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_第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_第2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_第3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_第4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百度文库111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学时:36 学分:2一、课程教学对象二、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而不是历史系本科生的专业课。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课程的任务)通过《纲要》课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外国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与中国封建势的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意识,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2)通过《纲要》课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包括先进分子和普通大众)护党的领导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3)通过《纲要》课的教学,帮助学生联系新中国成立(4)通过《纲要》三、对先修课的要求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宜先修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四、课程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建议(总学时数:36)28学时,实践课4学时,课堂讨论2学时,考试2下分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百度文库2222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本编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2学时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二、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2学时)教学目标及要求一、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后外国对中国的军事侵略、经济掠夺、政治控制和文化奴役;二、了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三、了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教学的基本内容第一节帝国主义的侵略一、军事侵略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第三节反侵略斗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一、反对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二、民族意识的觉醒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2学时)教学目标及要求一、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农民阶级、地主阶级统治集团及资产阶级维新派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二、了解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的史实及其失败的原因、经验教训。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一、洋务事业的兴办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第三节维新运动的进行与夭折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百度文库3333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2学时)教学目标及要求一、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以孙中ft民主共和国,但民主革命的果实很快就被袁世凯篡夺。二、了解辛亥革命后孙中ft领导的多次反袁斗争。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包括对清末“新政”的评析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一、封建帝制的覆灭第三节辛亥革命的失败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19—1949)本编综述 天翻地覆的三十年学时)二、三座大ft的重压三、两个中国之命运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2学时)教学目标及要求及中国革命运动的深刻关系。与国民革命的兴起及其失败的原因。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一、北洋军阀的统治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百度文库4444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一、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2学时)教学目标及要求一、了解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如何建立反动专制统治三、了解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二、土地革命革命战争的兴起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第二节中国革命地探索中曲折前进一、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及其挫折二、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三、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4学时)教学目标及要求一、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伟大的抗日战争的全过程,及相关重大历史事件,如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与作用了解日军惨无人道的野蛮罪行。二、认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期间作出的巨大牺牲与奋斗。三、认识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深远历史意义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一、日本灭亡中国计划及其实施二、残暴的殖民统治与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第二节从局部战争到全国性抗战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四、全面性抗战的开始第三节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二、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第四节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一、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二、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百度文库5555三、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五、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第五节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一、抗日战争的胜利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2学时)教学目标及要求1、通过本章的学习,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的过程及其伟大胜利的历史意义2、了解国民党反动派在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走向失败的经过和原因。3、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教学的基本内容第一节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一、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二、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第二节国民党政府处于全民的包围中一、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三、第二条战线的形成第三节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一、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二、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三、第三条道路的幻灭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第四节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一、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三、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下编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49—2006)本编综述 辉煌的历史征程学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历史进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百度文库6666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学时)教学目标及要求一、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民主革命的完成和国民经济的恢复二、了解和认识建国初期的中国社会性质三、认识毛泽东与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四、掌握三大改造的特点及其历史经验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二、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第二节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一、工业化的任务与发展道路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第三节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一、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三、对私营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学时)教学目标及要求一、掌握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努力及其成就。二、认识中共在这十年中经济建设指导方针的失误和纠正“左”倾错误中的曲折。三、总结十年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良好的开局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二、早期探索的积极发展第二节探索中的严重曲折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三、严重的曲折,深刻的教训第三节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一、独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二、人民生活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三、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四、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百度文库7777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学时)教学目标及要求一、要认识思想上政治上拨乱反正和经济上调整整顿的必要性伟大转折。三、认识邓小平与二十世纪中国第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四、掌握中共提出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及其意义。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一、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二、改革开放的起步三、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第二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推进第三节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发展新阶段一、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二、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第四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行动纲领的制定三、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结束语一、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生命力。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五、实践内容和实践要求在本学期的中段,由授课教师给同学布置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如指导学生参观博物馆、著名文化遗产及工业区,调查南京的近代历史文化,并撰写出社会实践活动报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