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氏县大鑫养殖有限公司年出栏10100头生猪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1页
尉氏县大鑫养殖有限公司年出栏10100头生猪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2页
尉氏县大鑫养殖有限公司年出栏10100头生猪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3页
尉氏县大鑫养殖有限公司年出栏10100头生猪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4页
尉氏县大鑫养殖有限公司年出栏10100头生猪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尉氏县大鑫养殖有限公司年出栏10100头生猪项目(报批版)尉氏县大鑫养殖有限公司年出栏10100头生猪(报批版)尉氏县大鑫养殖有限公司年出栏10100头生猪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单位:尉氏县大鑫养殖有限公司编制单位:河南科瑞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二〇二〇年十二月③项目场区废水经过黑膜沼气池处理后,沼液在耕作施肥期用于配套施肥区综合利用,非施肥期在沼液储存池内暂存,不外排。⑥项目养殖区初期雨水水量核算本项目初期雨水主要产生于项目养殖区及粪污处理区,养殖区初期雨水主要为脏道落雨,脏道即养殖场粪污输送通道。根据核算,污水处理系统汇水面积(包括脏道汇集)600m2计,初期雨水量以多年平均小时最大降雨量的前15min降水作为初期雨水。尉氏县近年小时最大降雨量为115.8mm/h。因此本项目养殖区初期雨水产生量为231m3,因该部分雨水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所以评价将其作为一次污染源。评价要求初期雨水收集后由排污通道进入场区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后期雨水及场区其它雨水通过雨水管网直接外排。(3)噪声本项目营运期间噪声主要为猪叫声、猪舍降温配套风机、污水处理站各类泵及风机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根据类比调查,其源强为70~85dB(A)。工程主要噪声设施源强情况见表2-25。本项目主要噪声源强污染物来源种类产生方式源强dB(A)治理措施排放源强dB(A)猪舍猪叫间断70隔声降噪55风机连续85厂房隔声65生物除臭装置处理风机连续85优选低噪声设备,距离衰减65空压机间断85优选低噪声设备,隔声、距离衰减65粪污处理区水泵连续85选低噪声设备、隔声、减振65(4)固体废物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猪粪、沼渣、病死猪尸体、医疗废物、生活垃圾、废脱硫剂等。猪粪根据《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猪粪排泄量计算公式为:Yf=0.530F-0.049,式中,Yf为猪粪排泄量,F为饲料采食量。通过计算,本项目猪粪产生情况见表2-26。本项目猪粪产生情况种类存栏数(头)饲料定额(kg/头·d)单头猪粪便产生量(kg/头·d)猪粪便产生量(t/d)(t/a)保育、育肥猪38601.40.692.66972.14本项目猪粪产生量972.14t/a(含水率75%),猪舍内的猪粪在进入污水处理站前,进行干湿分离,干湿分离效率50%,则分离出来的猪粪湿重(以含水量60%计)为0.83t/d、303.79t/a,运至固粪处理区发酵后外售;进入黑膜沼气池的猪粪湿重(以含水量81.82%计)湿重约为1.83t/d、668.41t/a,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处理。沼渣进入黑膜沼气池粪渣湿重(以含水量81.82%计)约为1.83t/d、668.41t/a,粪渣中有机物质(干物质)在厌氧反应阶段被降解50%,20%进入沼液,30%转化为沼渣。厌氧反应处理后沼渣实际含水率为93%,故沼渣实际产生量湿重为1.43t/d、520.79t/a。=3\*GB3③病死猪尸由于养殖场采用科学化管理与养殖,病死猪产生量很小。本项目病死猪产生情况见表2-27。根据环保部办公厅《关于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有关意见的复函》(环办函【2014】789号)中的有关意见:“为防治动物传染病而需要收集和处置的废物’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编号为900-001-01。但是,根据法律位阶高于部门规章的法律适用规则,病害动物的无害化处理应执行《动物防疫法》。”根据以上规划,病死猪不属于危险废物。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监管工作的通知》(农医发【2012】12号)的要求,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承担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的监管责任,按照《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农医发【2017】25号)的有关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本项目病死猪尸体委托有处置能力单位处置。根据目前规模化养殖场的管理水平,出现病死猪的几率和数量较低。根据类比其他规模化养殖场生产情况,评价按表2-27中死亡率及重量计。各种类猪死亡率及平均重量种类存栏量(头)死亡率(%)死亡数(头)平均重量(kg/头)病死猪重量(t/a)保育、育肥猪38601.55.7952.50.304=4\*GB3④疾病防疫产生的医疗废物猪在生长过程接种免疫或发病期接受治疗产生的少量医疗废物,每头猪防疫产生医疗废物量约为0.005kg/a,全场产生量约为0.019t/a,收集后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5\*GB3⑤生活垃圾生活垃圾产生系数按0.8kg/d人计,本项目建成后拟聘职工4人,则场区职工生活垃圾产生量为3.2kg/d、1.17t/a。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收集后运往当地生活垃圾处理场处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主要分为可回收垃圾、湿垃圾、干垃圾,其中废纸张、废塑料、废织物等可回收垃圾暂存后定期作为废品出售;厨余垃圾、过期食品、瓜皮果核、花卉绿植等湿垃圾送场内固粪处理区堆肥;除可回收物、湿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定期交由当地环卫部门送当地垃圾处理场处置。=6\*GB3⑥废脱硫剂沼气脱硫装置中失去活性的废脱硫剂由生产厂家统一回收,年产生量约为0.1t。根据《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2017.10.1实施),本项目危险废物汇总表见表2-28,本项目危险废物贮存场所基本情况样表见表2-29。本项目危险废物汇总表序号危险废物名称危险废物类别危险废物代码产生量(吨/年)产生工序及装置形态主要成分有害成分产废周期危险特性污染防治措施1医疗固废HW01900-001-010.019防疫过程固态塑料、玻璃、防疫药品防疫药品/In暂存于具有“防风、防雨、防晒、防渗”的危废暂存间暂存,定期送有资质单位安全处置本项目危险废物贮存场所基本情况序号贮存场所(设施)名称危险废物名称危险废物类别危险废物代码位置贮存方式贮存能力贮存周期1危险废物暂存间医疗固废HW01900-001-01黑膜沼气池南侧密闭贮存0.2t6个月本项目固体废物产排情况汇总见表2-30。本项目固体废物产排情况序号产生环节名称固废性质产生量(t/a)处置措施排放量(t/a)1养殖舍猪粪固形物(含水率60%)一般固废303.79制有机肥基料0污水处理站沼渣一般固废520.7902病死猪尸体尸体一般固废0.304委托有处置能力单位处置,并由该单位负责运输03防疫医疗固废危险废物(HW01)0.019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04沼气脱硫装置废脱硫剂一般固废0.1生产厂家统一回收处置05职工生活生活垃圾一般固废1.17送交环卫部门处理0合计826.16/02.13.3项目非正常情况污染影响因素分析非正常工况污染影响因素识别本项目主要污染影响为猪舍恶臭、固粪处理区恶臭,由于猪舍为每栋猪舍配备一套生物除臭装置,全场6栋养殖舍,同时发生非正常工况的可能性较小;全场配备1个固粪处理区,固粪处理区环保设施发生故障的概率较大,因此以固粪处理区环保设施发生故障为非正常工况,环保设施为负压收集+生物除臭,按处理效率为0计。非正常工况污染源强核算本项目非正常工况下,假设固粪处理区废气处理措施故障的情况下,导致除臭效率降低50%,处理效率变为40%,最长事故时间按1h计,废气非正常排放见表2-31。废气非正常排放统计污染工序污染因子事故持续时间固粪处理区排放速率(kg/h)固粪处理区排放量(kg)全厂排放速率(kg/h)全厂排放量(kg)环保设施为负压收集+生物除臭,按处理效率为40%NH31h0.0250.0250.0250.025H2S0.00150.00150.00150.00152.14本项目主要污染物产排情况汇总本项目主要污染物产排情况汇总见表2-32。