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枫木桥乡联校2022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长沙市枫木桥乡联校2022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长沙市枫木桥乡联校2022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长沙市枫木桥乡联校2022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长沙市枫木桥乡联校2022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长沙市枫木桥乡联校2022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抬头见喜①老舍对于时节,我向来不特别的注意。拿清明说吧,上坟烧纸不必非我去不可,又搭着不常住在家乡,所以每逢看见柳枝发青便晓得快到了清明,或者是已经过去。对重阳也是这样,生平没在九月九登过高,于是重阳和清明一样的没有多大作用。端阳,中秋,新年,三个大节可不能这么马虎过去。即使我故意躲着它们,账条是不会忘记了我的。也奇怪,一个无名之辈,到了三节会有许多人惦记着,不但来信,送账条,而且要找上门来!设若专讲三节的热闹有趣那一面儿,我似乎是最喜爱中秋。我至少有三次喝醉是在中秋;酒入愁肠呀!这三次“非杨贵妃式”的醉酒我还都记得很清楚。第一次是在北平,好友卢嵩庵从柳泉居运来一坛子“竹叶青”。又约来两位朋友——内中有一位是不会喝的。大家就抄起茶碗来。坛子虽大,架不住茶碗一个劲进攻;月亮还没上来,坛子已空。干什么去呢?打牌玩吧。各拿出铜元百枚,第一把牌将立起来,不晓得——至今还不晓得——我怎么上了床。牌必是没打成,因为我一睁眼已经红日东升了。第二次是在天津,和朱荫棠在同福楼吃饭,各饮绿茵陈二两。吃完饭,到一家茶肆去品茗。我朝窗坐着,看见了一轮明月,我就吐了。这回决不是酒的作用,毛病是在月亮。第三次是在伦敦。那里的秋月是什么样子,我说不上来——也许根本没有月亮其物。中国工人俱乐部里有多人凑热闹,我和沈刚伯也去喝酒。我们俩喝了两瓶葡萄酒。酒是用葡萄还是葡萄叶儿酿的,不可得而知,反正价钱很便宜;我们俩自古至今总没作过财主。喝完,各自回寓所,一上公众汽车,我的脚忽然长了眼睛,专找别人的脚尖去踩。这回可不是月亮的毛病。对于中秋,大致如此——无论如何也不能说它坏。就此打住。至若端阳,似乎可有可无。新年最热闹,也最没劲,我对它老是冷淡的。自从一记事儿起,家中就似乎很穷。爆竹总是听别人放,我们自己是静寂无哗。记得最真的是家中一张《王羲之换鹅》图。每逢除夕,母亲必把它从个神秘的地方找出来,挂在堂屋里。姑母就给说那个故事;到如今还不十分明白这故事到底有什么意思,只觉得“王羲之”三个字倒很响亮好听。后来入学,读了《兰亭序》,我告诉先生,王羲之是在我的家里。中学的时期是最忧郁的,四、五个新年中只记得一个,最凄凉的一个。那是头一次改用阳历,旧历的除夕必须回学校去,不准请假。姑母刚死两个多月,她和我们同住了三十年的样子。她有时候很厉害,但大体上说,她很爱我。哥哥当差,不能回来。家中只剩母亲一人。我在四点多钟回到家中,母亲并没有把“王羲之”找出来。吃过晚饭,我不能不告诉母亲了——我还得回校。她愣了半天,没说什么。我慢慢的走出去,她跟着走到街门。摸着袋中的几个铜子,我不知道走了多少时候,才走到学校。路上必是很热闹,可是我并没看见,我似乎失了感觉。到了学校,学监先生正在学监室门口站着。他先问我:“回来了?”我行了个礼。他点了点头,笑着叫了我一声:“你还回去吧。”这一笑,永远印在我心中。我好象没走就又到了家,母亲正对着一枝红烛坐着呢。她的泪不轻易落,她又慈善又刚强。见我回来了,她脸上有了笑容,拿出一个细草纸包儿来:“给你买的杂拌儿,刚才一忙,也忘了给你。”母子好像有千言万语,只是没精神说。早早的就睡了。中学毕业以后,新年,除了为还债着急,似乎已和我不发生关系。我在哪里,除夕便由我照管着哪里。别人都回家去过年,我老是早早关上门,在床上听着爆竹响。平日我也好吃个嘴儿,到了新年反倒想不起弄点什么吃,连酒也不喝。在爆竹稍静了些的时节,我老看见些过去的苦境。可是我既不落泪,也不狂歌,我只静静的躺着。躺着躺着,多处烛光在壁上幻出一个“抬头见喜”,那就快睡去了。(有删节)[注]①抬头见喜:老北京人过年的风俗,原以残烛结穗在墙上的烛花投影取譬,现多指在屋内贴上“抬头见喜”等吉祥字样。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笔下的传统节日是矛盾的:既是喜庆之日,又是忧虑催债之时。这一领悟源于作者底层平民生活的深切体验。B.本文并未遵循时间发展的顺序进行叙事,而是以节日为线索谋篇布局,结构自由开放,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C.作者更喜欢中秋,是因为他喝酒都是在中秋,因为只有中秋有朋友,有酒,有月亮,因为三次醉酒经历都充满喜剧色彩和美好情趣。D.“抬头见喜”既是在呼应文中的新年时节,又与“我”的实际心境构成反讽和自嘲,反衬出这篇散文的悲郁。8.结合上下文,分析文章画横线的句子的含义。新年最热闹,也最没劲,我对它老是冷淡的。9.老舍的语言风格以幽默见长,请结合文章中内容(自选三处),说说本文是如何体现其幽默的风格的。参考答案:7.C

8.①新年是一年之中最热闹的时节,但这种热闹只属于他人;②作者与新年相关的记忆,只有亲人的离世的悲伤,与母亲相依守岁的“凄凉”,因生活的贫瘠而被人催债的苦恼,并没有感受过新年的喜庆,他人的热闹反而更映衬了自身的凄凉,所以作者对新年冷淡,觉得没劲。

