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设计03_第1页
《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设计03_第2页
《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设计03_第3页
《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设计03_第4页
《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设计0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⒈培养学生自我解读文本的能力。⒉锻炼学生独立思考以及流畅表达的能力。⒊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重点难点】通过“如何面向未来反思战争建设美好明天”的讨论培养反战情感提高反思能力是学习重点。消息文体特点和写作方法是学习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安排不同形式的学习活动来组织教学:讨论法、训练法、实践法。通过讨论,解读文本;通过课堂训练,提高实际操作能力;通过课后拓展练习,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关心时政。联系高考考点“压缩语段”,设计训练题目,突破教学难点之消息的写作。设计制作简单的CAI,以方便教学内容的呈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内容与进程】一、设计导语引入课题⒈播放歌曲:《猪都笑了》(利用网络flash短片)。⒉主题概括:小日本他不是人。(面对侵略中国的历史,日本右翼分子毫无反悔之意,甚至连当年的罪行也不想认账;他们不但不吸取历史教训,还想再吃军国主义的还魂丹,一步一步地让军国主义在日本死灰复燃)⒊问题讨论:歌曲《猪都笑了》为什么流行?(中国人民对日本右翼势力所作所为的痛恨)⒋情感引导:正确认识历史,弄清历史责任,加深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情感⒌提出课题: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二、了解作者与写作背景⒈解释题目。⒉了解作者:勃兰特(1913—1992),西德政治家,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理(1969—1974)。二战期间流亡国外,从事反法西斯斗争。1971年获诺贝尔和平奖。(这部分的内容主要由学生进行介绍,利用课文注释)⒊了背景:利用《课前阅读材料》与学习以前学习所获得的有关历史知识。图片展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和痛苦,人们对战争的反思。三、解读文本⒈文中重要词语:(学生朗读文章)⒉段落层意:第1段:勃兰特在纪念碑前下跪,请求赎罪,以此悼念死难者。第2段:德国总统赫利发表赎罪书,勃兰特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第3段:作为德国总理,有替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赎罪的责任。第4段:勃兰特下跪行动的意义和影响。思路:下跪经过——下跪的感受——下跪影响⒊概括中心:消息描写了勃兰特在纪念碑前下跪以求赎罪的行为,揭示了一个政治领袖对战争责任和历史罪过的认识,肯定其过人的政治勇气、历史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⒋讨论:如何面向未来反思战争建设美好明天?勃兰特精神:▲勃兰特可以不跪,因为他无罪,但他在全世界的面前跪下了。▲一个人为自己同胞,为自己的民族所犯下的罪行而忏悔,下跪谢罪的时候,那么这个人需要的不只是勇气,而是人性上的升华,升华成了一种精神,我称它为“勃兰特精神”。新的尺度:▲勃兰特说:“承认我们的责任不仅有助于洗刷我们的良心,而且有助于大家生活在一起,犹太人、波兰人、德国人,我们应当生活在一起。”▲有一首诗写到,“双膝跪成直角,赋予世界一个全新的尺度”,勃兰特的一跪成了这个全新尺度的最高标志。当一个国家对其民族的罪恶历史进行反省的时候,我们都可以用这个标尺去衡量和检验他的诚意和决心。▲一个民族只有敢于承担历史的责任,才有希望走向未来。⒌什么是倒金字塔结构?倒金字塔结构,是新闻写作中最为常见的结构方式。它的起源有种种说法,其中流传得最广的,是美国南北战争中因为报道需要而产生的一种。1861—1865年,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当时很多记者前往采访。