本项目主要污染物产排情况汇总污染物源废气、废水排放量污染物产生浓度产生速率年产生量治理措施排放浓度排放速率年排放量点源废气Nm3/h/mg/m3kg/ht/a/mg/m3kg/ht/a火炬燃烧4456.35SO24.500.01130.0007火炬6m高4.500.01130.0007NOX120.860.3030.0187120.860.3030.0187食堂油烟2000油烟1.5/0.0006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经专用排气筒排放0.15/0.00006非甲烷总烃0.035/0.000014/0.035/0.000014面源废气///kg/ht/a//kg/ht/a养殖过程猪舍恶臭/NH3/0.03220.282控制饲养密度、加强通风、粪尿定期清理、微负压集中收集后生物除臭等,恶臭去除效率可达到90%/0.00320.028/H2S/0.00270.024/0.00030.0024污水处理站收集池恶臭/NH3/0.00920.0803收集池采取加盖密封,区域定期喷洒除臭剂、加强场区绿化,产生量可减少80%/0.00180.016/H2S/0.00040.0031/0.000080.00062固粪处理区恶臭/NH3/0.0420.365固粪处理区全密闭,该区域废气经生物除臭装置处理,定期喷洒植物型除臭剂,恶臭去除效率90%。/0.00420.037/H2S/0.00250.0219/0.000250.0022沼液储存池恶臭/NH3/0.00040.0038对沼液储存池覆膜全密闭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引至火炬点燃放空。/H2S/0.000030.0003养殖场/臭气浓度<10(无量纲)/<10(无量纲)续表2-32本项目主要污染物产排情况汇总污染物源废气、废水排放量污染物产生浓度产生速率年产生量治理措施排放浓度排放速率年排放量废水m3/a/mg/L/t/a/mg/L/t/a养殖场废水(包括尿液、猪舍冲洗废水、猪粪含水、洗消中心运输车辆冲洗废水和生活废水)4901.29COD//75.19(1)猪尿液、猪舍冲洗废水、猪粪含水经机械刮粪板分离后的液体(4941.56m3/a)进入黑膜沼气池进行厌氧发酵制成沼液;固体部分去固粪处理区制作有机肥基料。机械刮粪板对各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分别为COD22%、BOD523%、SS50%、氨氮17%(2)洗消中心车辆冲洗废水和生活废水(合计142m3/a)直接进入黑膜沼气池进行处理。各污染物去除效率COD80%、BOD585%、SS75%、NH3-N40%共计废水4901.29m3/a经黑膜沼气池处理,处理后沼渣带走484.33m3/a,沼液量为4416.96m3/a,沼液中各污染物浓度及含量分别为COD3068.35mg/L(15.04t/a)BOD5932.26mg/L(4.57t/a)SS2017.9mg/L(9.89t/a)NH3-N595.47mg/L(2.92t/a)上述沼液施肥季节用于周围农田施肥,非施肥季节场内暂存,不外排,实现养殖场内废水资源化利用。BOD5//30.46SS//39.56NH3-N//4.864固废////t/a///t/a猪粪(含水率60%)一般固废//303.79经固液分离后,部分猪粪进黑膜沼气池厌氧发酵,部分猪粪去固粪处理区发酵制有机肥基料外售///沼渣/一般固废//520.79///病死猪尸体/一般固废//0.304委托有处置能力单位处置///医疗固废/危险废物(HW01)//0.019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送有资质单位处置///废脱硫剂/一般固废//0.1生产厂家统一回收处置///生活垃圾/一般固废//1.17当地生活垃圾处置场处理///噪声主要为猪叫声、猪舍降温配套风机、污水处理站各类泵及风机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其源强为70~85dB(A),经隔声、减振、距离衰减后厂界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的要求。2.15本项目营运期全场污染物排放达标分析本项目污染物排放及达标分析见表2-33。废气污染物达标分析污染源污染物名称排放高度排放浓度mg/m3排放速率kg/h标准值是否达标执行标准mg/m3kg/h食堂油烟高出屋顶0.15/1.50/达标《餐饮业油烟污染物排放标准》(DB41/1604-2018)表1小型非甲烷总烃0.0035////2.16本项目全场污染物排放“两本帐”本项目污染物排放“两本账”见表2-34。本项目污染物排放“两本帐”项目污染物名称产生量(t/a)治理削减量(t/a)排放量(t/a)大气污染物NH30.73110.65010.081H2S0.04930.044080.00522SO20.000700.0007NOX0.018700.0187水污染物废水量(m3/a)4901.294901.290COD75.1975.190BOD530.4630.460SS39.5639.560NH3-N4.8644.86402.17工程分析小结(1)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从事生猪标准化养殖,年出栏1.01万商品猪。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2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本项目属于第一类鼓励类中“一、农林业第4条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开发与应用”,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产业政策。(2)本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养殖过程、污水处理过程、粪污处理过程产生的恶臭气体、火炬燃烧废气、食堂油烟废气。其中:=1\*GB3①养殖过程猪舍恶臭:猪舍通过科学喂养、采用节水型饮水器、控制饲养密度、加强通风、粪尿及时清理、微负压集中收集后生物除臭等,恶臭去除效率可达到90%,治理后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NH30.028t/a、H2S0.0024t/a;=2\*GB3②污水处理站恶臭固粪处理区恶臭:采用收集池覆膜全密闭,恶臭产气区域喷洒除臭剂,绿化等措施,综合去除效率可达到80%,污水处理系统恶臭经治理后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为NH30.016t/a,H2S0.0061t/a;③固粪处理区恶臭:经微负压收集后引入固粪处理区的生物除臭装置处理,同时恶臭产气区域喷洒除臭剂,绿化等措施,综合去除效率可达到90%,固粪处理区恶臭和污水处理系统恶臭经治理后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为NH30.037t/a,H2S0.0022t/a;④沼液储存池恶臭:沼液储存池覆膜全密闭。积累一定程度引至火炬放空燃烧。⑤食堂油烟:项目食堂属于小型规模,油烟排放浓度和排放量为0.15mg/m3、0.00006t/a、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和排放量为0.035mg/m3、0.000014t/a。⑥火炬废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量分别为SO24.50mg/m3、0.0007t/a,NOx120.86mg/m3、0.0187t/a,经6m高的火炬点燃放空。综上,本项目食堂油烟排放浓度满足《餐饮业油烟污染物排放标准》(DB41/1604-2018)表1小型要求,无组织排放的NH3、H2S在各场界处的预测值均可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二级场界浓度限值要求。(3)本项目营运期间废水主要为养殖废水(主要为猪尿液、猪舍冲洗废水、猪粪带入污水系统的废水)、职工生活废水、洗消中心运输车辆冲洗废水,总产生量为4901.29m3/a,主要污染物产生量分别为COD75.19t/a、BOD530.46t/a、SS39.56/a、NH3-N4.864t/a,经场内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全部综合利用。(4)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总量约为826.16t/a,包括一般固废和危险废物。一般固废:猪粪303.79t/a,沼渣520.79t/a,送固粪处理区发酵后外售;病死猪尸体0.304t/a,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病死猪尸体由处置单位采用密闭罐车运送;废脱硫剂0.1t/a,由生产厂家统一回收;生活垃圾1.17t/a,由环卫部门定期收集后运往当地生活垃圾处理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0.019t/a,收集后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本项目各固废分类收集,所有固体废物均得到了合理处置,固废处置率100%。(5)本项目噪声主要为猪叫声、猪舍降温配套风机、污水处理站各类泵及风机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根据类比调查,其源强为70~85dB(A),经隔声、减振等措施后场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的要求,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第三章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3.1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3.1.1地理位置尉氏县位于河南省中部的豫东平原,为黄河大冲积扇西南边缘,界于北纬34°12′~34°37′,东经113°52′~114°27′之间,隶属开封市。