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第一章货币概论_第1页
金融第一章货币概论_第2页
金融第一章货币概论_第3页
金融第一章货币概论_第4页
金融第一章货币概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ECONOMICSOFMONEYANDFINANCE金融基础(第二版)

经济生活中处处有货币1.钱、货币、通货、现金是一回事吗?银行卡是货币吗?

Money与Currency的异同2.有钱真的能够使“鬼推磨”吗?3.如何理解“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第一章货币概述

导入

货币的起源

一、货币是几千年前才出现在人类生活中(一)人类社会在地球上已有百万余年的历史,货币只不过是几千年以前才出现的事情。(二)从历史资料的记载中可以看到,货币的出现,是与交换联系在一起的。

二、古代货币起源(一)中国古代的“先王制币说”认为货币是先王为解决民间交换困难而创造出来供后人使用的。(二)西方则提出过“创造发明说”“保存财富说”等学说。三、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

(一)马克思对货币理论的系统研究开始于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第一次对货币问题作了系统的理论阐述,揭开了“货币之迷”(二)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科学地阐明了货币产生的客观必然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和私有制,劳动产品也转化成了专门为交换而生产的商品;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也就产生了不同的价值形式。(三)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商品的价值形式先后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货币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自然产生的,是价值形式和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总结商品交换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简单的物物交换第二个阶段,通过媒介物的物物交换我国最早是贝壳黄金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定义和职能

自货币产生以后,人们不断对它的本质进行论证探讨,形成了不同的学说。一、货币金属说这种观点认为,货币即贵金属,贵金属即货币。金银是一国真正的财富。国家和个人要想富强,就必须得到越来越多的金属货币。二、货币名目说这种观点认为,货币不是财富,是商品价值的符号,是观念的计算单位。

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一)得出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的结论。(二)货币首先是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三)货币不是普通商品,而是特殊商品,它与其他商品的区别是:货币是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具有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能力,成为一般的交换手段。货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和一般的使用价值。货币的使用价值二重化了。

四、货币的定义(一)本质定义: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反映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二)职能定义:是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统一。

(三)法律定义:法律规定的具有无限制偿付能力的事物。

五、货币职能

(一)价值尺度职能(首要,最基本)价值尺度职能指货币作为尺度用于衡量商品和劳务的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大小)。货币是一种尺度,一种单位所有商品和劳务的价值都可用货币来表示,这就是价格(观念上或想象中的)。价格的倒数是货币购买力,价格水平越高,单位货币的货币购买力越低。

价格与商品价值、货币价值的关系在供求关系平衡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向变化商品价格与货币价值成反向变化共同影响三者价格趣事一桩一个樵夫想用一根原木跟铁匠换一把斧子;一个铁匠不要原木,想用斧子跟牧人换山羊;一个牧人不要斧子,想用山羊跟酒保换烧酒;一个酒保不要山羊,想用烧酒根木匠换木桶;一个木匠不要烧酒,想要樵夫的原木材。樵夫把原木送到木匠那换了木桶,又去与酒保换了烧酒,又去找牧羊人换了山羊,最后拿着山羊换回了需要的斧子!咋办?直接的物物交换,十分麻烦。货币出现了,瞬间解决(二)流通手段职能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有两个特点:

1)充当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而不能是观念上或想象中的货币。

2)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可以是足值的也可以是不足值的。因此仅代表货币符号的纸币可以充当流通手段。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最基本的职能。货币流通手段的发挥包含着引发经济危机的可能。(三)贮藏手段职能暂时退出流通处于静止状态的货币发挥贮藏手段职能。人们之所以愿意贮藏货币,因为货币是一般财富的代表,拥有货币就拥有财富,问题是没有任何实际价值的纸币是否可以执行贮藏手段职能,应该说在币值稳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的。金属货币价值贮藏的蓄水池作用:

