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多发损伤的处理_第1页
夏季多发损伤的处理_第2页
夏季多发损伤的处理_第3页
夏季多发损伤的处理_第4页
夏季多发损伤的处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夏季多发人体伤害的处理溺水特点:溺水不仅游泳时可发生,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如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防汛抗洪以及水网地区劳作时误入深水,也常有发生。多发于夏秋季,尤多见于青少年。溺水是循环、呼吸骤然停止的一种急症。造成溺水死亡的原因主要是窒息、呼吸中枢抑制等。前一种是不会游泳的人意外落水,在深水中挣扎、呛水后,水进入肺部,引起肺水肿,造成窒息死亡。后一种主要是因为少量水进入口腔产生刺激作用,引起会厌痉挛性闭锁,或由于缺氧引起反射性抑制,使心跳、呼吸突然停止。

溺水的现场急救是整个急救治疗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现场急救是否及时有效,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应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

急救:1.溺水者被救出水面后,让其俯卧,头偏至一侧,用衣服或其他物体垫高腹部,或者将他横放在你屈曲的膝盖部,使头倒悬并轻轻按压患者背部,这样可使气管、肺和胃里的水迅速排出。

2.撬开溺水者的口,清除口腔和鼻腔中的泥土、杂草或唾液、痰液,注意将舌头拉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3.待溺水者缓过气来,没有生命危险以后,你可以用手掌轻轻拍打他的脸,使他苏醒过来。

4.如溺水者的呼吸、心跳停止,不要因忙于倾倒排水而延误宝贵约抢救时间,应马上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吹气的力量要适当,使他的胸部隆起为止。吹气的快慢一般为15~16次/分,但随年龄不同,可有改变。成人常为14~16次/分,儿童为18~24次/分,婴幼儿次数更多一些。在实行人工呼吸的同时,必须配合胸外心脏按压。每进行30次胸外心脏按压,就要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

5.就地急救有困难,溺水者生命垂危时,要设法尽快送往距离就近的医院,切记不要舍近求远。在送医院途中也应该尽可能继续进行上述急救措施,不能间断。入院后的处理1、进一步维持生命体征,收监护病房观察24--48小时。2、吸入高浓度氧或高压氧治疗,如有条件可使用呼吸机。3、如患者体温过低,根据病情可采用体外或体内复温措施。4、有颅内压升高者应适当过度通气,维持二氧化碳分压25-30mmHg.同时静脉滴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缓解脑水肿。入院后的处理5、对合并惊厥、心律失常、低血压、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胃肠道出血、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应进行合理治疗。中暑中暑是高温影响下的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常因烈日曝晒或在高温环境下重体力劳动所致。常见的中暑原因:

正常人体温能恒定在37。C左右,是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使产热与散热取得平衡的结果,当周围环境温度超过皮肤温度时,散热主要靠出汗,以及皮肤和肺泡表面的蒸发。人体的散热还可通过循环血流,将深部组织的热量带至上下组织,通过扩张的皮肤血管散热,因此经过皮肤血管的血流越多,散热就越多。如果产热大于散热或散热受阻,体内有过量热蓄积,即产生高热中暑。

中暑按病情轻重可分为1、先兆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中,中暑者出现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心悸、无力、口渴、大汗、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此时体温正常或稍高,一般不超过37.5。C。此为中暑的先兆表现,若及时采取措施如迅速离开高温现场等,多能阻止中暑的发展。

2、轻度中暑

除有先兆中暑表现外,还有面色潮红或苍白、恶心、呕吐、气短、大汗、皮肤热或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表现,此时体温超过38。C。3、重度中暑

除先兆中暑、轻症中暑的表现外,并伴有昏厥、昏迷、痉挛或高热。

4、重度中暑还可继续分为:

1)、中暑高热,即体内大量热蓄积。中暑者可出现嗜睡、昏迷、面色潮红、皮肤干热、无汗、呼吸急促、心率增快、血压下降、高热,体温可超过40度。

2)、中暑衰竭,即体内没有大量积热。中暑者可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呼吸浅而快、晕厥、昏迷、血压下降等。

3)、中暑痉挛:

即与高温无直接关系,而发生在剧烈劳动与运动后,由于大量出汗后只饮水而未补充盐分,导致血钠、氯化物降低,血钾亦可降低,而引起阵发性疼痛性肌肉痉挛(俗称抽筋),口渴,尿少,但体温正常。

4)、日射病:

即强烈的阳光照射头部,造成颅内温度增高。中暑者出现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耳鸣、眼花、烦躁不安、神志障碍,重者发生昏迷,体温可轻度增高。

中暑时的紧急救护降温治疗:

脱离高温环境,迅速将中暑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使其平卧,头部抬高,松解衣扣。

补充液体:

如果中暑者神志清醒,并无恶心、呕吐,可饮用含盐的清凉饮料、茶水、绿豆汤等,以起到既降温、又补充血容量的作用。人工散热:

可采用电风扇吹风等散热方法,但不能直接对着病人吹风,防止又造成感冒。

冰敷:

亦可头部冷敷,应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用冰块、冰棍、水激凌等放入塑料袋内,封严密即可),并可用冷水或30%酒精擦浴直到皮肤发红。

每10—15分钟测量1次体温。电击电击伤是电流通过人体引起的损伤。通常是由于不慎触电或雷击造成的。一般电压认为24伏的电流比较安全。电击包括低压电<380v、高压电>1000v、和超高压电(或雷击)。1、局部表现:于接触电源及电流穿出部位可见“入电口”与“出电口”。入电口处的皮肤被电火花烧伤呈焦黄色或灰褐色,甚则炭化,且损伤部位较深,有时可达肌肉、骨骼。如电击伤同时伴有高温电弧闪光或电火花烧伤,周围皮肤可伴较广泛的热烧伤。损伤部焦痂经2~3周开始脱落,可继发出血和感染。2、全身表现:

因电弧的种类、电压高低和接触时间的长短而不同,轻者出现痛性肌肉收缩、惊恐、面色苍白头痛、头晕心悸等。高压电击,特别是雷击时,常发生神智丧失、心跳呼吸骤停。呼吸停止持续15分钟以上时,如不及时复苏则会发生死亡。幸存者可有定向力丧失和癫痫发作,也可有心律失常和心肌梗死、肌球蛋白尿和血红蛋白尿,低血容量休克和急性肾衰竭、高血钾等。3、并发症和后遗症:电击后24-48小时常出现严重室性心律失常、肺水肿、胃肠道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烧伤处继发细菌感染。可出现周围神经病、上升性或横断行脊髓炎、多发性神经炎、视力障碍、单侧或双侧白内障,耳聋等。孕妇电击后常发生死胎和流产。

急救措施1、即刻切断电源触电后迅速切断电源,或应用绝缘物使患者与电源断离。2、心肺复苏对心脏停搏或呼吸停止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是抢救生命、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关键。进行心电监护,如发现室颤,应及时除颤。心律失常者应使用适当的抗心律失常药物。3、急性肾衰竭的防治应用乳酸林格液恢复循环容量并维持尿量(50-75毫升/小时)。如果出现肉眼肌球蛋白尿,尿量应维持在100-150m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