该县东邻通许、扶沟县,南与鄢陵、长葛县接壤,西与新郑县交界,北与开封县、中牟县相连。东西长43.3.43km,南北宽40.77km,总面积1307.7km2。本项目位于开封市尉氏县洧川镇花桥刘村,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一。3.1.2地形地貌尉氏县在地质构造上位于华北地台南部,形成于6~19亿年前的元古代时期。新生代以来,受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构造运动频繁,地壳升降更加剧烈,坳陷继续下沉。特别是第四纪以来,沉降速率更加显著,在其过程中,本区不断接受陆相沉积,形成非常深厚的沉积层。该县处于中国秦岭—昆仑纬向构造体系与新华夏第二沉降带、华北坳陷复合交接部位,属华北坳陷盆地,为新华夏第二沉降带的组成部分。本区地质构造复杂,形迹大多隐伏在巨大的沉积层下,地表形迹不明显,大致分为东西向构造体系和经向构造带。其表现:为开封隐伏的向斜和通许背斜,通许背斜西端与尉氏、荥密背斜相连。新华夏系发生于中生代,为北北东向(18~25°)压扭性断裂,特别是开封拗陷区边缘更为发育,尉氏县属于开封拗陷南边缘。开封拗陷和尉氏、通许隆起呈现晚第三系直至第四系,处于下降阶段,沉积有巨厚的新生界地层,它的沉积厚度由西向东、东北,和由南向北变厚,从收集石油和煤田地质资料看:第四系开封拗陷区厚度约400m左右,上第三系厚度1400m左右,尉氏县城第四系厚度300m左右,上第三系厚度800-1000m左右。尉氏县境内地形有低洼平原、高平地和沙丘岗地三大类型,整体地势是由西向东倾斜,坡降为1/4000左右。海拔平均高度为70m,最高海拔133m,在岗李乡冉家村北;最低海拔高度59m,在永兴乡李岗村北。本项目所在区域地势平坦,建厂条件较好。3.1.3气象气候尉氏县所辖区域气候,主要受蒙古高压、太平洋副高压交替控制,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差大,光照资源丰富,降水量分布不均。春季少雨多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干冷少雪。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81.9h,日照率为56%,其中夏季日照时数最长达748.2小时,占全年的30%。月日照时数以2月最少,以后逐月上升,至六月达最高峰,自7月又逐月下降。太阳辐射总量充足,为全省最高值中心。全县年平均气温为14.1℃。全年最冷月为1月份,平均为-0.4℃,极端最低气温为-17.2℃,全年最热月为7月份,平均为27.3℃,极端最高气温42.9℃。无霜期历年平均为215d,最长年份为261天,最短178天。全县年平均降水量为692.3mm,最大年降水量为1175.3mm,最小年降水量为393.2mm。年内降水多集中在夏季6~8月份,约占年降水量的57%。年平均蒸发量1495.9mm,一般年份蒸发量为降水量的2.5倍以上。尉氏县年平均风速为3.3m/s,各月平均风速变化范围不超过1m/s。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为南。3.1.4地表水环境尉氏县域属淮河流域,境内大小河流三十余条。贾鲁河以西的河流(包括贾鲁河)为沙颖河系,其干流有贾鲁河、双洎河、康沟河,在该县流域面积897.8平方公里;贾鲁河以东的河流属涡河水系。其干流有尉扶河、百邸河和涡河上游,在该县流域面积401.75平方公里。全县河流除贾鲁河常年有水外,其余均属季节性河流。①贾鲁河:源出新密北圣水峪,经郑州流入中牟,至李店南入尉氏,在本县睢老庄南入扶沟境内,出扶沟经西华,至周口市西汇入颖河,再入沙河,全长246公里,其中流经尉氏45公里。河水来源主要为上游(郑州段)排污泄洪水,河水水质现状为=4\*ROMANIV类,本次评价段贾鲁河目标水质为Ⅲ类,主要污染物为COD和氨氮。②康沟河:全长37公里,境内河段长27公里,于蔡庄镇马村渐缓至东南向入鄢陵,最后在扶沟境内胡庄汇入贾鲁河,沿途在冯村、西黄庄村分别汇入南康沟河和杜公河。水体来源主要为农田退水、雨水和排污水,河水水质为劣Ⅴ类,主要污染物为COD和氨氮。③北康沟河:系1964年人工开挖改旧康沟河北部而来,将旧康沟河黄集、前五、拐扬河道在拐扬处开挖河道东流入康沟河。全长24km,流域面积164.8km2,为区别于康沟河、南康沟河,命名为北康沟。河水主要来源为农田退水和雨水,河水水质IV类。④刘麦河:刘麦河起源于邢庄乡刘庄,经鳌头吕西、县城西至麦仁店西南入康沟河,总长约12km,控制面积31km2,现状水质为劣V类。3.1.5地下水环境尉氏县主要水资源为地下水、地表水和外来水。地下浅水层埋深,东部一般在2m左右,西部3~4m,局部可达8m。浅水层平均厚度为10~15m,多属亚沙土和粘土。出水量40~50t/h的富水区面积618.4km2,占总面积的47.6%;出水量20~40t/h的中富水区面积556.9km2,占总面积的42.9%;出水量10~20t/h的弱水区面积27km2,占总面积的2.1%;出水量10t/h的贫水区面积77km2,占总面积的5.9%。地表水资源主要依靠自然降水,多年平均迳流量为9429.5万m3。外来水除引黄水外,主要依附于贾鲁河来水,多年平均迳流量为1.67亿m3。3.1.6土地资源尉氏县总土地面积为1307.7km2,合1961604亩,其中土壤面积1648369亩,占总土地面积的84.04%。该县土壤类型可分为潮土和风沙土两个土类,黄潮土、褐土化潮土、盐化潮土、湿潮土、冲积性风沙土等5个亚类,9个土属和43个土种。潮土是该县的主要土壤类型,面积146.46万亩,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88.85%,是发育在黄河冲积物上,经过耕作熟化的幼年土壤,具有颜色浅,土层厚,质地层次明显,石灰反映强烈等特点。风沙土总面积18.4万亩,占总土壤面积的11.15%,土壤特点是结构性差,松散,通透性强,比热小,昼夜温差大,养分含量低,适种作物以花生、杂粮为主;主要分布在岗李、大营、大马、门楼任、庄头、邢庄等乡。3.1.7植被情况尉氏县属暖温带阔叶落叶林带,天然植物很少,现有植物除野菜、杂草外,均属人工栽培植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花生、大豆、红薯、瓜类、大蒜、韭菜、菜花等;主要林木有:泡桐、杨树、槐树、榆树、柳树、苹果树、梨树、柿树、桃树等;花卉有:月季、菊花、迎春、茉莉、美人蕉等;药材有:蒲公英、茵陈、麦冬等;野菜有:灰灰菜、马齿菜、芨芨菜等;野草有:白草、棒槌草、星星草、节节草等。3.2环境保护目标调查3.2.1环境功能区划大气环境:项目评价区域为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区。水环境:评价区域主要地表水为杜公河,根据开封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项目评价区域为地表水杜公河为Ⅳ类功能区。声环境:项目评价区域为2类声环境功能区。地下水环境: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4.1地下水质量分类“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水”。本项目附近地下水主要用于农村生活饮用,因此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土壤环境功能区划:本项目拟选位置及周围均为一般耕地,适用于《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其他)管控限值。3.2.2主要环境敏感区环境空气敏感区:本项目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评价范围:以场址为中心,以边长为2.5km的矩形为评价范围。地表水环境敏感区:项目评价区域主要地表水为杜公河,现状功能为农业用水,目标为Ⅳ类。地下水环境敏感区:本项目拟选场址位于开封市开封市尉氏县洧川花桥刘村,根据《开封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区划》和《河南省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距离本项目最近的集中式饮用水源为洧川镇地下水井群(SE,1.73km)。本项目地下水评价范围内,无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及其补给径流区、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声环境敏感区:项目200m范围内无声环境敏感点。3.2.3环境保护目标根据项目特征、建设项目周边环境状况和地方环境保护要求确定环境保护目标,项目环境保护目标见第一章表1-21及附图二。3.3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3.3.1评价范围、评价因子、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1)评价因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要求,基于本项目特点,以及评价区域环境质量特征和当地环境管理要求,选取《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基本项目评价因子,选取评价范围内与本项目相关的有环境质量标准的评价因子作为其他评价因子。基本评价因子:SO2、NO2、PM10、PM2.5、CO、O3;其他评价因子:NH3、H2S、臭气浓度。