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讲 中药的鉴定_第1页
第10讲 中药的鉴定_第2页
第10讲 中药的鉴定_第3页
第10讲 中药的鉴定_第4页
第10讲 中药的鉴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种类繁多,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普遍。中药的类同品、伪品、采收季节、采收后的保存年数、保存状态等的不同,使中药的成分、药理作用和中药制剂的临床疗效都受到影响。有必要对中药的优劣真伪进行科学的鉴定。第10讲中药的鉴定内容中药鉴定的目的和意义中药鉴定的一般方法基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生物鉴定指纹图谱中药鉴定的目的意义1整理中药品种2开发新药源3制订中药质量标准整理中药品种如:当归1.我们现在用的当归是宋代《图经本草》上的文州当归

Angelicachinensis(Oliv)Oiels.2.历代当归代用品情况

《救荒本草》的杜当归

《本草纲目》的土当归

《本草纲目拾遗》的土当归实为罂粟科荷包牡丹

Dicertrespeictubilis.

《植物名实图考》再如:白附子现药典收载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连,而历代本草上收的白附子是毛茛科植物黄花乌头(关白附)即现今的楤木AraliacerdataThunb。当归:伞形科鸭儿芹

CryptolaeniajaponicaHasek土当归:伞形科紫花前胡

Peucedanumdecarsivum(Miq.)Maxin.品种问题中药品种产生混乱的原因:主观:基层单位工作人员知识局限客观:名称混乱多基源品种外形类似贯众全国有10科50余种植物作为贯众使用,95年以前药典无收载,95药典仅收粗茎鳞毛蕨。1紫萁科紫萁江苏、安徽、陕西、江西、河南、四川2鳞毛蕨科粗茎鳞毛蕨(绵马贯众)东北、甘肃、内蒙。3乌毛蕨科4珠子蕨科荚果蕨陕西、甘肃(1)乌毛蕨福建、广东、广西、陕西(2)苏铁蕨同上大量出口(3)狗脊蕨贵州、安徽、江西、河南(4)单芽狗脊陕西、贵州、四川单芽狗脊金毛狗脊产生伪劣中药的原因1采收、炮制、加工不当、贮藏保管不当2不法药商造假售假(1)以假充真:木香种子充牛蒡子、桃儿七充龙胆在江西、山西造成30多人中毒。(2)以次充好:杜仲药典规定皮厚3~7毫米,而市售品厚度仅为1毫米。(3)非法生产:清开灵注射液假冒。市售黄柏性状与显微特征符合药典规定,但口尝不苦。开发新药源开发国家一类新药1广西血竭2塞隆骨及塞隆骨风湿酒3文冠果及遗尿停胶囊4参一胶囊红参Rg3对多种癌细胞有效。广西血竭【主治】

跌打损伤及外伤出血。

中药的鉴定的一般程序和方法一.中药鉴定的取样1.依据:中国药典、部颁药品标准、地方药品标准2.取样(如发现外观显著异常的,单独取样进行分析)代表性取样量:平均样品的量一般不得少于实验所需用量的3倍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取样的部位:总样的不同部位、每件的不同部位。取样的数量:按包件、总量取。平均样品二.中药鉴定的方法(见示意图)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带花果、枝叶(皮毛、骨骼)全草类完整的中药碎块、粉末树脂类矿物类

来源鉴定

基原鉴定又称原植(动)物鉴定,是应用分类学的方法把各种植(动)物中药的植(动)物来源鉴定清楚,确定学名和药用部位。须有完整的原植物标本,再根据标本,应用植物学分类方法,仔细观察植物各部分的形态,特别是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特征,选阅《中国植物志》、地方植物志类、《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等书籍\杂志.必要时核对植物标本室中收藏的模式标本或已由植物分类学家鉴定学名的植物标本。适用于带花果、枝叶(或皮毛、骨骼)、全草类的鉴定1.采取的步骤(以植物为例)观察形态:尤其要注意繁殖器官的观察。核对文献:应查阅有关植物方面的专著。核对标本:用于核对的标本一定是经过鉴定的。2.鉴定结果的可靠性3.本学科前缘染色体的核型分析同功酶技术:如绞股兰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DNA分子遗传标记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1形态和化学标记之不足2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的特点3方法及原理(1)RFLP(2)PCR(3)RAPD(4)DNA序列测定

应用举例(1)野生与家养药材的鉴定:如人参,天麻等。(2)鉴定中药原粉制剂:如鹿血粉、龟鳖胶囊等。(3)中医药古迹的DNA分子辅助考证:如太子莲。(4)药用植物种子种苗的纯度鉴定。中药的性状鉴定

主要利用感官,即用看、摸、闻、尝等方法对中药的形态大小、色泽、表面特征、质地、折断现象、断面特征及气、味等进行描述。我国医药学宝库中积累了丰富的传统鉴别经验,如:松贝形似“怀中抱月”,海马外形为“马头蛇尾瓦楞身”,何首乌断面有“云锦纹”,黄芪断面有“菊花心”,苍术断面有“朱砂点”等,形象地描述了各种中药特性。适用于较完整的中药1.特点:简单迅速:凭感观和长期的经验,不需仪器设备。可靠有效:完整的药材、品种单一的药材较可靠。生动易记:有很多经验术语,如“蚯蚓头”、“云纹”、“车轮纹”、铜皮铁骨、一包针等。2.方法: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3.内容(观察要点)

