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湾本安体系介绍_第1页
上湾本安体系介绍_第2页
上湾本安体系介绍_第3页
上湾本安体系介绍_第4页
上湾本安体系介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烈欢迎白芨沟矿各位领导莅临神华神东上湾煤矿神东煤炭分公司上湾煤矿

上湾煤矿是神华神东煤炭集团的骨干矿井之一,位于内蒙古南部、陕西省北部交界地带。一、上湾煤矿矿井概况一、上湾煤矿矿井概况4上湾煤矿井田面积61.8

平方公里,矿井采储量10.8亿吨。井田内地质构造简单,煤层赋存稳定,煤层倾角为1-3度,含煤地层为中下侏罗统延安组。主要稳定可采煤层为1-2、2-2、3-1煤层,煤层平均厚度分别为5.2米、5.3米和2.6米,均为不粘煤。一、上湾煤矿矿井概况煤质特点为特低磷、特低硫、特低灰、中高发热量。商品煤主要作为优质动力煤、民用煤和液化用煤。一、上湾煤矿矿井概况---煤质特点1上湾矿井从1987年8月5日开工建设,由邯郸设计研究院设计,初期设计生产能力为60万吨/年。21990年修改设计300万吨/年。1993年修改设计为300万吨/年高产高效矿井,1993年—1997年一直处于停缓建状态,1998年—2000年出口煤基地建设并投产。32001年又修改设计为800万吨/年,2002年12月开始现行规模改扩建项目的基本建设,到2003年11月建成并投入试生产;现核定生产能力为1300万吨/年。一、上湾煤矿矿井概况---发展历程矿井组织机构为“十一队四办二中心”,(包括配采队)现共有职工418人。一、上湾煤矿矿井概况---组织机构矿井为斜井-平硐-立井联合开拓方式,生产布局为一井一面,生产组织模式为“一综三连”,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安全监测、监控、监视实现了自动化,办公实现了网络化,主运输系统、矿井供排水系统及供电系统等实现了调度集中控制,辅助运输实现了无轨胶轮化运输,井下实现了人员考勤、跟踪定位管理及“小灵通”无线移动通讯,充分体现了神东煤炭集团的生产规模化、技术现代化、队伍专业化和管理信息化。一、上湾煤矿矿井概况---生产系统辅运系统:采用无轨胶轮车运输。主运输系统:全部采用CST、变频调速胶带输送机运输。一、上湾煤矿矿井概况---运输系统矿井生产用水主要来源于井下采空区复用水;排水系统:矿井主排水系统为中央水泵房和2-2煤集中水泵房、2-2煤东翼大巷26联复用水仓三个排水至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部分中水供电厂、绿化用水。一、上湾煤矿矿井概况---供排水系统供水系统排水系统供电系统:矿井供电主要有10kV、6kV两个电压等级,由工业场区、风井及地面箱式变电站双电源供给。一、上湾煤矿矿井概况---供电系统上湾矿通风系统:北风井通风机型号为FBCDZ-NO30对旋轴流式通风机。南风井通风机型号为FRCDZ-NO36对旋轴流式通风机。矿井总进风量为16848m3/min,总回风量为17349m3/min,有效风量为15066m3/min,井田瓦斯绝对涌出量6.14m3/min,相对涌出量0.21m3/t,属低瓦斯矿井。12煤、12上煤、22煤层自然发火等级均为Ⅰ类易自燃煤层,且具有爆炸危险,其中12煤爆炸指数为30.6%;12上煤爆炸指数为36.92%;22煤爆炸指数为38.74%.一、上湾煤矿矿井概况---通风系统安全监测系统:采用KJ95N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主要监测内容为瓦斯、风速、一氧化碳、负压、温度等(25个分站,149个测点),实现了矿井的实时监控,并与公司联网。一、上湾煤矿矿井概况---安全监测系统矿井生产系统为大巷条带式布置;工作面宽度为300米,推进长度可达到6000米以上,单个工作面采出煤量达到1200万吨以上。二、矿井生产系统---开拓布置

