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练习题_第1页
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练习题_第2页
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练习题_第3页
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练习题_第4页
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练习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三首随堂巩固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芙蓉(rónɡ)俗韵(yùn)羁鸟(jī)B.后檐(yán) 暧暧(ài) 墟里(xū)C.樊笼(fán) 呦呦(yōu) 契阔(qì)D.三匝(zā) 吐哺(bǔ) 掇拾(chuò)2.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①采之欲遗(赠送)谁②还顾(看)望旧乡B.①但(但是)为君故 ②何时可掇(收获)C.①少无适(迎合)俗韵 ②山不厌(满足)高D.①桃李罗(罗列)堂前 ②复(重新)得返自然3.下列诗句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A.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C.山不厌高,海不厌深D.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4.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是十分突出的,独特的抒情艺术风格,使这些作品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早期抒情诗的典范。B.《短歌行》是曹操的作品,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气魄雄伟,情调苍凉悲壮。C.《归田园居》的作者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我国诗歌史上“山水田园”诗风的开创者。D.建安时代的诗文内容充实,感情充沛,被后人尊为典范,称“建安风骨”。建安时期重要的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蔡琰。二、阅读理解5.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5~9题。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里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芙蓉”对全诗在意境营造上有什么作用?6.从诗歌的内容上看,这首诗的前四句和后四句有不连贯的地方,似乎是叙述的角度发生了变化。你是怎样理解这种变化的?7.下面对《涉江采芙蓉》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开头以女子的口吻写起,在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摘几枝可爱的莲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B.但这美好欢乐的情景,刹那间被充斥于诗行间的叹息之声改变了,“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长长的吁叹,点明了这女子全部忧思之由来。C.接着两句空间突然转换,出现在画面上的,似乎已不是拈花沉思的女主人公,而是那身在“远道”的丈夫了:“还顾望归乡,长路漫浩浩。”。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浩叹无疑是全诗的主旨之语,将一对同心离居的夫妇的痛苦之情准确而又含蓄地表达了出来。8.短歌行 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讠燕,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对《短歌行》中典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曹操用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求。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原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C.“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管子·形解》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山”“海”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D.“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9.清人吴淇在读了曹操的《短歌行》后说:“盖一厢口中饮酒,一厢耳中听歌凭空作想,想出这曲曲折折,絮絮叨叨,若连贯,若不连贯,纯是一片怜才意思。”你同意“怜才”一说吗?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拓展作业一、积累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A.涉江/吝啬浩荡/皓月当空适当/对酒当歌B.慷慨/梗概 子衿/自矜功伐 忏悔/阡陌纵横C.哺育/逮捕 羁绊/亟待解决 废墟/嘘寒问暖D.樊笼/规范 荫庇/绿草如茵 守拙/罢黜百家2.下列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月明星稀误落尘网中鸡鸣桑树巅B.我有佳宾 长路漫浩浩 池鱼思故渊C.譬如朝露 兰泽多芳草 桃李罗堂前D.锲阔谈 复得返自然 少无适俗韵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忧伤以终老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B.我有嘉宾,鼓瑟吹笙C.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D.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4.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①忧伤以终老②人生几何③譬如朝露④沉吟至今⑤枉用相存⑥开荒南野际⑦依依墟里烟⑧复得返自然A.①④⑥⑦B.②④⑤⑧C.①③⑥⑧ D.②③⑤⑦二、阅读鉴赏(20分)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9题。