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志军蒙学经典_第1页
霍志军蒙学经典_第2页
霍志军蒙学经典_第3页
霍志军蒙学经典_第4页
霍志军蒙学经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蒙学经典导读主讲:霍志军副教授文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后《中国蒙学经典大全集》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等为代表的旧时启蒙读物,堪称我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最大的部分,在历史上曾对普及文化知识、加强道德教育发挥过积极的作用。这些蒙学经典大都出经入史,集百家之精华,并参以人们从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的人生哲学、处世方略等,易学易懂,琅琅上口。重读古代蒙学经典,对于提高当代未成年人的国学素养,促进其道德修养及良好习惯的养成,仍大有裨益。一个民族能否永远屹立于世,就在于她有没有源远流长的精神文化之泉。传统蒙学教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系统,决定了它的属性和内涵,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取向及其对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决定了传统蒙学教育的特质和基点,即以天人合一的宏观意识,启迪尚处于混沌的蒙童学子们去认识天、地、人这个整体,使其知上下纵横,从而知其如何做人。历代先贤们秉承中国文化对于人类进化和伦理原则的认识,立足于人的行为和道德规范,以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和循循善诱的教育实践,开创了我国独特的启蒙范式与框架,为我们留下了极其珍贵的启导蒙稚的经验和卷帙浩繁的蒙学典籍与文献,,为“人人通诗书,窥纪传”而远离混沌荒蛮之困,架起了一座通向文明的桥梁。

一、蒙学类古籍浅谈二、宋以前中国社会伦理相对薄弱的教育因素三、古代蒙学教材的特点四、蒙学教材的教育功能及在古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五、古代蒙学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精神六、古代蒙学教育对当前小学文言文教学的启示一、蒙学类古籍浅谈(一)蒙学图书类型1,从阶段上分:关于蒙学,辞源中解释为今之小学,自是指幼童的教育和学习;《汉书·食货志》中讲,“八岁入小学,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始知室家长幼之节,十五入大学,学先圣礼乐,而知朝廷君臣之礼。”由此可知,蒙学教育有它明显的阶段性。不同的阶段,而又有不同的教学原则。因此,所用教材的内容也不同。根据不同阶段及相应的教学原则。蒙学教材的内容大致分为三种类型:1.1识字课本,这是幼童初步掌握基本文字工具和说话能力的最基本的教材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及各种日用杂字之类的课本,这些课本虽然也包含了一些自然生活常识和历史知识,但主要还是以识字和阅读训练为目的。1.2以自然、生活和历史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图书如《幼学琼林》、《龙文鞭影》、《昔时贤文》、以及《笠翁对韵》、《千家诗》和部分家训之类。这些图书除了丰富这一年龄段学童的有关自然、生活历史等方面的知识,训练和提高其独立思考及应对作文的能力,更主要的还是从道德品质方面对学童进行教育。1.3较浅显的儒家典籍如《教经》、《曲礼》及后来选编的《弟子规》等。