采用长短壁结合的开采方式,既实现了长壁工作面的高效回采,又使边角块段煤得到有效回收,提高了回采率。综采工作面短壁开采工艺演示二、矿井生产系统---开采方式

彻底改变了传统辅助运输环节多、用人多、安全隐患多的弊端,解放了矿井生产能力,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改善了安全作业环境;为推进井田、盘区的大型化提供了技术支撑;适应煤层波浪起伏的变化条件,实现了无岩巷布置,避免了矸石外排,成为矿井设计和生产的一项革命性的技术。二、矿井生产系统---无轨胶轮技术辅巷多通道搬家工艺演示实现了工作面快速回撤安装,减少了大量设备占用和搬家倒面时间,保障了综采面高效生产。二、矿井生产系统---搬家倒面技术综采工作面煤机为美国久益公司生产的TLS7LS型电牵引采煤机;郑煤集团公司生产的7米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德国DBT公司生产的三机,KAMATE公司生产的喷雾泵站和乳化液泵站;上海煤科院生产的软起动并可自动张紧的顺槽胶带机。工作面总装机容量为9746KW,为国内装机功率最大的工作面之一。三、矿井生产装备---综采面装备情况掘进工作面采用美国久益公司生产的12CM15-10D、15型连续采煤机;美国久益0SC32-48B-5梭车;太原煤科院生产的PZL460-150型给料破碎机;澳大利亚生产的ARO-4E00-250-WT型四臂锚杆机;DBT公司生产的UN-488铲车。三、矿井生产装备---连采面装备情况2002年单套连采生产原煤225万吨,创世界纪录。2003年连续运煤系统双巷月掘进4656米,创世界纪录。2003年运煤车三巷月掘进3355米,创世界纪录。四、生产创水平纪录2004年全矿一综两连生产原煤1335万吨,创世界纪录;其中综采工作面生产1075万吨,成为全国第一个突破千万吨的综采队。2005年全矿一综两连生产原煤1223万吨,其中综采工作面生产1048万吨,最高日产5.1万吨,创世界纪录。四、生产创水平纪录2007年全矿完成原煤1268万吨,商品煤1210万吨。其中综采队完成原煤1160万吨;2008年全矿完成原煤1330万吨,商品煤1250万吨。其中综采队完成原煤1201万吨,创造了国内外煤炭企业一个综采队连续5年年产超千万吨的新纪录。四、生产创水平纪录2009年全矿完成原煤1365.8万吨,商品煤1299.8万吨。其中综采队完成原煤1180.6万吨,创造了国内外煤炭企业一个综采队连续6年年产超千万吨的新纪录。四、生产创水平纪录2010年全矿原煤完成1440万吨,商品煤1375万吨,其中综采队完成原煤1298万吨,创造了国内外煤炭企业一个综采队连续7年年产超千万吨的新纪录。四、生产创水平纪录四、生产创水平纪录到2010年3月,实现了“原煤生产九千万”的好成绩;连续七年被评为神华特级质量标准化矿井,连续八年被评为全国特级安全高效矿井,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国科技创新型矿井、全国文明煤矿。五、安全管理绩效从2004年6月到2005年5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赢得了国务院副总理黄菊、曾培炎,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铁映、蒋正华相继到矿视察;2006年6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矿视察,2008年5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到矿视察,对神华、神东及上湾矿均给予了高度评价。五、安全管理绩效2001年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OHSM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六、管理体系建设情况

2005年建立了以安全、健康、环保、质量标准化、NOSA五位一体的安健环质综合管理体系。六、管理体系建设情况2004年,上湾煤矿引进了一套以风险预控为核心的NOSA五星管理体系;并于2006年11月,通过了南非总部NOSA五星管理系统三星级认证。六、管理体系建设情况

2007年结合我矿实际和综合管理体系运行经验,以试点为契机,建立了一套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为手段,以PDCA管理为运行模式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六、管理体系建设情况14235组织保障管理风险预控管理辅助管理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管理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六、管理体系建设情况(一)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构成:(一)

成风险预控管理12%组织保障管理8%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10%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60%辅助管理10%风险评估危险源监测、预警危险源管理标准和措施组织机构资金保障各级人员管理职责激励约束机制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人员不安全行为的识别岗位规范员工不安全行为考核采掘管理考核指标机电管理考核指标运输管理考核指标“一通三防”管理考核指标地测、防治水管理等考核指标煤矿准入、消防救护、应急与事故管理、职业健康管理、环境保护管理和承包商管理等六、管理体系建设情况培训宣传阶段启动阶段具体建立阶段推广实施阶段(二)体系的建立过程——四个阶段六、管理体系建设情况试点期间完成了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体系文件(共8册)的编制,通过在全矿试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管理手册确定了本质安全管理的方针、目标,明确了矿内各单位/部门的职责。六、管理体系建设情况试点期间完成了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体系文件(共8册)的编制,通过在全矿试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程序文件规定了高风险任务及主要管理环节的过程控制。六、管理体系建设情况试点期间完成了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体系文件(共8册)的编制,通过在全矿试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考核评分标准是检验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效果的综合性评价标准。六、管理体系建设情况六、管理体系建设情况试点期间完成了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体系文件(共8册)的编制,通过在全矿试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风险管理手册风险管理手册主要包含矿井风险评估危险源管理等内容。六、管理体系建设情况试点期间完成了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体系文件(共8册)的编制,通过在全矿试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风险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是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针对管理对象制定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六、管理体系建设情况试点期间完成了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体系文件(共8册)的编制,通过在全矿试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手册是针对人员不安全行为进行管理的实施指南,也包括了员工岗位规范。六、管理体系建设情况试点期间完成了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体系文件(共8册)的编制,通过在全矿试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管理制度汇编规范矿井的安全管理,是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六、管理体系建设情况试点期间完成了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体系文件(共8册)的编制,通过在全矿试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手册明确了本质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结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通过体系的实施,我们体会到当前煤矿安全管理最终实际上是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安全管理究竟管什么,二是怎么管。管什么?有人说要管人,因为人在作业时有可能发生不安全行为,进而可能导致事故;还有的人说要管设备,因为设备不完好,安全设施不齐全也有可能导致事故;还有的人说是管工程质量,因为,工程质量不合格,可能导致作业环境的不安全,进而导致事故。上面的说法对不对,应该说是对的。虽然大家的回答不一样,但我们体会到归根到底都是在管危险源,所以煤矿安全管理最终实际上是要管危险源,如果管住了危险源,我们就可以肯定的说,我们就管住了安全。七、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试点体会第二个问题就是怎么管的问题。我们的体会是,首先要知道在我们的作业环境或岗位上有哪些危险源,其中重大危险源是哪些,针对这些危险源,我们控制的标准是什么,措施是什么,这些标准和措施在现场贯彻和执行的怎么样,是否有效,如果无效怎么办,要想掌握或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就必须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对风险进行评估,只有危险源辨识清楚了,风险评估准确了,我们才可以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标准和措施,进而明确管理对象、管理责任人和监管人员。并通过严格的考核,使标准和措施得到很好的贯彻和落实,实现对危险源的管控。而现在我们所应用的这一套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就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因为体系的核心内容就是紧紧围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展开的。七、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试点体会危险源控制与消除示意图风险预控危险源辨识危险源控制与消除业务部门监管考核管理标准管理措施制定执行风险评估体系文件的贯标培训是保障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有效实施运行的基础。为了保证培训的效果,提高贯标培训的效率,我矿根据体系文件对各级人员要求掌握的内容的不同,分层次、分阶段对全员进行从整体介绍到部分学习、从概念认知到实际要求等体系相关知识的培训。(三)本安体系文件贯标培训八、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及应用