流通中金银的数量超过需要量时,金属货币可买到的价值会低于其本身价值,用货币买商品有损失,不买,把货币藏起来,流通中货币量下降,币值上升。当流通中货币量小于需要量时,货币买到的价值大于本身价值,都买,把藏起来的货币投入流通,货币量上升,币值下降。所以金属货币流通时期无通涨。(四)支付手段职能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此时无商品同时同地的相向运动(如果有就是流通手段了);货币执行支付手段可超出商品领域,如银行信用、税收、工资等清偿债务行为。赊销赊购发展而来。也包含着经济危机的可能。与流通手段的异同?(五)世界货币1.货币超越国内流通领域,在国际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执行世界货币职能。2.世界货币职能具体表现为:(1)作为国际市场上的支付手段,用于平衡国际收支差额;(2)作为国际间的购买手段,用于购买外国商品;(3)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3.币值相对稳定、能自由兑换(美、日、欧元)五种职能的关系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是最早也是最基本的;支付手段职能是在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基础之上产生的;正因为货币有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人们才愿意把它贮藏起来,这样才具有贮藏职能(潜在的流通和支付手段);世界货币是货币发挥其他职能的继续。下列阐述分别描述的是货币的什么职能:这个人很有钱。价值贮藏他一个月挣1万多元。支付手段张三从商业银行贷款10万元购买住房。支付手段李四花了1万元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流通手段王五今天在去工商银行存入了2万元。贮藏手段物价上涨了,钱毛了。价值尺度现在商场都在打折,皮尔·卡丹西服才卖2000多元。价值尺度第二节、货币的形式及其演变

(一)币材涵义:币材是指充当货币的材料或物品。特点:价值较高;易于分割;易于保存;易于携带。货币材料的演变:货币材料的演变是以实物开始,发展到金属货币,再发展到货币商品的代表——代用和信用货币形式。涵义:实物货币是指以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出来的某种产品来充当货币。历史上最初的实物货币形式各国、各地各不相同,但都是从一般物品中选择的。实物货币的局限性:是一般等价物而非真正的货币。缺点:体积大,价值小,不易分割、携带、运输、保管。(二)实物货币(三)金属货币涵义:金属货币是指以金属如铜、银、金等作为材料的货币。一般来说,用贵金属作币材是在铜以后,逐渐过度到银,最后过度到金。以黄金作为货币是金属货币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四)代用货币(可兑换的信用货币)指由政府或银行发行的纸币或银行券;纸制货币有两种:一种是银行通过信用渠道发行的,理论上称为银行券(我国);一种是国家凭借权利发行的,理论上称为纸币。我国是最早发行和使用纸币的。最早发行的纸币是北宋年间的交子。银行券和纸币都是纸制的货币符号,它们本身都没有价值。纸币的优缺点?信用货币(不可兑换的信用货币)是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信用票据。银行券是主要的代表。银行券在其发展过程中可分为可兑现的银行券和不可兑现的银行券两个阶段。

1、可兑现的银行券阶段;

2、不可兑现的银行券

一战期间由于战争的需要银行券停止了自由兑换,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全都停止了自由兑换。目前由央行发行的货币就是一种不可兑现的银行券。

银行存款、辅币电子货币涵义:电子货币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储蓄和处理的电子存款和信用支付工具。第三节货币制度

一、含义: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及相应的章则条例规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二、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对币材(货币金属)、货币单位的规定;对本位币、辅币的铸造和偿付能力的规定;银行券与纸币的发行和流通;金准备制度。1、币材国家规定哪种金属作货币材料。不同的币材构成不同的货币本位制度。由白银到黄金2、货币单位包括货币单位的名称及货币单位所含金属货币的数量。3、本位币(主币):本位币,是一国流通中的基本通货。本位币的最小规格是一个货币单位。特点:无限法偿能力、足值货币、自由铸造对本位币的规定:⑴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下,本位币是可以自由铸造的。公民可提供货币金属由国家造币厂代为铸造。自由铸造可保证本位币是足值的。⑵规定了铸币的磨损公差。本位币应该足值,但由于铸造技术或不断磨损的原因会使成色或重量下降,因此规定本位币法律所允许的铸造误差和磨损程度,视为公差,超过则可请政府兑换新币。此两项规定都是为了保证本位币是足值的。

4、辅币

辅助货币,指日常零星交易或找零之用的小于一个货币单位的小额通货。其面值为本位币的十分之一或百分之一。辅币由贱金属铸成,不足值,铸造收益归国家,辅币与本位币的兑换比例由国家规定。对辅币的规定:⑴辅币不能自由铸造,由国家垄断。因辅币是不足值的,如可自由铸造则会收藏本位币而大量铸造辅币。会造成币值不稳、辅币充斥市场、排挤主币。

