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厦宜门居汇报人:王兴1243厦门概况五大美丽特质宜居城市目标目录CONTENTS具体措施厦门概况1-1厦门总览厦门市是福建省的一个副省级城市,是全国5个计划单列市之一,同时也是全国首批实行对外开放的五个经济特区之一,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并拥有地方立法权。位于福建东南部,东南与金门岛隔海相望,曾是国共双方距离最短的前线阵地,在两岸敌对期间曾经炮火连绵。厦门的美是一种气质上的美。这里有海,有岛,有山,有城,一个能视为美的地方所该拥有的元素,厦门几乎能做到一个不落。5厦门旧城湖里厦门岛东部同安朝元观大陆→海岛→海岛→大陆城市发展重心自岛外陆地(同安)到海上岛屿(鼓浪屿、厦门岛)再回归到陆地(岛外新城)的发展历程,体现了厦门大格局的变迁。同安古城鼓浪屿翔安新城海沧新城集美新城同安新城皓月园千年古城(同安)五口通商口岸(鼓浪屿公共租界)建国至80年代以前海防前线经济特区(湖里—厦门岛—市域)跨岛发展(岛外大陆)岛外岛内明清时复台基地(厦门岛)岛内外1-2美丽的演变轨迹61950年代《厦鼓全景》1900年代《厦鼓全景》1870年代《厦鼓全景》71980年代《厦鼓全景》2010年代《厦鼓全景》积淀百年美丽天成五大美丽特质9生态优美:厦门冬无严寒、夏长冬短,四季皆美。空气质量优良,饮用水源水质较佳;市域森林覆盖率较高;生态景观资源丰富,具有山地丘陵、河口、港湾、海岛、滨海湿地等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拥有国家级海洋珍稀物种自然保护区;曾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际花园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联合国人居奖”。山海交融:“天风海涛、万石涵翠”。以秀丽的山体为背景、开阔自由的海面为基底,“山、石、林、泉、海、湾、岛、岸”等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元素,形成张弛有致、极富韵律的“山海相融”的景观特色。(237公里长的海岸带;星罗棋布的大小岛屿;万石山—鼓浪屿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城在海上、海在城中”。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城市依山为伴、面海为邻,浑然天成,形成“处处显山见海”的城市意象,一幅幅美丽独特的画卷。山海格局美——山海交融、生态优美的自然环境2-110生活舒适:厦门城市尺度宜人,环境优美,曾获联合国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等诸多荣誉。经济繁荣:厦门经济发展品质优异,政府负债率不超过60%,人均寿命、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为福建之首,国际投资贸易会万商云集,金融商贸服务业蓬勃发展。城市人均寿命(岁)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人均消费性支出(万元)每千人医院床位数(张)厦门78.93.762.493.35福州762.942.003.93泉州73.53.232.013.09深圳77.74.072.672.65青岛80.13.212.045.8大连81.12.752.045.2杭州80.33.752.285.4发展品质美——生活舒适、经济繁荣的高端品质2-211东南亚侨乡风情与近代历史:厦门旧城骑楼建筑;厦大、集美的嘉庚建筑;历史风貌与文物古迹。异国情调与人文荟萃:鼓浪屿“万国租界”;人文故事。闽南特色与台海缘系:闽南大厝、民俗文化与闽台五缘优势;郑成功延平文化。现代城市:筼筜湖、五缘湾、杏林湾城市景观与风貌特色。中西合璧:福建历史上曾称为”中国海上零公里“,厦门作为近代新兴的海港风景城市,更是多元荟萃、对外开放的海洋文明代表,以侨乡风情、异国情调、闽南文化、温馨现代为特色,历史文化传统和现代城市气息交融,形成混合多元中西融合的文化特征。闽台渊源:台湾现有人口中祖籍在福建的占80%,自古以来闽台关系十分密切,具有血缘、地缘、文缘、商缘和法缘的“五缘”渊源。多元人文美——中西合璧、闽台渊源的多元文化2-312闽南神韵:厦门、漳洲、泉州有共同的文化渊源、紧密的空间联系,共同构成闽南金三角地区。厦门是闽南金三角经济中心、文化荟萃之地,以独具特色的城市空间、丰富多彩的闽南文化、优雅进取的市民精神,谱写闽南神韵新篇章。区域一体:厦漳泉三市功能互补,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育、产业分工协作等方面实现“设施共建、资源共享、协调发展”,区域一体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厦门作为区域中心龙头,具独特区位优势。