(2)评价标准本次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标准内容见表3-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因子一览表序号名称小时平均/一次浓度8小时平均24小时平均浓度年均值备注1SO2500/1506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2018修改单二级标准2NO2200/80403PM10//150704PM2.5//75355CO10mg/m3/4mg/m3/6O3200160//7NH320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8H2S10///(3)数据来源①基本评价因子采用中国空气质量在线监测分析平台发布的开封市的PM2.5、PM10、SO2、NO2、O3、CO等监测数据的统计结果,进行分析。②开封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的《2019年度河南省开封市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书》;其他评价因子采用现场补充监测和调查的方式进行统计分析。(4)评价内容①对项目所在区域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进行判断;②对于长期监测数据的现状评价内容,按HJ663中的统计方法对各污染物的年评价指标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对于超标的污染物,计算其超标倍数和超标率。③对于补充监测数据的现状评价内容,分别对各监测点位不同污染物的短期浓度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对于超标的污染物,计算其超标倍数和超标率。(5)评价方法采用单项质量指数法对本次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进行评价,公式如下:Ii=Ci/Coi式中:Ii——第i种污染物的单项质量指数;Ci——第i种污染物的实测浓度,mg/m3;Coi——第i种污染物的评价标准,mg/m3。3.3.2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根据《2019年度河南省开封市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书》,开封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年均值、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年均值均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浓度年均值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级标准;二氧化氮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级标准;一氧化碳95百分位数浓度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臭氧90百分位数浓度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综上所述,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为不达标区,主要超标因子为PM2.5、PM10、臭氧。3.3.3调查数据和补充监测现状评价(1)调查数据本项目选取2019年作为评价基准年,获取连续1年中365个日均值数据,每月至少有30个有效数据(其中2月有28个),数据有效性满足GB3095-2012和HJ663中关于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经统计分析环境质量达标区判定结果如下:区域环境质量达标区判定结果污染物评价指标现状浓度标准值占标率%达标情况二氧化硫

μg/m3年平均质量浓度106017达标二氧化氮μg/m3年平均质量浓度324080达标PM2.5μg/m3年平均质量浓度6135174超标PM10μg/m3年平均质量浓度10370147超标COmg/m3百分位数日平均浓度1.62440.5达标O3μg/m3百分位数日最大8h平均浓度189160118超标由上表可知,SO2、NO2、CO质量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要求;PM2.5、PM10、O3不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要求。综上所述,本项目所在区域为不达标区。(2)

区域环境变化趋势近年来开封市通过对《河南省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8】22号)、《关于印发开封市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汴政办【2018】40号)等系列文件的落实,对市域内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加大了污染治理力度,优化了能源结构,使辖区内环境空气质量得到了优化。2019年主要环境空气质量因子监测值(O3-8h除外)较2017年都有所降低。近年来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对比见表3-3,图3-1。近年来区域环境质量对比项目PM2.5PM10SO2CONO2O3-8hμg/m3μg/m3μg/m3mg/m3μg/m3μg/m32017年68115201381852018年65.68115.8816.191.7034.72184.602019年61103101.6232189标准值3570604*40160**注:臭氧标准值为日最大8h平均值;CO标准值为日均值图3-1近年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对比图单位:μg/m3(CO单位为mg/m3)(3)区域环境达标规划为确保完成国家和河南省下达的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使得辖区内环境得到有效治理,补足现阶段环境短板,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封市政府于2018年10月发布了《开封市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汴政[2018]56号),计划对现阶段影响区域达标的主要污染物分阶段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通过“加快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区域产业结构和交通运输结构,强化源头防控,加大治本力度”;“强化工业污染治理,加大污染防治设施改造升级力度,推动企业绿色发展”等手段,实现如下目标:2020年度全市PM2.5年均浓度达到51微克/立方米以下,PM10年均浓度达到95微克/立方米以下,全年优良天数达到244天以上,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同时达到国家规定的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目标要求;2023年PM2.5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3.3.4补充监测和调查数据现状评价补充监测布点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导则的要求,对评价区域内与项目有关的非基本评价因子进行了补充监测。本项目位于开封市尉氏县洧川镇花桥刘村,根据近20年气象资料统计,开封市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选取以主导风向为轴向,在厂址及主导风向下风向的董庄布点,进行采样监测。本项目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图见附图八。其他污染物补充监测点位信息监测点名称监测点坐标监测/调查因子监测时段相对厂址方位相对厂界距离mEN项目拟建场地中部113.981877度34.306541度NH3、H2S、臭气浓度小时均值(臭气浓度为一次值)//董庄村113.972618度34.296189度SW76监测时间及频率本次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由河南永蓝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进行监测,监测时间2020年11月11日~2020年11月17日,连续监测七天,监测频率见下表3-5。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频次监测因子监测时间取值时间监测频率H2S、NH32020.11.11~11.171小时平均连续监测7天,每天采样4次,2:00、8:00、14:00、20:00点各一次,每次至少采样45分钟臭气浓度1次值连续监测7天,每天采样4次,2:00、8:00、14:00、20:00点各一次监测分析方法监测分析方法按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和《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大气部分)要求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分析方法下表3-6。