9.幽默在本文中主要体现为:①反语的使用,如“一个无名之辈,到了三节会有许多人惦记着”;②比喻、夸张等手法的使用,如“看见了一轮明月,我就吐了”“我的脚忽然长了眼睛,专找别人的脚尖去踩”;③自嘲,如“我们俩自古至今总没作过财主”;④口语化、生活化的语言,如“架不住茶碗一个劲进攻”等。【7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C项,“作者更喜欢中秋,是因为他喝酒都是在中秋”错误,文中不能得出“喝酒都是在中秋”的结论,也得不出作者一生“只有中秋有朋友,有酒,有月亮”,“三次醉酒经历都充满喜剧色彩和美好情趣”也不对,中秋的醉酒是“酒入愁肠”“呕吐”而并非“美好情趣”,喜剧表面的背后仍是孤独和伤感。应该整体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语句含义理解。赏析句子,我们应该从修辞、语言、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去考虑。看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深刻含义,语言上有怎样的特点。“新年最热闹,也最没劲”,结合文本内容“自从一记事儿起,家中就似乎很穷。爆竹总是听别人放,我们自己是静寂无哗”分析,新年是一年之中最热闹的时节,但这种热闹只属于他人。“我对它老是冷淡的”,结合文本内容“中学的时期是最忧郁的,四、五个新年中只记得一个,最凄凉的一个……她有时候很厉害,但大体上说,她很爱我”“我好象没走就又到了家,母亲正对着一枝红烛坐着呢……早早的就睡了”“中学毕业以后,新年,除了为还债着急,似乎已和我不发生关系”分析,作者与新年相关的记忆,没有感受过新年的喜庆,他人的热闹反而更映衬了自身的凄凉。【9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探究本文的语言特色,结合文本内容分析。赏析语言特色可分三步走:概括内容、分析语言形式、用形容词表达。掌握语言特色的词语(形容词)、通过比较、选择予以定性,积累常见的语言特色的词语有:平实质朴、含蓄隽永、豪放刚健、黯淡凄婉、清新自然、生动形象、幽默讽刺、富丽清新(清新、华丽)、淡雅肃静等等。结合具体内容,通过比较,使抽象的语言特色词语与具体内容吻合一致。题干提示“幽默”,反语的使用;比喻、夸张等手法的使用;口语化、生活化的语言等,结合文本内容分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学问源于乐趣,藏宝最终散尽曾有一种说法,21世纪可能还会出现个钱钟书,王世襄是出不了了。2009年11月28日,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王世襄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享年95岁。王世襄的离世,意味着中国又一位标志性文化老人的陨落。王世襄生于1914年。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曾是朝中大官,母亲出身书香门第。他年轻时就在燕京大学读书。王世襄虽然出身名门,拥有很好的教育背景,对书画、陶瓷这些也都较为精通,但是他更关注社会底层的文娱活动,如捉獾、养鸽、驯鹰、养狗等。然而,他的很多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却并没有被一般人看成是学问。

王世襄是杂家也是通家。他的许多学问最初都起源于乐趣。王世襄生前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如果连玩都玩不好,还有可能把工作干好吗?”他被称为“京城第一玩家”。少年的“王家二少爷”养狗、玩葫芦、养鸣虫,在京城可算是小有名气。他玩过一只白鹰,是鹰中绝品,当时叫价一百块钱,而当时一袋面粉才两块五。王世襄平生头一次借钱,买走了这只白鹰。王世襄的心思从小就不在学业上,他对自己的评价是:我自幼及壮,从小学到大学,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但启功先生却不认同这种说法,他曾说,王世襄先生的“玩物”是“研物”,许多被人看作是玩的东西,在王世襄眼里都是学问。王世襄曾说:人生价值不在于据有事物,而在于观察赏析,有所发现,使之上升为知识,有助于文化研究。即使是“雕虫小技”,王世襄都能玩出道道。他曾经出版过《中国金鱼文化》《竹刻艺术》《北京鸽哨》等。他收藏的东西除了像家具这样的大家伙,还包括蛐蛐罐、鸽哨这样的小玩意,他在这些方面的研究同样也都非常精深。2000年,王世襄将自己一生所写的大部分文章交由三联书店以“锦灰堆”为名出版,书中涉及家具、漆具、竹刻、工艺、则例、书画、雕塑、舞乐、忆往、游艺、饮食、杂稿等十二类。王世襄于1940年曾应梁思成之邀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国难频仍的年代,他们在荒野中寻找中华文明存在的久远证据,将历史传统缝合。1945年8月,日本投降。经当时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和梁思成推荐,王世襄被派遣回北平清查战乱中损失的文物。当时,许多日本和德国文物贩子与收藏家在中国收买文物,伺机盗运出境。王世襄宴请了四五十位知名的古玩商,请他们提供线索。他得知河南某地出土的青铜器多数被德国人杨宁史买去,于是通过他父亲的友人找到宋子文详陈原委,最终没收了杨宁史的240件青铜器,其中包括价值连城的“宴乐渔猎攻战铜壶”、“商饕餮纹大钺”等。文革时期,王世襄跑到国家文物局,请求文物局的“内行红卫兵”前来抄家,就此保住了大批文物。王世襄毕生为追回国宝而努力,收藏了那么多宝贝,却在晚年全部拍卖回流到社会。王世襄最终选择了“散尽”,这些宝贝也有了更多前世今生。王世襄自称“书呆子”,在“反右”已经开始的情况下,他还热情地邀约黄苗子、郁风以及漫画家张光宇来自己的四合院“芳嘉园”住。小院越来越热闹,成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京城文化圈里一个不可多得的雅致场所。但由于人越来越多,王世襄便将宝物缩回一间漏雨的小屋,将数十件形态、大小各异明清家具塞满狭小的空间。两个明代的柜子被王世襄拼在一起,他和老伴袁荃猷睡在里面,以至黄苗子专为这张特殊的“大床”写了一幅对联---移门好就橱当榻,仰屋常愁雨湿书,横批---斯是陋室。有一件物什是王世襄始终珍藏的,那就是他与夫人用了多年的买菜的提筐。2003年,妻子去世,王世襄在怀念亡妻的诗中,深情地回忆与妻“提筐双弯梁,并行各挈一”的情景。他还说,到将来自己辞世之后,请人把这个提筐放在他们俩的墓穴中间,能与妻子“生死永相匹”。

(有删改)(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文章开篇引用一些人的说法“21世纪可能还会出现个钱钟书,王世襄是出不了了”,并不是在否定钱钟书国学大师的地位,而是为了突出王世襄在民俗研究和文物收藏上的贡献。B、文中写王世襄借钱买白鹰一事,以实例说明他的心思从小就不在学业上,而对“玩物”投入热情,也说明了他的“杂”与“通”。C、王世襄从一开始就秉持研究文化、实现人生价值的理念,有意识地关注“雕虫小技”,《中国金鱼文化》《竹刻艺术》《北京鸽哨》《锦灰堆》等书都是其成就的代表作。D、王世襄毕生为追回国宝而努力,收藏了许多宝贝,却在晚年散尽收藏,这表现出他对国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表现出了他豁达的性情。E、这篇人物传记以议论为主,间有记叙,展现了王世襄性格的不同侧面。(2)、文章写了王世襄的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6分)

(3)、王世襄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如果连玩都玩不好,还有能把工作干好的吗?而他对自己的评价又是: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这两句话是否矛盾?请作简要分析。(6分)