⑵辅币是有限法偿的货币(一定限度内,主币和辅币可以自由兑换)。5.银行券与纸币的发行和流通程序银行券是银行发行的一种不定期的债券凭证。最早出现于17世纪,由欧洲的银行发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的流通已不再依靠银行信用,单纯依靠国家政权的强制力量。国家政府也根据流通手段这一特性,铸造和发行了不足值的货币,直到发行无价值的纸币。

5.金准备制度又称黄金准备,是指国家所拥有的金块和金币总额,是国家的金银储备。用途:国际收支的准备金;扩大或缩小国内金属货币流通的准备金;支付存款和兑换银行券的准备金

三、货币制度的类型1.银本位银本位是指以白银为币材,并以白银的一定量作为计算和表示货币单位价值标准的货币制度。是历史上最早的货币制度,产生于15世纪,盛行于16世纪到19世纪。最早实行银本位制的国家有西班牙、墨西哥、秘鲁。我国公元119年汉武帝时便开始铸银币。但由国家法律确认为一种货币制度在公元1910年,清宣统二年。我国于1910年清政府宣布实行银本位,到1935年法币改革就废除了。

银本位的缺点:⑴白银价值低而体积大,不能适应大宗商品交易的实现。金贵银贱

⑵白银价格不稳定。1870—1914跌

1915—1919狂升

1920—1932下降趋势

1933—1935再涨,因美高价收购

银本位的内容:

⑴以白银为币材。规定一定成色的白银为货币单位的价值标准。⑵银币可自由兑换、自由铸造。⑶作为货币代表物的其他货币,可以自由平价兑换银币。⑷白银可自由输出入。(保证世界银价平衡)⑸银币是无限法偿的货币。2.金银复本位1)同时以黄金和白银两种金属为币材,铸造两种货币,同时流通使用的货币制度。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最典型的货币制度,存在于18----19世纪的欧洲。2)复本位的内容⑴黄金和白银两种金属同时被确定为币材。⑵金银两种本位币都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毁。⑶金银两种本位币均可以自由兑换,都有无限法偿的能力。⑷黄金和白银都可以自由输出和输入。3)金银复本位的三种类型:⑴平行本位制:金币与银币两种本位货币,二者之间的交换比率完全由金属市场比价决定,由经济力量自发调节,不受任何人为力量的管制。⑵双行本位制:金币银币同为本位币,均有无限法偿的能力,均可自由铸造、自由熔毁,金币与银币的兑换比率不是按金属比价,而是按国家规定的交换比率进行交换。这种实际比价与标明比价的不一致,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发挥作用--格雷欣法则定义。“格雷欣法则”是指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亦称良币)必然被人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亦称劣币)反而充斥市场。例如,当国家规定1金币=15银币的法定比价,而市场价为1金币=16银币时,人们就会先按市场比价用1个金币换16个银币,然后按法定比价用15个银币换1个金币,其结果可多得一个银币。当人们用15个金币按市场比价换取银币,然后再按法定比价换回金币时(不考虑兑换费用),就会多得1个金币,人们就会将多得的金币收藏,或熔化成金块,或输出国外。如此循环往复,必然使流通中的价值含量相对高的金币越来越少,价值含量相对低的银币则充斥市场。⑶跛行本位制:即国家规定作为良币的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银币则不允许自由铸造。金银复本位缺陷:①由于两种金属同时发挥价值尺度职能以及“劣币驱逐良币”规律的作用,造成了商品价格起伏不稳和货币流通动荡不定;②随着资义生产和W流通的扩大,银在巨额交易中日感不便;③白银由于生产率提高,价值迅速降低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世界白银过剩,银价爆跌,过度到金本位。英率先实行金本位,1816年正式实行当时的英国经济力量强大,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优势,需要有一种稳定的、价值较高的货币行使流通手段职能。1900年,美国也宣布黄金为唯一的本位币金属。至此,资本主义国家差不多都实行了金单本位制。中国、印度等国仍实行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取消了。

3.金本位制指以金币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英国第一个,于1816年制定《金本位条例》。其内容为: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毁。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或等量黄金。黄金可自由输出入国境。汇率稳定。1英镑重123.27447格令,成色22K,含金量为123.27447*(22/24)=113.0016格令1美元重25.8格令,成色9成,含金量为25.8*0.9=23.22格令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币值稳、无通胀;促进了资本主义信用的发展。债权债务无通胀影响,保证信用正常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与资本输出的发展,外汇汇率稳定,投资安全保障。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一是在实行金单本位制的国家内,货币数量适当。由于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就保证了货币数量与商品流通需要相一致。当货币数超过需要时,货币可退出流通,被贮藏或熔化;当货币数量不足时,被贮藏的金币又可返回流通,金块又可被铸成金币投入流通使用。由于货币数量能自发地适应商品流通需要,所以货币一般不会发生贬值。

