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解体促进了民族工业兴起。这种促进作用不包括(

)。A.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商品销售市场

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C.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本原始积累

D.刺激一些手工工场采用机器生产参考答案:C2.邓小平指出:“世界上的许多争端用类似这样的办法解决,我认为是可取的。否则始终顶着,僵持下去,总会爆发冲突,甚至武力冲突。……香港问题的成功解决,这个事例可能为国际上许多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有益的线索。”这个办法是(

)A.和平共处

B.一国两制

C.求同存异

D.改革开放参考答案:B略3.清朝军机处起草的谕旨,往往不经过内阁,由军机处封缄,经驿马传递直达地方督抚。这主要反映①政治决策封闭②行政效率低下

③皇权专制强化④宦官参政妨碍阁权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参考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清朝的军机处。根据材料“往往不经过内阁,由军机处封缄”可知,军机处的政治决策具有保密性,所以①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军机处的职能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这样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而且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所以②错误;③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宦官参政,所以④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D项。4.“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计划就是法令”。这说明斯大林时期经济体制的特点是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B.多种所有制并存C.扩大国营企业的自主权D.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参考答案:A斯大林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国家可以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从材料中的“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和“计划就是法令”来看,斯大林时期经济体制的特点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故答案为A项。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体制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排除B项;权力高度集中,企业没有自主权,排除C项;斯大林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排除D项。5.下列是某一协会组织口头回复对方时表述的要点:“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本此精神,对两岸公证书使用(或其他商谈事务)加以妥善解决。”据此判断这一事件是A.《告台湾同胞书》发表B.“九二共识”C.连战“和平之旅”演讲D.“一国两制”构想提出参考答案:B6.下列航海家中到达国美洲大陆的有:

①.迪亚士

②.达·迦马

③.哥伦布

④.麦哲伦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参考答案:C7.宋代文献中,大量出现虚市、亥市、村市、山市、野市、草市、小市、虚、舍、圈、集、场等词语。这反映出当时(

)A.城市类型繁多

B.农村商业发展C.农业生产地位下降

D.市场管理有待规范参考答案:B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宋代”、“大量出现‘一系列市’”等,结合所学知识,本题实际上考查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情况。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B项表述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C两项属于无关项,排除;D项是对题干材料的曲解和误读,不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8.“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大区,习惯称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一人,任期1年。”其中“刺史”的职权是

A.管理行政

B.统领军队

C.征收赋税

D.监察官员参考答案:D9.“(马克思)社会主义的理论,可大别为三部:一为……历史论;二为……经济论;三为……政策论,也称社会主义运动论。”这段话出自A.《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B.《庶民的胜利》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参考答案:D“(马克思)社会主义的理论,可大别为三部:一为……历史论;二为……经济论;三为……政策论,也称社会主义运动论。”出自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故D项正确;资产阶级革命家朱执信发表《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学说,但有大量歪曲和误解,排除A;《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主要是歌颂十月革命,排除BC。点睛: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需要掌握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内容,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和对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内容的识记。10.有人说:“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的误会,对欧洲来说,马克思主义是早产儿。”下面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体现了马克思理论的空想性B.说明了马克思主义者的不坚定性C.正确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必然性D.他忽视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必然性参考答案: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也日益暴露,这就为马克思揭示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准备了经济条件,可见,马克思主义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不是历史的错误,也不是早产儿,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故D项符合题意,A项错误;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与材料相反。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理解掌握的程度和驳斥错误观点的能力。很显然,此观点错在否定了马克思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而认为其是历史的误会和早产儿,用我们掌握的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三个方面的条件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则不难驳斥这一观点。11.据《苏州府风俗考》记载:明朝苏州“郡城之东,旨习机业。……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材料不能反映当时A.存在失业现象B.出现劳动力市场C.实行计时工资D.工匠技术水平高参考答案:D材料反映的是雇佣关系,但材料并未体现出工匠技术水平高的信息,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足以证明是存在失业现象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匠有常主”等字眼说明是存在劳动力市场的,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计日受值”说明是实行计时工资的,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12.历史学家弗里德里希?梅尼克于1946年写出了《德国的浩劫》,对纳粹主义出现作了初步剖析。后来灾难的种子根本上就植根于此前的历史之中,绝非现代史上的偶然现象。”作者所要表达的原因是A.巴黎和会对德国的严厉制裁B.长期分裂饱受大国欺凌C.政治统一和经济的崛起D.普鲁士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历史学家弗里德里希?梅尼克于1946年写出了《德国的浩劫》,对纳粹主义出现作了初步剖析。”材料反映了二战后人们对法西斯主义的反思。“后来灾难的种子根本上就植根于此前的历史之中”,说明纳粹主义的产生有历史的原因,1871年德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但是保留了普鲁士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因此选择D。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德意志帝国1871年宪法1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A.小岗村农民实行“大包干”