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质地、断面、气、味、水试、火试。防

风何首乌粉防已海马松花粉、海金沙、

蒲黄

显微鉴定1.使用范围完整药材的鉴定;有的药材外形不易鉴定或外形相似而组织构造不同,可切片、打粉进行观察。破碎药材的鉴定:药材破碎不易辨认或区分,可使用本法进行鉴定。粉末药材、中成药的鉴定。

利用显微镜来观察药材的组织构造、细胞及内含物的特征,以鉴定中药的真伪、纯度和品质。2.常用的几种显微制片方法横切片或纵切片粉末制片表面制片

适用于完整药材的组织观察。药材软化后切片,用适宜的试液处理封片观察。临时制片:徒手或滑走切片(厚10~20um)石蜡切片等

适用于粉末状药材、已切碎的药材及中成药。取粉末少量于载玻片上,摊平,用适宜试液处理后封片观察。

适用于叶、花类等药材表皮细胞、气孔、毛茸等特征的观察。切取或撕取表皮。解离组织制片3.显微制片常用试剂的选用水、稀甘油和甘油醋酸液水合氯醛试液

观察单个细胞的完整形状,如纤维、石细胞、导管及角质化的表皮等。根据材料的木化程度,可用氢氧化钾法、硝铬酸法及氯酸钾法进行解离。一般装片通常用这几种试液润湿和封藏。适用于细胞壁的颜色、淀粉粒及油滴等的观察。具清洁透明的作用,可除去过多的淀粉粒、油滴、色素等物质。适用于组织构造、细胞形状及草酸钙结晶等的观察。4.

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普通生物显微镜:最大分辨率为0.2um,不需专门制片,徒手切片即可观察。偏光显微镜:矿物药的鉴定要使用各种偏光显微镜;也用于淀粉粒、晶体的观察。川牛膝的异常构造川牛膝根横切面(示三生构造)根茎(黄连)松花粉PollenPini

理化鉴定1.物理常数的测定2.体积比、膨胀度、色度检查体积比:类似相对密度的测定方法膨胀度:有吸水膨胀性质的中药,可测膨胀度色度:有些含挥发油成分的中药要检查色度3.微量升华

密度、旋光度、折光率、硬度、粘度、沸点、熔点、凝固点等。用于挥发油类、油脂类、液体药和加工品药材的真实性和纯度鉴定

利用中药中某些化学成分,在一定的温度下能升华的性质,获取升华物,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晶形状、颜色、或取升华物加一定试液观察反应情况。要求样品干燥,颗粒细,注意控制温度。生物检定概念:利用药物对于生物(整体和离体组织)所起的作用,以测定药物的药效或作用强度的一种方法。历史:早在唐代,人们就有了以功能活性为鉴定中药的质量。《图经本草》:相传欲试上党人参者,当使二人同走,一与人参含之,一不与。度走三五里许,其不含人参者必大喘,含者气息自如者,其人参乃真也。意义:生物活性鉴定的方法很重要,药材质量控制,最根本指标是其生物活性。生物检定优点

1可弥补传统经验鉴别之不足:有时经验鉴别认为质优的,实际上并非如此。如葛根来源有两种,甘葛、野葛。传统认为块大,质坚实,色白粉性足,纤维少者为佳。但符合此条件的甘葛,活性较低。现已知野葛中的黄酮含量为甘葛的8倍。生物检定2可以弥补化学分析之不足:中药作为多种组分的混合物入药,其作用是多种成分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最终结果。如白芍如仅以芍药苷的含量高低作为评价指标,六等白芍芍药苷的量较一等品高。不少中药成分复杂,成分未做深入研究,对其有效成分了解甚少,依靠化学分析不能评价其质量。生物检定应用

1发掘祖国药学遗产,整理古代本草品种如贯众,来源有10科50种之多,究竟哪一种是古代本草上记载的贯众?古代本草记载贯众的功效是清热解毒、杀虫。发现绵马贯众清热解毒、杀虫两种作用均有,与古代本草一致。因此药典只收载了绵马贯众。生物检定应用

2多基源中药的品质鉴定:一些品种十分复杂如络石藤等只有通过活性评价才能进行质量评价。3去伪存真,保留精华:药典曾收芸香草及其制剂芸香草油和芸香草油气雾剂,因疗效不佳,现已从药典删除。又如九节菖蒲1985药典收载,为阿尔泰银莲花的根茎,但根本没有菖蒲的芳香开窍作用,90药典将其删除。生物检定应用

4寻找和扩大新药源:如元胡,我国药典收的是延元索,且认为以浙江产者为佳,但安徽用的是夏天无,夏天无在日本长期作为延胡索使用,且镇痛效果比延胡索作用还强。中药化学成分的指纹图谱指纹图谱建立的意义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指纹图谱研究实例

应用现代色谱,波谱分析手段建立中药化学成分指纹图谱(fingerprint)是实现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中药化学成分指纹图谱指中药经适当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的能够标示该中药特性的共有化学成分峰的图谱。指纹图谱建立的意义鉴别中药的种类区分药用部位评价药材及成药的质量追踪中药化学成分的变化鉴别中药的种类HPTLCimagesofwhitePanaxginseng,redPanaxginseng,Americanginseng),andTienchiginseng(Panaxnotoginseng).1ginsenosidesreferencesubstancesmixture;2whitePanaxginsengroot;3redPanaxginseng;4Americanginseng;5Panaxnotoginseng.whitePanaxginseng(WG)

redPanaxginseng(RG)

Americanginseng(AG)

Panaxnotoginseng(NG)ginsenosidesreferencesubstancesmixture.HPTLCimageanddigitalscanningprofilesHPTLCchromatogram(366nm)ofsaponinsofBupleuriRadix.1-4,saikosapon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