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新高考政治备考建议_第1页
【高考政治】新高考政治备考建议_第2页
【高考政治】新高考政治备考建议_第3页
【高考政治】新高考政治备考建议_第4页
【高考政治】新高考政治备考建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高考背景下政治科备考策略探讨

——政治科备考建议要目Contents新高考政治试题突出特色和重要变化一政治科备考如何优化策略和强化重点三明确新高考政治科命题方向与备考思路二一新高考政治试题突出特色和重要变化互动空间什么是新高考?新高考从何时开始?

新高考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新高考改革的命题有什么要求?一新高考政治试题突出特色和重要变化(一)新高考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命题要求(二)2020年政治高考试题的突出特色(三)2020年政治高考试题的重要变化1.新高考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1)什么是新高考?①时间——始于2014年9月3日(国发〔2014〕35号文件颁发时间)②标志——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③落实——2016年9月18日,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2017年开始进入新高考!)2019年6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深化考试命题改革”的具体要求。2020年1月,教育部考试中心研制《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从高考的核心功能、考查内容、考查要求三个方面回答“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考试本源性问题。(一)新高考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命题要求1.新高考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2)新高考改革的指导思想一面旗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一个全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一个坚持——立德树人一个适应——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三个出发点——A.促进学生健康发展;B.科学选拔各类人才;C.维护社会公平一个导向——突出问题导向(一)新高考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命题要求1.新高考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3)新高考改革的基本原则

①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

②着力完善规则,确保公平公正

③体现科学高效,提高选拔水平

④加强统筹谋划,积极稳妥推进(一)新高考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命题要求1.新高考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4)新高考改革的总体目标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一)新高考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命题要求2.新高考深化改革命题的总要求(1)高考命题依据——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与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命题要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2)优化考试内容——突出立德树人导向,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创新试题形式——加强情境设计,注重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探究性试题。(4)科学设置试题难度——命题要符合相应学业质量标准,体现不同考试功能。(一)新高考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命题要求3.新高考深化改革的评价体系教育部制定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明确规定新高考的评价体系由“一核”“四层”“四翼”组成。一核(核心功能)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四层(考查内容)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

四翼(考查要求)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回答“为什么考”回答“考什么”回答“怎么考”(一)新高考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命题要求互动空间新高考政治试题有什么特点?

2020年全国高考政治试题有哪些突出特色?2020年全国高考政治试题有哪些重大变化?2020年政治高考试卷综述——★

2020年全国高考文综测试卷仍为三套,不仅在试卷命制的指导思想、能力目标与具体要求上保持了相对稳定,而且在试卷结构、试题布局、考查范围、题型题量、试题赋分、科内综合、呈现方式、四度掌控等方面,也保持了相对稳定性。2020年高考命题,坚持贯彻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全国文综试卷显现出一些突出特色,在继承传统风格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实现了从“能力立意”向“素养立意”的跨越。(二)2020年政治高考试题的突出特色(1)直面社会热点问题,是政治科教学和备考的基本要求,也是政治科高考试题的突出特色。在2020年全国文综卷政治科试题中,聚焦社会生活,直面社会的重大问题、焦点问题和热门话题,其特色十分鲜明。(见表1)1.特色之一:直面社会热点2020年全国文综卷Ⅱ政治科试题中,聚焦社会生活,直面社会的重大问题、焦点问题和热门话题。(见表2)1.特色之一:直面社会热点从表1、表2中可见,2020年全国文综三套试卷,政治科试题涉及到重大时事(热点问题或热门话题)共有24项,在33道试题中得到比较充分的反映。其中,特别重大的时政热点问题在不同试卷、多道试题中都直接涉及。比如,最热门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在三套试卷中都作为主观性试题背景材料呈现,尤其是在全国卷Ⅰ有两道试题(选择题、非选择题各1道)采用了“抗击疫情”这一时政材料,在高考试卷中,频繁使用同一背景材料,在同一套试卷中两次使用同一时政材料,这还是第一次,应当引起重视。2020年全国文综卷Ⅱ政治科试题涉及到重大时事(热点问题或热门话题)共10项,在11道试题中得到比较充分的反映。其中,特别重大的时政热点问题在多道试题中都直接涉及。比如,“脱贫攻坚”在第11题、第40题都作为试题背景材料呈现,考查了不同模块的多个知识点。1.特色之一:直面社会热点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新高考改革必须“坚持立德树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教育部颁发的新课标,凝炼了学科核心素养,集中体现了学科育人价值,思想政治学科力求通过“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来表达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不仅要落实在学科教学和备考过程中,而且必须通过考试评价体现出来。这里以2020年全国文综卷Ⅱ政治试题为例,展示试题对核心素养的考查情况。(见表3)2.特色之二:突出核心素养表3:2020年全国文综卷Ⅱ政治试题对核心素养的考查2.特色之二:突出核心素养(1)注重基础知识考查

表4:2020年全国卷Ⅰ政治题3.特色之三:重视“三基”考查(1)注重基础知识考查

表5:2020年全国卷Ⅱ政治题3.特色之三:重视“三基”考查(1)注重基础知识考查

表6:2020年全国卷Ⅲ政治题3.特色之三:重视“三基”考查(1)注重基础知识考查2020年全国三套文综卷政治试题,虽然考查的知识点覆盖面较宽,但试题所涉及知识、原理和观点都是基础性的,除时政知识和开放性内容来自教材之外,其他基础知识基本上都来源于教材,没有出现偏题怪题。仅从三套试卷政治主观性试题提供的答案来看,都属于教材中基础知识。因此,夯实基础知识是教学与备考必须练好的基本功。3.特色之三:重视“三基”考查(2)注重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查