这些图书已经开始着重于初步的经籍文章和礼乐知识,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为学童进行更深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进而为将来修齐治平之学打下坚实的基础。2,从内容上分:2.1识字类这是儿童正式开始学习的主要内容,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识字课本是汉朝人史游所编的《急就篇》,后逐渐产生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及各种杂字类的以识字为主要内容的课本。从古至今,这类课本非常多,其中不少在各种经籍志中都有所著录。2.2德育类古人在这方面确实煞费苦心,无论教师,学者,还是父母,都非常重视儿童人品志向培养,于是有关初级道德修养内容的图书大量涌现,如《弟子职》、《弟子规》、《孝经》以及各种家训,最具代表性的是历代所编的家训,虽然各个时期价值观念不尽相同,但对于做人的普遍原则基本上是一致的,其中不少为家庭教育的名篇。2.3技巧类这一类图书主要是训练和指导学童写作能力的,如前提到的《对类》、《笠翁对韵》、《神童诗》、《千家诗》和颇负盛名的《唐诗三百首》、《文章正宗》等,许多图书对文章和诗词的选择非常讲究,并对其进行圈点注评,有些注解和评点很详细,从字的音、义,文章的结构都有清晰的注解和评说,有关重要的句子和章节还加圈点或者划线,这些无论对学生理解问题、辨析问题或对于写作水平的迅速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4知识类这类图书编选主要为增加学生知识层面,所以选材比较广泛,但广泛中每种图书的侧重又有所不同,有以介绍人物故事为主的,如《龙文鞭影》,有以介绍历史演进为主的,如《四字鉴略》,有以介绍自然、掌故和社会常识为主的,如《幼学琼林》等,应该说明的是,这些图书的知识侧重面虽然不同,但却又都是互相关联的,都包含有自然、社会、历史、人生等多方面知识,纵观历代编选的蒙学读物,几乎每一种都具有这个特点,这也是我国传统蒙学教育的一大特色,这一特点始终贯穿于蒙学教育的整个过程,从而真正达到了《易经》上所说的“蒙以养正”的目的。(二)蒙学图书的特点和形式既是启迪蒙稚,对于课本的要求必须具备生动活泼、浅显易懂,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记诵的特点,虽然课本编写者的身份不同,各时代的崇尚也不一样,但这些课本的编写原则基本上是一致的。不同阶段和内容的课本又有不同的形式。一是韵文短语作为识字课本,必须浅显易懂。如所为“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或三言,或四言,读起来不但合仄押韵,琅琅上口,而且便于记诵,非常适合儿童的特点,也深得儿童喜爱,所以这种形式应用的最广,其生命力也最长。直到近代甚至现代生活中还在不断的应用,如许多告示,乡规民约及一些宣传材料等等。二是散文随着学习的深入,内容的不断增多,同时也由于学童经过初级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读写能力,开始产生求知的愿望,所以希望看一些内容较深一点的书籍,于是出现了一些散文形式的课本,内容多是历史和人物故事,有些图书还配有插图使其图文并茂很能引起少年儿童的兴趣特别受他们的欢迎,但是这类课本流传下来的不多,较有名的有《日记故事》等。三是诗歌自唐以后,一个人的才识往往表现在吟诗作词上,或是抒情,或是言志,往往以诗词寄之。除了道德文章,学诗属对已成为学子的必修课程,所以先生们对学童属对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视,先从单字开始,循序渐进,然后可以属对,直到能做成五、七言的诗歌,这方面除了以《笠翁对韵》、《对类》等课本入门外,还选择了许多前人的好诗作为课本,流传下来的有《神童诗》、《千家诗》及《唐诗三百首》等。

