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文化史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单元测试【市一等奖】_第1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文化史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单元测试【市一等奖】_第2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文化史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单元测试【市一等奖】_第3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文化史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单元测试【市一等奖】_第4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文化史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单元测试【市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1.二战结束后,重工业的地位逐步被电子工业技术、信息系统、金融业和服务业所代替,带来了产业工人比例下降、工人白领化、雇员专业化等一系列的变化,甚至使大批传统的产业工人失业或被迫转换工作。此现象表明二战后()A.资本主义各国已真正实现工业化B.行业主导部门变化冲击原有社会结构C.社会各阶层间的区别正逐渐消除D.社会保障措施主要针对传统产业工人2.“人们由此发现,原来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一个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上述认识的产生是由于A.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提出B.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C.普朗克量子力学理论的问世D.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创立3.贝尔试图说服某个著名作家投资他发明的“新奇玩意儿”,却被后者当作痴人说梦而婉言拒绝。这个“新奇玩意儿”最有可能是()A.电灯B.电话C.汽车D.电影放映机4.“月亮既不会掉下来,也不会离去,那是因为它的运动正好抵消了地球的引力。”说这句话的科学家是A.牛顿

B.波义耳

C.拉瓦锡

D.哥白尼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具体回答为什么在世纪之交要撰写新版本的《全球通史》时说:“新世界需要新史学。今天,20世纪90年代以及21世纪的世界同样要求我们有新的史学方法。60年代的新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殖民地革命的产物,而90年代的新世界则正如教皇保罗六世所言:是‘科技的神奇影响力’的结果。”能体现作者思想的是A.教皇保罗六世崇信科学技术 B.全球史观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C.历史的研究方法要与时俱进 D.科学技术广泛影响了人们的生活6.历史学家们认为:“17世纪后期科学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提供了先决条件。”据此判断,启蒙运动在科学思想方面最重要的先驱者是A.达尔文B.牛顿C.哥白尼D.瓦特7.从经济近代化角度看,以下四幅图片使人类由传统经济活动过渡到近代经济活动的是()8.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影响远远超越其学科范围,扩展到社会思想领域,成为①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来源②马克思暴力革命理论的思想来源③西方列强瓜分世界的理论依据④法西斯实行种族灭绝的理论依据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9.“谁是最伟大的人物——是恺撒、亚历山大、成吉思汗、还是克伦威尔?有人回答:毫无疑问是艾萨克·牛顿。非常正确,因为我们应该尊敬推崇的正是以真理的力量来统帅我们头脑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①否定恺撒等人的历史作用②渗透着人文主义精神③体现了启蒙思想④肯定了科学的力量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10.当代美国法哲学家凯斯·桑斯坦在《网络共和国》一书中指出,应该对互联网及其对言论自由、观念市场和民主制度的影响投注更多关心。互联网可以有效保存上述价值并将其发扬光大,但也潜藏着破坏上述价值的能力。对上述认识错误的是()A.互联网有利于民主制度发展B.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C.要“善待、善用、善管”网络媒体和虚拟社会D.互联网下只能采用民主共和国11.“日心说”战胜“地心说”经历了一个漫长艰难的过程,这一过程反映了()①资本主义不断发展②天主教会势力日渐衰落③科学思想不断传播④民主制度日益完善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④12.以下有关牛顿的表述,正确的有①牛顿经典力学是在伽利略成就的基础上形成的②《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牛顿的著作③牛顿是微积分的创立者之一④牛顿力学是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3.《西方文明史》记载:“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材料中“普遍法则”的发现者是A.哥白尼B.伽利略C.牛顿D.爱因斯坦14.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命进化规律。随后,很多西方宣扬白人种族优越的人用此理论来解释社会发展,并在西方政界和学界形成了风靡一时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这种解释社会发展的理论()A.鼓舞了北美人民的抗英斗争B.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C.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D.是资本主义国家侵略扩张的说辞15.下列各项不是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原因的是:A、科学家的敬业精神B、天文学的革命C、生产技术的提高D、文艺复兴的推动二、非选择题16.近代以来物理学得到迅速发展,下列科学家在不同时代作出划时代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分别概述他们在物理学领域的主要成就。(2)分别指出他们对经典力学的发展和突破所做的主要贡献。(3)概述物理学的重大进展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主要作用。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代图书出版者将自己的小像印在书名页上,例如,明万历年间余象斗是建阳书林著名图书出版业者,他刊刻的《锲三台人芸窗汇爽万锦情林》一书,不仅出现“双峰堂余文台行梓”这样的书坊名,还有他的一幅像,即所谓《三台山人余仰止影图》,图中余仰止端坐案前,座旁一捧砚女婢,堂下一烹茶小童。材料二1876年英国人傅兰雅在上海创立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科学类期刊--《格致汇编》。《格致汇编》在主编傅兰雅的主导下,大致通过四种途径在英国、美国、韩国、日本、奥地利、澳大利亚等国流传。具体言之,它多次借中国参与世界博览会的机会,入藏美国与英国的博物馆、图书馆;通过来华使团的文化交流、图书采集活动而进入日本和韩国;通过基督教会的关系,由于传教士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密切关注,而进入英国(后辗转澳大利亚)以及奥地利。《格致汇编》还曾在傅兰雅的主动出击下,得到英美多家科学杂志的宣传。——赵中亚《晚清科学杂志<格致汇编>的异国流传》材料三(《第八次国民阅读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比2023年增加了个百分点。其中,图书阅读率为%,比2023年增加了个百分点,增幅为%;报纸阅读率为%,比2023年增加了个百分点,增幅为%;期刊阅读率为%,比2023年增加了个百分点,增幅为%;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比2023年增加了个百分点,增幅为%。——吴娜《光明日报》2011年4月22日(1)根据材料一,说明余象斗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概括《格致汇编》通过那四种途径在各国流传?《格致汇编》的异国之旅有什么意义?(3)材料三中的国民阅读调查反映了什么现象?参考答案1.