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旅游地理第三章旅游规划 第3章第3节_第1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旅游地理第三章旅游规划 第3章第3节_第2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旅游地理第三章旅游规划 第3章第3节_第3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旅游地理第三章旅游规划 第3章第3节_第4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旅游地理第三章旅游规划 第3章第3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旅游规划1.了解旅游规划的目标。2.掌握旅游规划的组成要素,理解这些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3.了解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初步学会对旅游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设计。(难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旅游规划的目标和组成要素阅读教材P70-P71,完成下列问题:1.旅游规划的目标(1)确保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①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对旅游资源保护的基础之上。②严格保护旅游资源,协调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2)保护和营造旅游资源的个性①必须使旅游资源的个性和景区的总体形象相适应。②景区规划要注意做好的工作a.研究旅游区的历史文化格局。b.设计保护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可行性方案。c.营建高雅的旅游环境。(3)加强法制建设,提高管理水平我国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十分重视,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旅游资源和历史文物保护的法规与制度。2.旅游规划的组成要素旅游是一项涉及多个行业的经济活动,旅游规划需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一般来说,旅游规划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旅游吸引物和活动:包括能吸引游客的一切自然、文化资源和与旅游相关的活动。(2)住宿设施:包括宾馆、饭店、汽车旅馆、野营地等。(3)其他旅游设施和服务:包括旅行社、旅游信息服务、餐馆、旅游纪念品商店、银行、医疗保健、公共安全、邮政服务等。(4)交通条件:包括进出旅游区和旅游区内部的交通。(5)其他基础设施:包括供水、供电、污水与垃圾处理、排水系统以及通信网络等。(6)社会因素:包括市场营销计划和促销方案、相关的立法和法规、旅游组织机构、招商引资措施、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公众对旅游业认识的计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填空:(1)旅游规划的核心工作是________,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是________。(2)旅游规划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提示】(1)旅游规划目标的确定保护旅游资源(2)旅游吸引物和活动住宿设施其他旅游设施和服务交通条件其他基础设施社会因素教材整理2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阅读教材P72,完成下列问题:旅游规划的主体主要包括:1.旅游区划:区划原则、区划等级、景区结构。2.景区建设:景区现状、主题定位、功能定位、景观设计。3.市场策划:形象设计、市场定位、宣传营销、产品策划、路线设计、节事活动。4.产业要素: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餐饮、旅游购物、旅游娱乐、旅游交通。5.支持系统:建设资金、基础设施、信息系统。6.保障体系:旅游管理、人力资源、政策法规、环境保护、旅游教育。正误判断:(1)形象设计与路线设计属于旅游规划中景区建设方面的内容。()(2)在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中,基础建设属于产业要素。()(3)景区结构属于旅游区划。()【提示】(1)×形象设计与路线设计属于市场策划。(2)×基础建设属于支持系统。(3)√旅游区划包括区划原则、区划等级和景区结构。[质疑·手记]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疑问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疑问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疑问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旅游规划的目标和组成要素[合作探讨]旅游规划是一个地域综合体内旅游系统的发展目标和实现方式的整体部署过程。旅游规划的目标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确保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二是保护和营造旅游资源的个性,三是加强法制建设,提高管理水平。