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福品牌、宣传及方案教学文案_第1页
周大福品牌、宣传及方案教学文案_第2页
周大福品牌、宣传及方案教学文案_第3页
周大福品牌、宣传及方案教学文案_第4页
周大福品牌、宣传及方案教学文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周大福品牌、宣传及方案土木工程实习工作计划土木工程实习工作计划

/土木工程实习工作计划毕业实习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实践来验证理论,理论指导实践的极佳机会,同时也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它是所学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统一。在实习过程中,我以技术员的身份深入到大广高速S22标项目部,在项目部工程部副部长的指导下,参加工程施工工作,顺利完成了两个月的实习任务。同时,也为大学毕业后从事工程事业打下了良好基础。实习计划和步骤

1,看懂实习工程对象的建筑,结构施工图;?

了解工程的性质,规模,生产工艺过程,建筑构造与结构体系,地基与基础特点等,提出个人对设计图纸的见解.?

2,参加工程的施工组织管理工作其包括:?

①参与拟定施工方案(土方工程和基础工程施工方案,主要承重结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措施方案等),并独立完成部分工作.当已有施工方案时,可通过熟悉方案并结合现场实践提出个人见解.?

②参与编制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或施工平面图,当已有此两种资料时,可通过了解编制方法,执行情况和现场管理等提出个人见解.?

③完成单项作业设计工作(模板配板设计,土方工程施工设计,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基础或大型设备基础施工设计,构件预制与安装工程施工设计及装修工程施工设计等).?

④参加或熟悉施工预算的编制.?

⑤参加施工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的拟定.?

3,学习1~2个主要工种工程的施工方法,操作要点,主要机械设备及用途,质量要求以及本人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及设想等;?

4,了解施工单位的组织管理系统,各部门的职能和相互关系,了解施工项目经理部的组成,了解各级技术人员的职责与业务范围;?

5,了解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现代施工管理方法等的应用,了解施工与管理的新规范;?

6,参与现场组织的图纸会审,技术交流,学术讨论会,工作例会,技术革新,现场的质量检查与安全管理等;?

7,了解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各方(业主,承包商,监理单位)的职责;?

8,了解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意义?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强氧化酸除外)。?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4)很活泼的金属,如K、Ca、Na与盐溶液反应,先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碱,碱再与盐溶液反应,没有金属单质生成。如:

2Na+CuSO4+2H2O==Cu(OH)2↓+Na2SO4+H2↑

(5)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去说明非水溶液中的置换反应,如氢气在加热条件下置换氧化铁中的铁:

Fe2O3+3H22Fe+3H2O

金属原子与金属离子得失电子能力的比较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1)判断某些置换反应能否发生?

a.判断金属与酸能否反应:?

条件:

①金属必须排在氢前面?

②酸一般指盐酸或稀硫酸?

b.判断金属与盐溶液能否反应:?

条件:

①单质必须排在盐中金属的前面

②盐必须可溶于水

③金属不包含K、Ca、Na

(2)根据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判断滤液、滤渣的成分。如向CuSO4,AgNO3混合液中加铁粉,反应后过滤,判断滤液和滤渣成分。铁与CuSO4和AgNO3溶液反应有先后顺序,如果铁足量,先将AgNO3中的Ag完全置换后再置换CuSO4中的Cu,那么溶液中只有FeSO4;如果铁的量不足,应按照“先后原则”分别讨论滤液和滤渣的成分。?

(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或根据反应速率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镁、锌、铁三种金属与同浓度的稀H2SO4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Mg>Zn>Fe,则可判断金属活动性Mg>Zn>Fe,?

(4)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研究金属冶炼的历史。金属活动性越弱,从其矿物中还原出金属单质越容易;金属活动性越强,从其矿物中还原出金属单质越难。所以越活泼的金属越不易冶炼,难于冶炼的金属开发利用的时间就越迟。?

(5)应用举例?

a.湿法炼铜我国劳动人民在宋代就掌握了湿法炼铜技术,即将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Fe+CuSO4=FeSO4+Cu。?

b.从洗相废液中回收银洗相废掖中含有大量的硝酸银,可用铁置换回收:Fe+2AgNO3==Fe(NO3)2+2Ag。?

c.处理工业废水中的铜、汞离子工业废水中常含铜、汞等金属离子,这些离子对生物有很大的危害,在排放前必须进行处理,可用铁置换回收:Fe+CuSO4==FeSO4+Cu?

d.实验室选择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H之前的金属都能跟稀H2SO4、稀HCl反应产生氢气,但Zn之前的金属与酸反应太快。不便操作;Zn之后的金属与酸反应太慢,花费时间太长,从经济效益和反应速率多方而考虑,Zn是最合适的金属。金属与混合溶液的反应?

(1)将一种金属单质放入几种金属的盐溶液的混合液中时,其中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巾最靠后的金属最先被置换出来,然后再依次置换出稍靠后的金属。简记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距离远,先反应”。如将金属Zn。放入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Zn先与CuSO4发生置换反应,与CuSO4反应完后再与FeSO4?发生置换反应。根据金属锌的最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金属锌的量

析出金属

滤液的成分

锌不足(不能与CuSO4溶液完全反应)

Cu

ZnSO4、FeSO4、CuSO4

锌不足(恰好与CuSO4溶液完全反应)

Cu

ZnSO4、FeSO4

锌不足(不能与FeSO4溶液完全反应)

Fe、Cu

ZnSO4、FeSO4

锌适量(恰好与FeSO4溶液完全反应)

Fe、Cu

ZnSO4

锌足量

Zn、Fe、Cu

ZnSO4

(2)将几种不同的金属放入同一种盐溶液中,发生反应的情况与将一种金属放入几种金属的盐溶液中相似,也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距离越远的先反应,然后是距离较远的反应。

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图像问题的分析方法:

(1)等质氢图:两种金属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相同,此图反映两种情况:

①酸不足,金属过虽,产生的氢气质量由酸的质量决定。?

(2)等质等价金属图:如等质量的镁、铁、锌与足量的酸反应生成的金属离子都是+2价,产生氢气的速率和质量不同。此图反映出:

①金属越活泼,图示反应物的线越陡,如Mg线比Zn线陡,Zn线比Fe线陡,说明活泼性Mg>Zn>Fe?

②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等质量时,与酸反应产生的氢气越多,曲线的拐点越高,因此,相对原子质量Zn>Fe>Mg。

可简单概括为:越陡越活,越高越小。

(3)等质不等价金属图:铝、镁、锌与酸反应生成金属离子的化合价分别为+3、+2、+2,此图反映出等质不等价金属与酸反应不仅速率不同而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与金属化合价有关。?

可用下面式子计算氢气质量:

金属与酸或盐溶液反应前后溶液密度变化的判断方法:

金属与酸的反应和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均为置换反应,反应后溶液的溶质发生了改变,导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密度也随之改变。反应前后溶液的密度的变化取决于反应前后溶液中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相对大小。?