地域特色美——闽南神韵、区域一体的独特区位2-413联合国人居奖(2004年)、国际花园城市(2002年)全国文明城市(2005、2008、2011年三连冠)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城市三连冠(2001-2004、2005-2008、2009-2012)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1997年)国家卫生城市(1996年)中国人居环境奖(2003年)国家园林城市(1997年)全国绿化模范城市(2007、2008年)中国城市科学发展综合排名第一名(2011年)中国十大自主创新城市(2011年)中国十大低碳城市(2011年)全国双拥模范城(1991—2012年八连冠)最受农民工欢迎十大城市(2007年)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1998年)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1999、2003、2007、2009、2011年)全国创业先进城市(2012年)中国服务型政府十佳城市榜首(2011年)全国交通管理模范水平一等城市(2003年)中国最具国际竞争力旅游城市(2007年)中国最美会议城市(2012年)多元包容:厦门独特的中西合璧、多元文化生态特征体现了多元包容的城市精神。温馨平和:厦门人宽和温馨、诚毅从容、温文尔雅的性格特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塑造了浪漫温馨的幸福家园。社会和谐美——多元包容、温馨平和的社会关系2-5宜居城市目标15厦门素有“海上花园”的美誉,2002年获E类(特大城市类)国际花园城市第一名。厦门将凭借其独特城市空间格局,充满魅力的城市景观,开放包容的文化内涵,健康的城市生活,国际水准的硬件设施与软环境,成为国际知名的花园城市。内涵之要点:独特化的城市空间:厦门以“城在海上、海在城中”,“山海相连、城景相依”独特的海上花园城市空间格局享誉世界。魅力化的城市景观:山海相连、花团锦簇的城市景观,曲折蜿蜒、尺度多样的魅力湾区,具有世界知名度的浪漫海岸线。国际化的城市环境:具备国际水准的交通、信息等硬件环境,具备与国际接轨开放包容的文化、公共管理的软件环境,成为在经济、文化、旅游、人居环境等方面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健康化的城市生活:厦门以宜人的气候,四季变化的丰富景致,完善的公共设施,居民主动积极参与的和谐积极的社会氛围,成为践行健康生活方式的宜居城市。多元化的城市文化:进一步突显厦门中西文化交融、民俗与高雅共生、传统与现代并存、国际性与地方性共荣的文化内涵。国际层面——国际知名的花园城市3-116定位之内涵:根据十八大“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要求,厦门要成为美丽中国的典范城市可以在以下方面成为典范。内涵之要点:资源节约型城市:以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推动节能减排,建设节水型城市,集约高效利用土地,成为资源节约型城市。环境友好型城市:充分保护厦门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本底,加强森林、水库、溪流、湿地的保护,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城市建设与自然山水有机结合,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优化城市建设布局,成为环境友好型城市。创新驱动型城市:以美好环境吸引和聚集人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创新驱动型城市。社会和美型城市:美好人居环境与和谐社会建设相互促进,以美好环境的各项建设为载体,发动全社会的参与,成为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的社会和美型城市。文化交融型城市:保护和发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独特的地方城市风貌和非物质文化,吸收融汇中外各地优秀文化,成为文化交融型城市。国家层面——美丽中国的典范城市3-217内涵之要点:两岸经贸合作最紧密区域:创新两岸产业合作发展的体制机制。将厦门建设成为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基地,依托台商投资区和重点产业园区,共同建设两岸产业对接专业园区。