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有限空间作业规章制度7篇_第1页
2023年有限空间作业规章制度7篇_第2页
2023年有限空间作业规章制度7篇_第3页
2023年有限空间作业规章制度7篇_第4页
2023年有限空间作业规章制度7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有限空间作业规章制度7篇

2023年最新有限空间作业规章制度篇1

一、编制目的

为加强和规范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规范有限空间作业行为,保障人员安全,确保生产装置正常运行和作业安全,特编制此制度。

二、规章制度

1、有限空间作业前要办理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需要时要同时办理其他作业证,作业人员须持有审批的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和其他作业许可证后方准许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2、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作业前肯定要明确有限空间内的有害因素及其浓度。

3、作业负责人要明确全部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职责,负责人及作业人员都要明确信息沟通的工具、方式和内容。

4、有限空间作业实施公司内部作业许可证制度。公司安全主管部门负责作业许可证管理。

5、作业主管部门要编制安全作业方案,并依据作业方案在许可证上填写简要作业程序和内容,作业方案应作为许可证的附件;安全主管部门依据危急有害因素分析结果,在许可证上写明危急有害因素。

6、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和监护工作。要针对作业环境的实际要求,配备足量、符合实际作业环境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且作业人员要佩戴好劳动用品后再进行作业,场外必需有监护人员监护及必要的施救工具。

7、作业人员要严格根据公司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不得违规操作,以免事故的发生。

8、事故发生后,切忌盲目施救。发生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后,监护人或事故发觉者应当准时呼救,在实行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戴上防毒面具或呼吸器以及其他一些防护措施后,方可入内施救。切忌因救人心切,盲目入内,而导致事故伤亡人数的增加和事故的扩大。

9、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作业人员自我爱护意识和安全防范技能。

10、制定切实有效的事故应急预案,并不定期的进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予以记录。

三、留意事项

参加有限空间作业的全部人员要严格执行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有限空间作业规章制度及有限空间作业操作规程,对违反规定者根据公司惩罚条例进行惩罚。

2023年最新有限空间作业规章制度篇2

一、总则

(一)为了确保进入有限空间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二)项目部负责对本制度的执行状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管理内容

(一)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需填写《有限空间作业记录表》,办理程序如下:

1、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施工单位提出申请,由所在项目的工程部负责办理《有限空间作业记录表》。

2、落实进入有限空间的安全防护措施,确认安全措施和有限空间内氧气、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的检验结果。

3、指派监护人员,监护人员与作业部门共同检查监护措施、防护设施及应急报警、通讯、营救等设施,确认合格后签字认可。

4、工程部负责人在对上述内容全面复查无误,报项目经理审批后,方可进入作业。

(二)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综合安全技术措施

1、作业前,应指定专人对监护人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包括有限空间作业的结构和相关介质等方面的学问,作业中可能遇到的意外和处理、抢救方法等。

2、切实做好有限空间的工艺处理,全部与作业点相连的管道、阀门必需加盲板断开,并对设备进行吹扫、蒸煮、置换,不得以关闭阀门或水封来代替盲板,盲板应挂标志牌。

3、有搅拌器等转动部件的有限空间内作业,电源的有效切断可实行取下电源保险丝或将电源开关拉下后上锁等措施,并加警示牌,设专人监护。

4、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30分钟应取样,严格掌握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浓度及含氧量在安全指标范围内,分析合格后才允许进入设备内作业。有毒有害气体含量不得超过GBZ1-20__设计卫生标准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氧含量应为19。5%以上。如在设备内作业时间长,至少每隔2小时分析一次,如发觉超标,应马上停止作业,快速撤出人员。

5、取样分析要有代表性、全面性,有限空间容积较大时要对上、中、下各部位取样分析。

6、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需遵守动火、临时用电、高处作业等有关安全规定,《有限空间作业记录表》不能代替上述各作业票,所涉及的其他作业要按有关规定执行。

7、有限空间作业出入口内外不得有障碍物,应保证其畅通无阻,以便人员出入和抢救疏散。

8、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一般不得使用卷扬机、吊车等运输作业人员,特别状况需报经公司批准。

9、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内照明电压应不大于36V。在潮湿或狭小容器内作业应小于12V,全部灯具及电动工具必需符合防潮、防爆等安全要求。

10、作业现场要配备肯定数量符合规定的应急抢救器具和灭火器材。

11、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前,应首先拟定和把握紧急状况时的外出路线、方法,有限空间内人员应支配轮换作业或休息。

