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_第1页
第三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_第2页
第三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_第3页
第三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_第4页
第三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知识补充:*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概念*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和黄赤交角的关系?

。*黄赤交角与回归线度数关系?

。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关系?

。因此黄赤交角决定了五带的范围及其变化。(三)地球自转、公转的关系——黄赤交角及其影响相等互余互余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①天文四季(以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来划分四季)我国: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西方:春分、夏至、秋分、冬至②气候四季(主要指北温带的国家)春:3、4、5月;夏:6、7、8月;秋:9、10、11月;冬:12、1、2月。思考:黄赤交角变小,五带范围怎么变化?四季怎么变化?黄赤交角是多少度时没有温带?1.天文四季:以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来划分四季;其中,夏季是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季节;冬季相反;春秋是过渡的季节。我国传统四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来划分四季(“四立法”);而西方的四季:以二分二至作四季的开始(“两分两至法”);

2.气候四季:气候四季的划分标准:气候学上通常以侯平均温度(每5日的平均气温)作为季节的划分标准:候温高于22℃的时期为夏季,低于10℃为冬季,介于二者之间的为春季和秋季。这样,各地的春夏秋冬四季,都有共同的温度标准。

为了使季节划分与气候变化相符合,现在北温带的许多国家在气候统计上一般把3、4、5月划为春季,以后每隔三个月划为一个季节。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低纬高纬中纬高中低纬的划分和五带的划分思考:黄赤交角是多少度时没有温带?黄赤交角变大时五带范围怎么变化?热带、寒带的范围和黄赤交角的变化相同温带范围和黄赤交角的变化相反地球自转地球公转赤道面黄道面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运动正午H变化昼夜长短变化五带的形成四季的更替导致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和地区差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3)产生四季更替和五带。第四、五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影响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2)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即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没有偏转(3)产生昼夜交替现象(4)产生地方时昼夜长短变化一.昼夜长短计算二.昼夜长短纬度分布规律、对称分布规律三.昼夜长短季节变化规律四.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规律五.极圈内极昼极夜现象变化规律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圈);分为晨线和昏线晨昏线把每一根纬线圈划分为昼弧和夜弧;某地昼/夜长可以通过该地所在纬线的昼弧/夜弧长度来计算。昼夜弧长短变化链接一、昼夜长短计算计算两图中AB两地昼长和日出日落地方时?AB1.根据昼(夜)弧的长度计算:某一点昼长/夜长等于该点所在纬线圈昼弧/夜弧的长度故:纬度相同各点,昼夜长短相同,日出日落时间相同2.根据日出、日落地方时计算昼长8日出8日落16丙判断左图乙、丙地和右图乙地的日出日落时间及昼长!(注意:日出日落地方时与昼夜长短的关系!)42016经度每等份为30度二、昼夜长短纬度分布规律(空间分布规律)描述二分二至日时,全球昼夜长短分布规律!1.二分日全球昼夜

;赤道终年昼夜

。纬度相同,昼夜长短相同,日出日落时间相同等长等长描述二分二至日时,全球昼夜长短分布规律!2.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

,且纬度越高昼越

夜越

;南半球相反。太阳直射南半球则反之。3.昼夜长短对称分布规律(空间、时间对称规律)如:南北半球纬度相同两地昼夜交错

;深圳冬夏至昼夜交错

;太阳直射20°N/S时,深圳昼夜交错相等4.纬度越高,昼夜差值越

(即:除二分日外的季节,昼或夜与12的差值越大,则所在地纬度越高)长长短短相等相等大夏至冬至昼长夜长A816B717C618D195例题1:下表是夏至日四地昼夜长短情况表格,请对五地纬度高低进行排序!理论依据:1.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南半球相反。太阳直射南半球则反之。2.纬度越高,昼夜差值越大(即:除二分日外的季节,昼或夜与12的差值越大,则所在地纬度越高)3.昼夜长短对称分布规律(空间、时间对称规律)例题2.深圳几月几日的夜长与其国庆时的昼长相等?3月29或9月15练习1.5月1日海口、上海、北京、哈尔滨、悉尼五地昼长大小排序?2.第二、四图所示日期,海口、上海、北京、哈尔滨、悉尼五地昼夜长短情况并按照昼长大小排序。晨昏线的倾斜方向确定了全球昼夜长短的地区差异二、昼夜长短纬度分布规律(空间分布规律)三、昼夜长短季节变化规律注意观察春分到夏至期间图中40°N的昼长变化!并总结出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