B.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C.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D.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参考答案:C14.《晚明社会变迁》一书说“综合粗估结果,1570-1644年美洲白银总共大约有12620吨流入了中国”。这是因为,当时的中国A.控制了海外贸易

B.推行重商主义政策C.手工业十分发达

D.参与西方的殖民掠夺参考答案:答参考案:C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经济﹒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经济的成就【名师点睛】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历史悠久、技术先进、分工细致,领先世界。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的成就很多,这要平时多积累。要记住常见手工业成就的一般常识,同时要熟记若干典型手工业技艺的图片。15.战国时代各国对于官吏的任用,一般都以俸禄制度代替过去的食邑制度。俸禄制度的实行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A.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 B.肯定了郡县制进步性C.促进了分封制的瓦解 D.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参考答案:C16.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动物的出没时间和生活特征,将十二种动物迮为十二生肖:鼠、牛、虎、兔……等。下面对十二生肖与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关系的分析正确的是A.促进了精耕细作技术的形成B.畜牧业是农业的基础C.有利于安排农事,发展生产D.家禽饲养,自成体系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生肖纪年(月、日、时)是中国农耕文明发展过程的里程碑,对研究掌握自然科学规律,发展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伏羲八卦的演化进程中,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相对应,归类五行,和八卦四象组成一体,由天干地支(配生肖)组成的纪年(农历),积累应证的自然变化规律,在农业科技不发达,农民靠天饭的漫长年代里,什么年干旱、什么年雨水多,农民参照这些规律,什么年适宜种什么庄稼。至今,在一些地方还流传着“羊马年,广收田”,“就怕鸡猴饿狗年”的谚语。因此其有利于安排农时,发展生产。A说法过于笼统,BD说法错误,畜牧业是作为农业的辅助而非是农业的基础,也没有自成体系。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特点和评价。17.1971年2月15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访问了中国。“基辛格这次访问是在越南战争刚刚停止,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进行的。”这里的“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是指A.越南停战并实现了南北统一B.中日两国关系在敌对中取得突破C.美国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劣势D.苏联建立华约组织与北约组织对抗参考答案:C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劣势,美国调整对外战略,结束越南战争,并缓和同中国的关系,故C正确;1875年越南战争结束,1979年越南南北统一,故A错误;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中美关系的改善促进中日关系改善,排除B;1955年苏联建立华约组织与北约组织对抗,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8.梁启超认为:“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美国者以四十四之共和国而为一共和国也”。这主要是指美国实行(

)A.议会制

B.联邦制

C.总统制

D.三权分立参考答案:B19.下图是一份报纸的号外,据此推断所报道的事件发生在A.1918年B.1919年C.1920年D.1921年参考答案:B从“学生、曹宅”等字眼即可看出所报道的事件是五四运动,而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而非1918年、1920年、1921年,所以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只有选B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20.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制度的建立

B.“大跃进”期间国民经济协调发展C.1956~1966年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D.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城市取得突破参考答案:C21.2011年热播的清穿剧《步步惊心》,女主人公若曦从现代穿越到了清朝的康熙年间,她可能看到的情景是A.政府张榜公布科考结果B.皇帝与宰相商议国家大事C.军机大臣奉旨跪见皇上D.地方大员向朝廷密折奏事参考答案:答案:A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要抓住材料“清朝的康熙年间”时间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时期已经没有了丞相,排除B。军机处、密折制度是雍正帝时期(在康熙帝之后)才开始的,排除C、D。清朝时期的选官制度仍然是科举制,A项符合史实,故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相关概况22.据载,明代嘉靖以后,“徽俗十三(岁)在邑,十七(岁)在天下”;康熙、乾隆年间,沿长江地域流传着“无徽不成镇”的谚语。根据该史料我们可以推断A.明清时期徽州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明清时期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C.明清时期徽州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明清时期徽州已成为商业中心参考答案:B23.抗日战争期间,除在中国境内作战外,我国军队还开辟了国外战场。“国外战场”主要在A.朝鲜B.越南C.印度D.缅甸参考答案:D24.有人论述中国某书法字体“把汉字书写的速度、节奏、韵律、动态发挥到极致,把书写者的个性、才情、气质、想象力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来”。这种书法字体最有可能是A.小篆B.行书C.楷书D.草书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把汉字书写的速度、节奏、韵律、动态发挥到极致,把书写者的个性、才情、气质、想象力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来”可知是草书,草书书写简便、结构简省、笔画连绵,D正确;小篆的笔画较细,结构往往有左右对称的现象,给人挺拔秀丽的感觉,不符合题意,A错误;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写得比较放纵流动,不符合题意,B错误;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是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的,更趋简化,横平竖直,不符合题意,C错误。所以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草书25.理解历史线索与认识历史规律是历史学科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依据下图展示的内容,空格数字应该填写的内容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世卿世禄

