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部编版(2023)必修下册第六单元12祝福 同步训练_第1页
高中语文部编版(2023)必修下册第六单元12祝福 同步训练_第2页
高中语文部编版(2023)必修下册第六单元12祝福 同步训练_第3页
高中语文部编版(2023)必修下册第六单元12祝福 同步训练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祝福一、基础达标1.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写书人应做到用最少的文字传递最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这无疑需要作者有更高的水平,花更大的力气。而眼下难寻________而有分量的作品。②读书如“隐身串门”。要拜谒有名的作者,不必事前打招呼,也不怕扰了主人________,翻过几页就可登堂入室。③唐诗和宋诗孰优孰劣,在后代引起了________的争论。对唐宋诗的评价,往往因个人爱好的不同而________,其实两个朝代的诗歌各有千秋,不应该用一种固化的标准评价不同风格的诗歌。A.俭朴清净经年累月大相径庭B.俭朴清静经年累月南辕北辙C.简朴清静旷日持久南辕北辙D.简朴清净旷日持久大相径庭解析简朴:着重指简单朴素,运用范围较广泛,可用于语言文字方面,如“语言文字简朴无华”;也可用于生活作风方面,如“他在吃、穿方面一向简朴”;还可用于设备条件方面,如“这是一间设备十分简朴的办公室”。俭朴:着重指节俭朴素,运用范围较小,多用于个人生活方面。清净:心境洁净,不受外扰;安定,不纷扰;清洁纯净;简明不繁;指远离恶行与烦恼之意(重在于“净”)。清静:指安静,不嘈杂(重在于“静”)。旷日持久:指耗费时日,拖延得太久。经年累月:指经历很长的时间。大相径庭:指事物区别明显,意见、看法截然不同。南辕北辙:指行动与目的相反。答案D2.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A.藏蓝的深渊里,地球孤独地转动,布满褐色的古怪斑纹。B.这条百年老街在初夏的阳光中,愈发显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C.回望兰亭,难忘残园雨锁,难忘清波泛舟,难忘竹林漫步……D.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解析A项,拟人。C项,排比。D项,比喻。答案B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鲁迅先生确乎不是个“冷静”的人,他的憎正由于他的爱,________。这是“理智的结晶”,可是不结晶在冥想里,而结晶在经验里;经验是“有情的”,所以这结晶是有“理趣”的。开始读他的《随感录》的时候,________。他所指出的“中国病症”自己没有犯着吗?可还是常常去翻翻看看,________。①他的“热讽”其实是“冷嘲”②他的“冷嘲”其实是“热讽”③一面觉得他所嘲讽的愚蠢可笑,一面却又往往觉得毛骨悚然④一面觉得毛骨悚然,一面却又往往觉得他所嘲讽的愚蠢可笑⑤吸引我的是那笑,也是那“笑中的泪”吧⑥吸引我的是那“笑中的泪”,也是那笑吧A.②③⑤B.①③⑥C.②④⑤D.①④⑥解析“冷嘲”与“热讽”合起来是个成语,又有先后的逻辑顺序,第一空选②;“愚蠢可笑”是表面反映,“毛骨悚然”是内里反映,逻辑关系是先表后里。第二空选③;据语意重心应移至“那笑中的泪”,第三空选⑤。答案A4.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解析B项中,“敝”是称呼自己的谦辞,“敝校”意为“我们学校”,色彩上是谦辞,但因为交际对象是校方,所以在本句中运用不当,可以改为“母校”。“躬”意为“亲自”,“躬临”是敬辞,不能用于自己,“不能躬临”可以改为“不能参加”。答案B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里约奥运会上,观众们对谌龙和李宗伟在男单羽毛球金牌争夺赛上的精彩表演留下了深刻印象,纷纷赞叹这场巅峰对决。B.在落实新课标教学目标中,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围绕以提高学生素质为中心,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C.为了防止企业免遭破产命运,企业领导者必须研究市场新趋势,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这样才有可能在竞争中胜出。D.经科学家观测,木星绕太阳公转一周大约需要十二年,比地球上的一岁大十一倍,是地球上一岁的十二倍。解析A项,语序不当,“男单羽毛球”应为“羽毛球男单”;主客颠倒,“留下”的主动者和受动者语序颠倒,改为“精彩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纷纷赞叹这场巅峰对决”。B项,“围绕……中心”和“以……为中心”两种结构杂糅,选用其一即可。C项,“防止”与“免遭”合用,否定失当,不合逻辑。所以选D。答案D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祝福》是《彷徨》的第一篇,写于1924年。B.鲁四老爷的书房陈设,反映出他是个迂腐、没落、顽固的封建卫道士。