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方法序号监测项目分析方法分析方法来源检出限/最低检出浓度mg/m31NH3环境空气和废气氨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533-20090.012H2S环境空气硫化氢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第三篇第一章第十一节(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0.0013臭气浓度空气质量恶臭的测定三点比较式臭袋法GB/T14675-1993/3.3.5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及分析本次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结果统计与评价见表3-7。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结果大气监测指标监测点1小时(一次)浓度值mg/m3,臭气浓度无量纲浓度范围最大值标准指数超标率(%)最大值超标倍数达标情况H2S项目拟建场地中部未检出0.0500达标董庄村(下风向)未检出0.0500达标NH3项目拟建场地中部0.04~0.060.300达标董庄村(下风向)0.04~0.060.300达标臭气浓度项目拟建场地中部<10///达标董庄村(下风向)<10///达标注:未检出,其标准指数以其检出限一半计算。由上表可知,补充监测和调查期间,项目拟建场地中部、董庄村NH3和H2S监测值均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中的限值要求,敏感点处臭气浓度低于检出限值。3.3.6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小结(1)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评价基准年内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为不达标区,六项基本评价因子中主要超标因子为PM2.5、PM10、O3,其余监测因子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6-2012)二级排放限值要求。(2)补充监测和调查数据现状评价补充监测和调查期间,区域内厂址、董庄NH3和H2S监测值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中的限值要求,敏感点处臭气浓度低于检出限值。3.4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3.4.1评价因子、数据来源、评价内容及评价方法(1)评价范围本项目属于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废水经自建污水处理站,项目全厂废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产生的沼液全部综合利用不外排,评价等级为三级B。项目评价区域主要地表水为杜公河,现状功能为农业用水,目标为Ⅳ类。杜公河汇入康沟河,最终汇入贾鲁河。根据水环境功能区划,贾鲁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本项目废水不外排,选取贾鲁河扶沟摆渡口断面了解周边地表水体环境质量状况。(2)评价因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要求,基于评价范围水环境质量管理要求、建设项目水污染物排放特点与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要求等综合分析,选取COD、氨氮、总磷作为评价因子。(3)数据来源贾鲁河采用《2019年河南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及开封市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关于2019年开封市各县区地表水责任目标断面达标情况的数据及结论。(4)评价内容①评价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水环境功能区各评价时期的水质状况与变化特征,给出达标评价结论,明确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超标因子、超标程度,分析超标原因;②评价建设项目所在控制断面各评价时期的水质现状与时空变化特征,评价控制断面的水质达标状况,明确控制断面的水质超标因子、超标程度,分析超标原因;③评价补充监测数据的水质现状、达标情况,明确补充监测数据的水质超标因子、超标程度,分析超标原因。(5)评价方法①区域水功能区和水环境控制断面评价方法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环办[2011]22号)和《水体达标方案编制技术指南(试行)》,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状况采用河流水质的评价方法:计算出各水之类别断面数占评价断面总数的百分比,以表3-8所示的方法对其评价,当同一类别水质断面比例大于等于60%时,以该类水质按照表3-9评价。断面水质定性评价水质类别水质状况Ⅰ~Ⅲ类水质比例≥90%优75%≤Ⅰ~Ⅲ类水质比例<90%良好Ⅰ~Ⅲ类水质比例<75%,且劣Ⅴ类比例<20%轻度污染Ⅰ~Ⅲ类水质比例<75%,且20%≤劣Ⅴ类比例<40%中度污染Ⅰ~Ⅲ类水质比例<75%,且劣Ⅴ类比例≥40%重度污染断面水质定性评价水质类别水质状况Ⅰ~Ⅱ类水质优Ⅲ类水质良好Ⅳ类水质轻度污染Ⅴ类水质中度污染劣Ⅴ类水质重度污染水环境控制断面水质达标状况采用断面水质评价方法:断面水质类别评价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即根据评价时段内该断面参评的指标中类别最高的一项来确定。②监测断面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附录D,监测断面水质采用水质指数法进行评价:一般性水质因子(随着浓度增加而水质变差的水质因子)的指数计算公式:Si,j=Ci,j/Csi式中:Si,j——评价因子i的水质指数,大于1表明该水质因子超标;Cj,i——评价因子i在j点的实测统计代表值,mg/L;Csi——评价因子i的水质评价标准限值,mg/L。pH值的指数计算公式:当pHj≤7.0当pHj>7.0式中:SpH,j——pH值的指数,大于1表明该水质因子超标;pHj——值实测统计代表值;pHSd——评价标准中值的下限值;pHSu——评价标准中值的上限值。3.4.2水环境控制断面水质达标情况(1)控制断面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根据开封市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关于2019年开封市各县区地表水责任目标断面达标情况数据,贾鲁河扶沟摆渡口断面2019年1~12月常规监测数据,水环境控制断面水质达标判定结果见表3-10。贾鲁河扶沟摆渡口断面常规监测资料统计与分析结果断面名称污染物名称监测值范围(mg/L)平均值(mg/L)标准值(mg/L)均值标准指数贾鲁河扶沟摆渡口断面COD19~2422201.1氨氮0.07~0.21总磷0.05~0.130.080.20.4从监测结果可以看出,在12个月的监测数据中,除COD外,氨氮、总磷最大浓度值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的要求。3.4.3区域水环境功能区现状评价根据《2019年河南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19年全省河流水质级别为轻度污染。其中:省辖淮河流域、海河流域、黄河流域为轻度污染,长江流域为优。主要污染因子为化学需氧量、氨氮和五日生化需氧量。水质类别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进行评价。141个监测断面中,水质符合Ⅰ~Ⅲ类标准的断面有89个,占63.1%;符合Ⅳ类标准的断面有42个,占29.8%;符合Ⅴ类标准的断面有5个,占3.6%;劣Ⅴ类水质断面4个,占2.8%,断流断面1个,占0.7%。图3-22019年河南省河流断面水质状况淮河流域水质级别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因子为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氟化物。60个监测断面中,水质符合Ⅰ~Ⅲ类标准的断面有33个,占55.0%;符合Ⅳ类标准的断面有26个,占43.3%;无Ⅴ类水质断面;水质为劣Ⅴ类的断面有1个,占1.7%。图3-32019年淮河流域河流断面水质类别比例本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贾鲁河水系,水质级别良好。