旅游是一项涉及多个行业的经济活动,旅游规划需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这些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探讨1:为什么要确保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提示】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对旅游资源保护的基础之上。探讨2:为什么要保护和营造旅游资源的个性?【提示】旅游资源的个性,是其魅力长存的关键。探讨3:为什么旅游规划中要加强法制建设?【提示】旅游开发中的环境立法和相关政策、法制的制订是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探讨4:旅游规划的组成要素是孤立的吗?【提示】不是。旅游规划的组成要素是在国际、国内旅游市场以及当地居民对旅游景点、设施、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利用的框架中来考虑的。所有这些要素都与自然、文化和社会经济环境相联系并对其产生影响。它们存在于自然、文化和社会经济环境之中,是自然、人文环境中对国际、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群体的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那一部分资源。[核心点击]1.旅游规划的目标及其内在关联性具体体现如下:2.利用“规划之鹰”形象记忆旅游规划的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该图形象直观地表现了旅游规划的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它把旅游目的地的起飞视如雄鹰之飞翔,鹰头是旅游资源和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活动;鹰要飞翔,要靠左右两只翅膀,左翼是交通条件和其他基础设施;右翼是住宿设施、其他旅游设施和服务;当地的社会因素相当于鹰尾,影响着它的飞翔速度和方向。在鹰的前方是客源市场,鹰会朝着那个方向飞翔。最后,在鹰的上下左右围绕着它的大气就是旅游目的地发展需要的自然、文化和社会经济环境。[体验评价]1.某开发商要在海边建疗养中心,计划在图中的A、B、C三个区域中选址。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疗养中心最好建在A、B、C中的哪个区域?你选择的理由是什么?(2)据图中信息分析,该地旅游发展的条件和旅游特色是什么?【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C处附近有温泉、靠近国家森林公园,距海滨近;临近公路,交通便利;C区域主要是荒地,建疗养院不会破坏风景,也不占用好地。第(2)题,根据旅游资源评价的条件,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回答。【答案】(1)C区域。A区域是沙滩,这是海滨主要景区和游人活动主要区域。B区域是林地,它是海与陆的边缘地带,既有保护沙滩的作用,又是海滨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C区域是荒地,所以,在C处建疗养中心,既不破坏海滨风景,也不占用好地,附近有温泉又离海较近且紧靠公路,便于交通出行以及人们欣赏海景和休养健身。(2)条件:有优美的海滨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温泉、国家森林公园等资源,集群性好,游览价值高,有公路通过,交通便利。旅游特色:海滨风光、观光度假、康体娱乐等。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合作探讨]千泉湖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天山山脉为它提供了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湿地植被面积1300多公顷,水域面积330多公顷。湖边一望无际的芦苇丛中,有大小泉眼三千多个。万亩水波芦苇成帐,水道纵横,各类水生植物郁郁葱葱;湖面上碧波荡漾,岛屿点点……能见白鹭亮翅,成双成对的鸬鹚觅食;偶有惊吓,水中的鸟群顿时群起腾飞,齐鸣空中。千泉湖北岸,有60多公顷保护完好的平原原始次生林,桦树、灌柳、沙枣、红柳等林木生机勃勃。探讨1:结合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请你谈谈怎样规划建设千泉湖景区。【提示】突出湿地的特色;遵循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景观的规划建设与旅游景区的地理环境和谐统一;开发时要维护生态平衡,使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探讨2:千泉湖可规划建设哪些项目?【提示】建设水上乐园,开辟观光码头、垂钓区及水鸟观赏区;建设游泳馆;建设千泉湖民俗度假村。探讨3:旅游景区规划设计中的重中之重是什么?【提示】对景区中景点的规划设计最为重要,根据景点区位、开发性质和规律,规划设计旅游交通和各项服务设施。探讨4:旅游规划的意义是什么?【提示】旅游规划是旅游发展的纲领和蓝图,它通过旅游资源开发和景点建设来合理发展旅游业,包括对住宿、餐饮、娱乐、交通等设施的开发顺序、发展规模与水平、空间布局等进行合理的规划,可以避免旅游风险,保障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核心点击]景区规划时主要内容包括旅游区划、景区建设、市场策划、产业要素、支持系统和保障体系六个方面,具体内容如下图所示:[体验评价]阅读材料,完成2~3题。在西安的十二五规划中,计划把西安打造成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为此不同的旅游专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观点一: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张辉深入了解了西安旅游业后,开出这样的方子:西安不缺景区,缺“街区”。