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1章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1章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1章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1章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1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质世界和实践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目录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

教学目的和要求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教学重点

1、世界的物质性

2、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3、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教学难点

1、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2、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世界是怎样存在的?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世界联系和发展的根本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唯物辩证法思想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世界及其规律whatHOW物质世界普遍联系永恒发展对立统一规律马克思主义基石,根本方法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1、哲学

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世界观理论化系统化哲学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世界观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①联系:都是对客观世界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②区别:世界观是自发的、分散的、不系统的,哲学则是自觉的、系统的理论形式;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包含和体现世界观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为世界本原,谁是第一性的问题。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人的思维能否认识客观世界的问题。。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这是任何哲学派别都必须回答而不能回避的问题。

2、

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研究和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3、这是社会实践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回答的是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由此产生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哲学派别。

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是物质的产物或表现。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精神第一性;物质是精神的产物或表现。贝克莱陆九渊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朱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回答的是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能否发生关系,即思维能否认识存在,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由此产生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思维存在??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心主义

根据对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社会历史观可划分为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3)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Ⅰ物质范畴的含义Ⅱ物质范畴的意义“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恩格斯物质范畴的含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

物质范畴的含义

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二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线。

唯心主义一元论二元论唯物主义一元论物质范畴的意义

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同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可知论反映论不可知论先验论物质范畴的意义

坚持了辩证的、历史的物质观,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特别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原子物质=客观实在性物质范畴的意义世界的物质性1、物质2、意识(1)意识的产生(2)意识的本质(1)意识的产生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2、意识(1)意识的产生(2)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产生意识的原因

人脑结构复杂、机能完善(2)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意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蒂,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意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意识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第一,意识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第二,主观差异性,根源是客观的第三,主观创造性,基础是客观的(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1)对世界的统一性的不同理解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讲的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运动的含义: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标志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1)凡物质都是运动的,没有不运动的

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2)凡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没有不是

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太阳正带领着9大行星、66颗卫星、众多的小行星以及慧星和流星体等围绕银河系中心以每秒250公里的速度旋转。庞大的银河系正在以每秒600公里的速度在广漠无垠的宇宙中疾驰。太阳系全图银河系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整个生物界和人类社会都经历着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早发白帝城

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回乡偶书

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泰山也在运动变化之中。100万年以来,它已经长高了几百米。泰山日出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哲学史上,形而上学观点认为,事物在本质上是不运动、不变化的。动者恒动,静者恒静。外力,只有外力才是改变事物运动状态的唯一原因。牛顿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现代自然科学的成果不断揭示了物质和运动的具体联系,证实了物质和运动密不可分。E=MC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M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形式运动主体机械运动宏观物体物理运动分子、原子、基本粒子和场化学运动原子、离子、原子团生物运动蛋白质、核酸、生物个体、生物种群社会运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思维运动人的大脑物质的运动形式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社会运动运动的基本形式

③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

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总是暂时的和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互贯通、相互渗透。运动和静止互相转化。

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总是暂时的和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在相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的一面;处于绝对运动中的事物都有相对静止的一面。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④承认相对静止的重要意义

静止是运动的量度,是了解运动的前提。静止是理解物质多样性的条件。静止是认识和利用事物的基础。河外星系行星

只有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才能认识和利用事物。猫猫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

董仲舒形而上学不变论

动者恒动,静者恒静。外力,只有外力才是改变事物运动状态的唯一原因。

——牛顿董仲舒牛顿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克拉底鲁相对主义诡辩论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呀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庄子

庄子四、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1、时间和空间的含义及其特性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时间的含义

所谓持续性,是指任何一个物体的运动都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时间的含义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顺序性,是指不同事物之间运动过程的出现有一个先后顺序关系。时间的含义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时间的特性是一维性。时间的一维性有两层含义:

对于时间的量度只需要一个数量;

时间只有一个方向,具有不可逆性。时间的特性

古人云:“时乎时乎不再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些都是时间一维性的生动写照。时间的特性是一维性。时间的特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方位性。空间的含义空间的特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它有如下两种情形:一是表现为一定的体积二是表现为一定的位置YXZOP(X1,Y1,Z1)X1Y1Z1长高宽

要说明泰山的空间位置,就需要说明它所处的经度、纬度以及与地面的距离即(海拔)高度。

泰山空间的特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它有如下两种情形:一是表现为一定的体积二是表现为一定的位置

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像空间以外的存在一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

马克思、恩格斯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离

测量时间的单位通常有年、月、日,它们都是靠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来确定的。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离

