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内蒙古乌兰察布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_第1页
2020年内蒙古乌兰察布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_第2页
2020年内蒙古乌兰察布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年考试真题——2023年最新整理《《《《《《》》》》》》历年考试真题——2023年最新整理《《《《《《》》》》》》历年考试真题——2023年最新整理《《《《《《2020年内蒙古乌兰察布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1.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教训,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历史上称这一盛世局面为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2.1420年,北京城基本建成。其中紫禁城建筑总面积16万余平方米,有各类殿宇等近9000间,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它的主要设计者是 ()A.李春 B.毕昇 C.沈括 D.蒯祥3.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4.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为此,他们进行的实践活动 ()A.加速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B.有利于救亡图存和社会进步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5.某历史学习论坛拟开展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根据表1提供的资源,判断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 ()表1资源名称视频《秋收起义》《建军大业》图片《八七会议旧址》《井冈山会师》文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伟人毛泽东》A.国共两党合作 B.北伐胜利进军C.工农武装割据 D.工农红军长征6.1937年11月28日,伦敦《泰晤士报》报道:“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这则报道记述的会战是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7.1953年春,河南安阳县一个村的18户贫下中农组织起来进行生产。一些富裕户讽刺地说:“没有见过鸡毛能上天!”18户农民誓不向困难低头,坚持“非叫鸡毛上天不行!”他们经过一年齐心协力的苦干,实现了“鸡毛也能绕天飞”的奇迹。这说明当时()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 B.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效果 D.包产到户改革成就8.雅典执政官伯利克里曾说:“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的榜样。因为行政权不是掌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多数人手中”。雅典成为“邻人榜样”是因为()A.商业繁荣 B.开疆拓土 C.文化教育 D.民主政治9.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小麦、燕麦等农作物和橄榄、葡萄等水果引入美洲,美洲的特产玉米、甘薯、花生、南瓜等也流向世界各地。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A.形成了跨洋的“三角贸易” B.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萌芽C.推动了全球物种的大交换 D.使美洲成为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10.图1是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示意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 ()A.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 B.全部政权归属苏维埃C.国际工人运动兴起 D.苏德战场出现转折二、非选择题:本题3个小题,共3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材料一——摘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1)指出材料一中图2到图3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种历史发展趋势形成的原因。(4分)材料二康熙帝不仅是“康乾盛世”的开拓者,更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通过平定地方叛乱和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实现了对全国的统治。我国辽阔的疆域版图在清朝前期基本奠定。——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康熙帝维护国家统一的两例史实。(2分)材料三表2史实历史意义A“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极大地激发了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中国人民抱定了“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决心,历经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B1941年后,日本投入陆军总兵力的80%用于侵华,而用于南太平洋战场的陆军只有10个师团,不及侵华兵力的20%。一直到1945年,拥有100余万兵力的日本陆军主力派遣军,在中国军民多年的打击消耗和最后的全面反攻下,不得不在中国放下武器,无条件投降。C1945年4月,中国同美国、英国、苏联共同发起旧金山会议,共商建立联合国。随着《联合国宪章》正式出台,中国成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摘编自《中国抗日战争史》等(3)根据材料三的史实,分别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3分)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材料一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在英国正式通车,陆地交通从此迈进了铁路时代。兴建铁路的热潮很快波及欧洲大陆和北美,进而蔓延到欧美国家的殖民地和附属国,铁路使得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摘编自王民同《英国工业革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陆地交通迈进铁路时代的标志性事件,并简述其历史意义。(3分)材料二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领域的重大成就。人们在用内燃机驱动火车和轮船的同时,还以内燃机为动力,研制成功了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全世界交通运输业有了迅猛发展,世界铁路的总长度成倍增长。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迅速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摘编自高中历史必修Ⅱ(2)有人认为,“内燃机的发明在交通运输领域内引发了一场变革”。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3分)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国家投入巨额资金,加快铁路建设。中国铁路坚持自主创新,系统掌握了时速250公里和时速350公里及以上速度等级的高速铁路成套技术。按照国务院制定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预计到2020年底,我国铁路营业总里程将达到14.6万公里,覆盖大约99%的20万人口及以上城市。其中,高铁(含城际铁路)大约3.9万公里,中国高铁将继续领跑世界,助力全面小康社会美好蓝图的实现。——摘编自“学习强国”2020年两会专题(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高铁将继续领跑世界”的原因。(3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1917年,美国和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战争结来后,战胜国在1919年和1921—1922年分别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与会各国缔结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在全球范围内确定了新的国际秩序。——摘编自黄安年《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订的条约,并分别说明会议对中国的影响。(5分)材料二随着战时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的扩张,美国追求世界霸权的野心急剧膨胀。美国把欧洲看作全球战略的重点和遏制苏联扩张的第一线,而尚未复苏的西欧各国也需要美国的援助。美国以“大救星”的面貌拯救了西欧。——精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拯救”西欧的原因。(3分)材科三冷战结束后,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是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成为大多数国家的要求。中国、美国等国以及欧盟致力于发展经济,力争增强经济实力,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摘编自统编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当前形势,围绕建立21世纪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简述中国、美国以及欧盟的不同态度。(4分)