①选择题解题的基本技巧和基本方法【题例】2020年全国文综Ⅱ卷第13题:近年来,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南昌局集团、成都局集团等发布消息对所属高铁列车执行票价调整:以公布票价为最高限价,分季节、分时段、分席别、分区段在限价内实行多档次票价,最大折扣幅度5.5折。对高铁车票实行差异化定价,意在①

增加高铁供给,提高市场占有率②

发挥价值规律作用,让市场供求决定价格③

运用价格机制,提高高铁运营效率④

形成合理比价,正确反映市场供求关系A.①②B.①③C.②④

D.③④3.特色之三:重视“三基”考查【题例分析】解题技巧与方法的运用审题——解题思路与审读技巧分出两层:一是对高铁票价差异化调整;

二是进行票价差异化调整的意图(目的)中心意思:实行高铁差异化定价关键词句:票价;调整;差异化;目的提取信息:实行高铁车票差异化定价的作用

作答(确定答案)——基本方法的运用分析发现,实行高铁车票差异化定价,不只是争夺市场,提高占有率,从根本上讲是为了提高运营效率,更好地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同时,运用价格机制,进行差异化定价,形成合理比价,既能提高运营效率,又能正确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可见,③项明显符合题意,可直接入选;①项中,实行“差异化定价”可以提高市场占有率,但不能直接增加高铁供给,此项可排除。②项表述有误,按照价值理论,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②项属于排误。经过比较分析,③④组合D项符合题意。这道试题解答,综合运用了排除法和比较分析法,也运用了解题技巧,即选项中含①②不选,只能选D。【经典题例】2018年全国文综卷Ⅰ第12题按照劳动价值论和教材的基本观点,社会劳动生产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而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数量增加,正由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因此商品价值总量不变。按照《资本论》设计的理论模式,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则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减少一半,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相应减少一半,因而,商品价值总量不变。根据教材相关理论知识的回顾,结合表格内容,很快会直接将①项入选,在确定无疑的前提下,后面三项几乎不用去看了,这就是直选法带给我们的解题便捷。(2)注重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查

②主观题解题的基本技巧和基本方法【题例】(2020年全国卷Ⅱ第39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2020年5月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两会审议、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备受国内外关注。参加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在各界别小组讨论民法典草案,委员们认为,民法典草案充分体现了人民至上的理念,贴近百姓生活,涉及方方面面,反映新时代需求,是维护公民各项权利的一部百科全书。经过人大代表的认真审议和热烈讨论,根据各方面意见,民法典草案最终修改100余处,其中实质性修改40余处。5月28日,民法典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成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国法治建设的里程碑。结合民法典的通过,阐述两会所彰显的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3.特色之三:重视“三基”考查审设问:背景材料——民法典审议通过涉及知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思维方法——阐述(阐明和陈述,概括性与发散性相结合)审材料:分出层次:人大、政协审议和讨论;政协委员讨论;人大代表审议和讨论;人大会议表决)提取关键词: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审议、讨论、表决通过)中心意思:民法典通过彰显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题例分析】主观题的解题技巧和方法审题作答回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主干知识)材料体现哪些方面,事理结合、符合逻辑地陈述和阐明。(1)综合运用能力题例分析【解析】这道选择题,考查了价值规律(价值与价格)、商品基本属性、货币的职能等多个知识点,通过解读和获取信息,理解试题意图,调用恰当的知识和方法(排除法、比较分析法),在合理判断的基础上,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试题本身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这就使得解题过程(综合运用多个知识和多种方法)也表现出较强的综合性。4.特色之四:注重综合能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对医疗教治工作不断进行分析、研判、总结,先后制修订和发布7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为保卫人民生命健康提供了重要保障。第1版方案较简单,主要包括病原学特点、病例特点,病例定义,鉴别诊断、病例发现与报告、治疗等方面内容。第3版方案细化了中医治疗方案等内容,第7版方案增加病理改变内容,增补和调整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和出院标准等,并纳入无症状感染者可能具有感染性、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等新发现,形成了包括13个方面内容的比较完整的诊疗体系。中医药是中国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彰显了独特的价值和魅力。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发挥中医药治未病、辩证施治、多靶点干预的独特优势,全程参与深度介入疫情防控,形成了覆盖诊疗过程的中医诊疗规范和技术方案,在全国推广使用,有效降低了发病率、转重率、病亡率,提高了治愈率,加快了恢复期康复。中医药还走出国门助力全球抗疫,中方专家线上线下与日本、韩国、意大利、束埔寨等国专家分享救治经验,将新冠肺炎中医药诊疗方案译成英文并发布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与世界各国共享。

(1)诊疗方案的变化反映了对新冠肺炎认识的发展,运用认识论原理加以分析。(12分)(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弘扬中医药文化对于坚定文化自信的作用。(10分)(3)请就如何发挥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作用提两条建议。(4分)【题例】2020年全国文综Ⅰ卷第40题【解析】这道试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从考查的知识来看,第(1)问考查了哲学中的“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和“真理观”;第(2)问考查了“中华传统(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地位”“弘扬中华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现实意义”;第(3)问考查考生长期积累的社会知识和生活知识,在知识应用上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从考查的技能和方法来看,第(1)问侧重考查分析的方法,要求从抽象到具体(或演绎思维),做到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统一。第(2)问侧重考查“说明”的思维方法,即说明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第(3)问要求提出建议,考查发散思维,在编制答案时不拘泥于学科和教材。

