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申请教育博客及博客的使用_第1页
教师申请教育博客及博客的使用_第2页
教师申请教育博客及博客的使用_第3页
教师申请教育博客及博客的使用_第4页
教师申请教育博客及博客的使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申请教育博客及博客的使用许兰2012.4博客(Blog)的全名应该是Weblog,中文意思是“网络日志”,后来缩写为Blog。从理解上讲,博客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网络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博客作为网络中的一种文化现象,影响我们的学习方式、教学模式甚至教育理念。教育博客(edublog)中的一种,是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师利用互联网新兴的“零壁垒”的博客技术,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超越传统时空局限(课堂范畴、讲课时间等),促进教师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让全社会可以共享知识和思想,记录教师与学生个人成长轨迹。那么,教育博客到底有什么作用呢?1作用呢?1、教育博客的作用]、教育博客有利于提升校本教研的质量。校本教研是发展主体(学校教师)的校本,而不是物理空间(校园围墙)的校本。教育博客拓展了校本教研发展主体自主发展的空间,有利于激发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提高校本教研的质量。2、 教育博客促进了传统教研工作的创新。伴随课程改革的深化,教研吸纳、引导全体教师参与教学全过程的研讨交流是教研走向校本的标志,也是传统教研走向校本的“瓶颈”。博客提供了一个能为广大教师接受的便捷的技术平台,提升了教研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也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瓶颈”。每一位老师的学习进程建立在团队集体智慧交互共享的基础上。建立在教育博客平台上的学科教研、主题活动,调动教研人员、学者专家和骨干教师发挥作用。传统的教研活动变成了常态的、及时的沟通与共享,为传统教研工作的改革与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 使教师养成教学反思和教学再设计的习惯“反思性教育”历来被教育界所提倡,它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及时反思,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方法。教师在每节课后,在博客写下自己的教学感受,体会教学的成功与不足,并且与周围的群体交流、分享,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认识,促进自身的成长。教师还可把日常教学生活中与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过程和体会写成“教育叙事”记录下来,与别人交流,供别人借鉴。4、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协作,促进教师同盟的形成教师可以通过教育博客获取大量教育“行动研究”的案例和方法。常熟市有一名教师,在自己的博客上以日志的形式记录了一名后进学生每天的表现,他曾下决心改变这名学生的现状,但最后他几乎放弃了。访问这位教师博客的众多同行热心地参与如何改变这名学生的后,这名后进学生的面貌彻底改变了。后,这名后进学生的面貌彻底改变了。博客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这个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博客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这个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博客每天更新,促进了教师每天学习。