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填空题(事务)是用户定义的一个数据库操作序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它具有(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连续性)四个特性。(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是存储在计算机内组织的结构化的相关数据的集合。(事务)是用户定义的一个数据库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物理结构设计)阶段与具体的DBMS密切相关。DBMS是指(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是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管理软件E-R图一般在数据库设计的(概念结构设计)阶段使用。RDMBS查询解决可分为(查询分析)、查询检查、(查询优化)和查询执行四个阶段。SQLServer具有两种身份验证模式:(WINDOWS)身份验证模式和(混合)身份验证模式。SQL的(集合)解决方式与主语言的单记录解决方式之间用(游标)来协调。SQL的触发事件有三类:(UPDATE)、(DELETE)和(INSERT)。SQL的授权语句中的关键字PUBLIC表达(全体用户)。SQL中的安全性机制,重要有两个:(视图)和(授权)。S封锁增长了并发度,但缺陷是(容易发生死锁)。T-SQL语言中,局部变量由用户定义和维护,名称以(@)开头;全局变量由系统定义和维护,名称以(@@)开头。按所使用的数据模型来分,数据库可分为(层次)、(关系)和(网状)三种类型。按照数据结构的类型来命名,数据模型分为(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表达实体及其联系的方法为(E-R图),基本图素涉及(实体)、(属性)和(联系)。习惯上实体用(矩形)表达,实体属性用(椭圆形)表达,联系用(菱形)表达。并发操作带来的问题重要有(丢失修改),(不可反复读),(读脏数据)。并发控制的重要方法是采用(封锁)机制,其类型有(共享锁)和(排它锁)两种。层次、网状的DML属于(过程性)语言,而关系型DML属于(非过程性)语言。层次模型中上一层记录类型和下一层记录类型之间的联系是(1:N)联系。当数据的存储结构改变了,应用程序不变,而由DBMS解决这种改变。这是指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时,可相应修改(模式/内模式映像),从而保持模式不变。对数据对象施加封锁,也许会引起活锁和死锁问题。防止死锁通常有(一次封锁法)和(顺序封锁法)两种方法。对于非规范化的模式,通过(将每一个分量化分为不可分的数据项)转变为1NF,将1NF通过(消除每一个非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函数依赖,)转变为2NF,将2NF通过(消除非主属性对码的传递函数依赖)转变为3NF。对于数据库系统,负责定义数据库内容,决定存储结构和存储策略及安全授权等工作的是(数据库管理员)。多个事物在某个调度下的执行是对的的,是能保证数据库一致性的,当且仅当该调度是(可串行化的)。封锁能避免错误的发生,但会引起(活锁和死锁)问题。根据数据模型的应用目的不同,数据模型可分为(概念模型)和(数据模型)关系R和S做外连接,结果中只有R的属性存在Null值,则该连接属于(右外)连接。关系操作的特点是(集合)操作。关系代数表达式优化的启发式规则有:尽早地执行(选择)和投影操作,避免直接做(笛卡尔积)。关系规范化的目的是(控制冗余,避免插入和删除异常,从而增强数据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关系规范中的删除操作异常是指(不该删除的数据被删除),插入操作异常是指(应当插入的数据未被插入)。关系模式的操作异常问题往往是由(数据冗余)引起的。关系模式中,满足2NF的模式必然是(1NF)。关系模式中R的属性所有是主属性,则R的最高范式必然是(3NF)。关系模型中的关系模式至少是(1NF)。关系数据库规范化是为解决关系数据库中(插入、删除和数据冗余)问题而引入的。规范化理论是关系数据库进行逻辑设计的理论依据。根据这个理论,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必须满足:其每一属性都是(不可分解的)。候选关键字中的属性称为(主属性)。恢复的基本原则是(冗余)。要使数据库具有可恢复性,在平时要做好两件事:(转储(备份))和(记’日记’)。假定一个E-R图包具有A实体和B实体,并且从A到B存在着1:N的联系,则转换成关系模式后,右以包具有(1或2)个关系模式。假定一个E-R图包具有A实体和B实体,并且从A到B存在着M:N的联系,则转换成关系模型后,包具有(3)个关系模式。就方法的特点而言,需求分析阶段通常采用(自顶向下逐步细化)的分析方法;概念设计阶段通常采用(自底向上逐步总和)的设计方法。两段式封锁是可串行化的(充足)条件。描述概念模型常用的方法是(实体--联系方法)。判断一个并发调度是否对的,可以用(可串行化)概念来解决。假如YXU,则X→Y成立。这条推理规则称为(自反律)。假如对数据库的并发操作不加以控制,则会带来四类问题:(丢失更新)、(读’脏数据’)和(不可反复读)。若关系为1NF,且它的每一个非主属性都(完全函数依赖于或不部分函依赖于)码,则该关糸为2NF。若事务T对数据对象A加了S锁,则其他事务只能对数据A再加(S)锁,不能加(X)锁,直到事务T释放A上的锁。若事物T对数据R已经加了X锁,则其他事物对数据R(不能加任何锁)。设F为关系模式R的函数依赖集,若对F中每个非平凡的FD:X→Y,都有X是R的(超码),则称R为(BCNF)模式。设计概念结构时,常用的数据抽象方法是(分类)、(聚集)和(概括)。设计性能较优的关系模式称为规范化,规范化重要的理论依据是(关系规范化理论)。实体之间的联系可抽象为三类,它们是(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实体之间的联系可抽象为三类它们是(1:1),(1:m)和(m:n)事务的执行顺序称为(调度)。事物的所有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这是事务的(原子)特性。数据独立性又可为(逻辑数据独立性)和(物理数据独立性)。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文献管理)和(数据库系统)三个阶段数据库的基本特点是(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数据独立性、数据冗余度小,易扩充、统一管理和控制)。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是对(数据)的三个抽象级别。数据库的特点之一是数据的共享。严格的讲,这里的数据共享是指(多种应用,多种语言,多个用户互相覆盖所用的数据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重要功能有(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作功能),数据库的运营管理和数据库的建立以及维护等4个方面。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查询,插入,修改和删除等操作,这种功能称为(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管理系统通常提供授权功能来控制不同用户访问数据的权限,这重要是为了实现数据库的(安全性)。数据库技术中采用分级方法将数据库的结构划提成多个层次,是为了提高数据库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数据库是在计算机系统中按照数据模型组织、储存和应用的(数据的集合),支持数据库各种操作的软件系统叫(数据库管理系统),由计算机、操作系统、DBMS、数据库应用程序及用户等组成的一个整体叫做(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是指数据库系统是由(模式)、(外模式)、(内模式)三级构成的。