二是在实行金币本位制的国家,其货币的对外汇率相对稳定。在金币本位制下,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金币又都有含金量,因此,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是由铸币平价决定的。铸币平价就是两种货币的含金量之比。当外汇汇率高于铸币平价加黄金运输费时,会导致黄金输出;当外币汇率低于铸币平价减黄金运输费时,会导致黄金输入。黄金的输出、输入会影响一国货币准备金及货币数量,进而引起价格变动,影响进出口状况,起到调节国际收支和汇率的作用,使汇率保持相对稳定。

金本位制崩溃向金块、金汇兑本位过渡,为何未保持下去?原因:a.第一次世界大战,各国滥发银行券,不能兑现,变成纸币;b.战争的严重破坏,使资本主义各国经济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赔款,恢复经济,耗资巨大c.战后,世界黄金存量的分布更加不平衡d.金存量集中在央行,不再投入流通2)金块本位制:是指没有金币的铸造和流通,而由中央银行发行的以金块为准备的纸币流通的货币制度。1924—1928英、法、荷实行此制如1925年英规定银行券一次至少兑换净重400盎司的金块,需1700英镑。法国在1928年实行金块本位制时规定,用银行券兑现黄金的起点是21500法郎。历史上经济学家称其为“富人本位”。

3)金汇兑本位制:指国家规定金币为本位币,但在本国市场上没有金币流通,纸币也不能兑换黄金,只能在政府规定的汇率下自由兑换成另外一个采用金币或金块本位的国家的货币,再用外币在国外兑换黄金。采用该制,必使本国货币依附于与之相联系的国家的货币,本质上是一种附庸的货币制度。一战前,多为殖民地和附属国采用。一战后,战败国曾采用。1935年11月国民党政府实行币制改革,发行法币,依附于英镑及美元,1944布雷顿森林体系也属该种。

4.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指以政府或中央银行发行的不兑现黄金的信用货币为本位币,信用货币的单位价值不与一定量的任何金属保持等值关系,也不能要求政府给予兑换金银。纸币最早始于中国宋朝公元995年称“交子”,以纸为币材确立为一种货币制度是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之后。内容:1)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一般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本位货币,由法律赋予无限法偿的能力。2)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不能兑换黄金。3)货币发行靠人为调节,调节得当,币值稳定,经济繁荣,调节不当,则纸币贬值,通货膨胀。4)国家对货币流通的管理和调节日益增强,各国都把货币政策作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重要手段。货币制度金属货币制度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四、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由于我国目前实行“一国两制”的方针,从而形成了“一国多币”的特殊的货币制度。人民币是大陆的法定货币;港元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定货币;澳元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法定货币;新台币是台湾地区的法定货币。各种货币各限于本地区流通,人民币与港元、澳元之间按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决定的汇价进行兑换,澳元与港元直接挂钩。人民币是我国大陆的法定货币,人民币主币和辅币都具有法偿能力。国家规定,人民币是信用货币,不规定含金量,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人民币以现金和存款货币两种形式存在,现金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存款货币由银行体系通过业务活动进入流通。

(一)我国大陆的货币制度

1948.12.1

1955.3.1

1962年1999.10.1

1987年大陆货币制度演变人民币制度的建立以人民币的发行为标志。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第二套人民币,并建立起了相应的辅币制度。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三套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四套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首次推出完全独立设计和印制与国际进一步接轨的第五套人民币第一套人民币第一套人民币自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共12种面额62种版别。

1948年,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分散的各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为适应形势的发展,亟需一种统一的货币替代原来种类庞杂、折算不便的各解放区货币,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同日开始发行统一的人民币。当时华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同志为该套人民币题写了中国人民银行行名。第一套人民币票样(部分)第二套人民币由于受当时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限制,第一套人民币的纸张质量较差,券别种类繁多(62种),文字说明单一,票面破损较严重。为了改变第一套人民币面额过大等不足,提高印制质量,进一步健全我国货币制度,由中国人民银行自1955年3月1日起发行第二套人民币,收回第一套人民币。第二套人民币和第一套人民币折合比率为:1:1万第二套人民币共11种,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5元、10元。