创新两岸贸易合作的体制机制,加快建设对台贸易中心和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建设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两岸文化交流最活跃平台:创新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体制机制,发挥闽南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建设一批两岸文化交流平台和文化产业基地。创新两岸合作办学模式,建立两岸卫生合作对接平台等。两岸直接往来最便捷通道:创新便利两岸直接往来的体制机制。健全两岸人员往来的管理机制,实施更加便捷的两岸人员往来政策和管理办法。完善两岸“三通”机制,建立更加边界的两岸交通体系。两岸同胞融合最温馨家园:建立新型高效的社会管理体制,为台胞在厦门投资兴业、交往交流和生活居住提供更加良好的社会服务和更加优化的制度环境。深化教育、文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扩大两岸交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探索台胞融入社区生活的社会管理体制。两岸民间交往最亲密基地:在海峡论坛的平台基础上,不断拓展两岸民间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在民间基层建立多样化、多层次的密切联系渠道,加深两岸民众情感交流,打造两岸民间交往最亲密基地。两岸金融中心意象图对台层面——两岸交流的窗口城市3-318泉州厦门漳州龙岩定位之内涵:厦门属于闽南金三角地区,在生产服务、科技创新、生活服务、公共服务、交通等方面成为具有强大竞争能力、服务能力和集聚扩散能力的闽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内涵之要点:闽南地区生产服务中心:闽南地区金融、物流、贸易、信息、会展等高端生产服务中心。闽南地区公共服务中心:闽南地区的医疗、教育、体育、文化艺术等公共服务中心。闽南地区交通服务中心:闽南地区最高等级的交通枢纽:港口、机场、火车站;最便捷辐射闽南地区的交通网络:铁路、快速路、航空、航运交通系统。闽南地区科技创新中心:闽南地区科研机构聚集地,创新研发基地,高级管理、技术人才集聚地。闽南地区生活服务中心:闽南地区旅游、娱乐、购物等高端生活服务中心。区域层面——闽南地区中心城市3-419定位之内涵:厦门有亲切友好的温馨家园、包容互助的共同家园、高水平的公共服务、高水准的生活环境、高品质的精神文化生活、民主和谐的社会生活,为市民提供优质的生活质量,成为“温馨包容的幸福城市”。内涵之要点:创业的家园:以包容互助、海纳百川的胸怀,汇聚各种人才,形成让所有城市成员发挥潜能的创业家园。宜居的家园:以舒适的住房、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体、整洁的街道、美丽的城市景观、配套完善的绿地公园,形成优美的生活环境;以高水平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公共交通,让全体市民享有优质的公共服务。平安的家园:以公正和谐的社会治理,民主有序的社区自治,稳定融洽的家庭生活,形成让所有城市成员和谐共处的平安家园。文明的家园:以文明友善的社会风尚,文雅大方的市民素养,便捷宜人的城市环境,形成文明温馨的家园。多彩的家园:以丰富的文体娱乐、休闲旅游、商业服务、节庆活动,形成多姿多彩的家园。城市层面——温馨包容的幸福城市3-4具体措施21海沧港厦门北站翔安机场前场物流园区翔安站高崎枢纽梧村枢纽往泉州往漳州往招银港1号线环湾3号线2号线城际轨道城际轨道环岛旅游轻轨4号线推进轨道建设,引导新城发展金门建设4条骨干轨道:厦门岛到集美1号线、海沧-厦门岛-翔安新机场2号线(预留城际轨道衔接)、岛外环湾3号线、以及环岛旅游轻轨4号线;组织换乘和多方式联运的衔接系统,构建“一体化”分级交通枢纽体系,整合城市内外交通网络,依托枢纽引导新城发展。构筑1个综合枢纽,高崎作为区域枢纽转换各种交通方式。协调交通枢纽与土地利用布局,形成“组团式、串珠状”空间结构。构筑湾区导向、贯通组团的城市骨架交通4-1深入组织实施绿道系统建设,形成全长848公里的绿道网络,沿着山体和海岸线形成环山环海绿道,以及依托溪流水系形成山海连通的绿道网络。通过绿道网络连接城市、海洋、河流与山体。建设多层次、全覆盖的绿道系统4-223坚持公交优先战略,构建“地铁+旅游轻轨+BRT”为骨架的公交体系,组织一体化换乘衔接系统;实施交通需求管理,限制岛内及跨岛小汽车出行;发展多元交通模式,建设高品质慢行专用道、公共自行车系统、水上交通和旅游交通,营造“人性化”街道空间。打造“公交+慢行”主导的绿色交通体系4-3BRT刷E通卡票价为:以3公里为基本里程,起价0.3元,之后每递增1公里按0.1元计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