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课件_第1页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课件_第2页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课件_第3页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课件_第4页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与病解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防病原学12003年4月16日WHO:SARS的病原并命名为SARS冠状病毒——SARS-associatedcoronavirus,SARS-CovSARSCoV属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为有包膜病毒,直径多为60~120nm病毒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约30000核苷酸组成

基因组从5′到3′端依次为:5′多聚酶SEMN3′病原学2S蛋白负责细胞的黏附、膜融合及诱导中和抗体

病毒在细胞质内增殖,由RNA基因编码的多聚酶利用细胞材料进行RNA复制和蛋白合成,组装成新病毒并出芽分泌到细胞外

利用VeroE6或Vero(绿猴肾细胞)细胞很容易对SARSCoV进行分离培养

猴-动物模型病原学4大多数情况下,SARSCoV感染时,人体免疫系统能够激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并逐渐控制感染、清除病毒

SARSCoV可以直接侵犯免疫系统多数SAR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而CD+3、CD+4、CD+8T淋巴细胞较正常人明显降低,病情越重,T淋巴细胞计数下降越明显。SARS患者恢复后,T淋巴细胞的数量和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病原学5SARSCoV核酸在症状出现后5天可从鼻咽抽取物中检出,第10天达高峰,然后降低

N蛋白能诱发较强的免疫反应可用于抗体检测发病后1周,IgM开始产生,最多可持续3个月;7~10天IgG开始产生,1个月左右抗体滴度达到高峰并全部阳转,至患者恢复后6个月仍持续高水平病原学6SARS是一种新发疾病,人群普遍易感流行病学资料表明,SARSCoV主要引起显性感染,尚缺少亚临床感染的证据本次SARS流行后,并未在人群中形成免疫保护屏障,人群仍普遍易感检测患者血清中SARSCoV特异性抗体有助于临床诊断

流行病学2已有本病的病原可能来源于动物的报道,并在果子狸、山猪、黄猄、兔、山鸡、猫、鸟、蛇、獾等多种动物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或血清学检测获得阳性结果

流行病学3传播途径飞沫传播

SARS经空气传播的主要方式,是SARS传播最重要的途径。气溶胶传播是经空气传播的另一种方式接触传播另一种重要的传播途径目前尚不能排除经肠道传播的可能性尚无经过血液途径、性途径和垂直传播的流行病学证据,但在预防中均不可以掉以轻心

流行病学5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但儿童感染率较低SARS症状期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是SARS的高危险人群感染SARS病原后,已证实可以产生体液免疫,已有观察到发病6个月时血清抗SARSCoVIgG仍呈强阳性的报道,但其持续时间及其对机体的保护作用,以及流行病学意义均有待深入研究。细胞免疫状况目前仍无明确报道

SARS疫情概况WHO网站(15August2003):2002年11月-2003年8月5日,29个国家报告临床诊断病例病例8422例,死亡916例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共发病7748例,死亡829例(分别占全球总数的91.3%和89.5%),病死率为10.7%28个国家发病674例,死亡87例(分别占全球总数的8.7%和10.5%),病死率为12.9%地区分布特点表明远距离传播,而不是沿陆地交通蔓延远程传播通过飞机、火车等,传染源可迅速流动任何地区都可能出现疫情加强监测,及时发现疫情分类指导时间分布特点发现首例时间广东首例为2002年11月份高峰广东:2003年2月上中旬其余省市持续1-2周持续时间广东:迁延时间较长北京上升快,下降快职业构成全国报告临床诊断病例中医务人员996例,约占18.8%,居第一位其他主要职业依次为离退人员(10.44%)、工人(8.95%),公务人员(8.85%)、家务及待业人员(8.46%)、学生(8.21%)流行病学6死亡病例分布特点:2002~2003年流行中,我国SARS的死亡率为0.024/10万,病死率为7%老年人所占比例较大(60岁以上患者的病死率为11%~14%,其死亡人数约占全部死亡人数的44%)随着年龄增加,病死率也增加合并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肺气肿及肿瘤等疾病的患者病死率高