(4)、这篇传记的标题是“学问源于乐趣,藏宝最终散尽”,既概括出了王世襄的生平,又道出事理,颇有深意。请你就对“学问与乐趣”“藏与散”这两组关系的理解,任选一组,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1)、答D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CE不给分。(A项“并不是在否定钱钟书的国学大师的地位,而是为了突出王世襄在民俗研究和文物收藏上的贡献”的表述正确但不全面,还隐含着对不能出现像王世襄这样的大家的担忧。B项“也说明了他的‘杂’与‘通’的表述正确,但“以实例说明他的心思从小就不在学业上,而对‘玩物’投入热情的表述错误,写王世襄借钱买白鹰一事是为了证明王世襄是杂家也是通家,他的许多学问最初都起源于乐趣。C项“从一开始就秉持研究文化、实现人生价值的理念”与文不符。E项“以议论为主,间有记叙”的表述错误,应该是以记叙为主,间有议论。)(2)、①在研究民俗方面,他是杂家也是通家,关注社会底层的文娱活动,不仅仅停留在“玩”的层面,还进行深入的研究,有助于文化发展;②在抢救收藏文物方面,为保护民族文物竭尽心力,收藏广泛,最终却散尽藏宝;③在为人处世方面,生活简朴,为人淡泊,待人热情,重感情。(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3)、不矛盾。前一句的意思是:人天性好玩,对玩投入极大热情,在玩的过程中可以总结知识,凝聚智慧,而如果没有这样的知识和智慧是干不好工作的;后一句是王世襄的自谦之语,也是自得之言;这两句话表明王世襄专注于不被一般人认可的“学问”,却乐此不疲,很有收获。(观点明确2分,分析4分)

(4)、示例一:学问与乐趣。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做学问的动力,带着兴趣去做学问,那么在做学问过程中不仅能获得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还能获得发现、探究、创新的乐趣;②在做学问的过程中,乐趣能产生强大动力,可以化苦为甘,使做学问不再是枯燥的事情,而成为有益的探索过程;③一个人学问成就的大小,往往与他在其中感受到的乐趣成正比。(考生结合自身实际阐释也可)

示例二:藏与散。①对一切藏品而言,藏是暂时的,散是必然的,藏与散是收藏过程中的一对矛盾;②藏是珍爱,也是保护,但并不是个人在物质上的占有;③散是对藏品进行的更合理的再分配,藏品散于社会,让更多人了解其价值,由此可以传承文化;④人对喜爱的东西应该懂得珍爱,藏时竭尽心力,也应该懂得与人分享,散时散得洒脱。(观点明确2分,分析充分6分)3.阅读下列文章,完成16-19题。(共21分)聂绀弩:“我将狂笑我将哭”(节选)王培元聂绀弩去世前一年元宵节的前三天(1985年3月3日),郁风、黄苗子夫妇和吴祖光,一同来探访他。郁风看到他虽整日卧病在床,但依然读写不废,就随手拿过一张纸,为他勾画了一幅像,遂吟道:“冷眼对窗看世界。”黄苗子马上对曰:“热肠倚枕写文章。”夫妇俩凑成了一联。聂绀弩看了一眼,回过头来,笑了。这一年下半年,他的身体状况越来越糟:腿部肌肉日渐萎缩,发展到手臂也不听使唤,一条腿已经不能伸直,直至自己一点也动弹不得,连脑袋从枕头上抬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每天只能静静地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像一段干朽的木头一样。他拒绝住院,最后,连吃药也拒绝了。11月10日,在纸上歪歪扭扭、模糊不清地写下《雪峰十年忌》诗二首,遂成绝笔。1986年3月26日,下午4点25分,形销骨立的聂绀弩,终于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溘然长逝于北京协和医院。人们向他遗体告别时发现,安卧在灵床上的聂绀弩,一条腿,依然蜷曲着。据说,3月26日这一天,他对守候在床边的周颖说:“我很苦,想吃一个蜜橘。”周颖剥了一个蜜橘给他。他一瓣一瓣地把蜜橘全吃了下去,连核儿都没吐。吃完后,他说:“很甜,很甜。”接着,就睡着了,睡得又香又沉,再也没醒过来。诗人艾青说,聂绀弩的死,是仙逝。有人称聂绀弩为“才子”,也有人说他是典型的“文人气质”,还有人以为他是“名士派作风”。冯雪峰说他“儿童似的天真,也儿童似的狡猾”。黄苗子认为,写出了“我将狂笑我将哭,哭始欣然笑惨然”、“浑身瘦骨终残骨,满面伤痕杂泪痕”、“穷途痛哭知何故,绝塞生还遂偶然”等等诗句的聂绀弩,是热与冷、爱和恨、入世与出世、执著与超脱的怪异混合。在我看来,他的率真,他的狂狷,他的豪放,他的特立独行,他的愤世嫉俗,他的傲视群伦、鄙夷一切,他的才华绝代、出类拔萃,他的时而“金刚怒目”、时而“菩萨低眉”,是“人文”人物中一道已经渐渐远去、恐怕再也不会重现的、绚烂而别致的风景。章诒和说,聂绀弩“敢想、敢怒、敢骂、敢笑、敢哭,”“他的精神和情感始终关注着国家、社会,”“他对腐朽、污秽、庸俗的事物,有着超乎常人的敏感与愤怒”。他的诗,岂不正是他的歌笑悲哭?在现代中国,鲁迅那种“乐则大笑,悲则大叫,愤则大骂”的境界。罕有企及者,聂绀弩庶几近之。读聂绀弩的诗,最能从中体味我行我素、放诞飘逸、蔑视礼俗、笑傲人生的魏晋文人风度,也自然使人联想起“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的阮籍,“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的嵇康,想起阮籍的“穷途之哭”,嵇康的“临刑弹琴”……