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昼变

夜变

,冬至昼最短夜

。南半球相反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变

夜变

,夏至昼最长夜

。南半球相反长最短短短长最长注意观测20°N、40°N、60°N三地夏至至冬至昼长变化幅度的差异!某地一年中最大昼(夜)长差值R计算:R等于该地时二至日昼夜差值;R=2(X-12)(X代表该地最大昼长或夜长)四、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规律①纬度越高,昼夜变化幅度越

(昼夜变化幅度即为冬至、夏至昼夜长差值)②极圈内昼夜变化幅度不变(均为

小时)③黄赤交角越大,各地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就越

。大大24五、极昼极夜现象变化规律①极昼极夜范围大小变化规律:北半球夏半年(春分经夏至到秋分):北极圈内极昼现象从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再缩小到北极点,南半球情况相反;北半球冬半年相反。②极昼极夜现象时间长短差异规律:极圈内,纬度越高,极昼极夜现象所持续天数越长,极昼极夜现象由极圈(一天)向极点(约半年)递增极昼极夜现象规律链接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图示记忆法

描述6月或12月期间,海口、上海、北京、哈尔滨、巴西利亚、布宜诺斯艾利斯等六地昼夜情况以及昼夜长短变化情况!各地昼长大小排序。注意:昼夜长短情况与昼夜长短变化情况的区别昼夜长短重要规律小结(做好笔记并理解)1.二分日全球昼夜等长;赤道终年昼夜等长

纬度相同,昼夜长短相同,日出日落地方时相同2.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南半球相反。太阳直射南半球则反之。3.昼夜长短对称分布规律(时间、空间对称规律)如:南北半球纬度相同两地昼夜交错相等;深圳冬夏至昼夜交错相等;太阳直射20°N/S时,深圳昼夜交错相等4.纬度越高昼夜差值越大即纬度越高,昼夜长短与12差值越大5.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南半球相反!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则反之!6.纬度越高,昼夜变化幅度越大(注意什么是昼夜变化幅度)极圈内昼夜变化幅度不变(均为24小时)黄赤交角越大,各地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就越大7.极昼极夜现象规律: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极圈内,纬度愈高,极昼(极夜)出现的天数愈多,极圈一天、极点半年。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回答1.图中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

A.a、c、b、d

B.a、b、c、d

C.d、c、b、a

D.c、d、a、b

2.当c地昼最长时

A.悉尼的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B.北京昼长夜短

C.郑州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D.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纬度越高昼夜变化幅度越大例:(2009·广东改编)读下图,回答(1)~(2)题:(1)若图中有两地位于南半球,这两地是 ①甲地②乙地③丙地④丁地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2)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日落时刻为地方时18时②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③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只有一次最大值④甲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大于丙地A.①④B.②③C.①③D.③④1.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A、甲乙丙丁B、甲乙丁丙C、丙丁乙甲D、丁丙乙甲

甲地乙地丙地丁地昼长5小时30分9小时9分11小时25分13小时56分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1——2题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重要规律小结1.正午H重要特征:一天中最大太阳高度角;当地地方时为12点;一天中影子最短。2.正午H公式:H=90°-︱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同半球用“-”,异半球用“﹢”。同纬度地方正午H相同3.同一纬线上所有地点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极点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相同4.正午H分布规律、正午H季节变化规律:

“近”大“远”小(常用图示进行推断)。即与直射点纬度差越大,正午H就越小;相反,正午H就越大4.影子问题*影子长短与太阳高度角呈反比;入室光照面积与太阳高度角呈反比;影子方向位于太阳相反方向;影子轨迹每小时旋转15°,故日影轨迹能反映昼长。注意南北极点影子只有正北正南方向*正午影子只有正南正北方向,直射点无影子*日影判断技巧:关注日出、日落及正午三时刻影子

二分日:全球太阳正东升正西落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太阳东北升西北落(极昼区除外)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太阳东南升西南落(极昼区除外)出现极昼的地方,北半球太阳从正北升起,正北落下;南半球太阳从正南升起,正南落下。太阳高度是太阳高度角的简称,表示太阳光线与当地地平面的夹角h一、正午太阳高度——概念、特征、正午H公式正午太阳高度特征各地一日内

的太阳高度物体一天中影子

的时候此时为当地地方时为

点◆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例1.求冬夏至北京(40º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多少?例2.某日甲地一天中影子最短时北京时间为12:40,求甲地经度位置北半球某地北极星高度角