(1)综合运用能力题例分析(2)注重综合运用能力概述新高考政治试题,无论是主观题,还是客观题(选择题),都要求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思维方法进行解答。主观性试题及解答过程的综合性更加突出。既要综合运用教材知识、时政知识、拓展的知识和多年积累的知识,又要灵活运用多种技能、技巧和方法,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做到事理交融、以事明理。

4.特色之四:注重综合能力1.坚持导向上,实现从“能力立意”到“素养立意”的转变这里所说的素养,主要是指学科核心素养,同时也指学科基本素养。思想政治学科基本素养,是学生通过思想政治学科学习与践行所形成的基本的专业素养,这些素养是通过长时间的专业训练所形成的专业思维,通过这种思维促成基础知识的积累,增加基本专业技能,形成专业基本经验,从而达成思政学科的基本目标。思政学科基本素养主要包括思政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经验、基本品质、基本态度等几个方面。(三)2020年政治高考试题的重大变化1.坚持导向上,实现从“能力立意”到“素养立意”的转变思政学科高考经历了“知识立意——能力立意——知能立意”过程,新高考改革的根本导向,就是要求实现从“知能立意”到“素养立意”的跨越,以核心素养考查为导向,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当然,我们所说的“素养立意”绝不是排斥知识作为载体,更不是摒弃智力能力的发展,它要求把知识、智能涵养于品德之中,这才是新高考内容改革的真谛所在。正因为如此,2020年全国文综政治试题,甚至看不到一道纯粹考查知识的试题,所有试题都考查了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或几个方面。试题情境的设置、问题的提出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深意,从而实现了从“知能立意”到“素养立意”的跨越。(三)2020年政治高考试题的重大变化2.聚焦热点上,多个重大热点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审视探在历年高考政治试题中,几乎没有出现过全国多套试卷同时采用同一背景材料的情况,更没有出现过在某一套试卷中两次采用同一背景材料的情况。2020年全国政治试题打破了过去的做法,强化重大时政热点在考查学生核心素养中的特殊作用,从不同角度审视同一重大热点问题,不回避重大热点问题的多重影响。

(三)2020年政治高考试题的重大变化2.聚焦热点上,多个重大热点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审视探本年度最为重大的时政热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作为背景材料,在全国三套文综政治试题中同时出现,而且在Ⅰ卷的选择题和主观题中同时出现(第12题、第40题),这在考试史上几乎还是第一次。但是这4道试题的切入点和考查点还是有所不同的。“脱贫攻坚”也同时出现在Ⅱ卷的第17题、第40题。刚颁布的《民法典》,在两套试卷(Ⅱ卷39题、Ⅲ卷23题)中都涉及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话题,在两套试卷(Ⅱ卷第21题、Ⅲ卷第40题)中都涉及到。文物、遗产保护与利用,涉及到两套卷的3道试题。在Ⅰ卷第21题采用的是“工业遗产的开发利用”,Ⅲ卷第18题、第20题具体涉及到相关法规和巴黎圣母院遗产修复。因为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因此今年有两套试卷的两道选择题涉及到(Ⅰ卷第18题、Ⅲ卷第15题)。(三)2020年政治高考试题的重大变化3.考查层次上,着意对接思政学科学业质量水平新课标明确规定,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思政学科学业质量标准以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这个质量标准既是评价学科教学的重要指标,也是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学业质量水平3是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高考)的命题依据。思政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突出问题导向水平1——能够面对简单情境问题水平2——能够面对一般情境问题水平3——能够面对复杂情境问题水平4——能够面对具有挑战性的复杂情境问题下面我们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设计四个水平层次的情境问题,并简要提示问题解决程度的相关要求,供大家在参考。(见下表)(三)2020年政治高考试题的重大变化【实例分析】四个水平层次3.考查层次上,着意对接思政学科学业质量水平从上表可以看出,水平3、水平4的“问题探讨”都来源于2020年高考试题设问。水平3、水平4相对应的情境设置和设问,与当前高考层次是一致的。——2020年全国卷Ⅰ第40题(1)诊疗方案的变化反映了对新冠肺炎认识的发展,运用认识论原理加以分析(12分)(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弘扬中医药文化对于坚定文化自信的作用。(10分)(3)请就如何发挥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作用提两条建议。(4分)——2020年全国卷Ⅱ第38题:当前保居民就业对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说明这一作用的传导过程。——2020年全国卷Ⅲ第39题: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为什么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然而,近年高考主观性试题的设计,大致上都在水平3、水平4这两个层面上,因此,水平3、水平4“情境问题的解决”是我们教学和备考探讨的重点。(三)2020年政治高考试题的重大变化二明确新高考政治科命题方向与备考思路互动空间新高考政治命题指明的根本方向是什么?新高考政治命题必须坚持哪些基本原则?新高考政治备考应当明确哪些基本思路?二明确新高考政治科命题方向与备考思路(一)把握政治高考命题根本方向(二)了解政治高考命题要求和原则(二)明确政治学科备考基本思路(一)把握政治高考命题根本方向1.坚持立德树人,体现高考内容改革方向2.聚焦社会生活,突出政治学科核心素养3.强化能力要求,重点考查综合运用能力1.坚持立德树人,体现高考内容改革方向(1)体现高考内容改革的指导思想国家层面: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形成覆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的考试内容体系。社会层面:实现学生成长、国家选才和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学生层面:夯实学生全面成长的基础,促进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把握政治高考命题根本方向1.坚持立德树人,体现高考内容改革方向