二、宋以前中国社会伦理相对薄弱的教育因素

教育担保伦理所需的若干条件教育要担保伦理的实现,需要具备若干条件,这些条件大致包括:第一,社会对伦理与道德教育有效的组织程度。如犹太教与基督教社会是通过宗教共同体来提供伦理教育的;而宋代以后的中国社会则是通过宗族共同体来提供伦理教育,并且它还得到民间书院和国家教育的有效辅助和补充。第二,有比较固定和系统的伦理道德教育内容,并有比较系统和完整的经典对这些内容加以概括和提示。如∀旧约#之于犹太社会,《新约》之于基督社会;宋代的中的伦理道德内容。蒙学、小学以及更高阶段的官学和私学都更加重视儒家经典

第三,整个社会在接受伦理或道德教育方面的广泛程度,也可以理解为普遍有效的伦理教育在大多数个体身上的体现。这是前两个方面的必然结果。这一点,无论是在犹太、基督社会,还是宋以后中国社会都能够得到充分的证明。第四,个人受教育的有效程度及其对家庭的影响。这不仅从个体本身理解,而且是将个体放在家庭、家族、宗族延续的连续体中来理解。一个能维系伦理教育连续性的社会才是一个真正的伦理社会。同样,宗教或宗族社会的经验能够充分证明这一点宋代以前(从殷商至唐)的教育历史的状况有如下特点:(1)以汉唐时期为主的官学或国家教育,主要是基于培养人才的考虑,因此偏重于大学性质的教育,如汉代的太学、隋唐的国子学、太学,其内容主要为经学。包括蒙学在内的小学在国家教育政策中并没有地位。(2)受官学的导向和影响,汉唐时期的私学也偏重于经学教育。小学在私学教育中虽有一定的地位,但由于其民间性质,师资和经费都难有保障。(3)无论是官学,还是私学,作为生活在社会中下层的普通大众都难以接受有效的教育。(4)因此,绝大多数普通大众只能通过家庭获得一点教育,但由于这些普通大众的家庭往往世代都没有接受教育,因此其对后代也基本谈不上什么教育,往往至多是一点生活和生产的技能。(5)在与教育密切相关的国家意识形态方面,无论是汉代的经学,还是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不断强化的佛教,都对先秦儒家学说的精髓或本质造成侵蚀。以上状况,必然深刻地影响社会或现实的伦理生活,其体现在:(1)官学中的伦理教育资源十分有限,充其量只是作为一种附属品,并且蒙学教育不被重视。(2)私学中有一定的伦理教育资源,但远远不足分配给社会的大众层面。(3)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大众而言,由于缺少正规而系统的教育,因而也就缺少正规而系统的伦理道德教育,如此,伦理道德观念也就无法在社会普遍的范围内通过受教育者本人而产生直接的影响。(4)基于家庭的教育能够提供一定的孝!的观念,但同时应注意小家庭的社会现实也会对孝!观念形成消极或负面影响。(5)国家意识形态对先秦儒家学说的精髓或本质造成侵蚀主要反映在伦理观念方面,其中特别是佛教教义造成了传统儒家伦理和价值观念的严重混乱。