第二套人民币票样第二套人民币票样第三套人民币第三套人民币是1962年开始发行的。为了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和商品流通,方便群众使用,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于1962年4月15日开始发行第三套人民币。两套混合流通,面值比例为1:1。第三套人民币在第二套人民币的基础上对版别进行了全面调整、更换,取消了第二套人民币中的3元纸币,增加了1角、2角、5角和1元四种金属币。

第三套人民币票样第四套人民币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城乡商品经济日益活跃,社会商品零售额大幅度增长。这样,不仅要求货币发行在总量上与之相适应,而且在券别结构上也要与之相适应。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健全我国的货币制度,方便流通使用和交易核算发行第四套人民币。第四套人民币共11种纸币,采取“一次公布,分次发行”的办法。1987年4月27日首先发行50元券和5角券,1988年5月10日发行了100元、2元、1元和2角,1988年9月22日,发行了10元、5元、1角。为提高人民币防伪能力,1992年8月20日,在全国发行了1990年版50元、100元纸币。1992年6月1日起发行了第四套人民币1元、5角、1角硬币。使第四套人民币结构更加完善。第四套人民币票样第四套人民币票样第五套人民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社会对现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第四套人民币本身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防伪措施简单,不利于人民币反假;缺少机读性能,不利于钞票自动化处理等等,因此要求我们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货币流通的要求,发行新版人民币。199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之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68号令,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发行第五套人民币。共八种面额: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5角、1角。

第五套人民币票样第五套人民币票样

第五套人民币防伪特征

(一)水印。第五套人民币的5种纸币都含有水印,100元和50元券的水印图案是立体感很强的毛泽东头像;20元券是一朵荷花;10元券是月季花和数字“10”两处水印图案;5元券是水仙花和数字“5”两处水印图案。水印位置第五套人民币100元和50元人像水印第五套人民币20元花卉水印第五套人民币10元花卉水印

第五套人民币5元花卉水印第五套人民币防伪特征真假币对比:真币水印有立体感,纸条清晰,而假币是用淡黄色油墨印刷在票面正、背面,垂直观察,在票面的正背面均可看到一个淡黄色毛泽东头像印刷图案;迎光透视,固定人像水印轮廓模糊,没有浮雕立体效果。还有的是夹在票面中间,这种水印位置纸张较厚安全线位置第五套人民币防伪特征(二)安全线

第五套人民币的5种纸币均采用了安全线技术,100元和50元采用了磁性缩微文字安全线;20元券采用了带有磁性且明暗相间的安全线;10元券和5元均采用了全息磁性开窗式安全线。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第五套人民币防伪特征真假币对比:假币安全线是用油墨印在票面正面的表面,迎光透视,模糊不清;安全线的缩微文字模糊不清,有的没有缩微文字。也有的在夹层中间夹一条线来模仿安全线,上下部位露头,裁剪不齐,比较容易抽出。(三)红、蓝彩色纤维。

第五套人民币纸张中都含有不规则分布的红色或蓝色纤维丝。假币墨色平滑,票面主景线条粗糙,立体感差;票面线条由网、点组成,呈点状结构;无红蓝彩色纤维。整张钞票纸张均含有红蓝纤维第五套人民币防伪特征

(四)光变油墨技术

第五套人民币首次采用了光变油墨技术,用来印刷100元和50元券正面下方的面额数字,将垂直观察的票面倾斜到一定角度时,100元券的面额数字由绿色变为蓝色;而50元券的面额数字则由金黄色变为绿色。假币面额数字不变色,有些假币用铅笔涂抹来仿照变色效果。光变油墨位置第五套人民币防伪特征(五)雕刻凹版印刷。

雕刻凹版印刷技术广泛应用于人民币的毛泽东头像、中国人民银行行名、面额数字、盲文标记等处,特点是:图文线条精细、层次丰富、立体感很强,用手触摸有明显的凹凸感。假币整张钞票手感平滑,无凹凸感。凹版凹版凹版第五套人民币防伪特征(六)阴阳互补对印

主要应用于100元、50元和10元券正面左下方和背面右下方,印有一个圆形局部图案,迎光观察,两幅图案准确对接,组合成完整的古钱币图案。假币对印图案错位,或重叠。阴阳互补对印阴阳互补对印第五套人民币防伪特征(七)隐形面额数字。