(1)反应后溶液密度变小:如Fe+CuSO4==FeSO4+Cu,在该反应中,反应前溶液中的溶质为CuSO4,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60;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FeSO4,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52,由于152<160,故该反应后溶液密度变小。

(2)反应后溶液密度变大:如Zn+H2SO4==ZnSO4+H2↑,在该反应中,反应前溶液中的溶质为H2SO4,相对分子质量为98;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为ZnSO4,相对分子质童为161,由于161>98。故该反应后溶液密度变大。真假黄金的鉴别:

黄金是一种具有金黄色光泽的金属、化学性质极不活泼。黄铜的外形与黄金非常相似,所以不法分子常用黄铜(Zn,Cu合金)来冒充黄金。但二者之间的性质有很大差异,可用多种方法鉴别。

方法一:取少量金黄色金属块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或稀硫酸,若有气泡产生(Zn+2HCl==ZnCl2+H2),则原试样为黄铜;若没有气泡产生,则原试样为黄金。

方法二:取少量金黄色金属块,用天平称其质量,用量筒和水测出其体积,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与黄金的密度对照,若密度相等,则为黄金;若有较大的差异,则为黄铜。

方法三:取少员金黄色金属块在火焰上加热,若金属块表面变黑(2Cu+O22CuO,则原试样为黄铜;若无变化,则为黄金。

方法四:取少讨金黄色金属块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人适量的硫酸铜溶液,若金属块表而出现红色物质且溶液颜色变浅(Zn+CuSO4==ZnSO4+Cu),则原试样为黄铜;若无变化,则原试样为黄金。

傲慢与偏见艺术特点傲慢与偏见艺术特点

/傲慢与偏见艺术特点艺术特色。《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丁的代表作,它不仅是英国文苑的奇葩,也是世界文库的珍品,被英国著名小说家和戏剧家毛姆列为“世界十大小说经典名著之一”。她的出色之处在于塑造人物性格方面“堪与莎士比亚比肩”,她在书中塑造了各种人物性格,使全书显得饱满圆润。她运用的对比手法和反讽艺术渗透于《傲慢与偏见》整部小说中,贯穿于人物刻画、情节发展与小说结构之中。她对语言的描写和对心理活动的刻画尤其成功。(一)主要人物的性格分析1、伊丽莎白班纳特家的五个女儿中排行第二,可爱聪明机智,是《傲慢与偏见》的女主角,也是英国文学作品中最著名的女性角色之一。她具有很多优点——可爱,聪明,从她机智的谈吐中可以发现她不逊色于小说中任何一个人物。虽然伊丽莎白聪明过人,自称是研究性格的专家,却受到恶棍式人物魏克翰的愚弄,以至于对达西的偏见发展到怒不可遏的地步。在对待婚姻上像所有的少女一样充满幻想,柯林斯的求婚以及朋友夏洛蒂的所作所为,使她愤慨于爱情受到了物质利益的亵渎,她被魏克翰的翩翩风度吸引,几乎相信他具备了一切美德。直到了解魏克翰各种劣迹之后,她才认识到对仪表的心醉以及令人神往的交谈都不是心的契合,爱情必须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上。经历了一连串的事件之后,伊丽莎白真的长大了,不再对人对事抱有偏见。有了达西这样明理的丈夫之后,她会变得更成熟。2、达西出身于一个等级观念浓重的贵族家庭,父母已经去世,继承了大庄园,与妹妹一起生活。他仪表堂堂,非常富有,但是非常傲慢,不易近人。就是他的这种傲慢才导致女主角伊丽莎白不喜欢他,经魏克翰的加油添醋,更是对他存在很大的偏见。他想追求伊丽莎白,但态度傲慢,最终被伊丽莎白断然拒绝。被拒绝后的他痛苦离开,留下书信解释自己的行为,伊丽莎白才知道自己错信了魏克翰,伤害了达西,十分后悔,于是逐渐改变了对达西的看法。之后达西变了,变得不再傲慢,不仅对人彬彬有礼,对他妹妹非常爱护,而且在当地很受人们尊敬,伊丽莎白对他的偏见消除了。他还帮助伊丽莎白处理了一些家事,挽救了班纳特家的声誉。经过一系列的事情,达西收获了伊丽莎白的爱情,有情人终成眷属。从以上的人物性格中,我们可以看出男女主人公在性格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达西的贵族出身和巨额财产让他过于傲慢自大。而伊丽莎白第一次对达西产生了不好的印象,就以为他处处不好,有时也会把自己幻想出来的缺点加到他身上,看人过于片面。我们在阅读、嘲笑他们的同时,也能照见自己的影子:谁能保证我们不犯同样的过失呢?从这个意义上看,《傲慢与偏见》又不失为人类观照自身的一面镜子。(二)艺术手法1、对比奥斯汀用对比的手法为我们描述了两类四种婚姻,几乎概括了人类婚姻类型的实质。不幸的婚姻就是丽底亚和魏克翰、夏绿蒂和柯林斯的结合。其中,丽底亚和魏克翰的从私奔到结合是完全屈从于肉体的享乐主义,是最不理智,最不道德,因此也是最不幸的。至于夏绿蒂和柯林斯的婚姻,从小说中可以清楚看出,完全是建立在经济的基础上的。柯斯林本来一心想成为班纳特家的大女婿或二女婿,甚或三女婿……以补偿因他将继承班纳特家的地产而给班纳特家带来的损失,后向夏绿蒂求婚,根本不是出于爱,而是遭到伊丽莎白拒绝后一种多少有些不负责任的举动。夏绿蒂之所以接受,也并非自己有多爱柯斯林,而是想找一个归宿,一个“防止贫困的保险箱”。总之,这两桩婚姻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缺少爱情。这种以金钱为前提,而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可取的。幸福的婚姻是彬格莱和吉英、达西和伊丽莎白的结合,是以爱情为前提的。彬格莱和吉英从相识到结合,虽小有波折,总体来说,还是顺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模式,是一种传统的爱情型婚姻。从对比的角度看,正好与夏绿蒂和柯林斯的没有爱情的归宿式婚姻互为映衬。同丽底亚和魏克翰的不幸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的,是达西和伊丽莎白的结合,两者虽然都是情的产物,但前者是情欲,后者则是超出了肉体吸引的爱情。达西和伊丽莎白的结合来之不易。两人最初相识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印象,达西傲慢,伊丽莎白对他有强烈的偏见。双方两心相印的爱情是在傲慢和偏见消除之后,各自经历了一场自我否定之后才出现的,所以弥足珍贵。就《傲慢与偏见》来说这是最幸福的婚姻类型,其实质基础是男女双方的相互尊重和爱慕。在感情也可以拿来交易的时代,这点尤为珍贵。2、反讽反讽艺术渗透于《傲慢与偏见》整部小说中,贯穿于人物刻画、情节发展与小说结构之中。这是奥斯丁笔下喜剧性的精髓。书的开头第一句就说“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奥斯汀将神圣的“真理”与某种俗不可耐的“准则”并置在一起,为的是创造反讽效果,从而定下了全书的调子。作者的意图是想嘲笑一下那么做的人,如班纳特太太。奥斯汀的讽刺艺术,不仅表现在某些人物的喜剧性格上(班纳特太太),众多情节的喜剧性处理上,而且融汇在整个故事的反讽构思中,让现实对人们的主观臆想进行嘲讽。达西最初断定,班纳特一家的几个女儿很难找到有地位的男人,可后来他自己娶了伊丽莎白。伊丽莎白也曾经发誓决不嫁给达西,可最终还是嫁给达西。还有不可一世的凯瑟琳夫人,为了阻止伊丽莎白和她外甥达西,不辞劳苦,亲自跑到伊丽莎白家威吓,又跑去训诫达西,结果为两个默默相恋的人通了信息,促成了结合。书中最可笑的班纳特太太,最后居然被证明是正确的,“有钱的单身汉总要娶位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三)语言与心理的刻画1、语言语言是《傲慢与偏见》中重要的表现手法。奥斯汀遣词造句精炼考究,大概只有细细品读小说才能领略其中的韵味。英国的批评家曾说,《傲慢与偏见》中的叙述,像诗似的对仗工整,富有节奏;她的对话,像剧似的自然流畅,妙趣横生。这部小说之所以浅显而不浅薄,流畅而不流俗,正是由于作家的字斟句酌,反复推敲,而非仅凭妙手偶得。奥斯汀自己也说,她创作小说,像是用一支又尖又细的画笔,在小小的一块象牙上轻描慢绘。而在《傲慢与偏见》中流露出来的机智与幽默无疑给这部小说增加了不少的魅力。在这部小说中,奥斯丁的幽默和讽刺通过多种渠道,特别是通过班内特太太和柯斯林先生两个喜剧人物表现出来,达到了珠联璧合的效果。在塑造柯斯林先生这一形象上,语言无疑是最重要的,同时,在伊丽莎白与达西先生方面同样也可以看到语言的力量。2、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心理描写是《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最大的特点。女主角伊丽莎白与男主角达西先生共同演绎的这一幕傲慢与偏见,大多是通过心理活动表现出来的。他们两个人之间激烈的心理活动推动了剧情的发展,也推动了两个人态度的转变。伊丽莎白在读了达西先生的信后,内心波澜起伏,反复思量,从而最终理智战胜了情感,而这一重要过程主要就是通过心理描写来完成的。而对于吉英这个外冷内热的小姐,心理活动的描写更是必不可少,在对彬格莱先生的态度上虽然心里喜欢,但是连细心的达西先生都没看出来,我们一方面通过她与伊丽莎白的谈话来了解她的感情,另一方面就是通过对她心里的描写来感知了。(四)永恒的价值1、文学价值《傲慢与偏见》是闻名遐迩的英国现实主义女性小说家奥斯汀的杰作,描写了她所处的阶层的爱情故事。本文对小说女主人公性格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此经典之作中的主题思想,布局结构,人物形象,女性意识以及其所处时代的相关的社会状况中妇女经济地位,教育程度和社会事件中女性的脱离程度的剖析,展现出作品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学魅力。2、阅读价值奥斯汀的小说尽管题材比较狭窄,故事相当平淡,但是她善于在日常平凡事物中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不论是伊丽莎白、达西那种作者认为值得肯定的人物,还是威肯、柯林斯这类遭到讽刺挖苦的对象,都写得真实动人。同时,奥斯丁的语言是经过锤炼的,她在对话艺术上讲究幽默、讽刺,常以风趣诙谐的语言来烘托人物的性格特征。这种艺术创新使她的作品具有自己的特色。3、社会价值在《傲慢与偏见》中,奥斯汀用了四个婚姻来给我们作对比,丽底亚和魏克翰、夏绿蒂和柯林斯的结合缺少爱情,这种是以金钱为前提,而没有爱情的婚姻。彬格莱和吉英、达西和伊丽莎白的结合,则是以爱情为前提的。其实,婚姻实质是男女双方的相互尊重和爱慕,而不是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的。在我们现在这个物质横流的社会,不少的人把自己的婚姻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这样子的婚姻是不幸的,不值得提倡。所以,《傲慢与偏见》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学佳作,她能够具有如此永久的艺术魅力,与她的具有永恒意义的主题和精湛的写作技巧是分不开的。