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给出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服务行业引领的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根据材料的叙述,由于重工业的地位逐渐被第三产业弱化,因此在新兴行业领域的服务人员社会地位也随之提高,因此带来了社会结构的调整,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服务行业的发展【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该科学适用于“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且根据“按某种法则运转”可知该科学成就表明自然界运动存在某种客观规律;“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可知其作用是否定了上帝的作用,人们从此认识到自然界的规律,而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是人类认识自然及历史的第一次大飞跃和理论的大综合。它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并对科学发展的进程,以及人类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B符合题意,其他几项与题意不符。考点: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牛顿力学体系的贡献【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以及知识的准确识记与运用的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美国人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机,德国人卡尔·本茨和戴姆勒发明了汽车,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电影放映机,据此分析可知B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成功【解析】试题分析:从题干的材料可以看出,此科学家是研究天文的,而且运用了万有引力的知识,选项中的波义耳和拉瓦锡均属于化学家,可以排除掉;而哥白尼时代还没有发明万有引力定律,因此也可排除。所以正确答案为牛顿。材料中的话体现的是万有引力定律,提出的是牛顿,因此选A项。考点:牛顿力学点评:牛顿力学把自然界的一切力学现象囊括在力学体系中,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生对历史研究方法理解能力。解题时紧扣“20世纪90年代以及21世纪的世界同样要求我们有新的史学方法”,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的历史背景,因此,历史研究也要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故选C考点:史学理论与方法•历史方法论•历史分析与历史评价。【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根据“17世纪后期科学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提供了先决条件。”可知是牛顿,因为万有引力的发现让启蒙思想家也认为既然自然界规律可以找到,那么人类社会也有自己的运行法则,即后来提出的启蒙思想,所以B正确。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万有引力•牛顿【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牛耕是传统经济,互联网是现代经济,蒸汽机和内燃机均是近代经济,但是由传统经济活动“过渡”到近代经济活动的却是开始使用机器生产的蒸汽机。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蒸汽机【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达尔文《物种起源》发布于1859年,所以不可能影响到①和②,因为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是在19世纪40年提出的,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848年。故排除含有①和②选项A、B、D,本题答案只能选C项。考点: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生物学·《物种起源》。【解析】试题分析: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因为我们应该尊敬推崇的正是以真理的力量来统帅我们头脑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说明作者高度推崇科学的伟大力量,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求,所以②③④说法正确符合材料含义,①说法错误,材料并未否定凯撒等人的历史作用,他们也是伟大人物,故应选C。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认识【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互联网有利于民主制度发展、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要“善待、善用、善管”网络媒体和虚拟社会均是材料所体现出来的结论,而“互联网下只能采用民主共和国”显然是对本题材料的一种错误理解,所以本题答案只能是D。考点:近代科学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互联网【解析】试题分析:“日心说”战胜“地心说”这反映了①资本主义不断发展②天主教会势力日渐衰落③科学思想不断传播,此时资产阶级民主尚未确立故④民主制度日益完善体现不出来。故此题应选A项考点:近代科学革命点评:近代物理学产生的背景:(1)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科学逐渐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进入到实验科学的时代;(2)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工场手工业发展的需要;(3)以伽利略为代表的科学家勇于探索的努力,奠定了经典力学的理论基础。【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关牛顿个人及其科技成就的说法中①②③项是正确的,④说法错误,牛顿力学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础,但不是天文学的基础,故答案选A。考点:西方近代自然科技的成就点评: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在文艺复兴以后快速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不仅推动了自然科学本身的发展,也极大地解放了人类的思想。牛顿的经典力学、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平时学习中必须对此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出现的“宇宙物质受到力的控制”、“数学方式表现”、“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一颗行星”,充分表明材料中的“普遍法则”是指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所以答案选C。考点:近代科学技术·经典力学·牛顿【解析】试题分析:该题材料反映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在西方被政界人士用来解释社会发展,其理解的角度是“宣扬白人种族优越”,显然是从反面进行批判的,故D项符合题意。ABC不合题意,故排除。考点:近代科学技术·进化论·进化论的影响【解析】B项是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表现。16.(1)伽利略:发现了落体定律,还确定了匀速运动和匀加速运动这两个新概念。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和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提出光电效应理论。伽利略为经典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牛顿建立起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爱因斯坦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同时发展了牛顿力学,将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之中。(3)牛顿的经典力学及以后的物理学研究成果促进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出现。爱因斯坦的科学理论为现代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解析】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是他们所处时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他们在物理学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即可。17.(1)=1\*GB3①为他的书做广告;=2\*GB3②用自己的名誉担保所刊刻的书籍品质是有保证的。(4分)(2)传播方式:=1\*GB3①参与世界博览会;=2\*GB3②通过来华使团的文化交流;=3\*GB3③通过基督教会的关系=4\*GB3④得到其他国家科学杂志的宣传。意义:西学在进入中国的同时,也曾努力向世界展示自己的进步。(6分)(1)现象:出版业迅速发展,阅读群体扩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