嵇康擅长作文,阮籍以诗取胜。刘勰说:“嵇康师心以遣论,阮籍使气以命诗。”师心使气的聂绀弩,挥笔写下的,是卓伟绮丽的不朽诗篇。1993年1月8日,“聂绀弩诞辰九十周年座谈会”在西郊万寿寺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吴祖光、邵燕祥、杨宪益、丁聪、周而复、尹瘦石、林辰、牛汉、舒芜、公刘、王利器、周绍良、戴文葆、罗孚、周海婴等好友亲朋,都来了。墙上,挂着一幅聂绀弩和夫人周颖的合影。聂绀弩咧着嘴笑着,眼睛里流露出几许狡黠。望着照片里酷似一个喜欢恶作剧的老顽童的聂绀弩,不禁想起了钟敬文《怀聂绀弩》中的诗句:“怜君地狱都游遍,成就人间一鬼才。”屋里,众人深情地忆述着、怀想着、评说着已进入另一个世界的聂绀弩。屋外,晶莹、洁白的雪花,从灰蒙蒙的天上,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静悄悄地盖在衰草枯枝上。会散了。走在荒凉破败的废园里,天地间白茫茫一片。我突然悟到:聂绀弩的独具一格、别开生面的“杂文诗”,聂绀弩的文采风流,聂绀弩的精神深度,聂绀弩的人格境界,已近乎绝唱矣。16.请说说本文是分几个层次来表达对聂绀弩的尊崇和缅怀之情的。(6分)答:17.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6分)(1)郁风和黄苗子的对联“冷眼对窗看世界,热肠倚枕写文章”有何含义?(2)怜君地狱都游遍,成就人间一鬼才18.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文中不乏精彩的景物描写。试分析文章中最后几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5分)1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A.黄苗子夫妇的对联,一“冷”一“热”,表现了冷眼看世界是表象,是看世界的方法;内心则充满对这个世界的热爱。B.聂绀弩拒绝住院,拒绝吃药,说明已经知道自己的病很严重,不愿受病痛的折磨,这与后文所说的他“是热与冷、爱和恨、入世与出世、执著与超脱的怪异混合”是不一致的。C.“我很苦,想吃一个蜜橘”这是聂绀弩临终说的一句普通话,但在我们看来,却别有感慨,他的生活、他的病况不也是苦吗?但是他是想着“甜”而活的。D.作者认为他是“人文”人物中一道已经渐渐远去、恐怕再也不会重现的、绚烂而别致的风景。之所以再也不会重现,是再也不会有如此率真的人了。E.作者对聂绀弩是非常崇敬的,既把他与鲁迅比,得出“聂绀弩庶几近之”的结论,又认为“聂绀弩的独具一格、别开生面的“杂文诗”,聂绀弩的文采风流,聂绀弩的精神深度,聂绀弩的人格境界,已近乎绝唱矣。”参考答案:16.本文表达对聂绀弩的尊崇和缅怀之情,分了如下几个层次:①回忆聂绀弩去世前的情况,卧病床的形象、题诗、吃蜜橘。②从他人的评价中表现他的独特个性与真挚情怀。③座谈会上众多名流对聂绀弩的忆述与怀想,发出他的人格境界“已近乎绝唱”的感慨。17.(1)这是郁风夫妇俩看望病中的聂绀弩写的即景联,体现了对聂绀弩的了解。(1分)①“冷”字双关,既指天气之冷,也指聂绀弩能冷静理智地看待这个世界,也有对世上“腐朽、污秽”事物蔑视之意。(1分)②他对这个世界是热爱,故曰“热肠”,他针砭时弊,笔耕不辍。(1分)(2)①“地狱游遍”是说他所受的苦难;这些苦难成就了他的“狡黠”与“恶作剧”的才华。②“怜”则表现了作者对他的敬爱。18.①从下雪到“天地间白茫茫一片”,说明座谈会时间之长,即到会者回忆时间之长。②屋里人们追思,天地以晶莹之雪表对聂绀弩的哀思,从而表现他去逝的影响。③白雪景中蕴含对其高洁的赞美。19.BD(B与后文的结论是一致,“不愿受病痛折磨”正体现了“超脱”。D从前文来看,他综合了“率真、狂放、愤世嫉俗、才华出众”等众多特质,文章是说综合如此多特质的再现是不可能了,而不仅是指“率真”。)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请答A卷的同学答A题,答卷B的同学答B题)A题:十一年,高后诛淮阴侯(韩信),(黥)布因心恐。阴令人部聚兵,候伺旁郡警急。布所幸姬疾,请就医,医家与中大夫贲赫对门,姬数如医家,贲赫自以为侍中,乃厚馈遗,从姬饮医家。姬侍王(黥布),从容语次,誉赫长者也。王怒曰:“汝安从知之?”具说状。王疑其与乱。赫恐,称病。王愈怒,欲捕赫。赫言变事,乘传诣长安。布使人追,不及。赫至,上变,言布谋反有端,可先未发诛也。上读其书,语萧相国。相国曰:“布不宜有此,恐仇怨妄诬之。请击赫,使人微验淮南王。”淮南王布见赫以罪亡,上变,固已疑其言国阴事;汉使又,颇有所验,遂族赫家,发兵反。反书闻,上乃赦贲赫,以为将军。上召诸将问曰:“布反,为之柰何?”皆曰:“发兵击之,坑竖子耳,何能为乎!”汝阴侯滕公召故楚令尹问之。令尹曰:“是故当反。”滕公曰:“上裂地而王之,疏爵而贵之,南面而立万乘之主,其反何也?”令尹曰:“往年杀彭越,前年杀韩信,此三人者,同功一体之人也。自疑祸及身,故反耳。”滕公言之上曰:“臣客故楚令尹薛公者,其人有筹划之计,可问。”上乃召见问薛公。薛公对曰:“布反不足怪也。使布出于上计,山东非汉之有也;出于中计,胜败之数未可知也;出于下计,陛下安枕而卧矣。”上曰:“何谓上计?”令尹对曰:“东取吴,西取楚,并齐取鲁,传檄燕、赵,固守其所,山东非汉之有也。”“何谓中计?”“东取吴,西取楚,并韩取魏,据敖庾①之粟,塞成皋之口,胜败之数未可知也。”“何谓下计?”“东取吴,西取下蔡,归重②于越,身归长沙,陛下安枕而卧,汉无事矣。”上曰:“是计将安出?”令尹对曰:“出下计。”上曰:“何谓废上中计而出下计?”令尹曰:“布故丽山之徒也,自致万乘之主,此皆为身,不顾后为百姓万世虑者也,故曰出下计。”上曰:“善。”封薛公千户。乃立皇子长为淮南王。上遂发兵自将东击布。

注:①敖庾:粮仓。②重:辎重,此指贵重财物。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候伺旁郡警急

候:侦察

B.言布谋反有端

端:征兆C.誉赫长者也

誉:推荐

D.何谓废上中计而出下计废:废弃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薛公擅“筹策”的一组是

①布使人追,不及

②自疑祸及身,故反耳

③上读其书,语萧相国

④归重于越,身归长沙,陛下安枕而卧,汉无事矣

⑤是计将安出

⑥此皆为身,不顾后为百姓万世虑者也

A.①③⑤

B.③⑤⑥

C.①②④

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黥布惊恐于淮阴侯的被杀,暗中令人部署军队,后又怀疑宠姬和侍中贲赫与朝廷勾结,便要逮捕贲赫。

B.朝廷派人暗中查验黥布的谋反传闻,黥布认为自己的举动已经败露,便杀了贲赫家人,公开起兵造反。

C.针对黥布造反,汝阴侯滕公曾问计于门客薛公,并对薛公对局势的见解大为欣赏,滕公因此向高祖举荐薛公。

D.面对高祖刘邦的征询,薛公分析黥布可能采取的三种策略及其结果,并胸有成竹地断定黥布会采用下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布不宜有此,恐仇怨妄诬之。

(2)发兵击之,坑竖子耳,何能为乎!