(6)直至唐代,如后世宋代的家族共同体在基层社会并未出现,因此与这种共同体相关的伦理教育及其观念也并未出现。

总之,通过考察大致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初步的结论:从周代起形成的一套与伦理密切相关的礼制以及春秋战国时期所形成的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会对以后中国社会产生影响,但在宋代以前,或在宗族共同体普遍形成之前,在以宗族共同体为基础的一整套教育途径出现之前,也就是说在教育普遍落实之前,其在上层社会可能是完整的,但在底层社会则是破碎和残缺的。简言之,宋以前中国社会的伦理是相对薄弱的。春秋战国时期至隋唐时期的伦理教育主要有以下特点:官学中的伦理教育资源十分有限,充其量只是作为一种附属品;私学中有一定的伦理教育资源,但远远不足分配给社会的大众层面;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大众而言,由于缺少正规而系统的教育,因而也就缺少正规而系统的伦理道德教育,伦理道德观念也就无法在社会普遍的范围内通过受教育者本人而产生直接的影响;基于家庭的教育能够提供一定的孝!的观念,但同时,小家庭的社会现实也会对孝!观念形成消极或负面影响;国家意识形态对先秦儒家学说的精髓或本质也就是伦理道德观念造成侵蚀,其中特别是佛教教义造成了传统儒家伦理和价值观念的严重混乱。三、古代蒙学教材的特点宋明两代,童蒙教育在普及文化教育方面功不可灭。宋代社会出现了“人人学孔孟,家家诵诗书,未省有宇宙,孰与今儒多”的状况(《止斋集》卷3《古诗·送王南强赴绍兴签幕四首》)。明代更是“盖无地而不设之学,无人而不纳之教”(《明史·选举志》),全国各地涌现出“家有弦诵之声,人有青云之志”的景象,这固然与当时社会“重教”、“向学”关系密切,但也与童蒙教材的众多优势与特点有关。翻检古代蒙学教材,不难发现其特点:第一,集中识字,注重实用。《急就篇》和《百家姓》均是这类教材的代表。《急就篇》共有34章2144字,据清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统计,只重复335字,生字密度很大。史游编撰此书的目的在于:在教给学童姓氏名字、服器百物名称及文学法理的同时,让学童在比较短暂的时间内通过读写训练集中认识并掌握近两千个生字,这对于进一步学习及工作大有裨益。《汉书·艺文志》说:“《仓颉》多古字,俗师失其读。”可见,另一蒙学教材《仓颉》所用生僻字多,造成师生教与学之困难。而《急就篇》多用姓名器物等常用字,师生教学方便,所以《急就篇》不仅流传汉魏六朝至唐近千年,而且还流传到日本。。章太炎曾评《急就篇》时说:“《急就》之《百家姓》同样是集中识字的典范教材,它能让学童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认识1986个姓氏的2168个汉字,有助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交际中使用。第二,句式简短整齐,讲究押韵对仗。《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五字鉴》等均具备这个特点。《三字经》全书1248字,三字成句,或三字倍数成句,句式简短,结构整齐。《千字文》全文125句,1000字,四字为句,没有重复字。如开头:“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急就篇》“用三字、四字、七字句,句式整齐而又不呆板。三字句和四字句隔句押韵。七字句每句押韵”。第三,内容丰富,知识面宽。如被人们誉为“袖里通鉴细目”、“千古一奇书”的《三字经》,全书仅1280字,包含的内容却非常广博丰富。首先讲教与学的重要性,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其次讲礼教规范,如“融四岁,能让梨”;再次介绍数目、四时、五行、六谷、六畜等基本名物及“小学”、“四书”、“六经”等基本常识;然后讲述历史及朝代更迭;最后勉励孩童勤奋好学,奋发有为。“包括品类,错综古今”(颜师古《急就篇注叙》)的《急就篇》,全书仅2144字,却能把当时各种有用知识的词语汇集起来,它包括姓氏100多个,器物名称400多种,动植物名100多种,疾病药物名称70多种,人体器官名称60多种,还涵盖官名、地理和法律知识,真可谓是一本小百科全书。第四,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注重伦理道德教育。蒙学教育一般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读书识字,认识汉字2000个左右。第二阶段是写字训练,在认识的基础上,要求孩童会写。第三阶段是为文作赋,为日后考试策论、诗赋及八股文打基础。四、蒙学教材的教育功能及在古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蒙学教材,相当于目前小学语文教科书。它具有双重品格:“在内容上包容了社会所需的各种知识,在形式上体现了语言和文字的运用规则,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古代的蒙学教材,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具有独特的功能:(一)道德启蒙“蒙学教育的首要功能就是进行道德的启蒙。《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高尚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从娃娃抓起。要在孩子懂事的时候,深入浅出地进行道德启蒙教育;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引导其分清是非,辨别善恶。”不仅今人明白这个道理,周秦以降的古代人也早已明白这个道理。他们在教育教学中,往往把道德训诫与识字教学有机结合,通过儿歌与韵语的形式把艰深的哲理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如周兴嗣的《千字文》中有这样的句子:“景行唯贤,克念作圣。德建名立,行端表正。……资父事君,曰言与敬。孝当竭力,忠则尽命。……上下和睦,夫唱妇随。……仁慈隐恻,造次弗离;节义廉退,颠沛匪亏……”文中将儒家的忠、孝、仁、爱等伦理观念表现得淋漓尽致。李毓秀的《弟子规》开宗明义:“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特别是对侍奉父母、尊敬师长等方面,更是细致深入,全面系统:“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顺承……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除伦理道德外,蒙学教材中还蕴含着另一种德,那就是对国家、对事业、对他人、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和爱憎分明的情感以及由此产生的坚定的、高尚的行为。古人利用蒙学教材对孩童进行道德启蒙,其目的在于最终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高境界。(二)习惯培养。