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是(数据共享),数据独立,减少数据剩余,避免数据不一致和加强了数据保护。数据库系统一般由(数据库)、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数据库系统在运营过程中,也许会发生故障。故障重要有(事务故障)、系统故障、(介质故障)和计算机病毒四类。数据库系统中,系统故障通常称为(软故障),介质故障称为(硬故障)。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的(需求分析)阶段生成的文档是(数据字典)和数据流图。数据流图是数据库系统设计过程中(概念结构设计)阶段完毕的。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是(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约束条件)。数据模型是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的数据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的约束条件)三部分组成。为了使程序员编程时既可以使用数据库语言又可使用常规的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系统需要把数据库语言嵌入到(宿主语言)中现实世界的事物反映到人的头脑中通过思维加工是数据,这一过程要经历三个领域,依次是(现实世界),(信息世界)和(计算机世界)。现实世界进行第一层抽象的模型,称为(概念)模型;对现实世界进行第二层抽象的模型,称为(数据)模型。消除了部分函数依赖的1NF的关系模式,必然是(2NF)。消除了非主属性对侯选键传递依赖的关系模式,称为(3NF)模式。消除了非主属性对侯选键局部依赖的关系模式,称为(2NF)模式。消除了每一属性对侯选键传递依赖的关系模式,称为(BCNF)模式。信息解决的方式而言,在文献系统阶段,(程序设计)处在主导地位,(数据)只起着服从程序设计需要的作用;而在数据库方式下,(数据)占据了中心位置。由初步E-R图构成基本E-R图,其重要任务是(消除不必要的冗余)。由分E-R图生成初步E-R图,其重要任务是(消除属性冲突)、(消除结构冲突)和(消除命名冲突)。在SQL语言中,为了数据库的安全性,设立了对数据的存取进行控制的语句,对用户授权使用(GRANT)语句,收回所授的权限使用(REVOKE)语句。在登录日记文献时,应当先(登录日记文献),后(更新数据库)。在登录日记文献时,应当先登录(日记文献),后(更新数据库)。在关系A(S,SN,D)和B(D,CN,NM)中,A的主键是S,B的主键是D,则D在A中称为(外码)。在关系代数中,θ连接是由(笛卡尔积)和(选择)运算组合而成的。在关系模式R中,若其函数依赖集中所有候选键都是决定因素,则R最高范式是(4NF)。在关系模型中,若属性A是关系R的主码,则在R的任何元组中,属性A的取值都不允许为空,这种约束称为(实体完整性)规则。在关系数据库设计中,使每个关系达成3NF,这是(逻辑设计阶段)阶段完毕的。在关系数据库中,当关系的类型改变时,用户程序也可以不变,这是(数据的逻辑独立性)。在数据抽象中,概括层次表达(是一个(issubsetof))联系,聚集层次表达(是一部分(ispartof))联系。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献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数据的独立性是(数据库系统)阶段实现的。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描述数据库中的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是(模式)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体系结构中,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映象(模式/内模式),实现了数据库的(物理)独立性。在数据库技术中,编写应用程序的语言仍然是C—类高级语言,这些语言被称为(宿主语言(或主语言,HostLanguage))语言。在数据库设计的4个阶段中,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设计内容。’在哪些表、在哪些属性上、建什么样的索引’,这一内容应当属于(物理)设计阶段。在数据库设计的需求分析阶段,数据字典通常由(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和(解决过程)5部分组成。在数据库设计中,(数据字典)是系统中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是进行具体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所获得的重要成果。在数据库设计中,将E-R图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的过程属于(逻辑设计阶段)。在数据库设计中,子类和超类存在着(继承)的联系。在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体系结构中,描述数据在数据库中的物理结构或存储方式的是(内模式)。在数据库中存储的是(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在数据库中为提高查询速度而设立的逻辑排序手段称为(索引)。在一个关糸R中,若每个数据项都是不在分割的,那么R一定属于(1NF)在一个关系R中,若每个数据项都是不可再分割的,那么R一定属于(第一(1NF))范式。二、选择题1.若关系模式R中的属性全是主属性,则R的最高范式等级至少是(C)(A)1NF(B)2NF(C)3NF(D)BCNF2.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献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A)阶段。(A)数据库系统(B)文献系统(C)人工管理(D)数据项管理3.数据库类型的划分依据是(B)(A)记录形式(B)数据模型(C)数据联系(D)存取数据方法4.五种基本关系代数运算是(A)(A)∪,—,×,π和σ(B)∪,—,∞,π和σ(C)∪,∩,×,π和σ(D)∪,∩,∞,π和σ5.在关系代数的专门关系运算中,将两个关系中具有共同属性值的元组连接到一起构成新表的操作称为(C)(A)选择(B)投影(C)连接(D)笛卡尔积6.假如想找出关系R的属性A上为空的那些元组,则条件子句应当为(C)(A)WHEREA=NULL(B)WHEREA==NULL(C)WHEREAISNULL(D)WHEREANOTISNULL7.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描述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是(D)。(A)外模式(B)内模式(C)存储模式(D)模式8.下列关于视图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A)视图是从一个或多个基本表导出的表,它是虚表(B)视图可以被用来对无权用户屏蔽数据(C)视图一经定义就可以和基本表同样被查询和更新(D)视图可以用来定义新的视图9.数据库的层次模型应满足的条件是(C)。(A)允许一个以上的结点无双亲,也允许一个结点有多个双亲(B)必须有两个以上的结点(C)有且仅有一个结点无双亲,其余结点都只有一个双亲(D)每个结点有且仅有一个双亲10.在SQL语言中,DELETE语句的作用是(D)(A)删除基本表(B)删除视图(C)删除基本表和视图(D)删除基本表和视图的元组11.在关系代数的专门关系运算中,从表中取出指定的属性的操作称为(B)(A)选择(B)投影(C)连接(D)扫描12.若属性X函数依赖于属性Y时,则属性X与属性Y之间具有(B)(A)一对一联系(B)一对多联系(C)多对一联系(D)多对多联系13.假如一个关系属于3NF,则它(A)(A)必然属于2NF(B)必然属于4NF(C)也许不属于2NF(D)必然属于BCNF14.