B题:张根字知常,饶州德兴人。少入太学,甫冠,第进士。调临江司理参军、遂昌令。当改京秩,以四亲在堂,冀以父母之恩封大父母,而貤①妻封及母,遂致仕,得通直郎,如其志。时年三十一。乡人之贤者彭汝砺序其事,自以为不及。

屏处十年,曾布﹑曾肇﹑邹浩及本道使者上其行义,徽宗召诣阙。为帝言:“人主一日万几,所恃者是心耳。一累于物,则聪明智虑且耗,贤不肖混淆,纲纪不振矣。愿陛下清心省欲,以窒祸乱之原。”遂请罢钱塘制造局。帝改容嘉美,以为亲贤宅教授。

未几,通判杭州,提举江西常平。洪州失官锡,系治兵吏千计。根曰:“此有司失于几察之过也。今罗取无罪之人,责以不可得之物,何以召和气?”乃罢其狱。

大观中,命为转运副使,改淮南转运使,加直龙图阁。又以水灾多,乞蠲租赋,散洛口米﹑常平青苗米,振贷流民。诏褒谕之。

徙两浙,辞不行,乃具疏付驿递奏。大略谓:“今州郡无兼月之储,太仓无终岁之积,军需匮乏,边备缺然。东南水旱、盗贼间作,西﹑北二国窥伺日久,安得不豫为之计?”因条列茶盐、常平等利病之数,遂言:“为今之计,当节其大者,而莫大于土木之功。今群臣赐一第,或费百万。臣所部二十州,一岁上供财三十万缗耳,曾不足给一第之用。以宠元勋盛德,犹虑不称,况出于闾阎干泽者哉。虽赵普、韩琦佐命定策所未有,愿陛下靳之。其次如田园、邸店,虽不若赐第之多,亦愿日削而月损之。如金帛好赐之类,亦不可不节也。”书奏,权幸侧目,谋所以中伤之者,言交上,帝察根诚,不之罪也。

寻以花石纲拘占漕舟,官买一竹至费五十缗,而多入诸臣之家。因力陈其弊,益忤权幸,乃擿根所书奏牍注切草略,为傲慢不恭,责监信州酒。既又言根非诋常平之法,以摇绍述之政,再贬濠州团练副使,安置郴州。寻以讨淮贼功,得自便。以朝散大夫终于家,年六十。

注:①貤:通“移”。转移;转赠

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屏处十年

屏:隐居

B.安得不豫为之计

豫:参与

C.乃罢其狱

狱:案件

D.犹虑不称

虑:担忧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张根劝谏皇上为政节俭的一组是(

)(3分)

①遂请罢钱塘制造局

②此有司失于几察之过也

③愿陛下靳之

④亦愿日削而月损之

⑤官买一竹至费五十缗

⑥因力陈其弊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④⑤⑥6.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张根很有才华,刚满二十岁,就考取进士功名。曾布等多名官员上书表扬他的操行和道义,为此,徽宗把他召入皇宫。张根借机向皇帝提出了建议。B.大观年间,张根被任命为转运副使,改为淮南转运使,加任直龙图阁。他鉴于当时水灾频发,请求减免租赋,发放洛口米粮、常平青苗米,救济流民。C.张根调任两浙,辞职不赴任,于是写下奏疏通过驿站上奏朝廷。奏疏中力陈贪官横行和自然灾害环生导致的国库空虚,敌国窥伺、盗贼频起的严重局面。D.张根的多次上书,触怒了权贵佞臣,他们罗织罪名,先将张根贬为监信州酒。不久又以张根诋毁常平之法等为借口,再次将他贬为濠州团练副使。

7.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一累于物,则聪明智虑且耗,贤不肖混淆,纲纪不振矣。(5分)

(2)权幸侧目,谋所以中伤之者,言交上,帝察根诚,不之罪也。(5分)参考答案:7.(1)黥布应该不会做这样的事,恐怕是和他结有怨仇的人诬陷他。(不宜,仇怨,妄诬)(2)皇上分割土地立他为王,分赐爵位让他显贵。(裂,王,贵)(3)出兵打他,活埋了这小子,还能怎么办!(坑,竖子,何能为乎)(每句3分,共9分)参考译文:汉十一年,高后诛杀了淮阴侯,淮南王黥布因此内心恐惧,暗中派人部署集结军队,窥探邻郡是否有危急情况。