②门阀地位

③才能道德

④文化文章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参考答案:B26.宋太祖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万千事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之一人也。”这表明了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是A.收缴方镇的兵权

B.控制地方财政数量C.派节度使管辖地方

D.派文官任地方长官参考答案:D27.1917年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提出“推翻沙皇专制以后俄国工农最明确最坚决地要求的和约,就是立即缔结没有兼并……没有赔款的和约”。其主要目的是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B.开展反帝斗争,争取独立自主C.退出帝国主义战争D.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和平法令》的颁布旨在使俄国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实现不割地也不赔款的和平,故C项正确;1917年3月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故A项排除;俄国没有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故B项排除;D项是《土地法令》的内容,排除。28.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参考答案:C29.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C.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

D.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参考答案:B略30.20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A.长江三角洲

B.珠江三角洲

C.海南

D.上海浦东参考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1839年4月3日在广州发给英国外相巴麦尊的机密信说:“我以最最忠诚的心情献议陛下政府,立刻用武力占领舟山岛,严密封锁广州、宁波两港,以及从海口直到运河口的扬子江江面。陛下政府将从此获取最适意的满足——摘自人教版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教参材料二甲午之役,民族之殇。对此,史学家陈旭麓说:“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材料三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政府是怎样获取了“最适意的满足。”(2)据材料二并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关史实说明当时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侵略呈现什么特征?中国人是怎样抗争的?(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参考答案:(1)发动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2)特征:资本输出和瓜分中国。抗争:资产阶级改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农民阶级的义和团运动。(3)主要表现: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抗战,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战略上相互配合。【详解】(1)依据材料一“严密封锁广州、宁波两港,以及从海口直到运河口的扬子江江面”和所学鸦片战争以及签订《南京条约》回答。(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和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列强实行资本输出和瓜分中国;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可知此后进行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以及义和团运动。(3)依据材料三可知是抗日战争,结合所学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在政治上实行国共合作以及军事上进行两个战场的抗日斗争。32.地方行政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请回答:(1)写出西周、秦朝和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名称。(6分)(2)请你从上述三种制度中任选一种,谈谈其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4分)参考答案:(1)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度。(6分)(2)分封制的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分封制下,诸侯享有较大的独立性,容易形成分裂割据势力。郡县制的影响: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的直接有效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统一,对后世影响深远。行省制度的影响: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任选一回答,4分)33.材料一18世纪80年代,美国政治家麦迪逊写道:“全世界将初次看到一种以颠倒一切政府的基本原则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全世界将看到整个社会权力到处服从于各部分权力;全世界将看到一个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怪物。”——摘自《联邦党人文集》材料二《美国1787年宪法》摘录第一条第一款本宪法所规定的立法权,全属合众国的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第一条第七款经众议院和参议院通过的法案,在正式成为法律之前,须呈送合众国总统;总统如批准,便须签署,如不批准……进行复议。第二条第一款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第三条第一款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怪物”是什么?为什么说这“怪物”具有“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特征”?(2)麦迪逊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建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的共和政体,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平衡机制”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参考答案:(15分)(1)邦联;按《邦联条例》,中央政府没有实权,而各州的权力却很大,形成各州指挥中央的局面。(6分)(2)联邦制:联邦政府和各州之间的权力的平衡;参、众两院的设计:大小州之间(蓄奴州和自由州之间)的权力的平衡;三权分立:联邦政府内部机构之间(立法、行政、司法)的权力的平衡。(9分)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一摘自《联邦党人文集》,“联邦”党人所认为的怪物显然应该是指“邦联”,“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特征”主要是回答地方各州权力太大,而中央政府权力反而过小,造成地方各州指挥中央的局面,一定要注意“头脑”象征着中央,“四肢”象征着地方各州。(2)“平衡机制”的主要表现在南方和北方的平衡(保留黑奴制、蓄奴州)、中央和地方的平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