临床分期早期病初的1~7天。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38℃,X线胸片肺部阴影在发病第2天即可出现进展期病程的8~14天,发热及感染中毒症状持续存在,肺部病变进行性加重,X线胸片检查肺部阴影发展迅速,且常为多叶病变。少数患者(10%~15%)出现ARDS而危及生命。恢复期

进展期过后,多数患者经2周左右的恢复,可达到出院标准,肺部阴影的吸收则需要较长的时间。少数重症患者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遗留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肺弥散功能下降,但大多可在出院后2~3个月内逐渐恢复。

实验室检查1

外周血象: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或降低;常有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胸部影像检查:病变初期肺部出现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磨玻璃密度影,少数为肺实变影。阴影常为多发和/或双侧改变,并于发病过程中呈进展趋势,部分病例进展迅速,短期内融合成大片状阴影

必须定期进行胸部X线影像学复查,以观察肺部病变的动态变化情况

胸片动态变化早期为小片状影像,病变初期发展期范围迅速扩大,呈单侧肺多发病变,或为两肺多发或弥漫影像。若病变在局限影像出现后很快吸收,未形成单侧或双侧肺内的多发弥漫影像,这与SARS的一般表现不符,应考虑为一般细菌性肺炎或其他非典型肺炎

病程7天病程9天病程12天病程15天病程26天实验室检查2特异性病原学检测

SARSCoV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发病10天后采用IFA,在患者血清内可以检测到SARSCoV的特异性抗体(若采用ELISA,则在发病21天后)。从进展期至恢复期抗体阳转或抗体滴度呈4倍及以上升高,具有病原学诊断意义

SARSCoVRNA检测:准确的SARSCoVRNA检测具有早期诊断意义。采用RTPCR方法,在排除污染及技术问题的情况下,从呼吸道分泌物、血液或粪便等人体标本中检出SARSCoV的RNA,尤其是多次、多种标本和多种试剂盒检测SARSCoVRNA阳性,对病原学诊断有重要支持意义

超高倍显微镜(复兴)附荧光分析仪阳性病例实验结果演示(IIF法):

某男,37岁,进行血清的SARS-CoV-IgG检测结果显示为强阳性,即可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明亮的黄绿色荧光(图1)。追踪其病史,此人为SARS恢复期患者。图2为SARS-CoV-IgG阴性对照,荧光显微镜下为红色荧光。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和体征、一般实验室检查、胸部X线影像学变化,配合SARS病原学检测阳性,排除其他表现类似的疾病,可以作出SARS的诊断具有临床症状和出现肺部X线影像改变,是诊断SARS的基本条件

对病情演变(症状,氧合状况,肺部X线影像)、抗菌治疗效果和SARS病原学指标进行动态观察,对于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流行病学史若患者在近2周内有与SARS患者接触,尤其是密切接触历史;或患者为与某SARS患者接触后的群体发病者之一;或患者有明确的传染他人,可以认为该患者具有SARS的流行病学依据对于2周内曾经前往或居住于目前有SARS流行区域的就诊患者,应警惕其患SARS的可能性当患者就诊时尚无流行病学依据或依据不充分时,必须动态追踪后向性的流行病学依据

流行病学方面有明确支持证据和能够排除其他疾病,是能够作出临床诊断的最重要支持依据临床诊断对于有SARS流行病学依据,有症状,有肺部X线影像改变,并能排除其他疾病诊断者确定诊断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若分泌物SARSCoVRNA检测阳性,或血清SARSCoV抗体阳转,或抗体滴度4倍及以上增高疑似病例对于缺乏明确流行病学依据,但具备其他SARS支持证据者,可以作为疑似病例,需进一步进行流行病学追访,并安排病原学检查以求印证对于有流行病学依据,有临床症状,但尚无肺部X线影像学变化者,也应作为疑似病例。对此类病例,需动态复查X线胸片或胸部CT,一旦肺部病变出现,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前提下,可以作出临床诊断医学隔离观察病例