(2)坚持新高考内容改革的基本原则★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根本方向、主要根据★着力完善规则,确保公平公正——考评规则、社会功能

★体现科学高效,提高选拔水平——科学规范、保证四度★加强统筹谋划,积极稳妥推进——相对稳定、体现创新(一)把握政治高考命题根本方向1.坚持立德树人,体现高考内容改革方向(3)体现新高考内容评价体系教育部确定了“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一)把握政治高考命题根本方向一核(核心功能):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

(为什么考)四层(考查目标):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考查内容)四翼(考查要求):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

(怎么考)1.坚持立德树人,体现高考内容改革方向(4)重视“关键能力”,努力服务科学选才关键能力适应未来不断变化发展社会的能力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把握政治高考命题根本方向1.坚持立德树人,突出高考内容改革方向

(5)关注考查要求,全面提升选拔功能基础性创新性应用性综合性选拔具备基础扎实、知识广博的人才选拔具有综合素质、统整能力的人才选拔具有调用知识、灵活应用的人才选拔具有创造思维、创新能力的人才(一)把握政治高考命题根本方向2.聚焦社会生活,突出政治学科核心素养(1)聚焦整个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以2020全国卷为例)(一)把握政治高考命题根本方向2.聚焦社会生活,突出政治学科核心素养(2)突出考查学科核心素养(以全国卷Ⅱ为例)(一)把握政治高考命题根本方向2.聚焦社会生活,突出政治学科核心素养(2)突出考查学科核心素养①培养政治认同:一拥护(中共领导)、一坚持(中特社义)、三认同(祖国、民族、文化)、一弘扬(社义核心价值观)。②培育科学精神:认识、改造世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精神取向(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遵循三大规律)。③树立法治意识:尊法守法学法用法,自觉参与法治国家建设。④引导公共参与:有序参与公共事物,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行使政治权利。(一)把握政治高考命题根本方向3.强化能力要求,重点考查综合运用能力(1)强化考纲提出的能力目标与要求★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基础的能力目标较高的能力目标(一)把握政治高考命题根本方向(2)着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①综合运用能力的含义及内容综合运用能力,是指对知识、技能、方法等综合地加以运用,观察、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既包括对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也包括对技能技巧和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力。2019年政治科考纲在总体要求中明确提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论证阐释、分析评价、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政治科主观性试来看,综合运用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论证阐释问题;二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价问题;三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四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3.强化能力要求,着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②例析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题例1】(2018全国卷Ⅱ第38题)第1问,要求从读图中提取信息,读图时既要看懂图示,又要看清数量变化,既要纵向看(数量),又要横向看(比较变化,既要看一年静态量,又要看几年动态量,在定量与定性、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基础上,抽象概括出合理结论。第2问,分析企业税负降低与财政收入增长的关系,是一个开放性很强的问题,需要整合教材知识、时政知识、社会知识、多年积累的知识,对问题进行探究和论证,关键是分析说明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降税与企业;企业与税收、财政;特别注意:如果减税,企业规模、效益总量不变,财政收入必然减少!)【参考答案】(1)近5年财政收入与税收收入均逐年增长;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绝大比重。(定量与定性结合,静态与动态结合,侧重考查综合概括能力)(2)降低税负,能增加企业所得,扩大生产规模;能激发企业活力,促进转型升级,提高生产效率;能激励创新创业,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最终能够扩大税收来源和规模,增加财政收入。(对企业降税与财政收入,多视角拓展分析与概括)②例析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题例2】(2020全国卷Ⅱ第40题)(1)运用创新意识的知识,说明四位青年为什么能够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作出贡献。(12分)(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上述扶贫故事给新时代青年担当使命的启示。(10分)(3)就“青年学生如何助力乡村振兴”提出两条思路。(4分)【参考答案】

(1)创新意识要求人们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注意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开拓新境界。关注脱贫攻坚的社会需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开拓农产品产销新模式,运用新技术开发闲置资源,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智能就业与培训平台,为脱贫攻坚作出贡献。(2)理想指引人生,奋斗成就事业。新时代青年要志存高远。确立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奋斗的伟大理想;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要脚踏实地、锤炼本领,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3)开展调查研究,为有关部门乡村振兴振兴决策提供咨询报告。组织宣讲团队,向广大农民宣传乡村振兴战略和政策,发挥知识和技术优势,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分析】这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试题。从知识考查上看,涉及到哲学、文化、经济等模块,同时还涉及长期积累的生活知识。从思维与能力考查上看,考纲所提出的四项能力目标要求都有所涉及,侧重考查分析说明(抽象到具体),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方法(发散思维)。(二)了解政治高考命题要求和原则1.了解政治高考命题的基本要求(1)考查范围:试题设计不超出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说明》和教材要求。(2)总体要求:必须科学规范,目标明确,在学术上没有争议。题目立意情境和设问应科学、可信、新颖、灵活,表达方式应合理、有效、准确、简捷。

(3)内容选择:试题考查的学科核心内容和主干知识,应具有合理的覆盖和比例,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二)了解政治高考命题要求和原则1.了解政治高考命题的基本要求(4)保证四度:试题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难易比例应配置合理。

