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垂直位移观测_第1页
第4章 垂直位移观测_第2页
第4章 垂直位移观测_第3页
第4章 垂直位移观测_第4页
第4章 垂直位移观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垂直位移观测

西南石油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测绘教研室戴小军

1多媒体课件

1.

垂直位移:工程建筑物、水坝等变形体及其基础在垂直方向的变形,又称为沉陷或沉降。

2.为什么垂直位移观测是变形观测中一个重点内容?建筑物或基础各部位垂直位移不均匀时,则会发生倾斜或扭曲,垂直位移会造成地面塌陷,给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带来不利影响,特别是严重的不均匀垂直位移则会给建筑物带来毁灭性的结果。3.垂直位移观测的观测周期?从项目施工、验收、运营都必须进行垂直位移观测。

2多媒体课件§4.1观测系统的布设与标志4.1.1基点布设与检测1.基点埋设(1)工业场地一般采用深埋法进行基点布设(2)水利工程可采用远设与工作基点相结合的方法2.基点检测

为了检测基点的稳定性,可将其成组埋设,通常每三个点一组,形成一个每边长约100m的等边三角形。3多媒体课件§4.1观测系统的布设与标志4.1.2基点标志和埋设地表岩石表基点尽可能埋在基岩上,但不能把孤石当成基岩,否则孤石有所松动,水准头的标高也会变化。

2.工业场地沉陷基点标:用129mm的钻头钻孔后注入混凝土筑成。4多媒体课件§4.1观测系统的布设与标志4.1.2基点标志和埋设

沉降观测埋设的浅式基点3.土地基上的基点:由柱石和底盘连成,顶面安装水准标志,在次标志北面安装一副标。5多媒体课件§4.1观测系统的布设与标志4.基岩水准标:首先清理风化层,然后开一适当深度岩坑,在内开凿高差为0.1米的岩孔,灌注混凝土,埋入标志。(1)具有完整基岩露头(2)岩石露头在地面下1.5米内6多媒体课件§4.1观测系统的布设与标志5.深埋钢管标:当地面覆盖层较厚,基岩埋藏更深,采用上述基点形式不稳定的时候,可采用钻孔埋管建立深埋钢管标。类型一:底部有基岩7多媒体课件§4.1观测系统的布设与标志类型二:底部无基岩且只能到达软泥层8多媒体课件§4.1观测系统的布设与标志5.双金属标:

在全年温度变化幅度交大的地方,当岩石上部土层较深时,为避免温度变化对标志高程的影响,采用双坐标法。9多媒体课件§4.1观测系统的布设与标志平峒标:为避免标志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可采用平峒石标。10多媒体课件4.1.3测点标志与埋设测点埋设的原则:布设在最有代表性的地点,即要埋设在真正能反映变形体发生垂直变形的位置。一、工业与民用建筑物观测标志1.设备基础上的标志:各种基础观测点标志多用铆钉或钢筋制作§4.1观测系统的布设与标志11多媒体课件§4.1观测系统的布设与标志2.柱基础上的标志:一般是将为弯钩形的观测标志平向插入,或用角钢等成60度插入柱基内,再用1:2水泥砂浆填充即可。钢柱上的观测标志,大多用铆钉或钢筋焊接在钢柱上。12多媒体课件§4.1观测系统的布设与标志3.掩蔽式标志:(1)检查井式(2)设备基础上的掩蔽式标志(3)螺旋式13多媒体课件§4.1观测系统的布设与标志二.大坝观测点标志

按位置可以分为:坝面测点、廊道测点、基础测点及其他工程测点。形式如下:综合标:2.混凝土嵌心标14多媒体课件§4.1观测系统的布设与标志3.墙上标4.钢管标15多媒体课件矿区内地表沉陷观测点§4.1观测系统的布设与标志三.矿区观测点标志16多媒体课件§4.1观测系统的布设与标志四.垂直位移观测点位置的选择注意事项1.基点(1)当新建建筑物附近有修建年代比较长,基础稳定的建筑物时,则可在该建筑物上设置基点(2)基点一般设置在建筑物范围外约20-25米处,并避开日后可能要修建管线的地区,对于产生振动的建筑物,基点埋设距建筑要远点,大型建筑物中,基点要统一布设在建筑周围,以便水准联测。(3)大坝基点一般设置在坝体的下游,避开岩石断裂带和地下水的影响,最好选择在基岩上,或埋于深层原状土内。17多媒体课件§4.1观测系统的布设与标志2.观测点(1)室内观测点一般选择在地坪+0.5米处较为适宜,测点以上的净高不低于3.2米,同时避开柱间横隔墙,和墙外排水管。(2)若灌注基础时,根据本身荷载情况,应选择埋设临时的垫层观测点,待永久观测点埋设完毕及沉降稳定时,立即把高程引到永久观测点上。(3)若观测点遭到破坏,必须立即补埋。

