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公开课奖_第1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公开课奖_第2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公开课奖_第3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公开课奖_第4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公开课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10: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如皋市磨头中学吕伟【学习目标】1.了解湿地的概念、类型及能够找到我国湿地分布的特点。2.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3.了解湿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理解湿地的综合治理措施。【活动过程】活动一:阅读课本41页和结合下面图片,了解湿地的概念及我国湿地的分布。1.观察上图,找到它们的共同点并结合课本说出湿地的概念。2.观察上图,指出我国湿地的分布特点。3.湿地的类型。活动二:阅读课本42页和阅读材料,分析湿地的价值和洞庭湖湿地的功能。材料: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是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据联合国环境署2023年的权威研究数据表明,1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万美元,是热带雨林的7倍,是农田生态系统的160倍。其生态价值远远高于其产出价值。1.请完成下表。湿地的作用湿地的美称“资源的宝库”提供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天然空调机”涵养水源,调蓄洪水“地球之肾”“鸟类的乐园”2.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3.谈一谈你对洞庭湖区是天然生物基因库的理解?活动三:结合课本和下图分析湿地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图中反映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2.洞庭湖区人们为什么要围湖造田?围湖造田对湖区社会经济有哪些负面影响?3.你认为当前湿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请完成下表。突出问题产生原因湿地数量不断减少过度利用水生动植物资源水质污染问题突出年长江特大洪水过后,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治理洞庭湖湿地?5.针对湿地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课堂反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的是()A.湿地B.陆地C.生物圈D.大气圈2.下列不属于湿地的是()A.太湖B.海南岛沿岸的红树林C.江南地区水稻田D.青藏高原上的冰川3.下列对于湿地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的湿地分布虽然比较广泛,但寒温带没有分布B.稻田、河流、湖泊、水库、海洋都属于湿地C.湿地属于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过渡带D.湿地就是被浅水覆盖的区域4.湿地有“地球之肾”之称,2023年的世界湿地日主题是“从高山到大海,湿地在为我们服务”。湿地的作用有()①湿地能为我们提供矿产资源,一片湿地就是一个“聚宝盆”②湿地是许多珍稀水禽的重要栖息地③湿地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粮食、肉类、药材及多种工业原料④为人类提供旅游资源⑤调节气候⑥提供大量木材A.①②③B.①②③⑥C.②③④⑤D.②③④⑤⑥5.造成洞庭湖萎缩的主要原因是()①泥沙淤积②蒸发加强③围湖造田④降水减少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治理洞庭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①长江中上游退耕还林,封山育林②洞庭湖区退田还湖,平垸行洪③洞庭湖区开挖湖泊、加大湖盆④长江干流修筑堤坝、加固大堤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二、判断题。7.海洋的中部也是湿地的一部分。()8.人类对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百害而无一利。()9.湿地被称为“地球的肾”,最主要的是因为湿地具调节气候的功能。()三、综合分析题。10.左图是20世纪80年代洞庭湖示意图。右图是1825—2023年间同水位湖面面积变化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⑴洞庭湖面积变化的趋势是,主要原因是、。⑵洞庭湖是我国重要的湖泊湿地。洞庭湖面积的这种变化,将严重削弱其、等生态价值和,等经济价值。⑶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需注意哪些问题?【巩固提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事物属于湿地的是()①海岸带②耕地③河流④湖泊⑤森林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D.②④⑤黄河口是我国新增湿地最快的地区,近50年来平均每年造地4万亩,但近年来湿地增长速度减慢。据此回答2—3题。2.黄河口湿地的成因是()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B.渤海海区不断下沉C.海水的堆积作用D.河流的堆积作用3.近年来,黄河口湿地增长趋缓的原因是()①潮流搬运能力增强②渤海下沉迅速增快③小浪底枢纽工程蓄水拦沙④黄河下游段取水量增加=5\*GB3⑤中游生态有所恢复A.①②=5\*GB3⑤ B.③④=5\*GB3⑤C.①②③ D.②③④读下图并回答4—6题。4.开垦P平原首先应该()A.引入灌溉水源B.增加土壤肥力C.平整土地D.排水5.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是()A.热量条件B.土壤条件C.降水条件D.光照条件6.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原因是()A.沼泽地的土壤贫瘠B.开发的成本太高C.粮食过剩,价格偏低D.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二、判断题。7.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没有湿地的存在。()8.湿地水分的蒸发,可在附近地区形成降雨,具有调节区域气候的作用。()9.不同地区的湿地其主要功能有所差异,因此我们在对湿地的保护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应该因地制宜,采取不同措施。()三、综合分析题。10.读下列材料和图,完成问题。材料:中国东北第一大湖呼伦湖,近年来水位骤降,盐碱化加剧,水环境恶化令人触目惊心,已严重危及中国北方绿色屏障呼伦贝尔草原和大兴安岭林区。(1)A字母代表的地区是指平原,这里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2)近年来,图中A平原的耕地面积有所减少,试分析其主要原因及危害。(3)图中B即为东北第一大湖呼伦湖,请分析其水位骤降的原因及危害。【参考答案】课题10: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活动一1.共同点: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湿地的概念: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2.①分布广泛,类型多样:从热带到寒温带,沿海到内陆,平原到高原都有湿地的分布;②分布不均:东多西少。3.湿地的分类:(1)天然湿地:沼泽、滩涂、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泛洪平原、珊瑚礁、河口三角洲、红树林、低潮时水位小于6米的浅海;(2)人工湿地:水库、池塘、稻田。湿地的作用湿地的美称产生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农副产品“生命的摇篮”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天然水库”净化水中污染物质众多鸟类的栖息地活动二1.2.洞庭湖湿地的价值:①维持生物多样性;②调蓄洪峰;③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④航运;⑤旅游观光。3.洞庭湖湿地的存在,为许多生物物种提供了生存栖息的环境和场所,植物、鸟类、水生动物等生物种类繁多。洞庭湖因生物物种繁多,被称为天然生物基因库。活动三1.反映的问题:洞庭湖面积的萎缩。原因:(1)自然原因:①全球变暖,降水减少,蒸发变大;②长期泥沙的淤积。(2)人为原因:①围湖造田、围垦;②流域内的乱砍乱伐,造成长江及支流含沙量增大,加速湖泊泥沙淤积。2.原因:①洞庭湖区20世纪50—80年代,人口迅速增长,诱发了大规模的围湖造田。②围湖造田能够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粮食产量的增加对湖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好处(增加口粮、经济收入等)。影响:围湖造田使湖泊湿地面积减少,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导致水患的可能性加大;影响航运;湖区生态环境恶化;对湖区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隐患。3.突出问题产生原因围垦湿地、泥沙淤积湿地生物多样性锐减大量排放污染物4.综合治理和保护措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5.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退耕还林还草、防止水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课堂反馈】一、单项选择题。二、判断题。7.×8.×9.×三、综合分析题。10.⑴变小围湖造田;泥沙淤积⑵调蓄洪水、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供水(蓄水)、水产业、航运⑶退田还湖;搞好水土保持工作;防治污染。【巩固提高】一、单项选择题。二、判断题。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