(5)选择题要求:题干应围绕一个中心,与选项的关系一致,干扰项的有效性和迷惑性能反映考生的典型错误,各选项的结构和语言长度应大体一致,各题正确选项的分布要基本均匀。

(6)非选择题要求:考查主要的、重要的高层次学科能力,答题量和思维量与赋分值应合理。(二)了解政治高考命题要求和原则2.把握政治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1)方向明确,立意鲜明,情景新颖,贴近实际高考政治学科命题应当体现时代主题,弘扬时代精神。试题要用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的新材料、新情境和新问题,将考查内容进行包装,充分体现“信息切入、能力考查、素养导向”。(2)考查基础,变换情景,设问科学,注重创新高考试题具有“重基础、重应用、重时事、重生活”的特点。政治高考试题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而且起伏不大,变化的是背景材料、时政内容和设问角度。虽然考查同样的知识点,而每年试题的背景情境不同,设问各异标新而不立异,交叉而不偏离,年年创新,常考常新。(3)入易出难,路多口小,层层设卡,步步有难高考为了保证选拔功能,试题必须具有良好的区分度。较难的题目,考生一般入题较容易,但随后会发现涉及的知识较多,解题的方法也很多,路子很宽,开放性强,运用要求高。但最后又会感觉越走越窄,越来越难。试题层层设卡、环环相扣,每一问都要拦住一批考生,只有最优秀的才能走到底。(4)材料在外,答案在内,考查思维,体现能力政治高考命题不留教材版本痕迹,背景材料(时政内容)都是教科书里没有的,但考点知识都是考纲要求内容(考查范围:教材考点+时政内容)。考生在考场上看题时间少,做题时间少,想题时间多,“想”就是思维。高考试题用于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程序和思维方法,进而体现考生的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2.把握政治高考命题基本原则(5)体现国情,公平公正,以生考熟,直击软肋命题者在编制每一道试题时都要考虑我国的地域及民族等因素,努力做到对每一位考生都公平。所谓“以生考熟”,就是用陌生的问题情境考查熟悉的知识,大家都没见过、没做过,教材也没讲过,这类问题能考查学生的能力,是考生的群体性“软肋”。(比如,阿房宫考古)

(6)起点较高,高屋建瓴;落点较实,回归高考评价体系政治科有些问题好像提给总经理、董事长,甚至是县长、市长的。(物理、化学等理科类试题,有的是尖端科研课题、甚至是获诺贝尔奖的问题)起点较高,但落点适当,答案不会超越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要求(此前为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2.把握政治高考命题基本原则(7)重点必考,主干多考,次点轮考,补点选考重点知识重点考,核心知识年年考,非重点知识轮流考。高考命题首先设定考查的重点内容和层次要求,使支撑学科的主干知识保持较高的考查频率,新课标(或考纲)补充的考点要选择性的考查,以此为基调展开考查网络,拓宽考查空间。(8)共性好考,个性难考,试题开放,探究创新高考注重共性与个性的考查,共性考查比较容易,个性考查难度较大。高考试题要加强探究性,扩大开放性,体现创新性,从独特的角度对学科知识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考查,体现考生个性品质和创新意识,鼓励有独特见解、有思想水平、有创新精神的答案。2.把握政治高考命题基本原则(9)小口切入,深入挖掘,小中见大,思维穿透试题往往切入点比较小,要求考生排除干扰,小中见大,透过表面现象,从本质上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实际上是对思维穿透力及深刻性的考查,试卷中除了基础题以外,其余的都需要通过思维量去穿透表面,触及本质,特别是时政相关内容的考查。(10)掌握理论,学以致用,学科价值,重在应用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学以致用,高考试题的学科价值在于考查知识的“应用性”,用知识解决问题,正是命题的真正目的。政治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命题,特别注重与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的热点问题相结合,彰显试题的社会性、时代性、生活性、应用性、学科性。2.把握政治高考命题基本原则1.按照“理论——实际”的路径2.按照“实际——理论”的路径3.按照“知识建构——综合运用”的路径(三)明确政治学科备考基本思路1.按照“理论——实际”的路径(第一轮复习的重点)(1)夯实基础,掌握理论★夯实基础知识,主要是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并进行综合性专题知识整合,形成知识体系和网络,便于从宏观与微观结合上把握主干知识及知识或考点之间的内在联系。(2)运用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理论知识(重点知识、核心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联系实际),以强化重点考点、核心考点和常考点的应用性。(三)明确政治学科备考基本思路2.按照“实际——理论”的路径(第二轮复习的重点)★从生活实际、社会实际入手,分析探讨这些实际问题体现的知识、观点和原理,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透过事物现象认识其本质与规律。★以重大时政热点专题的解析作为载体,侧重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能力。★

进行重大热点专题解析,是“实际——理论”备考路径最重要、最突出的体现。后面将会进一步探讨。(三)明确政治学科备考基本思路3.按照“知识建构——综合运用”的路径

(第二、三轮复习都应作为重点)(1)整合形成综合性知识专题的重要性

★政治综合性知识专题,是按照某一主题把政治学科模块知识、时政知识进行整合形成的知识专题。★整合形成综合性知识专题,是建构知识网络与体系的有效策略与方法。★命题中宏观、中观设问的综合性,都要求对教材知识按主题进行整合。★通过综合性知识专题的整合,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助于考生把握知识概念(考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宏观与微观结合上把握知识体系,有助于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三)明确政治学科备考基本思路近几年政治科考纲规定四个必修模块的考点基本上都是250个,根据近年政治高考命题思路和试题设问特点,可以整合成36个综合性知识专题,大致相当于考纲每个模块的一级标题。《经济生活》整合为13个综合性知识专题。《政治生活》整合为9个综合性知识专题。《文化生活》整合为5个综合性知识专题。《生活与哲学》整合为9个综合性知识专题。(2)四大模块的综合性知识专题①《经济生活》整合为13个综合性知识专题,涵盖82个考点。

