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_第1页
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_第2页
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_第3页
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_第4页
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1污染物在多介质多界面环境中的传输地球环境:大气,水体,土壤,岩石和生物圈污染物在多介质环境中的过程研究主要方面:水/气界面的物质传输土壤/大气界面的物质传输水/沉积物界面的物质传输生物圈和各圈层之间的传输多介质环境中,用“逸度”来定义物质从某一相逸出的倾向2污染物在多介质多界面环境中的传输重金属元素有机污染物31重金属元素重金属是具有潜在危害的重要污染物,其威胁在于它不能被微生物分解,相反,转化可能转化为毒性更强的金属有机化合物重金属元素在环境污染领域中的概念与范围不很严格。一般是指对生物有显著毒性的元素,如Hg、Cd、Pb、Cr、Zn、Cu、Co、Ni、Sn、Ba、Sb等,从毒性这一角度通常把As、Be、Li、Se、B、Al等也包括在内。目前,最引人们注意的是Hg

、As、Cd、Pb、Cr

等。41.1Hg来源:自然浓度低;工业排放大(乙醛、氯碱工业、冶炼等)性质:零价态、有机(甲基)化、易挥发。一般有机汞的挥发性大于无机汞,有机汞中又以甲基汞和苯基汞最大。无机汞中以碘化汞最大,硫化汞最小。《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规定:Hg是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有:总Hg:0.05mg/L

烷基Hg:不得检出51.1Hg分布与迁移:单质Hg能存在大气中在土壤中由于假单胞细茵属的某种菌种可以将Hg(Ⅱ)还原为Hg(0),被认为是汞从土壤中挥发的基础。无机汞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变为剧毒的甲基汞,并不断释放到水体中,甲基汞亲脂性强,易被水生生物吸收,通过食物链逐级富集,最终危害人类61.1Hg水俣病和汞的甲基化1953年在日本熊本县水俣湾附近的渔村.发现一种中枢神经性疾患的公害病,称为水俣病。1968年日本政府确认水俣病是由水俣湾附近的化工厂在生产乙醛时排放的汞和甲基汞废水造成的。CH3HgCl这是世界历史上首次出现的重金属污染重大事件71.1Hg水俣病和汞的甲基化甲基钴氨素是金属甲基化过程中甲基基团的重要生物来源。

在好氧条件,主要生成一甲基汞,它为水溶性物质,易进入食物链;

在厌氧条件,主要生成二甲基汞,它难溶于水,易挥发进入大气,但易光解成甲烷、乙烷和Hg;弱酸水体中二甲基汞可转换成一甲基汞在烷基汞中,只有甲基汞、乙基汞、丙基汞为水俣病的致病性物质,它们存在形态主要是烷基汞氯化物,其次是溴化物和碘化物,可以CH3HgX表示81.1Hg甲基汞脱甲基化与汞离子还原甲基汞可被假单胞菌属的某些细菌降解

CH3Hg++2H→Hg+CH4+H+也可将Hg2+还原为HgHgCl2+2H→Hg+2HCl生物成矿问题!9厌氧汞循环的可能途径101.2Cd打个喷嚏都会骨折的镉病:镉对人体的危害是潜在的,它不容易被人们发现。当人们食用了被镉污染的食物或水后,镉便会潜入人体,并在肝脏、肾脏和骨骼中一点点沉淀下来,当人体中镉的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骨痛病。骨痛病发作时,哪怕是一点儿轻微的动作,如咳嗽或打喷嚏,都会使病人的骨骼折断甚至弯曲变形,就连一呼一吸,也会使病人痛苦不堪,有些人就是因为无法忍受病痛折磨而自杀身亡的。11关于镉的污染问题:镉是一种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具有质软、耐磨、耐腐蚀的特性。在自然界中存在含镉的矿石,因此,环境中存在镉的自然污染源。污染途径:

水污染含镉的烟尘向外扩散:如含镉的烟尘降落到牧场上,会让牛羊中毒,人再通过饮用中毒的牛奶或食用中毒的牛羊肉而传染上“镉”病。

一般用的Ni-Cd电池,请妥善保管!1.2Cd121.3CrCr的危害:三价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毒性:Cr(III)<Cr(VI)