第五套人民币的隐形面额数字印在钞票正面的右上方。面对光源、将钞票置于与眼睛接近平行的位置,做45度或90度旋转,可以看到。假币没有隐形面额数字。隐形面额数字位置第五套人民币防伪特征(八)胶印缩微文字。

第五套人民币的5种纸币都含有胶印缩微文字,位于100元、50元、10元和5元券的正上方,20元券的正面右侧和下方以及背面图案中。假币胶印缩微文字模糊不清。胶印缩微文字胶印缩微文字第五套人民币防伪特征(九)凹印缩微文字。

第五套人民币的5种纸币都含有凹印缩微文字,必须借用放大镜才能分辨出来,他们分布于100元、50元和5元券的背面主景下方和右下角的面额数字内;以及20元、10元和5元券正面右上方的装饰图案中。假币凹印缩微文字模糊不清。凹印缩微文字凹印缩微文字第五套人民币防伪特征(十)双色横号码及横竖双号码

第五套人民币的100元、50元元均采用了横坚双号码,100元:横号码为黑色,坚号码为蓝色,20元、10元和5元券采用了双色横号码,号码的左侧部分为红色,右侧部分为黑色。真币黑色部分有磁性,假币无磁性。横号码竖号码双色横号码第五套人民币防伪特征第五套人民币防伪特征(十一)有色荧光油墨印刷图案。

第五套人民币100元背面正上方印制有色荧光油墨图案,在紫外灯下呈金黄色。而假币图案在紫外灯下图案色彩单一、较暗淡。颜色浓度及荧光强度较差。

总的概括为:眼看、手摸、耳听、仪器测。看:迎光观察人民币的水印、红蓝彩色纤维、阴阳互补对印图案和安全线;旋转票面观察光变油墨及面额数字。摸:指用手摸票面凹印部位。真币有明显的凹凸感,而假币的相应部位手感光滑,无凹凸感,还有的假币用涂抹胶水来模仿凹印效果。听:指手持钞票凭空抖动或轻弹票面,辨别其发出的声音,真币的纸张坚韧耐折,声音清脆,假币的纸张发出声音比较沉闷。测:指借助仪器检测人民币的缩微文字、荧光反应以及磁信号。假币大多不含荧光纤维,缺少荧光图案,即使有荧光图案,其颜色也往往不正,亮度偏暗。识别假币的方法假币的收缴如何收缴:

在办理业务时发现假币,由两名以上业务人员当面予以收缴,并在假人民币正、背面加盖“假币”戳记;对假外币及各种假硬币,应当面以统一格式的专用袋加封,封口处加盖“假币”戳记,并在专用袋上标明币种、券别、面额、张(枚)数、冠字号码、收缴人、复核人名章等细项、收缴单位向持有人出具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印制的《假币收缴凭证》,并告知持有人如对被收缴的货币如果有疑意可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或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当地鉴定机构申请鉴定。收缴的假币,不得再交予持有人。假币的收缴如何鉴定:

1、持有人对被收缴货币的真伪有异议,可以自收缴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持《假币收缴凭证》直接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或其授权的当地鉴定机构提出书面鉴定申请。

2、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或其授权的当地鉴定机构应提供无偿鉴定服务,并自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出具《货币真伪鉴定书》,因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鉴定的,可延长至30个工作日,但必须以书面形式向申请人说明原因。3、经鉴定为真币的,由鉴定单位交收缴单位退还持有人,并收回《假币收缴凭证》,经鉴定为假币的,由鉴定单位将假币退回收缴单位依法收缴,并向收缴单位和持有人出具《货币真伪鉴定书》。

假币的收缴如何处罚对金融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但尚未构成犯罪的,由中国人民银行给予警告、罚款,同时,责成金融机构对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给予相应纪律处分:

1、发现假币而不收缴的,

2、未按照规定程序收缴的,

3、应向人民银行和公安机关报告而不报告的。

4、截留或私自处理收缴的假币、或使已收缴的假币重新流入市场的。残缺人民币兑换标准全额标准。票面污损、熏焦、水湿、油浸、变色、能辨真假,但票面残缺不超过五分之一,其余部分的图案、文字能照原样连接者。半额标准。票面残缺五分之一以上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