商品与货币

价值与价格

生产与消费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企业与劳动者

投资与融资

个人收入分配

国家财政(国民收入分配)

征税与纳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新发展理念与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经济全球化

我国的对外开放(2)四大模块的综合性知识专题②《政治生活》模块确定为9个综合性知识专题。涵盖50个考点。

我国的国家性质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我国的政府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当代国际社会

我国的外交政策(2)四大模块的综合性知识专题③《文化生活》模块确定为5个综合性知识专题。涵盖41个考点。

文化的作用和影响

文化传承与创新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2)四大模块的综合性知识专题④《生活与哲学》整合为9个综合性知识专题,涵盖77个考点。

哲学及基本问题与派别

辩证唯物论

辩证法的联系观

辩证法的发展观

辩证法的矛盾观

辩证否定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

人生价值观

(2)四大模块的综合性知识专题①理论知识的整合A.关于消费: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消费结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B.关于生产(发展生产意义:基础前提、国情决定、第一要务、制度优越)D.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对象、方式、质量水平、动力)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拉动、导向、带动、创造新劳力)C.生产、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直接生产起决定作用,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②联系实际的整合提示:结合重要会议精神(推动绿色发展,完善绿色生产和消费,发展新兴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供需“双升级”,稳定和扩大内需,实现供需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现实经济生活(新消费热点、新能源汽车、5G产品、绿色食品、医疗用品、养老托幼服务等)分析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绿色消费(可持续消费)。

(3)综合性知识专题整理示例1——以“生产与消费”为例①理论知识的整合A.实践的含义及特点(含义略;物质性、客观性、历史性)B.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动力、检验、目的)C.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不同的认识对实践有不同的反作用;正确认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错误认识对实践有阻碍作用;科学认识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D.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可概括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推动认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E.方法论: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检验和发展真理。

(3)综合性知识专题整理示例2——以“实践与认识”为例②联系实际的整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理论,产生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这些科学理论一经产生,对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实践)。◆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这一科学理论一经产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一个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与贯彻执行,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制定和实施(产生与形成——指导实践——丰富与发展——推动发展)。◆各项改革、从“两位一体”到“五位一体”建设、科学研究、科学实验、考古工作、创业创新、抗击疫情(病毒研究发现、临床实践、疫苗研制、抗击策略)等……

(3)综合性知识专题整理示例——以“实践与认识”为例关于理论知识整合的几点重要说明第一,在综合性知识专题整合时,与专题密切相关的内容都必须包括在内(比如,实践的含义及特点,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有时会跨课,甚至跨单元。(“生产与消费”进行跨课、跨单元整合)第二,为保证知识专题的完整性、系统性,需要补充有关内容。或许这些内容并没有在教材中进行专门分析和讲述。比如,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认识辩证过程的概括性表述(源于毛泽东《实践论》、高中旧教材或大学教材)。第三,在一个综合性知识专题的内容中,要分清重点和非重点,并非所有的要点(考点)都是重点。“实践与认识”的重点放在:实践决定认识(四点);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其中1-2句);认识的辩发展过程的概述;方法论概述(根据实际需要选择1-2句)。实践及特点不作为重点。第四,在运用这一原理时,切忌将综合性知识专题中所有要点的主干知识全部罗列出来,只需要根据背景材料涉及的重点内容和主干知识概括出来,再结合背景材料分析是如何体现的即可。3.按照“知识构建——综合运用”路径(4)重点提升综合运用能力★在夯实“三基”基础上,着力提升对知识、技能和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力,重点是提升辩证思维、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在整个三轮复习中,提升综合运用能力应当贯穿始终,但在第二、

三轮复习中应当更加侧重。解析重大热点是提升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方法。(后面还有具体阐释)(三)明确政治学科备考基本思路三政治科备考如何优化策略和强化重点(一)强化模块重要考点(二)解析重大时政热点(三)提升综合运用能力

(四)注重科学思维方法三政治科备考如何优化策略和强化重点互动空间

在政治高考命题中,是如何处理知识点的?哪些知识点是本年度备考必须强化的重要考点呢?(一)强化模块重要考点1.政治科高考命题处理知识点的基调(1)重点知识重点考(2)核心知识必须考(3)一般知识轮流考(4)补充知识选择考(5)知识要点看主干(一)强化模块重要考点2.重要考点确定的基本依据(1)考点知识在模块具有重要地位。(2)考点本身具有较强的应用性。(3)本年度重大热点容易涉及的相关理论和知识。(4)社会现实生活问题容易涉及的相关理论和知识。(注:本考区上年度考查得比较彻底的知识、观点和原理,本年度可以淡化)

