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二单元4烛之武退秦师(区一等奖)_第1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二单元4烛之武退秦师(区一等奖)_第2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二单元4烛之武退秦师(区一等奖)_第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二单元4烛之武退秦师(区一等奖)_第4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二单元4烛之武退秦师(区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及特殊句式,翻译课文。2、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前后照应的写作技巧。3、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习过程:一、史书的相关知识(1)《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

编年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

左丘明

所作。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

春秋三传

”。

(2)编年体是按

时间

顺序编写的史书题材。《春秋》是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是

《左传》

国别体是以

国家

为中心编写的史书体裁。如《国语》、《战国策》等。

纪传体是以

人物传记

为中心的史书体裁。如《史记》、《三国志》等。

二、注音①夜缒而出(zhuì)

②逢孙(páng)

③氾南(fán)

④阙秦(quē)⑤肆其西封(sì)

⑥杞子(qǐ)⑦越国以鄙远(bǐ)⑧朝济(jì)⑧

佚之狐(yì)

⑨共其乏困(gōng)

⑩许君焦、瑕(xiá)

三、课文学习(一)起因:(1)语法常识:a、释义:①以其无礼于晋

以:因为

②且贰于楚也

贰:从属二主③晋军函陵

军:名词用作动词,驻军

b、翻译掌握特殊句式:①以其无礼于晋

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句)。译文:因为晋文公出亡过郑时,郑国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他②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省略句,省略介词“于”,应为“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译文:晋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2)秦晋两国围郑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3)历史背景:①以其无礼于晋重耳的父亲晋献公有八个儿子,其中太子申生和公子重耳、夷吾都很贤德(重耳和夷吾的母亲是亲姐妹)。晋献公因宠爱骊姬姐妹疏远了自己的儿子,在骊姬的迫害之下,太子被迫自杀,重耳和夷吾分别逃亡。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②介子推割臀奉君③且贰于楚也公元前632年,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即文中“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只相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实属城濮之战的余波。

(二)发展:(1)

语法常识:a、释义:①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若:假如

②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辞:推辞;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③无能为也已

已:同矣

④是寡人之过也

之:助词,的⑤许之

许之:答应;之:代词,这件事

b、掌握特殊句式:①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句)。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省略句。③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2)郑伯请烛之武出使秦,开始时烛之武并没有接受,烛之武推辞的原因(用原文回答)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2)

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从中可以看出郑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郑伯:虚心纳谏,敢于改过

(三)高潮:(1)

语法常识:a、释义:①

夜缒而出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

注:在古文中,方位、时间、名词出现在谓语动词前,一般活用作状语。

敢以烦执事

执事:办事的官吏③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以:介词,把;鄙:边邑,名词意动用法(用作动词),把……当作边境④

焉用亡郑以陪邻

亡:使动用法,使……灭亡;陪:增加⑤

邻之厚,君之薄也

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厚、薄:形容词用作动词,力量变雄厚,变薄弱⑥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今异义词,把……当作;东道主:古今异义词,东方道路上的主人⑦

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今异义词,出使的人

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乏的东西⑨

尝为晋君赐矣

为:给予⑩

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⑪

既东封郑

东:名词作状语,在东面;封:名词用作动词,当做疆界⑫

又欲肆其西封

西:名词作状语,向西⑬

若不阙秦

阙:使动用法,使……减少、侵损、削减⑭

将焉取之

焉:哪里⑮

唯君图之

唯: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图:考虑⑯

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yuè),高兴;盟:名词用作动词,结盟

b、掌握特殊句式:①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介词结构后置,应为:有何厌。

②敢以烦执事

省略句,应为:敢以之烦执事。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省略句,应为“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④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句,应为:有何厌。

c、翻译句子:①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译文: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译文: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

(2)历史背景: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自此,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出现了裂痕。

(3)思考:烛之武用哪些事实和事理说服秦伯退兵?其中哪一点最关键?a、坦言知亡,动之以情:“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b、阐明厉害,晓之以理:“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c、以利相诱,为秦着想:“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d、引史为例,巧设离间:“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其中b项最为关键

(四)结局(1)语法常识

a、释义①

子犯请击之

之:代词,指秦军②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没有;夫人:古今异义词,那人③

因人之力而敝之

因:依靠;敝:损害④

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⑤

以乱易整,不武

以:介词,用⑥

吾其还也

其: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

b、掌握特殊句式:①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判断句。

(2)晋文公为何不愿向秦军进攻?理由是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