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冷战”原因美苏战时同盟破裂走向对抗
(根本:国家安全与利益的冲突)
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对立标志:杜鲁门主义出台(1947.3)
表现政治上:杜鲁门主义出台(1947)
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实施(1948)
军事上:北约的成立(1949)2.“热战”朝鲜战争(1950---1953)
越南战争(1954---1973)
3.苏联和东欧国家相对应的措施 (1)经济上:经济互助委员会(1949)
(2)军事上:华约的成立(1955)
4.影响主导国际关系(造成西欧靠美;东欧靠苏)
全面对抗(两大阵营对峙长达40多年)
争夺势力范围(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
1.欧洲共同体
(1)背景①二战后国际地位下降
②20世纪50年代经济发展较快(2)成立:1967年欧洲煤钢、经济、原子能三大共 同体组成,之后加强政治、经济合作(3)影响①严重削弱美国的霸主地位(经济上形成美 国的竞争对手;政治上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②走向联合的欧洲逐渐改变两极下的政治力量对比(政治经济一体化增强)
2.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原因
①战后美国扶植②民主化改革③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首位)
④高度重视科技和教育⑤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标志:成为仅次美国的经济大(1956---1972)
影响政治上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由一边倒到全方位的外交)
资本主义世界呈现三足鼎立,经济多极化冲击两极格局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背景:民族国家独立;美苏对峙争霸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首脑会议
宗旨: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
影响标志第三世界兴起(第三世界国家 以独立自主的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
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 定世界事务的局面(强权政治受到 了挑战)三、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1.近代以来(旧中国)的外交(1)清政府统治后期:屈辱外交战败屈辱投降
(1840—1912)
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主权受损(2)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自主外交---《资政新篇》(3)民国时期南京临时政府:“软弱”外交--“告各友邦书”(1912---1949)
北洋军阀政府:卖国外交---“二十一条” 南京国民政府:制造“自主”外交---“改订 新约”运动(1928年发起)
回顾历史
2.新中国外交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50年代前期的外交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
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1954年)
参加亚非国际会议(1955年)(3)70年代的外交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美建交中日邦交正常化
(4)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参加 80、90年代亚太经合组织(1991年)、建立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2002年)
(5)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与俄、美、日、法建立“伙伴”关系
四、当今世界格局
1.两极格局瓦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2.和平与动荡并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恐怖主 义、地区冲突不断(波黑战争、巴 以冲突等)
3.多极化趋势加强一超多强的局面出现(美国和欧盟、 日本、俄罗斯、中国等)
新格局尚未形成
4.影响:有利于抑制霸权、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促进 世界和平与发展1.二战结束后初期(1)世界格局: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2)原因:①二战后美苏反法西斯同盟的政治基础不复存在;两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国家利益存在根本对立。②二战后,西欧普遍衰落,唯美国马首是瞻。2.20世纪六七十年代(1)世界格局: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2)原因:①欧共体的成立,西欧走向联合。②日本的崛起。③中国的振兴。④不结盟运动的发展。⑤美国发展相对缓慢,自身力量相对减弱。3.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1)世界格局: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2)原因:①苏东剧变。②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③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许多发展中国家等多个力量中心形成并发展。1.下列素材中,不能直接用于探究“‘冷战’局面形成”这一课题的是(
)A.丘吉尔“铁幕”演说录音B.马歇尔计划援助状况报告C.华约成员国分布示意图D.“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文本【解析】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华约组织的成立都是“冷战”的表现,故A、B、C三项都可以直接用于探究“‘冷战’局面形成”这一课题。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是由欧洲联盟成员国组成的国际组织,与该课题无关。【答案】
D1.近代:美国侵华(1)鸦片战争后,1844年强迫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充当英法联军的帮凶。1858年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3)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标志着美国侵华进入一个新阶段,不再追随西方列强,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4)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5)二战期间,中美结成反法西斯同盟,美国支援中国抗击日本侵华。(6)1946年,美国与蒋介石政府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国从中攫取了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各方面的特权。(7)解放战争时期,美国“扶蒋反共”。2.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中国采取敌视政策。美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的外交孤立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3.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由敌对走向正常化。70年代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
4.新时期:中美关系在曲折中向前发展。2.1973年2月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基辛格时说:“以前是仇人,现在我们的关系是叫什么friendship(友谊)。”中美关系发生改变的根本因素是(
)A.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维护自身国家利益C.中国需要与美国合作对抗苏联D.美国与苏联争霸失败【解析】中美关系改变的根本因素是国家利益的需要,这是任何国家、任何政策的出发点,中美关系的改变也不例外。【答案】
B运用“理论分析法”巧解选择题理论分析法就是运用诸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来分析、解答问题的一种思路或思维方法,它适用于解答“根本原因、历史根源、从根本上反映或说明……”一类的选择题。(2014·泰州调研)1974年,出任欧洲共同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交部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这实质上反映了西欧(
)A.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力图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发展C.强烈要求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D.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解答思路】
考查知识欧共体形成的影响题法对接本题可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原理解答: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外交关系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它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二战后初期,西欧衰落唯美国马首是瞻。欧共体成立大大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进而在政治上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产品冷冻加工与冷藏设施设计考核试卷
- 船舶动力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策略优化考核试卷
- 探秘波粒二象性
- 硕士之路解析
- 外贸英文函电课件
- 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化工大学《建筑荷载》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市封浜高中2024-2025学年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分科综合卷化学试题(三)含解析
- 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市级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3月网络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南京警察学院《作者电影赏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制药废水预处理技术的发展综述报告6000字(论文)】
- 《销售技巧课件:提高销售额的12种方法》
- 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投标方案
- 果蔬汁简介介绍
- 神经形态计算详述
- 广东御景木业有限公司年产木质门8万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展位搭建施工方案模板图
- 文房四宝(课堂PPT)
- 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期末复习测试卷-高一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 铁路基础知识考试题库500题(单选、多选、判断)
- 2023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