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_第1页
地理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_第2页
地理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_第3页
地理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_第4页
地理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第3册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04年专门做了一期“建坝与拆坝”专题,“在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呢?”为什么有的国家建坝热火朝天,而有的国家正在悄悄地拆坝呢?

埃及的历史其实就是引水灌溉、沙漠变绿洲的历史。到了当代,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尼罗河年年发洪水的困扰,埃及政府在前苏联的帮助下,于1960年在距开罗以南600英里处的阿斯旺兴建大坝,尼罗河被拦腰截断。历经10年,大坝最终建成。该坝采用梯形断面,坝底宽度为980米,坝顶宽度为40米,坝高111米,全长3830米。大坝气势磅礴,犹如一条巨虹横跨大河。一、尼罗河6-10月非洲北部热带草原气候区因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进入湿季,青尼罗河流域内降水明显增多,河流水量逐渐增大,进入汛期。阿斯旺大坝建设背景埃及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全境90%以上是沙漠。尼罗河纵贯南北,全长6670千米,在埃及境内长1350千米。因其大部分流经区都是沙漠地区,来水量主要是维多利亚湖、白尼罗河、青尼罗河等上游几条支流供给。埃及耕地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尼罗河两岸的狭长地带和河口三角洲。尼罗河流域雨量稀少,而且季节、年际变化均较大,每年汛期泛滥,对耕地进行天然漫灌,并使土地肥沃。

埃及严重缺水,埃及人民希望通过水利建设掌握自己的命运,修坝拦水加以利用。1902年在阿斯旺建成了一座低坝(老阿斯旺水坝),蓄水量约50亿立方米,坝身内设有108个泄水孔,尼罗河即使发生大洪水也能全部泄出,还能将全部库区淤积排出。水库良好运行了50年,每年由水库泄出的1.35亿吨泥沙大部送至下游两岸耕作区肥田。

1960年,埃及提出兴修阿斯旺高坝计划,因投资巨大,成为国际上争夺的一项巨大工程。但这座高坝从规划开始时,就有不少国内外专家从经济、科技、生态等角度提出反对意见。当时的埃及政府不顾国内外的异议,在前苏联的支持下,修建阿斯旺高坝。尼罗河为沿岸地区人民从事耕种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①为定期泛滥的河水带来了肥沃的土壤;②为中下游两岸带来了充足的灌溉水源。枯610115材料一、尼罗河1.阿斯旺大坝从哪些方面提高了尼罗河的利用效益?2.水能是可再生能源,水电站建成后,不仅可以永续利用水能发电,而且可以减少对矿物能源的使用,由此会产生哪些环境效益?材料二、阿斯旺大坝带来的经济效益阿斯旺大坝的修建,提高了尼罗河灌溉、防灾、发电、养殖、航运等利用效益。利用水电产生的环境效益主要是减少“三废”的排放。废渣的少排放可少占土地;废水的少排放,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而且减少了水污染;废气的少排放,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和酸雨的危害。1.阿斯旺大坝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2.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不利影响?材料三、阿斯旺大坝带来的消极影响①对土地(土壤)的影响,肥力下降,加重盐渍化;②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主要是沙丁鱼数量减少;③对海岸地形的影响,海岸遭到侵蚀后退。主要由下游及入海口处水沙减少所致,输水输沙之所以变化就是因为阿斯旺大坝修建。中国是世界上水坝最多的国家,共有86000座水坝,占世界的50%。

案例2:建大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以三峡大坝为例对库区本身的影响建大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以三峡大坝为例(3)地质灾害问题:(5)社会稳定问题:(1)水文问题:(2)泥沙问题:(4)水质问题:对库区本身的影响建大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以三峡大坝为例(3)地质灾害问题:库区回水引发落差,植被无法生长诱发引起崩岸、滑坡,甚至诱发地震。(5)社会稳定问题:水库移民问题难度大(1)水文问题:地下水位上升,河流水位上升淹没沿岸平原,不利于农业生产(2)泥沙问题:流速减缓,泥沙淤积

