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课件02 教学课件-孔雀东南飞并序(第1课时)_第1页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课件02 教学课件-孔雀东南飞并序(第1课时)_第2页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课件02 教学课件-孔雀东南飞并序(第1课时)_第3页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课件02 教学课件-孔雀东南飞并序(第1课时)_第4页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课件02 教学课件-孔雀东南飞并序(第1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四第一单元第2课孔雀东南飞并序第一课时1.掌握诗中古今异义、偏义复词、一词多义等文言知识。2.把握汉乐府民歌的特点,学习铺陈、比喻、比拟等表达技巧。3.体会具有民歌色彩的语言风格,以及运用对话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把握主题。素养目标《孔雀东南飞并序》选自《玉台新咏笺注》上册卷一。《玉台新咏》的编者徐陵(507—583),字孝穆,南朝文学家。他博涉经史,梁时官居东宫学士,陈时历任尚书左仆射、中书监等职。与庾信同为宫体诗代表作家,世称“徐庾”。《玉台新咏》成书于梁代,是《诗经》《楚辞》之后现存最早的一部古诗总集。该书选诗范围较狭窄,多叙男女闺情,但也不乏杰作,对后代影响深远。作者作品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一首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璧”,王世贞称它为“长诗之圣”,清朝沈德潜也说它是“古今第一首长诗”。本诗的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后人又取诗歌的首句作为题目,题为“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运用了古诗中常用的比兴手法,汉代常以鸿鹄徘徊比喻夫妇离别,本诗用“孔雀东南飞”来比喻,也是此意。题目既奠定了本诗哀怨缠绵的情感基调,也暗示了故事的悲剧结局。题目解说

本诗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建安年间。当时的背景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那套伦理纲常理论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并发展到了相当完备、严密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就有“妇有七去”“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清规戒律。《大戴礼记·本命》中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焦母迫害刘兰芝用的是第一条。《礼记》中还规定:“子甚宜其妻,父母不说,出。”焦母压制焦仲卿用的就是这一条。写作背景乐府诗

“乐府”初设于秦,是当时“少府”下辖的一个专门掌管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汉初,乐府并没有保留下来。到了汉武帝时,在定郊祭礼乐时重建乐府,其主要职能是制定乐谱、训练乐工、采集民歌等。魏晋时期,这一官署采制的诗歌被称为“乐府”或“汉乐府”。此时乐府不仅仅是官府机构,还是一种诗歌体裁,后世诗人仿照这种形式作的诗,亦称“乐府诗”。

它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兴起的一种新诗体。乐府诗按内容可分为军乐、民歌、贵族文人所作之颂歌三部分。其题材特点为:反映战争、徭役的痛苦及贫困;反映漂泊他乡、游子羁旅之悲;歌咏爱情婚姻,表现妇女的悲惨命运及封建礼教的束缚;反映统治者的荒淫、人民的劳动生活;写饮酒求仙、人生无常等。知识卡片乐府诗七夕

七夕又称女儿节、乞巧节,这个节日大致开始于西汉时期。刘兰芝和小姑话别时说:“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其中“初七”即指七夕,每逢农历的七月初七,人们在白天和夜晚都举行传统的节日活动。按汉时习俗,这一天要晒衣服和书。

乞巧(乞求智巧)习俗是伴随着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而形成的。传说农历的七月初七,为牛郎织女相聚之日。这天夜里,妇女们张灯结彩,拿着各式各样的针,在庭院中摆列好瓜果来乞巧。七夕资料链接小序

小序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结局、作诗的缘由。课文解析开头两句:托物起兴,引出故事。—引子

第一部分:兰芝自诉(2-6节)—开端第二部分:夫妻誓别(7-12节)—发展第三部分:兰芝抗婚(13-21节)—再发展

第四部分:双双殉情(22-31节)—高潮、结局

第五部分:合葬化鸟(32节)—尾声课文内容结构课文解析研读“开端”诗歌开头的两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什么作用?兰芝自述生活经历,这是一种什么手法?意在表明什么?“非为织作迟……及时相遣归”这几句话中表现出人物什么性格?研读“发展”这部分情节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体味仲卿跟母亲及兰芝的对话,谈谈其作用。写兰芝严妆,和婆婆告别,和小姑告别,有何作用?“夫妻誓别”这一情节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焦仲卿是否可以脱离焦母而带兰芝另立门户?刘兰芝是否可以屈从焦母,请求焦母留下自己?