12、有限空间作业可采纳自然通风,必要时可再实行强制通风的方法(严禁向有限空间内通氧气或富氧空气)。

13、对随时产生有害气体或进行内防腐作业的场所应实行牢靠措施,作业人员要佩戴安全牢靠的防护面具,由安全人员亲自监护,并进行定时监测。

14、发生中毒、窒息的紧急状况时,抢救人员必需佩带氧气呼吸器进入作业空间,并至少留一人在外做监护和联络工作。

15、在检修作业条件发生变化,并有可能危及作业人员安全时,必需马上撤出;若需要连续作业,必需重新办理进入设备内作业审批手续。

16、作业完工后,经检修人、监护人与车间负责人共同检查设备内部,确认设备内无人员和工具、杂物后,方可封闭设备孔。

(三)进入有限空间前应做一次全面检查,凡是取样分析不合格、无安全措施、安全措施未全面落实和工具行灯等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均不准进入内部作业。

(四)进入有限空间内进行检修作业,应打开设备的全部手孔、人孔、风门、烟门,保持设备内空气流通,必要时可向设备内通风;对于通风不良、容积较小的设备,作业人员要进行间歇作业,不准强行连续作业。

(五)进入罐、容器、塔、井内作业时,应按作业点的高度或深度搭设安全梯或配备抢救绳索为应急救离使用,在作业中严禁向外投掷材料,以保证作业安全。

(六)进入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有限空间内作业时,要按要求戴好个人防护用具。

(七)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的人员应清理衣兜,禁止携带与作业无关的物品,所带入的工具、配件等必需登记清晰,作业结束后应一一清点,防止遗留在设备内部。

(八)在清理设备容器内的可燃物料残渣、沉淀物时,必需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严禁使用铁器敲击碰撞且不准穿戴化纤织物。

(九)作业中断时间在150分钟以上或作业条件发生转变,需连续进入内部作业时,应重新办理作业票,作业者要严格根据作业票规定的时间进入内部作业。

(十)作业完成后,作业人员和现场监护人员必需共同对设备容器内外进行检查,双方确认无误,且均在作业票上签字后,方可封闭人孔。

2023年最新有限空间作业规章制度篇3

1、目的:

严格执行有限空间危急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保障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防止缺氧窒息、有毒气体中毒等事故的发生。

2、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全厂范围进入危急有害因素且受到限制、约束的封闭、半封闭设备、设施及场所的作业。

3、权责:

3.1作业部门负责提出申请要求,填写《进入有限空间危急作业申请审批表》并落实好事前预防措施;

3.2作业部门负责确定作业人员、作业时间段、作业种类、使用工具及需实行安全防范措施;

3.3消防部负责检测、分折及督促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4、定义及分类:

4.1有限空间危急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存在危急有害因素(如缺氧、甲烷等有毒气体或粉尘中毒危急)且受到限制和约束的封闭、半封闭设备、设施及场所的作业。

4.2封闭、半封闭设备:储罐、反应塔、锅炉、压力容器、浮筒、管道、槽车等。

4.3地下有限空间:地下管道、地下室、暗沟、地坑、沼气池及化粪池、下水道、池、地下电缆沟等。

4.4地上有限空间:垃圾站、温室、冷库、烟道等。

5、有限空间危急作业规范及安全防范措施:

5.1根据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凡是进入有限空间危急作业场所作业,必需依据实际状况先检测其氧气、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含量,将检测结果记录“作业申请审批表”内,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进入作业;

5.2确保有限空间危急作业现场的空气质量,其中氧气含量:18%

5.3有限空间危急作业进行过程中,在氧气浓度、可燃性气体浓度可能发生变化的危急作业中应保持必要的测定次数或连续检测;

5.4作业时所用的一切电气设备,必需符合有关用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照明应使用安全矿灯或12伏以下的安全灯,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需按规定配备漏电爱护器;

5.5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急作业场所作业前和离开时应精确     清点人数,实行必要通风措施,保持有限空间空气流通良好;

5.6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急作业场所,并应在醒目处设置警示标志;

5.7在有限空间危急作业场所,必需配备相应的抢救器具,以便在特别状况下抢救作业人员,必需设有专人现场监护;

8当作业人员在与输送管道连接的密闭设备(如油罐、反应塔、储罐、锅炉等)内部作业时必需严密关闭阀门,装好盲板,并在醒目处设立禁止启动的标志;

