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2-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_第1页
必修3、2-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_第2页
必修3、2-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_第3页
必修3、2-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_第4页
必修3、2-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想象一下,你在校园里走,突然从草丛中窜出一条蛇,会有什么样的反应?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人与动物有两种调节机制1、神经调节2、体液调节(内分泌调节、激素调节)如何辨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阅读课本P17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区别和联系(a)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地位作用途径反应速度作用时间作用范围主辅反射弧通过体液运送迅速、准确,原因比较缓慢短暂较长比较局限比较广泛比较项目二、神经系统的重要作用感受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协调人和动物多方面的活动。对外:使人和动物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内:协调各器官、各系统的活动,使之形成一个整体。三、神经元的主要结构及特性1.人的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就是神经细胞。2.神经元的结构,一般包含哪3部分?树突:多个,短而呈树枝状分布细胞体:含有细胞核突起轴突:一条,长而少分枝——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给细胞体——将兴奋传出细胞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只是神经元吗?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支持、保护、营养和绝缘等作用胞体树突轴突突起神经末梢(轴突末梢)神经纤维神经元神经末梢髓鞘几个相关的结构名词:(1)髓鞘:是一层脂肪组织,包裹在某些神经元的轴突外,具有绝缘作用并提高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并有保护轴突的作用。髓鞘的重要性在多发性硬化症中可明显地表现出来,这是一种髓鞘功能退化的疾病。疾病会导致向肌肉传导信息的速度减慢,并最终失去对肌肉的控制。

(2)郎飞氏结:在两段髓鞘之间是无髓鞘的部分,称为郎飞氏结(nodeofRanvier),其电阻要比结间小得多。因此,在冲动传导时,局部电流可由一个郎飞氏结跳跃到邻近的下一个郎飞氏结。这种传导方式称为跳跃传导。跳跃传导方式极大地加快了传导的速度。

(3)神经纤维:轴突是胞体发出的长突起。(4)神经:有许多神经纤维被结缔组织包围而成。(5)神经末梢:一般指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终止于全身各种组织器官所形成的特有结构。神经: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裹着结缔组织膜,就成为一条神经。神经纤维结缔组织膜3、神经元的特性:一种可兴奋的细胞,可兴奋细胞的特性就是在受到刺激后能迅速发生反应。神经元的基本特性:受到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并沿轴突传送出去。电刺激产生收缩神经冲动的传播坐骨神经腓肠肌该实验说明:在刺激部位产生了神经冲动,冲动是可以传播的,当神经冲动传播到神经末梢后,再从神经末梢传到肌肉,引起肌肉收缩神经冲动是以什么形式传导的呢?四、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静息电位:外正内负探究:请设计实验探究静息状态时膜内外的电位分布。++

静息状态+-四、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极化状态反极化去极化过程复极化过程1、静息状态时,神经纤维膜处于极化状态,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2、接受刺激,去极化(极化状态被破坏),在极短时间内该处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成为反极化状态;3、神经纤维膜恢复极化状态,即复极化的过程。静息电位动作电位

细胞外液离子浓度(×10-3

mol/L)

细胞内液离子浓度(×10-3

mol/L)Na+120K+5Cl-125

Na+12K+125Cl-5A-108

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内外离子浓度为什么在神经细胞膜上会出现极化状态呢极化状态(静息电位)产生的原因:(1)神经细胞膜内外各种离子浓度不同:膜外钠离子浓度高,膜内钾离子浓度高。极化状态(静息电位)产生的原因:(2)神经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不同:

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较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小,膜内的少量钾离子可扩散到膜外,而膜内的负离子却不能扩散出去,膜外的钠离子也不能扩散进来,因而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Na+K+细胞内细胞外Na+Na+Na+Na+Na+K+K+K+K+K+K+Na+Na+K+K+Na+Na+K+Na+K+钠离子通道钾离子通道Na+K+细胞内细胞外Na+Na+Na+Na+Na+K+K+K+K+K+K+K+Na+Na+K+K+Na+Na+K+Na+钠离子通道钾离子通道动作电位是怎样产生的呢动作电位的产生和恢复(1)产生过程:刺激时,钠通道开放(钾通道关闭)。钠离子在短期内大量涌入膜内,造成了内正外负的反极化现象(2)恢复过程在很短时间内,钠通道重新关闭,钾通道开放,大量钾离子很快涌出膜外,恢复到外正内负的极化状态。恢复后的细胞内外的离子分布于兴奋前相比,有变化吗?(钠钾泵):将钠离子泵出细胞,同时将钾离子泵入细胞,属于主动转运动作电位同一位点不同时刻,膜内外的电位差。三个过程,两个状态静息状态下,细胞膜的静息电位主要与K+平衡电位有关,因此增大细胞外液Na+浓度对静息电位的影响不大。