环境化学答案15458环境化学答案15458环境化学答案15458第一章绪论4.根据环境化学的任务、内容和特点以及其发展动向,你认为怎样才能学好环境化学这门课程?(1)环境化学的任务、内容、特点:环境化学是在化学科学的传统理论和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化学物质在环境中出现而引起的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解决环境问题为目标的一门新兴学科。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它既是环境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化学科学的一个新的重要分支。(2)环境化学的发展动向:国际上较为重视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相互耦合的研究;重视化学品安全评价;重视臭氧层破坏、气候变暖等全球变化问题。我国优先考虑的环境问题中与环境化学密切相关的是:以有机物污染为主的水质污染;以大气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为主的城市空气污染;工业有毒有害废弃物和城市垃圾对大气、水和土地的污染等。(3)学好这门课的观点:环境化学包含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化学多个分支学科,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中的来源、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这就决定了环境化学研究中需要运用现场研究、实验室研究、实验模拟系统研究和计算机模拟研究相结合的系统研究方法,主要以化学方法为主,还要配以物理、生物、地学、气象学等其他学科的方法。因此,要求研究人员具有较广泛的各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验动手能力。我们在日常学习中应当以开阔的视野,除了环境化学之外,广泛涉猎各相关学科,并注重培养自己的实验操作,如此才可能学好这门课。5、环境污染物有哪些类别?当前世界范围普遍关注的污染物有哪些特征?答:环境污染物的类别:环境污染物按受污染物影响的环境要素可分为