地球公转

地球自转空间也是用物质在时间中的运动度量的。

光年是光在一年时间里所行驶的距离,约为1013公里。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离

物质的这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

恩格斯空间也是用物质在时间中的运动度量的。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离3、世界联系发展的时空形式(1)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2)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的客观实在性,它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

唯物主义既然承认客观实在即运动着的物质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也就必然要承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

列宁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唯心主义否认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也否认时空的客观性。

康德认为,时间和空间是人头脑中固有的“先天形式”,人通过这种“先天形式”去感知事物,才使事物具有了时间性和空间性。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康德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的客观具体性,它因物质具体形态和运动形式的不同而不同,其具体特性又是可变的和有条件的,因而又是相对的。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形态的不同而不同

欧几里德几何学、罗巴切夫斯基几何学和黎曼几何学,它们分别反映了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物质形态的空间特性。罗巴切夫斯基黎曼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欧几里德

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形态的不同而不同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几何名称几何性质可作平行线内角之和欧氏几何平面几何1条=180度罗氏几何双曲几何无数条180度黎氏几何椭圆几何0条180度欧氏几何、罗氏几何、黎氏几何对比表

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认为,重力场的时间空间特性是依赖于物质的质量分布的,物质的质量愈大、分布愈密、重力场愈强,则空间的“曲率”就愈大、时间的流逝就愈慢。

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形态的不同而不同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由此可以得出两个重要结论,即著名的尺缩钟慢效应。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时间、空间的绝对性离不开它们的相对性黑洞基本粒子中子星、黑洞等天体的空间是弯曲的基本粒子内部的空间也是弯曲的大尺度范围的空间特点则是平坦的但它们都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时空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旧唯物主义者把时空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对立起来,分割开来,这是完全错误的。

德谟克利特认为,构成世界万物的基质原子在“虚空”中运动。时间、空间的绝对性离不开它们的相对性时空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上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而且由于其本性而均匀地、与任何其它外界事物无关地流逝着;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牛顿

旧唯物主义者把时空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对立起来,分割开来,这是完全错误的。时间、空间的绝对性离不开它们的相对性时空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经验论者深深地陷入了体会经验的习惯之中,甚至在研究抽象的东西的时候,还以为自己是在感性认识的领域内”。“仿佛时间根本不是小时而是其它某种东西!空间根本不是立方米而是其它某种东西!”

旧唯物主义者把时空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对立起来,分割开来,这是完全错误的。时间、空间的绝对性离不开它们的相对性时空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时间、空间的相对性也离不开它们的绝对性

现代物理学证明,真空不空,没有物质存在的虚空是不存在的。真空只是一种没有实物粒子(如电子、中子、质子等)、总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的场,即基态的量子场。时空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关系实物场区别具有不可入性具有可叠加性具有静止质量不具有静止质量具有粒子性具有波粒二象性运动与参考系有关运动与参考系无关受力产生加速度不因受力而加速联系实物与场不可分离实物与场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时间、空间的相对性也离不开它们的绝对性时空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1)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2)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3)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与有限性时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在持续性方面的无限性,整个宇宙的持续性是无始无终、无尽无休的。时间的有限性是指每一具体事物的发展过程是有始有终、有尽有休的。空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在广延性方面的无限性,整个物质世界的广延性是无穷无尽、无边无际的。空间的有限性是指每一个具体事物的广延性是有穷有尽、有边有际的。时间空间无限性与有限性的含义

中国古代的宣夜说,主张万物是由气构成的,宇宙没有一定的形态,是无限的。

有始也者,有未始而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庄子齐物论》时间空间无限性与有限性的含义无限由有限组成,并通过有限而存在。

宇宙中的每一个具体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有限的,但是,各种具体事物的数量是无限的,它们的转化、发展也是无穷的。正是无数有限的具体事物,构成了无限的物质世界.时间空间有限性与无限性的辩证关系有限包含着无限,无限通过有限体现出来每一个有限的事物,通过自身的运动变化,打破自己存在的界限,不断地转化为他事物,在这种不断的转化过程中,事物就由有限进入了无限。火箭升空湾鳄出壳时间空间无限性与有限性的辩证关系

有限的事物本身包含着无限。

古人云:“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1/21/41/8……有限包含着无限,无限通过有限体现出来时间空间无限性与有限性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事物是无限可分的;另一方面,有限的事物由无限构成。1.73205…10.99999……1.4142……0.33333……1……0

