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税收第2章_第1页
国际税收第2章_第2页
国际税收第2章_第3页
国际税收第2章_第4页
国际税收第2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章所得税的税收(shuìshōu)管辖权2.1所得税税收管辖权的类型2.2税收居民的判定(pàndìng)标准2.3所得来源地的判定(pàndìng)标准2.4居民与非居民的纳税义务国际税收》(第二版)朱青编著精品资料2.1所得税税收(shuìshōu)管辖权的类型2.1.1什么是税收(shuìshōu)管辖权2.1.2各国税收(shuìshōu)管辖权的现状国际税收》(第二版)朱青编著精品资料2.1所得税税收(shuìshōu)管辖权的类型2.1.1什么是税收管辖权税收管辖权是一国政府(zhèngfǔ)在征税方面的主权,它表现在一国政府(zhèngfǔ)有权决定对哪些人征税、征哪些税以及征多少税等方面国际税收》(第二版)朱青编著精品资料2.1所得税税收(shuìshōu)管辖权的类型属地原则和属人原则属地原则:即一国政府可以在本国区域内的领土和空间行使政治权力属人原则:即一国可以对本国的全部公民和居民(jūmín)行使政治权力具体到所得税的征收,根据属地原则,一国有权对来源于本国境内的一切所得征税,而不论取得这笔所得的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国际税收》(第二版)朱青编著精品资料2.1所得税税收(shuìshōu)管辖权的类型属地原则和属人原则两大原则,可以把所得税的管辖权分为:(1)地域管辖权,又称来源地管辖权,即一国要对来源于本国境内的所得行使征税权;(2)居民管辖权,即一国要对本国税法中规定(guīdìng)的居民(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取得的所得行使征税权;(3)公民管辖权,即一国要对拥有本国国籍的公民所取得的所得行使征税权。国际税收》(第二版)朱青编著精品资料2.1所得税税收(shuìshōu)管辖权的类型2.1.2各国税收管辖权的现状既然税收管辖权属于国家主权,因而每个主权国家都有权根据(gēnjù)自己的国情选择适合自己的税收管辖权类型。国际税收》(第二版)朱青编著精品资料2.1所得税税收(shuìshōu)管辖权的类型所得税管辖权的实施(shíshī)主要有:1.同时实行地域管辖权和居民管辖权2.仅实行地域管辖权3.同时实行地域管辖权、居民管辖权和公民管辖权国际税收》(第二版)朱青编著精品资料2.2税收居民(jūmín)的判定标准2.2.1自然人居民身份的判定标准(biāozhǔn)2.2.2法人居民身份的判定标准(biāozhǔn)国际税收》(第二版)朱青编著精品资料2.2税收(shuìshōu)居民的判定标准2.2.1自然人居民(jūmín)身份的判定标准对于自然人而言,居民(jūmín)是与参观者或游客相对应的概念。某人是一国的居民(jūmín),意味着他已在该国居住较长的时间或打算在该国长期居住,而不是以过境客的身份对该国作短暂的访问或逗留。国际税收》(第二版)朱青编著精品资料2.2税收居民的判定(pàndìng)标准判定自然人居民身份的标准主要有:1.住所(zhùsuǒ)标准住所(zhùsuǒ)(domicile)是一个民法上的概念,一般是指一个人固定的或永久性的居住地。2.居所标准居所(residence)在实践中一般是指一个人连续居住了较长时期但又不准备永久居住的居住地。3.停留时间标准许多国家规定,一个人在本国尽管没有住所(zhùsuǒ)或居所,但在一个所得年度中他在本国实际停留(physicalpresence)的时间较长,超过了规定的天数,则也要被视为本国的居民。国际税收》(第二版)朱青编著精品资料2.2税收居民(jūmín)的判定标准关于(guānyú)“住所标准”的案例:

20世纪70年代在英国就有这方面的一个判例。有一位先生1910年在加拿大出生,1932年他参加了英国空军,并于1959年退役,随后一直在英国一家私人研究机构工作,直到1961年正式退休,而且退休后他与英国妻子继续在英国生活。在此期间这位先生一直保留了他的加拿大国籍和护照,并经常与加拿大有一些金融方面的往来;而且他也希望与妻子一同回加拿大安度晚年,并表示如果妻子先他去世,自己也要回加拿大度过余生。法院判定这位先生尽管在英国居住了44年,但他在英国仅有居所而没有住所。国际税收》(第二版)朱青编著精品资料2.2税收(shuìshōu)居民的判定标准居所与住所的区别:(1)住所是个人的久住之地,而居所只是人们因某种原因而暂住或客居之地;(2)住所通常涉及到一种意图,即某人打算(dǎsuàn)将某地作为其永久性居住地,而居所通常是指一种事实,即某人在某地已经居住了较长时间或有条件长时期居住。国际税收》(第二版)朱青编著精品资料2.2税收居民(jūmín)的判定标准我国停留时间标准我国税法规定,在一个纳税(nàshuì)年度中在我国住满1年的个人为我国的税收居民(我国的纳税(nàshuì)年度为日历年度,所以一个在我国无住所的人只有在我国从某一年度的1月1日住到12月31日才可能成为我国的税收居民,跨年度住满365天并不会成为我国的税收居民)。国际税收》(第二版)朱青编著精品资料2.2税收居民(jūmín)的判定标准“停留时间标准”举例:举例来说,假定英国人史密斯先生在2000年、2001年、2002年在美国各停留了120天,现需要确定史密斯在2002年是否为美国的居民。根据以上计算方法,史密斯先生这3年在美国停留天数的加权计算结果为180天(120十120×1/3十120×1/6),没有达到183天的标准,所以史密斯先生在1995年不是美国的居民。而如果史密斯先生在这3年各停留122天,他停留天数的加权计算结果将为183天,那么(nàme)他便成为美国的税收居民。国际税收》(第二版)朱青编著精品资料部分(bùfen)国家税收居民身份的判定标准

国别自然人居民身份的判定标准法人居民身份的判定标准澳大利亚(1)在澳大利亚有长期住所;(2)在纳税年度内连续或累计在澳大利亚停留半年以上。(1)在澳大利亚注册;(2)在澳大利亚经营;(3)中心管理和控制机构在澳大利亚;(4)投票权被澳大利亚居民股东控制。比利时(1)家庭在比利时;(2)财产的管理地在比利时;(3)在比利时有职业或从事经营。(1)在比利时依法注册成立;(2)公司的总部、主要管理机构设在比利时。加拿大(1)在加拿大有规律地、正常地或习惯性生活;(2)1年中在加拿大停留183天以上。(1)在加拿大依法注册成立;(2)中心管理和控制机构设在加拿大。丹麦1年中在丹麦停留半年以上。在丹麦注册成立。法国(1)在法国有家庭或经济利益中心;(2)在法国就业或从事职业;(3)1年中在法国停留183天以上。在法国注册成立。德国(1)在德国有非临时性住所;(2)1年中在德国停留超过6个月。(1)在德国注册成立;(2)管理中心在德国。国际(guójì)税收》(第二版)朱青编著精品资料部分国家税收居民(jūmín)身份的判定标准(续一)国别自然人居民身份的判定标准法人居民身份的判定标准希腊有在希腊安家的意向,这种意向主要通过个人居住、家庭地址、活动中心来表现。(1)在希腊注册成立;(2)在希腊有管理机构。印度(1)在纳税年度内停留183天以上;(2)在以前4个年度居住至少365天,而在本财政年度至少停留了60天。(1)在印度注册成立;(2)管理和控制活动全部在印度开展。爱尔兰(1)在爱尔兰有住所可使用;(2)在纳税年度停留183天或以上;(3)在连续4年中每一年都在爱尔兰停留至少3个月。中心管理和控制机构在爱尔兰。意大利(1)在意大利有居民户口登记;(2)在意大利有经济利益中心;(3)1年中在意大利停留满183天。(1)在意大利注册成立;(2)法人的管理总部在意大利;(3)主要目的是在意大利经营。日本(1)在日本有生活基地和生活中心;(2)在日本连续居住满1年。(1)在日本依法注册成立;(2)注册的主要机构设在日本。韩国(1)计划在韩国长期居住;(2)在韩国连续居住1年以上。(1)在韩国依法注册成立;(2)总机构或主要机构在韩国。国际税收(shuìshōu)》(第二版)朱青编著精品资料部分国家税收居民身份的判定(pàndìng)标准(续二)国别自然人居民身份的判定标准法人居民身份的判定标准卢森堡(1)在卢森堡有可长期使用的住房;(2)1年中在卢森堡习惯性居住超过183天。(1)在卢森堡注册成立;(2)有效管理机构在卢森堡。马来西亚(1)纳税年度中在马来西亚连续或累计停留满182天;(2)评税年度在马来西亚停留不到182天,但这次停留与评税年度前一年或后一年中的182天以上的停留期相连;(3)评税年度在马来西亚停留90天以上,但在以前4年中的任何3年居住在马来西亚或每年停留满90天。