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七 投资项目(2持有至到期投资)_第1页
项目七 投资项目(2持有至到期投资)_第2页
项目七 投资项目(2持有至到期投资)_第3页
项目七 投资项目(2持有至到期投资)_第4页
项目七 投资项目(2持有至到期投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七投资项目模块一交易性金融资金模块二持有至到期投资模块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模块四长期股权投资模块五投资性房地资产模块二持有至到期投资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确认和计量此类金融资产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国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可以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权益工具投资不能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等价发行(票面利率=实际利率)债券发行方式溢价发行(票面利率>实际利率)(多付钱,后续收回)折价发行(票面利率<实际利率)(少付钱,后续再付)特点

特点解释1.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

相关合同明确了投资者在确定的期间内获得或应收取现金流量(例如,投资利息和本金等)的金额和时间。2.有明确意图持有至到期投资者在取得投资时意图就是明确的,除非遇到一些企业所不能控制、预期不会重复发生且难以合理预计的独立事件,否则将持有至到期。3.有能力持有至到期企业有足够的财务资源,并不受外部因素影响将投资持有至到期4.到期前处置或重分类对所持有剩余非衍生金融资产的影响表明其违背了将投资持有到期的最初意图。如果处置或重分类为其他类金融资产的金额相对于该类投资在出售或重分类前的总额较大,则企业在处置或重分类后应立即将其剩余的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和相关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单独确认为“应收利息”。资产负债表日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初始金额=交易日公允价值+交易费用(不含已到付息,尚未支付的利息);后续计量

(1)按期确认当期实际利息收入(“投资收益”);

(2)定期进行减值测试(计提、转回);二、账户设置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余额)

—利息调整(差额)

—应计利息(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按期确认的票面利息)应收利息(对分次付息,债券按期确认的票面利息)投资收益(实际利息和处置净损益)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一)取得时会计分录: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

应收利息[按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

贷:银行存款[实付款项]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

1.等价发行(票面利率=实际利率)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

贷:银行存款(实付款项)2.溢价(票面利率>实际利率)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

—利息调整[差额]

贷:银行存款(实付款项)3.折价(票面利率<实际利率)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贷:银行存款(实付款项)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初始计量

1、应当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2、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贷:银行存款(实际支付的金额)

(或)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溢价交易费用折价交易费用其中:初始投资时的利息调整=实际支付的金额-债券面值-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二)期末计提利息和摊销利息调整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应当按照实际利率法确认其摊余成本和各期利息收入。计算:(1)应收利息收入=债券面值×票面利率×期限(2)实际利息收入=持有至到期投资期初摊余成本

×实际利率×期限计入投资收益(3)利息调整摊销=实际利息收入-应收利息收入

(为正计入借方,为负计入贷方)

说明: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债券,其

期末摊余成本=期末账面价值=期初摊余成本(第一年为实际支付的价格)+(实际利息收入-应收利息收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的:

借: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期限)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差额]

贷: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期限)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差额]持有期收到分次付息债券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的: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面值×票面利率×期限)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

贷: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期限)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差额]后续计量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以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利息调整——按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

摊销期限:购买日至到期日在持有期间应当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差别较小的,也可按票面利率计算利息收入利息收入=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或)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到期一次付息)贷:投资收益借记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债券面值×票面利率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利息调整摊销额(三)持有至到期投资到期前处置借:银行存款(实收金额)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账面余额)

投资收益[差额]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账面余额)

—应计利息(账面余额)

—利息调整(账面余额)

投资收益[差额]注意: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减值准备。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资产减值损失取得投资时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投资的面值)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贷:银行存款(实际支付的金额)借或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资产负债表日,计息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

)(票面金额×票面利率)

or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到期一次付息

)贷: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借记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资产负债表日,减值借:资产减值损失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出售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贷或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投资收益(差额)核算汇总【活动设计7-6】鸿远公司于2010年1月1日从证券二级市场购进某公司当日发行的面值为60000元的两年期债券,其票面利率和实际利率均为4%,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共支付价款60000元,鸿远公司购入后将其划归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不考虑有关交易费用。鸿远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1)2010年1月1日购入债券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60000

