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_第1页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_第2页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_第3页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_第4页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长清一中李波课标导航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2.以我国近代报刊、影视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一、服饰的变化1.原因:1)鸦片战争前后,西式服饰的传入。2)民间服饰变革之风对官定服饰的冲击。3)清政府对官定服饰的制度进行改革。4)民国政府颁布男女礼服形制。2.概况: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不悖。3.影响:1)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可以根据各自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和经济能力,随心所欲地选择服饰。2)促进了中国服饰的改良。中山装和旗袍是中西合璧的产物。清代一品文官的标识:仙鹤清代二品文官的标识:锦鸡清代三品文官的标识:孔雀清代四品文官的标识:云雁身穿长袍马褂的男人20世纪初穿西装戴领结的青年(礼、义、廉、耻)(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民族、民权、民生)(严谨治身)(以文治国)民国时候穿旗袍的姑娘旗袍晚清留短发的留学生辛亥革命后人们在街上剪辫子二、“断发”与不缠足运动1.特点: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2.“断发”运动1)1910年,清政府,准许自由剪辫2)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剪辫通令》3.不缠足运动1)原因:①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②维新人士倡导发起女权运动。2)表现:①康有为,广州南海,《不缠足会草例》②康广仁,广州,“不缠足会”③新学堂以不缠足为基本的入学条件“三寸金莲”绣花鞋“三寸金莲”相传始于五代时期南唐后主李煜,他喜爱音乐和美色,令寞娘用帛缠足,使脚纤小弯曲如新月状及弓形,并在六尺高的金制莲花台上跳舞,飘然如仙子凌波,故称“三寸金莲”。生活中的历史故事:关于缠足某村一老妪,年过八旬,十三岁时缠足。当时她还有着一双大脚,对此,一位长辈很是看不惯,时不时地对她进行讽刺挖苦,说什么脚这么大,真够难看,穿双红鞋像是失了火似的,穿双黑鞋像是死小狗子似的,长大怎么说个婆家?有一次,路过村里的田地,老人家突然喊了一声:“这么大的脚,小心你碰了人家的地瓜秧!”她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脚缠的小小的,虽然缠足的滋味痛苦不堪,但为了不被长辈们数落,却是一声都不敢吭。一时的志气与所谓的自尊,却让她蹒跚地走过了七十年的风雨历程,直到2009年去世,算是为这双小脚画上了一个句号。这位老人,不是别人,正是我的外祖母。她的经历,却只是旧社会妇女遭受封建礼教压迫的一个缩影,历史上有过同样痛苦经历的妇女究竟有多少,却是数也数不清楚。三、报刊与电影清末四大小说期刊开新闻画报之先河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附注)阅读报刊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内容新文化运动以后报纸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武器维新运动中《小说林》《月月小说》《绣像小说》《新小说》清末创办《点石斋画报》1884年创办《申报》1872年民众有了“新闻”观念。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出现近代报刊19世纪报刊活动时间领域中国第一部有声片,该片主旨为揭露旧礼教对妇女精神的毒害。《歌女红牡丹》摄制完成1931年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讽刺了旧式婚姻压抑人性和虚伪丑恶。张石川、郑正秋合作导演《难夫难妻》1913年中国人第一次尝试拍摄影片。中国放映电影最早的记录。附注北京丰泰照相馆摄制谭鑫培的京剧短片《定军山》1905年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1896年电影传入中国。19世纪末电影活动时间领域《申报》(刊登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的报导)《点石斋画报》(清人围棋图)《绣像小说》所载《月球殖民地小说》插图晚清上海望平街报馆一角卖报小贩《定军山》剧照《难夫难妻》剧照《歌女红牡丹》剧照阮玲玉阮玲玉主演《故都春梦》剧照四、日常礼仪和婚葬习俗1.日常礼仪:1)清代:三跪九叩、长拜作揖。受纲常礼教束缚,体现贵贱尊卑。2)民国初年:鞠躬、握手体现了民主共和、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2.婚礼1)原因:新文化运动、国民革命的推动2)范围:通商口岸的知识层及官宦人家3.葬礼:19世纪中期,文明、卫生、简洁。清末中外官员握手致意跪拜俑旧式婚礼20世纪30年代文明新式婚礼厚葬习俗1905年,李叔同为母亲办丧事,在《大公报》上发布“哀启”,声明概不收受呢缎、轴幛、银钱、洋圆等物,可以送挽联、纪念诗文、花圈等;参加追悼会的人,不行旧礼,愿意者改行鞠躬礼。李叔同特意为母亲写了哀歌,整个仪式简朴感人。五、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影响和特点1.影响:1)经济:反映了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工业化进程。2)政治:有利于反封建斗争的开展,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3)思想:折射出人文精神和民主意识,有些成为妇女解放的重要标志。2.特点:1)发展不平衡: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人们社会生活近代化进程明显,内地和农村变化不大。2)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受西方舶来文明影响深刻,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化色彩。3)变化过程中既有新旧冲突,又有东西方文化碰撞,近代化特征越来越明显。4)经历了一个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5)随着中国民主进程的发展而不断加深。6)变化首先从通商口岸开始,逐步向内地扩展,这与资本主义列强势力的侵入路线相同。7)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虽有较明显的变化,但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