通过博客,可以结识更多的同行和专家,对自身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通过与新结识的专家和同行,可以提高自己在新课程理念方面的认识,从而更好的把握教材,把握课堂。3•提倡创新。教师的发展与教师的创新意识有关,要创新就不是到网上下载别人的教学设计,是要针对自己的课堂,自己的学生,自己学校的条件,设计合理的教学案例,这个就是创新。最终博客的内容也是原创的,是有思想的。4•促进教师反思。反思教学设计,反思教学过程,反思课堂秩序的组织,反思知识点的合理传授,反思教学方法等。5.促进了教师个人博客向团队博客的发展,从个人反思发展到团队反思,从单兵作战发展到群体研究,这不仅对教师个人是一个促进,也是促进了学校校本教研的发展。6•为教师的评价提供一个平台,可以用教师博客来建立师生档案袋,也是为当前教育评价方式单一的情况提供了一个方法。7•博客还给了教师话语权,教师适当的感情宣泄,可以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保证教师能将精力用在教学上,也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8•博客为教师的教研活动提供了一个平台,而教研活动对教师专业发展是起了相当大的作用的。9.时间长了,博客会成为教师的资源库,团队博客会成为一个团队的资源库,这对教学资源的整合提供了基础。10•其实就从很现实的角度出发,也可以找到几条好处:可以为写教育故事、写论文、做课题研究积累案例素材;也可以当做网盘,收录自己重要论文、课题等资料,写在教育博客里总比存在电脑、u盘要安全一些吧……就从这两条很实用的角度出发,也应该来连云港教育博客试一试。当然等你真的进来之后,坚持写下来,你会逐一体验到写博客的多种好处。有一部分老师说没有时间写博,我感觉如果把“写博”当作快乐的事情来做,你就不会三、己如何写教育博客h归类联想式。学习是知识的自我建构过程,杂乱无章的各种知识,如果充斥于脑海间,不加以分门别类,大量的知识拥塞在一起,很容易造成“精神短路”。通过归类联想对已知进行整理、梳理、管理,可避免此类现象发生,还可启发读者进一步思考和探究。

2、共鸣共识式。2、共鸣共识式。体验是与作者达到这样的精神上的一致性-就是“金声玉应、山鸣谷应”。读得悠然心会时,不禁拍案叫绝;读到怦然心动处,不禁浮想联翩;读到豁然开朗处,不禁手舞足蹈……然后,时时不忘引用、生发。如,窦桂梅老师的《从三个维度看〈游园不值〉的教学》从温度、广度、深度三个维度来分析自己的《游园不值》的教学过程。我读了深有感触,在博客评论中写下了这样一些话:“教师进入课堂给了学生什么,自己还剩下什么?课堂教学从根本意义上来讲不是知识在教育人,而是传授这些知识的教师在教育人。如果教师没有博览群书,怎么可能呈现出课堂中的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美不胜收。只有有底蕴、胸有成竹的教师才可能创造出意味深长、深刻生动的课堂生活。”3、切磋探讨式。要保持思想的锋芒,就必须持有不断反思、不断批判的心态。真正的创见拒绝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的追随,要养成敢于质疑,勇于研究,善于提问的态度。就像孔子所称的“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树立自我的见识与思考。如在阅读《课堂教学批评“五步走'》一文中,作者提出了批评的程序是:错误确认、提出批评、陈述道理、提出改进策略、观察学生的后继情绪和行为反应。我的思考是这样的:这显然是常规的做法,但是没有相应的心理背景是不够的,批评是有许多前提条件的,它必须以尊重学生促进成长为出发点及落脚点。同时还要研究批评的时机、场合、艺术及学生的内心感受和体验。“批评”不应陷入教师“言之谆谆”学生“听之藐藐”。不注重学生的“自我认识”与“自我批评”,教师单方面的“方法”再审慎、温和,有时也难免会流于另一种形式的粗暴和强迫。