取针对性强制措施。怀疑为传染病时,及时隔离、严密观察。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治疗。现场样品的采集与运送:病人环境中动物采集方法保存采集的时间、地点、对象、样品种类运送分别包装标签医护人员的防护与保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会心理从某种程度上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人们造成的心理和精神创伤要远大于其对人们身体的伤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导致心理与行为的改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心理状况:焦虑疑病抑郁可能出现的行为改变:逃避行为洁癖行为典型行为习惯的改变行为过激行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期原因:缺乏权威信息传播渠道信息出现严重变形和扭曲的现象可能出现的心理状况:可能出现的行为特征:非理性恐慌理性状况过激行为科学、规范行为良好的卫生习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主要原因:知晓率明显提高信息的迅速传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群体性社会心理社会焦虑从众心理行为模仿心理舆论与谣言传播社会焦虑是指由于社会中的不确定因素而在公众中产生的压抑、烦躁、不满、非理性冲动等紧张心理,这一紧张心理聚集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社会张力,最终以社会冲突或其他方式释放出来。社会焦虑部分焦虑普遍焦虑有助于增强社会活力,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社会问题社会张力社会张力(socialtension)是指社会系统在运行和变迁过程中,由于结构失调或人们的无序互动导致的紧张状态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社会冲动力量。社会张力增大与群体性事件增多,使社会控制的难度加大。从众心理行为综合素质偏低,对来自各方的信息缺乏正确的判断力。模仿心理舆论与谣言传播原因:权威公共信息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可帮助各级公共卫生机构和全球的疫情预警反应网络对潜在公共卫生危机进行早期发现,并及时采取应对行动。舆论引导(1)潜伏(初发)期舆论引导侧重点:要让公众树立起危机意识,要激发他们的热情,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加到危机的解决中来。媒体不能过度地安抚公众,而是要启发公众对危机事件适度地理解;报道要承认不确定性的存在,并且要提醒公众此期间的所有信息和行动建议都是初步的,随着危机的发展可能会有变化。

(2)暴发期舆论引导侧重点:及时梳理公众的理性,增强报道的科学成分,在整个事件中,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3)延续期舆论引导侧重点: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重点应该转向那些受危机影响最严重的人。(四)恢复期舆论引导重点:政府媒体受众及时、准确、公开、透明2005年11月21日哈尔滨市政府的一纸通告,称市区市政供水管网设施要进行全面检修,决定从11月22中午12时起,停水四天,这一理由不能让任何人信服。中国尚未有任何一个百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仅仅因管网检修,就在全城范围内如此长时间终止供水。顿时流言纷起,也许是意识到局势在朝着更危险的方向发展,21日晚些时候,哈尔滨市政府紧急下发了第26号文,正式揭开了停水的真实原因: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苯胺车间发生爆炸事故,造成松花江水体污染。事件发生九天后哈尔滨市和其他的下游城市才得知真实情况。国务院在2003年5月中旬制定并颁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