5.9进入有限空间危急作业前应履行申报手续,填写“进入有限空间危急作业安全审批表”(见附表,以下简称“作业申请审批表”)。逐项落实各项措施,经有限空间危急作业场所负责人和安全部门负责人审核、厂长批准后,方可进入作业;

5.10作业(施工)完毕后,现场准时清理洁净,安全监控员、操作人必需在表内签名确认;

5.11按规定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防护器具和使用工具。

6、进入有限空间危急作业人员职责:

6.1严格根据“作业申请审批表”上签署的任务、地点、时间作业。

6.2作业前应检查作业场所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6.3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服装、防护器具和使用工具。

6.4熟识应急预案,把握报警联络方式。

7、作业监护人的职责:

7.1监护人必需有较强的责任心,熟识作业区域的环境、工艺状况,能准时推断和处理特别状况。

7.2监护人应对安全措施落实状况进行检查,发觉落实不好或安全措施不完善时,有权提出暂不进行作业。

7.3监护人应和作业人员拟定联络信号。在出入口处保持与作业人员的联系,发觉特别,应准时制止作业,并马上实行抢救措施。

7.4监护人应熟识应急预案,把握和娴熟使用配备的应急抢救设备、设施、报警装置等,并坚守岗位。

7.5监护人应携带“安全审批表”并负责保管、记录有关问题。

8、禁止以下作业:

8.1无办理“安全审批表”的作业。

8.2与“安全审批表”内容不符的作业。

8.3无监护人员的作业。

8.4超时作业。

8.5不明状况的盲目抢救。

9、禁止以下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急作业:

9.1在经期,孕期、哺乳期的女性。

9.2有聋、哑、呆、傻等严峻生理缺陷者。

9.3患有深度近视、癫痫、高血压、过敏性气管炎、哮喘、心脏病、精神分裂症等疾病者。

9.4有外伤疤口尚未愈合者。

2023年最新有限空间作业规章制度篇4

一、目的

对本公司紧急特别需要的生产任务,不适用于执行一般性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牢靠性差,简单发生人身伤亡或设备损坏,事故后果严峻,需要实行特殊掌握措施的特别危急作业。必需实行特别审批和爱护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二、责任

1、企业安会、安全科负责监督执行本制度;

2、有危急作业部门或个人必需履行本制度;

三、危急作业范围:

1、高空作业(高度在2m以上,并有可能发生坠落的作业);

2、在易燃易爆部位的动火作业;

3、或有危急的作业;

4、起吊安装重型设备的作业;

5、带电作业;

6、有急性中毒或窒息危急的作业;

7、处理化学毒品、易燃易爆物品、放射性物质的作业;

8、在轻质屋面(石棉瓦、玻璃瓦、木屑板等)上的作业;

9、其它危急作业。

四、危急作业审批

1、凡属于上述8种范围,在生产中不常见,又急需解决的危急作业。在进行危急作业前,应由下达任务部门和详细执行部门(包括承包部门、个人)共同填写“危急作业申请单”(见附表),报企业安全科批准,特殊危急作业需报主管副总经理审批同意后,方可开头作业。

2、如状况特殊紧急来不及办理审批手续时,实施单位必需经主管副总经理同意方可施工。主管副总经理应召集有关部门在现场共同审定安全防范措施和落实实施单位的现场指挥人。但事后必需补办审批手续。

3、危急作业的单位应制定危急作业安全技术措施,报请安全科审批;特殊危急作业须经安全技术论证报请主管副总经理批准。

4、作业人员由危急作业单位领导指定,有作业禁忌症人员、生理缺陷、劳动纪律差、喝酒及有不良心理状态等人员,不准直接从事危急作业。

五、危急作业的实施

1、危急作业申请批准后,必需由执行单位领导下达危急作业指令。操有权拒绝没有正式作业指令的危急作业。

2、作业前,单位领导或危急作业负责人应依据作业内容和可能发生的事故,有针对性地对全体危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落实安全措施。

3、危急作业使用的设备、设施必需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和规定,危急作业所使用的工具、原材料和劳动爱护用品必需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和规定。做到配备齐全、使用合理、安全牢靠。

4、危急作业现场必需符合安全生产现场管理要求。作业现场内应干净,道路畅通,应有明显的警示标志。

5、危急作业过程中实施单位负责人应指定一名工作仔细负责、责任心强,有安全意识和丰富实践阅历的人作为安全负责人,负责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