贷:银行存款60000

(2)2010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收入2400(60000×4%)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2400贷:投资收益2400(3)2011年12月31日到期收回债券本息64800元借:银行存款64800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60000—应计利息2400

投资收益2400思考题?东方公司于2010年1月1日从证券二级市场购进某公司当日发行的面值为50000元的三年期债券,其票面利率和实际利率均为5%,债券每年付息一次,最后一年支付本金及最后一次利息。东方公司购入后将其划归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不考虑有关交易费用。编制相关会计分录?【活动设计7-7】鸿远公司2009年1月1日购入A企业当日发行的五年期债券,票面利率为6%,面值为100000元,鸿远公司以104327元的价格购入,假定不考虑相关交易费用。该债券每年付息一次,最后一年还本并付最后一次利息。购入时市场利率为5%,鸿远公司购入后将其划归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有关计算和会计处理如下:年份应收利息实际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摊销利息调整计入“持—利调”期末摊余成本①②=面值×6%③=上期摊余成本×5%④=③-②期初⑤+④2009.1.1104327.002009.12.316000.005216.35-783.65103543.352010.12.316000.00

5177.17-822.83102720.522011.12.316000.00

5136.03-863.97101856.552012.12.316000.005092.83-907.17100949.382013.12.316000.005050.62﹡-949.38100000.00(1)2009年1月1日购入债券时: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00000—利息调整4327贷:银行存款104327

(2)2009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等借:应收利息

(100000×6%

)6000贷:投资收益(104327×5%)

5216.35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783.65借:银行存款6000贷:应收利息6000(3)2010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等

借:应收利息6000贷:投资收益(104327-783.65)

5177.17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822.83借:银行存款6000贷:应收利息6000(4)2011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等借:应收利息6000贷:投资收益(104327-783.65-822.83)

5136.03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863.97借:银行存款6000贷:应收利息6000(5)2012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等

借:应收利息6000贷:投资收益(104327-783.65-822.83-863.97)

5092.83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907.17借:银行存款6000贷:应收利息6000(6)2013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等

借:应收利息6000贷:投资收益5050.62(差额)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949.38(4327-783.65-822.83-863.97-907.17)(倒挤)借:银行存款6000贷:应收利息6000到期还本借:银行存款100000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00000【活动设计7-8】

2010年1月1日,鸿远公司支付价款1931080元(含交易费用)从活跃市场上购入某公司3年期债券,面值2000000元,票面利率5%,实际利率6%,到期一次还本付息。鸿远公司购入后将其划归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不考虑所得税、减值损失等因素。根据上述数据,鸿远公司的有关会计处理如下:(1)2010年1月1日,购入债券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2000000贷:银行存款1931080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68920(2)2010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应计利息=2000000×5%=100000(元)实际利息收入=1931080×6%=115864.80(元)利息调整摊销=115864.80-100000=15864.80(元)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100000—利息调整15864.80贷:投资收益115864.80(3)2011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应计利息=2000000×5%=100000(元)实际利息收入=(1931080+100000+15864.80)×6%=122816.69(元)利息调整摊销=122816.69-100000=22816.69(元)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100000

—利息调整22816.69贷:投资收益122816.69(4)2012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应计利息=2000000×5%=100000(元)利息调整摊销=68920-15864.80-22816.69=30238.51(元)(倒挤)实际利息收入=100000+30238.51=130238.51(元)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100000—利息调整30238.51贷:投资收益130238.51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借:银行存款2300000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2000000—应计利息300000实训三A公司于2007年1月2日从证券市场上购入B公司于2006年1月1日发行的债券,该债券四年期、票面年利率为4%、每年1月5日支付上年度的利息,到期日为2010年1月1日,到期日一次归还本金和最后一次利息。A公司购入债券的面值为1000万元,实际支付价款为992.77万元,另支付相关费用20万元。A公司购入后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购入债券的实际利率为5%。假定按年计提利息。

要求:编制A公司从2007年1月1日至2010年1月1日上述有关业务的会计分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