在关系代数的专门关系运算中,从表中选出满足某种条件的元组的操作称为(A);(A)选择(B)投影(C)连接(D)扫描15.在关系代数的专门关系运算中,将两个关系中具有共同属性值的元组连接到一起构成新表的操作称为(C)。(A)选择(B)投影(C)连接(D)扫描16.如下图所示,两个关系R1和R2,它们进行(D)运算后得到R3。(A)交(B)并(C)笛卡尔积(D)连接R1R2R3ABCa1xc2yd1yDEM1mi2nj5mkABCEMa1xmid1ymic2ynj17.设有关系模式R(A,B,C,D),F是R上成立的FD集,F={A→B,B→C,C→D,D→A},则F+中,左部为C的函数依赖有(D)(A)2个(B)4个(C)8个(D)16个18.关系数据库中的码是指(D)。(A)能唯一决定关系的字段(B)不可改动的专用保存字(C)关键的很重要的字段(D)能唯一标记元组的属性或属性集合19.数据流图DFD使用的时机是(D)(A)概念结构设计阶段(B)逻辑结构设计阶段(C)可行性分析阶段(D)需求分析阶段20.SQL语言具有两种使用方式,分别为交互式SQL和(C)。(A)提醒式SQL(B)多用户SQL(C)嵌入式SQL(D)解释式SQL21.设有关系R(书号,书名),假如要检索书名中至少包含4个字母,且第3个字母为M的图书,则SQL查询语句中WHERE子句的条件表达式应写成(C)(A)书名LIKE‘%__M%’(B)书名LIKE‘__M%’(C)书名LIKE‘__M_%’(D)书名LIKE‘_%M__’22.设计性能较优的关系模式称为规范化,规范化重要的理论依据是(A)。(A)关系规范化理论(B)关系运算理论(C)关系代数理论(D)数理逻辑理论23.规范化过程重要为克服数据库逻辑结构中的插入异常,删除异常以及(C)缺陷。(A)数据的不一致性(B)结构不合理(C)冗余度大(D)数据丢失24.设F是关系模式R的FD集,假如对F中每个非平凡的FD:X→Y,都有X是R的超码,则(C)(A)R属于2NF,但不一定属于3NF(B)R属于3NF,但不一定属于BCNF(C)R属于BCNF,但不一定属于4NF(D)R属于4NF25.当关系模式R(A,B)已属于3NF,下列说法中(B)是对的的。(A)它一定消除了插入异常和删除异常(B)仍存在一定的插入和删除异常(C)一定属于BCNF(D)A和C都是26.使用数据库技术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时,对数据描述经历的过程是(B)(A)定义、描述、实现(B)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C)结构设计、表设计、内容设计(D)逻辑设计、结构设计、表设计27.消除了非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函数依赖的1NF的关系模式,必然是(B)。(A)1NF(B)2NF(C)3NF(D)4NF28.E-R图是数据库设计的工具之一,它合用于建立数据库的(A)。(A)概念模型(B)逻辑模型(C)结构模型(D)物理模型29.SQLServer提供的单行注释语句的注释符是(B)(A)‘/*’(B)‘--’(C)‘*/’(D)‘//’30.在关系数据库设计中,设计关系模式是(C)的任务。(A)需求分析阶段(B)概念设计阶段(C)逻辑设计阶段(D)物理设计阶段31.有12个实体类型,并且它们之间存在着15个不同的二元联系,其中4个是1:1联系类型,5个是1:N联系类型,6个M:N联系类型,那么根据转换规则,这个ER结构转换成的关系模式有(B)(A)17个(B)18个(C)23个(D)27个32.在关系模式设计时,每个关系模式应只相应于(A)(A)一个实体类型或一个联系类型(B)一个实体类型和一个联系类型(C)多个实体类型(D)多个联系类型33.当局部E-R图合并成全局E-R图时也许出现冲突,不属于合并冲突的是(B)。(A)属性冲突(B)语法冲突(C)结构冲突(D)命名冲突34.DBMS通常提供授权功能来控制不同用户访问数据的权限,这重要是为了实现数据库的(D)。(A)可靠性(B)一致性(C)完整性(D)安全性35.SQL语言具有两种使用方式,分别称为交互式SQL和(C)(A)编译式SQL(B)解释式SQL(C)嵌入式SQL(D)过程化SQL36.设有两个事务T1、T2,其并发操作如下图所示,下面评价对的的是(D)。(A)该操作不存在问题(B)该操作丢失(C)该操作不能反复读(D)该操作读’脏’数据T1T2=1\*GB3①读A=100A=A*2写回=2\*GB3②=3\*GB3③ROLLBACK恢复A=100读A=20037.若事务T对数据R已加了X锁,则其他事务对数据R(D)。(A)可以加S锁不能加X锁(B)不能加S锁可以加X锁(C)可以加S锁也可以加X锁(D)不能加任何锁38.在T-SQL中,批解决中调用存储过程所使用的命令是(A)(A)EXEC(B)SET(C)USE(D)DECLARE39.后备副本的用途是(C)。(A)安全性保障(B)一致性控制(C)故障后的恢复(D)数据的转储40.用于数据库恢复的重要文献是(C)(A)数据库文献(B)索引文献(C)日记文献(D)备注文献41.数据库系统与文献系统的重要区别是(B)。(A)数据库系统复杂,而文献系统简朴。(B)文献系统不能解决数据冗余和数据独立性问题,而数据库系统可以解决。(C)文献系统只能管理程序文献,而数据库系统可以管理各种类型的文献。(D)文献系统管理的数据量较少,而数据库系统可以管理庞大的数据量。42.在数据库中,下列说法(A)是不对的的。(A)数据库避免了一切数据的反复(B)若系统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则系统可保证更新时的一致性(C)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共享(D)数据库减少了数据冗余43.设有关系模式R(A,B,C,D),F是R上成立的FD集,F={A→B,B→C,C→D,D→A},则F+中,左部为C的函数依赖有(D)(A)2个(B)4个(C)8个(D)16个44.数据库系统是在(A)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A)文献系统(B)应用程序系统(C)数据库管理系统(D)编译系统45.数据库的网状模型应满足的条件是(A)。(A)允许一个以上的结点无双亲,也允许一个结点有多个双亲(B)必须有两个以上的结点(C)有且仅有一个结点无双亲,其余结点都只有一个双亲(D)每个结点有且仅有一个双亲46.表达事务执行成功的语句是(A)(A)COMMIT(B)GO(C)ROLLBACK(D)RETURN47.按所使用的数据模型来分,数据库可分为(A)三种类型。(A)层次、关系和网状(B)网状、环状和链状(C)大型、中型和小型(D)独享、共享和分时48.设有如下图所示的关系R,经操作∏A,B(σB=b(R))的运算结果是(C)RA.(B)C.(D)ABabdbABCABCCBDABaBcBABCABCDAfCBdABabda49.如下图所示,两个关系R1和R2,它们进行(D)运算后得到R3。R1R2R3ABCa1Xc2Yd1YDEM1mI2nJ5mKABCEMa1Xmid1Ymic2Ynj(A)交(B)并(C)笛卡尔积(D)连接50.SQL语言是(C)语言。(A)层次数据库(B)网络数据库(C)关系数据库(D)非数据库51.关系数据库规范化是为解决关系数据库中(A)问题而引入的。(A)插入、删除和数据冗余(B)提高查询速度(C)减少数据操作的复杂性(D)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52.关系模式中,满足2NF的模式,(D)。(A)也许是1NF(B)必然是BCNF(C)必然是3NF(D)必然是1NF53.数据库恢复的重要依据是(D)(A)DBA(B)DD(C)批解决文献(D)事务日记54.能消除多值依赖引起的冗余的是(C)。(A)2NF(B)3NF(C)4NF(D)BCNF55.DB、DBMS和DB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B)(A)DB涉及DBMS和DBS(B)DBS涉及DB和DBMS(C)DBMS涉及DB和DBS(D)不能互相涉及56.从E-R模型向关系模型转换时,一个M:N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式时,该关系模式的码是(C)。(A)N端实体的码(B)M端实体的码(C)M端实体的码与N端实体的码的组合(D)重新选取其他属性57.保护数据库,防止未经授权的或不合法的使用导致的数据泄露、更改破坏。