对于这个问题,杜威在其著作中曾深刻地提示出来,教育中最大的浪费是儿童资源的浪费,教育上最大的问题是忘记儿童的发展。批评一方面要从教师的视点上来考量,但对于学生的生命体验也是不可忽略的。写这种切磋探讨式的博客评论也是一个接受、内化、提升的过程。4、问题引发式。问题是思维的引爆点。如果我们的阅读能经常保持着这种寻根究底、追源溯流的底色,我们的生命及智慧就能获得自我的点化与开悟。如在读《试论“解构-建构”教学观》时,作者论述了建构主义教学观带来的偏颇,并提出了“解构-建构”教学观。我写到:“在我看来建构主义将学习的责任与重心回归到了生命个体,它具有一定的理论启示作用。它产生的问题是来自于人们对其误读与误用。对于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的问题我想我们是要考量土壤问题了。也就是人们常争论的'顺潮流与贵国情'何者为重?”又如,陈燕香老师写的《由“线段可以补衣服”反思数学课堂的缺失》一文中,讲一位教师上线段一课时,让学生各自带一小截毛线,然后让学生们来说毛线的特征,“我的线段是红色的,她的线段是黑色的。”最“经典”的莫过于“线段可以补衣服”了。她分析到,学生关注的是毛线的颜色、曲直、可以缝补衣服等物理属性,认为线段就是“拉直的毛线”,以“物化”的线段形态替代其本质属性的意义建构,并没有形成“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线段有长短”等本质属性的认识。我是这样思考,当学生回答线段是可以补衣服的时候,教师应该如何反应呢?这就涉及到教育教学的机智与理解力!5、补充丰富式。一种世界,多种声音。人类的思想更是无量的多元与多样,无限个侧面的研磨,更有助于我们向世界的核心与教育教学的真谛逼近。如在读《课堂教学中“倾听偏差”的分析与对策》一文时,我补充到,倾听更多的是指内心的对话,倾听发言者的语言内容所在(说什么)、内容的表现形式(怎么说)以及其潜在意蕴(为什么这么说)。既要关注发言者语言信息,也不要忽略他的身体姿势甚至眼神等方面的信息;教师既有沉默也有回应,而不论怎样都要让学生知道教师无所不在地关注着他;还要既有目前的判断也有对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掘。四、十大教育博客十大教育博客的推举原则如下:博客受众限定在中小学教师,以大学教师为对象的教育博客不在此列,例如金生金玄等教授的博客,虽然我也很喜欢看,但不在推举之列。博客内容以教育(包括教育管理)为主,兼及思想类。许多博客点击率很高,但多写教师私人生活,文学性以及交际性颇浓,也不在此列,比如王开东、徐莉、沈旎等人的博客。博客要求有深度,或者是思想深度,或者是实践深度,能提供给人新的东西。考试类博客不在其中。博客要经常更新,且有一定的点击率。也有一些著名的教育学者,如石中英、肖川等,以及一些著名特级教师的博客(如吴非等人),写得很少,也不在此列。反之,有的博客养在深闺,不为人知,但文质兼美,也收录其中。这只是我视野中的优秀博客而已。许多大的教育博客网站我都曾浏览过,他们各有自己的圈子,但一些核心博客人气极高,但无论从思想深度还是实践力度上都差一些,也不在收录之列。虽容易让人误解(所选博客以新思考网和教育在线博客为主)也在所不惜,而且我向来认为,优秀的教育博客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多。NO1:刘良华博客名:教育叙事研究博客地址:/18893.aspx月发帖量:100—200篇适宜人群:教育研究者、中小学校长、中小学教师推荐原因:雅俗共赏,营养全面丰富,个性鲜明。既有大量教育哲学之探讨,又时刻关注社会流变,从现象学到教育专业发展,从同性恋问题到华南虎事件,莫不入博,有助于开拓视野,刺激思考。尤为可贵的是,博主未被丰富的资料所淹没,依然体现出鲜明的个性,以身体教育学和叙事研究为重点。原创博客具有如下特征:精神文明而“身体”野蛮,姿态优雅而元气淋漓,思考深入而观点另类,态度谦和而结论果断。而以博主为主导的成长博客群落依托大批专家以及国家培训,也显得生气勃勃。但虽力图进入田野仍乏田野精神,励志有余而专业指导不足。这与博主的大学教授身份有关,是倾向而非缺点。NO2:朱永新博客名:朱永新教育随笔博客地址:/user1/zyx/index.html月发帖量:20篇左右适宜人群:教育管理者、新教育实验学校教师推荐原因:作为中国第一个市长博客,朱永新教授的博客显示出典型的书生本色。