大气污染物

水体污染物

土壤污染物

等;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气体污染物、液体污染物和

固体污染物

;按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化学污染物、物理污染物和

生物污染物

;按污染物在环境中物理、化学性状的变化,可分为

一次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

(一次污染物称为原生污染物,二次污染物又称为次生污染物)。当前世界范围最关注的化学污染物主要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致突变、致癌变和致畸变作用的所谓“三致”化学污染物,以及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1大气的主要层次是如何划分的?每个层次具有哪些特点?根据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情况划分的:对流层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大约每上升100m,温度降低0.6℃、密度大;平流层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加、空气没有对流运动,平流运动占优势、空气比对流层稀薄得多、有厚约20km的一层臭氧层;中间层温度随海拔增加迅速降低、空气较稀薄、对流运动非常激烈;热层空气高度电离、更加稀薄、大气温度随海拔高度增加而迅速增加。2逆温现象对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有什么影响?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迁移是只有污染物排放出来的污染物由于空气的运动使其传输和分散的过程。迁移过程可使污染物浓度降低。逆温现象经常发现在较低气层中这时大气稳定性强对于大气中垂直运动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逆温会使上下层空气温差减小使他们之间减少对流从而使空气减少运动污染物漂浮在大气上空没有空气的运动污染物难以扩散使得空气中的污染物长期存在不利于污染物迁移5大气中有哪些重要的吸光物质?其吸光特征是什么?7.大气中有哪些重要的自由基?其来源如何?大气中存在的重要自由基有HO、HO2、R(烷基)、RO(烷氧基)和RO2(过氧烷基)等。它们的来源如下(1)HO来源对于清洁大气而言,O3的光离解是大气中HO的重要来源对于污染大气,如有HNO2和H2O2存在,它们的光离解也可产生HO其中HNO2的光离解是大气中HO的重要来源。(2)HO2的来源大气中HO2主要来源于醛的光解,尤其是甲醛的光解任何光解过程只要有H或HCO自由基生成,它们都可与空气中的O2结合而导致生成HO2。亚硝酸酯和H2O2的光解也可导致生成HO2(3)R的来源大气中存在量最多的烷基是甲基,它的主要来源是乙醛和丙酮的光解O和HO与烃类发生H摘除反应时也可生成烷基自由基(4)RO的来源大气中甲氧基主要来源于甲基亚硝酸酯和甲基硝酸酯的光解(5)RO2的来源大气中的过氧烷基都是由烷基与空气中的O2结合而形成的12.说明光化学烟雾现象,解释污染物与产物的日变化曲线,并说明光化学烟雾产物的性质与特征1)光化学烟雾:含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等一次污染物的大气,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产生二次污染物,这种由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称为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条件:大气中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存在.气温较高有强的阳光照射。这样样在大气中就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反应、生成一些二次污染物,如O3、醛、PAN这便形成了光化学污染,也称为光化学烟雾。2)光化学烟雾在白天生成,傍晚消失。污染高峰出现在中午或稍后烃和NO的最大值发生在早晨交通繁忙时刻,这时NO2浓度很低。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NO2、O3的浓度迅速增大,中午时已达到较高浓度,它们的峰值通常比NO峰值晚出现4-5h。由此可以推断NO2、O3和醛是在日光照射下由大气光化学反应而产生的,属于二次污染物。早晨由汽车排放出来的尾气是产生这些光化学反应的直接原因。傍晚交通繁忙时刻,虽然仍有较多汽车尾气排放,但由于日光已较弱,不足以引起光化学反应,因而不能产生光化学烟雾现象。3)产物性质特征:在R及RCO·寿命期内可使多个no转化为no2.这种自由基传递过程提供了使no向no2转化的条件,而no2既起链引发作用,又起链终止作用,最终胜出pan,hno3和硝酸酯等稳定产物14何为有机物的反应活性?如何将有机物按反应活性分类?表示某有机物通过反应生成产物的能力依据有机物与HO·反应的速率来将有机物的反应活性进行分类20.什么是大气颗粒物的三模态?如何识别各种粒子模?Whitby等人依据大气颗粒物表面积与粒径分布的关系得到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粒度模。按这个模型,可把大气颗粒物表示成三种模结构,即爱根核模、积聚模和粗粒子模。(1)爱根核模主要源于燃烧产生的一次颗粒物以及气体分子通过化学反应均相成核而生成的二次颗粒物。由于它们的粒径小、数量多、表面积大而很不稳定,易于相互碰撞结成大粒子而转入积聚模。也可在大气湍流扩散过程中很快被其他物质或地面吸收而去除。(2)积聚模主要由核模凝聚或通过热蒸汽冷凝再凝聚长大。这些粒子多为二次污染物,其中硫酸盐占80%以上。它们在大气中不易由扩散或碰撞而去除。积聚模与爱根核模的颗粒物合称细粒子。(3)粗粒子模的粒子称为粗粒子,多由机械过程所产生的扬尘、液滴蒸发、海盐溅沫、火山爆发和风沙等一次颗粒物所构成,因此它的组成与地面土壤十分相近,主要靠干沉降和湿沉降过程而去除。21.说明大气颗粒物的化学组成以及污染物对大气颗粒物组成的影响23,何为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大气中的的CO2等气体能吸收地球表面反射的1200-1630nm的红外光谱,并把能量截留于大气之中,从而使大气温度升高的现象称为温室效应。温室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二氮、CFCs等.24.说明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和机理说明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和机理。(1)臭氧层破坏的原因: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水蒸气、氮氧化物、氟氯烃等污染物进入了平流层,在平流层形成了HOx·,NOx·和ClOx·等活性基团,从而加速了臭氧的消除过程,破坏了臭氧层的稳定状态。这些活性基团在加速臭氧层破坏的过程中可以起到催化剂的作用。(2)臭氧层破坏的机理:a.氯和溴的协同作用Cl·+O3→ClO·+O2ClO·+BrO·→Cl·+Br·+O2Br·+O3→BrO·+O2b.HOx·自由基的氯链反应机理(3分)HO·+O3→HO2·+O2ClO·+HO2·→HOCl+O2HOCl+hν→Cl·+HO·c.NOx的破坏作用(2分)NO+O3→NO2+O2NO2+O·→NO+O2d.ClO·二聚体链反应机理(2分)ClO·+ClO·+M→Cl2O2·+MCl2O2·+hν→Cl·+ClOO·ClOO·+M→Cl·+O2+M第三章水环境化学向一含有碳酸的水体加入重碳酸盐,问:①总酸度、②总碱度、③无机酸度、④酚酞碱度和⑤CO2酸度,是增加、减少还是不变。8请叙述水中主要有机和无机污染物的分布和存在形态。9什么叫优先污染物?我国优先控制污染物包括哪几类?10请叙述天然水体中存在哪几类颗粒物?11什么是表面吸附作用,离子交换吸附作用和专属吸附作用并说明水合氧化物对金属离子的专属吸附和非专属吸附的区别.

(1)表面吸附:由于胶体表面具有巨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因此固液界面存在表面吸附作用.胶体表面积越大,吸附作用越强.(2)离子交换吸附:环境中大部分胶体带负电荷,容易吸附各种阳离子.胶体每吸附一部分阳离子,同时也放出等量的其他阳离子,这种作用称为离子交换吸附作用,属于物理化学吸附.该反应是可逆反应,不受温度影响,交换能力与溶质的性质,浓度和吸附剂的性质有关.(3)专属吸附:指在吸附过程中,除了化学键作用外,尚有加强的憎水键和范德化力或氢键作用.该作用不但可以使表面点荷改变符号,还可以使离子化合物吸附在同号电荷的表面上.

(4)水合氧化物对金属离子的专属吸附与非金属吸附的区别如下表所示.

20请叙述腐殖质的分类及其在环境中的作用。22请叙述有机配体对重金属迁移的影响。(1)影响颗粒物对重金属吸附能力;(2)影响重金属化合物的溶解度23什么是电子活度pE,以及它和pH的区别。35请叙述有机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存在哪些重要过程.

(1)负载过程:污水排放速率,大气沉降以及地表径流引入有机毒物至天然水体均将直接影响污染物在水中的浓度.

(2)形态过程:

①酸碱平衡:天然水中pH决定着有机酸或碱以中性态存在的分数,因而影响挥发及其他作用.

②吸着作用:疏水有机化合物吸着至悬浮物上,由于悬浮物质的迁移而影响它们以后的归趋.

(3)迁移过程:

①沉淀-溶解作用:污染物的溶解度范围可限制污染物在迁移,转化过程中的可利用性或者实质上改变其迁移速率.

②对流作用:水力流动可迁移溶解的或者被悬浮物吸附的污染物进入或排出特定的水生生态系统.

③挥发作用:有机污染物可能从水体进入大气,因而减少其在水中的浓度.

④沉积作用:污染物被吸附沉积于水体底部或从底部沉积物中解吸,均可改变污染物的浓度.

(4)转化过程:

①生物降解作用:微生物代谢污染物并在代谢过程中改变它们的毒性.

②光解作用:污染物对光的吸收有可能导致影响它们毒性的化学反应的发生.

③水解作用:一个化合物与水作用通常产生较小的,简单的有机产物.

④氧化还原作用:涉及减少或增加电子在内的有机污染物以及金属的反应都强烈地影响环境参数.

(5)生物累积过程:

①生物浓缩作用:通过可能的手段如通过鱼鳃的吸附作用,将有机污染物摄取至生物体.

