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教案:明朝的对外关系_第1页
名师教案:明朝的对外关系_第2页
名师教案:明朝的对外关系_第3页
名师教案:明朝的对外关系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优选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并掌握郑和下西洋的条件、目的、时间和盛况,分析理解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②了解戚继光抗倭的事迹,正确认识戚继光抗倭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中的重要地位。引导学生综合评价戚继光为民族英雄,以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过程与方法:①分组讨论通过在地图上指、描或演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形成历史的时空概念,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历史想象能力。②收集与郑和、戚继光有关相关资料,使学生学会从教科书或教科书以外获取信息,学会搜集和运用有效信息思考和能自主探究学习,学会正确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与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他的远航增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交流这些史实,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②学习戚继光抗倭的事迹,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和戚继光抗倭的事迹。难点:郑和能成功地实现远航西洋的条件。【教学方法】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图示分析法等。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讨论法、自主探究法等。【课前准备】学生搜集明朝的对外关系的资料,并加以整理;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教师出四张中国人民邮票,这些邮票(1985年)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史实?生:郑和下西洋。过渡:那么郑和下西洋到底是怎样的?今天就让我们解开这个神秘的面纱一起走进这段历史。讲授新课:第一篇章:郑和下西洋师:介绍郑和(1371—1435)明代杰出的航海家。——郑和,本姓马,小名三保,云南人,回族。他家世代信奉伊斯兰教,祖父和父亲都曾朝拜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这使郑和从小就知道一些外洋的情况。由于他在朱棣夺取皇位的斗争中多次立功,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他被赐名郑和。人称三宝太监,是我国明朝著名的航海家,曾率船队七下西洋。课件展示:学生看郑利下西洋路线图。师提问:西洋是指什么地方?学生活动:现在文莱以西各地和印度洋沿岸地区。教师提问:郑和的船队会遇到哪些困难?学生活动:1.巨大的风浪,恶劣的海上天气。.缺少淡水、食物等海上物资。.在海上可能遇到来自敌对力量的攻击(海盗等)。思考讨论:郑和为什么能够下西洋?学生活动:1.明朝国家强盛统一,政治清明,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明朝造船业发达,为航海创造了条件。.指南针及航海图的利用,为航海创造了条件。.郑和不畏艰险,勇于进取的精神及出众的个人能力。.统治者的支持。教师:点评学生的讲述。阅读课文、自主学习:1.目的: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二.起止时间:1405——1433年。.次数:先后七次。.主要人物:明成祖、郑和。.出发地点:刘家港到达地区: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意义:郑和的远航,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课件展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详细介绍郑和下西洋出发地点、到达的国家和地区及详细路线。课件展示:介绍郑和下西洋的宝船。郑和大号宝船长151.8米,宽61.6米,其甲板面积大约相当于4个篮球场的面积,或一个标准足球场。师:郑和每到一处,赠送礼物,表达友好平等交易。受到当地人民的欢迎。师生互动: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之比。.郑和从1405—1433年,航海7次,所用共200余艘船只,大船长151.8米,宽61.6米,船上有航海图、罗盘针。有2.7~2.8万人,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哥伦布从1492—1504年,航海4次,所用共17艘船只,旗舰长24.5米,宽6米,船上有罗盘针。有10001500人,到达美洲。.达•伽马从1497—1498年,航海1次,所用共4艘船只,长34米,宽8米,船上有罗盘针。有160人,到达印度。师明确:郑和下西洋——1.时间早、规模大、到达范围广。2.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师生互动:郑和下西洋的意义:学生讨论:1.郑和的远航,连接了从中国到东非的航路。2.郑和的远航,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3.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师:我们要学习郑和航海中的什么精神呢?郑和精神是什么呢?学生讨论:1.百折不挠、积极进取、不畏艰难的探险精神。2.开放交流、勇于开拓、和平宽容、自强不息、睦邻友好、献身祖国。过渡:明朝沿海的倭寇又是怎样剿灭的呢?让我们进入第二篇章:戚继光抗倭。第二篇章:戚继光抗倭师:什么叫倭寇?自主学习:从元末明初开始,一些人在国内失意的日本武士、商人纠集一批无赖,聚在海上进行武装走私和海盗抢劫,被称为“倭寇”。师:什么叫倭患?自主学习:倭寇与中国一些走私商人和不法豪绅狼狈为奸,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长期侵扰我国沿海被称为“倭患二课件展示:戚继光: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抗倭的民族英雄,字元敬,登州(今山东蓬莱)人。出身将门,17岁承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担负起防御倭寇的任务。戚继光先后在山东、浙江、福建沿海抗倭,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率领的军队被称为“戚家军”,他本人也与俞大猷等同为抗倭名将,声名远扬。师生互动:戚继光斗争经过。戚继光在义乌招募农民和矿工,严格训练组建“戚家军”。在广东、福建和俞大猷配合,荡平倭寇。想一想: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结合地图)学生讨论: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体现了一种同仇敌代的民族向心力。.戚继光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课件展示: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师:你认为他有哪些高尚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学生活动:淡泊名利,抵抗侵略,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