读山海经 陶渊明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本诗以朴素的语言开头,描绘出美丽清爽的环境:初夏时节,草木生长,绿树绕屋,浓阴满地。B.“众鸟欣有托”,一个“欣”字,用拟人手法,写出鸟儿飞还鸣啼的乐趣,有“羁鸟恋旧林”的深意。C.“微雨”“好风”的“微”“好”二字互文,风吹面不寒,雨润衣不湿,和风细雨令人兴会俱佳。D.“俯仰”两句说诗人虽身在茅屋,但神思驰骋,浮想联翩,抒发隐居读书的感受,点破全诗主旨。6.在《读山海经》一诗中,诗人描绘出了哪些生活乐趣?(5分)7.苦寒行① 曹操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②,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③,思欲一东归。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悲彼《东山》④诗,悠悠令我哀。注:①《苦寒行》:属汉乐府“相和歌·清调曲”,曹操借旧题写时事,反映严寒时节在太行山中行军的艰辛。②诘(jí)屈:盘旋曲折。③怫(fú)郁:忧虑不安。④《东山》:《诗经·豳风》中的一篇,写远征士卒对故乡的思念。诗歌开头两句“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具有怎样的作用?(5分)8.诗歌描写了行军沿途中哪些景物或景象,来表现行军之难的?(3分)9.这首诗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4分)三、表达交流(8分)10.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句子。要求与前后句子句式相同,语意连贯,构成完整的排比句。命运给予河蚌的是一粒沙子,河蚌回报世界的却是一颗晶莹的珍珠;,;命运给予巨石的是千锤百炼,巨石回报世界的却是一座神圣的佛像。历史长河中的那些伟大人物,不管经历了多少磨难,他们回报世界的都是心血的结晶:司马迁蒙受宫刑之辱,却留给后人一部《史记》;,;贝多芬经受失聪之苦,却留给后人一部《命运交响曲》。直面不幸,努力创造,回馈社会,我们就能不断提升个人价值,最终成就自己。

##一、语基落实1.答案:D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字音的识记。D项,“掇”应读“duō”。2.答案:B思路解析:B项,“但”的意思是“只是,仅仅”,“掇”的意思是“拾取,采取”。3.答案:B思路解析:B项不是对偶句,虽然两句分别有双音词“青青”和“悠悠”,但后面的词性与前面明显不同。4.答案:C思路解析:C项,“山水田园”应该为“田园”。“山水”诗的开创者是谢灵运。二、阅读理解5.参考答案:因芙蓉花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具有高洁、素雅、清幽的特点,所以诗歌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能营造素雅的意境,象征纯洁的爱情,给人以美的联想。思路解析:芙蓉,即荷花。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的感觉。屈原的作品里也视“荷”为香草,认为它具有美好的品质。因此,起首“涉江采芙蓉”一句,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6.参考答案:既可以把该诗理解为女子思夫之作,也可以把该诗理解为游子思归之作。前一种理解,则诗歌的后半部分为虚写;后一种理解,则诗歌的前半部分为虚写。思路解析:对这首诗结构的理解,历来有不同的说法,可以把该诗理解为女子思夫之作,也可以把该诗理解为游子思归之作,正是因为这看似不连贯的结构,才造成了蒙太奇般的审美效果。7.答案:D思路解析:D项中“含蓄地表达了出来”不对,这里采用的是直接抒情的手法,不是“含蓄地表达出来”。8.答案:C思路解析:C项,“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错,应表明自己要像“山”“海”那样接纳贤才。9.参考答案:诗中虽包含了诗人对贤才的渴慕之情,但“怜才”并不是这首诗的主旨。这首诗是曹操诗歌中具有代表性的言志之作。全诗通过对时光易逝、贤才难得的再三咏叹,抒发了诗人求贤若渴的感情,表现出诗人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思路解析:吴淇这番话,是对曹操当时写作“短歌行”情景的推想,他认为“怜才”是这首诗的主旨。一、积累运用1.答案:D思路解析:A项,分别读shè/sè,hào/hào,dàng/dāng;B项,分别读kǎi/gài,jīn/jīn,chàn/qiān;C项,分别读bǔ/bǔ,jī/jí,xū/xū;D项,分别读fán/fàn,yìn/yīn,zhuō/chù。2.答案:C思路解析:A项,“巅”应为“颠”;B项,“佳”应为“嘉”;D项,“锲”应为“契”。3.答案:D思路解析:例句中的“老”,形容词用作名词,晚年;D项中的“余闲”,形容词用作名词,宽余的地方。从活用情况看,两者相同。A项,“悠悠”,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长久难忘。B项,“鼓”,名词用作动词,弹奏。C项,“远”,形容词用作动词,远离。4.答案:C思路解析: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是:②“几何”在现代汉语中除了表示“多少”的意思外,还是数学上的一个术语。④“沉吟”在诗中的意思是“对贤才的思念和倾慕”,在现代汉语中指“小声叨念,低声吟唱”。⑤“枉用”在诗中的意思是“屈驾用来”,在现代汉语中指“白白地用”。⑦“依依”,在诗中是“轻柔而缓慢地飘升”,在现代汉语中是“不愿离开”的意思。二、阅读鉴赏5.答案:B思路解析:B项,“有‘羁鸟恋旧林’的深意”,说法错误。在这首诗中,鸟以有托而欣喜,诗人以“有庐”能读书而高兴。从下文“吾亦爱吾庐”可以看出。6.参考答案: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五个方面的乐趣:草木繁盛,环境清幽;隐居田园,无尘世纷扰;躬亲耕作,自食其力,顺乎自然;时鲜待客,把酒言欢;纵情想象,沉醉书卷。思路解析:在这首诗中,诗人描绘了环境的清幽、自食其力的欢欣,用自己劳动所得待客的愉悦、读书的乐趣等等。结合具体的诗句可以看出。7.参考答案:①交代了行军的地点;②用“艰”“巍巍”写山的高大难行,为下文抒发行军的艰辛作铺垫;③照应诗歌的题目。思路解析:诗歌的首句一般有破题、引出下文、奠定情感基调的作用,这首诗的前两句也有这个作用。8.参考答案:沿途的景象是:劲烈的寒风摇撼着山间的高树;饥饿的猛兽夹路蹲伺行军的将士;绵延千里的太行山已被纷纷扬扬的大雪笼盖,看不到人烟。行军野外,桥梁断绝;迷失道路,没有宿处;人马同饥,凿冰做饭。思路解析:诗歌从“羊肠坂诘屈”至“雪落何霏霏”共八句诗,第一次描写了沿途的景象;从“水深桥梁绝”至“斧冰持作糜”描写了行军之难,摘取其中的关键词即可。9.参考答案:在这首诗中诗人没有强作英豪之态,而是赤裸裸地写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