②生物放大作用:高营养级生物以消耗摄取有机毒物进入生物体低营养级生物为食物,使生物体中有机毒物的浓度随营养级的提高而增大.请叙述有机物水环境归趋模式的基本原理。第四章土壤环境化学1.土壤由哪些主要成分?它们对土壤的性质与作用有哪些影响?土壤矿物质:其是土壤的主要组成部分,占土壤固体总质量的90%,是土壤的骨骼和植物营养元素的重要供给来源,分为原生矿物质与次生矿物质。原生矿物质主要有硅酸盐矿物,氧化物类矿物,硫化物好磷酸盐类矿物。次生矿物质主要有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类,很多重要的物理化学过程和性质都和土壤所含黏土矿物种类和数量有关。土壤有机质:一般占土壤固相总质量的10%以下,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壤形成的重要标志,在土壤肥力、环境保护及农林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土壤水分:是植物营养的主要来源,也是进入土壤的各种污染物向其他环境圈层迁移的的媒介。土壤中的空气:土壤空气使土壤具有疏松的结构。2.什么是土壤的活性酸度与潜性酸度?试用它们二者的关系讨论我国南方土壤酸度偏高的原因。根据土壤中H+的存在方式,土壤酸度可分为活性酸度与潜性酸度两大类。(1)活性酸度:土壤的活性酸度是土壤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直接反映,又称有效酸度,通常用pH表示。(2)潜性酸度:土壤潜性酸度的来源是土壤胶体吸附的可代换性H+和Al3+。当这些离子处于吸附状态时,是不显酸性的,但当它们经离子交换作用进入土壤溶液后,即可增加土壤溶液的H+浓度,使土壤pH值降低。南方土壤中岩石或成土母质的晶格被不同程度破坏,导致晶格中Al3+释放出来,变成代换性Al3+,增加了土壤的潜性酸度,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土壤活性酸度,表现为pH值减小,酸度偏高。3.土壤的缓冲作用有哪几种?举例说明其作用原理。土壤缓冲性能包括土壤溶液的缓冲性能和土壤胶体的缓冲性能:(1)土壤溶液的缓冲性能:土壤溶液中H2CO3、H3PO4、H4SiO4、腐殖酸和其他有机酸等弱酸及其盐类具有缓冲作用。以碳酸及其钠盐为例说明。向土壤加入盐酸,碳酸钠与它生成中性盐和碳酸,大大抑制了土壤酸度的提高。Na2CO3+2HCl2NaCl+H2CO3当加入Ca(OH)2时,碳酸与它作用生成难溶碳酸钙,也限制了土壤碱度的变化范围。H2CO3+Ca(OH)2CaCO3+2H2O土壤中的某些有机酸(如氨基酸、胡敏酸等)是两性物质,具有缓冲作用,(2)土壤胶体的缓冲作用:土壤胶体吸附有各种阳离子,其中盐基离子和氢离子能分别对酸和碱起缓冲作用。4.什么是盐基饱和度?它对土壤性质有何影响?盐基饱和度:在土壤交换性阳离子中盐基离子所占的百分数成为土壤的盐基饱和度。盐基饱和度越高,土壤对酸的缓冲能力越大;土壤的盐基饱和度越低,土壤对碱的缓冲能力越大。5.试比较土壤阳、阴离子交换吸附的主要作用原理与特点?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原理:以离子价为为依据,受质量作用定律支配,土壤胶体吸附的阳离子与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进行等价交换。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特点:

=1\*Arabic

1

离子电荷数越高,阳离子交换能力越强。

=2\*Arabic

2

同价离子中,离子半径越大,水化离子半径就越小,因而具有较强的交换能力。

=3\*Arabic

3

土壤中一些常见阳离子的交换能力顺序:Fe3+

QUOTE

Al3+

QUOTE

H+

QUOTE

Ba2+

QUOTE

Sr2+

QUOTE

Ca2+

QUOTE

Mg2+

QUOTE

Cs+

QUOTE

Rb+

QUOTE

NH4+

QUOTE

K+

QUOTE

Na+

QUOTE

Li+阴离子交换吸附作用原理:带正电荷的胶体所吸附的阴离子与溶液中阴离子进行交换。阴离子交换吸附作用特点:(1)土壤阴离子与胶体微粒或溶液中的阳离子形成难溶性沉淀而被强烈地吸附。(2)各种阴离子被土壤胶体吸附的顺序如下:F->草酸根>柠檬酸根>>硅酸根>CH3COO->SCN->Cl-6.土壤中重金属向植物迁移的主要方式及影响因素有哪些?土壤中重金属向植物迁移的主要方式为跨膜吸收,影响因素主要有土壤的理化性质、重金属种类、浓度及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植物种类、生长发育期,复合污染,施肥等。7.植物对重金属污染产生耐性作用的主要机制是什么?不同种类的植物对重金属的耐性不同,同种植物由于其分布和生长的环境各异可能表现出对某种重金属有明显的耐性。(1)植物根系通过改变根系化学性状、原生质泌溢等作用限制重金属离子的跨膜吸收。(2)重金属与植物的细胞壁结合,而不能进入细胞质影响细胞代谢活动,使植物对重金属表现出耐性。(3)酶系统的作用。耐性植物中酶活性在重金属含量增加时仍能维持正常水平,此外在耐性植物中还发现另一些酶可被激活,从而使耐性植物在受重金属污染时保持正常代谢过程。(4)形成重金属硫蛋白或植物络合素,使重金属以不具生物活性的无毒螯合物形式存在,降低了重金属离子活性,从而减轻或解除其毒害作用。8.举例说明影响农药在土壤中进行扩散和质体流动的因素有哪些?(1)影响农药在土壤中扩散的因素主要是土壤水分含量、吸附、孔隙度、温度及农药本身的性质等:①土壤水分含量:研究表明林丹的汽态和非汽态扩散情况随土壤水分含量增加而变化。②吸附:土壤对农药的吸附改变了其扩散的情况,如土壤对2,4-D的化学吸附,使其有效扩散系数降低了,两者呈负相关关系。③土壤紧实度:土壤紧实度对农药的扩散的情况有影响是因为对于以蒸汽形式进行扩散的化合物来说,增加紧实度就降低了土壤孔隙率,扩散系数就自然降低了。如二溴乙烷、林丹等农药在土壤中的扩散系数随紧实度增加而降低。④温度:温度增高的总效应是使扩散系数增大。⑤气流速度:气流速度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农药的挥发。如果空气的相对湿度不是100%,那么增加气流就促进土壤表面水分含量降低,可以使农药蒸汽更快地离开土壤表面,同时使农药蒸汽向土壤表面运动的速度加快。⑥农药种类:不同农药的扩散行为不同。如有机磷农药乐果和乙拌磷在Broadbalk粉砂壤土中的扩散行为就是不同的。(2)影响农药在土壤中质体流动的因素有农药与土壤的吸附、土壤种类和农药种类等。①农药与土壤吸附:非草隆、灭草隆、敌草隆、草不隆四种农药吸附最强者移动最困难,反之亦然。②土壤种类: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农药在土壤中渗透深度减小;增加土壤中粘土矿物的含量,农药的渗透深度也减小。③农药种类:不同农药在土壤中通过质体流动转移的深度不同。如林丹和DDT。9.比较DDT和林丹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与归趋的主要途径与特点。DDT和林丹迁移转化、归趋主要途径与特点比较如下表所示:

迁移转化、归趋途径

特点

DDT

1)在土壤中移动不明显,易被吸附2)通过根系渗入植物体3)在土壤中按还原、氧化和脱氯化氢等机理被微生物降解4)光解

不溶于水,高亲脂性,易通过食物链放大,积累性强2)挥发性小,持久性高3)在缺氧和高温时降解速度快4)南方水田里DDT降解快于北方

林丹

1)从土壤和空气转入水体2)挥发而进入大气3)在土壤生物体内积累4)植物积累

易溶于水挥发性强,持久性低在生物体内积累性较DDT低

10.试述有机磷农药在环境中的主要转化途径,并举例说明其原理。有机磷农药在环境中转化途径有非生物降解和生物降解。(1)有机磷农药的非生物降解①吸附催化水解:吸附催化水解是有机磷农药在土壤中降解的主要途径。②光降解:有机磷农药可发生光降解反应。(2)有机磷农药的生物降解有机磷农药在土壤中被微生物降解是它们转化的另一条重要途径。化学农药对土壤微生物有抑制作用。同时,土壤微生物也会利用有机农药为能源,在体内酶或分泌酶的作用下,使农药发生降解作用,彻底分解为CO2和H2O。第五章生物体内污染物质的运动过程及毒性3.比较下列各对化合物中微生物降解的快慢,指出所依据的定性判别规律。(1),苯酚降解快于硝基苯,根据取代规律,在芳香族化合物中羟基取代基加快其降解,硝基取代基减缓其降解。(2)CH3(CH2)5CH3,CH3CH2CH3庚烷降解快于丙烷,根据链长规律,在一定范围内,碳链越长,降解越快。(3)前者降解快于后者,根据链分支规律,在烷基苯磺酸盐中,分支程度越大,降解越慢。7.试说明化学物质致突变、致癌和抑制酶活性的生物化学作用机理。(1)致突变作用机理:致突变性是指生物体中细胞的遗传性质在受到外源性化学毒物低剂量的影响和损伤时,以不连续的跳跃形式发生了突然的变异。致突变作用发生在一般体细胞时,则不具有遗传性质,而是使细胞发生不正常的分裂和增生,其结果表现为癌的形成。致突变作用如影响生殖细胞而使之产生突变时,就有可能产生遗传特性的改变而影响下一代,即将这种变化传递给子细胞,使之具有新的遗传特性。(2)致癌作用机理:致癌是体细胞不受控制的生长。其机理一般分两个阶段:第一是引发阶段,即致癌物与DNA反应,引起基因突变,导致遗传密码改变。第二是促长阶段,主要是突变细胞改变了遗传信息的表达,增殖成为肿瘤,其中恶性肿瘤还会向机体其他部位扩展。(3)抑制酶活性作用机理:毒物进入机体后,一方面在酶催化下进行代谢转化,另一方面也可干扰酶的正常作用,包括酶的活性、数量等,从而导致机体的损害。在干扰酶的作用中最常见的是对酶活性的抑制。其一是有机化合物与酶的共价结合,这种结合往往是通过酶活性内羟基来进行的;其二是重金属离子与含硫基的酶强烈结合,这种可逆非竞争性的结合可使酶失去活性;某些金属取代金属酶中的不同金属,活性便受到抑制。9.在水体底泥中有下图所示反应发生,填写图中有关光分解反应中所缺的化学式或辅酶简式。图中的转化对汞的毒性有何影响?途中化学式和辅酶简式:(1)Hg;(2)HgCl2;(3)CH4;(4)NADH;(5)NAD+;(6)HCl;(7)NADH+H+;(8)CH4;(9)HCl;(10)NADH+H+;(11)HCl;(12)CH4;(13)C2H6;(14)Hg可溶性无机汞在生物体内一般容易排泄,而烷基汞具有高脂溶性,且在生物体内分解速度缓慢,因而其毒性比可溶性无机汞化合物大10到100倍。图中所示的氯化甲基汞变成金属汞的转化过程,是微生物以还原作用转化汞的主要途径,是降低毒性的过程。第六章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5、根据多环芳烃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讨论多环芳烃产生与污染的来源有哪些。(1)形成基本原理:简单烃类和芳烃在高温热解过程中可形成大量的多环芳烃(PHA).如乙炔和柰等热解形成多环芳烃。(2)产生于污染来源:①天然来源:在人类出现以前自然界就已存在多环芳烃(PAH),陆地、水生植物、微生物的生物合成;森林、草源的天然火灾;火山活动等构成了PAH的天然本底值。②人为来源:家用炉灶排放的烟气;烟草焦油;食品油炸、炒、烘烤、熏等加工过程产生PAH。6、表面活性剂有哪些类型?它对环境与人体健康有何危害?(1)类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对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危害:洗涤剂中大量聚磷酸盐增净剂,是环境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表面活性剂可足进水体石油和多氯联苯等不溶性有机物的乳化、分散,增加废水处理困难;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一定杀菌能力,当浓度达到一定量时能破坏水体微生物的群落和人体健康;洗涤剂对油性物质有很强的溶解能力,能破坏鱼的味觉器官,使鱼类丧失避开毒物和觅食的能力。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教案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教案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教案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适用学科

高中化学

适用年级

高中一年级

适用区域

人教版适用地区

课时时长(分钟)

60

知识点

溶液的酸碱性

教学目标

了解铝及其化合物的物理及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

铝及其化合物的物理及化学性质;含铝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教学难点

铝及其化合物的物理及化学性质;含铝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教学过程一、复习预习1、复习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的性质;2、通过复习金属金金属氧化物的性质引入铝及含铝化合物的性质。

二、知识讲解考点1:铝单质⒈物理性质银白色轻金属。有延性和展性。商品常制成棒状、片状、箔状、粉状、带状和丝状。相对密度2.70。熔点660℃。沸点2327℃。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仅次于金和铜。⒉化学性质在潮湿空气中能形成一层防止金属腐蚀的氧化膜。铝粉和铝箔在空气中加热能猛烈燃烧,并发出眩目的白色火焰。易溶于稀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溶液,不溶于水。⑴与酸反应2Al+6HCl===2AlCl3+3H2↑ 2Al+6H+=2Al3++3H2↑2Al+3H2SO4===Al2(SO4)3+3H2↑ 2Al+6H+=2Al3++3H2↑

2Al+6H2SO4(浓)===Al2(SO4)3+3SO2+6H2O(Al,Fe在冷,浓的H2SO4,HNO3中钝化)

Al+4HNO3(稀)===Al(NO3)3+NO↑+2H2OAl+4H++NO3–=Al3++NO↑+2H2O⑵与碱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2Al+2OH–+2H2O=2AlO2–+3H2↑⑶与盐反应2Al+3Cu2+===3Cu+2Al3+⑷与某些氧化物反应4Al+3MnO22Al2O3+3Mn 2Al+Cr2O3Al2O3+2Cr2Al+Fe2O3Al2O3+2Fe 2Al+3FeOAl2O3+3Fe铝热反应常用于焊接铁轨和冶炼金属⑸与非金属反应2Al+3Cl22AlCl34Al+3O2===2Al2O3(常温生成致密氧化膜而钝化,在氧气中燃烧)

考点2氧化铝⒈物理性质白色晶状粉末或固体,导电性常温状态下不导电⒉化学性质⑴与酸反应Al2O3+3H2SO4===Al2(SO4)3+3H2OAl2O3+6H+=2Al3++3H2O⑵与碱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 (Al2O3两性氧化物)Al2O3+2OH―=2AlO2―+H2O

考点3氢氧化铝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⑴与酸反应Al(OH)4+3H+===Al3++3H2O⑵与碱反应Al(OH)3+OH-===AlO2-+2H2O⑶分解2Al(OH)3Al2O3+3H2O⑷实验室制法AlCl3+3NH3·H2O===Al(OH)3↓+3NH4ClAl3++3NH3·H2O=Al(OH)2↓+3NH4+

考点4图像1、向一定量的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见图(a)有关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2、向强碱溶液中滴入铝酸盐溶液,先无沉淀,当全部转化为时,再加入铝盐溶液,则偏铝酸盐与铝盐溶液发生了相互促进水解的反应,产物都是。如图3所示:图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A段:A~B段:

3、向铝盐溶液中滴入氨水或向氨水中滴加铝盐溶液(I)向铝盐中滴加氨水时,当氨水增加到时,产生最大沉淀量如图4所示。图4(II)向氨水中滴加铝盐溶液时,开始时氨水过量,如图5所示,离子反应方程式为:图5由图4与图5不难看出,氢氧化铝沉淀是不溶于弱碱氨水中的。

4、I:向偏铝酸盐溶液中滴入强碱当时,产生最大沉淀量,继续滴入强酸,沉淀逐渐溶解。如图6所示。图6II:向盐酸中滴加偏铝酸盐溶液至过量滴入的偏铝酸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沉淀,继而马上被盐酸溶解,反应方程式为:继续滴加的则与发生水解反应,离子方程式为:沉淀量的变化可用图7表示。图7

5、向溶液中通入由于产生的沉淀不溶解在碳酸中,产生的沉淀不消失,如图8所示。图86、向溶液中滴加溶液现象是先产生沉淀,继续滴加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图9