细胞动作电位主要Na+有关,细胞外液Na+浓度增大将导致去极化时Na+内流增多,动作电位峰值升高。细胞外液Na+浓度减小将导致钠离子内流减少,动作电位峰值降低。+++++--------+++++++++++++++--------++++++++++-----++++++++-----------------++++++++------------刺激部位未刺激部位离体的神经纤维在受刺激部位与相邻部位间出现电位差,形成局部电流动作电位又是怎样传导的呢?反极化状态极化状态未刺激部位极化状态-+-------------------------------------------------+++++++++++++++++++++++++++++++++++++++++++++++++适宜刺激局部电流会刺激没有去极化的细胞膜,使之去极化,原先受刺激的部位短时间内恢复为静息电位。兴奋的传导方向请思考:兴奋的传导方向与细胞膜内局部电流方向___,兴奋的传导方向,与细胞膜外局部电流方向_________。相同相反动作电位的传导3.神经冲动传导特点:1)无衰减性:电位变化不会随着______而____2)绝缘性:两条神经纤维之间的神经冲动不会互相干扰3)双向性:从产生神经冲动部位向两边双向传导4)生理完整性:神经冲动的传导要求在结构和生理机能上都是完整的,神经纤维切断后,冲动不能通过伤口,其他的一些外界因素也会中断冲动的传导,如电流,化学因素等1.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的形式:2.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局部电流总结:从兴奋部位传向未兴奋部位5)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消耗能量吗?·····ABCDF神经纤维某一位点不同时刻动作电位示意图E·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C动作电位的传导某一时刻不同位点膜内外的电位差某时刻下一时刻下一时刻不同位点膜内外的电位差bcbcbcbcbcbcb点与c点电位相等在a处施加刺激a传至b点时,有自c向b的电流。b处为负电位

--++传至b、c之间时,无电流传至c点时,有自b向c的电流

++--传至d处时,无电流d

++++

++++

++++

++++思考,如果在神经纤维bc的正中间给予一个刺激,电表能否偏转?动作电位传导的记录方式(2010浙江理综).下图①-⑤依次表示蛙坐骨神经受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①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电位的大小与极性不同B、图②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去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极化状态C、图④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复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反极化状态D、图⑤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均处于极化状态D神经细胞之间(神经细胞与肌肉细胞之间)的兴奋传递是怎样的呢?突触的信号传递突触的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轴突末端的细胞膜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或轴突膜或肌肉细胞膜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的间隙2.突触的类型轴突-树突轴突-胞体轴突-轴突神经元与肌肉细胞之间:神经肌肉接点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P233、神经冲动在突触间的传递过程:_________的乙酰胆碱释放到突触间隙3乙酰胆碱与_________的

结合4突触后膜离子的通透性改变,产生小电位,此时不能传播5电位达到一定阈值,在肌膜上引起动作电位,肌膜上的电位由____________,变成___________6动作电位作用于肌纤维,肌肉收缩(或下一神经元)1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末端膨大叫突触小体)胞吐的方式排出2突触小泡内突触后膜外正内负外负内正乙酰胆碱(相应的)受体注意: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糖蛋白)注意本块内容以兴奋性递质的一种乙酰胆碱为例进行介绍化学递质特异性受体突触后膜6、突触传递的特点5、突触传递过程中的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单向传递:速度较慢(突触延搁):对某些药物敏感由于化学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神经递质的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需要一定的时间

1、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A.a和b处B.a、b和c处C.b、c、d和e处D.a、b、c、d和e处C注意:神经冲动在同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而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突触结构简图:兴奋传导与传递方向:1)递质供体:2)递质移动方向:3)递质的接收:5)递质作用:4)递质的类型及化学本质:轴突神经末梢内的突触小泡突触小泡→突触前膜(释放化学递质)→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单向传递)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蛋白,嵌在细胞膜内的蛋白质分子,有专一性,能识别特定的递质,并与之结合而产生相应的生理效应,改变细胞膜对某些离子的通透性。使另一个神经元(有时是肌细胞)兴奋或抑制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递质不是蛋白质,但它也是信号分子课本P244.关于递质6)

递质的去向: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迅速分解或被重新吸收到突触前膜中等,为下一次做好准备。因此,一次神经冲动只能引起一次递质释放,产生一次突触后电位变化。思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