市长、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以及精神领袖等多重身份,使他的博客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官员的“日常生活”便折射出多方面的意蕴。这里一方面是沟通民意的平台,不少关于教育方面的重要提案,都来自这种网络交流,另一方面,对于全国数百所新教育实验学校来说,朱永新教授的博客,是新教育实验历史变迁的风向标,实验的每一次重要发展,都在这里留下了痕迹。同时,任何校长或教师,都可以就新教育实验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通过博客与朱永新教授直接交流,这种透明实验,也是新教育实验的特征之0这个博客更关注宏观教育问题和新教育实验问题。NO3:马玲博客名:朴素岁月朴素心情——马玲新教育随笔博客地址:/user1/7176/月发帖量:不定适宜人群:小学教师及学生家长推荐原因:博主有一个美丽的网名一毛虫与蝴蝶,是新教育实验毛虫与蝴蝶一儿童阶梯阅读项目负责人。新教育毛虫与蝴蝶项目以不可思议的速度以及深度在蔓延,许许多多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大大小小的毛虫以及数以万计的孩子因此受益。马玲的博客有两方面内容,一块是童书研究,一块是有效课堂研究。或许她撰写的博文并不多,但篇篇是精品。这个博客,代表了新教育实验童书研究以及有效课堂走过的路。在推荐的十篇博客中,或许她的博客是专业性最强,最贴近一线特别是小学课堂,最具可模仿可操作性的博客。丰富而优秀的案例,是此博客最大的特征。建议以后多贴童书理论方面的文字,使之成为国内最好的童书研究以及实践博客。但可以预测的是,2008年,和着马玲的节拍,将有一批真正优秀成熟的毛虫博客群落涌现。那时候,马玲的博客或许会成为中国最好的童书研究与实践博客发布平台。NO4:李镇西博客名:与青春同行博客地址:/user1/lizhenxi/index.html月发帖量:不定适宜人群:中小学校长、中小学教师推荐原因:在全国知名特级教师的博客中,李镇西博客的影响无出其右,他的性情以及对教育孩童般的热爱流动在每一篇博文中。爱心与民主是李镇西教育的永恒主题,他的文章因此永远具有感染和振奋人心的力量。从普通教师到教育研究者,再到校长,他以苏霍姆林斯基式的姿态从各种潜规则中一路走来,屡遭非议,但更多的是赞叹、敬服与追随。他做教师、做校长的经历书写在他的博客里,或许有一天也会书写在中国教育史中。李镇西的激情往往掩盖了他的理性,以追求民主为核心的公共知识分子的那种情怀往往掩盖了他的专业性,如果觉得现实的教育太冷,不妨去他那里取取暖。NO5:卢志文博客名:卢志文杏坛絮语博客地址:/user1/20012/index.html月发帖量:不定适宜人群:中小学校长推荐原因:灯谜、书法、篆刻、楹联……身为翔宇教育集团总裁、新教育研究院院长的卢志文不但是教育管理大家,同时也拥有诸多骨灰级爱好,可谓'三千宠爱集一身”,再加上卢式幽默,造就了独特的卢志文式的智慧。悲天悯人的情怀、直率仗义的豪爽、审时度势的果断、处变不惊的心态、喜欢挑战的性格,融汇在他幽默灵动的文字中,读之如饮佳茗,常有醍醐灌顶之感。有人视他的文字为心灵鸡汤,因为他也是讲故事高手。但不同的是,卢志文的智慧,永远是扎根在中国教育深处的实践智慧。NO6:许锡良博客名:子实的教育世界博客地址:/57248.aspx月发帖量:100篇左右适宜人群:教育研究者、中小学校长、中小学教师推荐原因:追求真理,捍卫正义,直面现实,再加上国际视野,构成了许锡良教授教育博客的主要特色。虽然不乏理论探讨(例如有关杜威的讨论),更多关注教育现实。许锡良教授的文字之所以深刻敏锐,直入人心,与他的学术勇气分不开。在我眼里,他是一个始终生命在场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冷眼旁观者,这是他文字魅力的根本原因。但我始终相信,魔鬼在细节中,教育问题的解决之道在田野中,虽然这催人清醒的呐喊也十分重要。NO7:刘铁芳博客名:刘铁芳教育人文博客博客地址:/80111.aspx月发帖量:50—100篇适宜人群:教育研究者、中小学校长、中小学教师推荐原因:刘铁芳教授的博客最大的特点是充满了人文关怀。中国教育中有太多毒素,太多功利主义的东西需要加以清理,博主便是中国教育一个孜孜不倦的清道夫。