有同样的功劳,是结为一体的人。黥布自然会怀疑祸患会牵连到自身,因而造反了。”滕公把这些话报告皇帝,说:“我的门客原楚国的令尹薛公,这个人很有韬略,(黥布的事)可以问问他。”皇帝就召见了薛公问他。薛公回答说:“黥布造反是不足为怪的。如果黥布采用上策,山东地区就不是汉朝所有了;采用中策,谁胜谁败就难以预料了;采用下策,陛下就可高枕无忧了。”皇帝问:“什么是上策?”薛公回答说:“向东攻取吴国,向西攻取楚国,吞并齐国,夺取鲁国,传一纸檄文,叫燕国和赵国坚守他们的本土,山东地区就不再归汉朝所有了。”“什么是中策?”“向东攻取吴国,向西攻取楚国,吞并韩国,夺取魏国,占有粮仓的粮食,封锁成皋的要道,谁胜谁败就难以预料了。”“什么是下策?”“向东攻取吴国,向西攻取下蔡,把贵重财物搬到越国,自己跑到长沙,陛下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汉朝就平安无事了。”皇帝说:“他会采用哪种计策?”薛公回答说:“采用下策。”皇帝说:“他为什么不采用上中策却要采用下策呢?”薛公说:“黥布原是骊山的刑徒,自己奋力做到了万乘之主,这都是为了自身的富贵,而不顾及当今百姓,更不为后世子孙考虑,所以说他会采用下策。”皇帝说:“说得好。”赐封薛公为千户。册封皇子刘长为淮南王。皇帝就调动军队,亲自率领着向东攻打黥布。参考译文:张根字知常,饶州德兴人。年幼时入太学,刚满二十岁,考上进士。调任临江司理参军、遂昌令。应当改任京官,因为四亲在堂,希望把给父母的恩封转给祖父母,把妻子的恩封转给母亲,于是离职,得任通直郎,成全了他的志向。当时年仅三十一。乡里有个贤者叫彭汝砺把这件事写出来,自以为不如他。闲居十年,曾布、曾肇、邹浩及本道使者上书说明他的义行,徽宗召他到宫。他对皇帝说:“陛下日理万机,所依靠的是心而已。一旦被玩物拖累,那么聪明智慧会耗尽,贤良与坏人就分辨不清,国家社会秩序和国家法纪就会萎靡不振。希望陛下清心寡欲,来消除祸乱的源头。”于是请求罢去钱塘制造局。皇帝高兴地赞美他,任命他为亲贤宅教授。不久,出任杭州通判,提举江西常平。洪州官府中失了官印,把上千兵吏关起来审治。张根说“:这是有关部门不仔细查管的过错。现在羁押无罪之人,而索要不可得之物,怎能带来和气呢?”于是停止这个案件。大观年间,张根被任命为转运副使,改为淮南转运使,加任直龙图阁。他又因为水灾多,乞求蠲免租赋,发放洛口米、常平青苗米,赈贷流民。诏令褒扬他。徙官两浙,谢绝不听,于是写下条疏交驿站传奏。大概说:“现在州郡没有两个月的储积,太仓没有一年的积蓄,军需匮乏,边备不周。东南水旱,盗贼常常发生,西、北二国窥伺日久,怎么能不预先计谋?”于是条列茶盐、常平等利处与弊端,于是说:“从现实考虑,应该节制的大项目,最首要的是土木之功,现在赐给大臣一栋房子,有时耗费百万。我所管辖的二十个州,一年上供才三十万缗而已,甚至不足以供足造一栋住宅的费用。拿住宅来尊宠元勋盛德之臣,犹恐不够,何况赐给那些阿谀邀恩者呢。即使有赵普、韩琦佐命定策之大功,希望陛下也要吝惜赏赐。其次如田园、邸店,虽然不如赏赐宅第那么多,也希望日削月损。像金帛之类,也不可不节制啊。”书表奏上,权贵宠臣很是愤恨,谋求能够中伤他的事件,轮流进上谗言,皇帝察辨张根的忠诚,没有加罪于他。不久因为花石纲强行占有漕舟,官府买一根竹子耗费至五十缗,却大多落入诸位大臣之家。于是力陈弊端,更加忤逆权贵,于是摘录张根所书奏牍、注切、草略,认为傲慢不恭,责令他为监信州酒。不久又认为张根诋毁常平之法,摇动继承新法的政策,再贬为濠州团练副使,安置在郴州。不久因讨伐淮贼有功,获准自便居住。以朝散大夫身份死于家中,终年六十岁。略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宇文贵字永贵,其先昌黎大棘人也。贵母初孕贵,梦有老人抱一儿授之曰:“赐尔是子,俾寿且贵。”及生,形类所梦,故以永贵字之。贵少从师受学,尝辍书叹曰:“男儿当提剑汗马以取公侯,何能如先生为博士也!”正光末,贼兵围夏州,刺史源子雍婴城固守,以贵为统军。前后数十战,军中咸服其勇。后送子雍还,贼兵又处处屯聚,出兵邀截,贵每奋击,辄破之。又从子雍讨葛荣,军败奔邺,为荣所围。贼屡来攻,贵每缒而出战,贼莫敢当其锋。然凶徒实繁,围久不解。贵乃于地道潜出,北见尔朱荣,陈贼兵势,荣深纳之。因从荣擒葛荣于滏口。大统初,与独孤信入洛阳。东魏颍州刺史贺若统据颍川来降,东魏遣其将尧雄、赵育率众二万攻颍。贵自洛阳率步骑二千救之,军次阳翟。诸将成以彼众我寡,不可争锋。贵曰:“兵机倚伏,固不可以常理论。尧雄等必以为颍川孤危,势非其敌,又谓吾寡弱独进,若悉力以攻颍,必指掌可破。若颍川一陷,吾辈坐此何为。进据颍川,有城可守。雄见吾入城,出其不意,进则狐疑,退则不可。然后与诸军尽力击之,何往不克。愿勿疑也。”遂入颍川。雄等稍前,贵率千人背城为陈,与雄合战,贵马中流矢,乃短兵步斗。士众用命,雄大败轻走,赵育于是降。师还。魏文帝在天游园,以金卮置侯①上,命公卿射中者即以赐之贵一发而中帝笑曰由基②之妙正当尔耳。进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十六年,迁中外府左长史,进位大将军。魏废帝三年,诏贵代尉迟迥镇蜀。时隆州人李光赐反于盐亭,与其党攻围隆州。州人李柘亦聚众反,张遁举兵应之。贵乃命叱奴兴救隆州,又令成亚击祏及遁。势蹙遂降,执送京师。除益州刺史,就加小司徒。先是蜀人多劫盗,贵乃召任侠杰健者,令其督捕,由是颇息。武成初,与贺兰祥讨土谷浑。军还,进封许国公,邑万户。贵好音乐,耽弈棋,留连不倦。然好施爱士,时人颇以此称之。天和二年薨,赠太傅,谥曰穆。(选自《周书》,有删改)[注]①侯:箭靶。②由基:即养由基,春秋时著名神射手。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遁举兵应之

应:对付B.军次阳翟

次:驻扎C.婴城固守

婴:围绕D.贵好音乐,耽弈棋

耽:沉溺10.下列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贵每缒而出战

善刀而藏之B.然后与诸军尽力击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C.固不可以常理论

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D.贵乃于地道潜出

多于南亩之农夫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命公卿射中者/即以赐之/贵一发而中/帝笑曰/由基之妙正/当尔耳B.命公卿射/中者即以赐之/贵一发/而中帝笑曰/由基之妙正/当尔耳C.命公卿射中者/即以赐之/贵一发/而中帝笑曰/由基之妙/正当尔耳D.命公卿射/中者即以赐之/贵一发而中/帝笑曰/由基之妙/正当尔耳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宇文贵的出生富有传奇色彩。他的母亲怀孕时曾梦见一位老人抱着一个孩子送给她,并对她说这个孩子能带来长寿和富贵。B.宇文贵在小的时候就意欲从戎。他勇谋兼具,一生遇到的大小战事都未曾遭过败绩,并且凭借显赫的战功而封侯晋爵。C.宇文贵有为政之能。益州刺史任上,他曾招募任性尚侠、卓异健壮的勇士负责搜捕劫犯盗贼,使蜀地的治安状况得到好转。D.宇文贵面对危急局势能从容应对。援救颍川时,面对比己方强大的敌人,他力排众议,最终以少胜多,击败强敌。1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8分)(1)又谓吾寡弱独进,若悉力以攻颍,必指掌可破。(2)贵率千人背城为陈,与雄合战,贵马中流矢,乃短兵步斗。参考答案:9.A