18多媒体课件垂直位移包括地面垂直位移和建筑物垂直位移。地面垂直位移:地面沉降或上升,其原因除了地壳本身的运动外,主要是人为造成的。建筑物垂直位移:测定建筑物基础和其本身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移。测定地面、建筑物垂直位移时设置水准点位的要求:1.基准点应在远离(平向或纵向)变形区的稳定地点设置,可在稳定基岩或非常稳固的建(构)筑物上设立,也可深埋至基岩;其构造与埋设必须保证稳定不变和长久保存等。2.观测点必须设立在最具有代表性的地点,并要注意点的密度;对于建(构)筑物必须设立在其基础上,并便于观测和保存。19多媒体课件§4.2沉陷观测4.2.1基本方法方法中小型建筑物沉陷观测:普通水准测量大型厂房、高大建筑物:精密水准测量2.注意事项:(1)水准路线尽量闭合(2)三固定原则(3)在固定线路上的固定测站、转点位置设置临时标志和尺桩,以加快观测速度(4)施工阶段的沉陷观测,应利用建筑物平面图分段记录观测时的施工进度,以便绘制沉陷量和荷载的关系曲线图。20多媒体课件3.概念沉陷回弹观测:定期测量观测点的相对于基准点的高差,并将不同时期测得的高程比较,得出沉陷与回弹情况。沉陷观测常采用水准测量的方法。(1)对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物:§4.2沉陷观测21多媒体课件§4.2沉陷观测变形观测多数是基础沉陷观测,对于建造在深度8~10m以上的基坑中的基础则要观测基坑回弹。水准线路(从一水准点到另一水准点)应形成闭合线路。水准测量时视线短,不大于25m.22多媒体课件一、基准点观测水准基点间所布设的水准环线,一般每公里水准测量中数的中误差不大于0.5mm二、观测点观测混泥土观测点的沉陷是根据两岸的工作基点测定。其观测的中误差不超过±1mm.为了测定观测点的沉陷量,应在沉陷范围外50~100m处布设控制点,一般观测段的每端应布设两个控制点,间距50m。§4.2沉陷观测23多媒体课件§4.2沉陷观测二、大坝沉陷观测(1)测量标准:基点观测按照一等水准的要求实施,测点观测一般是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2)因为大坝水准测量很多测段都是在廊道内进行,从而增加了测量的难度,因为廊道高度低,廊道底面呈阶梯状,坡度大,弯道多,视线很短,增加了测站数。补充要求如下:仪器至标尺的距离,最长不超过40米,每站的前后视距不大于0.3米,前后视距差累计不大于1米;24多媒体课件§4.2沉陷观测每次观测进出廊道前后,仪器、标尺均需凉置半小时后才能进行观测;在廊道内观测采用手电照明。(3)注意事项A初期观测的次数较多,运营后较少,遇到暴雨,洪峰等特殊情况,需增加观测次数B观测的水准路线铺设成两个工作基点之间的附合导线形式,每次观测值均需加入标尺改正值。C每次观测不可以以工作基点做为起始高程,必须从基点开始,但将工作基点的年下沉值做为常数。25多媒体课件测定建筑倾斜观测的方法:直接测定建筑物的倾斜通过测量建筑物基础相对沉陷的方法确定建筑物的倾斜。一、直接测定建筑物的倾斜的方法:悬吊锤球,根据偏差直接确定建筑物的倾斜经纬仪投影、测水平角或光学垂准等。如图11-1根据建筑物的设计,A点于B点位于同一数值线上,但发生倾斜时,则A对点B移动某一数值,则该建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