有限的事物本身包含着无限。有限包含着无限,无限通过有限体现出来有限与无限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实物和场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在一定的条件之下,二者还相互转化。相对论质能关系式:EMC2时间空间无限性与有限性的辩证关系

原子弹爆炸的实质从哲学上看,就是实物与场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是有限与无限的相互转化过程。有限与无限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时间空间无限性与有限性的辩证关系大爆炸宇宙论认为,我们的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即我们的实物形态的物质宇宙是在一百多亿年前由于一次大爆炸而产生的,是由完全处于能量状态的场(真空)转化而来的。有限与无限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时间空间无限性与有限性的辩证关系(1)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2)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3)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与有限性(4)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四、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是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必然要求。战争情况的不同,决定着不同的战争指导规律,有时间、地域和性质的差别。

毛泽东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还要求我们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善于把时间、地点和条件综合起来考虑,抓住时机,当机立断,以达到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结果。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

世界的组成部分。第二,人们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仍然是物质性

的活动。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世界的物质性统一性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类有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主体是指从事着实践活动的人。实践客体

是指进入实践领域、为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是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实践手段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主、客体的实践关系实践实践主体实践手段实践客体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实践的基本特征客观现实性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实践工具客观现实实践的基本特征自觉能动性愚公移山实践的基本特征社会历史性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实践实践的基本形式处理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实践实践的基本形式科学实践(三)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第二节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辩证法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普遍联系的观点永恒发展的观点实质、核心:对立统一规律事物发展动力人类认识特点形而上学辩证法孤立、静止联系发展你没见树上有虫吗?为什么把树砍了?(一)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1、事物的普遍联系(1)概念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对联系范畴的理解,包含以下三个要点:

(1)联系是一切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2)相互作用是联系的根本内容。(3)物质是相互作用的主体。(2)特点◆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本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太阳系结构示意图与住房问题相联系的其它问题联系的普遍性物理学地理学经济学生物学化学法学医学环境科学

综合学科示意图现代科学的发展不断把人们原来没有认识到的联系揭示出来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多样性

联系的多样性是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联系方式是极其复杂的和多种多样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火水鱼”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城门失火啦!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呀联系的多样性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表现的是本质联系;一棵瓜秧结几个瓜、一个豆荚结几粒豆,则是非本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联系的多样性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核燃料铀原子弹爆炸DNA双螺旋结构克隆牛联系的多样性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苹果熟透了要掉到地上,这是苹果与地球之间的必然联系;但恰好掉在某人的头上,则是苹果与人的偶然联系。联系的多样性物质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整体,“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能变成我,我能变成你。”(4)普遍联系的方法论意义坚持联系的普遍性,在事物的全面联系中完整地把握事物。要注意联系的特殊性,特别是要善于抓住事物的内部联系、本质联系和必然联系。(一)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1、事物的普遍联系2、事物的永恒发展(1)运动、变化、发展

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这些物体是互相联系的,这就是说,它们是相互作用着的,并且正是这种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恩格斯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运动和变化

联系形式与运动形式是同一个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不同表现和不同侧面。某种关系的确立某种运动的发生相互作用从过程看从结果看

发展是标志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哲学范畴,是物质运动中前进的变化和进化的趋势。(2)发展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毛泽东发展不是一般的运动,而是前进性的运动。(2)发展发展不是一般的运动,而是上升性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一个人的成长分为儿童、少年、青年、壮年和老年几个阶段。要把一切事物看成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保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树立长远的观点

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新文化运动开国大典九八抗洪要认清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联系的根本内容发展的内在动力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作为宇宙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贯穿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一)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矛盾: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2.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同一性斗争性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相互排斥相互分离

共同推动事物向前发展NS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1)矛盾的同一性磁铁有南北两极,总是不可分割地联系着,即使将它切断、打碎,它仍然是南北两极同时存在。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矛盾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武”由“止、弋”组成。弋即戈,是一种带长柄的兵器。“武”即武力、战争,其本意却是停止战争,求得和平。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则立场是“力争和平解决,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属性。

在自然界中,吸引和排斥、化合和化分、同化与异化、遗传与变异等等。在社会中,市场经济竞争、战场上的厮杀、学术上的争鸣、批评与自我批评等等。市场竞争(2)矛盾的斗争性学术争鸣战场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区别△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斗争性是绝对的(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相互联结△同一之中有斗争,同一性不能离开斗争性△斗争之中有同一,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4)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推动事物不断发展

