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的传热计算-2013_第1页
换热器的传热计算-2013_第2页
换热器的传热计算-2013_第3页
换热器的传热计算-2013_第4页
换热器的传热计算-201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传热第五节换热器的传热(chuánrè)计算一、热平衡方程精品资料热量(rèliàng)衡算方程

热量衡算方程反映了冷、热流体在传热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相互关系。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在传热过程中,若忽略热损失,单位时间内热流体放出的热量等于(děngyú)冷流体所吸收的热量。图为一稳态逆流操作的套管式换热器,热流体走管内,冷流体走环隙。图

套管换热器中的传热过程

精品资料假设换热器绝热良好,热损失可以忽略不计,则在单位时间内换热器中热流体(liútǐ)放出的热量必等于冷流体(liútǐ)吸收的热量。对于整个换热器,其热量(rèliàng)衡算式为热平衡方程

式中Q为整个换热器的传热速率,或称为换热器的热负荷,W;I表示单位质量流体焓值,kJ/kg;下标1和2分别表示流体的进口和出口。

精品资料若换热器中两流体(liútǐ)均无相变,且流体(liútǐ)的定压比热容不随温度变化或可取流体(liútǐ)平均温度下的值,若换热器中流体有相变,例如(lìrú)饱和蒸气冷凝精品资料若换热器中流体有相变,例如饱和蒸气冷凝,且冷凝液在低于饱和温度(wēndù)下离开换热器精品资料第五章传热第五节换热器的传热(chuánrè)计算一、热平衡方程二、总传热(chuánrè)速率方程精品资料二、总传热(chuánrè)速率方程通过(tōngguò)换热器中任一微元面积的间壁两侧的流体的传热速率方程,可以仿照对流传热速率方程写出:——总传热速率微分方程or传热基本方程K——局部总传热系数,(w/m2℃)物理意义:在数值上等于单位传热面积、单位温度差下的传热速率。精品资料当取△t和K为整个换热器的平均值时,对于(duìyú)整个换热器,传热基本方程式可写成:或K——换热器的平均(píngjūn)传热系数,W/m2·K——总传热热阻