想要留住游客,就必须有功能各异的旅游文化街区,这是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的主要条件。观点二: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德谦建议:由于近几年西安兴建的主题公园多为被动的静悄悄的展示,缺乏一种动态的展示。这样的展示,只能吸引游客上门一次,无法做到再次上门。因此西安的主题公园应该通过各种活动、表演形式“活”起来,让游客去8次都不嫌烦。2.下列有关西安的街区与主题公园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①街区的建筑应凸显欧美风格,饮食应按照欧美的习惯,以吸引欧美游客②街区应充分体现中国的民俗美食和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以吸引国外游客③主题公园活动不必考虑不同国家的游客需求④主题公园展示的活动,应以中国传统的艺术文化活动为主,且与游客的互动性强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④ D.②④3.为把西安打造成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进行旅游规划时应考虑()①分析客源市场时,应着重分析国际性的客源市场,了解国外游客的需求②策划旅游产品,应凸显中国的民族文化艺术元素③应找准西安的特色与优势,通过国际宣传,扩大西安的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④规划与建设优良的服务设施,改造部分古建筑风格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第2题,街区建设应凸显中国的民族特色,这是吸引国外游客的关键;主题公园的活动也应体现我国的民族文化,但一些活动应考虑不同国家游客的不同需求。第3题,把西安打造成国际旅游城市,就要分析国外客源市场。为吸引外国游客,就应体现中国文化特色;加大宣传,扩大西安的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不应破坏古建筑的历史风貌。【答案】影响旅游规划的因素[合作探讨]探讨1:图中哪一要素体现了旅游活动的客体?【提示】旅游吸引物和活动。探讨2:进行旅游交通规划时,能否仅考虑旅游区内部的交通条件?【提示】不能。进行旅游交通规划时,既要考虑旅游区内部的交通条件,又要考虑旅游区外部的交通条件。探讨3:组成旅游规划六要素中的住宿设施应属于旅游活动三要素中的哪一要素?【提示】旅游服务业。[读图指导]1.由图可知影响旅游规划的因素有旅游吸引物和活动、住宿设施、其他旅游设施和服务、社会因素、其他基础设施、交通条件等六个方面。2.这六个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体验评价]4.下列旅游规划组成要素对应正确的是()A.旅游吸引物和活动——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B.住宿设施——宾馆、野营地C.交通条件——通信网络D.社会因素——医疗保健【解析】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属于社会因素;通信网络属于其他基础设施;医疗保健属于其他旅游设施和服务。【答案】B[课堂·小结]对点训练1旅游规划的目标和组成要素1.2016年5月1日,某市24家公园首次免费开放,有人对其中的A、B两家公园进行了调查。读表并回答下列问题。公园名称面积(×104米2)餐厅面积(米2)厕所蹲位(个)设计日容量(万人)高峰时段人数(万人)日总人数(万人)A125300010051020B50150040235(1)请以高峰时段人数计算5月1日A公园的游客人均面积:________米2/人;游客人均餐厅面积:________米2/人;每厕所蹲位的服务人数:________个/人。(2)根据上述表格,请分析公园免费开放产生的问题,试举两例,并分析其原因。(3)针对上题列举的一个问题,请你从以下各角度分别提一项改进措施。从旅游者自身的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公园管理的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政府决策的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第(1)题,考查从表格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2)题,根据材料中提到的公园面积、餐厅面积、厕所蹲位等具体情况分析可能产生的问题及其主要原因。第(3)题,为开放性题目,但必须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说明其改进措施。【答案】(1)1000(2)公园人满为患;餐厅拥挤;用厕困难。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游客人数超过了设计标准。(3)不盲从;遵守秩序加强宣传;加强管理增加开放公园数量;增加开放次数;加强宣传引导;加强宏观管理对点训练2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2.下图为“我国台湾岛中部山区某乡村旅游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该地发展乡村旅游的有利条件。(2)根据图中所示乡村观光点,你认为旅游区内可以开展哪些参与性的旅游活动?【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从资源价值、地理位置与交通、客源市场及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评价。该地位于我国台湾岛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农业旅游资源种类多;公路等交通便利;位于日月潭和阿里山之间,地域组合状况好,客源稳定。