这是指数据库的(A)。(A)安全性(B)完整性(C)并发控制(D)恢复58.SQL与C语言解决记录的方式是不同的。当将SQL语句嵌入到C语言程序时,为协调两者而引入(C)(A)堆(B)栈(C)游标(D)聚簇59.设有两个事务T1、T2,其并发操作如下图所示,下面评价对的的是(C)。(A)该操作不存在问题(B)该操作丢失(C)该操作不能反复读(D)该操作读’脏’数据T1T2=1\*GB3①读A=10,B=5求和A+B=15=2\*GB3②=3\*GB3③读A=20,B=5求和25验证错读A=10A=A*2写回60.在事务依赖图中,假如两个事务的依赖关系形成一个循环,那么就会(B)(A)出现活锁现象(B)出现死锁现象(C)事务执行成功(D)事务执行失败61.在DB恢复时,对已经提交但更新未写入磁盘的事务执行(B)(A)UNDO解决(B)REDO解决(C)ROLLBACK解决(D)ABORT解决62.若系统在运营过程中,由于某种因素,导致系统停止运营,致使事务在执行过程中以非正常方式终止,这时内存中的信息丢失,而存储在外存上的数据未受影响,这种情况称为(B)。(A)事务故障(B)系统故障(C)介质故障(D)运营故障63.在数据库中存储的是(C)(A)数据(B)数据模型(C)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D)信息64.在数据库系统中,提供数据与应用程序间物理独立性的是(B)(A)外模式/模式映像(B)模式/内模式映像(C)外模式/内模式映像(D)子模式/模式映像65.按所使用的数据模型来分,数据库可分为(A)三种类型。(A)层次、关系和网状(B)网状、环状和链状(C)大型、中型和小型(D)独享、共享和分时66.关系数据模型(D)。(A)只能表达实体间的1:1联系(B)只能表达实体间的1:n联系(C)只能表达实体间的m:n联系(D)可以表达实体间的上述三种联系67.设有属性A,B,C,D,以下表达中不是关系的是(C)(A)R(A)(B)R(A,B,C,D)(C)R(A×B×C×D)(D)R(A,B)68.关系运算以关系代数为理论基础,关系代数的最基本操作是并、差、笛卡尔积和(C)(A)投影、连接(B)连接、选择(C)选择、投影(D)交、选择69.自然连接是构成新关系的有效方法。一般情况下,当对关系R和S使用自然连接时,规定R和S具有一个或多个共有的(D)。(A)元组(B)行(C)记录(D)属性70.侯选码中的属性称为(B)。(A)非主属性(B)主属性(C)复合属性(D)关键属性71.要修改表的结构,应使用SQL语言的命令(C)(A)UPDATETABLE(B)MODlFYTABLE(C)ALTERTABLE(D)CHANGETABLE72.数据库概念设计的E-R方法中,用属性描述实体的特性,属性在E-R图中,用(D)表达。(A)矩形(B)四边形(C)菱形(D)椭圆形73.若事务在检查点之后开始执行,在故障点之前已提交,则系统恢复时对该事务执行(A)(A)REDO操作(B)UNDO操作(C)RESTART操作(D)NULL操作74.数据库的(B)是指数据的对的性和相容性。(A)安全性(B)完整性(C)并发控制(D)恢复75.设有两个事务T1、T2,其并发操作如下图所示,下面评价对的的是(B)。(A)该操作不存在问题(B)该操作丢失(C)该操作不能反复读(D)该操作读’脏’数据T1T2=1\*GB3①读X=48=2\*GB3②=3\*GB3③X←X+10写回X=4\*GB3④读X=48X←X-2写回X76.若事务T对数据R已加了S锁,则其他事务对数据R(A)。(A)可以加S锁不能加X锁(B)不能加S锁可以加X锁(C)可以加S锁也可以加X锁(D)不能加任何锁77.事务(Transaction)是一个(C)(A)程序(B)进程(C)操作序列(D)完整性规则78.SELECT语句使用关键字(A)可以把反复行屏蔽掉。(A)DISTINCT(B)UNION(C)UNIQUE(D)TOP79.事务对DB的修改,应当在数据库中留下痕迹,永不消逝。这个性质称为事务的(A)(A)持久性(B)隔离性(C)一致性(D)原子性80.在SQL语言中,用于测试列值非空的短语是(C)(A)ISNOTEMPTY(B)NOTUNIQUE(C)ISNOTNULL(D)NOTEXISTS81.事务的执行顺序称为(C)(A)过程(B)环节(C)调度(D)优先级82.为了使属性在各元组上取值唯一,在建立基本表时应使用保存字(A)(A)UNIQUE(B)COUNT(C)DISTINCT(D)UNION83.在事务依赖图中,假如两个事务的依赖关系形成一个循环,那么就会(B)(A)出现活锁现象(B)出现死锁现象(C)事务执行成功(D)事务执行失败84.数据库完整性约束的建立需要使用DBMS提供的(A)(A)数据定义语言(B)数据操纵语言(C)数据查询语言(D)数据控制语言85.在数据库恢复时,对尚未完毕的事务执行(
B
)(A)UNDO操作(B)REDO操作(C)COMMIT操作(D)ROLLBACK操作86.限制输入到一列或多列值的范围,使用(A)约束。(A)CHECK(B)PRIMARYKEY(C)FOREIGNKEY(D)UNIQUE87.选项中删除表的语句是(A).(A)DROP(B)ALTER(C)UPDATE(D)DELETE88.设有关系模式R(A,B,C,D),F是R上成立的FD集,F={A→B,C→D},则F+中左部为BC的函数依赖有(C)(A)2个(B)4个(C)8个(D)16个89.关系模式分解的无损连接和保持函数依赖两个特性之间的联系是(D)(A)前者成立蕴涵后者成立(B)后者成立蕴涵前者成立(C)同时成立,或者同时不成立(D)没有必然的联系90.要修改表的结构,应使用SQL语言的命令(C).(A)UPDATETABLE(B)MODlFYTABLE(C)ALTERTABLE(D)CHANGETABLE91.选项中关于视图的说法错误的是(B).(A)视图是一种虚拟表(B)视图中也保存有数据(C)视图也可由视图派生出来(D)视图的内容来源于一个SQL的SELECT查询92.有学生关系:学生(学号,姓名,年龄),对学生关系的查询语句如下:
SELECT学号
FROM学生
WHERE年龄>20AND姓名LIKE′%伟′假如要提高查询效率,应当建索引的属性是(B)(A)学号(B)姓名(C)年龄(D)(学号,姓名)93.为了使索引键的值在基本表中唯一,在建立索引语句中应使用保存字(A)(A)UNIQUE(B)COUNT(C)DISDINCT(D)UNION94.不能激活触发器执行的事件是(A)(A)SELECT(B)UPDATE(C)INSERT(D)DELETE95.SELECT语句使用关键字(A)可以把反复行屏蔽(A)DISTINCT(B)UNION(C)ALL(D)TOP96.若事务T对数据R已加了S锁,则其他事务对数据R(A)(A)可以加S锁不能加X锁(B)不能加S锁可以加X锁(C)可以加S锁也可以加X锁(D)不能加任何锁97.在数据库系统中,提供数据与应用程序间物理独立性的是(B)(A)外模式/模式映像(B)模式/内模式映像(C)外模式/内模式映像(D)子模式/模式映像98.为数据表创建索引的目的是(A)。(A)提高查询的检索性能(B)创建唯一索引(C)创建主键(D)归类99.下列模型中数据抽象级别最高的是(A)(A)概念模型 (B)逻辑模型(C)外部模型 (D)物理模型100.设有关系R(A,B,C)和S(B,C,D),下列各关系代数表达式不成立的是(C)(A)ПA(R)ПD(S) (B)RS(C)R∪S (D)ПB(R)∩ПB(S)101.根据关系数据基于的数据模型——关系模型的特性判断下列对的的一项:(B)
(A)只存在一对多的实体关系,以图形方式来表达。
(B)以二维表格结构来保存数据,在关系表中不允许有反复行存在。
(C)能体现一对多、多对多的关系,但不能体现一对一的关系。