三、例题精析【例题1】向30毫升1mol/L的溶液中逐渐加入浓度为4mol/L的溶液,若产生0.78克白色沉淀,则加入的溶液的体积可能为()A.3mLB.7.5mLC.15mLD.27.5mL【解析】已知,由沉淀的物质的量小于氯化铝的物质的量可推知此题可能有两个答案:一氢氧化钠不足,二氢氧化钠过量。由两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知:当碱的量不足时:当碱过量时:【答案】B、D。

【例题2】向含有的溶液中加入含的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可能是()(1)amol(2)bmol(3)(4)(5)0mol(6)A.(1)(2)(4)(5)(6)B.(1)(4)(5)(6)C.(1)(2)(3)(5)(6)D.(1)(3)(5)【解析】(1)当时,或。(2)当时,。(3)当时,【答案】B

四、课堂运用【基础】1、等体积的和两种溶液混合后,沉淀物中含铝元素的质量与溶液中含铝元素的质量相等,则和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1)1:3(2)2:3(3)1:4(4)2:7A.(1)和(2)B.(1)和(3)C.(2)和(4)D.(3)和(4)【解析】溶液中铝元素的存在形式可以是或。故当溶液中与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当溶液中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答案】C

【巩固】2、在冶金工业上,均不能用化学还原剂制得的一组金属是A.NaMgAl B.NaKZnFeC.ZnFeCuAg D.MgAlZnFe【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Na、Mg、Al均是活泼的金属,不能通过还原剂还原得到,只能通过电解法冶炼,A正确;B、锌和铁均可以通过还原剂还原得到,B不正确;C、Zn、Fe、Cu均可以通过还原剂还原得到,Ag是不活泼的金属,可以通过热分解得到,C不正确;D、锌和铁均可以通过还原剂还原得到,D不正确,答案选A。考点:考查金属冶炼的有关判断

【拔高】3、有Al、CuO、Fe2O3组成的混合物共10.0g,放入500mL某浓度的盐酸溶液中,混合物完全溶解,当再加入250mL2.0mol/L的NaOH溶液时,得到的沉淀最多。上述盐酸溶液的浓度为()A.0.5mol/L B.3.0mol/LC.2.0mol/L D.1.0mol/L【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涉及的反应较多,若按各步反应进行计算则无从下手,可采用守恒法。由于得到沉淀最多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则???n(HCl)=n(NaOH)=0.250L×2.0mol·L-1=0.500molc(HCl)=="1.00"mol·L-1,D正确。

考点: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计算

课程小结铝及其化合物的物理及化学性质;含铝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课后作业【基础】1、两种金属混合物粉末12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11.2L氢气,符合上述情况的金属混合物是A.Mg、Fe B.Zn、Ag C.Al、Zn D.Mg、Al【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n(H2即12g的金属失去了1mol的电子,也就是说金属的平均摩尔电子质量为12g/mol.题干涉及的金属的摩尔电子质量分别是:M(Mg)e-="24g/2mol"="12g/mol;M(Fe)e-=56g/2mol=28g/mol;M(Zn)e-=65g/2mol=32.5g/mol;M(Al)e-=27g/3mol="9g/mol;由于Ag不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可以认为其摩尔电子质量无穷大。如果平均给出1mol的电子需要的质量为12g,则一种金属的摩尔电子质量比12g大,一种金属的摩尔电子质量比12g小。A.Mg:12g,Fe:28g,比平均12g大,不符合题意。错误。B.Zn:32.5g,Ag:无穷大。比平均12g大,不符合题意。错误。C.Al:9g,Zn:32.5g,可以平均到12g/mol..符合题意。正确。D.Mg:12g.Al:9g。都比12g小。无论怎样混合都不可能平均到12g?mol.错误。

考点:考查金属混合物与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知识。

2、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0克,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升,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A.锌 B.铁 C.铝 D.镁【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n(H2)=0.5mol,生成H2时得到1mol电子,若全由Zn提供则需32.5g,Fe则28g,Al则9g,Mg则12g,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其平均值为10g,则必有金属铝。故选C。考点:考查化学计算基本方法。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通入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产生沉淀B.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固体,铜粉仍不溶解C.向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溶液,沉淀消失D.纯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较慢;再加入少量固体,速率不改变【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SO2与CO2对应的酸都比盐酸弱,所以都不与BaCl2反应,所以通入SO2与CO2都不会生成沉淀,故A错误;?B.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固体,铜粉会溶解,因为前者提供了氢离子,后者提供了硝酸酸离子,相当于有了硝酸,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和铜发生反应,错误;?C.向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是氢氧化铝,再加入过量溶液,该物质能电离出氢离子,酸性较强,又溶解了氢氧化铝沉淀,正确;D.纯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较慢;再加入少量固体后,有铜置换出来,形成了锌铜原电池加了反应速率,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掌握物质间的反应是解题的关键,要求学生熟记教材知识,学以致用。

【巩固】4、铁和铁合金是生活中常用的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条件下,铁粉可与水蒸气反应 B.不锈钢是铁合金,只含金属元素C.铁与盐酸反应,铁合金不与盐酸反应 D.在空气中,铁板比镀锌铁板更耐腐蚀【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正确;B、不锈钢中含非金属碳,错误;C、不锈钢包括耐弱腐蚀介质腐蚀的钢,它和盐酸能反应,错误;D、在空气中,镀锌铁板比铁板更耐腐蚀,错误。

考点:铁和铁合金。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周期的IA族元素的金属性比IIA族的元素金属性强B.第三周期元素的阴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增大C.VIA族的气态氢化物一定比VA族的稳定性强D.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离子晶体的高【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降低,故A正确。B选项,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增大,阴离子符合此规律。故B错误。C选项,其中第五主族氨气稳定性大于第六主族硫化氢气体稳定性。D选项原子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离子晶体的高,氧化镁为离子晶体熔点高达2800℃而二氧化硅的熔点只有1600摄氏度

考点:元素周期律

【拔高】6、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表所提供的信息,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比较

导电性(以银为100)

银铜金铝锌铁铅

10099746127177.9

密度

(g/cm3)

金铅银钢铁锌铝

19.311.310.58.927.867.142.70

熔点(℃)

钨铁铜金银铝锡

3410153510831064962660232

硬度(以金刚石为10)

铬铁银铜金铝铅

94~52.5~42.5~32.5~32~2.91.5

(1)为什么菜刀、锤子等通常用铁制而不用铅制?(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导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答案】(1)因为铁的硬度比铅大,且铅有毒,故常用铁而不用铅做菜刀、锤子。(2)银和铜导电性相近,但银比铜贵得多,且电线用量大,所以用铜不用银。(3)因为钨的熔点高(3410℃),而锡的熔点(232℃)太低,通电时锡就熔化了,所以用钨丝而不用锡丝做灯泡的灯丝。【解析】在确定金属的用途时,要考虑其硬度、熔点、导电性等多种性质,有时还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便利、是否有毒、是否利于回收等因素。正确解答本题还要会读题,充分利用题中所给信息进行比较解题。化学是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是服务于生活的一门学科。通过金属性质的学习,要进一步了解金属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7、(使生产不同产品的部分生产过程形成联产,不仅有利于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有时也有利于某些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故人们常把具有这种关系的工厂尽可能地建在相邻区域。请对以下两个实例进行解释:(1)石灰石采石场和炼铁厂建在相邻区域;(2)海水制盐场和氯碱化工厂建在相邻区域。(信息:氯碱化工厂主要化学反应为电解饱和食盐水:2NaCl+2HO2NaOH+Cl+H)【答案】(1)石灰石是炼铁的原料之一,炼铁高炉排放的废气,不仅温度很高,而且含有大量CO(称作高炉煤气),可以用来煅烧石灰石生产石灰(其它合理答案酌情给分)(2)NaCl是生产氯气、盐酸和烧碱的原料,此外盐卤中其他成分的提取所需NaOH、HCl都可以就地取材,有时可以省去提纯、蒸发、结晶等过程【解析】试题分析:(1)由于石灰石是炼铁的原料之一,炼铁高炉排放的废气,不仅温度很高,而且含有大量CO(称作高炉煤气),因此可以用来煅烧石灰石用来生产石灰,所以石灰石采石场和炼铁厂建在相邻区域。(2)由于NaCl是生产氯气、盐酸和烧碱的原料,此外盐卤中其他成分的提取所需NaOH、HCl都可以就地取材,有时可以省去提纯、蒸发、结晶等过程,所以海水制盐场和氯碱化工厂建在相邻区域。考点:考查化工生产中厂房建设选择的有关判断点评:垂直一体化的产业模式,这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简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价值链的协调性。同时,采用垂直一体化的产业模式可减少对第三方供应商和委托生产方的依赖,不仅降低了质量和货源风险,也有利于获得上或下的边际利润。该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选项求知欲。

