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图版(2023)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1章第1节_第1页
高中地理中图版(2023)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1章第1节_第2页
高中地理中图版(2023)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1章第1节_第3页
高中地理中图版(2023)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1章第1节_第4页
高中地理中图版(2023)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1章第1节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课时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内部存在差异,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B.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C.都是根据自然要素来划分的D.区域划分的指标,既可以是单一指标,又可以是综合指标解析:区域划分的指标可以是自然、社会、经济等某一方面的,也可以是综合性的;区域内部性质相对一致,而不同区域之间则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区域界线可能是明确,也可能是过渡性的。答案:D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分布简图,判断2~3题。2.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①地形②气候③水文④植被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3.下列关于各区域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A.B区域人口和城市集中于河谷地带B.A区域自然条件恶劣,只能发展畜牧业C.B区域地势高、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烈D.C区域气候湿润,平原面积最大解析:第2题,地形和气候是三大自然区划分的最主要依据。第3题,A区域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因气候干旱,牧草生长较好,畜牧业分布较为广泛,但在有河流或冰雪融水灌溉的绿洲上,也发展种植业。B为青藏高寒区,C为东部季风区。答案:读下表,表中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部分特征。据此回答4~6题。项目(1)(2)(3)地形高原、高山①高原、盆地、山地气候②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植被森林、草甸、荒漠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的河谷农业种植业③4.表中的①表示()A.盆地、丘陵 B.平原、丘陵、高原C.高原、盆地 D.高原、盆地、山地5.②表示的气候主要是()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 D.高山气候6.有关表中③的描述,正确的有()①我国重要的草原牧场和山地牧场分布区,畜牧业发达②种植业发展历史悠久,形成了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③借助高山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是我国高品质果、棉生产基地④由于干旱严重,作物种植区的土地荒漠化和盐渍化问题突出A.①②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根据表中提供材料判断(1)区为青藏高寒区,由于地势高,气温低,形成高山气候。(2)区为东部季风区,①指东部的地形,以三大平原、三大丘陵、两大高原为主。由相关特征可判断出(3)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干旱特征突出,水源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内蒙古高原有优良的草原牧场,新疆以山地牧场为主,新疆也是我国特种果、棉生产基地,但在种植区土地荒漠化和盐渍化问题突出。答案: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在陕西这块黄土地上,由于气候、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陕西人(关中人)在衣、食、住、行、乐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地方。外地人对此十分好奇,经过汇集称之为“陕西十大怪”(即“关中十大怪”):面条像腰带,锅盔像锅盖,碗盆难分开,辣子是道菜,泡馍大碗卖,凳子不坐蹲起来,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帕帕头上戴,唱戏吼起来。据此回答7~8题。7.由于陕西关中地区以种植________为主,才形成了“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的饮食习惯()A.玉米 B.小麦C.大豆 D.高粱8.“帕帕头上戴”的主要原因是这里风沙大,在陕西冬春季常刮()A.东南风 B.东北风C.西南风 D.西北风解析:陕西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农作物以小麦为主,位于季风区,冬春季节多吹西北风。答案:下图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三种货运方式在全国所占比重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9.表示西南地区的是()A.甲 B.乙C.丙 D.丁10.甲地区铁路运输的大宗货物最主要是()A.木材 B.粮食C.煤炭 D.铁矿石解析:该题组以柱状图切入,考查我国不同区域的交通运输的差异。长江中下游地区有长江发达的水运,受地形和经济状况的影响,公路和铁路发达,与图中乙相符;黄河中下游地区虽有黄河,但受其水运条件限制,水运不发达,但该区地形平坦,资源丰富,经济发达,铁路、公路交通便利,该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煤炭产地和输出地;西南地区受地形地质条件的影响,铁路、水运不很发达,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公路;西北地区受气候和水文条件影响,水运条件差。答案:下图中左图是我国某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右图是该省某地区甲河水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1~13题。11.甲河被该地区誉为“母亲河”,它()A.属于流入北冰洋的外流河B.由半湿润地区流入半干旱地区C.在山麓冲积扇处地下水补给河流D.河流补给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12.甲河下游地区是开发历史悠久的耕作区,当前限制其农业发展的突出因素是()A.土壤 B.地形C.水源 D.热量13.下图中①点表示当前甲河流域农业产值比重。为缓解当地的生态危机,拟调整该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其中合理的规划方案是()A.② B.③C.④ D.⑤解析:第11题,从该省的轮廓可知为我国的甘肃省,甲河源于祁连山的冰雪融水,为内流河,所以A项错误,本地区年降水量均在400毫米以下,属于半干旱或干旱区,所以B项错误,本区河流的补给主要来源于高山冰雪融水,所以选择C项。第12题,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由于地处内陆,距海洋远,气候干旱,降水少,所以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就是水源缺乏。第13题,从图中可知,当前甲河流域农业产值比重中,畜牧业和林业产值比重太低,种植业占主导地位,而当地最大的生态问题就是由于水资源缺乏(降水200毫米左右)导致的土地荒漠化严重,所以当前最重要的措施是要调整农业结构,加大草场面积,增加畜牧业,减小种植业比重。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②表示的方案最符合要求。答案:二、综合题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A、B两地农业发展的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什么?(2)有“八百里秦川”之称的是________(填字母),该地形区的名称是________,所处自然带为____________带。(3)分析C所在河段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4)F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该区农业发展的不利气候条件是________。(5)分析G所在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解析:第(1)题,A、B两地分别为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由于光照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加上黄河水源灌溉,成为两个重要的农业区,素有“塞上江南”之称。第(2)题,考查地形区名称——渭河平原,联系渭河平原位于秦岭以北,了解自然带的分布。第(3)题,从落差大(位于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水量丰富两方面分析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第(4)题,F区位于华北平原,主要粮食作物是冬小麦。当地农业发展的不利气候条件是春旱。第(5)题,G所在地区为京津唐工业基地,可以从资源、交通、劳动力、市场和科技等因素进行分析。答案:(1)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光照充足、黄河水源灌溉。(2)E渭河平面温带落叶阔叶林(3)位于一、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干流及其支流带来丰富的水。(4)冬小麦春旱(5)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接近能源基地等。15.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中反映的信息结合两盆地有关知识,比较两个盆地地形特征有何差异?(2)比较两个盆地水系、水文特征有何不同?(3)柴达木盆地一直被称为“聚宝盆”,有黄、白、黑三色财富,白色财富为盐,黑色财富为石油,黄色财富指的是沙漠以及千姿百态、规模巨大的雅丹地貌群,分析造成这种地貌广布的气候条件。(4)四川盆地南侧是我国哪个地形区?请分析这个地形区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并说明该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答案:(1)柴达木盆地地势高,是一个典型的内陆高原盆地;盆地内部大部分为戈壁、沙漠,东部多沼泽、盐湖。四川盆地地势低;盆地内部低山丘陵起伏,西部成都平原地势平坦。(2)柴达木盆地:内流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河流水量小、多季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