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政治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三新民主主义革命【区一等奖】_第1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政治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三新民主主义革命【区一等奖】_第2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政治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三新民主主义革命【区一等奖】_第3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政治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三新民主主义革命【区一等奖】_第4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政治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三新民主主义革命【区一等奖】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二:抗日战争【一】考纲要求1、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2、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3、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二】知识梳理一、日本全面侵华1、原因:⑴是日本的既定国策;(根本原因)⑵1927年,日本东方会议确定了“”的方针;⑶受世界性经济危机影响,日本要摆脱危机;(直接原因)⑷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给日本以可乘之机。2、过程:第一:局部侵华事件1931年,侵占中国东北。1932年,侵略上海,《凇沪停战协定》。1935年发动,侵略华北,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主要矛盾。第二:全面侵华事件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日战争爆发。1937年,进攻上海,不久上海失守,11月占领南京。1938年5月失陷,10月广州武汉失守,中国失去了华北华中华南的大片领土。3、侵华日军的罪行(1)军事上:先后发动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逐步扩大侵华。(2)政治上:实行“以华制华”,扶植傀儡政权,建立伪满洲国、汪伪政权等。(3)经济上:野蛮掠夺中国资源,实行以战养战。(4)思想上:实行奴化教育,企图同化中国人民。(5)屠杀中国人民:如南京大屠杀、潘家与惨案等。(6)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如日本七三一部队使用中国活人做实验。二、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第一:初步形成:①1931年后中共发表宣言,号召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出中国。②1935年中共发表““,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2月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③1936年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也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正式形成:④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布要。⑤八一三事变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这两支军队简称为和。⑥1937年9月22,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2、正面战场的抗战(1)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2)太原会战:1937年太原会战中八路军115师开赴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取得抗战以来的——平型关大捷。(3)徐州会战:1938年徐州会战中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取得的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台儿庄战役。(4)枣宜会战:1940年国民党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在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3、敌后战场的抗战(1)1937年8月召开:中共中央制定了全面抗战的路线,会后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全面抗战路线是指:(2)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首府在。陕甘宁边区是抗日战争的总后方和指挥中枢(3)1940年8月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进行了,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增强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4)少数民族抗日武装有: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等。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1、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部成立背景:⑴太平洋战争爆发;⑵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德、意宣战。时间:1942年1月意义: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国战场成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2、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大”背景:敌后抗日军民发起局部反攻。目的:为了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时间:1945年春,地点:延安内容:⑴制定了党的任务:。⑵指导思想;⑶选举为首的中央委员会。意义:为抗日战争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3、抗日战争的胜利●背景:⑴中共七大召开⑵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⑶中、美、英发表《》,促令日本投降;⑷美国在,投下两颗原子弹;⑸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⑹美、英集结军队,准备在日本登陆;⑺毛泽东发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举行反攻;●时间: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⑵9月2日,日本正式投降书。⑶10月25日,光复●意义:国内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中华民族团结一致,洗雪耻辱,为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际意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使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成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胜利原因:①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现全民族抗战,这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②国共两党配合,开辟,协同作战,这是抗战胜利军事上基本保证;③中共实行,发动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使抗战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④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配合和支援,海外华侨和国际援助,是加速日本投降的重要因素。知识链接一、局部抗战与全民族抗战的不同特点和作用比较点局部抗战全民族抗战政治基础没有建立统一战线国共合作群众基础关内外社会各界广泛动员、全民参与军事斗争爱国军民的自发斗争两个战场、相互配合抗战效果未能阻挡日寇的侵略成为抗战胜利的基础知识链接二、近代史上日本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的不同结局及原因,试比较两次战争的相同点。1、不同结局中国近代史上,日本发动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即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和1937—1945年的全面侵华战争。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列强乘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抗日战争中国取得胜利,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2、原因(1)战争领导不同:甲午战争时,清政府腐败无能,置民族和国家的安危于不顾;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携手抗日。(2)民众力量不同: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压制民众的反抗热情;抗战时期,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3)战略战术:甲午战争中,李鸿章采取避战自保、消极应战的方针,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互相配合,中共制定了持久抗战的方针,最后赢得胜利。(4)国际环境:甲午战争时,西方列强偏袒日本,使日本侵略者有恃无恐;抗日战争时期,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了苏、美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有力支持和援助。3、战争相同点(1)都是日本侵华政策的产物,都是以征服中国为最终目的;(2)都对中国人民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如旅顺大屠杀、南京大屠杀等;(3)都进行残酷的经济掠夺。如签订《马关条约》勒索巨额赔款,“以战养战”等;(4)都采取了先制造事端、后发动突然袭击、再诬陷中国的方式;(5)战争的基本形式都是敌强我弱,中国付出沉重代价。知识链接三、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1、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有组织的全民族自卫战争;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2、具有双重性。抗日战争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斗争。3、两个战场并存。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的关系一直贯穿整个抗战时期。4、以弱胜强。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5、最具有持久性。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6、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三】当堂训练1、“晚上10点,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方向传来一声沉闷的炮声,随后炮声夹杂着枪声不断传出。……沈阳七十万市民一觉醒来,悲伤地发现青天白日的国旗已经换成了刺眼的太阳旗。”与这段描述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A.中日甲午战争 B.九一八事变C.伪满洲国建立 D.苏联对日宣战2、1931年9月19日,北平部分国民党员致电国民党中央,提出“请息内争,共抗外敌”;同年11月4日,北平大学教授提出“立泯系派之见,共赴国难”。这说明()A.日本侵华使民族矛盾激化B.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激烈C.中共统一战线政策被接受D.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3、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近期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了一系列丛书,下图是其中某书的部分目录。下列作品与该书所反映的主题内容一致的是()A.《星火燎原》 B.《长征组歌》C.《血战台儿庄》 D.《志愿军记录》4、英籍华裔女作家韩素音曾在《无鸟的夏天》中写道:“重庆在燃烧”。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则记述道:“在接连两天中,日机对重庆进行了最残暴的轰炸……好几万人被炸死在街道上,或被陷在火墙后边,在两天内烧毁了1/2的市区。”上述惨象最有可能发生在()A.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丧 B.正面战场的淞沪会战C.卢沟桥事变后平津沦陷 D.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5、“介石先生慧鉴: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先生领导全国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崇仰。……此物此志,知先生必有同心也。敬祝健康!并致民族革命之礼!毛泽东谨启。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根据材料判断,这封信写于()A.国民革命时期 B.西安事变时C.抗日战争时期 D.重庆谈判后6、“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中国人民的巨大民族觉醒、空前民族团结和英勇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上述材料表明了()A.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是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B.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C.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是胜利的根本原因D.苏美对日作战,对中国的有力配合,是中国抗战胜利的外因7、1938年3月,国民党在《抗战建国纲领》中指出:“加紧全国军队之政治训练,使全国官兵明了抗战建国之意义,一致为国效命;训练全国壮丁,充实民众武力,并训练华侨抗战;指导及援助各地武装人民,与正式军队共同抗战,并在敌后发动普遍的游击战。”这表明()①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坚持抗战,反对投降②《抗战建国纲领》对全国抗战起到政治领导作用③中华民族团结抗战有力地改变着中国的国际地位④国民党认识到民众与国民革命军合作抗日的重要性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8、1894年7月11日《申报》发表《战必胜说》一文,从中国传统的战胜之道——天时、地利、人和来进行分析,认为日本东京地震是天心示警,此失天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