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业分层测评(十五)(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引起一系列的变化。读图,回答1~2题。1.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最有可能是()A.植被破坏 B.气候变化C.人口数量增多 D.围湖造田2.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综合性特征 B.整体性特征C.区域性特征 D.差异性特征【解析】第1题,根据甲引起的各种问题,可以推断甲是植被破坏;气候变化也可能会引起河流径流量变率减小;人口增加,与河流径流量变率增大、土壤肥力下降无因果关系;围湖造田,与土壤肥力下降无关。第2题,该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即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可能会引发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答案】下图是以北半球为例的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3~4题。3.⑤气候类型的成因是()【导学号:32980129】A.受西风带控制B.受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C.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4.②气候类型分布区的地带性植被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热带季雨林【解析】⑤气候类型分布在30°N~40°N大陆西岸,是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②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带性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答案】下图为我国北方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略图,读图,完成5~6题。5.图中甲、乙、丙的自然带依次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B.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D.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6.自然带的这种变化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解析】从图中判断出甲位于我国北方东部季风区,年降水量较多,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乙主要位于内蒙古高原东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较少,植被以草原为主;丙位于西北内陆地区,年降水量稀少,地表以荒漠景观为主。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经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即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答案】读我国某山脉90°E附近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7~8题。7.M坡最有可能是()【导学号:32980130】A.东坡 B.西坡C.南坡 D.北坡8.N坡缺失云杉林带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高,气温低B.海拔高,气温低C.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D.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解析】第7题,该山脉位于90°E附近且基带为温带荒漠带,则必然位于我国新疆地区,该山海拔达5000米以上,可能为天山。干旱区山地森林带分布在水分条件较好的山坡,M坡有云杉林,而N坡无森林带,说明M坡水分条件较好,则M坡为迎风坡和阴坡(即北坡)。第8题,依上题分析,N坡处于背风坡而水分条件较差,故无森林带分布。【答案】9.根据陆地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回答下列问题。(1)若该图表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各环境要素间的关联性,请写出下列相应内容。降水________;气温日较差________;地表水________;地貌多________;土壤________;植被________。【导学号:32980131】(2)区域生态系统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地貌的发育过程,试简要分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3)请从上面两个实例归纳陆地环境整体性的表现。【解析】第(1)题,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干旱的气候影响了其水文、地貌、土壤、植被等。第(2)题,植被破坏加剧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第(3)题,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某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答案】(1)少大少戈壁荒漠有机质含量少稀少(2)植被遭破坏,加速了流水侵蚀。(3)①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每个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能力提升]下图为某大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中字母a~h分别代表不同的自然带类型),读图,完成10~11题。10.图中属于草原自然带类型的有()A.b、eB.d、h C.e、dD.e、h11.关于图中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a、b、c分布狭长主要是受地形的影响B.a→h→g反映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C.a、d的形成原因相同D.a和g的南北延伸主要与地形的影响有关【解析】第10题,g为热带雨林带,h为热带草原带,b属于地中海气候,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叶林带。d为荒漠带,e为温带草原带。第11题,南美大陆西岸有高大的安第斯山的阻挡,造成西岸的气候与植被沿海岸呈条带状分布。a为热带沙漠带,受寒流的影响,向赤道方向延伸。g为热带雨林带,形成原因是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地带,沿岸暖流经过,增温增湿。【答案】读部分陆地自然带分布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题。12.关于图中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形成该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热量B.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影响了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C.反映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D.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地区分布在大陆东部【解析】图中显示生长积温、年均温等热量要素逐渐变化较明显,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依据图中有硬叶林带可判断有地中海气候区,则典型分布地区在大陆的西部。【答案】A13.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甲),回答问题。图甲(1)图甲中数码表示的自然带名称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导学号:32980133】(2)图甲中自然带从⑤到①表示的是自然带的______分异规律和________分异规律。(3)自然带②在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是否有分布?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自然带在40°N高山上的分布的上限高度约是________。(4)自然带⑤在________洲分布最广,自然带④在我国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图乙(5)图乙是沿46°S作的“南美洲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中A的自然带与图甲中的________(填序号)自然带相符;图中B自然带名称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该自然带分布图综合了纬度地带性规律与山地的垂直地带性规律,判读难度较大。根据图中的雪线以及纬度的分布等因素可以判断出各个自然带的名称。①~⑤分别为寒带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或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雨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在南半球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而缺少分布,自然带④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带雨林带在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地区分布最广泛。根据46°S以及该地区位于南美洲可以判断,A处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自然带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任务保证金合同范例
- 全额购房合同范例
- 2025年上半年中学教师工作总结模版
- 买地协议合同范例
- 仿古门窗供货合同范例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模版
- 上海施工合同范例2004
- 医疗行业办公用品供应链的优化
- 区块链赋能智慧城市建设的十个方向
- l礼盒销售合同范例
- DB43-T 3008-2024 三维地理信息模型数据产品质量检查与验收技术规范
- 2023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总复习资料
- DL∕T 1250-2013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带电超声局部放电检测应用导则
- (正式版)CB∕T 4554-2024 船舶制造舱室通风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 《新能源汽车地下停放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编制说明
- SL+336-2006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规程
- DL-T5181-2017水电水利工程锚喷支护施工规范
- 雷雨-剧本原文-高中语文雷雨剧本原文
- 北京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合格考知识点总结
- 2024年-FBI教你读心术andy
- 《切尔诺贝利事故》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