1.分层次进行体系文件的贯标培训,提高培训效率。

首先对矿领导、各业务部门及区队管理人员,实行矿长亲自抓培训、体系办负责具体的培训,培训的重点放在风险管理标准与措施、考核标准等内容以及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方面。对各区队员工,采取队长亲自抓培训、技术员负责培训的原则。充分利用本质安全管理信息软件及会议视系统提高培训的效率,除本安体系基本知识外,培训重点为危险源辨识、评估、风险管理标准和人员不安全行为等内容。八、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及应用

2.多种手段保障培训学习效果。

为了提高管理人员对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视与认识,保障培训学习的效果,提炼了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复习题,组织了全矿性知识竞赛,并在每日调度会上安排业务部门和区队管理人员各一名,叙述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相关知识内容、本岗位在本安体系运行中的职责、监管哪些方面的危险源及工作中注意的安全要点。通过讲述,大大提高了管理人员对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视及相关知识的积累。对于区队方面,要求技术员利用班前会培训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相关知识,并安排员工对本岗位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使每一位员工都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危险源、管理标准和不安全行为,把体系运行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八、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及应用

3.全员组织考试检验培训效果。

培训阶段结束后,组织全员进行了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相关知识分批次进行了闭卷考试。试题内容按照管理人员和员工分为A、B卷两类,参加考试的人员包括矿领导在内的全体员工,对于考试成绩达不到80分的人员进行了罚款和补考。成绩较好的给与奖励,总体以激励为主,惩罚促进为辅。八、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及应用

1.严格执行落实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各项要求。按照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对照现场进行了差距分析,并进行了整改落实。为了确保将体系的每一考核指标落到实处,矿里对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考核标准进行了二次细化分工,明确了业务部门及各区队责任。要求各单位严格执行落实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各项要求,各级人员在安全生产过程中认真履行体系运行中的相关职责。(四)本安体系的实施运行八、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及应用2.注重风险预控等基础管理的贯彻、落实。将高风险任务的管理作为日常重点进行关注。并为每位员工印发了《岗位危险源管理卡》,在作业现场设置了危险源管理标识牌,让每个岗位熟悉自己所从事工作任务的危险源及危险源的管理标准及措施,知道哪些是不安全行为。矿领导及业务部门不定时抽查现场作业人员对本岗位危险源、作业标准和安全要点的认知程度,对于掌握较差的人员落实个人及区队长的连带责任处罚。八、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及应用3.加强现场的安全管理。业务部门专检人员定期或动态对现场安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录入本质安全管理信息软件,各区队在每日班前会利用信息软件调出本单位存在的问题,及时安排进行改进,有效的消除了各类安全隐患。并在每日调度会上将问题整改落实的情况进行通报,形成闭环管理,大大提高了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八、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及应用4.严抓班前会的质量完善了班前会会议议程,充分利用班前时间,做好员工的培训工作,在已经掌握了本岗位危险源的基础上,培训的重点转向本岗位存在的不安全行为、危险源控制标准及管理措施的学习。八、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及应用5.考核结果与工资挂钩为了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加大了体系考核的工资比例(50%),矿里改变以往对区队管理人员固定工资系数的考核标准,区队管理人员工资系数同本安管理体系考核挂钩,在工作不达标,考核低于规定基准分数的情况下,相应降低工资系数。通过把本安管理体系推广实施与各级管理人员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使安全管理工作向系统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