6、危急作业单位领导和作业负责人应对现场进行监督检查。

7、对违章指挥,作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作业人员违章作业时安全员或安全负责人有权停止作业。

8、危急作业完工后,应对现场进行清理。

2023年最新有限空间作业规章制度篇5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对检修作业安全的、掌握与管理,确保检修作业过程中安全,结合集团公司《安全管理守则》《危急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联保互保制度》《安全检查区域责任制度》《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设备修理安全管理规定》和“四个重点”安全管理要求等规范要求,制定本制度。

其次条、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检修作业。

第三条、工程施工除另有规定外,适用本制度。

第四条、应急处置措施和应急操作纳入应急预案管理。

其次章、安全管理

第五条、各单位应将检修作业进行统计分类,明确一般检修作业、重点检修作业、危急检修作业等审批级别,分别明确管理责任人。全部检修作业均应适用作业票制度。

第六条、各单位应进一步完善检修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规范作业前危急辨识和安全措施制定、安全牢靠性评估和作业审批、作业前安全交底和措施落实确认、联保互保关系确立和现场安全监控、作业现场恢复和结果验收等。

第七条、检修作业安全措施必需明确有毒有害物质的掌握措施、致使设备运转或安全装置失灵的动力能源掌握措施、检修作业影响区域的掌握措施等,必要时应明确应急措施。

第八条、各单位应在检修作业前明确检修作业单位和作业区域所属单位各自的.安全责任。

第九条、各单位应常常开展检修安全技能培训和检修安全学问教育。、中修工程施工前应开展针对性安全教育。

第十条、检修现场责任领导应严格落实《安全检查区域责任制度》中的相关要求。

第十一条、各单位应建立严格的作业审批程序,作业审批人应对作业的安全合法性、安全措施的牢靠性负责。

第十二条、各单位应规范各级作业票的使用,作业票内容应包括作业名称、主要内容、起止时间、地点区域、作业类别级别、作业单位(包括人数)、安全措施(责任人)、安全交底人(签字)、安全交底接受人(签字)、作业地点岗位人员(签字)、作业审批人(签字)等内容。

第十三条、检修作业负责人应随身携带作业票备查,作业结束后,应将作业票归档留存。

第十四条、各单位应不断细化分解检修作业内容,逐步推动检修作业规程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第三章、安全监控

第十五条、全部检修作业均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第十六条、正常生产过程中的修理,作业人员必需经岗位人员同意并在作业票上签字后,悬挂检修作业牌,方可进行检修作业。该区域的安全检查监控责任仍由原责任人负责。岗位人员和区域负责人有拒绝作业和随时终止作业的权力。

第十七条、外单位进入本单位进行检修、抢修作业,必需经生产处组织支配,严格履行安全交接签字手续,双方应仔细落实《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第四章“跨区域安全管理规定”。

第十八条、各级行政负责人,应加强检修作业检查指导。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应监督检查检修作业过程中安全保障体系运行和安全措施落实状况。

第十九条、各单位应严格落实检修作业安全要求,规范作业票使用,凡有违本制度的作业行为,赐予经济惩罚500元。

第四章附则

其次十条、本制度由集团公司安技处负责解释。

其次十一条、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2023年最新有限空间作业规章制度篇6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加强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保证进入有限空间人员的安全与健康,预防和掌握中毒、窒息、火灾、爆炸等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依据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和公司相关文件,制定本制度。

其次条术语

(一)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二)有限空间分为以下三类:

1、封闭、半封闭设备,如:储罐、反应塔、冷藏车、沉箱及锅炉、压力容器、浮筒、管道、槽车等。

2、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沼气池及化粪池、下水道、沟、井、池、建筑孔桩、地下电缆沟等。

3、地上有限空间,如:贮存室、酒槽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封闭车间、试验场所、烟道等。

(三)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第三条相关文件

《工作场全部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的导则》

《安全防护报警用具管理制度》

《安全检查管理制度》

《应急预备与响应管理程序》

《安全培训教育管理制度》

《厂区动火作业管理规定》

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集团所属各单位对有限空间及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

其次章职责

第五条安全办是公司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监督管理单位,负责组织建立公司《有限空间及安全要求清单》(以下简称《有限空间清单》),负责对有关检测设备及应急设备的配备、管理和使用状况进行监督检查,负责组织各单位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负责组织单位开展有关培训教育、制定有关应急预案,负责对检测单位开展检测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管理,负责一级危急有限空间作业的审批,负责对公司有限空间及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状况进行监督检查与考核。