六价铬比三价危害性大,危害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Cr的污染来源:电镀皮革染料和金属酸洗131.4As从环境和毒理学的观点看,As、Se、Be和V将会变得日趋重要由于地球化学的原因也使某些土壤及地下水中砷的含量偏高,如我国内蒙古包头及湘南、湘中的一些地区环境中砷污染(人为来源)主要来自以砷化物为主要成分的农药。杀虫剂(除莠剂)甲胂酸、二甲次胂酸141.4As迁移转化:水生生物能很好富集水体中的无机和有机砷毒性:As(Ⅴ)<As(Ⅲ),无机砷>有机砷水体中的无机砷被环境中的厌氧细菌还原而产生甲基化,形成有机砷化合物砷的生物有机化过程,可认为是自然界的解毒过程152有机污染物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生的三大公害事件:1984年印度博帕尔农药厂甲基异氰酸酯污染事件(20万人中毒,3000人死亡)1986年瑞士一家化工厂爆炸,大量有毒化合物流人莱茵河的污染事件(50万尾鱼死亡,4000万人饮水影响)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爆炸事件(300万人受核辐照,4000人死亡)162有机污染物持久性有毒污染物(PTS,

PersistentToxicSubstances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PersistentOrganicPollutants):是指通过各种环境介质(大气、水、生物体等)能够长距离并长期存在于环境,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严重危害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质。四个特性:

在环境中持久存在;能蓄积在食物链中对较高营养等级的生物影响;长距离迁移;相应环境浓度下会对接触的生物造成有毒或有害效应。1718九种有机氯杀虫杀菌剂

有机氯杀虫(菌)剂是上世纪4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类含氯有机化合物。它们性质稳定,难溶于水而易溶于脂,残效期长,被大量用于防治农林害虫,造成土壤、水域和空气广泛污染。有机氯杀虫剂在人和动物体内也有积蓄,有的种类严重损害人体健康,甚至还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1、灭蚁灵属慢性胃毒杀虫剂,对防治蚂蚁、白蚁有特效,施药后靠昆虫群体自然传播,15天之后见效,对人有致癌作用。据了解,目前仍有一些单位及个人,以盈利为目的,大量生产、使用、贮存并用以加工、生产、出售灭蚁产品及卫生药剂。读者购买和使用此类产品时要多留一个心眼儿。

2、滴滴涕(DDT)广谱、高残留杀虫剂,自1939年发明以来,对消灭农林卫生害虫发挥了很大作用,曾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由于它脂溶性强,故易积蓄在动物脂肪内,分解代谢极其缓慢。当其在人体内积蓄到一定程度时,便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肝脏、甲状腺等,直至人死亡。

3、毒杀芬(氯化莰)广谱、高残留杀虫剂,毒性比滴滴涕大4倍,能引起甲状腺肿瘤及癌症。

4、氯丹兼备触杀、胃毒及熏蒸性能,主要用于建筑物白蚁预防,对人体免疫系统有损害。尽管我国已禁止对它的生产,但仍有人使用和贮存。

5、七氯具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主要用于防治害虫,对人体免疫及生殖系统有损害,同时有致癌作用。

6、狄氏剂广谱、高残留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害虫、白蚁、蚂蚁等。虽然1997年我国已停止对它的生产,但仍有人使用和贮存。

7、异狄氏剂曾用于控制玉米、稻谷、棉花、甘蔗等农作物害虫及鼠类,对人有致癌作用。

8、艾氏剂曾用于防治仓库、农林害虫及白蚁等,对人有致癌作用。

9、六氯(代)苯杀菌剂,常用于防治农作物真菌病,对人免疫及生殖系统有损害。19多氯联苯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Biphenyls,PCBs)是一组由多个氯原子取代联苯分子中氢原于而形成的氯代芳烃类化合物。按联苯分子中的氢原子被氯取代的位置和数目不同,从理论上计算,一氯化物应有3个异构体,二氯化物应有12个异构体,三氯化物有21个异构体等。PCBs的全部异构体有209个。目前已鉴定出102个20多氯联苯性质:物理化学性质高度稳定、耐酸、耐碱、耐热、耐腐蚀、抗氧化、对金属无腐蚀、极难溶于水、绝缘性好,低氯化物及混合物(纯化合物为晶体)为油状液体,流动性好来源:变压器/电容器的绝缘流体、导热物质、增塑剂、润滑油/农药/油漆/粘胶剂等添加剂21多氯联苯分布难挥发和溶于水,在大气和水中含量少;易溶于有机溶剂和脂肪和被颗粒物吸附,具有高的

Kow,能强烈的分配到沉积物有机质和生物脂肪中可被水生植物快速吸收由于PCBs在环境中的持久性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1973年以后,各国陆续开始减少或停止生产。22多氯联苯迁移转化PCBs在使用和处理中,挥发进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