10.A

11.D

12.B

13.(1)(尧雄)又认为我们兵少力弱,孤军冒进,如果全力进攻颍川,一定会很容易就能攻破。(“谓”“独进”“悉力”“指掌”)(2)宇文贵率领上千士兵背靠城池,摆下军阵,与尧雄交战,他的马被流矢射中,他便持短兵器步行着与敌人战斗。(“背”“中”“陈”“步斗”)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题干要求选出“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项,“张遁举兵应之”,“应”如解释为“对付”,与语境不合;从文中来看,倒数第三段说“时隆州人李光赐反于盐亭,与其党攻围隆州。州人李柘亦聚众反,张遁举兵应之。贵乃命叱奴兴救隆州,又令成亚击祏及遁”,从句中来看,“李光赐”“李柘”“张遁”应是反叛,“宇文贵”讨伐他们,如句中说“又令成亚击祏及遁”,故此处的“应”应解释为“响应”。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A项,两个“而”都是连词,都表承接。B项,“然后与诸军尽力击之”,此处的“与”是连词,和;“秦伯说,与郑人盟”,“与”是介词,跟。C项,“固不可以常理论”,“以”是介词,按;“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以”是动词,率领。D项,“贵乃于地道潜出”,“于”是介词,从;“多于南亩之农夫”,“于”是介词,比。点睛:虚词的辨析方法如下:一、关注词性差异。二、把握位置不同。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明确这一点,不仅能在学习的时候做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答题时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更为清晰而高效的思路。三、理解用法本质。应该说大多数虚词的用法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只要多积累,多总结,熟练掌握并不难,但对其中一些虚词的重要用法,如果没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只看表象而抓不住其本质特征,便很容易在做题时丢分。四、结合具体语境。考试答题时,面对试卷中陌生的语段,我们一定要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本题中,比如“于”,在句中的位置虽然一样,但其前面词语的词性不一致,如“多于南亩之农夫”,“于”前面的“多”是形容词,此时的“于”一般解释为“比”,类似的还有“苛政猛于虎也”“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1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命公卿射/中者即以赐之/贵一发而中/帝笑曰/由基之妙/正当尔耳”,首先将句子带回原文,结合文意理解大意,这句话的大意是“命令在座的公卿们射箭,谁射中了就把金酒器赐给谁。宇文贵一箭射中,魏文帝笑着说:养由基的箭法精妙,正和你相当”;可以先抓句中的名词,比如“公卿”“中者”“贵”“帝”“由基”,然后借助表对话的词语“曰”断开一处,再利用语法关系进行排除,“赐之”是说就把金卮赐给“中者”,故“中者”与“即以赐之”不能断开,排除AC两项;“帝”是主语,“笑”是谓语,故前面的“中”应放在上句,是说宇文贵射击的结果,“一发而中”,排除B项。1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B项,“未曾遭遇过败绩”错误;文章第二段原句“又从子雍讨葛荣,军败奔邺,为荣所围”,写宇文贵跟从源子雍讨伐葛荣时就曾兵败逃奔邺城。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1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中,句首省略主语“尧雄”;“谓”,认为;“独进”,孤军冒进;“若”,如果;“悉力”,全力,用尽全力;“以”,表目的;“指掌”,形容事情容易办;“破”,攻破。第二句中,“背”,背靠;“为陈”,摆下军阵;“短兵”,名词作状语,手持短兵器,用短兵器;“步斗”,步行战斗。参考译文:宇文贵字永贵,他的祖先是昌黎大棘人。他的母亲在刚怀孕时,梦见有一位老人抱着一个孩子送给她,说:“赐给你这个孩子,会使你长寿和富贵。”等到生下来之后.样子和梦中的孩子长得很像,所以就用永贵作他的字。他小时候跟着老师读书,曾放下书本感叹说:“男儿应当提着宝剑、骑着骏马纵横疆场来博取公侯的封爵,怎么能像先生一样做一个文学博士啊!”魏正光末年,贼军围攻夏州,刺史源子雍据城坚守,命宇文贵为统军。宇文贵前后经历数十次战斗,军中将士都佩服他的勇敢。后来,宇文贵护送源子雍返回,贼军到处聚合,出兵截击,宇文贵每次奋战,都击败贼军。宇文贵后来跟从源子雍讨伐葛荣,兵败逃奔邺城,遭到葛荣包围。贼军多次前来进攻,宇文贵总是从城上缒下出战,贼军不敢抵挡他的锋芒。但是贼军实在众多,包围久久不能解除。于是,宇文贵就从地道悄悄出来,北上面见尔朱荣,陈述贼军兵势,尔朱荣采纳他的建议,于是宇文贵跟随尔朱荣在滏口活捉葛荣。大统初年,他与独孤信进入洛阳。东魏颍州刺史贺若统献出颍川投降,东魏派遣将领尧雄、赵育率领两万士兵来攻打颍川。宇文贵从洛阳率二千人马前去救援,大军驻扎在阳翟。宇文贵的部将都认为敌众我寡,力量悬殊,不可与敌兵争胜。宇文贵说:“兵势变化,本来就不可以按照常理来讨论。尧雄等人必定认为颍川孤立危急,力量不能与他们匹敌,而且认为我们兵少力弱,孤军冒进,如果全力进攻颍川,一定会很容易就能攻破。如果颍川沦陷,我们在这里还能干什么?如果前进据守颍川,有城池可以据守。尧雄见我们入城,出乎他的预料,(那么他们)进攻就会犹豫不决,退兵就会没有可能。然后(我们)与各军全力进击,即可所向披靡。希望各位不要迟疑。”于是便进入颍川。尧雄等人率领军队逐渐向前推进,宇文贵率领上千士兵背靠城池,摆下阵势,与尧雄交战,他的马被流矢射中,便持短兵器步行着与敌人战斗。士兵都非常遵奉命令,尧雄大败,迅疾逃跑,赵育于是投降。军队回师。魏文帝正在天游园,他命人把一只金制的酒器放在箭靶上,命令在座的公卿们射箭,谁射中了就把金酒器赐给谁。宇文贵一箭射中,魏文帝笑着说:“养由基的箭法精妙,正和你相当。”朝廷晋封他为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大统十六年,他又升任为中外府左长史,晋位为大将军。魏废帝三年,朝廷下诏命宇文贵代替尉迟镇守蜀地。当时,隆州人李光易在盐亭举兵反叛朝廷,跟他的同党一起进攻包围隆州;隆州人李拓也聚众造反,张道起兵响应。宇文贵便命叱奴兴救援隆州,又命成亚进攻李拓和张道,情势紧迫,李、张二人投降,宇文贵将他们拘捕送往京师。宇文贵(因功)被任命为益州刺史,加授小司徒官衔。原先,蜀地劫犯盗贼很多,宇文贵便招募任性尚侠、卓异健壮的勇士,命他们督责搜捕,蜀地因此平静。武成初年,他与贺兰祥一起进讨吐谷浑。大军返回后,他又被晋封为许国公、邑万产。宇文贵喜欢音乐,沉溺于下棋,对此流连不知疲倦。也喜好施舍,爱护读书人。当时的人因此十分称赞他。天和二年去世。朝廷赠封他为太傅,谥号为穆。6.11.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共10分)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1)第一章中的“深则厉,浅则揭”与《渔父》中哪一句表达的观点相近?(2分)(2)荷蒉者和长沮在批评孔子的时候,他们的态度有什么不同?(3分)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3)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问,第一章和第二章中出现的成语是哪两个?(2分)(4)在第一章中,孔子强调自己教育坚持“诲人不倦”,在第二章中孔子却又有“则不复也”的态度。这两种态度矛盾吗?为什么?(3分)参考答案:11.(1)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浊吾足(2)荷蒉者规劝孔子要学会变通,世可为时,努力去做,世不可为时,应该退隐韬光养晦。长沮以不屑的态度嘲讽孔子周游列国,应该无所不知。(3)诲人不倦、举一反三(4)这两章里孔子的态度看似矛盾,实则不然。第一章是孔子以“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自许,第二章则是孔子强调学生需要培养“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2019年6月30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项目涉及的机场主体工程、航空公司基地工程、空管航油工程,各项配套工程以及外围的高速公路、高铁城铁等工程均如期建设完成,相关竣工验收工作有序推进。大兴国际机场主要工程项目的如期竣工,为下一步开展联调联试、投运演练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投入运营阶段,大兴机场将进行6次综合演练,共计787个项目,航班量达500班次,计划模拟旅客51984人次,模拟行李35270件次。参考答案:①2019年6月30日,②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项目主要工程如期竣工,验收工作有序推进。③在投入运营阶段,将进行6次综合演练。【详解】本题考查语段压缩。首先应辨明语段的表达方式,针对不同的表达方式,采取不同的应对技巧。说明性语段:抓说明对象,扣住其特征。议论性文段:可以采取抓中心句的方法。记叙性文段,可以通过抓记叙的要素来抓信息。具体操作过程:找——陈述对象、中心事件、性质、结果;写——必须按照题干要求(含标点)、尽可能运用原文词语、尽量运用主谓句表达。本题属于新闻报道,根据新闻报道的内容,找出报道对象以及特征,新闻事件以及影响等关键信息,加以概括即可。根据材料可知,报道的对象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项目”,发生的时间是“2019年6月30日”,报道中强调了“主要工程如期竣工”、“验收工作有序推进”,接下来就到“投入运营阶段”,为保证正式投入使用,“进行6次综合演练”。据此总结:2019年6月30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项目主要工程如期竣工,验收工作有序推进。在投入运营阶段,将进行6次综合演练。【点睛】压缩语段题的主要方法有:一是查找法,即在原文中寻找能表述主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如议论文中表述论点的语句,说明文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的过渡句,新闻中的导语均属关键语句。二是删减法,就是保留材料中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三是连缀法,即将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筛选整合,连缀成最终答案。8.校园中师生间的交流要讲究方法。以下两个情境中师生的话语不够得体,请根据其要表达的意思作调整,使听者乐于接受。(6分)情境一:高三月考后,沈鑫成绩滑坡,心里很难过,就去找班主任谈心。班主任说:“你这次考不好,早在我预料之中,还难过什么!不好好反省反省,下次只会更糟。”班主任说:“