由于电报机不多,而且时常出毛病,记者们争着用发报机发消息,为了及时把重要的消息发出去,记者们轮流发第一段,再发第二段、第三段……这样就迫使记者把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放在第一段,一旦发报机出毛病也就不要紧了,反正最为重要的消息已经发出去了。电讯中断,报社也能把最为重要的内容刊发出去。新闻行业把这种“头重脚轻”的结构方式称为“倒金字塔结构”。倒金字塔结构,虽然是在特定的历史时代,适应新闻竞争的需要而产生的,却以顽强的生命力在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得到保存和发展。这是因为它开门见山,便于由于版面需要删稿时,从后面删起而不至于伤筋动骨,而且便于浏览。⒍文本研习:研读《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消息的结构五要素是什么?(学生集体回答)请你按照五要素来分析本则消息。标题是“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概括、突出了新闻事实。导语部分是第1段,是这条消息中最重要、最核心的事实。主体部分是第2、3两段,介绍了联邦德国总统赫利发表赎罪书与勃兰特获得和平奖,还介绍了勃兰特为什么下跪。最后一段是结语,交待了勃兰特下跪的意义和影响。最重要材料(导语)勃兰特下跪赎罪次重要材料受到称赞更次要材料答记者问最次要材料影响本消息符合倒金字塔式的结构。四、学习文体消息(一)文体消息的知识⒈消息:指新近发生或变动的事实,是新闻文体的一种;“一句话新闻”或者“标题新闻”中的“新闻”指消息。消息要素:要一般要具备以下六个要素,即“六何”(也就是英语中的六个W):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为何)、How(何如)。消息结构: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组成。消息整体结构最重要的形式,也是应用最广泛的形式:倒金字塔式。(特点——“头重脚轻”“虎头蛇尾”;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新闻的最前面(导语),随后按重要性依次排列其他内容。它的优点是能迅速地将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开门见山的告诉读者,一目了然,节省读报的时间)⒉标题:消息标题以文章内容为命题依据,有提示报道内容,吸引并引导读者阅读理解、美化版用面等作用。标题有主标题(又称主题、正题)引题、副题等。正题,常用于概括和提示新闻中最主要的新闻事实和思想意义。引题,位于正题之上,常用于交代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提示意义等。副题,位于正题之下,常用于补充交代一些次要事实,以弥补正题的不足。因此,一个正题解决不了的问题,还可以借助引题或副题共同表达。标题只要将主要的事实和意义概括出来就可以了,因为有的内容还要在主体部分中加以表达。选取报刊上的三则消息标题:▲台球王子正式就读上海交大——丁俊晖成了大学生▲贫穷不是错,内心要阳关——热心读者在捐出爱心的同时纷纷告诫准大学生▲农民看病省钱了,县城医生长进了,省城医生更有体会38家县医院“傍”上浙一医院——协作模式一举多得缓解看病难标题的要求:⑴题文一致⑵一语破的⑶简洁明快⑷旗帜鲜明⑸生动活泼。标题的拟写方法:拟写标题时,有导语的新闻语段,就在导语中筛选相关的信息;没有导语的新闻语段,应在主体部分筛选相关的信息。无论在导语中,还是在主体中,我们筛选的都是新闻中最新鲜、最重要、最有特点的、最本质的信息。我们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归纳、概括,组成表意完整的句子,就是大致的主标题了。⒊导语:消息的开头部分,通常以生动简明的文字突出消息中最新鲜、最重要、或最吸引人的内容,它就是导语。⒋一句话新闻一句话新闻,就是运用一句话,采用新闻标题的语言表达形式,最大限度地完成报道任务的新闻,又叫标题新闻。由一则消息拟写一句话新闻的方法⑴根据新闻要素,准确筛选答题信息点。消息信息区间主要集中在导语一段,因此,我们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导语部分。当然,为了保险,有必要对提供的材料做全面阅读,对新闻材料作一个分析,辨别一下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即时信息和背景信息等,以便准确确定重点语段或语句。⑵遣词合成。⒌什么是通讯、消息?通讯和消息都属于新闻体裁,都具有新闻性,强调所报道的人物和事件,要具有新闻价值,都必须真实,不能进行艺术虚构。