第六条制造部、机修组和水电组负责帮助安全办建立公司《有限空间清单》,负责组织配备、管理、检定和维护有关检测设备及应急设备,负责组织配置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告知牌,负责对工程施工过程中有关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

第七条管理部及安全办负责与有限空间作业有关的的动火作业的审批和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八条各单位是本单位有限空间和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责任单位,负责对本单位危急有限空间作业的申报工作,负责组织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实施前和过程中的管理工作,安全办负责建立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负责组织开展有限空间相关的培训教育和应急演练工作。

第三章有限空间管理

第九条公司对有限空间实行危急分级管理。依据有限空间内部已聚集或可能聚集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种类和含量、入内作业的频繁程度以及可能导致事故的严峻程度等因素,将有限空间分为一级危急有限空间、二级危急有限空间、三级危急有限空间。

第十条制造部会同管理部参照本制度其次条、第九条之规定,结合公司实际状况,详细拟定公司有限空间危急级别判定标准。

第十一条管理部负责将有限空间危急级别判定标准下发各单位,并组织其按标准开展本单位有限空间识别和危急级别判定工作。各单位按要求组织有关安全、生产、设备、技术管理人员及一线职工共同识别、争论、判定形成本单位的《有限空间清单》,并上报安全办。

第十二条安全办对各单位上报的《有限空间清单》进行补充、审核、确认,报公司管理部主管批准后,形成公司《有限空间清单》,由安全办下发各单位执行,同时报安全监督管理处备案。

第十三条制造部应根据《安全标志及其使用的导则》等有关标准,组织各单位在有限空间入口处或醒目处设置“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告知牌”,安全办予以帮助和监督指导。告知牌内容应包括警示标志、作业现场危急性、安全操作留意事项、危急有害因素浓度要求、应急处置措施和联系方式等。各单位应在日常加强对告知牌的维护和管理,保持其清楚、完好,并教育和督促职工严格执行告知牌所告知的要求。

第十四条各单位对有限空间掌握应根据“优先综合治理、其次封闭隔离、而后作业掌握”的原则进行,详细掌握措施及其先后挨次如下:

(一)实行技术革新、设备改造等措施从本质上削减或消退有限空间。

(二)实行改进作业组织、封闭隔离等措施,削减或消退有限空间作业。

(三)根据本制度及有关规定、规程对有限空间作业过程进行掌握。

第十五条公司《有限空间清单》形成或集中更新后,制造部、管理部应组织有关单位共同讨论争论技术设备改造、作业组织改进、封闭隔离等措施的可行性,必要时应形成改造方案、改进方案等报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后予以实施。

第十六条各级《有限空间清单》均应实行动态管理。各单位应坚持在日常持续关注、不断识别并准时上报安全办进行增减和完善。管理部应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一次集中识别、判定,并按程序更新各级《有限空间清单》。

第四章有限空间作业管理

第十七条有限空间作业应严格执行“先检测、再审批、后作业”的程序,作业中还应依据作业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实施持续检测或动态检测。在未精确     测定氧气含量、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前,及经检测上述物质浓度不达标或超标而未实行有效的防控手段时,严禁进入该场所。

第十八条有限空间作业必需办理《有限空间作业票》(以下简称《作业票》,《作业票》办理程序如下:

(一)作业负责人向有限空间所属单位(以下简称所属单位)安全管理机构提出申请,所属单位安全管理机构接到申请后应依据本单位《有限空间清单》和现场实际状况作出是否具备基本作业安全条件的定性结论,并告知作业负责人。如结论为“否”,则本流程终止,不得作业。如结论为“是”,单位安全管理机构则应向作业负责人发放空白《作业票》并指导其填写。

(二)对于一级危急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应通知管理部进行检测。对于二、三级危急有限空间,由安全管理机构进行检测。

(三)检测完成后,检测人员将检测结果和检测结论填入《作业票》中,签字确认,并将检测时所取样品封存保管(样品至少保留8小时)。

(四)所属单位安全管理人员、作业负责人共同确定、支配好作业监护人,向作业人员、监护人员交代必要的安全学问、气防学问、器具使用及急救常识,并组织落实防护措施。交代完毕、防护措施落实后,作业人、监护人共同在《作业票》中签字确认。