(D)关系模型数据库是数据库发展的最初阶段。10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一个基本表可以跨一个或多个存储文献(B)一个存储文献可以跨一个或多个基本表(C)每个存储文献与外部存储器上一个物理文献相应(D)每个基本表与外部存储器上一个物理文献相应103.在SQL语言中,数值函数COUNT(列名)用于(C)(A)计算元组个数 (B)计算属性的个数(C)对一列中的非空值计算个数 (D)对一列中的非空值和空值计算个数104.将弱实体转换成关系时,弱实体的主码(C)(A)由自身的候选关键字组成 (B)由父表的主码组成(C)由父表的主码和自身的候选关键字组成 (D)不拟定105.从一个数据库文献中取出满足某个条件的所有记录的操作是(A)(A)选择 (B)连接(C)投影 (D)复制106.下面关于自然连接与等值连接的各个叙述中,不对的的是(B)(A)自然连接是一种特殊的等值连接(B)自然连接规定两个关系中具有相同的属性组,而等值连接不必(C)两种连接都可以只用笛卡尔积和选择运算导出(D)自然连接要在结果中去掉反复的属性,而等值连接则不必107.SQL语言是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它是(B)(A)过程化的 B.非过程化的(C)格式化的 D.导航式的108.设有关系表R(如下表所示),该关系的主码是(B)Rabc112121132211321142(A)a (B)(a,b)(C)(b,c) (D)(a,c)109.在下面的数据库表中,若学生表的主码是学号,系别表的主码是系别号,用SQL语言不能执行的下面操作是:(B)学生表学号姓名年龄系别号系别表系别号系别名称001李红190101数学系005王明200102中文系006王芳180203计算机系010张强2003(A)从学生表中删除行(′005′,′王明′,20,′01′)(B)将行(′005′,′王山′,19,′04′)插入到学生表中(C)将学号为′001′的年龄改为18(D)将学号为′010′的系别号改为′04′110.已知关系R和S如下表所示:RABCSABCa1b2c1a2fga2b2c2a2b2c2a3b1c1a3fg 试对R和S进行交运算,其结果的元组数应是(B)(A)0 (B)1(C)4 (D)6111.现要查找缺少学习成绩(G)的学生学号(Sno)和课程号(Cno),相应的SQL语句SELECTSno,CnoFROMSCWHERE中WHERE后对的的条件表达式是(D)(A)G=0 (B)G<=0(C)G=NULL (D)GISNULL112.设有教师表Rl和学生表R2,如下表所示,则R1R2的行数和列数分别为(C)RlR2教师编号教师姓名学号姓名教师编号125吴亚利99321梁山231167张小明99322李双双125231刘朋99323王萍23199324张杰125(A)行数为12,列数为5 (B)行数为12,列数为4(C)行数为4,列数为4 (D)行数为4,列数为5113.SQL语言的一次查询的结果是一个(D)(A)数据项 (B)记录(C)元组 (D)表114.在Transact-SQL语法中,SELECT语句的完整语法较复杂,但至少涉及的部分(1D),使用关键字(2A)可以把反复行屏蔽,将多个查询结果返回一个结果集合的运算符是(3B)。⑴(A)SELECT,INTO
(B)SELECT,FROM
(C)SELECT,GROUP
(D)仅SELECT
⑵(A)DISTINCT
(B)UNION
(C)ALL
(D)TOP
⑶(A)JOIN
(B)UNION
(C)INTO
(D)LIKE
115.关系规范化中的删除操作异常是指(A)(A)不该删除的数据被删除.(B)不该插入的数据被插入;(C)应当删除的数据未被删除;(D)应当插入的数据未被插入.116.关系数据库规范化是为解决关系数据库中(A)问题而引入的。(A)插入异常、删除异常和数据冗余;(B)提高查询速度;(C)减少数据操作的复杂性;(D)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117.假设关系模式R(A,B)属于3NF,下列说法中(B)是对的的。(A)R一定消除了插入和删除异常;(B)R仍也许存在一定的插入和删除异常;(C)R一定属于BCNF;(D)A和C都是.118.关系规范化中的插入操作异常是指(D)(A)不该删除的数据被删除.(B)不该插入的数据被插入;(C)应当删除的数据未被删除;(D)应当插入的数据未被插入.119.设有关系W(工号,姓名,工种,定额),将其规范化到第三范式对的的答案是(C)(A)W1(工号,姓名),W2(工种,定额);(B)W1(工号,工种,定额),W2(工号,姓名);(C)W1(工号,姓名,工种),W2(工种,定额);(D)以上都不对.120.设学生关系模式为:学生(学号,姓名,年龄,性别,平均成绩,专业),则该关系模式的主键是(C)(A)姓名;(B)学号,姓名;(C)学号;(D)学号,姓名,年龄.121.根据数据库规范化理论,下面命题中对的的是(D)(A)若R∈2NF,则R∈3NF(B)若R∈1NF,则R不属于BCNF(C)若R∈3NF,则R∈BCNF(D)若R∈BCNF,则R∈3NF122.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中,起核心作用的是(C)(A)范式;(B)模式设计;(C)函数依赖;(D)数据完整性.123.设计性能较优的关系模设称为规范化,规范化的重要理论依据是(A)(A)关系规范化理论;(B)关系运算理论;(C)关系代数理论;(D)数理逻辑。124.规范化理论是关系数据库进行逻辑设计的理论依据。根据这个理论,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必须满足:其每一属性都是(B)(A)互不相关的;(B)不可分解的(C)长度可变的;(D)互相关联的。125.规范化过程重要为克服数据库逻辑结构中的插入异常、删除异常以及(C)的缺陷。(A)数据不一致;(B)结构不合理;(C)冗余度大;(D)数据丢失。126.关系模式中各级范式之间的关系为(A)(A)3NF2NF1NF;(B)3NF1NF2NF;(C)1NF2NF3NF;(D)2NF1NF3NF。127.消除了部分函数依赖的1NF的关系模式必然是(B)(A)1NF;(B)2NF;(C)3NF;(D)4NF。128.区别不同实体的依据是(B)(A)名称;(B)属性;(C)对象;(D)概念。129.在关系数据库中,规定基本关系中所有的主属性上不能有空值,其遵守的约束规则是(C)(A)数据依赖完整性规则;(B)用户定义完整性规则;(C)实体完整性规则;(D)上述都不对的。130.设学生关系S(SNO,SNAME,SSEX,SAGE,SDEPT)的主键为SNO,学生选课关系SC(SNO,CNO,SCORE)的主键为SNO和CNO,关系R(SNO,CNO,SSEX,SAGE,SDEPT,SCORE)的主键为SNO和CNO,关系R满足(A)(A)1NF;(B)2NF;(C)3NF;(D)都不对。131.规范化关系模式的任何属性(A)(A)不可再分;(B)可以再分;(C)命名在关系模式上可以不唯一;(D)上述都不对的。132.在关系规范化中,分解关系的基本原则是(B)I、实现无损连接;II、分解后的关系互相独立;III、保持原有的依赖关系。(A)I和II;(B)I和III;(C)I;(D)II。133.学生表S(id,name,sex,age,dept_id,dept_name),存在函数依赖是id,name,sex,age,dept_id;dept_id,dept_name,S满足(B)(A)1NF;(B)2NF;(C)3NF;(D)都不对的。134.设有关系模式R(S,D,M),其函数依赖集F={S→D,D→M},则关系模式R的规范化限度最高达成(A)1NF;(B)2NF;(C)3NF;(D)都不对的。135.若关系模式R∈3NF,则下面最对的的说法是(C)(A)某个非主属性不传递依赖于码(B)某个非主属性不部分依赖于码(C)所有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码(D)所有非主属性都不部分依赖于码136.将一个关系从2NF规范到3NF,目的是消除(B)(A)非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函数依赖(B)非主属性对码的传递函数依赖(C)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和传递函数依赖(D)非平凡且非函数依赖的多值依赖137.数据字典是软件需求分析阶段的最重要工具之一,其最基本的功能是(C)(A)数据库设计(B)数据通信(C)数据定义(D)数据维护138.数据库的物理设计是为一个给定的逻辑结构选取一个适合应用环境的(B)过程,涉及拟定数据库在物理设备上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A)逻辑结构(B)物理结构(C)概念结构(D)层次结构139.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任务是把(C)转换为与所选用的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相符合的过程。(A)逻辑结构(B)物理结构(C)概念结构(D)层次结构140.数据库物理设计完毕后,进入数据库实行阶段,在下述工作中,一般不属于实行阶段的工作是(B)(A)建立库结构(B)扩充功能(需求分析阶段)(C)加载数据(D)系统调试141.