管理和控制中心在马来西亚。墨西哥在墨西哥有居所,除非在一个日历年度中连续或累计在别国停留183天以上,或能够证明已在别国取得了税收居民身份。主要经营管理中心在墨西哥。荷兰(1)在荷兰有家庭、住处、经济社会中心,或有长期居住意向;(2)在荷兰停留了一定时间。(1)依法在荷兰注册成立;(2)中心管理机构在荷兰。新西兰(1)在新西兰有长期性住所;(2)在任何12个月中在新西兰停留183天以上。(1)在新西兰依法注册成立;(2)法人总部设在新西兰;(3)管理和控制机构在新西兰。葡萄牙(1)在日历年度中在葡萄牙停留183天以上;(2)在葡萄牙有可长期使用的住房。(1)法人注册的总部在葡萄牙;(2)法人的有效管理机构在葡萄牙。国际税收》(第二(dìèr)版)朱青编著精品资料部分国家税收居民(jūmín)身份的判定标准(续三)国别自然人居民身份的判定标准法人居民身份的判定标准新加坡(1)在新加坡定居或有定居意向;(2)在纳税年度中在新加坡停留满183天。管理和控制机构在新加坡。西班牙(1)在西班牙有经济或职业活动的基地;(2)在西班牙有家庭(配偶、子女);(3)在一个日历年度中在西班牙停留183天以上。(1)在西班牙注册成立;(2)法人的总部在西班牙;(3)法人的有效管理中心在西班牙。瑞士(1)在瑞士有合法住宅并打算定居;(2)因从事有收益的活动而在瑞士停留3个月以上;因从事非收益性活动而停留6个月以上。(1)在瑞士注册成立;(2)管理中心设在瑞士。英国(1)在访问英国的年度中在英国有可供其使用的住房;(2)在纳税年度中在英国停留183天以上(不一定连续停留);(3)在连续4年中到英国访问平均每年达到91天或以上。(1)在英国注册成立;(2)中心管理和控制机构设在英国。美国(1)有美国的长期居住证(绿卡);(2)当年(日历年度)在美国停留满31天,并且近3年在美国停留天数的加权平均值等于或大于183天。在美国依法注册成立。国际(guójì)税收》(第二版)朱青编著精品资料2.2税收居民(jūmín)的判定标准2.2.2法人(fǎrén)居民身份的判定标准1.注册地标准(又称法律标准)。2.管理和控制地标准3.总机构所在地标准4.选举权控制标准国际税收》(第二版)朱青编著精品资料2.2税收居民的判定(pàndìng)标准法人居民身份的判定标准之各国规定:四种标准中,目前在各国最常用的是注册地标准(法律(fǎlǜ)标准)以及管理和控制地标准。其中,有的国家只采用注册地标准,如丹麦、埃及、法国、尼日尔、瑞典、泰国、美国等国;有的国家只采用管理和控制地标准,如爱尔兰、马来西亚、墨西哥、新加坡等国。但也有许多国家同时采用注册地标准及管理和控制地标准,一家公司如果满足其中一个标准就是本国的居民公司,如加拿大、德国、希腊、印度、肯尼亚、卢森堡、马耳他、毛里求斯、荷兰、斯里兰卡、瑞士、英国等国。另外,一些国家在实行注册地标准或管理和控制地标准的同时,也采用总机构所在地标准。例如,比利时、韩国、日本同时实行注册地标准和总机构所在地标准;葡萄牙、挪威同时实行管理和控制地标准及总机构所在地标准;新西兰和西班牙同时采用注册地标准、管理和控制地标准以及总机构所在地标准。在上述四种标准中,选举权控制标准被使用的较少。在世界主要国家中,目前只有澳大利亚在实行注册地标准、管理和控制地标准的同时,还实行选举权控制标准。国际税收》(第二版)朱青编著精品资料2.2税收居民(jūmín)的判定标准法人居民身份的判定标准之我国规定:我国判定法人居民身份的标准可以通过《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来加以说明。该税法规定,在我国境内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国企业(简称“三资”企业),如果其总机构设在我国境内,要就来源于我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所得税。这表明我国判定法人居民身份是把法律标准和总机构所在地标准结合起来使用,二者必须同时满足(mǎnzú),缺一不可。