探究问题研读“进一步发展”兰芝母亲重复兰芝开头的话“十三教汝织”一段有没有必要?为什么?面对兄长的威逼利诱,兰芝一口应婚,这与她对母亲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为什么?作者运用铺陈和排比大肆渲染太守家对婚事的排场,其用意是什么?研读“高潮结局”“君当做磐石,妾当做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两句话的比喻本体和喻体都一样,意思有什么不同?兰芝和仲卿相约“黄泉下相见”,兰芝死时毫不犹豫,仲卿却“上堂拜阿母”“徘徊庭树下”之后才“自挂东南枝”,为什么?研读“高潮结局”诗歌的结尾处写兰芝、仲卿魂化为鸟,这样些有什么用意?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象这样的结尾,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很常见,如《梁祝》中的“化蝶”;寄托人们追求恋爱自由、生活幸福的强烈愿望。艺术特点人物语言个性化。01富有民歌气息和抒情意味。02铺陈酣畅淋漓。031.刘兰芝主动提出休掉自己,出人意料,从中可以看出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可以看出兰芝的清醒、自尊的性格:自己与婆婆已很难相处,不如早些回避;被休的形势已不可逆转,不如争取主动,保留尊严。课文探究2.“何乃太区区……汝岂得自由”焦母的这几句话透露出她让儿子休兰芝的真正理由是什么?“表面理由是兰芝“无礼节”“自专由”,而这些理由是“莫须有”的,因为上文兰芝的自述中已谈到其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真正的理由是“吾意久怀忿”,是她看不惯、容不下兰芝。切合《礼记》中所规定:“子甚宜其妻,父母不说,出。”3.面对儿子的辩白,焦母的态度如何?焦母用威逼利诱、软硬兼施的方式,驳斥了儿子的辩白,拒绝了他的请求。“何乃太区区”后的四句,焦母用刘兰芝的“坏”处来迫使焦仲卿休掉刘兰芝,可谓威逼。“东家有贤女”后的四句,焦母又以“贤女”相诱,逼焦仲卿休妻,可谓利诱。这一段话通过语言描写,塑造了一个专断蛮横、顽固而有心计的封建家长形象。同时,这段文字显示了古代婚姻制度的弊端,暗示了焦、刘悲剧的根源。4.第6段是如何刻画焦母的形象的?本段通过动作、神态、语言描写,塑造了一个专断、蛮横、顽固的封建家长形象。“槌床便大怒”写焦母的动作,形象逼真,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小子无所畏……”写焦母的语言,更见其封建家长的威风。“何敢”“会不”等词语语气强硬、态度坚决,准确地表现出焦母的专横、暴戾、独断专行。5.第9段对刘兰芝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这一段运用铺陈、夸张等手法,描写刘兰芝在离开焦家时着意打扮的情形和她精妙无双的仪容。这样写的作用:一是刘兰芝在离开焦家前特意梳妆打扮,表现了刘兰芝的自尊、镇定和刚强;二是通过描写刘兰芝的外貌美来展现她的心灵美,为下文她回娘家后媒客盈门做铺垫。6.兰芝临别对婆婆的话对塑造人物形象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反衬。兰芝即将离去,面对专横的婆婆,出语谦恭,非但不作愤怒之色,还记挂老人在家操劳,足见其善良、懂礼。如此尚且被休,可见婆婆的刁蛮。7.联系前后诗歌内容,分析第12段中夫妻话别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这个情节在结构上有两个作用:首先,它再次强调了焦、刘的互相理解,互相眷恋,他们的分别非己所愿,而是被逼迫的,这就为后面他们俩的殉情做了铺垫。其次,在分别时,兰芝既表白了对爱情的忠贞,也表露了对前途的忧虑,担心自己性情暴烈的兄长“恐不任我意”,为下文的兄长逼嫁、以死盟誓等情节埋下了伏笔。8.县令遣媒求亲,对塑造主人公形象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衬托。用县令之子的美貌、年龄、才华,来衬托刘兰芝对爱情的专一,侧面表现她的坚贞,也表现了她品貌出众。9.“遣丞为媒人”的说婚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从侧面表现刘兰芝受到他人尊重,许多人愿意为她做媒,而且求亲者社会地位比焦仲卿高,这为表现刘兰芝对爱情的忠贞起到了支撑作用,也表现了刘兰芝忠于爱情,不为荣华所动。10.“作计何不量……其往欲何云”从这几句可以看出刘兰芝的兄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计何不量”足见他的训斥粗暴,语气凌人。“先嫁得府吏……足以荣汝身”表现他的趋炎附势、见利忘义。“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弦外之音是难道要我养你一辈子吗?下逐客令,可见其尖酸刻薄、冷酷无情,是一副典型的市侩面孔。短短几句,把一个性情粗暴、趋炎附势的刘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11.联系全诗想一想,作者对太守家的财势进行铺陈渲染的目的是什么?表现出太守家对这门婚事的重视;从侧面写出了兰芝不贪图荣华富贵、忠于爱情的高洁品格;以乐衬悲,更突出兰芝的悲剧命运,为后面的突转蓄势,更加突出作品的悲剧性。12.“摧藏马悲哀”对于表现人物的心理起到了怎样的效果?“摧藏”直接描写仲卿摧折心肝的痛苦;“马悲哀”借马的哀鸣衬托仲卿内心的痛苦,渲染一种悲怆的气氛,马尚且如此,人何以堪!13.夫妻重逢,焦仲卿的一番激愤之词对情节的发展有何作用?“贺卿得高迁”表达了焦仲卿对刘兰芝的讥讽和怨恨,但实际上这句反语正反映了他对刘兰芝的深情。焦仲卿又急又恨,再用“磐石”“蒲苇”来责问刘兰芝,亦见其焦灼的心情。同时,这几句话对后文两人定下生死之约起到了一定的激发作用,推动了情节发展,使故事曲折起伏。14.结尾在写法上有何特点?“松柏”“梧桐”象征两人的爱情天长地久,反映了人们对理想爱情的追求。“鸳鸯对鸣”的结尾与“孔雀徘徊”的起兴呼应,这一结尾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巧妙结合,充分表现了焦、刘矢志不渝的爱情,表达了人们对幸福婚姻的向往,对封建家长制的抗议。内容小结孔雀东南飞并序小序简述故事点名写作缘由起兴营造氛围开端兰芝请归求情赠物发展被遣归家严妆辞归誓别归家再发展阿兄逼婚拒婚逼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