函数依赖理论可以消除数据库的(A)(A)插入异常、删除异常、更新异常和数据冗余(B)插入异常(C)删除异常(D)查询异常142.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指出: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应满足一定的规定,最起码的规定是达成1NF,即满足(D)(A)每个非主属性都完全依赖于主属性(B)主属性唯一标记关系中的元组(C)关系中的元组不可反复(D)每个属性都是不可再分的143.关于数据库设计的对的描述是(B)(A)进行数据模型的设计(B)在DBMS的支持下,进行数据模型和应用程序设计(C)开发应用程序(D)设计开发DBMS144.由局部E-R图生成初步E-R图,其重要任务是(D)(A)消除不必要的冗余(B)消除属性冲突(C)消除结构冲突和命名冲突(D)B和C145.X→Y,当下列(D)成立时,称为平凡函数依赖。(A)X→Y;(B)Y→X;(C)X→Y=Ø;(D)都不对的。146.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A)(A)具体的机器和DBMS(B)E-R图(C)信息世界(D)现实世界三、简述题1.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1)数据(Data):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数据的种类有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正文等。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2)数据库(DaBase,简称DB):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3)数据库系统(DataBaseSytem,简称DBS):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4)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ManagementSytem,简称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DBMS的重要功能涉及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营管理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2.什么是基本表?什么是视图?两者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答:基本表是实际存储在数据库中的二维表,它是自身独立存在的表,在SQL中一个关系就相应一个表。视图是关系数据库系统提供应用户以多种角度观测数据库中数据的重要机制。区别:视图是从一个或几个基本表(或视图)中导出的表,是一个虚表,数据库中只存放视图的定义,而不存放视图相应的数据,这些数据仍存放在本来的基本表中。3.什么叫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什么叫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答: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是指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将模式/内模式映象作相应改变,使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不必改变。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是指当模式改变时,将外模式/模式的映象作相应改变,使外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不用修改。4.简述事务所具有的ACID特性。答:事务的ACID特性是:原子性:事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单位。一致性:事务对数据库操作的结果是将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为另一个一致性状态。隔离性:多个事务的并发执行不互相干扰。连续性:事务一旦提交,它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改变就是永久性的。5.登记日记文献时为什么必须先写日记文献,后写数据库?答:把数据的修改写到数据库和把对数据的修改操作写到日记文献是两个不同的操作,在两个操作之间也许会发生故障假如先写了数据库修改,而在日记文献中没有登记这个修改,在恢复的时候就无法恢复这个修改了;假如先写日记,但没有修改数据库,按日记恢复时只是多执行一次撤消操作,并不影响数据库的对的性,为了安全,一定要先写日记文献。6.DBMS的完整性控制机制应具有哪些功能?答:应具有三方面的功能:(1)定义功能,提供定义完整性条件的机制(2)检查功能,检查用户发出的操作请求是否违反了完整性约束条件。(3)假如发现用户的操作请求违反了完整性约束条件,则采用一定的动作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7.什么是数据的独立性?如何保证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独立性?答:数据独立性是数据库系统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它能使数据独立于应用程序。数据独立性涉及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物理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数据是互相独立的。逻辑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互相独立的,即,当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时,用户程序也可以不变。数据独立性是由DBMS的二级映像功能来实现的。当整个系统规定改变模式时,对各个外模式/模式的映像做相应改变,从而保证了数据的逻辑独立性;当数据的存储结构改变时,对模式/内模式的映像做相应改变,从而保证了数据的物理独立性。8.什么是数据字典?数据字典的作用是什么?答:数据字典是系统中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作用:供DBMS在解决数据存取时快速查找有关对象的信息,供DBA查询掌握系统的运营情况,支持数据库设计和系统分析。9.什么样的并发调度是对的的调度?答:多个事务的并发执行的结果与按某一顺序串行的执行它们时的结果相同,我们说这样的并发调度是可串行化的调度,假如一个调度是可串行化的,那么认为它是对的的调度。10.试叙述事务的4个性质,并结实每一个性质由DBMS的哪个子系统实现?每一个性质对DBS有什么益处?答:1)事务的原子性是指一个事务对DB的所以操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原子性是由DBMS的事务管理子系统实现的。事务的原子性保证了DBS的完整性。2)事务的一致性是指数据不会因事务的执行而遭受破坏。事务的一致性是由DBMS的完整性子系统实现的。事务的一致性保证数据库的完整性。3)事务的隔离性是指事务的并发执行与这些事务单独执行时结果同样。事务的隔离性是由DBMS的并发控制子系统实现的。隔离性使并发执行的事务不必关心其他事务,如同在单用户环境下执行同样。4)事务的持久性,是指事务对DB的更新应永久地反映在DB中。持久性是由DBMS的恢复管理子系统实现的。持久性能保证DB具有可恢复性。11.事务的COMMIT语句和ROLLBACK语句的功能是什么?答:COMMIT语句表达事务执行成功地接结束(提交),此时告诉系统,DB要进入一个新的对的状态,该事务对DB的所有更新都已交付实行(写入磁盘)。