C.祥林嫂再嫁深山时出格的反抗举动,表现了她对封建礼教的抗争和批判。D.作者笔下的鲁镇是封建礼教罗网笼罩下的整个黑暗社会的缩影,是形成祥林嫂性格的典型环境。解析祥林嫂的反抗是一种自发而非自觉行为。答案C二、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风波(节选)鲁迅赵七爷一路走来,坐着吃饭的人都站起身,拿筷子点着自己的饭碗说,“七爷,请在我们这里用饭!”七爷也一路点头,说道“请请”,却一径走到七斤家的桌旁。七斤们连忙招呼,七爷也微笑着说“请请”,一面细细的研究他们的饭菜。“好香的干菜,——听到了风声了么?”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七斤嫂的对面说。“皇帝坐了龙庭了。”七斤说。七斤嫂看着七爷的脸,竭力赔笑道,“皇帝已经坐了龙庭,几时皇恩大赦呢?”“皇恩大赦?——大赦是慢慢的总要大赦罢。”七爷说到这里,声色忽然严厉起来,“但是你家七斤的辫子呢,辫子,这倒是要紧的事。你们知道:长毛时候,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七斤和他的女人没有读过书,不很懂得这古典的奥妙,但觉得有学问的七爷这么说,事情自然非常重大,无可挽回,便仿佛受了死刑宣告似的,耳朵里嗡的一声,再也说不出一句话。“一代不如一代,——”九斤老太正在不平,趁这机会,便对赵七爷说,“现在的长毛,只是剪人家的辫子,僧不僧,道不道的。从前的长毛,这样的么?我活到七十九岁了,活够了。从前的长毛是——整匹的红缎子裹头,拖下去,拖下去,一直拖到脚跟;王爷是黄缎子,拖下去,黄缎子;红缎子,黄缎子,——我活够了,七十九岁了。”七斤嫂站起身,自言自语的说,“这怎么好呢?这样的一班老小,都靠他养活的人……”赵七爷摇头道,“那也没法。没有辫子,该当何罪,书上都一条一条明明白白写着的。不管他家里有些什么人。”七斤嫂听到书上写着,可真是完全绝望了;自己急得没法,便忽然又恨到七斤。伊用筷子指着他的鼻尖说,“这死尸自作自受!造反的时候,我本来说,不要撑船了,不要上城了。他偏要死进城去,滚进城去,进城便被人剪去了辫子。从前是绢光乌黑的辫子,现在弄得僧不僧道不道的。这囚徒自作自受,带累了我们又怎么说呢?这活死尸的囚徒……”7.【考点链接】节选文字中,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语言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很多,诸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本篇小说中“说”“道”等词语表明,本篇小说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是语言描写)8.文章描写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事情?请根据文中的细节加以分析、判断。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从“辫子,这倒是要紧的事”“现在的长毛”等语句、七斤辫子被剪、赵七爷骨子里的封建意识可以看出,这是在辛亥革命时期。(每篇小说都有其社会背景,判断小说中所描写的环境属于哪个历史时期,就应当通过文中的标志词来推断,如通过文中“辫子”“长毛”等可以推断这是辛亥革命时期)9.结合文章,谈谈赵七爷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赵七爷是辛亥革命时期清朝封建遗老的典型代表,他从骨子里维护封建统治。当他风闻皇帝又坐了龙庭的消息后,故意到七斤家进行撩拨,使七斤一家子急得没法,这反映了他的阴暗心理和劣根性。(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应当通过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来分析)10.试以七斤嫂、九斤老太为例,分析当时人民群众的思想状况。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从两个人的语言可以看出,当时广大群众在思想上是被蒙蔽的,十分麻木,他们不仅不理解革命,而且对反动势力也缺乏认识。(因为“七斤嫂”“九斤老太”是当时人民群众的代表人物,结合文中期待“皇恩大赦”“没有读过书”等词句及文中最后一段的相关信息分析即可得出当时人民群众的思想状况)三、语言表达11.请以“鲁迅”为对象,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段话。要求修辞手法相同,句式基本一致。史铁生是寂寞的,在病痛的折磨下,在荒芜的地坛里,苦苦挣扎思索;但他却在寂寞中领悟了人生的意义,为失意消沉的人们找到了一扇通往幸福的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鲁迅是寂寞的,在浓黑的悲凉中,在麻木愚弱的民众中,独自彷徨呐喊;但他却在寂寞中找到了民族真正的病根,为昏睡的国人开出了一剂精神的良药。12.仿照例句,另写两句话。字数不限,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内容有意蕴。例句:摇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