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季氏将伐颛臾》导学案【学习重点】1.归纳掌握本文重要的文言词语及文言句式。2.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二)背景资料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则日趋衰微。鲁襄公十一年,三家“三分公室”,各占其一。二十五年后,三家又“四分公室”,孟孙、叔孙各占其一,季孙因把持政权,独占其二。国君所得的赋税,贡多贡少,听任三家。因为颛臾是鲁国境内的一个附属小国,是公臣,他的贡品为鲁国国君所专有。季康子所以要讨伐颛臾,一方面“贪其土地,欲灭之而取之”,另一方面也担心鲁国国君在政治、军事上同颛臾成犄角之势,不利于季氏。这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季氏将伐颛臾的真实意图。当时冉有为季氏宰,季路也在季氏门下,二人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准备。冉有、季路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们的老师孔子后,一向温文尔雅的孔子勃然大怒,始有文中所录之语。三、夯实基础知识——课前预习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颛臾(yú) 论语(lùn) 邦域(yù)B.扶持(fú) 虎兕(sì) 出于柙(xiá)C.龟玉(ɡuī) 患寡(ɡuǎ) 毁于椟(dòu)D.分崩(bēnɡ) 社稷(jì) 萧墙(xiào)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固:坚固B.且尔言过矣过:过分C.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疾:痛恨、讨厌D.今由与求也,相夫子相:辅佐3.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lc\{\rc\(\a\vs4\al\co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龟玉毁于椟中))\b\lc\{\rc\(\a\vs4\al\co1(何以伐为,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b\lc\{\rc\(\a\vs4\al\co1(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何以伐为)) \b\lc\{\rc\(\a\vs4\al\co1(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释义有误的一项是()A.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危:危险,不稳定。颠:跌倒。B.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萧墙:古代宫门内的屏风,一说为宫墙。臣子朝见君主,至此而肃然起敬,故称“萧墙”。C.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国:卿大夫的封地。家:诸侯的封地。D.故远人不服远人:指本国以外的人。5.下列各项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无乃尔是过与B.季氏将伐颛臾C.固而近于费D.邦分崩离析6.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属于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且在邦域之中矣B.则修文德以来之C.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D.既来之,则安之7.下列各句在句式上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何以伐为B.谋动干戈于邦内C.沛公安在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8.翻译下面的句子。(9分)(1)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读写探究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一、重点突破1.孔子为什么认为季氏不应发动对颛臾的战争?——————————————————————————————————————————————————————————————————————————————————2。孔子对冉有的辩解予以反驳,引用了哪些话,又用了哪些比喻?要说明什么问题?——————————————————————————————————————————————————————————————————————————————————3孔子提出的政治主张是什么?在文中找到明确的语句并用自己的语言解释。——————————————————————————————————————————————————————————————————————————————————4。你认为孔子以礼治国,以德服人的思想,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何启发?——————————————————————————————————————————————————————————————————————————————————当堂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题。田常欲作乱于齐,惮高、国、鲍、晏①,故移其兵欲以伐鲁。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子路请出,孔子止之。子张、子石请行,孔子弗许。子贡请行,孔子许之。遂行,至齐,说田常曰:“君之伐鲁过矣。夫鲁,难伐之国,其城薄以卑,其池狭以浅,其君愚而不仁,大臣伪而无用,其士民又恶甲兵之事,此不可与战。君不如伐吴。夫吴,城高以厚,池广以深,甲坚以新,士选以饱,重器精兵尽在其中,又使明大夫守之。此易伐也。”田常忿然作色曰:“子之所难,人之所易;子之所易,人之所难。而以教常,何也?”子贡曰:“臣闻之,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今君忧在内。吾闻君三封而三不成者,大臣有不听者也。今君破鲁以广齐,战胜以骄主,破国以尊臣,而君之功不与②焉,则交日疏于主。是君上骄主心,下恣群臣,求以成大事,难矣。夫上骄则恣,臣骄则争,是君上与主有卻,下与大臣交争也。如此,则君之立于齐危矣。故曰不如伐吴。伐吴不胜,民人外死,大臣内空,是君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孤主制齐者唯君也。”田常曰:“善。虽然,吾兵业已加鲁矣,去而之吴,大臣疑我,奈何?”子贡曰:“君按兵无伐,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田常许之,使子贡南见吴王。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坚以新,士选以饱选:挑选,这里是“经过挑选”、“精锐”的意思。B.吾闻君三封而三不成者封:封赏,这里是“受封赏”的意思。C.君上骄主心,下恣群臣恣:放纵,这里是“使……放纵”的意思。D.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过:过错,这里是“犯过错”的意思。6.在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移其兵欲以伐鲁其皆出于此乎B.君之伐鲁过矣邻之厚,君之薄也C.而以教常,何也请以剑舞D.君之功不与焉,则交日疏于主故木受绳则直7.下列句子中,属于子贡劝说田常不要攻打鲁国的理由的一项是()①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②其君愚而不仁,大臣伪而无用,其士民又恶甲兵之事③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④今君破鲁以广齐,战胜以骄主,破国以尊臣⑤伐吴不胜,民人外死,大臣内空⑥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④⑤⑥8.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田常想要作乱,但忌惮高、国、鲍、晏等握有实权的卿大夫,就想带兵去讨伐鲁国,名为伐鲁,实为取得军队的控制权。B.当鲁国即将遭受齐国进攻之时,孔子的三言两语,就描绘出他为保卫祖国,号召、激励弟子为国排忧解难的动人形象。C.子贡的说辞,指陈利害,纵横捭阖,道理奇特而切中要害,充分展现了子贡口齿伶俐、巧于辞令、胸有韬略和擅长游说的才能。D.田常之所以改变主意,同意攻打吴国,是因为吴国比鲁国强大,攻打强大的国家,他作乱的阴谋才容易实现,他自己才会真正受益。9.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虽然,吾兵业已加鲁矣,去而之吴,大臣疑我,奈何?(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季氏将伐颛臾》答案[课前预习]1.解析:A项,“论”应读lún;C项,“椟”应读dú;D项,“萧”应读xiāo。答案:B2.解析:B项,过:过错。答案:B3.解析:A项,“于”分别为介词“对”,“在”;B项,“为”,前为语气助词“呢”,后为介词“替,给”;C项,“以”分别为介词“把”,“凭”;D项,“之”均为代词,“他们”。答案:D4.解析:C项,国:诸侯的封地。家:卿大夫的封地。答案:C5.解析:A项,“与”同“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摩托车照明设备升级考核试卷
- 自动扶梯智能化改造的技术方案与经济效益分析考核试卷
- 2023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 外贸英语函电unit4课件
- 辽宁省丹东二十四中学2025届初三第三次调研考化学试题文试题含解析
- 江西省南昌市安义中学2025年高三下学期联考期末试卷数学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4月(四区)联考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有机化学(1)(上)》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陕西省榆林市一中学分校2024-2025学年初三第二学期联合教学质量调研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环境艺术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书
- 邮政社招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java开发面试题及答案
- (完整版)公司的代账协议模板合同7篇
- 全过程工程咨询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2024中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风力发电项目实习报告范文
- 自然辩证法概论(视频课)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安徽农业大学
- 海南省临高县2022-2023学年小升初语文试卷(有答案)
- 第六单元“保护环境”(主题阅读)-六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统编版)
- 名著《红岩》三年中考真题及典型模拟题训练(原卷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