ROLLBACK语句表达事务执行不成功地结束(应当’回退’)此时告诉系统,已发生错误,DB也许处在不对的的状态,该事务对DB的所有更新必须被撤消,DB应恢复该事务到初始状态。12.日记文献中记载了哪些内容?答:日记文献中记载了事务开始标记、事务结束标记以及事务对DB的插入、删除和修改的每一次操作前后的值。13.并发操作会产生几种不一致情况?用什么方法避免各种不一致的情况?答:并发操作也许会产生丢失修改,不能反复读和读’脏’数据这三种不一致情况,采用封锁机制来进行并发控制,可避各种不一致情况。一级封锁协议可以避免丢失修改,二级封锁协议可以避免丢失修改和读’脏’数据,三级封锁协议可以避免丢失修改、不能反复读和读’脏’数据。14.X封锁与S封锁有什么区别?答:X锁与S锁的区别如图所示。X锁S锁只允许一个事务独锁数据允许多个事务并发S锁某一数据获准X锁的事务可以修改数据获准S锁的事务只能读取数据,但不能修改数据事务的并发度低事务的并发度高,但增长了死锁的也许性X锁必须保存到事务终点根据需要,可随时解除S锁解决’丢失更新’问题解决’读不一致性’问题15.为什么要设立日记文献?答:设立日记文献的目的,是为了记录对数库中数据的每一次更新操作,从而DBMS可以根据日记文献进行事务故障的恢复和糸统故障的恢复,并可结合后授副本进去介质故障的恢复。16.如何进行系统故障的恢复?答:系统故障导致数据库不一致状态的因素有两个,一是未完毕事务对数据库的更新也许已写入数据库,二是已提交事务对数据库的更新也许还留在缓冲区没来得及写入数据库。因此恢复操作就是要撤消故障发生时未完毕的事务,重做已完毕的事务。⑴正向扫描日记文献(即从头扫描日记文献),找出在故障发生前已经提交的事务(这些事务既有BEGINTRANSACTION记录,也有COMMIT记录),将其事务标记记入重做(REDO)队列。同时找出故障发生时尚未完毕的事务(这些事务只有BEGINTRANSACTION记录,无相应的COMMIT记录),将其事务标记记入撤消(UNDO)队列。⑵对撤消队列中的各个事务进行撤消(UNDO)解决。进行UNDO解决的方法是,反向扫描日记文献,对每个UNDO事务的更新操作执行逆操作,即将日记记录中’更新前的值’写入数据库。⑶对重做队列中的各个事务进行重做(REDO)解决。进行REDO解决的方法是:正向扫描日记文献,对每个REDO事务重新执行日记文献登记的操作。即将日记记录中’更新后的值’写入数据库。17.如何进行介质故障的恢复?答:发生介质故障后,磁盘上的物理数据和日记文献被破坏,恢复方法是重装数据库,然后重做已完毕的事务。具体地说就是:⑴装入最新的数据库后备副本(离故障发生时刻最近的转储副本),使数据库恢复到最近一次转储时的一致性状态。对于动态转储的数据库副本,还须同时装入转储开始时刻的日记文献副本,运用恢复系统故障的方法(即REDO+UNDO),才干将数据库恢复到一致性状态。⑵装入相应的日记文献副本(转储结束时刻的日记文献副本),重做已完毕的事务。即:一方面扫描日记文献,找出故障发生时已提交的事务的标记,将其记入重做队列。然后正向扫描日记文献,对重做队列中的所有事务进行重做解决。即将日记记录中’更新后的值’写入数据库。18.数据库在运营过程中也许产生的故障有哪几类?答:1)事物故障事物在运营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如输入数据的错误,运算溢出,违反了某些完整性限制,某些应用程序的错误,以及并行事物发生死锁等,使事物未能运营到正常中指点之前就被撤消了,这种情况称为’事物故障’。2)系统故障系统鼓掌是指系统在运营过程中,由于某些因素,如OS和DBMS代码错误,操作员操作事物。特定类型的硬件错误(CPU故障),忽然停电等导致系统停止运营,致使事物在执行过程中以非控方式中指。这时。内存中的信息丢失,而存储在外存储上的数据未受影响,这种情况称为’系统故障’。3)介质故障系统在运营过程中,由于某种硬件故障,如磁盘损坏,磁头碰撞,或由于OS的某种潜在的错误。瞬间强磁场干扰,使存储在外存的数据部分损失或所有损失,称之为’介质故障’。4)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的故障和破坏,它是一种计算机程序,通过读写染有病毒的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和数据这些病毒可以迅速繁殖和传播,危害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库。19.如何进行事务故障的恢复答:事务故障是指事务在运营至正常终止点前被中止,这时恢复子系统应运用日记文献撤消(UNDO)此事务已对数据库进行的修改。事务故障的恢复是由系统自动完毕的,对用户是透明的。系统的恢复环节是:⑴反向扫描文献日记(即从最后向前扫描日记文献),查找该事务的更新操作。⑵对该事务的更新操作执行逆操作。即将日记记录中’更新前的值’写入数据库。这样,假如记录中是插入操作,则相称于做删除操作(因此时’更新前的值’为空)。若记录中是删除操作,则做插入操作,若是修改操作,则相称于用修改前值代替修改后值。⑶继续反向扫描日记文献,查找该事务的其他更新操作,并做同样解决。⑷如此解决下去,直至读到此事务的开始标记,事务故障恢复就完毕了。20.试述文献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区别和联系。答:文献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区别是:文献系统面向某一应用程序,共享性差,冗余度大,数据独立性差,记录内有结构,整体无结构,由应用程序自己控制。数据库系统面向现实世界,共享性高,冗余度小,具有较高的物理独立性和一定的逻辑独立性,整体结构化,用数据模型描述,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和恢复能力。文献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联系:文献系统与数据库系统都是计算机系统中管理数据中管理数据的软件。21.试述SQL的定义、功能分类及核心动词。答:结构化查询语言SQL(STRUCTUREDQUERYLANGUAGE)是关系数据库的国际标准语言。数据查询:SELECT(查询出数据,也可用于变量赋值)数据定义(表/视图/查询/存储过程/自定义函数/索引/触发器等):CREATE(创建)、DROP(删除)、ALTER(修改)数据操作:INSERT(插入)、UPDATE(更新)、DELETE(删除)数据控制:Grant(授权)、revoke(回收权限)22.DBA的职责是什么?答:1)决定数据库中的信息内容和结构2)决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和存取策略3)定义数据的安全性规定和完整性约束条件4)监控数据库的使用和运营5)数据库的改善和重组重构23.数据库中为什么要有恢复子系统?它的功能是什么?答:由于计算机系统中硬件的故障、软件的错误、操作员的失误以及恶意的破坏是不可避免的,这些故障轻则导致运营事务非正常中断,影响数据库中数据的对的性,重则破坏数据库,使数据库中所有或部分数据丢失。功能:是把数据库从错误状态恢复到某一已知的对的状态(亦称为一致状态或完整状态),这就是数据库的恢复。24.数据库转储的意义是什么?常用的有几种方法?答:数据转储是数据库恢复中采用的基本技术,所谓转储即DBA定期将整个数据库复制到磁带或另一个磁盘上保存起来的过程。这些备用的数据文本称为后备副本或后援副本。当数据库遭到破坏后可以将后备副本重新载入,将数据库恢复到转储时的状态。转储可分为静态转储和动态转储。静态转储是在系统中无运营事务时进行的转储操作。动态转储是指转储期间允许对数据库进行存取或修改。即转储和用户事务可以并发执行。转储还可分为海量转储和增量转储两种方式。25.什么是日记文献?为什么要设立日记文献?答:日记文献是用来记录事务对数据库的更新操作的文献。目的是进行事物故障恢复;进行系统故障恢复;协助后备副本进行介质故障恢复。26.试述使用检查点方法进行恢复的环节。答:1)从重新开始文献中找到追后一个检查点记录在日记文献中的地址,由该地址在体制文献中找到最后一个检查点记录。2)由该检查点记录得到检查点建立时刻所有正在执行的事务清单ACTIVE-LIST。这里建立两个事务队列:①UNDO-LIST:需要执行undo操作的事务集合;②REDO-LIST需要执行redo操作的事务集合。把ACTIVE-LIST暂时放入UNDO-LIST队列,REDO队列暂时为空。检查点开始正向扫描日记文献:①假如有新开始的事务Ti,把Ti暂时放入UNDO-LIST队列;②如有提交的事务T