(五)检测合格、措施落实到位后,作业负责人在《作业票》上签署看法,并将《作业票》报审批单位签字批准后,方可开头作业。其中一级危急有限空间《作业票》由管理部审批(必要时应由公司负责人签署看法),二级和三级危急有限空间《作业票》由所属单位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人审批(必要时,应由单位负责人签署看法)。

其次十条《作业票》管理要求

(一)作业票共四联,第一~三联分别由作业负责人、监护人、作业人在作业过程中随身携带,第四联由审批单位留存备查(保存期1年)。

(二)《作业票》要有明确的起止时间和作业具体地点、部位,作业期间应依据有限空间内介质的危急程度,确定检测分析的时间间隔和作业票的有效时限。作业时限要求一般为:一级危急有限空间作业不应超过4小时,每隔4小时单位安全管理机构应进行一次复查并在《作业票》中注明,作业过程间断超过1小时应重新办理《作业票》。二级、三级危急有限空间连续作业通常不超过8小时,装置(设备)全面停工(停车)检修期间不超过24小时,作业过程间断超过4小时应重新检测分析,超过8小时应重新办理《作业票》。

其次十一条检测分析单位应具备较高的检测分析力量、安全防护力量和应急处置力量,取样要具有代表性,在进行检测分析时要确保自身安全,必要时应佩戴隔离式呼吸器。检测过程中,单位安全管理人员、作业负责人等相关人员应在现场进行监护。

其次十二条作业负责人力量要求和职责

(一)了解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急危害因素和防范措施,具备较高的应急处置、指挥和急救力量;

(二)负责办理《作业票》;

(三)在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符合要求后,在《作业票》规定的时限和地点,依照作业标准、安全标准组织作业;

(四)准时把握作业过程中空间内发生的变化,当作业条件特别或不符合安全要求时,要马上终止作业,并组织作业人员安全撤离。

其次十三条监护人的力量要求和职责

(一)应熟识作业区域的环境、工艺状况及作业人员,有推断和处理特别状况的力量,具备基本急救常识,把握应急报警方式。

(二)全过程把握作业者作业期间的状况,与作业人规定明确的联络信号,保持有效的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保证在有限空间外持续进行监护。

其次章(三)检查安全措施的落实状况,发觉落实不到位或措施不完善时,有权下达暂停或终止作业的指令。

(六)发觉四周排放易燃、可燃、有毒、有害物质时,应马上下达暂停或终止作业的指令,并准时通知有限空间内作业人员安全撤离。

(七)在作业前后对进出有限空间的人员、工具、材料等进行清点。

(八)有限空间作业完毕后,监督对有限空间予以恢复或封闭。

(九)监护过程中如发觉作业人员中毒、窒息或消失特别,应马上指挥内部人员撤离并报警,不得盲目进入空间内施救。

其次十四条作业人力量要求和职责

(一)熟识所从事作业的危急有害因素和应急处置及自救措施,把握报警及联络方式。

(二)严格执行“五不作业”的原则,即:没有有效的《作业票》不作业;监护人不在现场不作业;安全措施不落实不作业;作业时间、地点与作业票不符不作业;劳动爱护着装和器具不符合规定不作业。

(三)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

(四)与监护人保持有效的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五)对违反本制度和有关规程规定的、强令冒险作业的、安全措施不到位或不落实的指令,有权拒绝执行并向上级反映。

(六)作业过程中如发觉他人或自身有中毒、窒息症状或消失特别时,应马上发出撤离信号,向监护人传递信息,并马上撤离现场。

其次十五条作业单位与有限空间所属单位不是同一单位时,双方应分别指派一名以上人员担当监护人。作业人员分属不同单位时,双方应协商指定一名人员担当作业负责人。一级危急有限空间作业时,还应设置专职指挥人员,负责在有限空间外统一指挥。

第五章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技术要求

其次十六条有限空间作业环境检测合格标准如下:

(一)氧气含量为19.5%-23.5%;

(二)有毒有害物质浓度符合《工作场全部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规定,如:一氧化碳浓度不超过20mg/m3,硫化氢浓度不超过10mg/m3。