A、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是事物存在的前提;矛盾双方的互相利用、互相吸收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得到发展;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B、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的斗争性促使矛盾双方的力量消长,推动事物不断地量变;矛盾的斗争性引起矛盾双方的转化,推动事物发生质变。

C、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推动事物不断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结、交融在一起发生作用的。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这才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原动力。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取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动物正好相反,吸取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它们就是这样相互利用、相互促进的。

推动物质的发展和进化,是吸引和排斥、化合和化分、同化和异化、遗传和变异等既斗争又统一的矛盾运动。

人类社会是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既斗争又统一才不断发展的。行星运动三大规律

正确认识与错误认识、不甚深刻的认识与深刻的认识既斗争又统一,是推动思想前进的动力。托勒密哥白尼开普勒牛顿爱因斯坦地心说日心说万有引力定律相对论3、事物发展的内在根据和外部条件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政策的理论依据。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事事有矛盾,矛盾无处不在;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时时有矛盾,矛盾无时不有。2、矛盾的特殊性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有三种情形:

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复杂的事物都是由诸多矛盾构成的系统,都包含着自身特殊的矛盾,从而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就事物发展的过程和阶段而言,在矛盾群中,有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每一矛盾而言,又分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在毛泽东同志的一生中,功劳是主要的,错误是次要的。解决矛盾的方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1)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是矛盾学说的精髓,是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关键。(2)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依据。(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例如: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

4、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1、事物的质、量、度:

(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人之所以区别于一般动物,就在于人是有语言、能思维、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的高级动物。事物的质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事物的量河流的量:

流域、流速、流量、长度、宽度、水深、清澈度……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事物度两端的界限叫关节点或临界点。事物的度

凡一切人世间的事物、财富、荣誉、权力,甚至快乐、痛苦等皆有其一定的尺度,超越这尺度就会招致沉沦和毁灭。

——黑格尔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水的度:0~100℃水的三态变化

(1)量变:就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排列组合上的变化。

2、量变和质变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两种状态和形式数字1234567890的排列组合,音符1234567排列组合的改变。水在0~100℃之间的变化量变的涵义

(2)质变:是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事物变为他事物,是对原有度的突破。质变的两种基本形式:爆发式和非爆发式飞跃。

爆发式飞跃:指通过对抗形式实现质变;

非爆发式飞跃:通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和旧质要素的逐渐消亡来实现的质变。质变的两种基本形式:2010冰岛火山爆发二是非爆发式飞跃

科学的进步、语言的更新、物种的演变、猿到人的转化等。一是爆发是飞跃(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司马迁著《史记》用了15年达尔文著《物种起源》用了20年马克思著《资本论》用了近40年荀子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辩证法名言录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①阶段性部分质变:指事物的根本属性未变,非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②局部性部分质变:指事物全局性质未变,而某些局部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

指当事物的质变开始时新质并不是一下子同时出现,而是先突破一点或几点,然后在量上迅速扩张,最终完成整体质的飞跃。阶段性部分质变

人从童年到少年、青年、壮年和老年,都是人一生中的阶段性部分质变。局部性部分质变

解放战争时期的战略决战特别是三大战役,就是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的表现。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改革开放过程中,部分地区首先对外开放和少数人先富起来等,都是局部性部分质变。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中国改革开放政策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掌握适度原则物极必反,过犹不及,乐极生悲渐进发展与变革相结合原则法律上定罪与量刑事故的认定与剖析

1、肯定和否定的含义

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

否定因素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在生物有机体中,遗传是肯定方面,变异则是否定方面;同化是肯定方面,异化则是否定方面。(四)事物发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否定发展2、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3)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岳飞邓世昌九八抗洪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经历无数次大风大浪,却一直稳固地凝聚在一起,并保持着伟大民族的生机和活力,其中就有爱国主义精神作为凝聚力和向心力在起作用。(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爱因斯坦相对论与牛顿力学的关系就是既克服又保留。时空与运动无关,时空是绝对的。时空与运动相关,时空是相对的。你没见树上有虫吗?为什么把树砍了?形而上学否定观认为否定就是全盘抛弃。

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经过第一次否定,使矛盾得到初步解决。而处于否定阶段的事物仍然具有片面性,还要经过再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实现对立面的统一,使矛盾得到解决。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其中否定之否定阶段仿佛是向原来出发点的“回复”,但这是在更高阶段的“回复”,是“扬弃”的结果,事物的发展呈现出周期性,上一个周期和下一个周期的无限交替,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总趋势。