注意:其中K必须和所选择的传热面积相对应,选择的传热面积不同,总传热系数的数值不同。精品资料传热基本方程可分别(fēnbié)表示为:式中:Ki、Ko、Km——分别为管内表面积、外表(wàibiǎo)面积和内外侧的平均表面积的传热系数,W/m2·KSi、So、Sm——换热器管内表面积、外表(wàibiǎo)面积和内外侧的平均面积,m2。注:工程上大多以外表(wàibiǎo)面积为计算基准,Ko不再加下标“o”精品资料第五章传热第五节换热器的传热(chuánrè)计算一、热平衡方程二、总传热(chuánrè)速率方程三、总传热系数精品资料三、总传热系数总传热系数K表示单位传热面积(miànjī),冷、热流体单位传热温差下的传热速率,它反映了传热过程的强度。K是评价换热器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也是对换热器进行传热计算的依据。K的数值取决于流体的物性、传热过程的操作条件及换热器的类型等,1、总传热系数K的来源生产实际的经验数据(可通过计算(jìsuàn)、实验测定或查阅相关手册得到)实验测定分析计算(jìsuàn)精品资料2、传热(chuánrè)系数K的计算流体通过管壁的传热(chuánrè)包括:1)热流体在流动过程中把热量传递给管壁的对流传热(chuánrè)2)通过(tōngguò)管壁的热传导3)管壁与流动中的冷流体的对流传热精品资料间壁换热器总传热(chuánrè)速率为:精品资料利用串联(chuànlián)热阻叠加原则:若以外表面(biǎomiàn)为基准精品资料——基于外表(wàibiǎo)面积总传热系数计算公式同理:精品资料显然(xiǎnrán)有管内径(nèijìnɡ)管外径平均管径工程上大多以外表面积为基准,故后面讨论中,除非特别说明,都是基于外表面积的总传热系数。精品资料3、污垢热阻在计算传热系数K值时,污垢热阻一般不可忽视,污垢热阻的大小与流体的性质、流速、温度、设备结构以及运行时间等因素有关(yǒuguān)。若管壁内侧表面上的污垢热阻分别用Rsi和Rs0表示,根据串联热阻叠加原则,精品资料管壁外表面(biǎomiàn)污垢热阻管壁内表面(biǎomiàn)污垢热阻总传热系数计算式精品资料提高总传热系数途径(tújìng)的分析总热阻=管内(ɡuǎnnèi)热阻+管内(ɡuǎnnèi)垢阻+壁阻+管外垢阻+管外热阻壁阻总热阻管内热阻管内垢阻管外垢阻管外热阻精品资料若传热(chuánrè)面为平壁或薄管壁当管壁热阻和污垢(wūgòu)热阻均可忽略时若管壁外侧对流传热控制精品资料若管壁(ɡuǎnbì)内侧对流传热控制若管壁内、外侧(wàicè)对流传热控制相当若管壁两侧对流传热热阻很小,而污垢热阻很大。污垢热阻控制精品资料欲提高值,强化传热,最有效的办法是减小控制热阻。值总是接近且永远小于中的小者。当两侧对流传热系数相差较大时,近似等于中小者。精品资料K与αi、α0、λ、di、d0、Rsi、Rso等参数有关,即与间壁结构、流体(liútǐ)性质、两侧流体(liútǐ)的流动状况有关。提高K值,关键在于提高对流传热系数较小一侧的α。两侧的α相差不大时,则必须同时提高两侧的α,才能提高K值。污垢热阻为控制因素时,则必须设法(shèfǎ)减慢污垢形成速率或及时清除污垢。精品资料例:有一列(yīliè)管换热器,由φ25×2.5的钢管组成。CO2在管内流动,冷却水在管外流动。已知管外的α1=2500W/m2·K,管内的α2=50W/m2·K。(1)试求传热系数K;(2)若α1增大一倍,其它条件与前相同,求传热系数增大的百分率;(3)若增大一倍,其它条件与(1)相同,求传热系数增大的百分率。精品资料解:(1)求以外表面积为基准时的传热系数(xìshù)取钢管的导热系数(xìshù)λ=45W/m·K,冷却水测的污垢热阻Rs1=0.58×10-3m2·K/WCO2侧污垢热阻Rs2=0.5×10-3m2·K/W则:精品资料(2)α1增大(zēnɡdà)一倍,即α1=5000W/m2·K时的传热系数K’精品资料K值增加(zēngjiā)的百分率(3)α2增大一倍,即α2=100W/m2·K时的传热系数K值增加(zēngjiā)的百分率精品资料4.总传热系数的测定(cèdìng)对于已有的换热器,可以通过测定有关数据,如设备的尺寸、流体的流量和温度等,然后(ránhòu)由传热基本方程式计算值。显然,这样得到的总传热系数值最为可靠。精品资料5.总传热系数的推荐值附录二十中列出了管壳式换热器的推荐值,可供设计时参考。在实际设计计算(jìsuàn)中,总传热系数通常采用推荐值。这些推荐值是从实践中积累或通过实验测定获得的。精品资料在选用(xuǎnyòng)总传热系数的推荐值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设计中管程和壳程的流体应与所选的管程和壳程的流体相一致;②设计中流体的性质(黏度等)和状态(流速等)应与所选的流体性质和状态相一致;③设计中换热器的类型应与所选的换热器的类型相一致;精品资料④总传热系数的推荐值一般范围(fànwéi)很大,设计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中间的某一数值。若需降低设备费(减小换热面积)可选取较大的值;若需降低操作费(增大换热面积)可选取较小的值。精品资料第五章传热第五节换热器的传热计算(jìsuàn)一、热平衡方程二、总传热(chuánrè)速率方程三、总传热系数四、传热面积的计算精品资料套管换热器以外表面积为基准以内表面积为基准内管外径内管内径列管换热器以外表面积为基准以内表面积为基准传热管外径传热管内径总传热管数四、传热(chuánrè)面积的计算传热系数K为常数(chángshù)精品资料第五章传热第五节换热器的传热计算(jìsuàn)一、热平衡方程二、总传热(chuánrè)速率方程三、总传热系数四、传热面积的计算五、壁温的计算精品资料对于(duìyú)稳定传热过程热流体侧传热面积冷流体侧传热面积平均传热面积五、壁温的计算(jìsuàn)精品资料以上关系式表明,当间壁的导热系数很大时,间壁两侧(liǎnɡcè)的壁面温度可近似认为相等,而且间壁的温度接近于对流传热系数较大一侧的流体温度。精品资料若已知:管内、外流体的平均温度T、t,忽略管壁(ɡuǎnbì)热阻求:壁温tW方法:试差法步骤:假设(jiǎshè)tW求管内、外的αi、α0核算tW精品资料第五章传热第五节换热器的传热计算(jìsuàn)一、热平衡方程二、总传热(chuánrè)速率方程三、总传热系数四、传热面积的计算五、壁温的计算六、传热的平均温度差

精品资料六、传热(chuánrè)的平均温度差恒温差(wēnchā)传热:变温差传热:

传热温度差不随位置而变的传热

传热温度差随位置而改变的传热

传热流动形式并流:逆流:错流:折流:两流体平行而同向的流动两流体平行而反向的流动两流体垂直交叉的流动一流体只沿一个方向流动,而另一流体反复折流精品资料1.恒温传热时的平均温度差换热器中间(zhōngjiān)壁两侧的流体均存在相变时,两流体温度可以分别保持不变,这种传热称为恒温传热。冷流体(liútǐ)温度热流体温度精品资料2.变温传热(chuánrè)时的平均温度差(1)逆流和并流时的平均温度差逆流(nìliú)并流精品资料推导平均温度差的表达式时,对传热(chuánrè)过程作以下简化假定:①传热(chuánrè)为稳态操作过程;②两流体的定压比热容均为常量;③总传热(chuánrè)系数为常量;④忽略热损失。精品资料由热量恒算并结合(jiéhé)假定条件①和②,可得常数常数精品资料因此,及都是直线关系,可分别表示为上两式相减,可得也呈直线关系。将上述诸直线定性地绘于图5-9中精品资料图5-9逆流(nìliú)时平均温度差的推导精品资料根据假定(jiǎdìng)条件③,积分上式得总传热(chuánrè)速率方程式精品资料对数(duìshù)平均温度差逆流和并流时计算(jìsuàn)平均温度差的通式。(1)在工程计算中,当时,可用算术平均温度差()代替对数平均温度差,其误差不超过4%。精品资料讨论(tǎolùn)①Δtm由逆流推导得出,但同样适用于并流逆流:Δt1=T1-t2,Δt2=T2-t1并流:Δt1=T1-t1,Δt2=T2–t2②若max(Δt1,Δt2)/min(Δt1,Δt2)<2,精品资料当t1=t2时,工程计算(jìsuàn)对于误差<4%的情况可接受。②若max(Δt1,Δt2)/min(Δt1,Δt2)<2,精品资料③逆流与并流比较(bǐjiào)a、当T1、T2及t1、t2均已确定时,Δtm逆>Δtm并,若Q相同,则A逆<A并,所以工业换热器一般是采用逆流;b、并流t2总是<T2,逆流t2可以<T2,Q一定时若热流体(liútǐ)被冷却(T1→T2),则冷却剂温升(t2-t1)逆>(t2-t1)并,冷却剂用量qmc逆<qmc并;若冷流体(liútǐ)被加热(t1→t2),则加热剂温降(T1-T2)逆>(T1-T2)并,加热剂用量qm1逆<qm1并;结论:逆流比并流优越,故应尽可能采用逆流操作。但对热敏性物料的加热并流操作可避免出口温度t2过高而影响产品质量。此外,传热的好坏,除Δtm的大小外,还应考虑影响K的多种因素及换热器结构方面的问题。精品资料对只有一侧流体(liútǐ)变温的情况,则无逆流和并流之分饱和蒸汽(热流体(liútǐ))冷凝,冷流体(liútǐ)无相变T1T2t2t1并流T1T2t2t1逆流精品资料热流体无相变,饱和(bǎohé)液体(冷流体)沸腾T1T2t2t1并流T1T2t2t1逆流精品资料例:在一单壳单管程无折流挡板的列管式换热器中,用冷却水将热流体(liútǐ)由100℃冷却至40℃,冷却水进口温度15℃,出口温度30℃,试求在这种温度条件下,逆流和并流的平均温度差。精品资料解:

逆流(nìliú)时:热流体(liútǐ):冷流体:7025并流时:热流体:冷流体:8510精品资料可见:在冷、热流体初、终温度相同的条件(tiáojiàn)下,逆流的平均温度差大。精品资料2)复杂流动Δtm的计算基本概念:管程:流体在换热器管内流动壳程:管束与换热器壳体之间的空隙(kòngxì)流体通过换热器时只流过一个管程,称为单管程;若依次流过多个管程,称为多管程;单壳程、多壳程的概念与之类似,多壳程换热器相当于多台换热器串联。单管程单壳程精品资料错流和折流时的平均(píngjūn)温度差单管程,多管程单壳程,多壳程精品资料图5-10错流和折流示意图精品资料温差校正(jiàozhèng)系数安德伍德(Underwood)和鲍曼(Bowman)图算法(suànfǎ)先按逆流计算对数平均温度差,然后再乘以考虑流动方向的校正因素。即精品资料具体步骤如下(rúxià):①根据冷、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算出纯逆流条件(tiáojiàn)下的对数平均温度差⊿t’m。②按下式计算因数R和P:精品资料③根据R和P的值,从算图中查出温度差校正系数;④将纯逆流(nìliú)条件下的对数平均温度差乘以温度差校正系数,即得所求的。值恒小于1,这是由于各种复杂流动中同时存在逆流和并流的缘故。精品资料通常在换热器的设计中规定,值不应小于0.8,否则值太小,经济上不合理。若低于此值,则应考虑增加壳方程数,将多台换热器串联使用,使传热过程接近于逆流。精品资料讨论:(1)单管程改为多管程,壳程增加折流挡板,虽然能提高传热效果,但同时也增大(zēnɡdà)了流动阻力;换热器中的管子总数不变,总传热面积不变,在封头中设置隔板改造成多管程;每一管程中的管数减小;如下表将单管程改为双管程一些参数(cānshù)的变化情况:单管程多管程总管数nn每程管数n