(三)可燃性气体含量低于其爆炸下限的10%,如:一氧化碳含量低于11.25%(爆炸下限为12.5%),丙烷含量低于1.89%(爆炸下限为2.1%)。

其次十七条有限空间作业要切实做好工艺处理,全部与有限空间相连的管线、阀门必需断开、加堵盲板,并按规定进行吹扫、置换合格,不得以关闭阀门代替盲板,盲板应挂牌标示。

其次十八条进入带有转动部件的有限空间内作业,必需先停机、切断电源,并悬挂“有人检修,禁止合闸”标示牌,必要时应设专人监护。

其次十九条有可燃气体或可燃性粉尘存在的作业现场,必需使用符合防爆要求的检测仪器、电动工具、照明灯具、作业工具等,进入煤气环境还应携带便携式报警仪。

第三十条有限空间内如需进行动火、临时用电等作业时,必需同时办理上述作业审批手续。

第三十一条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可实行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急,保持空气流通。

第三十二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所用照明应使用安全电压和安全行灯。在金属设备内及特殊潮湿场所作业,使用的行灯电压应在12V以下,凡超过12V的电气设备都必需设漏电爱护器且保持良好绝缘和接零爱护。

第三十三条电器设备、焊钳、手持电动工具、导线进出有限空间必需事先切断电源传递进出。临时不用的焊钳、电气设备、工具应切断电源,放在干燥的木板或绝缘板上,严禁将带电的焊钳、电气工具随便直接放在有限空间的金属体上。

第三十四条在有限空间内使用二氧化碳、氩气或氦气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需在作业过程中不间断通风换气,确保空气符合安全要求。

第三十五条有限空间的出入口内外应保持其畅通无阻,便于人员出入和抢救疏散。

第三十六条有限空间应急要求

(一)管理部根据《应急预备与响应管理程序》组织相关单位制定基地级和单位级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预案应确定救援人员及职责,明确救援设备器材,科学、规范策划事故处置程序。预案应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演练后应准时进行可行性评估、修订。

(二)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前,作业负责人应组织拟定紧急状况下的撤离路线和方法,并在《作业票》中注明,作业人应牢记。

(三)有限空间外的现场应配备合格的隔离式呼吸器、灭火器、应急照明设备、强制通风设备、安全绳、安全梯等应急物资。

(四)有限空间发生事故时,监护人应马上启动有关预案,指挥内部人员撤离,并准时报警,救援人员应做好自身防护,配备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严禁盲目施救导致事故扩大。

第六章日常安全管理要求

第三十七条各单位每年应对作业负责人、监护人和作业人进行安全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有限空间存在的危急特性和安全作业的要求;进入有限空间的程序;检测仪器、个人防护用品等设备的正确使用;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等。培训应有记录,参与培训的人员应签字确认。

第三十八条有限空间作业实施前,有限空间所属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应对作业负责人、监护人和作业人员进行针对性安全教育,教育内容包括作业空间的结构和相关介质、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作业中可能遇到的意外状况以及处理、抢救方法等。

第三十九条有限空间检测分析及应急所需设备、工具、仪器等由装备动力部组织配备。检测分析及应急所用设备、工具、仪器等应作为安全防护报警用具进行管理,装备动力部应组织各单位建立《安全防护报警用具登记台帐》,开展日常维护管理和定期检定工作。安全环保部应对各单位检测分析及应急所用设备、工具、仪器的建账登记、日常维护管理、定期检定等状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十条外委施工涉及有限空间作业时,外委施工组织单位(部门)应通报安全环保部和有限空间所属单位,并与承包单位签订安全生产协议,告知其有限空间危急状态。安全生产协议应明确承包单位担当的检测分析、安全管理等责任。作业过程中,我方不得为其出具检测分析结论、审批《作业票》等。外委施工组织单位(部门)、安全环保部、有限空间所属单位应加强对承包单位的有限空间作业状况的监督检查。

第四十一条各单位应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明确作业步骤、安全要求和应急措施等,规程应分别单独制定保证与各个有限空间一一对应,规程编制过程中安全环保部应予指导。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经安全环保部审核并报安全监督管理处备案后下发执行,相关作业人员必需熟知熟记并严格遵守。

第七章罚则

第四十二条未按要求建立并动态管理《有限空间及安全要求清单》的,对责任单位处1000~2000元罚款,并责令限期整改。

第四十三条未按要求设置“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告知牌”的,对责任单位处每例100~300元罚款,并责令限期整改。

第四十四条有限空间作业未办理或违规办理《有限空间作业票》的,对责任单位处2000~4000元罚款,对责任人处500~1000元罚款,并责令马上停止作业。同时,违规状况应在基地范围内通报。

第四十五条《有限空间作业票》未按要求随身携带的,对责任人处50~100元罚款,并责令马上暂停作业进行整改。

第四十六条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管理松散的,视情节对责任单位处1000~2000元罚款,对责任人处300~500元罚款,并责令马上停止作业。