j,把Tj从UNDO-LIST队列移到REDO-LIST队列,直到日记文献结束;4)对UNDO-LIST中的每个事务执行UNDO操作,对REDO-LIST中的每个事务执行REDO操作。27.什么是数据库镜像?它有什么用途?答:根据DBA的规定,自动把整个数据库或其中的关键数据复制到另一个磁盘上。每当主数据库更新时,DBMS自动把更新后的数据恢复过去,即DBMS自动保证镜像数据与主数据的一致性。用途:1)一旦出现介质故障,可由镜像磁盘继续提供使用,同时DBMS自动运用镜像磁盘数据进行数据库恢复,不需要关闭系统和重装数据库副本。2)在没有出现故障时,数据库镜像还可以并发操作。提高数据库的可用性。28.请给出防止死锁的若干方法。答:在数据库中,产生死锁的因素是两个或多个事务都已封锁了一些数据对象,然后又都请求对已为其他事务封锁的数据对象加锁,从而出现死等待。防止死锁通常有两种方法:1)一次封锁法。一次封锁法规定每个事务必须一次将所有要使用的数据所有加锁,否则就不能继续执行。2)顺序封锁法。顺序封锁法是预先对数据对象规定一个封锁顺序,所有事务都按这个顺序实行封锁。29.请给出检测死锁发生的方法,当发生死锁后如何解决死锁?答:一般使用超时法或事务等待图法。①超时法
假如一个事务的等待时间超过了规定的时限,就认为发生了死锁。超时法实现简朴,但其局限性也很明显。一是有也许误判死锁,事务由于其他因素使等待时间超过时限,系统会误认为发生了死锁。二是时限若设立得太长,死锁发生后不能及时发现。②等待图法
事务等待图是一个有向图G=(T,U)。T为结点的集合,每个结点表达正运营的事务;U为边的集合,每条边表达事务等待的情况。若T1等待T2,则T1、T2之间划一条有向边,从T1指向T2。事务等待图动态地反映了所有事务的等待情况。并发控制子系统周期性地(比如每隔1分钟)检测事务等待图,假如发现图中存在回路,则表达系统中出现了死锁。DBMS的并发控制子系统一旦检测到系统中存在死锁,就要设法解除。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选择一个解决死锁代价最小的事务,将其撤消,释放此事务持有的所有的锁,使其它事务得以继续运营下去。当然,对撤消的事务所执行的数据修改操作必须加以恢复。30.试述两段锁协议的概念。答:所谓两段锁协议是指所有事务必须分两个阶段对数据项加锁和解锁。1)在对任何数据进行读、写操作之前,一方面要申请并获得对该数据的封锁;2)在释放一个封锁之后,事务不再申请和获得对该数据的封锁。所谓’两段’锁的含义是,事务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获得封锁,也称为扩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事务可以申请获得任何数据项上的任何类型的锁,但是不释放任何锁。第二阶段是释放封锁,也称为收缩阶段。在这个阶段,事务可以释放任何数据项上的任何类型的锁,但是不能再申请任何锁。31.什么是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条件?答:完整性约束条件是指数据库中的数据应满足的语义约束条件。一般可以分为六类:1)静态列级约束2)静态元组约束3)静态关系约束动态列级约束动态元组约束动态关系约束32.SQL语言中提供了哪些自主存取控制语句?请试举几例说明它们的使用方法。答:SQL中的自主存取控制是通过GRANT语句和REVOKE语句来实现的。如:GRANTSELECT,INSERTONStudentTO王平WITHGRANTOPTION;就将Student表的SELECT和INSERT权限授予了用户王平,后面的’WITHGRANTOPTION’子句表达用户王平同时也获得了’授权’的权限,即可以把得到的权限继续授予其他用户。REVOKEINSERTONStudentFROM王平CASCADE;就将Student表的INSERT权限从用户王平处收回,选项CASCADE表达,假如用户王平将Student的INSERT权限又转授给了其他用户,那么这些权限也将从其他用户处收回。规范化理论对数据库设计有什么指导意义?答:规范化理论为数据库设计人员判断关系模式的优劣提供了理论标准,可用以指导关系数据模型的优化,用来预测模式也许出现的问题,为设计人员提供了自动产生各种模式的算法工具,使数据库设计工作有了严格的理论基础。试述数据库物理设计的内容和环节。答:数据库在物理设备上的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称为数据库的物理结构,它依赖于给定的DBMS。为一个给定的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规定的物理结构,就是数据库的物理设计的重要内容。数据库的物理设计环节通常分为两步:(l)拟定数据库的物理结构,在关系数据库中重要指存取方法和存储结构;(2)对物理结构进行评价,评价的重点是时间效率和空间效率。试述查询优化在关系数据库系统中的重要性和也许性。答:重要性:关系系统的查询优化既是RDBMS实现的关键技术又是关系系统的优点所在。它减轻了用户选择存取途径的承担。用户只要提出’干什么’,不必指出’怎么干’。查询优化的优点不仅在于用户不必考虑如何最佳地表达查询以获得较好的效率,并且在于系统可以比用户程序的’优化’夕做得更好。也许性:这是由于:(l)优化器可以从数据字典中获取许多记录信息,例如关系中的元组数、关系中每个属性值的分布情况、这些属性上是否有索引、是什么索引(B+树索引还是HASH索引或惟一索引或组合索引)等。优化器可以根据这些信息选择有效的执行计划,而用户程序则难以获得这些信息。(2)假如数据库的物理记录信息改变了,系统可以自动对查询进行重新优化以选择相适应的执行计划。在非关系系统中必须重写程序,而重写程序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是不太也许的。(3)优化器可以考虑数十甚至数百种不同的执行计划,从中选出较优的一个,而程序员一般只能考虑有限的几种也许性。(4)优化器中涉及了很多复杂的优化技术,这些优化技术往往只有最佳的程序员才干掌握。系统的自动优化相称于使得所有人都拥有这些优化技术。试述RDBMS查询优化的一般准则。答:查询优化的一般准则是:(l)选择运算应尽也许先做;(2)把投影运算和选择运算同时进行;(3)把投影同其前或其后的双目运算结合起来执行;(4)把某些选择同在它前面要执行的笛卡儿积结合起来成为一个连接运算;(5)找出公共子表达式;(6)选取合适的连接算法。试述RDBMS查询优化的一般环节。答:各个关系系统的优化方法不尽相同,大体的环节可以归纳如下:(l)把查询转换成某种内部表达,通常用的内部表达是语法树。(2)把语法树转换成标准(优化)形式。即运用优化算法,把原始的语法树转换成优化的形式。(3)选择低层的存取途径。生成查询计划,选择代价最小的。具有检查点的恢复技术有什么优点?答:运用日记技术进行数据库恢复时,恢复子系统必须搜索日记,拟定哪些事务需要REDO,哪些事务需要UNDO。一般来说,需要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二手房交易佣金支付标准协议
- 2025年度高科技企业采购法务与合同管理综合服务合同
- 2025房地产无底薪业务员营销服务及佣金分配合同
- 2025年度大型活动专用场馆租赁服务合同
- 2025年医疗设备采购与售后服务合同
- 2025版商铺租赁委托与市场拓展合作合同
- 2025年出租车行业新能源技术研发合作协议
- 2025版建筑废弃物填土处理工程合同
- 2025年度图书出版翻译与校对服务合同
- 2024年新农村雨污分流建设合同
- 副立井罐笼更换提升机钢丝绳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标准
- 数据安全管理员职业技能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院科两级对核心制度执行率的持续改进案例-儿科I病区运用PDCA循环持续改进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 新概念一册Lesson1-12-测试题(附答案)
- DB64-T 1972-2024 风积沙路基填筑(干压法)施工技术规范
- 质量信得过班组申报材料
- TSG+23-2021气瓶安全技术规程
- 酒店代运营合同范本
- 基于SCALANCE W774W734无线通信网络构建与运行(无线通信模块) (1)讲解
-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