通讯和消息的共同特点是:⑴真实性,通讯和消息的内容都必须是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事实,必须是真实的。⑵时效性,通讯和消息在时间上都应及时迅速。它们的主要区别是:⑴从内容上说,通讯一般要介绍人或事的主要内容有一些主要细节的描写,而消息只是高度地概括和简洁地报道发生的事实就可以,一般不描写细节。通讯详细,消息概括。⑵从表达手法上,通讯可以运用描写、抒情、议论、叙述等手法,并可以采用更多的修辞手法如比喻等,而消息多只用叙述,笔墨简洁,把事情说清楚即可;文学性上,通讯强,消息较弱。⑶从题材上讲,通讯要求较严,不管是人或事,都必须是有特色的,有代表意义的,而消息可以包罗万象,范围很广。⑷从时效性要求上,通讯相对消息要慢一些。通讯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等,消息一般分为:动态消息、简讯、综合消息、述评性消息等。在时效性上,消息强,通讯较弱⑸从结构方式上,通讯则是时空式或逻辑式结构,后者用于人物通讯、工作通讯等;消息主要采用金字塔式结构(倒金字塔结构),有导语和背景。⒍怎样阅读消息和通讯。阅读消息要注意它的六要素和结构的五部分。六要素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结构的五部分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导语和主体三部分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暗含在主体里面,没有明显的标志。消息的标题常利用多行形式,分为主标、引标和副标。主标是多行标题的中心,用来概括消息的主要事实;引标多用来交代背景,点明中心,引出主标;副标或概括消息的主要事实,或进一步点明中心。三标齐全是消息标题的一种形式,有的消息则或无引标,或无副标,但一定有主标。(拿出一份报纸举例说明)导语一般是正文第一句或第一段,用来吸引读者阅读下文。它往往用简洁、明快的语言集中概括消息的主要事实,点明主题。主体则紧接导语进行补充和发展,进一步阐述主题,是消息的主要部分。是不是每条消息都要细读呢?(学生回答:不是的。)正确。一张报纸,特别是一张大报如《人民日报》,政治、经济、法律、教育、文化、体育等各个方面的消息都有,不可能也没必要一一细读。这就需要在浏览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有选择的精读或略读。浏览,看看标题就可以了;略读,不仅看标题,还要看导语,弄清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以及事情的结果怎样。精读,则要逐字逐句读,了解事情发生的经过,分清消息的六要素和结构的五部分。通讯的时效性不及消息,但是,它可以通过典型事例、细节描写,对所报道的事实,作全方位、多侧面的观察和描述。在表达上,除叙述外,还可采用描写、抒情、议论等方法。通讯也需要有选择的略读或精读。略读通讯,要了解它们的主要事实或典型事例;精读,则要仔细阅读描述典型事例的细节,了解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⒎总结⑴下跪:认清历史,勿要重蹈历史覆辙,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历史是不能说“假如”的,但这不妨碍我们对历史事件作个性化的思考。我们民族既有辉煌的过去,又有沉痛的创伤。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该如何站在历史的角度思考我们的人生呢?⑵比较一下本文和《落日》的异同吗?《落日》是通讯,所以除了叙述事件外,也有细腻、生动的描写,还采用议论点出了事件的意义。本消息则不同,基本上是客观记述事件,没有描写,也没有体现主观观点的句子。大家不但知道了什么是消息和通讯,知道了如何去阅读消息和通讯,而且学会了铭记历史,反思历史,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社会和人生。(二)课堂训练(压缩语段)使用例子三个例子1:用一句话(不超过30个字)概括以下一则新闻的要点。(2002年北京高考题)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德国汉堡大学的天文学家在银河系中发现了一颗已有140亿年历史的恒星,它的形成能够追溯到宇宙形成的初期。这颗恒星被编号为HE0107—5240,其罕见之处在于:与其他历史稍短的恒星不同,它完全是由宇宙大爆炸时产生的几种简单元素组成的,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颗不含金属元素的恒星。本题是拟写一句话新闻。