3.本年度全国卷重要考点选择(仅供参考!)必修1核心要点提示主要运用价格变动的影响消费者;生产(供应量);需求量物价、医疗产品、新能源车、5G设备、绿色产品等价格变动,对生产、生活、需求量的影响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绿色消费;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2020卷Ⅱ考查消费与居民收入、消费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发展生产意义扩大内需、稳定和扩大消费、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食品、医疗产品、电动汽车、旅游产业、5G产品及设备、智能产品等生产与消费企业经营与发展战略;自主创新(科技、管理、优势);诚信、责任(2020卷Ⅱ)优化减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激励企业创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20卷Ⅱ考就业)财政的作用基础设施;宏观调控;保障民生财政政策提质增效;优化减税;稳健货币政策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通过价格、供求由市场调节;调控(目标、手段、措施)稳中求进;调整预期;定向、相机、精准调控,积极财政提质增效;优化减税、扩大内需坚持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实践创新、区域协调、绿色产业、高水平开放(自贸区、走出去)、改善民生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必要性、重要性、如何发展(参见后面解析)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外贸外资稳中提质、积极有效利用外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深化多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综合专题1: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的影响考点核心要点提示主要运用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1)对生活消费的影响:①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反之亦然(供求规律)。②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动,对需求量影响不大。③高档耐用品价格大幅下降,会导致需求迅速增加,反之亦然。④替代品、互补品(分析略)。(2)对生产的影响:调节产量(引导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的配置)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优化人、财、物等资源配置)。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家电产品,电子产品成品油价变动,汽车生产与消费4G、5G、VR-AR-HR等新需求新能源汽车休闲旅游,绿色消费低碳生活等综合专题2: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考点核心要点提示主要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1)关于消费:①影响消费的因素:主要是居民收入,根本上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②消费类型(略)③消费心理(略)④消费行为:理性消费,绿色消费(可持续消费),节约资源(勤俭节约)(2)生产与消费:①生产决定消费: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动力;②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4点):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新的消费热点往往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质量和生产积极性。(3)大力发展生产力:①发展是基础和关键;②解决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③执政兴国第一要务;④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优越性。恩格尔系数变化,说明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提高;绿色消费、低碳生活;新的家电产品、电子产品;成品油价变动;汽车生产与消费;4G、5G、VR-AR-HR等新需求;新能源汽车;共享单车;休闲旅游等综合专题3:企业的经营考点核心要点提示主要运用企业的经营与发展(1)企业的地位和作用:①市场经济活动主要参与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②公司制是企业的主要形式之一(2)企业成功经营的因素:①正确的经营战略;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③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信誉和企业形象;④规范企业兼并与破产,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利于优胜劣汰,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开办小微企业,自主创业创新自主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专利开发新产品积极参与对外开放参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讲求诚信经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捐赠救灾、抗疫物资、扶贫济困)综合专题4:劳动与就业考点核心要点提示主要运用劳动与就业(1)劳动的重要性:财富创造活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源泉(2)劳动光荣:分工不同,地位平等,都是建设者,都应承认和尊重,光荣属于劳动者。(3)就业是民生之本:创造社会财富,有利于实现自身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树立正确择业观:自主择业、竞争就业、职业平等、多种方式就业。(4)维护劳动者权益:社会主义制度本质要求;劳动法规定并保护劳动者各项权利;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就业优先政策要继续强化、聚力增效。★着力稳定现有岗位,拓宽市场化就业渠道,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继续对灵活就业人员给予社保补贴。★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创造更多公平就业机会。★“劳模、劳动、工匠”精神综合专题5:财政的作用考点核心要点提示主要运用财政的作用(1)含义:收入和支出。(2)地位: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最常用的经济手段之一。(3)作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4)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和分配政策。采用财政支出数据,结合国家职能、宏观调控有关内容,说明财政的重要性。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重点仍是加大对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为市县基层惠企利民提供更加及时有力的财力支持。确保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助力市场主体青山常在、生机盎然。考点核心要点提示主要运用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1)市场机制◆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之一。◆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在市场经济中,主要是通过价格的涨落、供求的变化由市场来调节的。(“看不见的手”)◆面对市场竞争,根据市场变化,积极调整生产经营,从而推动科技和经营管理进步,伸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和资源有效利用。◆良好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法规来维护,需要道德的规范和引导。(2)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是政府和主要职责的作用之一。科学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常用经济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主要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总体功能:主辅结合,科学宏观调控体系。总基调:坚持稳中求进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进出口量稳质升,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综合专题6: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综合专题7:坚持新发展理念考点核心要点提示主要运用坚持新发展理念(1)内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位一体)。(2)理解:创新重要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重在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重在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开放重在解决内外联动问题共享重在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着力提升发展质量效益,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综合专题8: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考点核心要点提示主要运用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必要性: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要求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重要性: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健全,极大地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要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外贸外资稳中提质。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更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推动进出口稳定发展。稳定加工贸易,发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加强贸易促进服务,办好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及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重大展会。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发挥好各类开发区开放平台作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升对外投资合作质量效益。深化多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3.本年度全国卷重要考点选择(仅供参考!)必修2核心要点提示主要运用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及意义;基层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渠道及意义公民参与听证会;公民网络参政(开展“我向总理说句话”,为十四五规划和政府工作建言献策);抗疫的社区管理;居民村民自治;网络反腐我国的政府政府的宗旨;政府职能;政府的作用;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依法行政)提出2021年主要预期目标;提出2021年宏观调控政策;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坚持政务公开;加强廉政政府建设,接受各方监督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中共领导地位;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执政方式;人民当家作主的内容与形式(人代会、代表、四个民主);依法治国;国家治国(职能)(2020卷Ⅱ考查人大、政协)庆祝建党100周年(体现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执政理念等);新时代党的领导地位;提高执政水平和能力;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坚持完善“五大民主”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抗疫社区管理、基层自治;公民为十四五规划制定、政府工作建言献策;推进依法治国,制定涉港国安法、选举法案我国的外交政策决定因素;基本立场;基本目标;宗旨;基本准则;和平发展道路习近平提出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在扩大开放中深化与各国友好合作,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一带一路)◆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2020年5月18日,习近平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团结合作战胜疫情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致辞。在致辞中,习近平提出加强疫情防控六点建议,宣布中国为推进全球抗疫合作的五大举措,呼吁各国携起手来,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对外政策、国际地位和影响、负责任大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最新重大时政(国际会议)◆全国人大、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审议通过三项涉港法案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以高票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这是国家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和政治体制的又一重大举措。2021年3月30日,人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全票通过新修订的香港基本法附件一、附件二,将为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确保香港长治久安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充分反映了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意愿。(依法治国、宗旨原则、国家职能、国家利益、国家力量)最新重大时政(制定和修订涉港法案)3.本年度全国卷重要考点选择(仅供参考!)必修3核心要点提示主要运用文化的功能社会功能(经济、政治、竞争力);塑造人生(精神世界、精神力量、全面发展)文化强国;文化力量;孔院;文化节;文化基地(博物馆文化宫)文化传承与发展文化传播途径;传统文化积极影响(顺应变迁、充实精神);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马列中国化;进步思想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世界文化遗产;文化交流与合作;坚定文化自信文化创新