n

/2管内流速总传热面积精品资料讨论:(2)对一侧有相变的情况,饱和液体沸腾(fèiténg)P→0,R→∞;饱和蒸汽冷凝R→0;由-R、P关系图可知,=1,其对数平均推动力均按逆流计算,无需进行温差校正;(3)一般<1,当<0.8时,由图可知P的微小变化(t变化引起的)使急剧变化(特别是下降的情况),导致Δtm大大降低,造成传热操作极不稳定,因此设计换热器时应使之>0.8,否则经济上不合理、操作温度略有变动,↓↓,操作不稳定;思考:提高的方法?精品资料改用多壳程:单壳程:R=2.0,P=0.3时,=0.86多壳程:R=2.0,P=0.3时,=0.97原因:换热器内出现温度交叉或温度逼近现象。避免措施:采用多个换热器串联或采用多壳程结构,换热器个数或所需的壳程数,可用图解法确定。(4)若蒸汽冷凝于壳程,由于蒸汽本身的对流给热系数很大,所以(suǒyǐ)壳程安装挡板的距离比一般的换热器要大,且挡板间应有冷凝水的排放口。精品资料(5)采用折流和其他复杂流动的目的是为了(wèile)提高传热系数,其代价是平均温度差相应减小,温度修正系数φ△t是用来表示某种流动型式在给定工况下接近逆流的程度。综合利弊,一般在设计时最好使φ△t>0.9,至少不能使φ△t<0.8。否则应另选其他流动型式,以提高φ△t。精品资料第五章传热第五节换热器的传热(chuánrè)计算一、热平衡方程二、总传热(chuánrè)速率方程三、总传热系数四、传热面积的计算五、壁温的计算六、传热的平均温度差

七、传热单元数法精品资料七、传热(chuánrè)单元数法1.传热效率ε换热器的传热效率ε定义(dìngyì)为精品资料定义(dìngyì)最大可能传热量式中qmCp称为流体的热容量流率,下标min表示(biǎoshì)两流体中热容量流率较小者,并称此流体为最小值流体。换热器中可能达到的最大温差较小者具有较大温差精品资料若冷流体(liútǐ)为最小值流体(liútǐ),则传热效率为若热流体(liútǐ)为最小值流体(liútǐ),则传热效率为精品资料若已知传热效率,则可确定换热器的传热量(rèliàng)和冷、热流体的出口温度精品资料2、传热(chuánrè)单元数NTU由换热器热平衡方程及总传热(chuánrè)速率微分方程对于冷流体积分上式得基于冷流体的传热单元数精品资料当K与Cpc为常数(chángshù),且T-t可用平均温度差代替时同理,基于热流体(liútǐ)的传热单元数当K与Cph为常数时

基于热流体的传热单元数精品资料说明-传热单元数的含义:(1)对于已知的换热器利用处理的物料而言,它表示该换热器的换热能力的大小。K与S大,表示换热器的能力大,可完成更高的换热要求(2)对已知流体的换热器而言,它表示换热要求的高低与换热的难易(nányì)程度。换热要求高,即流体进出口的温差大;传热的推动力小,换热所需的单元数大。传热单元数是温度(wēndù)的量纲为一函数,它反映传热推动力和传热所要求的温度(wēndù)变化,传热推动力愈大,所要求的温度(wēndù)变化愈小,则所需要的传热单元数愈少。精品资料3.传热效率与传热单元(dānyuán)数的关系现以单程并流换热器为例做推导(tuīdǎo)。假定冷流体为最小值流体,热容量流率比令精品资料推导(tuīdǎo)可得式中精品资料若热流体(liútǐ)为最小值流体(liútǐ),则式中精品资料对于(duìyú)单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