初二物理压强和浮力测试题及答案初二物理压强和浮力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压强和浮力测试题及答案第八章压强和浮力本章测试卷一、填空题1.凭生活经验可知,把细木条压在橡皮泥上时,可由来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还与有关,物理学上用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它是指。2.小萌同学的体重是450N,当她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她对地面上的压力是N,如果小萌抬起一只脚(单脚着地),这时她对地面的压力是N,此时小萌对地面的压强会。3.一块砖平放、侧放、竖放在水平地面上,则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放时对地面压强最小,因为此时受力面积。4.液体内部液体对容器的、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液体的压强还与密度有关,在同一深度时,液体密度越小,压强,在密度一定时,液体深度越深,压强。5.小刚同学在给钢笔充吸墨水时,先要笔胆,这是为了,使笔胆内部的气压外面的大气压,松开手时墨水在作用下进入笔胆。6.用来测大气压的仪器叫,常用的有和。7.物理学中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流体的压强大小与有关,越大的位置压强反而越小。8.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当物体所受浮力F浮大于本身重力G时,物体将,当物体所受浮力F浮小于物体本身的重力G时,物体将会,当物体所受浮力F浮等于物体本身的重力G时,物体将会。9.一只轮船从海里驶入河里,轮船的船身将会(填“上浮”或“下沉”)一些。轮船所受到的浮力将会(填“变大”或“变小”或者“不变”)。二、选择题1.下列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压力越大,支持面所受到的压强就一定越大 B.物体越重对支持面的压力就一定会越大 C.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压强就一定越小 D.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压强就一定会越大2.小春同学在学校开田径运动会时,穿钉鞋跑在100m跑道上,若脚对钉鞋的压强为P1,鞋钉对跑道的压强为P2,则 () A.P1>P2 B.P1<P2 C.P1=P2 D.无法确定3.下列事例中,能够减小压强的是 () A.把背包带做得宽些 B.软包装饮料盒中的吸管尖削得很尖 C.刀、斧的刃都磨得很薄 D.用细线切割湿、软的肥皂4.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器具和现象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锅炉水位计 B.水壶 C.用钢笔吸墨水 D.船闸5.小华在实验课上,将某一液体倒入试管中(试管倾斜,里面有的液体)若将试管竖直立起,管底受液体压强将会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6.关于大气压强,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大气压强是由于大气有重力而产生的,所以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离地面越高,大气压强越大,所以宇航员需穿特制服装上天 C.同一地点大气压是不变的,因同一地点海拔高度相同 D.以上说都有错误,均不正确7.一艘货轮满载货物,从长江口驶入大海,货轮将会 () A.所受浮力变小 B.所受浮力变大 C.排开水的体积变小 D.排开水的体积变大8.关于物体的浮力,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重 B.物体的密度越大,所受浮力越大 C.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D.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深度无关三、实验探究1.如图1所示的是小宏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时,所设计的实验,图中实验器材有海绵、自制的小桌、砝码,按图中甲、乙、丙三种情形放置应观察。(1)图甲和图乙比较,相同,不同,因此导致不同,由此得出的结论是。(2)图甲和图丙相比较,小桌对海绵的压力,小桌与海绵的接触面积,海绵下陷程度(填“相同”或“不同”),通过比较可以得出的结论是。2.下表是刘洋同学在探究液体压强时的实验数据:序号

液体

深度/cm

橡皮膜方向

压强计左右液面的高度差/cm

1

2

朝下

2.2

2

2

朝上

2.2

3

2

朝侧面

2.2

4

4

朝下

4.4

5

8

朝下

8.8

6

盐水

8

朝下

9.6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1)比较序号为1、4、5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2)比较序号为1、2、3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3)比较序号为的数组可得出的结论是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在比较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时,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四、简答题1.李春阳同学原来睡在木板床上,最近他买了一张席梦丝软床,感到非常舒服,这是什么原因?请你帮解释一下。2.李春晓同学在食品店里买到朝阳市万寿山泉饮料厂生产的葡萄汁的瓶盖上有一个真空安全钮,上面写着“若真空安全钮凸起,请勿购买”,你知道它的作用吗?五、计算题1.学校教学楼房共五层,测得底层水龙头处水的压强是5×105Pa,那么,比它高10m的四楼水龙头处水的压强是多少?(g=10N/kg)2.汪洋同学所在的学习小组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用铜球直径为30cm,设将球内空气全部抽出,若当时的大气压为1.0×105Pa,则铜球受到的大气压力为多大?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橡皮泥的形变,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2.450450增大3.不变,平,最大4.底,侧壁,各个方向,相等,越小,越大,5.挤压排出笔胆内空气,小于,大气压6.气压计,水银气压针,金属盒气压计7.流速流速8.上浮,下沉悬浮9.下沉,不变二、选择题1.D2.B3.A4.C5.A6.D7.C8.B三、实验探究1.海绵表面下陷程度,(1)小桌与海绵接触面积,小桌对海绵压力,海绵凹陷程度,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2)相同,不同,不同;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2.(1)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2)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3)5、6,控制变量四、简答题1.软床与身体的接触(受力)面积大,压力一定时,对身体产生的压强小,所以感到舒服。2.若饮料变质,则瓶内会产生气体,增大瓶内的压强,瓶盖会向外凸起,对人们起到警示作用。五、计算题1.(1.5分)(1.5分)2.(1分)(1.5分)(1.5分)

数列总结经典数列总结经典

数列总结经典数列知识点梳理(一)数列的相关概念一.数列的概念1.数列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记作简记.2.数列的第项与项数的关系若用一个公式给出,则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3.数列可以看做定义域为(或其子集)的函数,当自变量由小到大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列函数值,它的图像是一群孤立的点。二、数列的表示方法数列的表示方法有:列举法、解析法(用通项公式表示)和递推法(用递推关系表示)。数列的分类按照数列的项数分:有穷数列、无穷数列。按照任何一项的绝对值是否不超过某一正数分:有界数列、无界数列。从函数角度考虑分: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列、摆动数列。递增数列的判断:比较f(n+1)与f(n)的大小(作差或作商)四、数列通项与前项和的关系1.2.(二)等差数列的相关知识点1.定义:。当d>0时,递增数列,d<0时,递减数列,d=0时,常数数列。2.通项公式:d=,d=是点列(n,an)所在直线的斜率.3.前n项的和:{}是等差数列。4.等差中项:若a、b、c等差数列,则b为a与c的等差中项:2b=a+c5、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n∈N*)(1)定义法:an+1-a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