3、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是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完整过程与统一否定否定之否定肯定植物生长麦株种子种子社会发展公有制私有制公有制认识发展实践认识实践生产生活消费生产生产从表现形式上看,事物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1)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2)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和迂回的。4、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社会发展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人的一生幼年童年青年壮年老年事物发展趋势: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发展道路:曲折的、迂回的否定之否定规律的重要指导意义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要充满必胜的信心。要准备走曲折路,有克服各种困难的精神准备。“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坚持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还要反对循环论和直线论两种错误观点。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办事,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思考:社会复辟与人类进步;人生挫折与逆境成才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采取外部必然性形式,在整个自然界起支配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运动和发展的规律。

——

采取主观的、逻辑的形式,是同人类的思维活动相联系,称为概念辩证法。(二)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由于世界本来就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因此,当马克思主义唯物地解决世界本原的问题时,己经内在地包含了辩证法。同样的道理,当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规律时,也内在地包含了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规律和范畴,都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1、原因与结果——从因果联系中探寻规律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是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是结果。因果联系的特点:一是前因后果;二是引起与被引起的必然关系。

客观世界的因果联系是辩证的,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辩证地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分析存在和发展的不同原因及其不同结果,可以增强人们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2、必然性与偶然性

——从偶然性中把握必然性

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在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分子热运动车祸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偶然性体现并受制于必然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每一时代的历史任务,总要通过一定的代表人物来实现,这是必然的;至于这些人物是谁,又带有偶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意义

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侥幸的偶然事件上。坚持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统一的原理,使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立足于客观必然性的可靠基础之上。“守株待兔”告诉我们什么?弗莱明伦琴发现X射线坚持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统一的原理,也要重视并善于利用偶然性因素的作用,即善于利用机遇。弗莱明发现青霉素,伦琴发现X射线,都与善于利用偶然因素紧密相关。3、现实性与可能性

——立足现实性,分析可能性

现实性是指己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可能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包含的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可能性与不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与未来的可能性●好的可能性与坏的可能性●或然率(可能性的量化)方法论意义:要求人们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4、现象与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由事物内部特殊矛盾造成的、并决定事物根本性质的内在根据。现象有真相与假相之分,真相是正面地直接地表现本质的现象,假相则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真相与假相都是客观的,假相与错觉有原则上的区别。

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太阳东升西落是现象;引力相互作用是本质。现象外露于事物的表面,人们的感官可以直接感知;

本质深藏于事物的内部,人们的感官不能直接感知,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

现象是个别的和具体的东西,而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地球公转黑洞现象多变易逝,本质则相对平静、相对稳定。如水有三态,但它们都是水的表现或现象,其本质仍然是:Η2Ο

现象比本质丰富、生动,本质则比现象单纯、深刻。庐山日出

本质决定现象,现象表现本质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了:科学研究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人们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有温良而为盗者有貌恭敬而心慢者有外廉谨而内无至诚者

5、内容与形式——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内容---构成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形式---内容的表现方式

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事物存在和表现的方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

在把握内容与形式这对范畴时,既要重视内容,反对形式主义,又要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

(三)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1、归纳与演绎;

2、分析与综合;

3、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4、历史与逻辑相统一。

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一)规律及其特点:

1、规律的含义: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特点:

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对待规律的态度:

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消灭规律。要认识、发现、利用规律,并利用这种认识指导实践,达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为人类谋福利的目的。

违背规律要受到惩罚。反对在规律面前无所作为。

(二)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1、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3、二者联系与区别:联系: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区别:

(1)形成机制不同——自然因素的自发相互作用;人的实践活动(2)作用方式不同——自然因素盲目的相互作用;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3)表现形式不同——动力学规律;统计学规律二、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是地球上“美丽的花朵”

——恩格斯

指导人们在实践中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表现实现途径使实践具有目的性、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社会实践(一)意识的作用意识能动性的主要表现

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去确定、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怎样反映,表现出主体的选择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反映对象不只是一般地模仿,而是能动地创造。意识既有对当前的反映,又有对过去的追溯和对未来的预测,可以超越特定时空的限制。F=GM1M2/R2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能动性不限于从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思想,形成活动的目的、计划、方法等观念的东西,更重要的在于以这些观念的东西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地存在着”的模型、蓝图实现出来,变为客观现实。

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关于意识和心理活动对人体生理和病理活动的调节和控制,人类早就有所认识。我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和实践,在这方面更有独特的贡献。现代科学和医学实验也证明:意识、心理因素对人的健康状况有重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