当地纬度110ºE最大最短12等于H=90°-︱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同半球用“-”,异半球用“﹢”。同纬度地方正午H相同26º34′北极星二、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分布规律描述冬夏至、二分日全球正午H分布规律!①正午太阳高度从

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②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③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④春秋分: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⑤同一纬线上所有地点正午太阳高度

,直射点所在纬度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90°)。⑥极点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有何关系?太阳直射点北回归线南回归线赤道相等相等“近”大“远”小记住二分二至日赤道、回归线、极圈的正午H值二、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分布规律①正午太阳高度从

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②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③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④春秋分: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⑤同一纬线上所有地点正午太阳高度

,直射点所在纬度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90°)。⑥极点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有何关系?太阳直射点北回归线南回归线赤道相等相等“近”大“远”小二、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分布规律应用:

可对任一时刻不同地区正午H的大小进行比较“近”大“远”小例1.夏至时,杭州、新加坡(1°22′N)、悉尼(33°S)三地正午H大小排序?例2.冬至时北京/杭州/新加坡/悉尼四地正午H大小排序?用正午H公式或用图推断

图中ABCDE五地分别在什么时候(或节气)达到正午H最大、最小值?最大值否等于90°,最小值是否等于0°三、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规律A代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B代表北回归线及其与赤道之间某地C代表南回归线及其与赤道之间某地D代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

——可以利用“近”大“远”小规律或正午H公式进行推断ABDECBC出现正午H最大值时间?AE、CD出现正午H最大值节气?ABE出现正午H最小值节气?CD出现正午H最小值节气?北半球所有地点正午H最小值出现的节气?南半球所有地点正午H最小值出现的节气?“来”增“去”减规律

地点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值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地区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夏至日夏至日冬至日冬至日冬至日直射该地时夏至日三、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规律“来”增“去”减规律北半球所有地点正午正午H最小值出现的节气?南半球所有地点正午正午H最小值出现的节气?冬至日夏至日下图为四地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图,粗略判断四地纬度范围(即四点属于南北半球“五带”的位置)三、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规律——练习北热带北温带南热带北极圈内下图为四地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图,判断四地纬度值!方法:先根据最大值最小值出现季节以及最大值是否等于90°和最小值是否为0°粗略判断四地纬度范围(即四点属于南北半球“五带”的位置);再用正午太阳高度公式精确计算其纬度值H74°N16°34′S60°N5°N三、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规律——练习A计算A点太阳高度大小83°08′四、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规律用正午H公式可以推导得出以下规律:◆南北半球热带地区,其正午H的年变化幅度◆南北半球温带地区,其正午H的年变化幅度相等,为:◆南北半球寒带地区,其正午H年变化幅度既为当地最大正午太阳高度角(因为极夜时正午H为0)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规律:

温带稳定(2倍回归线度数),向寒带、热带逐渐递减

△H=23°26′+当地纬度(赤道地区是23°26′)△H=46°52′(即2倍回归线度数)△H从46°52′逐渐降低至23°26′1.确定地方时、计算当地经度:

当某地正午H出现(一天中影子最短)时,为当地地方时12点2.物体影子问题*影子长短及方向规律影子长短与太阳高度角呈反比

影子位于太阳相反方向入室光照面积与太阳高度角呈反比影子轨迹每小时旋转15°,故日影轨迹能反映昼长*正午影子只有正南正北方向,直射点无影子物体影子变化链接五、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A.满足一年中正午H最小、影子最长时(即冬至或夏至),后面楼房底层可见到太阳光(L最小楼距H最大楼高)B.可用三角函数计算L、H。C.楼高相同条件下,全球楼距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增;纬度越高楼距越大。太阳HL楼距H楼高尝试:如果仅从采光要求考虑,下列城市中高度相同的楼房间距最小的是A、塔兰托

B、新加坡

C、墨西哥

D、广州五、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3.楼距、楼高计算五、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4.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注:安装在屋顶,集热板与屋顶地面夹角为∠1墙壁3

安装在墙壁,集热板与墙面的夹角为∠3∠2为正午太阳高度角再见图1:∠1等于∠3SNSNSNNSSNSN

下六图均为二分二至日日照图,粗略判读这六地的大致纬度位置(或五带位置)?赤道南热带北热带南回归线南温带北回归线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外出考察,如图,在a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一年中最大值),用测角器测当地的地理纬度,此时学生手表指针为18时20分(北京时间),a的地理位置坐标为A.21°E,36°34′S B.25°E,53°26′NC.21°E,53°26′S D.25°E,36°34′NB该地位于北温带地区