”情境二:韩梅上数学课时有块内容没听懂,中午她去找郝老师,郝老师正在批作业。韩梅说:“老师,你今天讲课速度太快了,我没听懂,你现在给我讲一讲吧。”韩梅说:“

参考答案:答案情境一:你这次是考得不理想,心里难过我能理解,要认真反思退步的原因,老师相信你下次会考好的。

情境二:对不起,郝老师,打扰您工作了。课堂上我有些内容没听懂,您现在方便给我讲解一下吗?

略9.在下面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山水诗中的音乐,有很大一部分是民间渔夫樵夫采莲女子的歌唱。这种音乐情调,比之于文人化的箫鼓琴瑟,①____具一份天籁之美。②____中国诗歌的根,大半在民歌。《诗经》中那些采蘩采薇、采采卷耳的歌唱,便是远古农妇劳动场面的真实录音,具有简单而浓郁的韵味。中国诗歌的开端,便具有这样一种温润明朗素朴的农业人生的根源之美。③____,后代写山水的诗人,④____从山水中听到了渔歌樵歌,⑤____犹如重新发现了那远古最可珍贵的生命之好音,最令人无限低回的农业人生的诗情。参考答案:①更(递进关系)②因为(是对前文原因的解说)③所以④一旦(只要)⑤便(就)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2018年7月下旬,塞内加尔成为非洲第一个正式加入“一带一路”的国家。2013年,我国提出了构建“一带一路”的倡议。这一跨越时空的伟大倡议,(

),它既传承以平等互利、包容互鉴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世纪时代潮流。它不仅是一个

的战略构想,也是一条和平发展的共赢之路,还是一项脚踏实地的伟大事业。此倡议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得到沿途各国的广泛支持,国内相关省市也是

,其影响可见一斑。五年来,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将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长足进展。沿途国家正编织以陆、海、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大网络。被誉为现代丝绸之路的新亚欧大陆桥、贯穿中南半岛国家的中国一新加坡经济走廊,以及连通南亚半岛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作为“一带一路”的骨干通道

。沿途区域种类物流中心正在建设中,各种类型的自贸园区

般出现;一张辐射“一带一路”的高标准自贸区大网络也正在编织中,最终形成经济走廊沿途的生产、流通、市场规模效应。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连接中外,承接古今,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B.承接古今,连接中外,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C.连接中外,承接古今,将崭新的时代内涵赋予古老丝绸之路。D.承接古今,连接中外,将崭新的时代内涵赋予古老丝绸之路。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将取得长足进展。B.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将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长足进展。C.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D.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高瞻远瞩

摩拳擦掌

初露雏形

雨后春笋B.远见卓识

大展拳脚

初露雏形

星罗棋布C.高瞻远瞩

大展拳脚

崭露头角

雨后春笋D.远见卓识

摩拳擦掌

崭露头角

星罗棋布参考答案:17.B(前面的句子中“跨越时空”暗示应该先讲时间——“承接古今”,再说空间——“连接中外”;由此可排除A、C,这两项把内容说反了;后面的两句中先说“古丝绸之路”后说“时代潮流”,这就暗示应该是“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由此可排除D,故选B项。)18.C(例句“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将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长足进展”有两种语病,一是成分残缺,“在……下”与“使……”的结构组合,常常导致句子缺少主语;二是不合逻辑,前面的“五年来”是过去完成时,后面的表述是正在进行时,而画线句子“将使……”是将来时,时态矛盾。A项,“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将取得长足进展”结构混乱,前面句子“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没结束,缺谓语和宾语,后面“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将取得长足进展”又是一个句子;且将来时态与前后文时态不符。B项,“将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长足进展”中将来时态与前后文时态不符。D项,成分残缺,“在……下”与“使……”的结构组合,常常导致句子缺少主语。)19.A(“高瞻远瞩”,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远见卓识”,有远大的眼光和高明的见解。二者都是有远见的意思,但侧重点和用法有差别。“高瞻远瞩”侧重强调看问题的高度,常作状语和定语;“远见卓识”侧重看问题的深度,常作主语、宾语。第一处说“它不仅是一个……的战略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