3.4.4区域环境达标规划为确保完成国家和河南省下达的水质量改善目标,使得辖区内环境得到有效治理,补足现阶段环境短板,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封市政府于2018年10月发布了《开封市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汴政[2018]56号),计划对现阶段影响区域达标的主要污染物分阶段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通过“加快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区域产业结构和交通运输结构,强化源头防控,加大治本力度;”“强化工业污染治理,加大污染防治设施改造升级力度,推动企业绿色发展”,“全面贯彻落实‘河长制’,开展河道综合整治,保障河流生态流量,逐步恢复水生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等手段,实现如下目标:2020年全市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地表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贾鲁河扶沟摆渡口断面、涡河通许邸阁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III类标准,杜庄河尉氏县阳堌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惠济河睢县板桥断面、小蒋河睢县长岗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标准要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得到保障;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水质级别持续保持稳定。确保完成国家和省水质考核目标。市区建成区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根据《开封市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办关于印发开封市2020年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汴环攻坚办[2020]27号),2020年,开封市主要出境河流惠济河睢县板桥断面、小蒋河睢县长岗(小蒋河马庄寨)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杜庄河杞县阳堌断面、涡河通许邸阁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贾鲁河扶沟摆渡口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III类标准。根据表3-10可知,贾鲁河扶沟摆渡口断面水质不满足(汴环攻坚办[2020]27号)地表水III类水质目标要求,本项目废水不外排,因此不会加重地表水环境的污染,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3.5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3.5.1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1)监测点位评价区内地下水主要为潜层地下水,流向为由西南向东北。依据本项目污染特征、地下水走向及项目区周围敏感点分布情况,本次评价对地下水监测共布设3个水质、水位监测点和2个水位监测点,地下水质量现状监测布点设置见表3-11和附图八。地下水质量现状监测布点设置序号监测点名称井深(m)水位(m)监测类别D1项目场址外西北侧水井(E:113.980944N:34.307462)3515水质现状监测及水位监测D2拟建场址(E:113.981877N:34.306541)4015D3鸿台庙(E:113.986566N:34.304697)4018D4董庄村(E:113.972618N:34.296189)3015水位监测D5花桥刘村(E:113.988025N:34.308349)3216(2)监测因子本次地下水现状监测因子确定为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耗氧量(CODMn法)、硫酸盐、氯化物、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K+、Na+、Ca+、Mg+、CO32-、Cl-、SO42-、HCO3-共29项等。(3)监测时间与频率本次地下水监测委托河南永蓝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进行监测,监测时间为2020年11月11。(4)监测分析方法本次地下水监测分析方法见表3-12。地下水监测分析方法序号检测项目检测标准检测方法检测仪器检出限1pH值《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pH便携式pH计法便携式pH计pHB-4/2氨氮HJ535-2009水质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T6新世纪0.025mg/L3硝酸盐氮GB7480-1987水质硝酸盐氮的测定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T6新世纪0.02mg/L4亚硝酸盐氮GB7493-1987水质亚硝酸盐氮的测定分光光度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T6新世纪0.003mg/L5挥发酚HJ503-2009水质挥发酚的测定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T6新世纪0.0003mg/L6氰化物GB/T5750.5-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4.1氰化物异烟酸-吡唑酮分光光度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T6新世纪0.002mg/L7砷HJ694-2014水质汞、砷、硒、铋、锑的测定原子荧光法原子荧光光度计AFS-85200.3µg/L8汞0.04µg/L9六价铬GB/T5750.6-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金属指标(10.1铬(六价)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T6新世纪0.004mg/L10总硬度GB/T5750.4-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7.1总硬度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法)/1.0mg/L11铅GB/T5750.6-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金属指标(11.1铅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TAS-990AFG2.5µg/L12氟化物GB7484-1987水质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数显酸度计pHS-3C0.05mg/L13镉GB/T5750.6-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金属指标(9.1镉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TAS-990AFG0.5µg/L14铁GB/T11911-1989水质铁、锰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TAS-990AFG0.03mg/L15锰0.01mg/L16溶解性总固体GB/T5750.4-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8.1溶解性总固体称重法)分析天平FA2004/17耗氧量GB/T5750.7-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有机物综合指标(1.1耗氧量酸性高锰酸钾滴定法)电热恒温水浴锅HH-S4A0.05mg/L18硫酸盐HJ/T342-2007水质硫酸盐的测定铬酸钡分光光度法(试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T6新世纪8mg/L19氯化物GB/T11896-1989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10mg/L20总大肠菌群GB/T5750.12-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微生物指标(2.1总大肠菌群多管发酵法)电热恒温培养箱DH-500AB2MPN/100mL21细菌总数HJ1000-2018水质细菌总数的测定平皿计数法电热恒温培养箱DH-500AB/22钾GB11904-1989钾和钠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TAS-990AFG0.05mg/L23钠0.01mg/L24钙GB11905-1989水质钙和镁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TAS-990AFG0.02mg/L25镁0.002mg/L26碳酸盐《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碱度酸碱指示剂滴定法//27重碳酸盐/28Cl-HJ84-2016水质无机阴离子(F-、Cl-、NO2-、Br-、NO3-、PO43-、SO32-、SO42-)的测定离子色谱法离子色谱仪IC60000.007mg/L29SO42-0.018mg/L(5)评价标准本次地下水现状评价按《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执行,详见表3-13。