甲、乙、丙是地处不同纬度的三座房屋二至日的阳光照射情况(a或b),读图后回答对三地的位置判断正确的是()A三地都位于北半球B甲地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C乙地位于南温带D丙地位于南温带D下图为某地朝南窗户二分二至日正午阳光入射图。据图完成1~2题。1.当阳光如③所示射人窗户时A.我国恰好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月份B.北京正值昼长夜短C.北极圈出现极昼D.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短2.当阳光如②所示射人窗户时,若此时北京时间为10点,则该地的经度是A.150ºEB.16ºEC.105ºED.90ºEDA该地位于北温带地区A.满足一年中正午H最小、影子最长时(即冬至或夏至),后面楼房底层可见到太阳光(L最小楼距H最大楼高)B.可用三角函数计算L、H。C.楼高相同条件下,全球楼距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增;纬度越高楼距越大。太阳HL楼距H楼高尝试:如果仅从采光要求考虑,下列城市中高度相同的楼房间距最小的是A、塔兰托

B、新加坡

C、墨西哥

D、广州五、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3.楼距、楼高计算五、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4.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注:安装在屋顶,集热板与屋顶地面夹角为∠1

安装在墙壁,集热板与墙面的夹角为∠3∠2为正午太阳高度角墙壁3

洛阳(35°N,112°E)一学生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改造(如图),把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据此回答:

9月23日,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调节支架使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为

A.23°26′ B.35° C.66°34′ D.55°B五、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4.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注:安装在墙壁和安装在屋顶两种情况的夹角有所不同某学校操场上,O处有一垂直于地面的旗杆。OP表示正午时旗杆在地面的影子,其长度随季节发生变化,6月22日缩短为零。M处有一棵树,OM垂直于OP。读图丁回答:(1)__月__日OP最长,(2)M处的树位于旗杆的___方向,其精确的纬度是__。1222正东23°26′N六、太阳高度日变化1.看昼长:太阳高度日变化能反映所在地昼长2.看正午H值及出现时间:判断所在地经纬度利用正午H公式计算其纬度利用“正午H/日影最短时为当地方时12点”计算经度3.极点h日变化为直线,极点h为太阳直射点纬度4.极昼地区一天中最大最小h之和等于二倍直射点纬度直射点纬度=(H1+H2)/2直射点纬度=(a+b)/2昼短夜长昼长夜短极昼极昼上面五图为夏至日五地太阳高度日变化图1523°26′图1图2图3图4图5极昼1234567顺序:.3.2.43地:60W六、太阳高度日变化上面为夏至.5.6.7七地太阳高度日变化图,试对七地进行南北方向排序计算3所在地经度?

下面两图为6月22日两地太阳高度日变化图,判断图1所在地的地理坐标和图2所在地的经度53°26′N,75°E

因昼长夜短,故为北半球;因太阳高度为60度,小于66°34′,故不在北半球热带。60W图1图2(一)几种情况下的日出日落方向七.太阳视运动及日影变化二分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极昼区除外):太阳直射南半球(极昼区除外):北极极昼的地区:南极极昼的地区:全球太阳东南升西南落全球太阳东北升西北落全球太阳正东升正西落正北升,正北落(0时升0时落)正南升,正南落(0时升0时落)(二)太阳视运动判读技巧——三步骤七.太阳视运动及日影变化1.看日出日落方向判断太阳直射的南北半球2.看中午太阳相对位置判断当地大致纬度位置3.极昼则看最大最小太阳高度判读直射点纬度

关键是看日出、日落、正午太阳相对位置极点太阳视运动直射点纬度=H1(二)太阳视运动判读技巧——三步骤七.太阳视运动及日影变化1.看日出日落方向判断太阳直射北半球还是南半球?2.看正午太阳相对位置判断当地大致纬度位置3.极昼则看最大最小太阳高度判读直射点纬度

关键是看日出、日落、正午太阳相对位置

读五地太阳视运动图,判断五地的五带位置!北温带南温带北极圈南寒带北寒带甲乙丙丁戊科考队员在北极点附近某处一天中不同时刻拍摄了太阳照片。观察照片(如图)。太阳位于a所指位置时,拍摄者看到的太阳方位和他所在地的地方时分别是(

)A.正北0∶00B.正北12∶00C.正南0∶00D.正南12∶00(三)物体影子问题七.太阳视运动及日影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