对于近2周内有与SARS患者或疑似SARS患者接触史,但无临床表现者,应自与前者脱离接触之日计,进行医学隔离观察2周

分诊类别及相应处理方式

不是SARS者可以排除SARS诊断,进入正常诊疗程序不像SARS者但尚不能绝对排除。安排医学隔离观察。可采用居家隔离观察并随诊的形式疑似SARS者(suspectedcase):综合判断与SARS有较多吻合处,但尚不能作出临床诊断。留院观察,收入单人观察室临床诊断者(probablecase):基本定为SARS病例,但尚无病原学依据。收至SARS定点医院,但为避免其中少数非SARS者被交叉感染,需置单人病房确定诊断者(diagnosedcase):在临床诊断基础上有病原学证据支持。收至SARS定点医院,可置多人病房鉴别诊断

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流感)、一般细菌性肺炎、军团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真菌性肺炎、艾滋病和其他免疫抑制(器官移植术后等)患者合并肺部感染、一般病毒性肺炎是需要与SARS进行鉴别的重点疾病

其他:肺结核、流行性出血热、肺部肿瘤、非感染性间质性肺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血管炎、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等

若规范地进行抗菌治疗后无明显效果,有助于排除细菌或支原体、衣原体性肺部感染

重症SARS的诊断标准呼吸困难,成人休息状态下呼吸频率≥30次/min,且伴有下列情况之一。(1)胸片显示多叶病变或病灶总面积在正位胸片上占双肺总面积的1/3以上;(2)病情进展,48小时内病灶面积增大超过50%且在正位胸片上占双肺总面积的1/4以上出现明显的低氧血症,氧合指数低于300mmHg出现休克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治疗1

目前尚缺少针对病因的治疗

临床上应以对症支持治疗和针对并发症的治疗为主在目前疗效尚不明确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免多种药物(如抗生素、抗病毒药、免疫调节剂、糖皮质激素等)长期、大剂量地联合应用治疗2一般治疗与病情监测

卧床、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避免用力和剧烈咳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般早期给予持续鼻导管吸氧。监测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SpO2)。定期复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电解质、肝肾功能、心肌酶谱、T淋巴细胞亚群(有条件时)和X线胸片

治疗2对症治疗

解热镇痛药。高热者给予冰敷、酒精擦浴、降温毯等物理降温措施。儿童禁用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咳嗽、咯痰者可给予镇咳、祛痰药有心、肝、肾等器官功能损害者,应采取相应治疗腹泻患者应注意补液及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治疗3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目的:抑制异常的免疫病理反应,减轻全身炎症反应状态,减轻肺的渗出、损伤,防止或减轻后期的肺纤维化应用指征如下:(1)严重的中毒症状:持续高热不退,经对症治疗3天以上最高体温仍超过39℃;(2)

胸片显示多发或大片阴影,进展迅速,48小时之内病灶面积增大>50%且在正位胸片上占双肺总面积的1/4以上;(3)达到急性肺损伤或ARDS的诊断标准。具备以上指征之一即可应用。治疗4成人推荐剂量相当于甲泼尼龙80~320mg/d根据病情及个体差异进行调整当临床表现改善或胸片显示肺内阴影有所吸收时,逐渐减量停用。一般每3~5天减量1/3,通常静脉给药1~2周后可改为口服泼尼松或泼尼松龙一般不超过4周,注意副作用治疗5抗病毒治疗免疫治疗抗菌药物的使用一是用于对疑似患者的试验治疗,以帮助鉴别诊断;二是用于治疗和控制继发细菌、真菌感染

心理治疗重症SARS的治疗

加强动态监护ICU呼吸支持治疗无创伤正压机械通气(NPPV)有创正压机械通气休克、MODS治疗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临床营养支持

预防和治疗继发感染

预防与控制

防治总则

SARS已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法定传染病进行管理,是需要重点防治的重大传染病之一要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采取以管理传染源、预防控制医院内传播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努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强调就地隔离、就地治疗,避免远距离传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