国际税收》(第二版)朱青编著精品资料2.3所得来源地的判定(pàndìng)标准2.3.1经营所得2.3.2劳务所得2.3.3投资(tóuzī)所得2.3.4财产所得国际税收》(第二版)朱青编著精品资料2.3所得(suǒdé)来源地的判定标准2.3.1经营所得经营所得即指营业利润,它是个人(gèrén)或公司法人从事各项生产性或非生产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纯收益。一笔所得是否为纳税人的经营所得,主要看取得这项收入的经营活动是否为纳税人的主要经济活动。国际税收》(第二版)朱青编著精品资料2.3所得来源地的判定(pàndìng)标准各国判定经营所得的来源地,主要标准有:1.常设机构标准大陆法系的国家(guójiā)多采用常设机构标准来判定纳税人的经营所得是否来自本国。2.交易地点标准英美法系的国家(guójiā)一般并不采用常设机构标准来确定经营所得的来源地,而是比较侧重用交易或经营地点来判定经营所得的来源地。国际税收》(第二版)朱青编著精品资料2.3所得来源(láiyuán)地的判定标准2.3.2劳务所得1.劳务提供地标准即跨国纳税人在哪个国家提供劳务、在哪个国家工作,其获得(huòdé)的劳务报酬即为来源于哪个国家的所得2.劳务所得支付地标准即以支付劳务所得的居民或固定基地、常设机构的所在国为劳务所得的来源国。国际税收》(第二版)朱青编著精品资料2.3所得来源(láiyuán)地的判定标准2.3.3投资所得投资所得是指因拥有一定的产权而取得的收益,主要包括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等。其中,股息是投资者因拥有股权以及其他与股权相似的公司权利而取得的所得;利息是投资者凭借各种债权而取得的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是指因向他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商誉、版权、经销权、专有技术(jìshù)等无形资产的使用权而取得的所得。国际税收》(第二版)朱青编著精品资料2.3所得来源(láiyuán)地的判定标准投资所得主要包括(bāokuò):1.股息。目前各国判定股息的来源地一般是依据股息支付公司的居住地,也就是以股息支付公司的居住国为股息所得的来源国。2.利息。许多国家是以利息支付者的居住地为标准来判定利息所得的来源地。3.特许权使用费。以特许权的使用地为特许权使用费的来源地;以特许权所有者的居住地为特许权使用费的来源地;以特许权使用费支付者的居住地为特许权使用费的来源地。4.租金租金所得来源地的判定标准与特许权使用费基本相同。国际税收》(第二版)朱青编著精品资料2.3所得来源(láiyuán)地的判定标准2.3.4财产所得(suǒdé)财产所得(suǒdé)是指纳税人因拥有、使用、转让手中的财产而取得的所得(suǒdé)或收益(资本利得)。对于不动产所得(suǒdé),各国一般均以不动产的实际所在地为不动产所得(suǒdé)的来源地。但对于动产的所得(suǒdé),各国判定其来源地的标准并不完全一致。国际税收》(第二版)朱青编著精品资料2.4居民(jūmín)与非居民(jūmín)的纳税义务

2.4.1居民的纳税(nàshuì)义务2.4.2非居民的纳税(nàshuì)义务国际税收》(第二版)朱青编著精品资料2.4居民(jūmín)与非居民(jūmín)的纳税义务

2.4.1居民的纳税义务一个实行居民管辖权的国家要对本国居民的国内外一切所得征税,从纳税人角度看,这时该国的居民不仅要就其国内所得向本国政府纳税,而且还要就其境外来源的所得向本国政府纳税。居民纳税人这种要就其国内外一切所得(又称全球所得)向居住国政府纳税的义务称为无限纳税义务。在一个实行居民管辖权的国家,无论是自然人居民还是法人(fǎrén)居民,都要对居住国政府承担无限纳税义务。国际税收》(第二版)朱青编著精品资料2.4居民与非居民的纳税(nàshuì)义务

居民纳税义务举例史密斯先生从1994年1月起被美国一家公司派到我国,在该公司与我国合资的M公司任职做技术指导工作。史密斯先生每月的工资由两家公司分别支付。我国境内的M公司每月向其支付人民币15000元,美国公司每月向其支付工资折合人民币35000元。1996年6月,史密斯先生被该美国公司临时派往泰国,为一家集团公司检测设备。他在泰国工作15天,泰国公司向其支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