第(2)题,联系当地的生产生活特点、民俗民风等方面,把当地的特色活动开发为旅游资源,旅游者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身体状况参与其中。【答案】(1)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农业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位于阿里山和日月潭两大著名景区之间,客源较稳定;交通方便,通达性好。(2)茶、果、蔬等采摘;插花;垂钓;酿酒;动物饲喂等。我还有这些不足:(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课下提升方案:(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业分层测评(九)(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读“我国某地地理景观图”,完成1~2题。1.该地可供开发的旅游项目有()①登山探险②地质考察③野营狩猎④园林观赏⑤民俗文化A.①②③ B.③④C.①②⑤ D.④⑤2.由于旅游业发展的需要,该地拟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一处建造宾馆,最佳地点是()A.甲 B.乙C.丙 D.丁【解析】图中有雪峰、石林、傣家竹楼,可以发展登山探险、民俗文化、地质考察。宾馆建在丁地,少占农田,靠近公路,最主要的是离旅游项目不远。【答案】下图为“a城到d城之间的高速公路建设规划示意图”。规划设计走向有甲、乙两个方案,经过比较分析,最终选择按乙方案建设,线路总长千米,建设费用31亿元,比甲方案的预算费用多5亿元,长度多7千米。根据下图及相关信息,回答3~4题。3.图中高速公路建设选择乙方案,其原因可能是()①单位距离建设成本低②沿河谷走向自然障碍小③促进沿线地区城镇发展④保护重点风景名胜区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4.c地建休闲度假区最有利的区位条件是()A.环境承载量大,旅游配套设施好B.环境优美,旅游配套设施好C.环境承载量大,交通便捷,靠近市场D.环境优美,交通便捷,靠近市场【解析】第3题,从图中看,甲、乙两方案中,乙弯曲,距离长。由图可知甲方案经过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会对其造成破坏;且甲方案经过城镇少,乙方案经过城镇多,高速公路能带动沿线城镇经济的发展。第4题,c地靠近国家风景名胜区,环境优美;高速公路建成后,c地靠近铁路、高速公路,交通便捷;距大中城市较近,市场广阔。【答案】5.拉萨市有着1300年的悠久历史,名胜古迹众多,山河壮丽,风景迷人,是具有高原和民族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拉萨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该城市规划的总原则是“城中限高,城外限宽”。简要分析拉萨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并从地理学角度为拉萨城市规划总原则提供依据。【解析】拉萨位于青藏高原,独特的高原雪山景观、宗教文化和少数民族风俗非常有魅力,吸引众多的游客前往。由于拉萨位于河谷中,受地形限制只能沿河谷延伸,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应保持城市的特殊风貌,不能建设高层建筑。【答案】独特的雪域高原自然风光;独特的宗教文化;独特的少数民族风俗;独特的历史文化。沿河谷分布,受地形限制,所以“限宽”;保持城市特殊风貌,所以“限高”。[能力提升]6.读“我国某村镇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为发展当地旅游业,该村镇计划修建一条公路,图中A和B两条线路各有利弊,试加以分析。(2)若该村镇计划发展一些旅游规划项目,你觉得可发展哪些项目?(3)该村镇在制订旅游开发建设规划时应注意什么问题?【解析】第(1)题,村镇公路的选线要求:线路短,成本低;多经过居民点(景点);少占用质量好的耕地。第(2)题,该村镇有湖泊,可发展水上旅游项目;又由于是傣族故乡,故可发展风土民情游,还可以发展农业生态游等。第(3)题,该区自然生态脆弱,开发不合理易造成生态破坏,同时规划旅游规模时要注意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答案】(1)A线路较短,建设成本较低,但占用耕地较多。B线路较长,会增加成本,但节约耕地,且景点连接较好。(2)发展风土民情游,农业生态游,开发水上游览项目等。(3)旅游活动的规模要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该地有石林、高地,环境脆弱,开发不合理易造成生态破坏。7.根据以下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平遥古城是我国境内保存最完好的明清时期的古代县城,有2700余年的建筑史。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已成现今规模,城市基本格局已有600余年未作改动。该城古城墙完整,古建筑排列有序,共有4000余处民居,有10%保存完好,古街巷有如“龟背”上的寿纹。街道两旁保存有17~19世纪建造的商业店铺。平遥古城内的民居是山西民居的典型代表,基本保持了明清时期晋中民居风貌,它同皖南民居齐名,建筑以“凿土为窑”的理念贯彻其中,体现了窑洞式结构,又凝聚了乡土文化的“标志符”——砖砌窑洞外加木廊外檐,饰以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及彩画,特别鲜明夺目。(1)开发平遥古城旅游的优势资源有哪些?(2)平遥古城作为旅游资源的突出个性是什么?在进行旅游规划时,如何保护和进一步营造这一个性?(3)开发平遥古城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如何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