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商鞅变法_第1页
第8课 商鞅变法_第2页
第8课 商鞅变法_第3页
第8课 商鞅变法_第4页
第8课 商鞅变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秦孝公求贤

商鞅主持变法

秦国的变化

课堂小结第8课商鞅变法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商鞅变法的原因;2、记住: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商鞅变法的时间、支持者;3、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影响及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启示。二、能力目标通过分析商鞅变法的原因、影响和成功的原因培养阅读分析能力,学会辩证看待历史问题。三、情感目标通过“徙木立信”认识信守承诺的重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通过学习商鞅变法认识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从而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自主学习1、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是什么?2、秦国为什么要实行变法?3、说说商鞅变法的时间和支持者是谁。4、商鞅变法有哪些内容?5、商鞅变法是一次什么样变革?6、商鞅变法时期秦国新修的水利工程有哪些?秦孝公求贤1、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2、秦国相对落后,遭到他国鄙视,落后就要挨打。秦孝公上台,决心改革内政,变法图强,富国强兵。战国时期的铁农具铁犁铧(huá)铁镰铁器和农耕的推广战国前期,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西周末期,我国已开始人工冶铁,制造铁器;春秋时期,开始用牛耕田),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铁锄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河北省兴隆县古洞沟出土。此范系单范,背后有弓形把手,一次可铸两镰。铁双镰范(战国时期)青铜牛尊牛的鼻子套一圆环,说明牛已被用来干活。秦孝公下令求贤晋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尊官,与之分土

——《史记》商鞅入秦

商鞅(约公元前390~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后裔,姓公孙,名鞅。因出生在卫国又称卫鞅。后因在变法有功,被封在商地,尊为商君,故史称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孝公死后,被贵族诬害,车裂而死。在位执政十九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商鞅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商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商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史记·商君列传》商鞅主持变法变法目的:怎样实现“富国强兵”呢?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鞅实现富国强兵1、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土地国有制,承认私人土地所有权,按土地多寡来征税。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可免除徭役(统治者强制人民进行的无偿劳动)禁止弃农经商。3、奖励军功。20等爵位,不论出身,按战功授爵;贵族及其后代没有军功,就不能获得爵位和享受特权。变法的内容4、迁都咸阳,推行县制。全国设立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5、严明法令。公布法律,编制户口,实行连坐法,使百姓相互监督。

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历史上称为“井田制”),挖掉土地上原有的标志、疆界,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经济改革)变法的主要内容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支持下商鞅开始在秦国变法废井田开阡陌鼓励开垦荒地

重农抑商。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作为奖励。禁止弃农经商。凡因弃农经商或懒惰而贫困的人,要罚做奴隶。(经济改革)僇(lù

合)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nú

妻子和儿女)。——《史记·商君列传》致力于农业生产,让粮食丰收、布帛增产的免除自身的劳役或赋税。因从事工商业及懒惰而贫穷的,把他们的妻子全都没收为官奴。

奖励军功。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不论出身,按功劳大小,赏给爵位或官职,赐给土地和房宅。贵族及其后代没有军功,就不能获得爵位和享受特权。(政治改革)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史记·商君列传》有军功的人,各按标准升爵受赏…...王族里没有军功的,不能列入家族的名册。明确尊卑爵位等级,各按等级差别占有土地房产、家臣奴婢、衣裳服饰。有军功的显赫荣耀,没有军功的即使很富有也不能显荣。

迁都咸阳,推行县制。变法推行数年后,秦国在咸阳建造宫殿和城阙(què),把都城从雍迁到咸阳。把全国零星的乡镇村庄合并成31个县,由国君委派的县令和县丞治理。(政治改革)过了三年(即公元前350年),秦国在咸阳建筑宫廷城阙,把国都从雍地迁到咸阳。……把零星的乡镇村庄合并成县,设置了县令、县丞,总共合并划分为三十一个县。居三年,作为筑冀阙宫庭于咸阳,秦自雍徙都之。……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史记·商君列传》严明法令。公布法律,编制户口,实行连坐法,使百姓互相监督。(政治改革)下令把十家编成一什,五家编成一伍,互相监视检举,一家犯法,十家连带治罪。不告发奸恶的处以拦腰斩断的刑罚,告发奸恶的与斩敌首级的同样受赏,隐藏奸恶的人与投降敌人同样的惩罚。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史记·商君列传》“七国之雄,秦为首强,皆赖商鞅”

“(商鞅)举法明教,秦人大治”。

——(战国)韩非子

“(商鞅)功如丘山,名传后世”。

——(西汉)桑弘羊“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宋代)王安石秦国的变化合作探究1、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了哪些变化(影响)?影响商鞅变法的影响

主要内容

改革土地制度

重农抑商

迁都咸阳推行县制

奖励军功严明法令影响主要内容改革土地制度废除了旧制度

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增强了国力商鞅变法的影响影响主要内容重农抑商奖励军功旧制度废除新制度建立

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增强了军队战斗力

增强了国力商鞅变法的影响影响主要内容迁都咸阳建立县制

废除了旧制度

增强了国力商鞅变法的影响影响商鞅变法的内容与影响主要内容改革土地制度

重农抑商迁都咸阳建立县制

商鞅变法是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改革

使秦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旧制度废除新制度建立

促进经济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

增强了国力奖励军功严明法令都江堰战国后期,秦国修建了名垂千古的都江堰和郑国渠两大水利工程。公元前316年秦国灭蜀,秦昭王在位后期(公元前276~前256年),蜀郡守李冰在蜀人治水经验的基础上,于成都平原顶点,岷江刚出山口的江心中“造堋雍水”,叠砌分水鱼嘴,把岷江一分为二。“外江”为岷江正流(南江),泄洪排沙;“内江”为灌溉水渠(北江),导水灌田,使成都平原平畴万顷,沃野千里,成为我国著名的天府之地。郦道元《水经注》引南北朝《益州记》说:蜀郡“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沃野千里”,时人称为“天府”。(郑国渠修成)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史记·河渠书》合作探究2、讨论:为什么商鞅变法会取得成功?给了我们什么启示?1)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根本原因3)秦孝公的支持;2)改革措施正确;重要因素商鞅变法为何能成功?

4)商鞅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支持;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使国家向前发展;改革会遇到重重阻力,要坚持;领导者要善于用人;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争取别人的信任和支持……启示5)商鞅的个人才能。1.战国前期铁器普遍使用和牛耕推广2.秦孝公变法的原因:改变秦国落后挨打的局面(富国强兵)秦孝公求贤1.商鞅变法的时间年:公元前356年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商鞅主持变法1.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2.都江堰和郑国渠的修建秦国的变化课堂小结改革土地制度重农抑商奖励军功迁都咸阳、推行县制严明法令旧制度废除新制度建立;经济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学习与探究自我检查1.战国时一个秦国农民想要免除劳役该怎么做?()。A.杀敌立功B.经商C.从事手工生产D.努力生产粮食布帛

2.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有重要影响的是()。A.允许土地私有B.重农抑商C.实行“连坐法”

D.推行县制3.战国前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A.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B.农业技术的进步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