(4)水质问题:水流减缓,河流的自净能力减弱,水质变坏,水温、水质的变化并滋生蚊蝇、传播疾病对库区上游的影响建大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以三峡大坝为例(1)水文问题:(2)泥沙问题:(3)水质问题:(4)大气环境问题:对库区上游的影响建大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以三峡大坝为例(1)水文问题:洪水时回水,扩大洪水的影响河段(2)泥沙问题:泥沙淤积、危及港口及航运(3)水质问题:水流减慢,河流自净作用减弱,增加环境污染程度(4)大气环境问题:雾日增多,酸雨加重对库区下游及河口区的影响建大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以三峡大坝为例(1)水文水质问题:(2)海岸地形问题:(3)水生生物问题:对库区下游及河口区的影响建大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以三峡大坝为例(1)水文水质问题:如果河流下泄量减少,海水上溯,顶托污水,并引发咸潮,土壤盐渍化(2)海岸地形问题:入海泥沙减少,海岸淤积减慢,海岸后退,三角洲缩小(3)水生生物问题:洄游性鱼类的影响利:调节径流,减少下游旱涝灾害;水能发电,提供可再生清洁能源;供水,为工农业、生活提供水源;调节气候,增加湿度,减少日较差;发展航运、水产养殖、旅游业等。弊:淹没农田、诱发地震、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入海泥沙减少,加剧河口海水侵蚀;入海盐类减少,影响河口地区渔业。河流上修建大坝的评价英雄人物:黄万里《长河孤旅》的历史回顾

50年代,我国在修建三门峡工程的论证过程中,著名爱国教育家黄炎培之子、清华大学教授、中国著名的水利学专家----黄万里提出不同意见,他经过多年来对黄河地质和水文的研究论证,认为这是个错误的决策,多次据理力争,并不断上书中央提出反对意见。但此项工程是毛泽东执意实现“圣人出,黄河清”的梦想,加之当年搞苏联崇拜,工程由苏联专家论证和设计,国内有许多专家明明知道这是错误的,但没有人公开反对,在一边倒的极端气氛下,负有责任的专家们不敢面对现实,直抒己见,个别的甚至曲意逢迎,企求腾达。唯有黄万里因讲真话被打成右派,受尽磨难和摧残。

西安潼关三门峡水电专家看到的处处是大坝,看到的是坝址.对于坝址又最欣赏“小口大肚子”。你看到了“大肚子”里炊烟袅袅的村庄,暮归的牛羊,荷锄的农夫吗?28万移民源头水土应保恤,沙入河槽须纵逸。

洼道轮流潦可泄,立农建土赖洪积。

而今坝蓄复堤塞,清水顶冲长告急。有所为,有所不为修建三门峡工程带来的影响三门峡水库1960年9月建成,从第二年起潼关以上黄河渭河淤沙成灾,两岸受灾农田80万亩,一个县城被迫迁走,西安受到严重威胁。到了50年后的今天,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日益恶化,下游河水已所剩无几,几十万人口离开他们原本富裕的家园,迁移到土地贫瘠的偏远地区,其中一些人来回迁移十几次,生活变得一贫如洗。三门峡工程总结算时耗资达40亿元,相当于40座武汉长江大桥的造价,而之后改建费用和因之受灾的地区所遭受的经济损失更是一个谁都无法估量的数字。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修建水库和大坝?说说前期规划和论证的重要性。我们应当一分为二地看待修建水库和大坝,既有利也有弊。前期规划和论证充足了、科学了,在工程完工后所造成的负面效应会降低到最小。若论证不充分、不严密,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四、深入思考1、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对尼罗河河口地带产生的负面影响有()①土壤肥力下降②产生土壤盐碱化③洪涝灾害加剧④渔业产量下降⑤三角洲面积扩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D.①②④D五、练一练2、有关三峡工程所产生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峡工程有利有弊,利弊相当B.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中上游C.三峡工程导致珍稀植物被淹没是不可逆转的影响D.三峡工程对中华鲟产生的影响是不可逆转的A3、为减少库区的泥沙淤积,延长水库使用寿命可采取的方法是()A.汛期排水B.冬季排水C.汛期蓄水D.人工清除4、三峡工程对三峡自然景观的影响是()A.三峡风光不再有B.三峡旅游业将一去不复返C.对自然景观影响大,“高峡出平湖”难比从前三峡魅力D.对自然景观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奇峰秀色尚存AA5、库区农村移民开发可能加剧水土流失和人地矛盾,对此可采取的措施有()A.库区移民尽可能远迁B.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大农业C.农村移民大规模产业化D.利用移民资金大办企业,办大企业6、三峡工程对库区产生的环境问题有()①耕地被淹②文物古迹被淹③缓和气温日、年变化④泥沙淤积加重A.①②③B.①③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