通观上面这则新闻,主要内容是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恒星,然后细化要点:天文学家的国籍是“德国”,恒星的特点是“不含金属元素,有140亿年,属首次发现”,最后将以上要点组合成一个句子。【解答】德国天文学家首次发现银河系中不含金属元素的恒星。例子2:将下面一则消息改为“一句话新闻”。在刚刚结束的西方七国财长会议上,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公开表示,中国出口货物价格低廉是全球通货紧缩的一个原因,这对全球经济有负面影响。目前与美元挂钩的人民币汇率已经不能反映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现状。他要求其他国家与日本一道对中国施加压力,迫使中国政府重新评估人民币汇率。舆论认为,盐川正十郎此举实为罕见,因为在以往历次会议上,与会各国还从未要求单独讨论非成员国的资本自由化问题,而且这也是西方最高级别的官员公开要求人民币升值。【解答】日本财长在七国财长会议上希望人民币升值。(原文的主要人物是“日本财长”,他“公开表示”、“他要求……”是消息的主要内容)。例子3:为下面的报道拟一条标题。(不超过12个字)近日,新会市博物馆展出了一件特殊的文物“木美人”。这是画在一副木质门板上的油画,画的是两个与真人一般大小、身着汉式服饰的西洋美女。研究者初步认为,这幅“木美人”是我国最早的油画作品,其艺术性不逊于意大利著名油画家达·芬奇的杰作《蒙娜丽莎》。据传,这副“木美人”门板,是明朝时一位新会籍人士从福建带回来的。木门所属的屋子因失火而烧毁,画有美人的门板是屋子里惟一没有被烧毁的东西,距今至少有500多年历史。这幅画究竟是何人何时所作?为何画中女子身着汉人服装,面部却有明显的西洋人特征?这些问题至今还不清楚。这是2002年春季高考的一道试题。提供的材料(语段)是一则“报道”。这则报道共有8句话。首句说新会展出“木美人”,次句介绍“木美人”………身着汉式服饰的西洋美女,第三介绍研究者对“木美人”这幅油画的初步评价,第四、画句介绍这幅画的由来,第六、七两句提出两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即揭示:“木美人”之谜,末句算是小结。这样看来,这段文字的中心是介绍中国的“木美人”。新闻的标题,有提示报道内容,吸引并引导读者阅读理解等作用。因此这则报道的标题可以用“中国的‘木美人’”。又因为文中说“其艺术性不逊于意大利著名油画家达·芬奇的杰作《蒙娜丽莎》”之说,为了吸引读者,也可以用“中国的《蒙娜丽莎》”为标题,也可以用“‘木美人’之谜”为标题。因为这些标题都是扣住报道的中心的。【解答】中国的‘木美人/中国的《蒙娜丽莎》/“木美人”之谜。(三)学生采访老师,就今天上课活动写一则消息五、布置作业完成“课后拓展训练”:阅读《勃兰特下跪和小泉参拜》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这则消息让我想到了日本首相小泉不但不认罪,还隐瞒事实,参拜靖国神社。相似的历史,不同的人却做出了不同的举动,我们敬佩尊重历史、敢于认罪的人,鄙视歪曲史实的人。勃兰特下跪和小泉参拜刚刚过去的在俄罗斯举行的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仪式,又让人们想起了二战那段血腥的历史,当然也让人回忆起当年的纳粹德国。在这次庆典仪式中,俄罗斯总统普京首次邀请了德国总理施罗德参加,也充分表明了包括俄罗斯在内的西方国家已经原谅了当年德国纳粹在二战中对人类犯下的滔天罪行。这也不能不让人回想起1970年12月7日,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双膝跪在华沙的犹太人遇难者纪念碑前,为德国曾经犯下的罪行谢罪。当时的媒体评论道:勃兰特跪下了,全体德国人彻底站了起来。1995年6月,当时的德国总理科尔在以色列的犹太人受难者纪念碑前再次下跪道歉。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和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但考虑到这是由于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所为,日本人民也同样是受害者,所以战后的中国人自己勒紧裤带,并没有向日本提出赔偿要求,这是中国人宽容和大度的表现。战后的美国出于国际和平安全和自身的利益考虑,军事接管了日本,本来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也有权利出兵日本,但中国人并没有这样的野心。日本对派兵占领本土的美国感恩戴德,而对友善的中国却满怀敌意。二战之后美国人出于对共产党中国的敌视,又从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