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意义;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两关系、两反对)文化创造性转化、倡导创新文化(理论创新)、法治文化、正确文化观、建设文化强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文化软实力、人民共同价值追求、当代中国精神、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如何做:在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继承创新,展现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2020卷Ⅱ涉及)对中特社义建设的重要性;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体现的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重要性: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如何做:坚持中国特色文化发展;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培育和践行社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们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国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以古今人物、名言为例,结合分析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文化自信重要性: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独立性含义:全部中华优秀文化(最根本是中特社义文化)结合文化建设相关事例,说明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以及增强文化自信3.本年度全国卷重要考点选择(仅供参考!)必修4核心要点提示主要运用物质与意识关系意识能动作用;规律客观性及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特思想产生及作用分析;可结合疾病防控、药物实验、疫苗研发等进行分析说明实践与认识关系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反作用;认识辩证发展;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特思想产生及作用分析;可结合疾病防控、药物实验、疫苗研发等进行分析说明用发展观点看问题发展的实质、量变与质变关系、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新发展理念;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企业提质增效;改革开放、中特社义道路用联系观点看问题整体和部分关系、系统优化方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用矛盾观点看问题矛普与矛特;主次矛盾;方法论新时代中特思想;中特社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解决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辩证否定观自身否定、联系发展环节、扬弃、方法论(2020卷Ⅱ考查创新意识-P77)全面深化改革;理论创新;文化创新;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唯物史观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发展;社会历史的主体新理论提出的依据;对中特社义道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充满必胜信念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实现方式;个人与社会统一;实现价值主观条件(2020卷Ⅱ涉及理想与现实)以科学家、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创新创业事迹为例,分析说明……提倡“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引领特别提醒——用好新修订教材2018、2019年旧课标教材新修订时增加的内容,应予高度重视:Ⅰ.坚持党的领导,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Ⅱ.

企业经营要承担社会责任,在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Ⅲ.建立现代经济体系,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Ⅳ.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新增第五课)Ⅴ.人民政协(扩展内容)地位、作用、职能,协商民主的内容和重要性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因、内容、意义(2018年修订时补充)Ⅶ.中国共产党领导创造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Ⅷ.加强理念信念和思想道德教育(2018年修订,第十课补充新内容)特别提醒——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2019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又有了新的提法。《决定》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注意: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分配形式+经济体制特别提醒——贯彻2020年两会精神2020年5月22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大“六稳”工作力度,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六保)。注:“六稳”指的是,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运用:经济知识、政治知识、哲学知识。特别提醒——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全会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这就是:(1)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2)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3)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4)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5)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6)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8)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9)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特别提醒——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会议明确提出今后12个方面的重点工作:(1)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建设科技强国。(2)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3)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4)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6)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7)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8)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9)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10)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11)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12)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互动空间

在你的备考中,对重大时政热点进行过专题解析吗?究竟有没有必要对重大时政热点进行专题解析?为什么?(二)解析重大时政热点1.为什么要解析重大时政热点(1)由思想政治学科性质决定(2)是学科基本理念的重要内容(3)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4)是新高考评价体系的应有之义(5)在政治高考试题中占有重要地位互动空间

面对国内外众多的时政热点问题,你会如何去筛选呢?2.选择重大时政的基本原则①时间上——近期为主,远期为辅②空间上——国内为主,国际为辅③内容上——“五大建设”为主,其他方面为辅④形式上——数据图表为主,单纯论述为辅⑤关注上——正面展现,慎用反面,淡化敏感⑥体量上——选材适量,分析精当,不宜求全求深互动空间

面对重大时政热点专题,你会从哪些方面去解析呢?3.重大热点解析的内容结构

①背景综述

主要是简要概括热点产生的背景和依据。②内容分析

第一,对重大热点本身的内涵、特点、作用、影响进行简析。第二,重在对热点内容与重点考点的切入点、结合点进行分析。③典型题例

编制重大热点模拟新题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