博客更多价值层面的讨论,另外,大学问题、教育公平也是讨论重点。缺点是原创作品太少,大约与博主爱惜文字有关。NO8:郭初阳博客名:高卢韦之思博客地址:/blogger/view_blog.asp?BlogName=gcy1989月发帖量:少适宜人群:中学语文教师推荐原因:郭初阳是中学语文教师中的另类,与其说他是个语文教师,不如说他是一个蛰居于中小学的公共知识分子。我相信他的兴趣不在教育,但他的课堂,他关于语文教育的思考却足以令许多名师羞愧。对我而言,推荐郭初阳,是因为他的背后,是以范美忠、阿啃0909、苏祖祥、梁卫星、周仁爱、小狐(午后的水妖)为核心的一批语文教师或者说民间思想者。这批人在教育BBS兴起之初横扫论坛,成为最初的基于网络的教育启蒙者,药救了许多身处蒙昧中的普通教师。是药三分毒,许多人在这种意识形态的纠缠中忘记了自己班级的问题,徒增牢骚而专业无长进,为之一叹。NO9:张文质博客名:生命化教育博客地址:/34964.aspx月发帖量:100—150适宜人群:教育研究者、中小学校长、小学教师推荐原因:“教育是慢的艺术。”这是张文质先生最有影响力的一句话。他和他的生命化教育团队,一直在为恢复人性的教育而不懈努力。而他的文学底子,使他的表达较一般学者更为感性,更为诗意,也更容易打动人心。近年,生命化教育逐渐走进校园,这种努力让人生心敬意。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这是我对生命化团队深入田野的祝愿。NO10:干国祥博客名:歌唱着走向死亡博客地址:/user1/5371/月发帖量:少适宜人群:教育研究者、中小学校长、中小学教师推荐原因:“为了教育,我早已经疯狂。”这句话是干国祥的典型写照。这个来自鲁迅故乡的独行侠,身上也流着鲁迅的血液。不苟且,不妥协,只问是非,不管其他,在教育哲学、心理学、课程理论、儿童阅读等多个领域里自由出入,于理论实践之间游刃自如。凡是与新教育研究中心有过密切接触的朋友,才能窥见这长发披肩的“田野艺术家”背后的些许秘密。他会像许多熟悉他的人预言的那样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教育家式的人物,还是不过是应试教育迷雾下的现代唐■吉诃德?只有时间能够回答。他的博客写在田野里,有兴趣不妨来新教育小学看一看。而网上留下的,只是雪泥鸿爪,五是他如客何使用矗博客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博客服务站,这里列举几个1、 新浪教育博客/lm/edu/2、 腾迅教育博客/edu/3、 中国教育人博客/4、 中小学教育博客/index.html5、 人民网教育博客/edu/(一)、注册1、 首先在电脑的网址一栏上输入“/index.html”2、 进入“中小学教育博客”的主页面后,请在页面上端找到“注册”一栏,并点击。3、 进入“注册”页面后,系统会提示你进行一系列的注册内容填写工作。在这其中,凡是带“*”的,都是必填的。注意事项:、 登陆用户名和域名不一定要填同样的;但是为了方便您日后的管理,建议相同;在这其中“用户名”是您登入博客主页时使用的;“域名”是方便您的朋友在互联网上浏览您的博客时使用的。例如:您的域名为:nihao。那么,您的朋友浏览您的博客时,只需在电脑的网址上输入:就可以了。、 密码:请填自己好记的,熟悉的。提示问题和答案一定要填,方便你今后忘记密码时,能及时找回。、 地区:你在什么地区就填什么吧、 Email:填写您常用的邮箱;方便博客管理员和您联系。、 BLOG名:这个要考虑清楚了!填一个最具有你个性的吧。这个就相当于一个店的招牌啊!、 BLOG类别:选择合适自己博客风格的。、 注册条款:选择“同意”。、 根据右侧显示的验证码填写。、 点击“提交”。4、等待管理员审核通过后,您就可以使用您的博客了。(二) 、设置1、设置博客的模版:、 在“中小学教育博客”主页的左侧,找到“管理中心”一栏,点击进入。、 在“管理中心”页面上端找到“模版设置”一栏,点击下拉菜单中的“选择模版,”系统会自动跳转到“默认模版”页面,您可以在系统为您设置好的36个默认模版中,任选一个点击“保存选择”就可以了。、 如果您对系统设置的“默认模版”不是很满意,您也可以在“模版设置”一栏中选择“修改主模版”或“修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