地下水质量评价标准(单位:mg/L)污染物名称pH氨氮总硬度挥发性酚类硫酸盐硝酸盐标准值6.5~8.50.54500.00225020污染物名称亚硝酸盐氯化物氰化物氟化物六价铬铅标准值1.02500.051.00.050.01污染物名称溶解性总固体铁汞锰砷镉标准值10000.30.0010.10.010.005污染物名称总大肠菌群(MPN/100mL)耗氧量(CODMn法)菌落总数(CFU/mL)钠//标准值3.03.0100200//(6)评价方法采用单项标准指数法,计算公式如下。一般项目单项标准指数计算公式:式中::标准指数;:评价因子i在j点的实测统计代表值,mg/L;:评价因子i的评价标准限值,mg/L。pH的标准指数为: 当pHj≤7.0当pHj≥7.0式中::j点的pH值;:地下水水质标准规定的pH的下限值; :地下水水质标准规定的pH的上限值。3.5.2地下水质量现状评价监测数据统计及评价结果见表3-14。地下水水质监测统计及评价结果断面名称监测项目单位监测值标准值标准指数是否达标项目场址外西北侧水井(上游)pH值无量纲6.626.5~8.50.76达标氨氮mg/L0.0330.50.066达标硝酸盐氮mg/L0.32200.016达标亚硝酸盐氮mg/L未检出10.0015达标挥发酚mg/L未检出0.0020.075达标氰化物mg/L未检出0.050.02达标砷mg/L未检出0.010.015达标汞mg/L4.66×10-40.0010.466达标六价铬mg/L未检出0.050.04达标总硬度mg/L2974500.66达标铅mg/L4.39×10-30.010.439达标氟化物mg/L0.2010.2达标镉mg/L8.30×10-40.0050.166达标铁mg/L未检出0.30.05达标锰mg/L0.040.10.4达标溶解性总固体mg/L69410000.694达标耗氧量mg/L1.0030.33达标硫酸盐mg/L802500.32达标氯化物mg/L432500.172达标总大肠菌群MPN/100ml未检出30.33达标细菌总数CFU/mL221000.22达标钾mg/L0.47///钠mg/L91.82000.459达标钙mg/L10.1///镁mg/L26.9///碳酸盐mg/L0///重碳酸盐mg/L342///Cl-mg/L41.2///SO42-mg/L76.9///拟建场址pH值无量纲6.746.5~8.50.52达标氨氮mg/L0.0280.50.056达标硝酸盐氮mg/L0.28200.014达标亚硝酸盐氮mg/L未检出10.0015达标挥发酚mg/L未检出0.0020.075达标氰化物mg/L未检出0.050.02达标砷mg/L未检出0.010.015达标汞mg/L7.58×10-40.0010.758达标六价铬mg/L未检出0.050.04达标总硬度mg/L2844500.631达标铅mg/L4.26×10-30.010.426达标氟化物mg/L0.1810.18达标镉mg/L5.20×10-40.0050.104达标铁mg/L未检出0.30.05达标锰mg/L0.030.10.3达标溶解性总固体mg/L68410000.684达标耗氧量mg/L1.1630.387达标硫酸盐mg/L812500.324达标氯化物mg/L412500.164达标总大肠菌群MPN/100ml未检出30.33达标细菌总数CFU/mL281000.28达标钾mg/L0.46///钠mg/L95.72000.4785达标钙mg/L9.12///镁mg/L28.1///碳酸盐mg/L0///重碳酸盐mg/L341///Cl-mg/L37.7///SO42-mg/L77.7///鸿台庙pH值无量纲6.816.5~8.50.32达标氨氮mg/L0.0260.50.052达标硝酸盐氮mg/L0.45200.0225达标亚硝酸盐氮mg/L未检出10.0015达标挥发酚mg/L未检出0.0020.075达标氰化物mg/L未检出0.050.02达标砷mg/L未检出0.010.015达标汞mg/L7.94×10-40.0010.794达标六价铬mg/L未检出0.050.04达标总硬度mg/L3174500.704达标铅mg/L3.29×10-30.010.329达标氟化物mg/L0.2010.2达标镉mg/L7.60×10-40.0050.1528达标铁mg/L未检出0.30.05达标锰mg/L0.040.10.4达标溶解性总固体mg/L68210000.682达标耗氧量mg/L0.8730.29达标硫酸盐mg/L772500.308达标氯化物mg/L382500.152达标总大肠菌群MPN/100ml未检出30.33达标细菌总数CFU/mL171000.17达标钾mg/L0.45///钠mg/L84.02000.42达标钙mg/L9.72///镁mg/L25.8///碳酸盐mg/L0///重碳酸盐mg/L336///Cl-mg/L35.2///SO42-mg/L73.8///由表3-14的监测结果可知,各监测点位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项目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良好3.6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3.6.1监测布点本项目场址周围200m内没有声环境敏感点分布,本次评价在场址东、南、西、北各边界设置1个声环境现状监测点。3.6.2监测方法本次噪声现状监测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有关规定进行。3.6.3监测时间及频率河南永蓝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监测时间为2020年11月13~11月14日连续监测两天,每天昼夜各一次。3.6.4评价标准本次声环境现状评价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值,详见表3-15。声环境现状评价标准单位dB(A)评价标准昼间夜间2类60503.6.5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噪声监测结果如表3-16所示。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统计表序号监测点位监测因子2020.11.132020.11.14昼间dB(A)夜间dB(A)昼间dB(A)夜间dB(A)1项目养殖场东边界LAeq453844392项目养殖场南边界483746393项目养殖场西边界524053424项目养殖场北边界49424840由表3-16可知,各场界昼、夜噪声值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项目场址建设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3.7土壤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项目备案总占地面积9990m2(合15亩),占地规模属于小型,项目类别为Ⅲ类,其周围分布有耕地,土壤敏感程度为敏感,从污染影响角度考虑为三级评价。3.7.1调查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本项目现状调查范围为见表3-17。土壤现状调查范围评价工作等级影响类型调查范围a占地b范围内占地范围外三级污染影响型全部0.05km范围内a涉及大气沉降途径影响的,可根据主导风向下风向的最大落地浓度点适当调整;b矿山类项目指开采区与个场地的占地;改、扩建类的指现有工程与拟建工程的占地。3.7.2调查内容和要求(1)资料收集根据建设项目特点、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和当地环境特征,有针对性的收集了调查评价范围内的相关资料,气象资料、地形地貌、水文及水文地质资料详见本章自然环境现状调查内容。(2)理化特性调查内容根据土壤环境影响类型,建设项目特征及评价需要,对土壤理化特性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有:土壤结构、土壤质地、阳离子交换量、植被等,详见表3-18。土壤理化特性调查表采样日期2020-11-11坐标E:113.981534,N:34.306301E:113.981330,N:34.305974E:113.982177,N:34.306922E:113.981856,N:34.307099E:113.982070,N:34.306213检测点位拟建厂区中部拟建厂区西南侧拟建厂区东北侧拟建场地北侧边界外2m处拟建场地东侧边界外2m处采样深度检测项目及结果0-20(cm)0-20(cm)0-20(cm)0-20(cm)0-20(cm)颜色黄棕黄棕黄黄黄结构团粒团粒团粒团粒团粒质地砂土砂土砂土砂土砂土砂砾含量80%80%80%80%80%其他异物无无无无无土壤容重(g/cm3)1.461.431.481.361.38孔隙度(%)44.946.144.348.748.0饱和导水率(cm/s)7.22×10-47.64×10-47.22×10-47.64×10-46.79×10-4pH值(无量纲)7.117.297.377.637.063.7.3现状监测(1)监测时间、监测点位和监测因子本次土壤环境现状质量由河南永蓝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进行监测,监测时间为2019年7月15日,监测因子和监测测点位见表3-19。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设置监测点位采样深度(m)监测因子监测频率占地范围外(表层样)拟建场地北侧边界外2m处(E:113.981856,N:34.307099)0~0.2m取样pH值、砷、镉、铬、铜、铅、汞、镍、锌监测1天,每天监测1次拟建场地东侧边界外2m处(E:113.982070,N:34.306213)0~0.2m取样占地范围内(表层样)拟建厂区中部(E:113.981534,N:34.306301)0~0.2m取样拟建厂区西南侧(E:113.981330,N:34.305974)0~0.2m取样拟建厂区东北侧(E:113.982177,N:34.306922)0~0.2m取样(2)监测方法土壤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见表3-20。