答案解析一、1.【答案】C【解析】考查点:贞观之治。解题思路:由材料“唐太宗……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可见与唐太宗开创的盛世有关。结合所学,“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的清明政治,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故C符合题意;“文景之治”是西汉时期的汉文帝和汉景帝开创的盛世,“光武中兴”是东汉光武帝刘秀开创的盛世,“开元盛世”是唐玄宗开创的盛世,排除ABD。故选C。【考点】贞观之治2.【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蒯祥是明代工程设计师,在他的主持下,1420年,北京城基本建成,其中紫禁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故D符合题意;李春是隋代桥梁设计师,故A不符合题意;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故B不符合题意;沈括是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虎门条约》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3年10月8日,清朝钦差大臣耆英、英国驻华全权公使璞鼎查各自代表两国政府在广东虎门签订《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又称《虎门条约》。《虎门条约》主要内容:一、片面最惠国待遇,中国“有新恩施及各国,应准英人一体均沾”。二、准许英人在五口租地造屋,永久居住。《南京条约》是1842年签订,《望厦条约》、《黄埔条约》是1844年签订。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虎门条约》4.【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康有为发起戊戌变法运动,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张謇主张实业救国,三个人从不同的角度试图挽救民族危亡和社会的进步,B正确;张謇的“实业救国”与“加速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不符,排除A;康有为、孙中山、张謇三人的实践活动都与“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不符,排除C;孙中山的实践活动“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排除D。故选B。5.【答案】C【解析】考查点:工农武装割据。解题思路:分析表中的提供的资源,反映的是国民革命失败后,国共关系破裂,中国共产党独立探索中国革命的实践与理论成果。结合所学,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故排除AB,C符合题意;材料与红军长征无关,排除D。故选C。【考点】工农武装割据6.【答案】A【解析】考查点:淞沪会战。解题思路:由材料“1937年11月28日”“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结合所学,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的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期间中日双方以上海为中心的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之一,故A符合题意;1938年1月至5月的徐州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在以江苏省徐州为中心的一次大规模防御战役,排除B;1038年5月到10月的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排除C;1941年12月到1942年1月的第三次长沙会战时以中国第九战区为主的部队在湖南省长沙地区对日本侵略军进行的一次防御战役,排除D。故选A。【考点】淞沪会战7.【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和材料“1953年……贫下中农组织起来进行生产……”可知,组织起来建立合作社,从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体现了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故B符合题意;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是在1956年,故A不符合题意;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人民的积极性,故C不符合题意;包产到户改革的成就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8.【答案】D【解析】考查点:雅典的民主政治。解题思路:材料“行政权不是掌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多数人手中。”是说雅典政体的优势。结合所学,古希腊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伯利克里当政时期,男性公民普遍参政,古代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故雅典成为“邻人榜样”是因为民主政治,D符合题意;材料涉及的是雅典政体优势,没有涉及商业经济、对外关系和文化教育等,故排除ABC。故选D。【考点】雅典的民主政治9.【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和材料“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小麦、燕麦等农作物和美洲的特产玉米,甘薯、花生、南瓜等传向世界各地,而橄榄、葡萄等水果引入美洲”,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世界各大洲之间的物种交换,丰富了世界人民的物质生活,C正确;“三角贸易”主要是欧洲殖民者掳掠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但题干没有体现,A排除;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源,而不是影响,B排除;新航路开辟后,欧洲逐渐成为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D排除。故选C。10.【答案】A【解析】考查点:十月革命。解题思路:依据题干关键信息“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可知,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起义者迅速占领彼得格勒火车站、中央发电站、电话总局和国家银行等站略要点,7日晚,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为信号,工人、士兵向冬宫发起了猛烈进攻。次日凌晨,起义者攻克临时政府盘踞的最大据点——冬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这次起义又称为“十月革命”,列宁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是十月革命后采取的措施,与图片信息不符,排除;C项国际工人运动兴起是在19世纪出现,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苏德战场出现转折发生在二战时期(1939—1945年),排除。故选A。【考点】十月革命二、11.【答案】(1)发展趋势:国家由分裂到统一。原因:各诸侯国人民希望结束战乱: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商鞅变法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秦王嬴政招募各国人才,积极策划统一大计。(2)史实:平定噶尔丹叛乱;平定扰乱地方的准噶尔蒙古势力;雅克萨战役,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收复台湾;册封格鲁派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3)赢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彻底洗刷了民族耻辱;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解析】(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图片可知,由分裂到统一。根据所学可知,原因有,各诸侯国人民希望结束战乱,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商鞅变法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秦王赢政招募各国人才,积极策划统一大计。(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康熙帝……通过平定地方叛乱和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实现了对全国的统治。我国辽阔的疆域版图在清朝前期基本奠定”可知,史实有,平定噶尔丹叛乱,平定扰乱地方的准噶尔蒙古势力,雅克萨战役,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收复台湾,册封格鲁派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示意图可知,中国坑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来敌人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国家地位得到提高。12.【答案】(1)标志性事件: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火车机车)成功运行。历史意义: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2)理由: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等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3)原因: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国家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国家制度保障);技术上不断创新等。【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一关键信息“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在英国正式通车,陆地交通从此迈进了铁路时代”分析可知,陆地交通迈进铁路时代的标志性事件是蒸汽机车(火车机车)成功运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拖着车厢载着450名乘客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随后,英国掀起投资建设铁路的狂潮。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第(2)题,依据材料二关键信息“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领城的重大成就”分析可知,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在交通运输领域内引发了一场变革。据材料“人们在用内燃机驱动火车和轮船的同时,还以内燃机为动力,研制成功了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迅速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分析可知,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等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地便利。因此人们认为“内燃机的发明在交通运输领城内引发了一场变革”。第(3)题,依据材料三关键信息“20世纪90年代,国家投入区额资金,加快铁路建设”分析可知,“中国高铁将继续领跑世界”的原因是国家政策支持和资金大量投入;据材料“中国铁路坚持自主创新,系统掌握了时速250公里和时速350公里及以上速度等级的高速铁路成套技术”分析可知,“中国高铁将继续领跑世界”的原因是技术上的不断创新;此外,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