孟子说过:“大匠诲人,必以规矩”,“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培根有言:“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补宰人生。”古人十分重视孩童的良好习惯的养成。朱熹曾首创《须知》《学则》的形式来培养儿童的习惯。首先,在道德行为习惯方面,他说:“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而必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欲其习与智长,化与心成,而无性格不胜之患也。”(《小学书题》)在他看来,只要从孩童时抓起,对他们进行道德规范的培养,就容易收到“习与智长”、“化与心成”的效果。其次,在生活习惯方面,他对孩童的身体、冠巾、衣服、鞋袜、洒扫、笔砚、饮食等都有具体要求。朱熹十分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要求“凡读书,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书,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凡写字,未问写得工拙如何,且要一笔一划,严正分明,不可潦草”。朱熹对学生习惯培养之灼见,在今天仍可资借鉴。(三)语言积累古代蒙学教育,强调学生的熟读和背诵,重视语言的积累。如宋代一些教育家认为,童蒙时期是记忆力最强的时期,因而应很好地利用蒙学教材引导学生强闻博记。程颐说:“勿谓小儿无记性,所历事皆不能忘。”(《二程集》)朱熹则强调“读多自然晓”。在古人看来,要学有所成,如果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要学会写诗填词,除了要熟悉诗词规律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熟读和背诵成百上千篇诗词名作,“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就说明这个道理。要学会写文章,如果不能反复诵读一些优秀佳作,甚至“倒背如流”,作文也将成为一句空话。而童蒙教材就因为句子简短,通俗易懂,注重押韵,琅琅上口,既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让学生在诵读中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材料,特别是那些含意深邃、富于哲理、具有表现力的词汇和语句。(四)知识扩展如前所述,古代蒙学教材,就像是一本本小百科全书。它不仅具有应学习的语文知识,而且扩展到社会的、自然的、人生的许多知识。其内容涉及古代的社会生活、春夏秋冬的自然景色;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历史巨变,小到鸟兽昆虫;既有人生哲理的探讨,又有自然奥秘的窥察……如《千字文》由自然名物到历史名物,由自然景物描写到人类的起居饮食,由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再到修身养性。全书条理清楚,内容丰富。“有裨幼学”、“逸而功倍”的《龙文鞭影》一书,是一本介绍自然知识、历史典故的蒙学教材。它“几乎涉及到政治、军事、文艺、儒林、方术、怪异等方面的人物和事件,是一本无所不包的百科全书。”而《幼学琼林》凡三十余类,自然、社会、历史、伦理等方面的知识,凡所应有,几乎尽有。从上述例子可见,古代蒙学教材为学生提供的知识,是以丰富、广博取胜,使知识伴随着孩童奔涌的感情潜流,令他们读后终生难忘。

此外,蒙学教材还具有人格修养、意志磨炼、语文砺练等功能。古代的“小儿书”作为孩童的语文教材,与当今的语文教材异曲同工,它给学生传递的、让学生接受的“不仅是语文载体所承载的内容,包括思想、知识、情感等等。而且更主要的是语文载体的本身,包括文字、词汇、语句等语言材料以及语言表达的技能技巧等等”,这就是古代蒙学教材特殊功能之所在。历史学家周谷诚在《传统蒙学丛书》序中说:“有的蒙学书能够长久流行,为社会长期接受,在传授基本知识,进行道德教育,采取易于上口易于记忆的形式等方面,确实有其长处和优势,是不能也不应该一笔抹杀的。”(岳麓书社出版的《龙文鞭影》序)五、古代蒙学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精神

中国古代蒙学教材中所反映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本精神如:《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弟子规》中的“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神童诗》中的“更劝上头人,休将婢仆轻,一般皮与肉,也是父母生”……二、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培养了中华民族自强自立,勤奋拼搏的精神,是中华民族负重前行的精神力量,也成为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这种伟大的精神在中国古代蒙学语文教材中也有反映,如:《三字经》中的“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神童诗》中的“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另外,《幼学琼林》、《龙文鞭影》中相当一部分典故均反映了一个人愈是遭受挫折愈是奋起抗争的精神状态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三、道德意识(一)修身。修身,即加强个人修养,要修身养性,平心静气,才能达到内外的和谐与统一。如:《弟子规》“谨而信”一章中,讲的几乎都是“正身”的内容;《神童诗》中的“庄敬时时强、肆要日日偷,小人君子路,从此判千秋”;“君子总虚心,娇矜是小人,回头不认错,贻误到终身”……加强自身修养、提升人格品质,一直是中国文人的精神追求。(二)劝学。劝学的内容在中国古代蒙学语文教材中所占比例是相当大的。《三字经》中从“昔仲尼,师项橐”到“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的37句,几乎都是劝学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