土壤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序号检测项目分析方法分析方法来源检出限/最低检出浓度(mg/kg)1pH土壤pH值的测定电位法HJ962-2018/2砷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原子荧光法第2部分:土壤中总砷的测定GB/T22105.2-20080.013汞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原子荧光法第1部分:土壤中总汞的测定GB/T22105.1-20080.0024铜土壤和沉积物铜、锌、铅、镍、铬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491-201915锌16铅107镍38铬49镉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41-19970.01(3)评价标准本次土壤现状评价执行《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二级标准值,详见表3-21。土壤酸化、碱化等的分级标准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附录D,详见表3-22。《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表1污染物项目风险筛选值(mg/kg)pH≤5.55.5<pH≤6.56.5<pH≤7.5pH>7.5其他镉0.300.300.300.60汞3.4砷40403025铅7090120170铬150150200250铜5050100100镍6070100190锌200200250300《土壤酸化、碱化分级标准》(4)监测结果监测采样分析结果列于表3-23。土壤检测结果采样日期检测因子单位采样点位采样深度(0~0.2m)拟建厂区中部拟建厂区西南侧拟建厂区东北侧拟建场地北侧边界外2m处拟建场地东侧边界外2m处2020.11.11pH值无量纲7.117.297.377.637.06砷mg/kg2.372.642.722.772.42镉mg/kg0.270.190.260.300.18铬mg/kg96102649191铜mg/kg101091110铅mg/kg1111501647汞mg/kg0.07260.02930.01350.01470.0133镍mg/kg1413161915锌mg/kg5362615856(5)统计分析结果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统计结果见表3-24,土壤酸化、碱化级别根据相应分级标准统计分析见表3-25~表3-26。土壤环境现状监测数据统计结果表(单位:mg/kg,pH除外)项目pH砷汞铅铬镉铜锌镍样本数量555555555最大值7.632.770.0726501020.30116219最小值7.062.420.013311640.1895313检出率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超标率/00000000最大超标倍数/////////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名称pH酸化、碱化拟建场地北侧边界外2m处7.63无酸化或碱化拟建场地东侧边界外2m处7.06无酸化或碱化拟建厂区中部7.11无酸化或碱化拟建厂区西南侧7.29无酸化或碱化拟建厂区东北侧7.37无酸化或碱化土壤环境现状监测数据统计结果表项目pH样本数量5最大值7.63最小值7.06由上表可知,各监测点位主要因子监测结果均能满足《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风险筛选值要求,项目所在区域土壤无酸化、碱化。3.8生态现状调查本项目位于开封市尉氏县洧川花桥刘村,项目场址周边为农田,属农田生态系统。自然植被很少,现有植被除野生杂草外,均属人工植被。主要树种有:泡桐、杨树等;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花生、大豆、红薯、瓜类、蔬菜(大蒜、辣椒、菜花)等。杂草有:黄蒿棵、马齿苋、荠荠菜、牛筋草、狗尾草、马塘、莎草等。项目所在区域动物区系华北动物区系,动物资源主要分为野生和饲养动物,其中野生动物较少,有近百种。兽类缺乏,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和鼠兔类居多。饲养类动物主要有牛、马、驴、骡、猪、羊、兔等,家禽类以鸡鸭为主。本项目场址周边为农田,主要为人工植被,农作物以冬小麦、夏玉米、蔬菜(大蒜、辣椒)、花生为主。3.9区域污染源调查与评价本项目区域地处农村,项目所在区域污染源主要为农村面源污染。第四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4.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施工内容包括土建、设备安装及管道敷设等。施工过程中所用到的主要施工方法有:基础构造柱和圈梁、施工材料的装运等。所用到的施工机械主要有:载重汽车、振捣器、打桩机等。本项目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1)各类建材及土石方进出造成一定的扬尘,对周围的大气会造成一定的影响;(2)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排放;(3)各类建筑机械噪声会对周围声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4)因土方开挖而造成土方增加和建筑过程产生的建筑垃圾,必须纳入城市统一的指定堆放场;(5)造成的水土流失,绿地面积减少。4.1.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主要大气污染:施工扬尘、施工车辆汽车尾气。(1)扬尘在管线敷设施工阶段,车运输量增大,施工阶段开挖大量土方(约16020m3),尽管开挖的土石方做了相应的处置后均可回用,但开挖过程仍使地表结构受损,区域植被遭到破坏,为评价区的水土流失客观上创造了条件,在风力作用下,裸露地面表层的沙土及堆放的物料随风而起漂浮在空气中,使局部空气环境中TSP浓度增加,甚至随风扩散,影响下风向较远距离的空气质量。汽车、施工机械来回运转过程,不但带起大量的扬尘,而且会造成周围松散沙质土地表层松动,增加了风蚀起沙的可能性,使汽车驶过的道路两边一定范围短时间内TSP污染较重。按起尘的原因可分为风力起尘和动力起尘。①风力扬尘:扬尘产生几率与土石方含水率、土壤粒度、风向、风速、湿度及土方回填时间等密切相关,据资料介绍,当灰尘含水率为0.5%时,其启动风速约为4.0m/s。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位较高,施工土方含水率均大于0.5%;该地区年平均风速2.7m/s,故施工过程中土方的挖掘和回填不会形成大的扬尘。据类比资料实测结果,在土方含水量大于0.5%、风速4.0m/s时,施工现场下风向不同距离的扬尘浓度见表4-1。施工现场下风向不同距离的扬尘浓度单位:mg/Nm3距离污染物1m25m50m80m150mTSP3.7441.6300.7850.4960.246由此可见,在不利天气条件下,施工扬尘可在150m范围内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对大气环境可造成不利影响;150m范围外,一般不会有大的影响。若在施工时采取洒水、减速行驶、清洗车轮和车体、用帆布覆盖易起扬尘的物料等措施,则工地扬尘量可减少70%以上,可大大减少工地扬尘对周围空气环境的影响。②动力起尘:由于外力而产生的尘粒再悬浮而造成,其中施工装卸车辆造成的扬尘最为严重。据有关文献资料介绍,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占总扬尘的60%上。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在完全干燥情况下,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式中:Q——汽车行驶的扬尘,Kg/km·辆;V——汽车速度,Km/hr;W——汽车载重量,吨;P——道路表面粉尘量,kg/m2。在不同车速和地面清洁程度的汽车扬尘单位:kg/辆·km粉尘量车速0.1(kg/m2)0.2(kg/m2)0.3(kg/m2)0.4(kg/m2)0.5(kg/m2)1(kg/m2)5(km/hr)0.0510560.0858650.1163820.1444080.1707150.28710810(km/hr)0.1021120.1717310.2327640.2888150.3414310.57421615(km/hr)0.1531670.2575960.3491460.4332230.5121460.86132325(km/hr)0.2552790.4293260.581910.7220380.8535771.435539表4-2为一辆10吨卡车,通过一段长度为1km的路面时,不同路面清洁程度,不同行驶速度情况下的扬尘量。由此可见,在同样路面清洁程度条件下,车速越快,扬尘量越大;而在同样车速情况下,路面越脏,则扬尘量越大。因此限速行驶及保持路面的清洁是减少汽车扬尘的有效手段。(2)汽车尾气施工运输车辆一般是大型柴油车,产生汽车尾气,废气污染物包括CO、NOX、PM10,本项目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如下: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