第四十七条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作业负责人、监护人、作业人未按规定履行职责的,对责任单位处500~1000元罚款,对责任人处300~500元罚款,并责令马上停止作业。存在违章、违规行为的加倍惩罚。

第四十八条作业过程中违反本制度第五章之规定的,视情节每项对责任单位处500~1000元罚款,对责任人处100~400元罚款,并责令暂停作业进行整改。

第四十九条未开展有限空间作业相关人员安全培训或培训无记录的,对责任单位处1000~2000元罚款,并限期整改。

第五十条未制定有效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或规程未分别单独制定不能保证与各个有限空间一一对应的,对责任单位处1000~3000元罚款,并限期整改。

第五十一条未在有限空间作业前对作业负责人、监护人、作业人进行针对性安全教育的,对责任单位处1000~2000元罚款,对责任人处100~200元罚款,并责令马上停止作业。

第五十二条未按规定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的,对责任单位处1000~3000元罚款,并责令限期整改。

第五十三条未与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外委施工单位签订安全生产协议的,对责任单位处1000~2000元罚款,并责令限期整改,必要时责令马上停止施工。

第五十四条有限空间检测分析及应急所用设备、工具、仪器配备不全或管理不善的,视状况对责任单位处500~1000元罚款,并责令限期整改。

第五十五条其他违反本制度及有关规程、预案规定的,由管理部等主管部门视情节作出惩罚打算,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的还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五十六条本制度所用记录见附表。

第五十七条本制度由安全办制定,报公司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第五十八条本制度由管理部负责解释。

第五十九条本制度自_年7月1日起执行。

2023年最新有限空间作业规章制度篇7

1目的

为了加强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与监督,预防和削减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公司生产范围内从事有限空间作业和具有有限空间作业行为的岗位适用。

3定义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4有限空间作业责任制

4.1企业负责人总经理,对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全面负责。安环科、车间(部门)、班组负责人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负责。

4.2职责

4.2.1总经理职责:总经理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负责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作业单位、监护者职责。组织制定安全作业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技术措施等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4.2.2安环科职责:安环科负责编制有限空间作业的制度,制度包括: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制定消退掌握危害的措施,负责供应有限空间内有毒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的检测。负责对有限空间作业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有限空间作业的危急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紧急状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

4.2.3车间负责人职责:车间负责人是安生生产直接责任人,负责督促、检查本部门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有限空间作业的各项安全要求。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投人,供应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供应应急救援保障,做好应急救援工作。准时照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4.2.4班组职责:在支配有限空间作业前,仔细阅读操作方案、如对操作方案有疑问必需马上反映、不得有误。对凡是进入有限空间检修、清理、作业的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的人员严禁其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严格执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凡未经总经理签署审批,任何人不得进人有限空间作业。有限空间进入点四周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标识,井告知作业人员存在的危急有害因素和防控措施,防止未经许可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全过程把握作业期间隋况,保证有限空间外持续监护,在紧急状况时向作业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撒离等信息沟通,在紧急状况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告,必要时即即呼叫应急救援服务,并证有限空间外实施紧急救援工作,防止未授权的人员进入。

4.2.5作业人员安全职责:应了解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急危害因素;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符台要求后,进入作业;并准时把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终止作业。

5安全技术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5.1检测

5.1.1有限空间作业应当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检测应当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

5.1.2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检测的时间不得早于作业开头前30分钟。

5.1.3检测人员进行检测时,应当记录检测的时间、地点、气体种类、浓度等信息。检测记录经检测人员签字后存档。

5.1.4检测人员应当实行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中毒窒息等事故发生。5.1.5有限空间内盛装或者残留的物料对作业存在危害时,作业人员应当在作业前对物料进行清洗、清空或者置换。经检测,有限空间的危急有害因素符合《工作场全部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的要求后,方可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5.2危害评估: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安全管理部门应依据检测结果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进行评估,制定消退、掌握危害的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5.3通风

5.3.1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应当实行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禁止采纳纯氧通风换气。

5.3.2发觉通风设备停止运转、有限空间内氧含量浓度低于或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高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限值时,必需马上停止有限空间作业,清点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现场。

5.3.3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应当对作业场所中的危急有害因素进行定时检测或者连续监测。

25.3.4作业中断超过30分钟,作业人员再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重新通风、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

5.4照明

相应部门应为作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通风设备、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